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行者昊一
-
22 # 素顏寫美文
這兩天看了不少的書,《呼蘭河傳》、《活著》、《兄弟》、《殺死一隻知更鳥》、《月亮與六便士》、《山楂樹之戀》、《不期而遇、不告而別》,每看完一本必會馬上寫一篇讀後感,這也是驗證自己讀懂一本書的內涵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為了完成日更千字到死的挑戰任務。
-
23 # 小小一座山
我是一名青年教師,在我過去的經歷中,我一直保持著每天讀書,每天寫讀後感的習慣。但隨著讀書數量的增加,寫讀後感的段位也在慢慢的提升,一路走來,主要分為這幾個階段的:
第一階段:被老師要求寫讀後感。大概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有過的體驗,被要求寫日記、被要求寫觀後感、被要求寫讀後感。
一到暑假,老師就會要求放假回家讀好書,然後寫讀後感。那時候寫讀後感是先簡單的介紹一下書裡寫了什麼內容,然後簡答的評述幾句,說說自己從書裡學到了什麼。
第二階段:在書上隨意做標記。稍微大了一些,有意識的主動去閱讀了之後,開始自己去選擇書籍閱讀,並且開始習慣於在書上隨意做標記。
想到了什麼?同意什麼?反對什麼?哪裡寫得好?哪裡寫的感人?哪句寫得非常好、發人深思?都一股腦的記下來畫下來。
第三個階段:在社交媒體上寫讀後感。早些年的時候,網路剛普及,部落格、扣扣空間、校內網……這些都可以成為寫讀後感的主戰場,除了寫了青春期矯情的文章之外,讀了什麼書?看了什麼電影?都習慣利用這些平臺來寫一寫。
第四個階段:從讀後感到讀書筆記,再到書評。2017年的時候,我上了鼴鼠的土豆的寫作課,真正開始學習寫作和閱讀這件事。才知道,作為一個真正的寫作者,我們要寫的書是讀書筆記,寫的是書評。
讀後感是個人的感受,並不能和讀者產生共鳴,你可以盡情在讀後感裡表達自己完全個人的想法,但這種感受極其個人,不能用來分享。我們要寫的是讀書筆記、是書評。下面我具體來說:
1.讀書筆記。
①在書上做簡單的標記。
閱讀時,我會手裡握一支筆,隨時記錄。但這個記錄不會很多,一是書上空間有限,寫不了那麼多字;二是如果需要寫太多字,寫著寫著我就會煩,還不如只簡單記錄一些靈感;三是寫太多會干擾本身流暢的閱讀思路。
所以我會簡單的在書籍旁邊標註一些內容,或者用關鍵詞做小標籤,方便後面的查詢。
②在豆瓣上做讀書筆記。
當我閱讀完一本書之後,我就會很認真的做讀書筆記。
對於書中特別重要的內容,可能會直接發豆瓣廣播、或是知乎廣播之類的,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其他涉及到大段內容的筆記,我會選擇豆瓣上面的筆記功能進行做筆記。
你看,在每本書的下面,豆瓣都會有一個寫筆記這一欄。
開啟始之後介面非常簡潔:
關鍵資訊頁數、章節數都有,這時候我就會用我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裡學到的記筆記的方式記筆記:
我一般一個筆記就記一個內容,針對書中的某句話或者某個思想,結合自己的想法發表意見。或者結合自己的所學,深度理解。因為只記一個內容,後期補充,或者查閱都很方便。
用網路記筆記還有一點好,我不用自己分類,甚至不用對日期進行編碼,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煩。
2.寫書評。
讀後感是個人的感受,書評的寫作更需要邏輯、規則。需要用一句話介紹書中寫了什麼,寫清楚作者簡潔。此外,需要我們提取書中的關鍵資訊,支撐你的這篇文章。
相比“感”,“評”顯得更為專業和理性,更需要學識和大量的閱讀來支撐,這也是我近階段在努力學習的方向。
未來我也會嘗試寫講書稿,書單等形式,加深對書籍的更進一步的深度理解。
閱讀一本書,反思比閱讀本身更重要,學習本身是我們思維主動建構的過程,是主動學習的過程,被動的學習只能是接受資訊,資訊怎麼應用,怎麼來指導我的工作和生活,才是真正的閱讀的意義。
-
24 # 追夢菌
閱讀後寫讀後感,如果有時間還是建議寫一下。
原因:書本身沒有價值,當書中的內容穿過我們的身體,透過我們的認知再表達出來,才產生價值。
以前上學的時候擅長死記硬背,背完之後並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就會漸漸覺得之前記得很多東西慢慢產生了價值。
現在我讀書基本沒時間寫讀後感,但是看完書後我會去想一下,想明白書中講的是什麼,對我有什麼用?然後繼續閱讀。
回覆列表
說起來,我每年讀的書沒有上百本也有大幾十本。看的比較雜,什麼書都看,小說、職場、商業等等。
讀書筆記不知道算不算得上你所說的讀後感,反正每本書都會記下一些東西。有的比較少零散的句子,有的寫的比較多,成段成篇的感想。
我一直堅持的原則是“不動筆墨不讀書”,所以我在讀書的時候習慣會拿出一隻筆和一個本子在旁邊,又或者幾張A4紙。
讀書的時候總喜歡寫寫畫畫,可能是文章的脈絡塗鴉的思維導圖,可能是摘抄一些比較有感覺的句子,也有可能是特別有感覺的的一些思考。
甚至有時感覺自己有強迫症,非得塗塗畫畫才能讀書,沒有紙筆就缺少了讀書的儀式感。其實,寫下來的東西回過頭來看也並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知識,就是一種長期形成的習慣,也談不上什麼好習慣。
再來說說塗塗畫畫帶給我的好處吧,我經常跳著看書,不是說一本書跳著讀,而是讀幾章這本書,可能又換著讀另外一本書。所以會有種錯覺,經常再拿起來的時候銜接不上了。這時候我塗畫的東西就有用了,可以幫我很快就理清之前的思路和節奏。
另一個方面來說,就是回顧的時候特別有用。一本書讀完了,很長時間以後會遺忘很多東西,或許大部分都沒用,但有用的也記不住了。這時候翻開以前的筆記就可以很快的找到自己當時讀書的體會。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讀書的習慣。我的也一定不是最好的那種,可能是因為自己記憶力不強,所以選擇這樣的方式,我也希望可以學習到更好的讀書的方式方法。
希望在這裡可以看到更多的人提供的更有效的方法,能順便提升一下我的記憶力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