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今古雜壇

    山園小梅·其一

    [ 宋·林逋 ]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譯文

      百花落盡後只有梅花綻放得那麼美麗、明豔,成為小園中最美麗的風景梅枝在水面上映照出稀疏的倒影,淡淡的芳香在月下的黃昏中浮動飄散。冬天的鳥要停落在梅枝上先偷偷觀看,夏日的蝴蝶如果知道這梅花的美麗應該慚愧得死去。幸好可以吟詩與梅花親近,既不需要拍檀板歌唱,也不用金樽飲酒助興。

     賞析:詩開頭先寫梅花的品質不同凡花。頷聯從姿態和香氣上完美地表現出梅花的淡雅和嫻靜。頸聯從霜禽、粉蝶對梅花的態度,側面加強前一聯描繪出來的梅花的美。最後說可以親近梅花的,幸喜還有低吟詩句那樣的清雅,而不須要酒宴歌舞這樣的豪華。

    這組詩在《宋詩紀事》裡題作“梅花”。詩一開端就突寫作者對梅花的喜愛與讚頌之情:“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它是在百花凋零的嚴冬迎著寒風昂然盛開,那明麗動人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佔盡了。一個“獨”字、一個“盡”字,充分表現了梅花獨特的生活環境、不同凡響的性格和那引人入勝的風韻。作者雖是詠梅,實則是他“弗趨榮利”、“趣向博遠”思想性格的真實寫照。蘇軾曾在《書林逋詩後》說;“先生可是絕倫人,神清骨冷無塵俗。”其詩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如果說首聯是作者對梅花所發的感喟,那麼頷聯則是進入到對梅花具體形象的描繪:“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一聯簡直把梅花的氣質風姿寫盡絕了,它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尤其是“疏影”、“暗香”二詞用得極好,它既寫出了梅花不同於牡丹、芍藥的獨特形成;又寫出了它異於桃李濃郁的獨有芬芳。極真實地表現詩人在朦朧月色下對梅花清幽香氣的感受,更何況是在黃昏月下的清澈水邊漫步,那靜謐的意境,疏淡的梅影,縷縷的清香,使之陶醉。這兩句詠梅詩,在藝術上可說臻於極至,故一直為後人所稱頌。陳與義說:“自讀西湖處士詩,年年臨水看幽姿。晴窗畫出橫斜影,絕勝前村夜雪時。”(《和張矩臣水墨梅》)他認為林逋的詠梅詩已壓倒了唐齊己《早梅》詩中的名句“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辛棄疾在《念奴嬌》中奉勸騷人墨客不要草草賦梅:“未須草草賦梅花,多少騷人詞客。總被西湖林處士,不肯分留風月。”可見林逋的詠梅詩對後世文人影響之大。

    林逋這兩句詩也並非是臆想出來的,他除了有生活實感外,還借鑑了前人的詩句。五代南唐江為有殘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這兩句既寫竹,又寫桂。不但未寫出竹影的特點,且未道出桂花的清香。因無題,又沒有完整的詩篇,未能構成了一個統一和諧的主題、意境,感觸不到主人公的激情,故缺乏感人力量。而林逋只改了兩字,將“竹”改成“疏”,將“桂”改成“暗”,這“點睛”之筆,使梅花形神活現,可見林逋點化詩句的才華。

    作者寫盡梅花姿質後,掉轉筆頭,從客觀上著意瀉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霜禽,一作冬鳥,一作白鶴,白鳥。依據林逋“梅妻鶴子”的情趣,還是當“白鶴”解釋為好。前句極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來賞梅,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幾眼。“先偷眼”三字寫得何等傳神!作者對現實事物的觀察又是何等細緻!後句則變換手法,用設想之詞,來寫假託之物,意味深邃。而“合斷魂”一詞更是下得悽苦凝重,因愛梅而至銷魂,這就把蝴蝶對梅的喜愛誇張到了頂端。透過頸聯的擬人化手法,從而更進一步襯托出作者對梅花的喜愛之情和幽居之樂。聯中那不為人經意的“霜”、“粉”二字,也實是經詩人精心擇取,用來表現他高潔情操和淡遠的趣味。

    以上三聯,作者是把梅當作主體,詩人的感情是透過議論、敘述、擬人等手法隱曲地體現在詠梅之中。至尾聯主體的梅花轉化為客體,成為被欣賞的物件。而作者則從客體變為主體,他的感情由隱至顯,從借物抒懷變為直抒胸臆:“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在賞梅中低聲吟詩,使幽居生活平添幾分雅興,在恬靜的山林裡自得其樂,真是別具風情,根本不須音樂、飲宴那些熱鬧的俗情來湊趣。這就把詩人的理想、情操、趣味全盤托出,使詠物與抒情達到水乳交融的進步。

    林逋(968—1028),字君復,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早歲浪遊江淮間,後歸隱杭州西湖孤山,種梅養鶴,經身不仕,也不婚娶,舊時稱其“梅妻鶴子”。天聖六年卒,仁宗賜諡和靖先生。《宋史》、《東都事略》、《名臣碑傳琬琰集》均有傳。逋善行書,喜為詩,與錢易、范仲淹、梅堯臣、陳堯佐均有詩酬答。其詩風格淡遠,有《林和靖詩集》四卷,《補遺》一卷。《全宋詞》錄其詞三首。

  • 2 # 香山香語

    林逋《山園小梅》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這是北宋隱士林逋的詠梅詩,其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一句被後人成為“千古詠梅絕唱”。

    隱居避世的林逋有“梅妻鶴子”的雅稱。

    《辭海》關於“梅妻鶴子”的條目是這樣記載的:“宋代林逋隱居杭州西湖孤山,無妻無子,種梅養鶴以自娛,人稱其‘梅妻鶴子’。”而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人事二》中如是寫:“林逋隱居杭州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雲霄,盤旋久之,復入籠中。逋常泛小艇,遊西湖諸寺。有客至逋所居,則一童子出應門,延客坐,為開籠縱鶴。良久,逋必棹小船而歸。蓋嘗以鶴飛為驗也。”

    歐陽修說:“前世詠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

    蘇軾曾在《書林逋詩後》說:“先生可是絕倫人,神清骨冷無塵俗。”

    其實被王國維評為“千古詠梅絕唱”的詞是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這是一首託物言志作品,作者自己就是這梅花,堅貞不屈、高潔不懼寒雨,失意不失志,以梅花的高尚精神來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操及高潔人格。全詞意味深雋,堪稱史上最有名的一首詠梅詞。

  • 3 # 滄浪有話說

    史上詠梅詩詞很多,皆愛梅花之不畏嚴寒的氣概和高潔的品質!林逋這首詩被稱為千古絕唱,以用詞和立意,當之無愧。不過,這個千古絕唱也只是舊時文人的對以前有關詠梅詩詞的總結

    01 林逋其人

    林逋,北宋著名隱逸詩人,史稱其性格孤高自好。林逋後來隱居西湖,結廬孤山。一生不娶不仕,自稱以梅為妻,以鶴為子,所以人稱“梅妻鶴子”。林逋作詩詞從不留存,後幸得有心人偷偷收錄,留下三首詞和三百多首詩。林逋仙逝後,宋仁宗賜諡“和靖”,所以,後人又以“和靖先生”尊之。

    02 《山園小梅其一》解析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與金樽。

    這首詩用詞考究精緻,比如第一句的“獨”,第二句的“盡”,霜禽的“偷眼”等等。該詩明寫梅花,實為言志。難怪蘇軾在《書林逋詩後》曰:先生可是絕俗人,神清骨冷無塵俗。

    最為後人稱道的就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兩句是據南唐江為的“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化作而來,但江的詩屬於殘詩。林逋只改動兩個字,將梅花的嫵媚和內韻描寫的淋漓盡致!突出了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潔端莊,被後人稱為“千古詠梅絕唱”。

    這首詩對後世影響很大,歐陽修曾嘆“疏影”聯:前世詠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辛棄疾更有《念奴嬌》一詞,奉勸文人墨客千萬不要草草賦梅:未須草草賦梅華,多少騷人詞客。總被西湖林處士,不肯分留風月。

    前世舊文人尊崇林逋這首詩,實不為過。但是,於我而言,在詠梅詩詞作品中,更愛偉人的《卜算子詠梅》。

  • 4 # 筆架城私語

    中國文化講究意境。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把月下、水畔、寥寥幾枝、老樹梅花的情景用短短的幾個字描繪得意境幽深,回味無窮。有視覺印象,有心境寫真,有幽情遐思,有淡淡的憂傷。情在景裡,景在情中,情景交融,相得益彰。試問還有哪些描寫梅花的詩,比這個更好呢?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只是寫出了她的幽香,卻缺乏足夠的情感張力。

  • 5 #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林逋的《山園小梅》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被譽為千古詠梅絕唱[1] 。在此詩中,他將梅花寫得超凡脫俗、俏麗可人,寫照傳神、言近旨遠,提升了梅的品格,豐實了作品的境界,讀來口齒噙香,令人讚歎,而這句詩成功地描繪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風姿,更被譽為千古詠梅絕唱。

      這兩句簡直把梅花的氣質風姿寫盡絕了,它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尤其是“疏影”、“暗香”二詞用得極好,它既寫出了梅花不同於牡丹、芍藥的獨特形成;又寫出了它異於桃李濃郁的獨有芬芳。極真實地表現詩人在朦朧月色下對梅花清幽香氣的感受,更何況是在黃昏月下的清澈水邊漫步,那靜謐的意境,疏淡的梅影,縷縷的清香,使之陶醉。這兩句詠梅詩,在藝術上可說臻於極至,故一直為後人所稱頌,無愧於“千古詠梅絕唱”。

  • 6 # 十四阿哥郎春濤

    山園小梅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註釋

    ①眾芳:百花。搖落:凋落。暄妍:鮮麗。

    ②佔盡風情:猶言獨佔春光。

    ④霜禽:毛色雪白的禽鳥,當為白鶴。偷眼:偷看。合:應該。斷魂:形容神往。

    ⑤微吟:輕聲低吟。狎(xiá):親近、狎玩。檀板:檀木製的拍板,指唱曲。共:與,連詞。金尊:豪華的酒杯,指飲酒。

    題解和大意

    林逋(967—1028),字君復,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初年著名隱逸詩人。《宋史》稱其“性恬淡好古,弗趨榮利”,死後賜諡“和靖先生”。隱居杭州孤山時,植梅養鶴,清高自適,人稱“梅妻鶴子”。有《林和靖先生詩集》。

    本詩是詠梅的名篇,詩人以凌寒獨自開的梅花,表現一種寧靜高雅的幽逸之趣。

    在寫作技巧上講究“不沾不滯”,在語面上不能直接點明所詠之物。所以本詩題為“山園小梅”,但在詩中卻沒有一個“梅”字,處處抓住梅花的特點下筆。首聯,先從梅花不同於百花的開放季節入手,寫出梅花的獨特性,“獨”“盡”二字,盡顯梅花的高標風韻,是為虛寫;頷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前句寫視覺上的形,後句寫味覺上的香,“疏枝橫斜”形容神態,“暗香浮動”描寫神韻,與“水清淺”和“月黃昏”共同合成幽靜清雅的意境,形神、格調、氣韻兼備,是歷代傳誦的詠梅名句。頸聯,以想象寫梅花的吸引力——白鶴迫不及待地“偷”看,無緣看到梅花的蝴蝶知道了會“斷魂”;尾聯,才將全詩的結穴指向詩人的境界:“微吟”,是詩人的微吟,高潔的梅花有詩人的微吟相伴而不再孤獨,詩人有梅花相伴而靜靜地聆聽詩人的微吟,一切塵世的音樂、塵世的喧鬧便都不再進入詩人的世界了。

  • 7 # 一城一詩

    林逋是我愛好詩詞以來一直非常仰慕的隱逸詩人。責任使人不能選擇所認為自由的生活,身體和靈魂都愛上的棲居方式。那麼可以時常看看隱逸派的那些詩文;是一份對靈魂的慰藉。

    據記載林逋寫下這篇千古絕唱的《山園小梅·其一》特別是這兩句靈魂句子: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開始是這麼寫的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左思右想總感覺還不到要抒發的最佳境界。

    因為林逋就隱居在西湖旁邊,一天傍晚,林逋看著月光照著竹子映著水面,稀稀疏疏,不遠處的梅花和桂花若隱若現,被風兒吹著一陣陣飄來幽香。而他養的那隻白鶴(霜禽)在梅花樹旁望著他,他頓時靈感襲來,將竹和桂改為疏和暗,留下了這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就連能文能武的南宋一哥辛棄疾都十分佩服,勸後世文人未須草草賦梅花,總被西湖林處士,不肯分流風月!自古以來詠梅是文人墨客清傲孤冷的主題,辛棄疾說他蓋壓唐宋,可見這首詠梅詩對後世影響之深。毛澤東也談過林逋之梅花詩和晚清四大重臣彭玉麟的梅花之畫傲世古今。

    個人淺見,和靖先生(林逋的號)的神清骨冷,對功利之心毫無波瀾,忘我使他洞觀本質寫出了入神之筆!彭玉麟鐵骨柔情和和靖先生有用情如一(一生愛一人,一生畫梅)文人武骨,武人文骨有所神似。

    這種追求身心如一,自然而然的靈魂綻放使得《山園小梅》成為千古絕唱。

  • 8 # 英皇騎士

    林逋是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竹影橫斜水清淺,梅香浮動月黃昏。

    所以,再好也是抄襲來的。

  • 9 # 遊遊蜉蝣

    梅花以其獨有的傲寒幽香的氣質,吸引著歷代文人詩家,為其寫詩歌頌。在眾多的詠梅詩中,唯有北宋林逋的這首詠梅詩成千古絕唱。林逋北宋浙江奉華人。自幼聰穎,學習刻苦,通曉史經百書。早年四處閒遊,結友賦詩。四十歲後歸隱西湖孤山,繼續享受清靜自由的生活。他喜種梅花,愛養飛鶴。自詡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這首詩就是他在梅園小居中所做。其意思是在百花枯萎凋零時,唯有梅花在寒風中傲放。豔麗的梅花佔盡了小園的風光。清淺的水中橫斜著梅花的疏影,黃昏的月光下浮動著清幽的芬芳。冬鵲飛下來,也忍不住先偷看一眼梅花。要是蝴蝶知道這幽幽的梅香,說不定會失魂。在這寒冷的冬天,也只有我在園中獨自吟唱,以梅為伴,把酒當歌欣賞著寒梅的芬芳。尤其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為點睛之筆,將梅花傲霜幽香寫得生動樸實,成為千古絕唱。

  • 10 # 李長諭

    《山園小梅》——宋、林逋眾芳揺落獨喧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林逋,字,君復,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於九六七年至二〇八年。他一生從未做過官,過著清靜淡泊的生活,特別喜歡梅花,終身未娶,幾十年在孤山種梅養鶴,有“梅妻鶴子”之稱,死後宋、仁宗賜溢“和靖”先生。所以,後人稱他為林和靖。寫出這樣流芳千古的《山園小梅》,源於他生活的基礎。《山園小梅》是一首詠物詩。

    在中國詩史上,有許多詩詞是透過對物的吟詠來抒發感情的,通常稱為“詠物詩”,它與情古詩一樣,數量很多,因而成為古典詩歌中的一個大族,而詠梅,又是詠物詩中所佔比重較大的一個部分。

    古往今來,有不少詩人都詠過梅,但在這大量的詠梅作品中,林逋的《山園小梅》,卻是歷代讀者最稱道讚賞的一首。從賞析的角度看,確有獨道之處。“眾芳揺落獨喧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詩的開頭,先寫梅花的品質不同凡花,眾芳揺落而獨自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百花飄落,獨有梅花卻茂盛妍麗,小園中也只有它佔盡美好的時光。透過歌頌梅花傲雪凌霜,以此寄託詩人在逆境中艱徵不屈的品格。這在古典詩詞中,雖然不屬於獨創見解,但把梅花寫得這麼美,卻是罕見的。

    “水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這段詩,歷來被讀者譽為詠梅的絕唱。梅花的美,不同於牡丹的富麗,更不同於桃花的妖豔,而是一種淡雅和嫻靜的美。作者稱讚梅花的美,不是去寫它的姿態,而是寫它的香氣。從上句疏疏落落的梅枝,縱橫交錯,映在清淺名澈的池塘中,寫的是姿態;但卻不是直接去寫姿態,而是著重去寫水中的梅影,讓讀者更加感受到梅的揺曳多姿。下句寫在黃昏的淡月下,飄散著縷縷清香,這是寫梅的香氣。一般來說,傳統的欣賞趣味,講究的是雅和韻,不要求強烈刺激,如寫成那種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韻中的情趣就難免會遜色很多。但林逋這兒寫的是香氣,卻是那種淡雅的幽香。而姿態、氣味之所以給人以這樣的美感,是因為作者把這些放在了一個特殊的背景下來寫。透過疏落的梅影,著筆去寫水,而且是清澈的水,縷縷清香,是在月光下游動飄散的香。這樣寫環境氣氛,與梅花的姿態和幽香顯得十分和諧,恰到好處。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詩人在這兒說霜禽、粉蝶對梅花的態度,從側面加強前面一聯描繪的梅花之美。

    霜禽,即指寒霜中的飛禽,也指禽的羽毛潔白如霜。霜禽想在梅枝上停息,必然先偷眼去看看,這裡寫出了霜禽對梅花不敢隨隨便便,而且即看也要敬慕。粉蝶如果知道有梅花,也一定會對它有無限的深情。這樣寫,梅花的美又從其它動物如何對待梅花的態度上表現出來了。在寫法上,上句的霜禽欲下屬於實寫,下句的梅花開放時並沒有粉蝶,所以,作者用“如”和“合”來作為假設,以猜測的語言,這是虛寫,從而看出作者在用詞上是十分講究的。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這裡是說,可以親近梅花的,幸喜還有低吟詩句那樣的清雅、而不需要酒宴和歌舞豪華的人。

    作者在這裡賦予梅花以人的品格,這個人不是那種虛庸下追求物質享受的人,而是高雅品格的雅居人士。這樣,詩中的梅花形象,就帶有作者本人的濃厚感情色彩。詩人對梅花的描寫,不是就客觀的描寫去描寫,而是透過描寫梅花,達到詩人精神與描寫的目的相契合。林逋的這首詩,對後來有較大的影響。

  • 11 # 世間人物

    《山園小梅》出自北宋著名的隱逸詩人林逋,林逋,常年隱居於西湖孤山,一生不仕不娶,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宋史·隱逸傳》中記載其“性恬好古,弗趨榮利”。他的詩風,以淡雅為主,後人評價道“其詩澄淡高逸, 如其為人” 。

    接下來,我們,先來賞析一下此詩。

    一:《山園小梅》賞析

    《山園小梅》有兩首,其一以寫梅花的“美”為主,其二以寫梅花的“品性”為主。在後世,人們大多偏愛於第一首,特別是第一首的頷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人們評價其為“千古詠梅絕唱”。所以,我們來重點賞析一下此句。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梅枝在水面上映照出稀疏的倒影,淡淡的梅花芳香也在月下的黃昏中浮動飄散。

    上句詩勾勒出梅花的曼妙姿態,而詩的下句則是描寫梅花的香氣迷人。

    對於此詩來講,之所以能被世人所稱頌,其原因在於在他的美學表達上。

    朱光潛先生在《談美》中提到過:“距離產生美”。

    意思是,一個事物的最美必須恰到好處,要把這個事物放到合適的距離來看。

    而林逋的此句詩恰恰契合了這句話。

    在此詩中,詩人不直接寫我們所看見的梅花,而是寫倒映在水上的梅花,給人一種鏡花水月的朦朧之感,如果說,上句給人的美的感受不強烈,那麼,在下句,“月黃昏”三字便給人們帶來一種直觀的模糊的美。

    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而虛幻的想象總是要比眼見的實物要美。

    詩人在此句詩中,以“疏”字寫出梅花的稀疏美,以“橫斜”寫出梅花的身姿美,“暗香”寫出了梅花淡雅香氣四處分散,而“浮動”二字完成了嗅覺到視覺的轉變,香氣分散如同梅花飄落。

    如果說,簡單的朦朧美還不能使這句詩撐得起“千古詠梅絕唱”,那麼,將梅花與隱士相連線,以梅花的姿態和香氣來指代隱士閒適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此詩便足以撐得起這句評價。

    在此詩中,梅花在溪邊月下的美就是隱士的情操之美。“疏”字指出了隱士與世俗之事的疏遠,而“橫斜”二字寫出了隱士的閒適生活,“水清淺”寫出了詩人精神世界的澄淨, “暗香”寫出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如花香一樣清香,沁人心脾。

    總的來說,在此句詩,一筆一墨寫出了梅花的美。但同時一筆一墨又無不意在隱士。詩中的梅花正是詩人隱士人格的外放。

    二:詩人林逋其人

    其實,從《山園小梅》一詩中,我們便大概明白,詩人林逋是一位隱士。而他的一生,也很簡單。

    宋史記載:“少孤力學 ,不為章句”

    林逋出生於吳越,年幼的時候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但是,他卻沒有走上科舉取士的道路,而是在江淮一帶漫遊,一邊增長自己的閱歷。一邊結交好友權貴。

    三十七歲的這年,北宋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了“澶淵之盟 ”的簽訂,彼時的詩人或許看到了北宋的軟弱,失去了對朝廷的信心,而開始逐漸歸隱。

    四十餘歲的時候,詩人隱居在西湖孤山一帶,與梅為侶,與鶴為伴。

    “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遲留更愛吾廬近,只待重來看雪天。”

    相傳20多年都沒有踏足城市,在山野間過著閒適的生活,在其死後,宋仁宗賜諡“和靖”,因而世稱“和靖先生”。

    蘇軾曾言,“先生可是絕俗人,神清骨冷無由俗”。

    林逋的隱並不是與世隔絕的隱,在隱居期間,他也常常與朝廷官員交往,也常常與文人好友論詩更是多次鼓勵朋友科舉求仕。

    但是林逋,卻在後世被稱為“真隱士”,因為,真隱士都有一顆純正的“隱士之心”,而林逋便有這樣的心。

    這一點,想必我們大家從他的《山園小梅》便可以感受到。

    “不受塵埃半點浸, 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 惹得詩人說到今”

  • 12 # 顧南安

    《山園小梅》的作者林逋(音bu)一生未娶,且常年與梅花、仙鶴為伴,對梅花有深刻的瞭解,所以寫起梅花來得心應手。下面進行解答:

    一、《山園小梅》過人之處

    先來深入瞭解下這兩首詩:

    其一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其二

    剪綃零碎點酥乾,向背稀稠畫亦難。

    日薄從甘春至晚,霜深應怯夜來寒。

    澄鮮只共鄰僧惜,冷落猶嫌俗客看。

    憶著江南舊行路,酒旗斜拂墮吟鞍。

    其一這首,意思是:百花都落盡了以後,只有梅花在寒冷中開得那麼熱鬧、明豔,在小園中佔盡風情。舒朗嶙峋的梅枝橫斜在水面上,映照出若有若無的倒影,冷月無聲,淡淡的花香在黃昏中浮動飄散。羽翼落滿霜雪的鳥落在梅枝上偷偷觀看,蝴蝶倘若知道這梅花的美好和芳香,早就該後悔得死去。幸好有我(作者)可以和梅花相伴吟詩,美好到不用拍檀板歌唱,用金樽飲酒助興。

    第一句,說是許多花兒都落了,只有梅花獨自盛開,又佔盡小園的風情,既寫出了她孤高的品格,也寫出了她別具風情的特質。第二句,從梅花的形態、芳香著筆,於美好情景中勾勒出梅花恬淡、嫻靜。第三句,從鳥和蝴蝶的反應,來襯托美的美麗和芬芳,是對第二句的補充和烘托。第四句,寫與梅花配得上的,只有充滿美好的詩句,而不需要酒宴和歡歌。這話說得有點兒意猶未盡,林逋想表達的,其實是那個懂梅的、會吟詩的人就只有自己了。由此把梅花的那些高潔品質,向人身上進行了引申,說明人如梅花,德行高雅,不染塵穢。

    再來說其二,意思是:把絲綢撿碎來裝點那如酥酪一般的枝幹,和像把梅花向陽、向陰的部分畫出來一樣令人為難。梅對太陽落山從不埋怨什麼,對霜深露重和夜晚的寒冷也從不懼怕。本性澄潔鮮豔,只願意與鄰近的高僧相互憐惜,冷落孤傲卻不願被俗世凡人看上一眼。這品質和境界,讓人忍不住想起以前在江南的旅途上,梅花的幽香在吹刮酒旗的風裡,悄然飄落在我(作者)行吟的馬鞍上。

    第一句,仍然寫梅樹和梅花的獨特,體現她獨一無二的品質。第二句寫梅的堅韌品格,寫,無論風霜雨雪,梅的品格都不曾改變。第三句,寫梅只願與品質高潔的人相處交流,不願意落入凡世俗套。第四句,看似回首作者以往的經歷,其實是說梅與作者自己的品質是相通的,襯托出了作者高潔、不願與俗世為伍的品行。

    其實,對林逋稍有了解的讀者應該知道,他一生種梅養鶴成癖,而且因為性格孤傲高潔,獨身至老死,被世人稱作“梅妻鶴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帶情,筆下的梅更是引人入勝。

    林逋主要用了襯托的修辭手法,藉助梅旁的水、月以及鳥、蝶等來襯托梅的品質,但又句句離不開梅,使梅成為中心,卻又不顯單調。這是這首組詩的第一個過人之處。

    第二,林逋寫梅,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全詩跌宕起伏,真正寫出了山園小梅的獨特品質,特別是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了“弗趨榮利”、“趣向博遠”精神品格。

    第三,作者以梅自況,然而著墨不多,只是點到為止,卻讓人意猶未盡,試圖探尋更多梅的品格,其實也是對詩人更深層次的瞭解。

    以上三點,便是這首詩被譽為詠梅絕唱的主要原因。

    二、林逋是怎樣的人

    其實在分析《山園小梅》時,已對林逋有所解讀。但還是先了解一下他: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年幼時刻苦好學,力求上進,熟讀經史百家,博學多識。長大後,曾經在江淮一帶漫遊,最後在杭州西湖邊的孤山上隱居生活。每有閒暇,林逋便駕駛小舟在西湖邊的寺廟間遊蕩,和一些高僧詩友談笑天地,吟詩作對。每當家中有客人來,他的門童便放飛自家養的鶴,林逋見了便及早歸來。對於作的詩詞,他也從來不曾留底,只管隨手丟棄,只圖作詩時一樂。1028年,林逋離世。

    從這裡可以看出,林逋是心無掛礙,一心追求理想生活狀態的男子。這主要從他超脫世俗終身未娶、願意在山間草廬裡度過餘生以及和梅鶴相伴的生活狀態來說。

    同時,他也是個品質高潔、不願與俗人為伍的人。他怕那些俗人就像不懂梅一樣,對他也不夠了解,所以寧願與寺廟裡清修的僧侶們相互交往,只因為他認定那些僧侶們境界高遠,彼此之間更容易懂得和共振。

    當然,我們也能總結出,林逋是與俗世生活距離比較遠的人,所以他留下的詩作的主題不夠廣泛,比較侷限,當然這也可能與他寫完就扔的生活習慣有一定關係。

    三、寫在最後

    向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所以對林逋也不能強求。他的《山園小梅》確實在很多方面超越其他作者,特別是他化用的那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更是無人能超越。所以不管是評價詩作還是作者,都應該本著其本身所有的特質去理解和把握,並適度引申,才是最好的。

  • 13 # 木山文

    這首詩受到人們喜愛,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古往今來,寫梅花的詩,多不勝數,這兩句受到如此的稱讚是為什麼呢?其他寫梅花的詩寫的是梅花的風格,耐寒,凌雪,在冬季開放,孤高,等等。

    林逋這兩句詩,寫的卻是梅花的神情。疏影暗香,寫的是花,妙就妙在他用水和月來做陪襯。

    前人說"彼桃李杏者,影能疏乎?香能暗乎?繁穠之花,又與月黃昏,水清淺有何交涉?且"橫斜浮動"四字牢不可移"。

    用來陪襯桃李的是春光明媚,不是水清淺,月黃昏。經與繁花似錦一比較,便顯出了梅花特有的一種神態。所以就被人喜歡了。

  • 14 # 半世飛仙

    詠梅句歷來認為林和靖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從側面來描寫梅的神情動態。

    林和靖“梅妻鶴子,非常有名的隱士,作詩從不留存,皇帝封他“和靖先生”

  • 15 # 子風長歌

    《山園小梅》北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原不知林逋此全詩和詩名,只聞過頷聯

    和其名聲。現作個完全是自己的見解。

  • 16 # 恩澤無涯

    頌梅風骨的文筆成千上萬。我卻另有所感,梅若生長在夏天或秋季將是什麼狀態,將體現什麼樣的神情。

    在我看來臘梅僅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或者是習慣於寒冰生存法則。不信讓臘梅在烈日下盛開始始。

  • 17 # 上書房假行僧

    關於《山園小梅》這首詩,出自於《林和靖詩集》,原來也不叫這名字,《宋詩紀事》裡原題為《梅花》: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這首詩為什麼引起非常強烈的共鳴?眾來解釋比較多,我只從我的審美去分析:

    1、梅花的的君子之首的特質,獨立計程車林精神。寫梅花都愛寫它的“獨”,林逋寫它“獨暄妍”,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都是傲風寒而開,象徵著古代士大夫追求的儒家勇敢、奉獻精神,是堪比西方的騎士精神的。梅花是四君子之首,是以氣質為先。

    2、文筆恬淡靜美,傳達出了梅花的最精妙的美學韻味。特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被譽為絕唱。

    3、虛實結合,留給讀者的想象空間大。除了題目有梅字,詩中無一梅字,但是梅花的立體美感和象徵的美學概念,全都給了讀者,留給了讀者巨大的想象空間。自古藝術最怕直白,又怕寫的太滿,給讀者思考和想象的空間。

    4、詩歌動用了人體所有感官去描寫和體驗。味道、顏色、線條、光影、溫度、聲音和諧統一,共同勾畫了梅和詩人交融的世界。

  • 18 # 此箋

    南宋著名詞人張炎在《詞源》中說,“詩之賦梅,惟和靖一聯而已,世非無詩。不能與之齊驅耳。”被張炎所高度評價的這聯詩,正是宋代著名詩人林逋《山中小梅•其一》的頷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全詩如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要想理解這首詩被譽為詠梅詩歌之千古絕唱的原因所在,首先必須要理解作者林逋的生平事蹟。正如蘇軾所言,“先生可是絕俗人,神清骨冷無塵俗。”林逋是把自己一生的審美趣味和價值追求融入到這首《山園小梅》中。

    林逋,字君復,是北宋著名的隱逸詩人。他這一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以四十餘歲為界。前四十多年,少時喜恬淡,好古書,安貧樂道,精通經史百家;成人後,林逋漫遊於江淮之間,不慕名利。

    四十餘歲,林逋隱居杭州西湖以後的生活,被後世傳頌,具體來看:

    首先,林逋不仕不娶,“以梅為妻,以鶴為子”,隱居於杭州西湖的孤山之上。

    林逋此生最為稱讚的地方,就在於他終生不仕不娶,過著“梅妻鶴子”的隱逸生活。林逋在四十餘歲,選擇了將餘生隱逸在杭州孤山。據宋史記載,林逋隱逸之後,“二十年足不及城市”。林逋平日所作,不過植梅養鶴,駕舟遊遍西湖諸寺。

    每當林逋駕舟遊湖而有客來訪的時候,童子便“延客坐,為開籠縱鶴”。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原因就在於“蓋嘗以鶴飛為驗也”。林逋早已與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生活軌跡被鶴所熟知。同時,頗愛梅花的林逋,還寫下了許多詠梅的佳作。林逋這種恬淡高雅的性情和博學多才的才情,吸引了很多名流前來拜訪結交。前有丞相王隨、杭州郡守薛映欣賞,後有范仲淹、梅堯臣愛慕,或以詩詞唱和,或以金銀相贈,正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而面對朋友們勸其出仕的好意,林逋則以“然吾志之所適,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貴也,只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而婉言拒絕。即使面對宋真宗的粟帛相贈,林逋也不改其志,寄情于山水之間也。

    其次,林逋死後墓被盜,一方端硯,一隻玉簪,道盡了《相思令》的未了情緣。

    林逋年事已高之時,曾為自己修墓於廬側,並作墓誌銘一首。後來去世後,宋仁宗賜諡號為“和靖先生”。南宋滅亡之後,林逋之墓被盜賊所挖。但令人大失所望的是,被稱為一代名士的林和靖,墓中所葬不過一方端硯、一隻玉簪而已。

    一方端硯,正是林和靖這一生不慕名利而高潔出塵的寫照。而一方玉簪,則讓後人對林和靖一生“梅妻鶴子”的生活有了更多的猜測。正如林逋在那曲《相思令》所吟唱,心裡也埋藏著一段未了的情緣,或許這正是他終身不娶的原因所在: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對迎,誰知離別情?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但不管林逋是為情所傷,還是本性使然,他都用自己恬靜淡然的人生態度和清雅高潔的審美品味,為後人書寫了“梅妻鶴子”這種隱士風流的生命讚歌。尤其從他《山園小梅》的字裡行間,感受到這種超凡脫俗的文人風骨。

    而這首《山園小梅•其一》之所以被稱為千古絕唱,自然還離不開以下原因:

    其一,運用對比的手法,刻畫了梅花的遺世獨立,是詩人“弗趨榮利”的精神寫照。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首聯將梅花的一枝獨秀與滿園的“眾芳搖落”作對比,用一個“獨”與“盡”字,寫盡了梅花遺世獨立的傲人風姿。寒冬臘月,唯有梅花能夠傲霜凌雪而絢爛綻放,這才是梅花讓詩人喜愛的風骨所在。

    這種遺世獨立的傲人風骨,正是詩人“弗趨榮利”的精神寫照。詩人愛慕梅花的傲雪凌霜之姿,正是寄予了自己堅貞不屈的精神品格。面對朋友的勸仕之語,林逋不改其隱逸情懷,保持自己不慕名利的精神追求。

    其二,運用側面烘托,勾勒了梅花的清幽高逸,是詩人淡泊幽然的精神寫照。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這首詩被稱為千古絕唱的關鍵所在。頷聯這句詩,採用側面烘托的手法,寫盡了梅花的淡雅嫻靜之姿和清幽香逸之態。詩人並沒有直面鋪陳梅花的形狀,而是抓住梅花的特性,勾勒出其中的韻味。

    上聯“疏影橫斜水清淺”,將梅花與流水的意象相結合,用“疏影橫斜”勾勒出梅花的輕盈淡雅,用“水清淺”烘托出梅花的空靈嫻靜。如此靜謐幽靜的環境,將梅花的風韻點染地更加令人陶醉,使人心嚮往之。

    下聯“暗香浮動月黃昏”,則將梅花與月亮、黃昏等意象結合起來,“暗香浮動”,描摹出梅花的幽香飄逸,而“月黃昏”則為梅花增添了幾分朦朧之美。在這些意象的組合下,梅花好似綽約仙子,衣袂飄飄地走仙宮走來。

    除了意境上的唯美詩意,這聯詩也巧妙地傳達出詩人甘於恬淡而志趣高雅的精神寫照。梅花的“疏影暗香”,只有內心淡雅寧靜之人,才能描繪得如此惟妙惟肖。也只有淡泊高逸之人,才會獨愛梅花的清幽淡雅,與世無爭。

    其三,採用虛實結合和擬人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的讚美與喜愛之情。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頸聯將白鶴與蝴蝶擬人化,表達出詩人對於梅花的極度喜愛之情。“先偷眼”和“合斷魂”,表面上看是在寫鶴與蝶對梅花的喜愛,實際上是極言詩人對於梅花的深深眷戀之情。

    這裡的“霜禽”,聯絡到“梅妻鶴子”,只能是“白鶴”,還屬於實寫;而下聯的“粉蝶”環繞則是寒冬裡不可能出現的景象,顯然是虛寫。在一虛一實之間,將梅花的銷魂之美和醉人之姿,與詩人的高情雅緻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其四,採用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願意與梅花合二為一的高潔情操與幽雅趣味。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尾聯轉客為主,從借物抒懷轉化為直抒胸臆,將描寫的物件從被欣賞的物件梅花,轉化為欣賞的主體詩人自己,傳達出詩人想與梅花合二為一的高雅趣味。

    面對詩人十分喜愛的梅花,詩人慶幸自己還有詩歌唱和來與梅花的幽靜淡雅相匹配,而無需酩酊大醉來相對。詩人這種在山林之間低聲吟詩的清逸之姿,正與梅花充滿“疏影暗香”的幽雅之態,相互契合。

    總之,這種“花人和一”的和諧境界,正是天人合一的哲學體現。詩人以梅之幽雅為魂,以梅之高逸為骨,巧妙地將賞梅與愛梅融入到了自己的生命裡。尤其“梅妻鶴子”的隱逸生活,才是詩人這首《山園小梅•其一》能夠名垂千古的原因所在。

    不管詩人是否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山園小梅•其一》都體現出古往今來那些文人墨客對於寧靜淡雅生活的嚮往和高潔清逸情操的追求。尤其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道盡了梅花之魂,寫盡了文人之風骨。

  • 19 # 漢子詩人

    《六兮*傲梅香骨》

    仞峰絕壁我伴松,我吐花蕾紛雪中。

    狂風肆虐懸我頭,山河蒼涼我綴紅。

    我伸虯骨橫天笑,我香不謝萬古詠。

    <李恭覺~2018年11月26日於北京>

  • 20 # 南山小築

    山園小梅二首宋·林逋

    其一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其二

    剪綃零碎點酥乾,向背稀稠畫亦難。

    日薄從甘春至晚,霜深應怯夜來寒。

    澄鮮只共鄰僧惜,冷落猶嫌俗客看。

    憶著江南舊行路,酒旗斜拂墮吟鞍。

    林逋,宋代隱士,少時漫遊江淮,四十餘歲後隱居杭州西湖。

    喜梅與鶴,自謂以梅為妻鶴為子,一生寫了不少詠梅詩篇。

    蘇軾曾在《書林逋詩後》說;“先生可是絕倫人,神清骨冷無塵俗。”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一個“獨”字、一個“盡”字,

    用字精準,突出了梅花的獨特風韻。

    脫略花之形跡,著意寫意傳神,以側面烘托的筆法,渲染梅花清絕高潔的風骨,

    這種神韻其實就是詩人幽獨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寫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張傑疑似出軌張碧晨一事?情況是否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