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始終先生
-
22 # 小人物F
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戰略佈局有很多人,如賈詡、毛玠、菹授、荀彧等人!版本也不同但是總體意思差不多,在東漢末年使用它的,總共三次,第一次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二次是董卓手下大將郭汜李傕兩人為了保命,劫持了天子搞了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後一次是曹操接受荀彧的建議,親迎天子於洛陽,在董昭的建議下,遷都許都,而後成就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格局!
三次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招數,統計它的效果,用的最好的要數曹操,透過挾天子以令諸侯,讓他從一個三流軍閥成為了北方雄主,效果最為豐厚!
董卓、郭汜李傕、曹操三人的操作,都是建立在脅迫天子的前提下,不管天子同不同意他們幾人用天子玉璽釋出命令,他們都可以用,都屬於非法的呼叫天子權力,違背正統,因此董卓被稱為董賊、李郭二賊,最後一個是曹賊,這是天下人給他們的定義!無論是後世史學家,還是當世的王公大臣都是這個說法!證明了挾天子的非法性!
曹操劇照
諸葛亮和後主劉禪之間的關係,就沒有那麼多的非法性了,就不存在挾持和脅迫了,凡是好商量,大家商量著辦,反而成就了諸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美名!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是劉備託孤在先,先帝遺詔中明確了諸葛輔佐劉禪!
劉備的江山誰給他打的?是五虎將和諸葛亮捨命才奪得天下。諸葛亮是出過大力,而且乃是肱骨之臣,功勞簿“有諸葛濃墨重彩的一筆!”劉備在白帝城的時候,感覺自己快升仙了,把諸葛等一干人等叫到身邊,說了一通語重心長的話:“劉禪年紀小,做人做事都不是很周全,希望你們呢,多擔待!”,尤其對諸葛說:“你看劉禪怎麼樣,能不能掌國?如果實在不行,你就自己來當皇帝!”,這些事情都是在場人認可的,同時白紙黑字寫在遺書裡,三國志有明確記載!
劉禪和諸葛亮劇照
二是諸葛亮的所作所為,符合君臣之道,沒有違背“禮法”,不存在脅迫。
諸葛亮在輔佐劉禪時,所有的事情都是拿定主意後,都是徵求劉禪的意見,徵得劉禪的同意,且沒有反對意見後,才用劉禪的玉璽,釋出命令,這是符合禮法程式的!如:北伐之前,先來出師表!
雖然後期,大小事都要經過諸葛亮,沒有諸葛的審定,基本上都實施不了,有越權行為,但是這些事都是在諸葛提建議階段,不存在越權,我們在文獻中,找不到諸葛直接用天子名義釋出命令的記載!
三是諸葛的身份,比較奇特,既是師傅又是父輩!
在劉備活著的時候,就指定了諸葛給劉禪教書,並讓劉禪認諸葛為師傅,按照“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倫理觀來驗證,諸葛是有權利指導劉禪的!再加上有劉禪親爹劉備的遺詔,這塊鐵字招牌,兩個加在一起,似乎就更名正言順了!老子打兒子,替你爹來收拾你,一切都說得過去!
諸葛亮有更狠的一招就是《出師表》,諸葛亮辛苦的輔佐劉禪,能看見的人,都說諸葛辛苦,但是看不見的人呢?那不是諸葛亮在“挾天子以令諸侯”呢嗎?這不是篡劉備的江山呢嗎?為了堵住所有人的嘴,諸葛拿起來捍衛自身利益的武器---文化!
出師表
俗話說“人行一世,文載千秋”,諸葛亮拿出了自己的大殺器,轟轟烈烈的寫了一篇《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臣夙夜憂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篇文章發完了以後,所有人都息聲了,想往諸葛身上潑髒水的人,都沒借口了,出師表既寫了我諸葛輔佐劉禪的正義性——先帝託孤;又寫了諸葛亮的不容易,治國很難啊——益州疲憊;還寫了諸葛怎麼辦的——夙夜憂嘆;接著又寫了自己為蜀國的理想——中興漢室;最後寫了自己的決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有這篇文章在,無論是當時的人,還是後世人都沒話說了,諸葛根本就不存在“挾天子以令諸侯”,而且給劉家打工,工作得多麼盡心盡力,這時候的諸葛“就是滑溜溜的泥鰍”你根本找不到下嘴的地方!無論是反對諸葛的,還是想抹黑諸葛的!都沒話說了!
因此,一個人無論你有多厲害了,千萬不要得罪有文化的人,曹操一世梟雄,但是在文化人嘴裡是個什麼樣子呢?白麵奸賊!
諸葛這個文化人,給自己用筆樹立了一個什麼形象呢?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小心翼翼,忠心耿耿的良好形象!
綜上所述,諸葛亮是一個謹慎的人,不會幹過頭的事,像“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樣大逆不道,留下把柄的事情,他更不會幹!而曹操呢,正如他的那句話:如果沒有我曹操,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稱王稱霸呢!符合他的性格,加之曹操是一個敢作敢為的硬漢子,幹了就幹了,不怕天下人說!
-
23 # 天涯野草28884343
曹操和諸葛亮是兩碼事。曹操從一開始就有篡位奪權的想法。諸葛亮則不是,只想輔佐明主施展自己的抱負,對劉備如此,對阿斗更如此。二者出發點不同,所表現出來的做法也就一目瞭然。
-
24 # 天地仁和86273194
可以探討,但是話不能如此說。同樣是吃錢,有的吃得名正言順、心安理得。有的就不同了。法律是人掌握的。何況封建社會。諸葛亮有"相父"之大名而曹無。關鍵在於羅貫中老生筆下塑造的人物形象就決定了"忠""奸"的典範!提醒後人的行為準則。而反映的是謀臣命運的頂峰造極,孔明與曹孟德之流操社會勝與敗都在用人上。孔聰明得如神下凡,但比曹要勢單力薄一些。從區域性戰爭正明雖勝,但整體上曹是贏家。諸葛亮帶兵出外既是正明他要幫扶持劉重定天下,但也有一點避嫌別人說他挾劉嬋命諸候的嫌疑。
-
25 # 蕭子北談人生百態
誅心之論,“奸雄曹操”怎麼能和“千古賢相諸葛亮”相提並論呢?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因為漢末天下大亂,從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之後,漢室已經名存實亡,天下諸侯並起,對中央陰奉陽違,已經不聽號令了。
董卓死後,李傕郭汜之流在長安混戰,漢獻帝連生存都困難了(飯都吃不上了,快餓死了),不得已,百官和皇室東逃洛陽,當時東方諸侯屬袁紹和曹操實力比較雄厚,都有了迎歸劉協,想把漢獻帝控制在自己身邊,而且袁紹的地盤裡漢獻帝更近。
暖男好爸爸袁紹失去爭奪漢獻帝大好機會
袁紹手下謀士催促袁紹起兵去迎接漢獻帝時,袁紹居然說小兒子的病沒有好,要等兒子病好了才去爭天下。袁紹非常疼愛小兒子,是居家好男人,現代美女眼裡的好爸爸呀。
不過爭奪天下,婦人之仁,暖男好爸爸是不好爭奪天下的,頂多做個州牧(相當於省長)玩玩,或者做個州縣級官員吧(市長,縣長),這跟曹操爭霸天下有了鮮明對比,曹操在張繡叛亂之時,愛將典韋,長子曹昂都為了掩護曹操而死。
果然 ,袁紹慢了一步,曹操成功接到了漢獻帝,因為洛陽破敗不堪,所以曹操把漢獻帝帶到了自己地盤許昌,許昌兵多將廣,糧草豐足,讓漢獻帝有了飽飯吃。
坦白說,漢末經過桓靈二帝荼毒天下,天下義士對漢室已經不報什麼希望了,這兩傢伙把漢室四百年的恩德敗光了。更多百姓都希望有新的領導人出現來拯救蒼生了,所以黃巾張角才喊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蒼天就是劉漢的天下,劉漢已經死了,新的政權應該出現了。
曹操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迎接漢獻帝的,能給漢獻帝飯吃,已經是看在祖上數代當過漢室官員,拿過漢室俸祿的份上了。君不見十八路諸侯只有袁紹和曹操還想著漢獻帝,其他人根本不管漢獻帝死活了,漢朝四世三公的嫡系後人袁術(袁紹是袁家庶子,袁術才是嫡子)更是想著稱帝了。巴不得漢獻帝早點掛掉,好搬掉絆腳石。
而曹操把漢獻帝帶到自己大本營之後,用意還是非常明顯的,天下義士雖然不認漢朝了,但是還有很多遺老遺少愛戴漢朝呀,漢獻帝這塊遮羞布還是有用的,可以要求其他諸侯聽自己的,不聽自己的曹操就可以代表漢獻帝這個中央政府去討伐他。這就是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最終曹操經過數十年征戰,薛平北方諸侯,統一華夏北方中原之地,只有江南和益州的華夏南方被孫權和劉備佔了,沒法收回來。這個曹操已經管不了,因為曹操已經做了“周文王”駕鶴西去,兒子曹丕上臺了。曹丕上臺後,挾天子已經沒法令諸侯了,孫權和劉備你再怎麼號令他,他們也不會臣服的,漢獻帝這塊遮羞布已經沒用了,所以曹丕就讓漢獻帝禪位給自己了。曹丕篡漢自立建立了魏國,史稱曹魏。
而諸葛亮為什麼不是挾劉禪以令蜀漢了?
首先,劉禪的蜀漢是劉備傳給劉禪的,政權是正常交接,諸葛亮是託孤大臣,不是劉禪沒飯吃,諸葛亮迎接他再給劉禪飯吃的。這跟漢獻帝劉協沒飯吃,被諸侯踢來踢去是本質的不同。
其次,蜀漢上下都奉諸葛亮這個丞相的號令,並沒有那個半獨立的諸侯國對成都的劉禪和諸葛亮陰奉陽違。諸葛亮不存在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說。
如果作為統領百官的丞相,把諸葛亮說成挾劉禪以令蜀漢。
那麼後世的張居正是挾萬曆以令大明嗎?
多爾袞是挾福臨以令大清嗎?
鰲拜是挾康熙以令大清嗎?
.....
顯然,這些人都沒有這樣的說法。
是因為大明,大清都沒有曹操時期的那種半獨立的地方軍閥。
最後,關鍵的一點,曹操出現來很多超越禮制的行為,稱魏公,進魏王,受九錫。為兒子曹丕禪讓漢室掃清障礙。而諸葛亮給兒子諸葛瞻的家訓是“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就是要兒子淡泊明志,這是君子和姦雄的差別。
或許,這就是曹操和諸葛亮的本質區別吧。
回覆列表
白帝城劉備託孤,給諸葛亮做了背書。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是這樣記載白帝城劉備託孤的: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劉備臨終前的大概意思,是說諸葛亮的才能比曹丕要厲害的多,必定能實現光復漢室的抱負。如果劉禪是一國之主的材料,就請諸葛亮盡心輔佐他,如果不是,諸葛亮可以取代劉禪。劉備又告訴劉禪,你一定要把丞相(諸葛亮)當成自己的父親一樣對待。
有了劉備的臨終囑託,諸葛亮雖然大權獨攬,但滿朝文武也沒有人說什麼。而且說時實話,雖然劉禪確實是扶不起的阿斗,但諸葛亮也並沒有行不臣之事。他並沒有培養自己的勢力,也沒有為自己設立任何封地,培養私兵。所以沒有任何人能說得出諸葛亮的不是。
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事實俱在,無法狡辯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漢朝天子失去了對朝廷的統治權,特別是董卓廢少帝立獻帝之後,漢獻帝徹底失去了威信。公元195年,曹操迎獻帝還許都,正式開始了挾天子令諸侯的發展之路。
為什麼說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呢?
因為曹操迎天子後,並沒有還權與天子,而是以天子之名行不臣之事。
首先,曹操對獻帝並不像董卓那樣,而是恭敬有加,關懷備至,這讓獻帝十分感動,於是便賜曹操為大將軍,這個職位在當時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於是曹操便以朝廷的名義培養勢力,他四處招攬、提拔人才,雖然這人人才領的是朝廷的俸祿,但大家都會認為自己是曹操提拔。
其次,他以天子的名義對天下諸侯指手畫腳,雖然沒有人聽他的,但輿論一定會站在自己的一方。天下人只知朝廷下達的命令誰誰誰沒有聽從,而不會知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的事實。
長此已久,即便曹操自己沒有再進一步的打算,其下面的勢力也會為曹操“逼宮”,因為曹操再進一步,大家就都會更進一步。
而反觀諸葛亮,雖然自己軍政一把抓,但北伐依然給劉禪寫了一篇《出師表》,以彰顯劉禪的蜀主地位。
所以,二者的性質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