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是個老話題了,一直沒有完美答案。別說王羲之是書聖,創始人之類的話,這個我們都瞭解。是今人越來越笨了?
13
回覆列表
  • 1 # XY藍柚子

    這與時代有關!自王羲之以後,書法的審美才確立。有王羲之出現,有些人寫字會被稱為書法。王羲之就是最早的書法審美確立者。因為有了王羲之,有了書法這個說法,後人才會反推小篆和隸書也能上升到書法。

    唐太宗的大力推廣王羲之和書法,使得唐朝將整個書法的基調確立起來,自唐以後自唐楷以後,書法審美成了一個普遍的事情。

    去年書法名家劉洪彪老師曾在一次訪談中提及,其實,現代的有些書家從某些方面來說是超越了前人的!但他的話也被某些人解讀的支離破碎!

  • 2 # 醉繪畫

    ◆ ◆ ◆

    一提起書法,想必大家都能想到“書聖”王羲之,他的作品《蘭亭集序》被譽作“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的字寓剛健於優美,真態多姿,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後人評曰:“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王羲之修為至深,其書法形斷意連,豐潤,圓活,極具神韻,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王羲之的字為什麼至今無人能及?值得我們反思。古人總能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做到天衣無縫,除了王羲之的書法外,再比如《易經》,《孫子兵法》,比如麻將,象棋等等。希望後人也能做出更多極致的東西。我們只有把各個領域做到像古人一樣的極致,才能得到世界的認同。

  • 3 # 人間人文朱恆榮詩畫書

    王羲之之字,書法用筆確實高,我近四十年的用筆(軟筆),十年的王字學習,王字不是一般高手做了就做到的!人生有限,書法奇妙,遣懷磨日罷了,其實各類因素自逸少後左右了書法,當代更堪,當道者鮮知道,,知道者難傳道,傳道者講外道,弄得百姓不敢買,不買了(與其白牆金鑲掛醜書黑氣不如白牆不如掛自拍掛自愛的裝飾),買的又是炒作,其實真正的藝術,是苦中享樂的凝固,愛者買之,寶馬贈英雄,中國書法也許重見晉唐

    後記:我還是那句話:

    感謝命運讓我來到了這個好時代

    儘管眼疾困惱著我

    感謝網路

    它是現代人浪跡的江湖

    每個自命不凡的心

    都在遊歷

    我是成長在山下的一棵松

    我是深海里的一條魚

  • 4 # 書人閣

    這個問題是很尖銳的一個問題!首先王羲之是在歷史上書法特別是行書走向成熟的第一人,其後各大家均有臨之;其次是他的作品已成典範,說起行書,談起書法無人不知王羲之;再者王對書法必較專注,投入,功夫下的也較深,從年幼到老一直在寫!所以,現在的書家無法與之齊名!

  • 5 # 設計師清華vlog

    書法沒人能超越王羲之,正如古詩沒人超越李白,也正如寫詞沒人寫得過蘇軾,也有點像NBA沒人超越喬丹。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天時、地利、人和,從而達到一個巔峰狀態,此後就成了一座豐碑,後人再難超越。

    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為什麼沒有一個完美答案,並不是說今人越來越笨了,我的解答是如下幾點:

    1、時勢造英雄

    特定的歷史條件,人的聰明才智能夠激發到一個巔峰,各方面相互作用,使之誕生一個特定的英雄出來。魏晉時代,書法達到了一個空前的氛圍,書法在東晉時期成為世家大族爭能鬥勝的方式之一,書法是進升上層空間的法寶。朝廷設立書博士,書法受到當時社會的最崇高的禮遇。

    2、書法的程序決定

    從甲骨文到大小篆,到隸書、草書、行書、楷書都已經出現了,到晉朝的時候,實際上現行的各種書體已經都具備了,後人要超越已經很難再創新,書法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峰,而且魏晉文人那種風骨,後世也鮮見;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拋物線,如果從文字出現開始算起,到晉朝就到了一個高點,曲線就開始往下走了。

    3、每個時代重要的東西不同

    這個時代書法當然落後了,因為人類發明了電腦,人類不再需要用紙筆寫字,手機電腦都開始智慧化到語音翻譯文字,代表你只需要會說話就可以交流。

    晉朝出了王羲之,唐代出了李白,兩宋出了蘇東坡,已經代表了中華文化的極致代表。其實就在我們這個時代,也產生了一些後人再難超越的巔峰,武俠小說的金庸、商業上的馬雲、香港電影史上的周星馳、華語樂壇的周杰倫,這些人也將寫入歷史。

    以上,我是設計師清華,一個書法愛好者,廣交天下朋友。

  • 6 # 肖美崙陽光花城歡迎你

    王義之的書法歷史上到現代都沒有人超越,在下認為他具備了幾個條件,第一什麼樣的朝代出什麼樣的人,王義之生在晉朝,書法頂勝,人人崇拜書法藝術,岀了不少名人,他兒子王獻之的書法也是一流,第二,王義的老師魏夫人什麼了得,書法功底也深厚,再加上王義之自己的不懈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寫下的千古佳作,世代傳揚,古今中外可以說無人超越,大家名明天下第一行書,而現代社會書寫改革鋼筆,鉛筆,電腦列印的普級對書法藝術有很大的影響,書法藝術的地位相對弱了些,不能夠以養身立命,社會不夠重視這方面的人才,書法藝術只能是一種愛好興趣,所以顯而易見不能超超古人,書法藝術不值錢的認識太多,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只有全民重識,社會重視,書法藝術才能發揚光大!

  • 7 # 窗外有雨落花開

    我不怎麼了解書法,但以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是:王羲之確實達到了中國書法的頂點,是站在書法山巔上的少數幾人,後世不是沒有能與之比肩的人,但是不多。

    二是:我們一般都喜歡神話古人,對於在某個領域很厲害的古人都很是推崇,一般都抱著後來人的弟子心態,所以對於"書聖"王羲之沒有人敢說超越,就像後世的工匠即使技術很厲害,也只能被稱為"魯班在世",而不敢說超越魯班。

  • 8 # 小凌說畫

    書畫表面看是一種運用毛筆的技術,但是我猜從沒有任何一種技術如此的接近人的精神和思想,如此的技而近乎道。

    但是書法和國畫今天看來好像不是那麼有親切感了,不像宮鬥劇那麼哀怨纏綿,也沒有電影大片那麼有視覺衝擊力,而且它特別高冷,一點也不會主動親近你,甚至我們有時候跑到博物館看那些古代書畫,都覺得它離我們的距離還特別遙遠,絕不僅僅是隻隔了那層透明玻璃。

    但是,根據我個人的感受,一旦你主動親近它、瞭解它,那它一定會回報給你長久的快樂。雖然開始可能並不是那麼容易,而且還可能有人笑話我們,說我們有附庸風雅的嫌疑,但是我想:

    如果我不附庸,那我可能就會這樣一直下去,永遠也別想進步;如果我勉強一下自己,附庸一下風雅,那就有可能有一天,我們真的風雅起來了,真就從這個東西里面獲得了快樂。

    這個道理就像西漢董仲舒說的:“勉強學問,則聞見博;勉強行道,則德日起”,君子要想修行和進步,可能就得經常這樣踮一下腳,夠一下我們平常夠不到的東西。如果一味的強調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那我想,通常好走的可能都是下坡路。

    一旦建立一個基本的瞭解,我們就會發現中國的書畫不僅僅是一種二維視覺藝術,它更寬廣,也更立體。因為它後面是我們博大精深的文化作為支撐,中國書畫兼具藝術和文化的雙重屬性,藝術啟迪審美,文化開啟心智。

    所以它就能幫我們在生活的基礎之上拉起一個高度,當我們願意拿起毛筆,寫一幅字或者畫一幅畫,那我們就能在朝九晚五和柴米油鹽之外,讓每天單調的日子,獲得一份額外的欣喜與寬慰,這就是藝術和文化的魅力。

  • 9 # 阿愚

    個人觀點:因為那時只有毛筆寫字,從小就寫,熟能生巧,《蘭亭集序》是隨手而寫形成的走勢,意向,頓挫,藏鋒,輕重等!後人去刻意摹仿,就沒有那種種意味!另外沒有熟練到那程度,就看不出那好與怎樣運筆而形成的!後人不可能超出!

  • 10 # 威武先生正傳

    其實關於王羲之的書法成就的問題,我在之前的一個答案裡說過了,這裡作為一個補充吧,專門說一下是不是被超越的問題。

    首先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很有必要把王羲之的書法分成楷書和行書兩個子類進行判斷。

    先說楷書,我們可以看一下一組對比圖,從最早的曹魏時期的鐘繇的楷書開始,到民國書法家唐駝為止。

    這裡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楷書是一種可以隨著時代循序漸進的書法形式,一代代的楷書大師們的字跡是明顯越來越趨近於現代人的審美的。

    鐘王時代的楷書有些明顯的隸書向楷書轉變的特徵,而到了民國時期的唐駝,幾乎就是現代意義上最標準的楷書了。非常純粹,幾乎沒有了其它書寫形式的影子。

    其間的,褚遂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要說超越了王羲之,也是有很多人點頭信服的。

    但是問題是,說是超越了,但是他們在書法領域的地位和貢獻就完全蓋過了王羲之麼?顯然不是,這就好比沒有詩經和漢樂府詩詞,就沒有輝煌的唐詩時代一樣。不是個人的進步,而是時代進步的效果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我們可以說唐詩在整體水平,尤其是音韻和用典上,超越了詩經和漢樂府詩詞。但是那是一個時代站在前一個時代上的進步。是後人站在前人中大師的肩膀上的進步。

    即使這樣,我們現代人在欣賞唐詩優雅的同時,依然喜歡詩經中的那種古樸和平實,沒有“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就不會有後來的“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Murano”。沒有“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就不會有後來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在楷書問題上也是一樣,沒有鐘王的開拓,可能後來的唐朝楷書大風潮就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樣子了。我們再怎麼欣賞顏柳歐褚的優雅雍容,一樣會喜歡王羲之楷書中的古樸渾厚。

    所以在楷書問題上,王羲之可以說是被超越了,但是這絲毫無損於其開拓者和奠基人的地位。

    至於行書就完全和楷書不同,楷書是可以站在前人肩膀上一步一臺階的向上走,而行書更為揮灑,和個人的性格,閱歷,書寫時的狀態全都緊密相連。楷書大師們在風格成型之後,在任何時間,地點再寫楷書的話,基本差別不大。但是行書不一樣,一時一地,效果可能差異非常明顯。

    關於王羲之的行書,我還是得搬出天下三大行書的對比圖來說事。

    神龍本《蘭亭集序》

    《祭侄文稿》

    《黃州寒食帖》

    一對比就可以明顯的看出來,如果單論行書,王羲之的地位幾乎是沒有人可以撼動得了的。後人作品各有所長,但是沒有人敢說“超越”二字。

    如果還是用詩詞來做比喻的話,王羲之的行書就像李白的詩一樣,即使很多人最愛的是白居易的淺白易懂,最愛杜甫的悲天憫人,最愛王維的詩禪一味,或者是最愛李商隱的辭藻華麗。但是沒有人敢隨便說李白不是代表中國古詩詞最高成就的第一人。

    所以書法也是一樣,即使再愛《祭侄文稿》中的悲愴,再愛《黃州寒食帖》的滄桑。但是誰也不敢說瀟灑揮橫的《蘭亭集序》不是中國行書藝術的巔峰之作。

    總之,王羲之對中國書法藝術的貢獻之大,地位之高。已經不是超不超越的問題了,而是高山仰止,誰都不得不服的問題了

  • 11 # 另類文史

    600字告訴你後世無法超越李白、王羲之和蘇軾,真是無可奈何之事

    說明:有讀者君問我為什麼現在書法家無法超越王羲之,以現在的科學技術加上書家的勤學苦練,有沒有可能超過王羲之及其《蘭亭序》?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前一陣子飽受爭議的另一個話題:為何民國出大師,現在我們為什麼沒有大師了?

    宣告:今天只談書法、古詩和宋詞,不涉及其他。

    王羲之的《蘭亭序》是中國第一行書,號稱“矯若驚龍”,其神韻至今未有人能超越。究其因,有如下三個重要因素。

    首先,王羲之所處的時代具備書法家產生和生存以及茁壯成長的土壤和大環境。

    晉武帝時期,荀勖領秘書監,於監中立書博士,設弟子員,教習書法,以鍾繇、胡昭為標準。隋開皇初,於國子寺設書學,有書博士二人,助教二人,書學生四十人。唐貞觀二年(628)於國子監設書學,有博士二人,助教一人,典學二人,書學生三十人。

    我們知道,在中國曆朝歷代,如果想將一個專案做大,沒有中央政府的支援,是很難達成的,除非是五斗米教或太平天國、義和團。

    魏晉時期,誕生了許多書法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當時的許多皇帝都喜歡書法,也重視書法的研究和學習普及,例如晉武帝就專門設立書法培訓機構,也正是在這時候王羲之留下了《蘭亭序》、《何如帖》、《快雪時晴帖》等傳世之作。

    晉朝時選拔官員將書法當作考核標準之一,這也督促了官員們勤懇練字。

    後來的唐代也承襲了晉朝書法學校的傳統,在國子寺設書法學校,教授學生修習書法,由此也誕生了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

    當今社會,不只是鍵盤滑鼠等輸入裝置的出現,甚至語音輸入法都已然普及,大家都提倡物質化辦公,所謂低碳環保又高效,國家大力提倡,儘管也有書法家呼籲“永葆書法魅力”,然而畢竟無法成為全民認同的剛需。

    宋朝時大多數皇帝都喜歡寫詞,朝野上下都喜歡宋詞,例如那個窮的不名一文的柳永,無論到哪裡都有小姐姐管吃管喝管留宿,失足婦女尚且如此重視宋詞,宋詞的繁榮真是民意基礎爆表了。

    這就好比唐朝時選拔官員常常一首詩就可以博得頭籌,如王維就是因為一首詩中了狀元,有此等鼓勵,普天之下的讀書人哪個不絞盡腦汁的寫詩嘞?

    我們再回頭看看王羲之本人,其人出身於世家大族,對功名利祿不甚關注,卻矢志不移的思考書法,此等氣定神閒的修養功夫,即便是不提那些行為藝術的表演,今人書法家們又有哪個可以做到的呢?

    好在當前的高考需要手寫答案,書法好也能派上用場。多年前有位考生英語太差,寫英語作文的時候用漢語拼音將李白的《將進酒》寫出來冒充英語作文,竟因此獲得英語作文滿分,更屌詭的是他最後居然考上了清華大學。

    那個人就是我。

    另類君言盡於此,告辭!

  • 12 # 隴上髙世鋒

    王羲之是東晉時期承前啟後的書法大家,他對之前的書法有系統全面的認知,並加以改革創新成為了新的書體。當然唐朝李世民的推崇有很大作用,甚至將著名的《蘭亭序》譽為天下第一行書,駕崩以後將其陪葬,所流傳下來的都是當時的摹本,褚遂良和馮承素的摹本流傳最廣,馮承素的摹本被後世稱為神龍體為最精。

    王羲之七世孫,唐.智永《集王羲之聖教序》也只是集字;小楷《黃庭經》《樂毅論》之類;草書《十七貼》《初月貼》《遠宦貼》《行穰貼》等都只有唐摹本傳世。要說楷書的鼻祖當然要屬魏太傅鍾繇,王羲之從衛夫人處得《筆陣圖》從而筆法大進,並加以傳承;草書鼻祖要屬草聖張芝,章草要屬三國.吳,皇象,唐張懷瓘曰:“右軍隸書,以一形而眾相,萬字皆別;休明章草,相眾而形一,萬字皆同,各造其極。”

    後世之書法家如果想要超越不是沒有可能,但書法這是門綜合學問,王氏歷代公侯本來在當時就門庭顯赫,加之自身的天賦異稟與勤學而改革書體,經過後世帝王士大夫的不斷推崇便成為了經典,要想憑一己之力承前啟後可想而知。當然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審美標準,魏晉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如果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審美放在明清時期是不太能夠接受的,如果把當代的審美放在古代就像新莽時期的改革,在那個時代也是無法消化的。就好比孔子要推行周禮,在商周時期可以,但經過八百年滄桑世故早就不符合時代了,所以不要隨便拿過去的戰車和青銅劍與之現在的坦克鋼炮做比劃。

  • 13 # 宮春虎畫馬

    答:王羲之至今為何不能被超越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唐人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描述了當下王羲之書法地位的境況。

    造成這種境況的原因紛繁複雜,以個人的體會大約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時代不同,環境不同,

    晉代,當代,二者之間如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各具特色,從環境決定意識規律來講,這個問題就不難理解了。

    二,人與人的差異化,這個問題就更加複雜了,除了生活環境的外部諸如家庭教育,外界影響,個人興趣對個人成長的影響外還有內在的遺傳基因的遺傳甚至基因突變,因此,不可能有第二個王羲之。

    三,越來越不純粹的環境難以產生純粹的王羲之

    魏晉時期,生活環境相對單純,人們心無旁騖,一心一意專注於一個事情,而後,社會越發展,誘惑越多,從農耕時代發展到工業文明,從蒸汽機發展到資訊再到今天的五g分散了注意力,影響了藝術功力的積累。也就達不到王羲之的高度。

    四,價值觀的變化

    古人淡泊名利,今人提筆就是錢滿腦子都是錢,橘生淮南就為橘,橘生淮北就為枳,雖然相同的種子,由於土壤,水,空氣,Sunny等等不同了,結出的果實也就不同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五,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使然

    書法藝術的特殊性決定了書法作品的獨一性,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理,世上也沒有相同的王羲之以及《蘭亭賦》即使是王羲之本人也做不到,這就是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

    最後的話。當然,不要灰心,相信在某個時候會有人超越王羲之的,相信,相信……

    宮春虎記

  • 14 # 布翁布頭哥

    每個書體風格演變到一定程度上都會有一個或者少數幾個代表人物出現,這是歷史的必然!而王羲之父子的出現正是證明了這點。他們是順應書法史的潮流而出現的高手,也就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準!為什麼後人怎麼努力也超越不了他們父子?因為每一種書風的流行必然受當時社會的文化的民俗的思想的物質的種種各個方面的影響或者是制約!古人每個朝代有不同的變化人們有不同的人生境界,我們今人很難達到那種境界,所以就寫不來!即使有人苦苦臨摹也只不過勉勉強強得到古人的少許皮毛而已!因為我們的精神世界達不到與古人同步,所以只能做“無病呻吟”之態了,說實在的,這很不好看的。不僅僅王羲之父子的藝術高度我們達不到,就是後來各朝各代的大書法家們的境界我們仍然望塵莫及!所以,當代書法家們應該努力學習古人,不僅僅在外在形式的皮毛的臨摹上,更重要的是心境的修煉!筆墨當隨時代,那個時代的巔峰已經過去了,後人只能走攀爬的份兒!我們當努力掌握古人的藝術脈絡自然而然的區別古人,創造另一個藝術高度!

  • 15 # 奇石夢想MyDream

    王羲之之所以成為一代書聖?我覺得不僅僅是其書法功底之深厚,我覺得主要是其傳世作品很少,而《蘭亭序》則是其醉酒狀態下的巔峰之作,雖然今人並未睹其真容,然而歷代名人都推崇備至。正是其巔峰的狀態,歷代名人的推崇,使得其成為千古第一,稱其謂書聖者。

  • 16 # 雨129607071

    歷史使然,時代使然。如歷史上的軸心時代造就的聖賢。老子;孔子;基督;釋迦摩尼;蘇格拉底等等都是無法超越的。

  • 17 # 黃環的藝術生活

    這個問題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也是一個很本質的問題。為什麼自王羲之之後,就沒有能再超越王羲之呢?對比,我也做過一番思考,切實到自身的感受和體會,我總算有點自己的答案。

    首先,王羲之是一個裁判員。他是最初把運動場地限定的人,也就是說,我們只能在他的範圍內活動,出界就犯規了。或許有人會問,歷經少年,難道就不能變換場地?可以,除非我們拋棄了漢字,拋棄了華夏文化,那麼我們就可以不在這個場地上玩了。

    第二,王羲之水平極高,不論是技法水平還是哲學思維,是千年書法的一座喜馬拉雅上的珠穆朗瑪,只能仰望,最多攀登,無法超越。

    第三,王羲之畫出的範圍。雖然歷經千年,但是至今還沒有幾個人能走完和了解清楚。這也是王羲之所以是王羲之的原因,其高深至極,我們並不能僅僅用王羲之三個字來定義。

  • 18 # 翰墨書道

    其實非常容易回答,因為王羲之已經站在來書法這座山的巔峰,所以後人無法超越,只能步其後塵。為什麼會把王羲之的書法地位提這麼高呢?書法發展到王羲之所處的時代,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王羲之均佔了。學習環境與條件幾乎沒有人能夠所比,天賦悟性同樣如此。書法的發展也到了極致,在這個極致之階段,王羲之在極致上拔的頭籌。

    書法的書體與字提,包括技法,達到了王羲之生活的時代同樣到了日趨成熟的階段,王羲之在這樣的環境下,又成為了集大成者,自然而然成就的王羲之的巔峰地位。一致於唐朝,雖然被稱為書法特別是楷書的鼎盛時期,但有隻能仰王羲之之鼻息,囿於王羲之所創立的法度而無法超越,一個時代,是做到了尚法,尚誰的法呢?二王一脈相承之法。雖然歷史上的楷書四大家唐代佔三位,但都沒有超出王羲之書法的自然之美但境界。

    王羲之的書法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高度就在於其書法藝術的境界達到了自然妍美而天然混成的成熟境界,就是所謂的盡善盡美。後來者的書法只是從王羲之的書法中百取其一便能夠自成家數。楷書,行書與草書,自此以後也在沒有其它書體的出現,也說明了這個問題。篆隸草行楷,自此已經完全構成了中國書法的字型的發展體系,就是有一些努力想要創新的所謂字型,只不過是將這幾種字型中是幾種混搭一體而已,始終有些不倫不類,難如書法歷史之正宗。

  • 19 # 雲隱

    世上只有一個王羲之,王羲之個人的特質是無人超越的,表現在書法上也是無人超越的。一、家世

    琅邪王氏在漢朝興起,四大家族之首,與陳郡謝氏並稱“王謝”;時人皆謂“王與馬,共天下”、“不以王為皇后,必以王為宰相”。整個家族在東晉和南朝共出現過9位皇后,7位駙馬,1位北朝妃嬪;六朝時代,琅邪王氏五品以上官員有161人,一品官達15人。琅琊王氏代表人物有東晉丞相王導、東晉大將軍王敦、“竹林七賢”王戎等。

    二、家學

    王羲之的祖父王正,官至尚書郎,父親王曠,官至淮南太守,都是善書的大家,也是東晉王朝的中流砥柱,伯父王導,是東晉初年的大臣、著名政治家,對書法也頗有建樹。王敦、王導都師從伯父,以行草書見長。王羲之堂兄弟王恰、王薈皆精書法,王恰之子王珣有《伯遠帖》在世,為東晉王氏存世唯一真跡;王羲之妻子郗璇,出身名門望族,是當時有名的才女。書法卓然獨秀,空靈飄逸,常與羲之探究筆墨,被稱為“女中筆仙”。王羲之長子王玄之,字伯遠,工草書和隸書。次子王凝之,字叔平。歷任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亦長於書法。傳世作品《八月帖》,筆法清勁,章法起伏。三子王渙之自幼向學習父親書法,善行草書。四子王肅之,字幼恭,歷任中書郎、驃騎諮議,善書但未見其法帖傳世。五子王徽之,字子猷,東晉名士、書法家,是兄弟中在書法上有突出成就者之一。後世傳帖《承嫂病不減帖》、《新月帖》等,筆法多變,妍美流暢。六子王操之字子重,歷任秘書監、侍中、尚書及豫章太守等職。有作品傳世。七子中書法成就最高者為小兒子王獻之,字子敬,小名官奴,與其父王羲之並稱為“二王”。

    三、師承

    王羲之的楷書一部分從衛夫人來,一部分從鍾繇。王羲之的行草筆法,也就是對書法史有“變革”影響的行草書,其實主要得益於兩個人,一是其叔父王導,魏晉的名臣。還有一個人,就是第一代草聖張芝。

    四、時代

    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政治的混亂繁複和精神藝術的蓬勃發展,既是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們各種行為的合力的結果,同時又塑造和影響了當時和以後很多代人。

    五、修行

    《晉書·卷八十·列傳第五十》記載,王氏家族“世事張氏五斗米道,又精通書道。”《道經》中記載了王羲之始祖王子晉嚮往神仙之靈虛,邁行放達於天台北門金庭桐柏山第二十七洞天的故事。作為東晉時期最有代表的文化士族,這種自上而下的對道教的信仰,也間接成就了王羲之“書聖”的名號。王羲之自然地將書法與他的道教內在修煉相互契合,躍然於紙上,因而產生了具大的藝術魅力,也讓他“書聖”的雅號流傳千古。

    六、紙筆

    唐何延之《蘭亭記》說王羲之書寫《蘭亭序》的時候“用蠶繭紙,鼠須筆,遒勁勁健,絕代更無”。“世說:王羲之得用筆法於白雲先生,先生遺之鼠須筆。”據考證,晉人以黃檗汁浸染麻紙,所形成的紙張就是“黃紙”,又稱“硬黃紙”。顧名思義,這種紙質地堅硬,顏色是黃色的。硬黃紙“長二尺一寸七分,闊七寸六分,重六錢五分”,厚實牢固,韌性很好,能有效地防止蟲蛀。宋趙希鵠《洞天清錄集》中載:"硬黃紙,唐人用以寫經,染以黃檗,取其避蠹。"不過硬黃紙雖然質地堅韌,但是受造紙工藝所限,它的尺幅一般不大。所以晉人的書法大多是尺牘小字。

    無論鼠須筆還是黃紙、絲帛,在晉代都是最高階的文具,沒有錢是不可能大量使用練習書法的。

    以上總總,再加上王羲之個人的天賦和勤奮,才造就了一代書聖。如果一個人具有這些背景、家世、家學、師承等才有可能複製一個王羲之,不過這樣的人又有幾個呢?

  • 20 # 中醫老曹

    為什麼呢?第一,古人從小用毛筆寫字,毛筆就是他身體的一部分。第二,他無其他的事情可做,所有的娛樂活動就是寫字,然後和其他人談寫字,第三,朋友圈都是寫字高手,包括父輩,師傅和朋友,從不走彎路並且站在高人的肩上。第四,他文化功底也高啊,不像現在的人只會寫字,大王的文采也不得了,蘭亭序就是文字俱佳,所以才稱第一。第五,他衣食無憂,畢竟人家是名門望族,並且還是將軍,史上著名書法家包括顏柳歐趙等,都是做官的,生活是沒什麼問題的。第六點,最最重要,因為後人都是以王為標準,他是標杆,這就很尷尬了,被他框死了,走不出來了,永遠跪在大王腳下,習慣了,不會站了。不知道我理解的對不對,歡迎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最近在聽的民謠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