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花世間

    王羲之,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所以也被成為王右軍。他的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第一,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的書聖之名,首先原因主要是蘭亭雅集和《蘭亭序》在中國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蘭亭雅集是中國古代文人集會的典範,集會的地點、時間、人員和內容等是王羲之走向書法神壇的基本條件,《蘭亭序》文字的書寫和流傳等充滿了神秘性,給後人留下了想象和研究的空間。

    永和九年(353年)會稽內史、右將軍王羲之遍邀諸友,宴集於會稽山陰之蘭亭。蘭亭由此成為歷代文人嚮往和追尋的文化聖地。王羲之等人在江南草長鶯飛美不勝收之時,於美麗的鑑湖之畔曲水流觴,飲酒作 詩,詩意與自然完美地融為一體,所以,蘭亭雅集比其他文人集會更具文人氣息。

    南宋施宿《嘉泰會稽志》所載《天章寺碑》記述參加蘭亭雅集的人員名單裡,有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之多。

    羲之、謝安、謝萬、孫綽、徐豐之、孫統、王彬之、王凝之、王肅之、王徽之、袁唏之、郝曇、王 豐之、華茂、庾友、虞說、魏滂、謝繹、庾蘊、孫嗣、曹茂之、曹華平、桓偉、王玄之、王蘊之、王渙 之,各賦詩,合二十六人.謝瑰、卞迪、丘髦、王獻之、羊模、孔熾、劉密、虞谷、勞夷、後綿、華 耆、謝藤、任儀、呂系、呂本、曹禮,詩不成,罰三觥,合十六人。

    可以看得出來參與此次聚會的可謂是整個東晉王朝的文化精英了,可見蘭亭雅集是一個標誌性的文化事件。在蘭亭雅集中,諸名士仰觀俯察,飲酒作詩,這已不僅僅是休閒和娛樂,而是具有一定主動性的文學創作活動。與會人員作岀三十五首詩,多 為四言或五言,主要描寫周圍風景,寄託個人情感,與此前之玄言詩大不相同,開山水詩之新境 界。所以,蘭亭雅集是純粹的文人活動,文學創作的趣味非常濃厚,詩歌的水平和境界也普遍較高高,蘭亭雅集由此而成為後世文人集會的典範。

    第二, 歷代帝王不斷推崇《蘭亭 序》.使其地位愈加神聖.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中國古代,書法是與統治者關係最密切的藝術形式,所以受其思想影響最大。 《蘭亭序》受到幾乎所有愛好書法的帝王的一致推崇,並因此而受到整個社會的關注,這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首先,南朝宋孝武帝劉駿開始收集二王書 法,到宋明帝劉或時,內府收藏已超過200卷。梁武帝蕭衍進一步搜求,共得二王書跡78帙,計 767卷,15000紙。由於梁武帝的大力推崇,使整個社會形成崇尚王羲之的風氣,但是還此時王羲之沒有達到被推上神壇的高度和地位。

    唐初,因為李世民特別喜愛王羲之書法,是王羲之的超級大粉絲,於是,天下出現搜求王書高潮,《蘭亭序》終於出現。唐朝畫家閻立本創作的《蕭翼賺蘭亭圖》記載的就是“蕭翼計賺辯才”的故事,可見這個故事就已經是當時畫家喜歡的題材了。

    據武平一 《徐氏法書記》記錄了唐太宗得到蘭亭序的事情:

    “太宗於右軍之書特留睿賞,貞觀初,下詔購求,殆盡遺逸。萬幾之暇,備加執 玩,《蘭亭》《樂毅》,尤聞寶重。嘗令撮書人湯普徹等榻《蘭亭》,賜梁公房玄齡已下八人。”

    《蘭 亭序》完全符合唐太宗推崇王羲之成為“書聖”的條件,如字數多、書風新、文辭美等。所以,太宗 傾滿朝書家之力,大力推崇《蘭亭序》。

    《蘭亭序》口進入內府至貞觀二十三年陪葬昭陵,面世只 有短短十年,遂蒙上一層神秘面紗,在書法界的地位愈加神聖。李世民對《蘭亭序》愛不釋手,心 慕手追,爛熟於心,其作品《溫泉銘》雍容華貴,潤朗豐滿,字勢奇崛,起伏跌宕,其中每個字受到《蘭亭 序》的影響。

    在《傳論》中 ,李世民歷數各家之短 ,獨贊王羲之 書“盡善盡美”。指出王羲之書法技巧之精湛“點曳 之工 ,裁成之妙”,評價王羲之書法的韻味“煙霏露 結”“, 鳳翥龍蟠”。

    初看起來 ,李世民欣賞的是王羲 之書法的“盡善盡美”,其實 ,王羲之之所以能折服帝 王之尊的李世民 ,除了王羲之書法形式之美而外 ,更 深層的是形式之中所蘊含的神韻。

    經過李世民大力推崇,王羲之和《蘭亭序》在唐代書壇產生了重要影響:“是以貞觀、永徽以還,右 軍之勢,幾奔走天下。世謂唐初猶有晉宋餘風,學晉宜從唐入者,蓋謂此也。”

    李嗣真《書後品》 進一步指出: 右軍正體如陰陽四時,寒暑調暢,巖廊宏敞,簪裾肅穆。其聲鳴也,則鏗鏘金石;其芬鬱 也,則氤氯蘭麝;其難徵也,則縹緲而已仙;其可覿也,則昭彰而在目。可謂書之聖也,若草、 行雜體,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瑾瑜爛而五色,霸繡搞其七採,故使離朱喪明,子期失聽,可 謂草之聖也.其飛白,猶霧谷卷舒,煙雲焙灼,長劍耿介而倚天,勁矢超忽而無地,可謂飛白 之仙也。

    王羲之此時被譽為諸體皆工無所不能的書法聖人,這是對李世民推崇王羲之的進一步強化, 即推崇不再侷限於《蘭亭序》,而是擴大到王羲之的書法體系。這一過程的變化正是王羲之受帝 王推崇後藝術境界不斷昇華的結果,是一種藝術典範的確立。

    第三,王羲之對後世書法界產生的深厚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到後世書法家顏真卿、張旭、懷素的書法創作 則完全是對王羲之書法藝術精神的弘揚與創新 。宋代有成就的書法家“蘇黃米蔡”同樣抓住了 魏晉風度的審美本質 ,繼承了王羲之書法的藝術精 神並使其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米芾 的“集古字”的提議,就主要是臨摹“二王”(王羲 之、王獻之父子)書法 ,從現存米芾所臨《中秋帖》來 看 ,其臨摹“二王”書法幾乎可以亂真 。

    元至清中葉的書法主流是籠罩在復古主義的思潮下的 ,這裡的“古”,主要就是指王羲之書風。他們 的書法完全是學習從王羲之起的一派王書體系 ,以 得晉人和王羲之風韻為最高宗旨。

    清中葉後 ,因“小學”的盛行 ,文人研究漢魏碑刻 興起了碑學,”其價值 就在於使書法在復古主義的旗幟下重描摹王派書法技法 ,使王羲之書風的精神獲得了空前的發展。

    總結:王羲之被後世尊為“書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蘭亭雅集和《蘭亭序》。此外,歷代帝王不斷推崇《蘭亭 序》.使其地位愈加神聖,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王羲之在這種推崇中成為中國書法史上的唯一聖人。

  • 22 # 小小嬴政

    從東晉朝到現在1000多年過去了,在書法造詣上很少有人能超越王羲之,但是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在很多方面書法有了很大的發展,比如說後世草書大家張草,還有被稱為書仙的安道一,都是非常著名的書法家。宋徽宗創造的瘦金體,也是書法藝術史上的傑作。

    王羲之的書法創作主要是他寫了《蘭亭集序》也叫《蘭亭序》,這被後世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當時寫完這幅作品之後王羲之自己回到家裡,又寫了十幾幅。

    但是都不如在喝完酒之後,面對良辰美景與朋友推杯換盞之餘,用蠶繭紙、鼠須筆寫下的這篇佳作,於是他就把《蘭亭序》交給子孫後代好好的儲存。

    傳到了王羲之第7世孫智永的時候,智永是個和尚沒有後代,於是就交給他的弟子辯才儲存。唐太宗李世民特別喜歡王羲之的書法,千方百計得到了這個《蘭亭序》,經常放到自己座位邊上仔細的觀賞。

    貞觀十三年,他又讓馮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書法家,臨摹了10本賜給身邊大臣。死後,李世民把這幅天下第一行書帶進了昭陵,作為陪葬品,現在人們看到的就是馮承素臨摹的《蘭亭序》摹本。

    王羲之能夠成為如此傑出的書法家是有原因的,首先他的家學淵源,王羲之的叔父、從叔、堂兄弟都是當時的書法高手,書法造詣都很高。

    王羲之七歲的時候,就拜了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在東晉那個時代還有女書法家,說明當時書法藝術普及程度之高啊,練習人數之多,群眾基礎之好。

    也正是有了如此雄厚的群眾基礎,才會產生像王羲之這樣的大師或者是宗師一級的書法聖手,這就像中國的乒乓球球運動一樣,非常普及、非常流行,參與這項體育運動的人口數量極為巨大,因此就為優秀乒乓球手的產生提供了豐厚的社會土壤。

    王羲之拜師學藝之後就刻苦學習書法藝術,據說他當時在自己家的書房裡、院子裡、大門邊,甚至在廁所裡都擺好了筆墨紙硯練習書法,一旦想到一個好的字形結構,馬上就寫出來。

    王羲之練習書法已經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這也是王羲之的書法能夠成為一代書聖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書法並不是他的主業而是他的副業,王羲之一生擔任過的職務不少,官也不小。他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任會稽內史、領右將軍。

    這說明,王羲之的生活不是以練習書法或者是寫字、畫畫來維持的,而是靠當官來維持正常生活的。

    我們還可以看到,他的職務裡頭有兩個軍隊職務,一個是寧遠將軍,一個是領右將軍。這說明王羲之不但精通書法,而且還擔任過軍事領導職務,這為他的性格融入了強悍鐵血的一面。

    這也表現在他的書法上,所以他的書法被稱為“龍躍天門,虎臥鳳闕”,氣勢不凡。

    後世的書法家大多數都是以練習書法為生,或者是業餘練習書法或者是自學書法的,系統學習書法的人雖然也不少,刻苦練習書法的人也很多。但是,後世的書法藝術的社會群眾基礎,不能和東晉時期書法藝術的群眾基礎相比。

    王羲之的產生,除了主觀條件,還有客觀條件,其中不可忽視的就是書法藝術的社會群眾基礎。後世的書法家,在主觀方面絕不次於王羲之,但是沒有王羲之所處的東晉時期的書法藝術的豐厚的社會土壤。

  • 23 # 書藝人頻道

    第一要從書法發展史上看。甲骨文主要起於殷商時期。周,春秋戰中國產生了金文。到了秦小篆為官方主要書體,兩漢時期主流的是漢隸。到了兩晉時期,隸書演變出楷書、行書、草書的雛形。至此中國書法五種書體出現。以後書法史發展沒有新體出現,只是在此幾種書體上發展完善。這一時期是楷、行、草由隸書演變並行的時代。是中國書法藝術史上極為重要的時代。出現了多位在歷史上具有影響的大書家,深刻的影響了中國書法的發展。如草書領域吳國的皇象、張懷璀、西晉陸機等。楷書行書領域鍾繇、王羲之、劉德升以及王氏家族的王僧虔、王獻之、王洵等。他們為書法發展和推動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從美學“尚韻”思想上看。兩晉時期處於動亂年代,個人思活躍,新型計程車大夫階級,極為自信,不滯於物,不拘禮節,獨立特行。出現了影響後世的文人書法。以二王為代表表現一種飄逸脫俗,姿致蕭朗的風貌。這種藝術流露出魏晉風骨韻味。是獨具魅力的,反映晉代書法時代的特徵。

    第三 從王羲之書法創新上看。王羲之也是各體兼善。特別表現在楷、行、草。晉代鍾繇的小楷。還帶有隸意。但王羲之楷書有自家的新風。行書上創造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筆法變化豐富、筆力勁健、形態纖美、自然含蓄,結體沖和。不激不歷,一股中和之美。創造了“內擫法”筆法。草書方面揚棄了張芝草書過程中的生成。使轉靈動,點畫放縱。創立了影響書壇的二王書風。他也是一種時代的標杆。

    他在書法上繼承了傳統,同時吸收了民間書法,並不斷地提升完善,成就斐然。被後人譽為“書聖”。在書法上的貢獻上無人能取代。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是後世書法的楷模。

  • 24 # 王育發書法

    中國書法在當代遇上了致命的打擊。時代的發展,導致書寫工具的變更。在一個不用毛筆時代,書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

    王羲之的書法善於創新超越,這在他行書中可以得到佐證。他改變了鍾、張之人的古體和質樸書風,創造了適應東晉時代審美觀的流美透逸風格的“行草”。王羲之初習行書是以鍾繇為範本,其早年所書的《姨母帖》中,尚能明顯看出師法鍾繇的痕跡。但經過摸索創造後,王羲之終於創出具有獨特風韻、天質自然、丰神蓋代的行書體,使行書藝術光照千古。王羲之對楷書的革新也具有劃時代意義。

    王羲之以其自身的書法道路證明了蘭亭精神:傳承與超越是書法藝術的生命力。

  • 25 # 陋室痴

    自晉王羲之以來,王羲之書法的社會地位無人僭越,這是毋容置疑的,歷代更替,文明變遷,人們所崇拜的書法巨人依然是王羲之,無人替代。

    為什麼歷代變遷,社會進步,還有許多的繁榮之至,卻沒有出現第二個王羲之,甚至遠超王羲之的人物?這與一定的社會環境和敏銳的個人天賦、往我的不懈追求離不開的。

    一,王羲之所處的時代,也正是中國書法走向繁榮的時代。至秦丞相李斯,書法漸漸興起,歷經漢晉的發展,蓬勃發展的書法也走向了繁榮,王羲之的書法也正是處在繁榮的鼎盛時期。

    二,王羲之出生在名門世家,是當時社會的上層人物,與晉丞相謝安家族稱為王謝家族,是當時資金雄厚,腰纏萬貫的名門世家。祖父、父親、王羲之都是朝廷的官員,而且都是精通書法的高人,耳濡目染,自然誕生書法的精英。

    三,王羲之師承衛夫人,而後李邕、鍾繇、張芝等,尤其是鍾繇、張芝,對王羲之的影響非常大。王羲之的一生,雖然為官,但尤其喜歡書法,研討書法,伴隨了他的一生。

    四,天賦異稟。王羲之是楷行草書法的集大成者,善於提煉、善於吸收、善於總結,不拘泥一方。行書始於劉景升,而終於王羲之,千百年來,自今無人超越。

    不過,也有的情況例外,在楷書方面,楷書四大家就是對王羲之楷書的突破,懷素的《自敘帖》也是對王羲之草書的突破,也不能說沒有超越,只能說,王羲之在書法界的社會地位、開路先鋒是至今無人僭越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最近在聽的民謠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