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園小梅》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七言律組詩,共分兩首,這組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林逋是宋代著名隱士,年輕時漫遊江淮,四十餘歲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喜梅與鶴,自謂以梅為妻鶴為子,一生寫了不少詠梅詩篇,這組詩即是其中最有名的兩首。原文是這樣的: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剪綃零碎點酥乾,向背稀稠畫亦難。
日薄從甘春至晚,霜深應怯夜來寒。
澄鮮只共鄰僧惜,冷落猶嫌俗客看。
憶著江南舊行路,酒旗斜拂墮吟鞍。
這首組詩,突出地寫出梅花特有的姿態美和高潔的品性,以梅的品性比喻自己孤高幽逸的生活情趣。作者賦予梅花以人的品格,作者與梅花的關係達到了精神上的無間契合。
寫出這樣美的梅花詩,是有他的生活基礎的。 《山園小梅》是一首詠物詩。在中國詩史上,有許多詩是透過對物的吟詠,抒發詩人的感情的,通稱為詠物詩。它與情古詩一樣,數量很多,成為古典詩歌中的一個大類。詠梅,又是詠物詩中所佔比重較大的一個部分。古往今來,有不少詩人都詠過梅花。
這麼大量的詠梅作品中,最為歷代讀者稱道讚賞的,林逋的這首《山園小梅》的中第一首。今天與大家主要賞析的就是這第一首。
詩的開頭,先寫梅花的品質不同凡花。“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百花飄零凋謝,獨有梅花卻茂盛妍麗地開放。小園中只有她佔盡美好的風光。歌頌梅花的傲雪耐寒,寄託詩人在逆境中堅貞不移的品格,這在古典詩詞中雖然不算是創見,但是把梅花寫得這樣美,卻是罕有的。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一聯詩,歷來被讀者譽為詠梅的絕唱。梅花的美,不同於牡丹的富麗,更不同於桃花的夭豔,而是一種淡雅和嫻靜的美。在這一聯詩中,正完美地表現出梅花的這種淡雅和嫻靜。怎麼能取得這樣的藝術效果呢?
作者不是簡單直接地介紹,而是寫她的姿態,寫她的香氣。上句,疏疏落落的梅枝,縱橫交錯,映在清淺明澈的池塘中。寫的是姿態,但又不是直接寫姿態,而是著重寫水中的梅影。所以,讀者更加感到她的搖曳多姿。下句,黃昏的淡月下,飄散著縷縷幽香。這是寫梅花的香氣。我們中國傳統的欣賞趣味,講究雅和韻,不要求強烈的刺激。那種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韻味、情趣就不免略遜一籌。這裡所寫的香氣,正是那種淡淡的幽香。所以很雅緻,很有韻趣。而姿態、氣味之所以給人這樣的美感,是因為作者把這些放在一個特殊的背景下來寫。
疏落的梅枝,是倒映在水中,讀者感受到的是搖曳的梅影,著筆處是水,而且是清淺明澈的水;縷縷幽香,是在月下游動飄散,這裡,月也是黃昏的初月,是在淡淡的月下。這樣寫,環境氣氛,與梅花的姿態幽香顯得十分和諧協調,恰到好處。可見,歷代讀者如此欣賞這一聯詩是很有道理的。“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是說霜禽、粉蝶對梅花的態度,從側面加強前面一聯描繪出來的梅花。
作者寫盡梅花姿質後,掉轉筆頭,從客觀上著意瀉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霜禽,一作冬鳥,一作白鶴,白鳥。依據林逋“梅妻鶴子”的情趣,還是當“白鶴”解釋為好。前句極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來賞梅,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幾眼。“先偷眼”三字寫得何等傳神!作者對現實事物的觀察又是何等細緻!後句則變換手法,用設想之詞,來寫假託之物,意味深邃。而“合斷魂”一詞更是下得悽苦凝重,因愛梅而至銷魂,這就把蝴蝶對梅的喜愛誇張到了頂端。透過頸聯的擬人化手法,從而更進一步襯托出作者對梅花的喜愛之情和幽居之樂。聯中那不為人經意的“霜”、“粉”二字,也實是經詩人精心擇取,用來表現他高潔情操和淡遠的趣味。
以上三聯,作者是把梅當作主體,詩人的感情是透過議論、敘述、擬人等手法隱曲地體現在詠梅之中。至尾聯主體的梅花轉化為客體,成為被欣賞的物件。而作者則從客體變為主體,他的感情由隱至顯,從借物抒懷變為直抒胸臆:“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在賞梅中低聲吟詩,使幽居生活平添幾分雅興,在恬靜的山林裡自得其樂,真是別具風情,根本不須音樂、飲宴那些熱鬧的俗情來湊趣。這就把詩人的理想、情操、趣味全盤托出,使詠物與抒情達到水乳交融的地步。
《山園小梅》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七言律組詩,共分兩首,這組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林逋是宋代著名隱士,年輕時漫遊江淮,四十餘歲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喜梅與鶴,自謂以梅為妻鶴為子,一生寫了不少詠梅詩篇,這組詩即是其中最有名的兩首。原文是這樣的: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剪綃零碎點酥乾,向背稀稠畫亦難。
日薄從甘春至晚,霜深應怯夜來寒。
澄鮮只共鄰僧惜,冷落猶嫌俗客看。
憶著江南舊行路,酒旗斜拂墮吟鞍。
這首組詩,突出地寫出梅花特有的姿態美和高潔的品性,以梅的品性比喻自己孤高幽逸的生活情趣。作者賦予梅花以人的品格,作者與梅花的關係達到了精神上的無間契合。
寫出這樣美的梅花詩,是有他的生活基礎的。 《山園小梅》是一首詠物詩。在中國詩史上,有許多詩是透過對物的吟詠,抒發詩人的感情的,通稱為詠物詩。它與情古詩一樣,數量很多,成為古典詩歌中的一個大類。詠梅,又是詠物詩中所佔比重較大的一個部分。古往今來,有不少詩人都詠過梅花。
這麼大量的詠梅作品中,最為歷代讀者稱道讚賞的,林逋的這首《山園小梅》的中第一首。今天與大家主要賞析的就是這第一首。
詩的開頭,先寫梅花的品質不同凡花。“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百花飄零凋謝,獨有梅花卻茂盛妍麗地開放。小園中只有她佔盡美好的風光。歌頌梅花的傲雪耐寒,寄託詩人在逆境中堅貞不移的品格,這在古典詩詞中雖然不算是創見,但是把梅花寫得這樣美,卻是罕有的。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一聯詩,歷來被讀者譽為詠梅的絕唱。梅花的美,不同於牡丹的富麗,更不同於桃花的夭豔,而是一種淡雅和嫻靜的美。在這一聯詩中,正完美地表現出梅花的這種淡雅和嫻靜。怎麼能取得這樣的藝術效果呢?
作者不是簡單直接地介紹,而是寫她的姿態,寫她的香氣。上句,疏疏落落的梅枝,縱橫交錯,映在清淺明澈的池塘中。寫的是姿態,但又不是直接寫姿態,而是著重寫水中的梅影。所以,讀者更加感到她的搖曳多姿。下句,黃昏的淡月下,飄散著縷縷幽香。這是寫梅花的香氣。我們中國傳統的欣賞趣味,講究雅和韻,不要求強烈的刺激。那種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韻味、情趣就不免略遜一籌。這裡所寫的香氣,正是那種淡淡的幽香。所以很雅緻,很有韻趣。而姿態、氣味之所以給人這樣的美感,是因為作者把這些放在一個特殊的背景下來寫。
疏落的梅枝,是倒映在水中,讀者感受到的是搖曳的梅影,著筆處是水,而且是清淺明澈的水;縷縷幽香,是在月下游動飄散,這裡,月也是黃昏的初月,是在淡淡的月下。這樣寫,環境氣氛,與梅花的姿態幽香顯得十分和諧協調,恰到好處。可見,歷代讀者如此欣賞這一聯詩是很有道理的。“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是說霜禽、粉蝶對梅花的態度,從側面加強前面一聯描繪出來的梅花。
作者寫盡梅花姿質後,掉轉筆頭,從客觀上著意瀉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霜禽,一作冬鳥,一作白鶴,白鳥。依據林逋“梅妻鶴子”的情趣,還是當“白鶴”解釋為好。前句極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來賞梅,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幾眼。“先偷眼”三字寫得何等傳神!作者對現實事物的觀察又是何等細緻!後句則變換手法,用設想之詞,來寫假託之物,意味深邃。而“合斷魂”一詞更是下得悽苦凝重,因愛梅而至銷魂,這就把蝴蝶對梅的喜愛誇張到了頂端。透過頸聯的擬人化手法,從而更進一步襯托出作者對梅花的喜愛之情和幽居之樂。聯中那不為人經意的“霜”、“粉”二字,也實是經詩人精心擇取,用來表現他高潔情操和淡遠的趣味。
以上三聯,作者是把梅當作主體,詩人的感情是透過議論、敘述、擬人等手法隱曲地體現在詠梅之中。至尾聯主體的梅花轉化為客體,成為被欣賞的物件。而作者則從客體變為主體,他的感情由隱至顯,從借物抒懷變為直抒胸臆:“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在賞梅中低聲吟詩,使幽居生活平添幾分雅興,在恬靜的山林裡自得其樂,真是別具風情,根本不須音樂、飲宴那些熱鬧的俗情來湊趣。這就把詩人的理想、情操、趣味全盤托出,使詠物與抒情達到水乳交融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