-
1 # 道亮74920193
-
2 # 省油的燈
在唐代這段歷史是經過唐太宗李世民修正過的,所以這裡面有很大的水分。李世民在史書中對於李建成和李元吉諸多否定,同時為了讓自己的繼位更具備合法性,就必然將過錯推諉於李建成,表明他李世民是在生死關頭不得以做出的選擇,手足相殘在皇家之中雖然常見,但是也是違背倫理的巨大汙點,如果可能誰也不想輕易背的,如果要背,就必然要給世人一個非做不可的理由,這個理由是什麼,最大莫過於生死威脅。
我們在這樣的條件下看李建成為什麼不先下手。
(1)李建成身居太子位,在外有李元吉和大部分文臣的支援,背後還有李淵的大力撐腰,在形勢上,李建成居於優勢,他只要不犯大錯,就穩穩的壓住李世民。所以他沒有必要冒險做出過激舉動,一個是要揹負兄弟相殘的包袱,再一個鬧的厲害也會減弱李淵對他的支援。
(2)李建成有形式優勢,此外他在能力上也非常自信,並不畏懼自己的二弟。因為李世民對這段歷史的修改,很多人都認為李建成殘暴無能。但是根據《資治通鑑》的側面記載,我們可以看到,李建成在李淵起兵初期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的,其能力比李世民不見得強,但是肯定不弱,及至李淵稱帝,李建成立為太子,帶兵的機會不多了,但是李建成仍然和朝中大部分文官有著良好的關係,同時又能很好的把握太子和皇帝之間關係的微妙平衡,你能收這樣的李建成會畏懼自己的弟弟麼?恐怕不盡然。
(3)再看李建成的性格,根據《資質通鑑》的記載,等到最想殺李世民的從來就不是李建成,而是李元吉。但是對於李元吉的多次勸告,李建成並未採納,原因是建成仁厚,我覺得這個說法是比較可信的。在有明確記載的李建成要殺李世民的事件中,說實話,除了最後玄武門生死相搏的時候,下死手以外,李建成對於李世民的殺招可以說都是遊移不定的。
讓李世民騎自己的烈馬,指望摔死他,別搞笑了好麼?在太子宮對李世民下毒酒,沒毒死不說,還被李世民跑了回去,這可能麼?李建成不是草包,他要下死手,在合適的機會下,李世民絕對沒有逃生的機會,但是我們看到的結果是李世民次次都能全身而退,反而李建成看起來像個笑話。
所以綜上我們可看到,李建成哪怕有機會對李世民下手,但是他沒有對李世民下手的必然理由,也沒有必殺之心,所以一不小心,被李世民孤注一擲,完成逆轉翻盤,也不能不說他的運氣太差,敗的有些冤!
-
3 # kongdi101
李建成優勢明顯,沒有殺李世民的必要,否則對登上皇帝之位也是一個汙點,應該沒有殺李世民之心,除非連李淵也一起幹掉,否則李淵也不許,可以說在這件事上李世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從後來的事情,李世民應該對於弒兄殺弟也是充滿悔恨的,比如秦瓊等為門神,疏遠房玄齡等。在二者身邊人可能都有人提議,二者都在否決,只是最後李世民採用了此條建議。
-
4 # 鐵馬冰河wu
謝邀!自唐高祖李淵統一全國的戰爭結束後後,他的兩個兒子李建成、李世民就圍繞著皇位繼承權展開了一次次你死我活的明爭暗鬥。史載,李淵共有四子,第三子李元霸早逝,長子李建成處事沉穩、言談謹慎,為人也很低調,政治主張也與其父相近,他經常隨父出征並助其辦理軍政大事,很得李淵賞識,被立為太子。次子李世民在李淵創業之初就執鞭墜蹬追隨乃父,並屢次率軍東征西討,立功無數。李世民胸懷大志,且謀勇兼具,麾下收羅了大批謀臣勇將,不甘久居人下。在李建成與李世民的激烈權鬥中,四子李元吉支援長兄,李世民顯得比較孤立,然而,他為人深沉有大略, 加上多年征戰,屢立戰功,因而深得人心,其勢力亦不容小覷。
俗話說:在權利面前,誰都不是君子。因此,這場覬覦最高權力的鬥爭註定兇險莫測。
李世民顯赫的軍事地位,引起了皇太子李建成的嫉恨,同時也使他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為了維護自己的繼承權,他也煞費苦心的蒐羅人馬,擴充勢力 。 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兄弟二人都爭相收買親信死黨,並拉攏后妃,蓄養死士, 彼此還大肆製造讒言妖魔化對方,必欲置對方於死地而後快。李建成為除掉世民,可謂陰招使盡。他曾邀請世民到府飲酒,並在酒中下了毒,可惜運氣不佳,陰計未能得逞。此事敗露後,兄弟二人間的矛盾與衝突就完全公開化了。而李世民爭奪皇位繼承權的圖謀也變得更加強烈與急迫。
由於下毒之事被世民察覺,建成非常惶急,有人獻計讓他捏造罪名誣陷世民,再借李淵之手除掉這個勁敵。建成唆使齊王元吉對父親說:“李世民藐視您定下的太子之位,千方百計地篡權奪位,實已形同謀反,您應該以造反之罪名將他殺掉 ” ,李淵聽後很是猶豫,不忍心下手。不久,突厥犯邊,建成舉薦元吉為帥率大軍抵禦,他別有用心地預謀將秦王李世民麾下的精兵強將全部劃撥給元吉統轄,從而徹底削奪世民的兵權,讓他淪為“光桿司令”。李建成這一暗室密謀,卻被其部屬王眰偷聽到了 ,他急忙飛馳密告李世民,李世民心裡異常恐慌,他與左右心腹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商議後,決定先發制人,發動宮廷政變 ,一舉翦除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勢力。
李世民首先向李淵揭發建成、元吉私生活糜爛,穢亂後宮,還常在一起搞陰謀詭計,栽贓陷害自己,李淵將信將疑,決定第二天召兄弟三人上朝對質,李世民聞言心中暗喜,此舉可謂正中其下懷。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6月初4日,正是約好的當堂對質日。當日恰逢建成心腹常何值班把守玄武門,因而李建成失去了應有的警惕,他攜齊王元吉放心大膽地入宮面見李淵。 孰料,那值日官常何早已被李世民收買 。李世民親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等9位悍將早已伏兵玄武門,靜待獵物自投羅網。李建成一行大搖大擺地來到玄武門旁邊的臨湖殿時,突然發現把門兵士都是秦王府的部下,情知有變,忙撥轉馬頭欲返回,李世民眼疾手快,一箭將兄長射死,李元吉倉促應戰,很快就被尉遲敬德擊殺。雙方人馬在玄武門激戰,一霎那間,刀光劍影,殺聲震天,血流成河。而李淵此時正與幾位近臣在湖中划船取樂,對政變一事毫無所知。當渾身染血、殺氣騰騰的尉遲恭披甲帶劍闖進宮裡報告建成、元吉二王已經被誅的訊息時,李淵竟目瞪口呆,驚得渾身顫抖,不知所措。
支援李世民的朝臣陳叔達、肖瑀乘機建議道:“秦王李世民功蓋天下,且智慮深遠、仁義寬厚,早已是萬眾歸心,立他為儲君,將國之大計(事)託付給他,就可安享萬事太平了”。李淵雖然心裡打鼓,但也無可奈何,只得承認現實,改封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心力交瘁的李淵交出手中至高無上的權力,黯然遜位。李世民即位,是謂唐太宗。
面對血淋淋的手足相殘事件,後世的人們在想些什麼?又能說些什麼?面對如血的殘陽,時光凝滯了,歷史也隨之凝滯,只有逝去的幽魂在嘆息······李世民的勝利促成了“貞觀之治”,人們在面對盛唐的花團錦簇與開放自信時 ,可曾想到玄武門前那場驚天動地的生死搏殺與豆萁相殘?
插圖為網路圖
-
5 #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李建成的能力,優勢等等因素各位已諸多羅列,不再複述。
我以為,建成之敗,主因在於對部下,對世民的不察或失察。這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不應犯的致命錯誤。身為太子,擁有可能可行之權力,沒有及時,適時地察覺防犯世民一直在網羅,收養死士,私士並分化調遣以削弱,致成尾大為患。這是主因。
-
6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李建成和李世民展開太子爭奪戰後,太子李建成因為有“合法繼承人”這個先天的優勢,再加上三弟李元吉的強力支援,和朝中元老們的擁護,李建成組成的太子集團顯然佔據上風,而直接致李世民於死地的機會也很多。但結果都因為李建成忠厚老實的性情而沒有成功。主要機會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明目張膽地殺。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李元吉對李建成說:“我願意為大哥親手把秦王殺掉!”說完這句話,李元吉馬上就付諸行動了。這天,李世民隨父親李淵來到李元吉的住所敘舊,李元吉認為這是個好機會,派衛士宇文寶埋伏在寢室,伺機刺殺二哥。就當李元吉準備“亮劍”時,李建成卻搖身一變,變成了鴻門宴裡的項伯,及時阻止了宇文寶對李世民的封喉一劍。對此,李元吉驚問這是為什麼,李建成說:“當著父皇的面殺二弟,恐怕會生出不測啊。”眼看大好的機會因為李建成的“優柔寡斷”白白溜走了,李元吉惱羞成怒地說:“我是為大哥著想,對我有什麼好處呢!”
二是來去無蹤地殺。
這一年秋天,李淵選擇了一個黃道吉日出城狩獵,把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和齊王李元吉三個寶貝兒子都帶上了。途中,李淵看到一隻非常漂亮的梅花鹿,於是對身邊的李世民說:“行軍打仗是你的看家本領,這裡不展示一下給大家看麼?”李建成聞言馬上按心中早就打好的小算盤行動,找來一匹早就準備好的烈馬,李世民立功心切,哪有多想,跳上馬就去追梅花鹿。這匹馬經過特殊訓練,在疾駛中突然趴下,沒有防備的人肯定會被甩下馬背摔死。但李世民是何等人物,在烈馬突然“撒野”時,李世民的反應相當快,及時跳下馬背,結果毫髮無損。事後,李世民也猜到是李建成作了手腳,說了這樣一句話:“死生有命,暗算何用?”
三是含沙射影地殺。
唐代名臣魏徵最開始追隨的主子是太子李建成,他看到太子與李世民的衝突日益加深,也是心急如焚,多次勸李建成要先發制人,及早動手。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魏徵“亮劍”了,他命人送上了一壺酒,這酒不是一般的酒,是下了慢性毒藥的酒。
“府裡藏有一罈百年女兒紅,今日夜宴,特請二弟一品。”李建成一邊說著一邊給李世民倒上了酒。隨即,李建成自己也倒了一碗。
“來,幹。”李建成說著頭一仰,一碗酒入了肚子。李世民見狀,也只好一口喝乾了杯中酒。然而,酒一入肚,李世民就後悔了,因為這酒飲下之後頓覺腹中灼燒。
“不好,酒中有毒。”李世民是靈敏之人,知道自己現在的處境非常危險,隨時都可能掉腦袋,關鍵時刻,急中生智對李建成說自己身體不舒服要去出恭。
李建成見李世民已喝了毒酒,心裡正高興,大手一揮,去吧。李世民來到外院,先是把憋在喉嚨中的毒酒摳出來,然後跳上馬立即往秦王府飛馳。
魏徵發現李世民已經逃出太子東宮,心中大駭,立即教了李建成一個關鍵詞:斬草不除根,後患無窮。解析如下:秦王喝的毒酒並不多,我擔心這點酒還不至於致命。我們現在應該馬上派人把他斬殺掉,除去這個心腹大患。到時候就說秦王暴斃身亡,這樣就算皇上追查下來,也不會怪到太子您頭上來的。
應該說魏徵還是挺有眼光的,分析很有道理,殺死了李世民,一切都可以塵埃落定了。然而,在這個節骨眼上,李建成“優柔寡斷”的致命弱點再次表現得淋漓盡致,面對魏徵期待的眼神,李建成半晌無語,良久才弱弱地來了一句:“我們已經對他下了毒,現在再去追殺,太殘忍太無情太不厚道了吧?”
這是什麼時候了,還談厚道,急得魏徵像是熱鍋上的螞蟻:“權力之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們投毒之後,已經打草驚蛇了,現在不把他除了,將來秦王會放過我們麼?”
然而,此時的李建成頭搖得像撥浪鼓,喃喃地道:“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
“無毒不丈夫,都什麼時候了,還談這些迂腐之理,還存這種婦人之仁,可悲啊,可嘆啊,可氣啊。”魏徵氣得摔門而出。
李世民果真是個福大命大之人,拼死逃回秦王府後,正趕上神醫孫思邈仙遊到長安,及時服了藥王的仙丹靈藥後,李世民神奇般地來了個大難不死。
總之,太子之爭中,正是因為李建成的忠厚仁慈和優柔寡斷,多次喪失一舉除掉李世民的機會,這也為他是終喋血玄武門埋下了隱患。
-
7 # 河南yy
祖傳李淵就是佔隋楊帝的女人勾結瓦崗寨賊寇謀反奪權,陷害隋楊帝,掩蓋自己罪正得了天下,李世民世是給他爹一樣,兒子李冶也給他爺和他爹一樣佔了他爹的女人武則天為妻.唐明皇娶了他兒孑媳婦。真是大唐明盛世!
-
8 # 當狗容易做人難
李建成(589年-626年),小字毗沙門。唐高祖李淵長子,隴西成紀人。
李淵起兵之前,李建成奉父命在河東招募人才,而後李建成到太原助李淵起兵,隨李淵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關,攻克長安。唐朝建立後被立為皇太子,協助李淵處理政事。李建成多次率軍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斬與突厥勾結的劉黑闥,平定山東。
在起兵初期李建成親自領軍作戰,與將士們同甘共苦,百姓種在道旁的瓜果蔬菜,一定要付了錢才能吃,得來的食物酒水,也與將士們一同分享。可以說盡得軍心民心。
我們可以看到李建成是一個才華卓著,眾望所歸的太子,而不是小說演繹中的無能形象。
李建成不除去李世民是因以下幾個原因:
1、名分已定。李建成是太子、李世民是秦王可以說君臣名分已定,李建成只要按部就班的等著繼位就行,靠政治手段就能解決李世民的勢力沒必要背上殺弟的汙點。
2、顧忌父親李淵的感受。李淵對這三個嫡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一樣的寵愛,否則也就沒有秦王、天策上將的權勢熏天了。李建成要真的殺李世民,李淵會是什麼反應誰也不知道。
3、避免李唐內部分裂。唐朝建立後依然敵人眾多,內有隋朝餘孽、世家大族明裡暗裡對抗中央,外有突厥虎視眈眈,一旦李建成殺了李世民那隨之而來的對軍隊朝堂的清洗必定天下動盪,李唐江山可能盡喪。這個問題在李世民殺李建成之後真的出現了,玄武門之變後不久突厥首領頡利、突利二可汗率領十餘萬騎入侵唐朝直抵長安渭水河邊,當時長安軍隊被李世民被派到地方鎮壓去了,幸虧李世民應對得當嚇退了頡利,否則李唐也就亡國了。
幸虧應對得當否則後果堪虞。
4、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李建成沒有李世民心狠。其實我上面說的三點原因雖然確實存在,但李建成要是真能不顧親情、不顧國家利益、不顧名聲狠下心殺李世民,可能也就沒有唐太宗什麼事了。所以皇帝真是需要心狠手辣、臉厚心黑的職業啊。
-
9 # 勿以善小而不為144
因為李建成已經被列為太子,本來就是國家未來的儲君,根本就不需要除去李世民而擔上殺兄弟的罵名,更不願意讓父皇李淵傷心!而且在玄武門之變的前夜,李世民已被封為秦王,李淵為了防止手足相殘,限時讓李世民到洛陽!而李世民不甘於做秦王,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太子李建成,兄弟李元吉!霸嫂殺姪逼父,本來就是一個惡人!而李世民自知皇位來得不正,首先移花接木,把自己的惡名加到自己的表兄隋煬帝揚廣身上,然後又自觀國史,把對自己不利的真正歷史清除,留下一個屢次受父兄迫害,不反抗就有性命之憂的可憐形象!
-
10 # 黑力始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把原來太子李建成的謀臣——魏徵收為己用,有一次李世民和魏徵之間,進行君臣對話,魏徵對李世民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太子李建成聽從我的建議,陛下你不會活到今天”,這句話給我們傳達了兩個意思,第一個就是,魏徵曾經向太子李建成,獻上了除掉李世民的計謀,第二個意思就是,太子李建成沒有采納,這就是說在李建成心中,兄弟情分還是很重要的,因為他不想手足相殘,所以,拒絕了魏徵的建議。
在李世民上位之後,他派人編纂了《新唐書》,在這一書中,把太子李建成描繪成了一個,放浪形駭、風流好色、欺壓良善、無惡不作的壞人,但實際上這個說法並不可信,因為,我們都知道,成者王敗者寇,歷史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而歷史又像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你想怎麼寫怎麼寫。和新唐書相比,李淵時期的《大唐起居集註》,則可信度更高,在大唐起居集註中,對李建成的描繪用“仁慈”這兩個字可以概括,所以由此來看真實的李建成是非常仁慈的。
當我們把李建成和李世民兩個人的才能進行比較時,大部分的人會說李建成的優勢在治理國家,而李世民則是卓越的軍事才能,其實這句話中有一定的錯誤,據李淵時期編撰的歷史資料記載,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都是文武雙全,太子李建成在軍事方面,其實也不弱於李世民,甚至比他還強,給大家說一個事例。
大唐建國之後,其實在中國還有許多叛亂之人,還沒有被消滅,這其中就包括河北的竇建德,大唐起居集註記載,李世民在軍事上比較衝動,非常喜歡硬碰硬,在攻打竇建德時,以強有力的軍事力量去鎮壓,結果激起了河北人民更多的反抗,迫不得已下換太子李建成領軍來戰,李建成採用溫和的懷柔政策,很順利的把竇建德打敗,而且推行了許多朝廷新政,對人民進行安撫,由此可以看出來,李建成並不是我們所知道的那樣一無是處,甚至軍事上有時比李世民還強,我們所看到的只是統治者,想讓我們看到的。
據歷史記載,在玄武門之變時,面對張弓搭箭,想射死他的李世民,李建成並沒有拿起武器向他的二弟下手,也沒有給四弟李元吉下令反擊,而是看著想殺他的二弟,李建成激動的身體打哆嗦,而且還從馬上跌落下,由此可知,兩兄弟鬧到手足相殘的地步,這是李建成不願意看到的局面,最後他被一劍射死,勝利者李世民如願以償登上了皇位。
由以上所說,我們可以看出來,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力量相差不大,李世民利用了自己軍隊中的影響力和太子李建成對兄弟之情的奢望,率先殺死了這個不願對自己下手的大哥,說到這,肯定有人認為我在胡說,可這就是歷史的真相,感興趣的英雄,可以查一下歷史資料。
-
11 # 天宇的文史情懷
並不是李建成不想除掉李世民,而是李建成手下沒有得力的大將去執行。
唐朝的天下主要是李世民打的,所以李世民部下都是能征善戰的猛將,而李建成沒怎麼上戰場,部下沒有得力的猛將,在天下平定後,李世民和李建成為爭奪皇位競爭白熱化,可以李世民和李建成為爭奪皇帝什麼手段都使出來了,可以說毫無兄弟情,李建成沒有先下手為強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李建成是長子,是皇帝位的當然繼承人,李建成在皇位爭奪中佔優勢,如果不耍陰謀詭計,李建成是當然的皇位接班人,所以李建成可能是不想事情做的太絕,尤其是平定天下後,李淵收回了李世民的兵權,當時李世民在長安實力並不強,兵權基本都給了太子李建成,這也是很正常的,而李建成兵權在握,可能也大意了,所以沒對李世民下手。
第二,李建成部下沒有得力大將,李建成沒怎麼領兵打仗,所以部下沒有能為他出生入死的心腹猛將,而李世民不同,手下猛將如雲,而且都能為李世民賣命,當時李世民兵權雖說被收回,但是李世民班底還在,所以在玄武門事變時,李世民只用幾百府兵就結果了李建成李元吉,而李建成身為太子,手握重兵,而玄武門之變時李建成身邊連個得力保鏢都沒有,這就是李建成自身原因。
最後說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在後世並沒有受到太多的譴責,主要原因是李世民皇帝當的確實很好,不愧是千古一帝,所以現在的人寧願相信是玄武門之變是李建成要置李世民死地,李世民是不得才已反擊的。
最後我要說李建成輸給李世民並不冤。
-
12 # 青史老哥
其實對李建成和李淵而言,怎麼處理李世民,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
↑李世民贏在了政治策略更高一籌↑
李建成之所以沒有先下手為強除掉李世民,其根本原因在於:他採用的策略是逐漸剷除李世民羽翼,然後再對李世民下手,而這一切運作,都需要時間和形勢相配合。
先說一下李淵的困境,因為李建成的困境和李淵其實差不多。
李淵不忍心對李世民下狠手,除了舐犢情深的父子親情因素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李世民為李唐做出了太多貢獻了,堪稱李唐立國的大腿級人物,如果貿然就把李世民徹底封殺,其政治後果,恐怕是李淵不敢承擔的。
而且從人性角度出發,李淵如果封殺李世民,相當於辦了一件“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會被政敵們看笑話,本來父子相殘,手足相殘已經是一件讓別人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糗事了,把自己的左臂右膀砍斷,便宜了敵人,這種蠢事,李淵不肯做。
↑李淵沒想到李世民真的敢造反↑
有一種說法是李世民養寇自重,這裡的賊寇指的就是李唐王朝當時還處理不了的東突厥人。
李唐建立初期,李淵就曾經長期向突厥稱臣,這是迫於形勢。後來在和劉武周,梁師都勢力的戰爭中,劉武周和梁師都都曾經引來東突厥兵攻打李唐。此外,更不用說東突厥人反覆對中原地區的侵襲了,每次侵襲都會造成巨大的災難,對李唐而言,這裡面也潛藏著不可低估的政治風險。
這時候李世民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他不但是堅定的主戰派,而且能與之戰!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東突厥頡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率領大軍,攻打李唐。很多文武大臣都嚇尿了,要求李淵趕緊遷都避避風頭,李淵也一度動了遷都的念頭。
關鍵時刻,李世民站出來,不但反對遷都,還說服了李淵,自己親自率兵,出幽州道,抵禦可怕的突厥大軍。
↑李建成其實一直採取了比較正確的策略↑
為什麼有人說李世民養寇自重呢?問題就出在李唐王朝在李世民統帥下,和東突厥交鋒互有勝負,那個席捲中原,連滅薛舉父子,平定竇建德,劉武周等大軍閥勢力,戰無不勝的李世民,怎麼就經常打不過東突厥呢?
玄武門之變後不到三個月,東突厥兵臨城下,李世民甚至與東突厥立下渭水之盟,在花費大量金錢後,才逃過一劫,有後人懷疑李世民私底下和突厥人有秘密協議,增加局勢的緊張感,從而讓李世民撈取更多的政治資本。
回到題目看看李建成的難處——李建成其實比李淵處境更難,在李世民咄咄逼人態勢下,他的存在感被打擊的幾乎蕩然無存。尤其是虎牢關大戰之後,李世民率領軍隊凱旋而歸,在長安城擺了一出無比風光的入城儀式,酷炫無比,李建成表面恭喜,內心定然是愁雲慘淡。
當李元吉屢次建議李建成殺掉李世民,實行肉體消滅的策略,被李建成擋回來了,應該說李建成還是很有主見的,他沒有被情緒影響到理智。他深知,自己替代不了李世民的作用和地位。但是他也有信心——李世民終究替代不了他的位置。
↑李世民天生就是政治能力滿分↑
所以李建成的認識和李淵是一致的,只能慢慢來,待局勢穩定下來,李世民的利用價值被榨乾後,再把他驅逐出利益中心,李建成的策略是逐漸消滅和拉攏李世民的羽翼,實際上,玄武門之變之所以爆發,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李建成剷除李世民羽翼的政治策略是非常有效的,只要再給李建成幾年時間,李世民基本就要成為孤家寡人了。
而李世民在發現李建成使用這個對他殺傷力重大的策略後,他只能反其道而為之,兵行險著,不和李建成打持久戰——因為打不過,不空自等待李淵和李建成的政治施捨——把命運寄託到別人手上,這不是李世民的性格。
於是,李世民抓住了他的優勢時期,向李建成出擊。而這個優勢時期,遲早會過去的,當東突厥也被消滅掉,李世民就徹底喪失了優勢環境,所以,不管李世民是否真的養寇自重,他成功的把李唐王朝的危機,把李淵和李建成的弱點,變成了他的優勢,單只是這一番政治判斷和運營,就堪稱超一流的策略,房玄齡和杜如晦估計出了不少鬼點子。
李建成的做法並沒有錯,他不先下手為強,僅僅是因為他的策略使然,他不需要這樣做,只要再堅持幾年,他會成為贏家!
可惜,李建成犯了一個致命錯誤:他沒有判斷出李世民兵行險著,先發制人的策略,從而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
13 # 春先生的世界
我覺得李建成沒動手的原因在於:
一是李建成已經身居太子之位,李淵年事已高,沒必要發動政變去登上皇位。李世民這邊兵強馬馬壯的,萬一失敗沒必要冒這個風險。
二是如果去殺李世民會背個殺弟的罪名,人家會說都已經是太子位了還要殺弟奪權,在道德高度會失分,弄不好連太子位都會丟掉。
基於上面兩點李建成不好也不敢動手。
-
14 # 新知傳習閣
一
在這裡首先要明白一點,李建成是太子。
既然李建成是太子,那麼在玄武門事變之前,只要不發生太多意外,最終李建成登基當皇帝是大機率事件,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
李建成在唐朝建國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前期李建成曾經帶兵打仗,中後期李建成則坐鎮大後方協調排程各方面資源支援前線戰爭。在朝廷中素有威望,尤其是贏得很多文官的支援。
在某種程度上來看,李建成是高度自信的,他相信自己能夠控制局勢。因此他認為也沒有必要殺死李世民,還想借助李世民在軍隊中的影響,幫自己穩定唐朝的局勢。
二
李世民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作為鮮卑族人,從來都是憑藉實力和軍功來選拔領導人。
從一開始李世民並不是非常自信,能夠擊敗李建成,坐上皇帝寶座。雖然心裡也曾經這麼想過,但也僅限於想想而已。
後來隨著南征北戰,李世民手下的文臣武將越來越多,形勢的發展已經不由他個人來掌握。
這個更進一步,就有很多深意。除非李世民當上了皇帝,他們的利益才能最大化,才能當上更大的官,才能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益。
如果李建成當了皇帝,是什麼結果就沒有人能知道。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李建成肯定不會重用他們。
因此李世民的這些手下就攛掇李世民出來奪權當皇帝,他們的支援增強了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的決心和勇氣。他們的共同利益和目標,促成了玄武門事變的爆發。
三
應該客觀的說,李建成並沒有殺李世民的意思,他也根本沒想到李世民會突然造反。
李建成的選擇和李世民的選擇,都是在這場遊戲中,基於不同的地位所做出的最優選擇方案。
李世民心狠手毒,不僅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還殺死了他們的十個兒子。
歷史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李世民在書中編造事實,說李建成數次要傷害自己,甚至在太子宮下毒。奇怪的是竟然沒有成功,更奇怪的是在自己的宮中下毒,這樣的故事版本太拙劣了。也只有李世民才編得出來。
-
15 # 小板凳看電影
眾所周知,宮廷政變的勝算就在於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李建成是一個標準的儒家文化“修身齊家平天下”培養出來的謙謙君子。在軍事能力和政治能力方面,可能略遜與李世民,但絕不是庸碌之輩。
史學家評李建成靜若止水;李世民性烈如火。兩種不同的性格就決定了在爭奪最高權力時,做出的不同反應了。論私情,他們是骨肉兄弟,論公,他們是你死我話的政敵。
李建成是太子,國家合法的繼承人。李淵是皇帝,當時帝國的統治者。然而兩個強權人物卻在玄武門之變後一個失去生命,一個失去皇位。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受親情的羈絆,影響了政治決斷力,儘管有數次機會卻不能痛下殺手,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而李世民在長期的軍事鬥爭中,練就了非凡的決斷能力,一舉奪取了最高權力。
李世民得國不正,逼父、弒兄、屠弟、奪妻、血腥篡權。他也自知“以臣謀君是不忠;以子逼父是不孝,血洗兩宮是不仁;以弟殺兄是不義”的行為,無論從儒家道德還是從法家觀念來看,都是很難自圓其說的。為了不被後人唾罵,他便責令當朝史官們編纂歪曲、掩蓋歷史真相的大唐史書,把自己打扮成聖明之君。為了給玄武門陰謀製造合理依據,就對父皇、兄弟和武德年間的多數功臣大潑汙水,把一切功勞歸於自己,把一切罪過歸於別人,竭力為自己貼金。
-
16 # 古今通史
李建成之所以沒有在玄武門之變前按照魏徵的建議把李世民除掉,完全是因為自信過頭、缺乏危機意識和魄力、沒有獅子搏兔般的謹慎。
首先說自信過頭,當李建成佔據絕對優勢的時候,他就會追求另外一個層面的東西,那就是臉面,雖然希望李世民立刻死掉,以絕後患,但弒弟的罵名他不想承擔。試想·無論是東宮還是李淵,當然還要加上三弟李元吉都是支援他的,他掌握的部隊力量足以在任何時候將李世民泯滅於無形。可是,就象一個UFC高手一樣,他沒有把普通人的戰鬥力放在眼裡一樣,這時候,完美主義者李建成,就失去了先手的優勢。
缺乏危機意識,對於皇儲爭奪戰,李建成消耗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根本沒有一蹴而就的魄力,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在此期間,給足了李世民充分的反撲時間,其實李世民後來的玄武之變參與者少的可怕,簡直就是在賭命,而偏偏李世民的命就是這麼好,他成功了。
缺乏謹慎性,沒有類似老朱的——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的處事風格,要麼不動,動則連根拔起,我甚至覺得他一直在玩貓抓老鼠的遊戲,這不是爭權,簡直就是在調戲,魏徵和李元吉的話他也不聽,自信心爆棚,既然態勢已經做足,那便勢同水火,總是喜歡用一些小伎倆爭鋒,還非要送行的時候才殺,現在砍了又怎樣,歷史是勝利者譜寫的,這點上,根本沒有李世民的從容,弒兄又怎樣,誰知道,知道怎樣,要的就是這種流氓精神,要麼不做,做就讓其陷入必死之境。
-
17 # 美麗青春您真痘
在玄武門之變後,魏徵對李世民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太子李建成聽從我的建議,陛下你不會活到今天”,這句話說明魏徵曾獻計除掉你,但李建成沒有采納。
(李世民)
李建成和李世民展開太子爭奪戰後,太子李建成因為有“合法繼承人”先天優勢,李元吉和朝中元老們強力支援,可直接致李世民於死地的機會也很多。但李建成為什麼沒有殺掉李世民呢?
1、李建成太子名位已定,外有李元吉和大部分文臣的支援,後有李淵撐腰,李建成居於優勢,他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就穩穩的壓住李世民。所以他沒有必要背上殺弟的汙點,特別是平定天下後,李淵將李世民的兵權基本都給了太子李建成,而當時李世民在長安實力並不強。
2、唐朝建前期李建成率兵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關,攻克長安,多次率軍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斬與突厥勾結的劉黑闥,平定山東。中後期李建成排程各方面資源支援前線戰爭。在朝廷中素有威望,尤其是贏得很多文官的支援。李建成是高度自信,他相信自己能夠控制局勢。
(影視資料)
3、唐朝初建內有隋朝餘孽、世家大族明裡暗裡對抗中央,外有突厥虎視眈眈,一旦李世民被殺其原來部下極可能造反,必造定天下動盪,李唐江山可能盡喪。
4、李建成沒有李世民心狠。李淵時期的《大唐起居集註》,對李建成的描繪用“仁慈”這兩字概括,據歷史記載,在玄武門之變時,面對張弓搭箭,想射死他的李世民,李建成並沒有拿起武器向他的二弟下手,也沒有給四弟李元吉下令反擊,而是看著想殺他的二弟,李建成激動的身體打哆嗦,而且還從馬上跌落下。
(玄武門事變)
綜上在玄武門事變之前,李建成完全有能力發動自己的力量,給李世民雷霆一擊,但兩兄弟鬧到手足相殘的地步,這是李建成不願意看到的局面,最後他被一劍射死,勝利者李世民如願以償登上了皇位。 -
18 # 四十五度歷史
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李世民取得玄武門之變後。為了樹立自己光輝偉岸的形象,自然在史書上描寫太子李建成,齊王元吉,猥瑣不堪懦弱無能,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不過是形勢所逼,採取的自保行為。另一方面透過勤政、德政一系列措施盡力地成為一位明君、聖君以讓後人淡忘自己的不光彩的一面。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事實上李建成為太子的時候,身邊圍繞的都是一些像魏徵、王珪這般耿直的大臣。這些人能夠願意為李建成服務,說明李建成絕非史書中描述的那般不堪。李世民長期統軍出征,身邊也不乏能人異士,出謀劃策樣樣精通。特別是在唐高祖李淵的縱容之下,李世民的羽翼逐漸豐滿,對太子隱隱形成威脅。當時魏徵還在太子府的時,對李世民的實力看的很透。他曾經多次勸告太子先下手為強,太子遲遲不忍心對自己的親兄弟下手,結果最後落得悲慘結局,慘死玄武門。
太子乃一國之本,作為未來的皇帝培養,身邊的資源要比其他皇子豐富許多。李建成身為太子,手中可以支配的資源顯然要比李世民多得多。再加上有齊王府的幫助,想要搞垮秦王是完全有可能的。單單依靠武力手段,無論秦王身邊有再多的能人異士,在絕對實力面前也是無濟於事。
當時唐太祖李淵年事已高,李建成既然是一國太子,只要不發生意外,皇位遲早是他的。當時李建成考慮到只要自己老實本分兢兢業業,當上皇帝之後再剪除李世民的羽翼也不遲,沒有想到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之變,兄弟相殘。
-
19 # 夢露居士
中國有句俗話,叫“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我認為這是對李建成敗給李世民的最好寫照。
李建成當時的身份是太子,可以說如果不出意外,他就是下一任天子。所以李建成討厭風險,追求穩定。幹掉李世民這件事,對李建成來說風險太大。因為他不能只殺一個李世民,之後必須帶兵逼宮,發動政變,讓李淵下臺。李建成當太子當得好好的,憑什麼要去造反?就算一切都能成功,後世史書又會怎麼寫李建成呢,他總得要臉吧。
而李世民呢,皇帝本來輪不到他做,所以冒風險對他來說不算什麼。中國歷史上不知有多少人為了爭奪皇帝寶座而甘願冒著身敗名裂的風險,李世民只是其中之一。至於後世的名聲,跟當皇帝相比,算不了什麼。所以李世民有動力發動玄武門之變。
對玄武門之變,後世有很多說法,比如李建成一直想除掉李世民,並採取了種種手段,都是功虧一簣,李世民忍無可忍,才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但是這些說法未必是事實,因為李世民也知道玄武門之變是自己的黑歷史,所以他上臺後,要編造種種說法,證明自己發動兵變,弒兄逼父具有合理性。
歷史上真實的李建成,應該沒有那麼壞,估計他是真的不想殺自己弟弟。但是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李世民登基後,自然要大力抹黑李建成。
-
20 # 貓眼觀史
整個玄武門之變,對於李世民來說就是單車變摩托,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這之前太子李建成可以說是坐等皇位的了,李建成並非電視劇裡描述的那麼不堪,反而不比李世民差,他攻佔長安、平定劉黑闥,可就是這樣一個人,結果輸的一塌糊塗,其實他原本有很多機會可以殺掉弟弟李世民的,可是為什麼都沒有先下手為強呢?
第一次有除去李世民的想法還是魏徵提出來的。秦王李世民因為長期在外出徵,自然聚攏了許多英勇的將領和軍師謀士,加上李淵這個做父親的放任不管,秦王李世民的勢力可以說已經嚴重威脅到這個東宮太子的地位了,因此,魏徵建議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可是李建成並沒有動手,後來魏徵還多次勸告,李建成還是無動於衷。
李建成不止一次機會可以除掉李世民,單從太子這個位置他就有很大的優勢。首先:李建成可以調動的資源比李世民要多;
其次:還有齊王李元吉的支援,太子府和齊王府的實力絕對不是秦王府可以比擬的,李建成如果心狠一些,無須發動陰謀政變,直接明著來都能幹掉這個弟弟。
李建成之所以不動手,自然有他考慮的因素。第一:安穩過度,李淵年歲已高,自己又是太子,繼位是毫無懸念的。
第二:他考慮的比李世民多,如果用手段除掉了李世民,對自己以後揹負著殺弟弟的罪名治理國家,顯然不是李建成這種性格能接受的,有的人認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可是李建成認為能不做違心的事儘量不要做。
第三:自然是還要考慮父親李淵的因素,如果自己要幹掉李世民,勢必會讓李淵對自己的看法有所改變,很有可能適得其反,搞不好李淵還會廢除他的太子之位,當然他也可以殺弟逼父,可是李建成認為沒必要冒這個風險。
說實話,這就是一個想要平穩過度的人和一個野心勃勃的人的暗鬥,李世民自然是不希望等到李建成繼位的,他必須在在這段時間冒險拿下父親和哥哥弟弟,所以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如果不發動政變,自己的勢力則會越來越小,可以說他就是賭一把。贏了皆大歡喜,於是在李淵控制力變弱,而李建成又沒法交接的空檔下,李世民鑽進去了,直接中心開花,奪得皇位。
相關內容
- 如果李世民沒有發動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會當上皇帝嗎?
- 玄武門之變之前,李世民和李建成勢力和能力相比如何?如果不突襲誰會贏?
- 如果玄武門之變沒有發生,李建成順利登基會怎麼對待功高震主的李世民?
-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已經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為什麼還要霸佔他們的媳婦?
- 如果沒有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帶領的唐朝會比李世民的好嗎?
- 玄武門之變一大主角李世民被定論為歷史偉大人物,您對另一主角原太子李建成是如何評價的?
- 歷史上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說了什麼話讓本來打算往回跑的李建成不跑了?
-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想殺的只有李建成嗎?
- 假設唐太宗李世民後來沒有發動玄武門之變,李淵會把皇位傳給李世民嗎,還是把皇位傳給太子李建成?
- 李世民娶了李建成的遺孀嗎?
李建成缺乏亂世帝王的政治覺悟~政治是你死我活,你活我死的鬥爭,沒有兄弟;李建成缺乏亂世帝王的果斷:危機當前,該斷即斷,殺了再算!況且自己是太子,殺了個欲反的弟弟皇父也不會對自己怎麼樣!相反,李世民就這樣做了:果斷殺了兩兄弟,還逼父下旨殺掉兄弟全家,連孩子也不放過,斬草除根,睡埋你老婆!這就是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