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歷史在記錄
-
22 # 今古大觀
于謙太忠於明朝,大權在握卻無私心,這樣的人大多不能善終!
北京保衛戰,功勞最大,拒絕皇帝的封賞,讓別的官員情何以堪!
奪門之變,明知自己沒好下場,為了大明,大權在握也不加干涉!
對於謙來說,死沒什麼,大明無恙就好!
-
23 # 湖邊蕭讓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當時就被其豪氣和正義所吸引所感動。經過一番瞭解之後,對他更加肅然起敬,于謙一生盡心輔佐了明朝的三代皇帝,宣宗、英宗和代宗,他對明朝的忠心,就像這首詩一樣,天地可鑑!可是為什麼會被冠以“意欲謀逆”之罪,斬首於他誓死保衛北京城呢?
我們先簡單瞭解一下他的生平事蹟。于謙(1398——1457年),字廷益,號節庵,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明朝永樂年間進士,曾巡按江西,巡撫河南、山西,政績卓著。正統十四年(1449),蒙古瓦剌部入侵,發生土木之變,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危在旦息。任兵部尚書的于謙臨危受命,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主張,力阻南遷,親自指揮數十萬軍民進行了名揚青史的北京保衛戰,擊退瓦剌,以一人之力挽狂瀾於既倒,在中國歷史上抒寫了壯烈輝煌的一頁。事後,于謙被代宗加封少保,總督軍務。英宗獲釋後發動奪門之變復辟,1457年2月,于謙以“意欲謀逆”之罪,被冤殺於北京,時年60歲。
于謙之所以被殺,除去代宗與英宗爭奪皇權失敗後的犧牲品,于謙自身的個性也是導致最終被殺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可以舉幾個典型事例來詳細說明他的個性。
重名節,輕名利正統年間,宦官王振專權,獨斷專行,結黨營私,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儼然形成每逢朝會,凡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的“怪事”。而於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為何不意思意思,也許會討得些許好處?
于謙瀟灑地甩甩自己的空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
手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此詩遠近傳誦,為一時佳話。但于謙的不隨流卻招致了權貴的嫉恨,後被王振誣陷入獄,幸得兩省百姓、藩王作保才得以釋放,代宗在位時,于謙一心推行新政,剷除腐敗,想重振大明國勢,可對於當時官場而言,他鐵面無私的做法卻因此得罪了許多同僚及後宮太監,這也以後再遭小人誣陷埋下隱患。
重社稷,輕君王“土木堡之變”後,許多大臣擔憂國家沒有君主,太子年幼,敵寇將至,請皇太后立郕王為皇帝。郕王一再害怕地推辭。于謙毅然把國家的安危視為自己的責任,大聲說:“我們完全是為國家考慮,不是為個人打算。”郕王於是受命。
于謙率領十萬士兵駐守北京城,瓦剌首領“也先”拿英宗來威脅于謙,然而於謙沒有因為這個而投降,他不想讓明朝滅亡,他的心裡是天下的百姓。明朝的軍隊更加厲害了,敵人開始害怕了。看到威脅起不了作用,於是就僵持了很久,這時于謙的救兵們來到。于謙就親自率領幾十萬大軍,將士們很給力,一起攻破敵人的軍隊。敵人看到如此戰況,丟下英宗就跑了。但是,英宗卻因此一直記恨于謙,認為于謙對他不忠,這也導致後來被英宗殺害的重要原因。
重成仁,輕殺身景泰八年正月壬午,投機派人物石亨、曹吉祥、徐有貞見代宗病重,又無接班人,便發起“奪門之變”迎接當時已被軟禁太上皇英宗恢復帝位,于謙明明知道這對他不利,但他毅然決然沒有出兵阻止。想當時于謙地位極高,手裡有幾十萬精兵,若他出兵控制北京城,英宗斷然無法復辟成功,但他還是選擇不傷害英宗,想用這種方式向英宗證明自己的忠心。因為他內心一片坦蕩赤誠,絕不會做出如此有損大明國運之事,但可惜事與願違,英宗還是將於謙處死了。
其實我們可以猜測出,當時他應當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因為他早已知道英宗因北京保衛戰不願主和而記恨自己,外加自己的性格很剛強,遇到有不痛快的事,總是拍著胸脯感嘆說:“這一腔熱血,不知會灑在哪裡!他看不起那些懦怯無能的大臣、太監、皇親國戚,因此這些人都很憎恨他,特別是自己曾經政敵左副都御史徐有貞,還有司設監太監曹吉祥,這些人把英宗重新扶上皇位,肯定會對自己下手,但他內心坦蕩,早已無懼生死。
景泰8年(天順元年)英宗復辟後第五天,于謙被殺害於北京菜市口,時年60歲,史載:天下冤之。所謂公道自在人心,英宗死後,成化帝即位,即昭雪于謙冤案,後來的明孝宗對於謙身後事也多有恩遇。
參考文獻:《明史》、《明實錄》、《 明史紀事本末》
-
24 # 金烏木木
先說土木之變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蒙古瓦剌部落四路大軍對明朝騷擾。朱祁鎮22歲,當時他的奶奶張太后已經病逝,內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或死或貶,束縛皇帝的力量已不復存在,血氣方剛的年齡,想效法先祖的武功,帶兵20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去平定蒙古瓦剌部落也先的侵犯。臨行前,立兒子朱見深為太子,令弟弟朱祁鈺留守,大軍遂出發,直奔也先攻打的大同。由於王振獨攬軍權,指揮不力,在撤退的時候還想繞道去他的老家蔚州顯擺一下,最終被也先部隊追上,在張家口的土木堡被圍,明英宗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
(明英宗朱祁鎮)
再說北京保衛戰
明朝的皇帝掌握在也先的手裡,也先以此為要挾,進逼北京。這時的北京城裡亂成一團,有的主張南遷,以徐珵為代表(後改名徐有貞),漢朝的皇帝被俘,追溯到靖康之變,這些主張南遷的大臣害怕北京會成為北宋的開封。但是,此主張遭到了于謙等人的強烈反對,主張保衛京師。在政治上,孫太后命朱祁鈺監國,並於八月二十九日尊朱祁鈺為皇帝,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穩定了明朝的政治秩序,並挫敗了也先挾英宗勒索明朝的野心。在軍事上,于謙為兵部尚書,堅決抵抗,此後,各地的勤王部隊源源趕到,眾志成城,十一月八日,最終迫使瓦剌軍退出塞外,京師圍遂解,于謙也足以此事件彪炳千古。
(于謙)
再說一下奪門之變
明英宗被俘一年,已沒有什麼政治價值,瓦剌提出把英宗歸放回國。不知道也先出於什麼目的,是想討好明朝呢,還是放英宗回國是一個政治佈局呢,明英宗的回國確實給明景帝帶來了困擾。一開始明景帝不願意繼位,可是當了一年的皇帝也上癮了,不願意下來了。所以,英宗以回來,就把他軟禁到了南宮,大門上鎖灌鉛,周邊樹木砍光,僅在門上留一個小洞以給英宗送飯。話說轉瞬來到了明景帝八年,這一年正月,明景帝重病,明朝的大廈究竟由誰來主?最終,由石亨為首,聯絡督查院左副都御史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發動兵變,擁立太上皇復位。隨著明英宗的復位,當天即逮捕于謙,五天後斬殺于謙,抄了他的家。
最後分析一下於謙的死因
于謙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于謙有扶大廈之將傾的魄力,但卻是政治官場的白板,用現在的話說,典型一個高智商,低情商,所以他的被殺貌似不幸實則必然,完全是個人性格所致。
于謙一生秉承“社稷為重,君為輕”在皇權至上的那時,會激起皇帝的極大不滿,北京保衛戰時,拒絕瓦剌也先的要挾,擁立朱祁鈺為帝,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至朱祁鎮於北方而不顧,朱祁鎮肯定要不滿意,所以,一旦給他機會,就會發洩這種不滿,等待于謙的就是厄運。
在明英宗被送回國時,朱祁鈺皇位坐穩,不願意接受英宗,于謙說:皇位已定,不會更改,應該接回來。他堅持國家為重,誰當皇帝無所謂,可是皇帝卻想的是自己的皇位,所以,景帝對他不滿意,甚至不信任他。當明英宗復辟,上朝的鐘聲傳到乾清宮,明景帝問道:莫非是于謙不成?可見皇帝一直對於謙懷有戒心。
于謙鋼直孤高,缺乏變通,為同僚所不容,北京保衛戰後,武清候石亨討好於謙,推薦其子于冕,遭到于謙的反對,並上疏彈劾石亨徇私情,這種不解人情,為同僚忌恨。
在宦官王振當權期間,地方官見王振都要送上白銀方能見面,可是于謙什麼也不帶,當被問道:難道地方土特產也沒有嗎?回答:只有兩袖清風。並作詩《入京》自嘲: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秧。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于謙的一生,真可以用他的詩句《石灰吟》作為寫照: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有傲骨,有清白,但是缺乏人情世故和變通。終落得悲慘結局。
回覆列表
于謙的勤勉付出,使得他的大量主張得到了景帝的全力支援和信任,即使到人事任用,景帝必定會悄悄詢問他的意見。于謙亦根據實情回答,無所隱瞞,不避嫌疑和怨恨。因此,那些不被重用的人均怨恨于謙,即使被任用卻比不上于謙的,也往往嫉妒他。瓦剌剛撤軍後,都御史羅通就彈劾于謙所呈的功勞簿不符合事實。有御史稱于謙太過專權,請求六部大事須與內閣一同奏報施行。雖然事後于謙援引祖制說服,戶部尚書金濂亦上疏爭辯,但進言的人仍不停地羅列罪名打擊于謙。每次御史上奏彈劾,均賴景帝排除眾議堅持任用,使得他能夠全力安排佈置兵事。
但是,于謙性格本就剛直,每次遇到不如意事,就撫胸嘆息道:“這一腔熱血,到底灑在什麼地方!”看到那些懦弱的大臣、皇親貴族,他內心頗生鄙夷之情,於是怨恨他的人就更多。他始終不主張議和,雖然此舉最後使得英宗返回,但他仍稱不悅。此外,徐珵因建議南遷而被于謙斥責。從此改名為徐有貞,逐漸升官任用,對於謙之恨咬牙切齒。石亨本是因違法削職,于謙請求寬恕並重用他,任十營總兵,但因畏懼於謙不敢放縱,也不喜歡他。德勝門之勝,石亨功勞不及於謙,卻因此封侯,心中感到羞愧,於是上疏推薦于謙之子于冕。于冕推辭,景帝不許,此時于謙稱:“國家多事,臣子從道義上講不該顧及私人恩情。況且石亨身為大將,沒聽說他提拔隱居人才、軍中低階將領、或有助於軍隊國家的人,卻偏偏舉薦臣的兒子,能得到公眾議論的認同麼?臣對於軍功,極力推託卻仍僥倖得官,卻決不敢讓兒子濫冒功勞。”石亨聽後,大為憤怒。此外,都督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