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篆印HO
-
22 # 2年後的繪畫大佬
大篆和小篆的區別
篆書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書法字型,雖已不太常用,但在中國書法和書法史中仍是佔有極重要的地位的。也是很多書法愛好者喜歡研究和臨摹的字型。
在伏羲氏的時期,中國就產生了文字。那時的文字主要是刻畫在龜甲以及獸骨上,稱為甲骨文。其中有描繪物象的圖畫,還有用來占卜、預測吉凶禍福的符號,逐漸形成了文字。之後逐漸完善,字形越來越規範和豐富,形成有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和刻在石鼓上的石鼓文。這些統稱為大篆。
之後,秦朝大一統,始皇命李斯創造了小篆。小篆由大篆省改、簡化而來,小篆字型略長,比之大篆筆畫更加整齊圓勻秀美。在秦朝大一統之前,因為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長期割據紛爭,那時語不同聲字不同形。秦始皇大一統之後,想把天下的文字都統一,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擅長書法的李斯。李斯將大篆刪繁就簡,創制了一套筆畫更簡單,書寫更便捷的字型,秦始皇看了很滿意,於是就下令定為了全國統一使用的標準字型。也就是小篆。
小篆的出現,雖是李斯特意所造,卻是符合文字發展規律的,而小篆出現後全國文字統一,更是順應時代和歷史的發展潮流的。
而大篆到小篆的演變,在中國書法史、文字史上都是極重要的一頁。這樣一種文字的變革,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後世有著非常重要和巨大的影響。
之後的各種漢字字型也都是承襲小篆演變而來,包括現在的漢字,雖然看起來跟篆書差異巨大,但事實上也是一脈相承的。
篆書作為一種書法字型,現代雖然已經不再廣泛使用,但仍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書法字型。有許多書法名家和書法愛好者仍然會運用和書寫篆書並研究篆書,而篆書中所蘊含的古老的韻味和藝術美感也使它常常出現在現代藝術設計和書畫作品中。
嶧山碑
下面我教大家一些書寫的要點大家都熟知,篆書是最早的一種書體,和隸書、楷書以及行草書來比較筆法相對簡單。篆書的起筆、收筆都要求逆鋒,即起筆要藏鋒,收筆要回鋒。篆書的線條要求具有渾圓的立體感。要使線條達到這種效果,必須是中鋒用筆,即常令筆芯在點畫中間行,中鋒用筆是學習書法的關鍵,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講到:“篆尚婉而通”,說的就是臨習篆書應以中鋒為主,中鋒才能使筆畫圓實勁健,此外,在臨摹過程中還要注意行筆速度要平實穩健,書寫時也要平心靜氣,不激不勵,心無旁騖。
篆書有大篆、小篆之分,大篆和小篆的線條質量是不一樣的。小篆的線條像古代的“玉箸”,猶如“鐵線”一般。起筆和收筆都是圓的,線條要求圓潤飽滿,粗細均勻,左右對稱。所以在書寫小篆時,尤其要注意節奏和速度的把握,起筆的時候要輕要慢,逆鋒行筆後,在中段行筆要絕對的勻速平穩,一氣呵成。收筆的時候也是要像入筆一樣輕輕提起來,然後略微快一點回鋒收筆,這樣寫出來的線條才會有彈性和力度。嶧山碑高畫質大圖而大篆的線條像“紡錘”,飽滿厚重,蒼茫老辣,充滿了金石氣,書寫大篆時中段要求抵筆澀行,用篆籀筆法進行書寫,寫出的線條才會倉桑老辣,大篆的線條厚重老辣、金石氣很濃。說道這裡,大家該問了,什麼是金石氣呢,金石氣就是指線條的外部因澆鑄、風蝕、生鏽等原因,形成了比較粗糙,凹凸不平的輪廓線。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除了中鋒用筆以外,還要掌握一種技能,就是篆籀筆法,即在行筆的過程中毛筆的筆毫是裹著的,筆毫不能散開,必須讓筆毫像繩子一樣的裹緊,如果僅僅是中鋒,按筆往往都會使筆毫鋪開,形成比較寬的墨痕,而裹毫的線條,墨水滲透到紙上的軌跡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線條質感就常帶有顆粒性的枯筆形態。要獲得這樣的效果,需要在起筆逆鋒回筆時,當感覺筆鋒開始散開時就微微用手指捻動筆管,就像搓繩子,擰毛巾一樣的道理,將筆尖透過迴旋的方式將筆鋒裹住,讓筆毫微微扭曲起來。大篆常用的就是這種筆法。另外行筆時候切忌不能快,不能太順滑,要做到裹毫澀行,大家可以感覺一下下雨天在泥地裡行走,好像跳舞時的拔泥步一樣,有一定的阻力,也就是用這種感覺去增大毛筆和紙面的摩擦力,這樣書寫出來的線條才有厚重感,力量感,才富有金石氣。
裹毫,毛筆筆鋒微微絞轉扭曲
散氏盤
-
23 # 快樂的囉嗦
大篆大概起源於西周後期,特點是線條化,看起來更加簡練生動,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是歷史上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小篆大概形成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後,形體偏向長方形,線條粗細基本一致,是讓大篆標準化的過程。
起源時間是大篆和小篆的主要區別之一,小篆大概形成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後,是當時統一書同文的產物,取消了其它六國文字,同時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大篆籀文基礎上簡化演變而來。而大篆大概起源於西周後期,由漢字演變而來。
-
24 # 三曲棲川
大篆和小篆是在西周和秦朝先後出現兩種字型,有著演變和昇華的關係。也就是母子關係。按照先後順序我就一一道來。漢字由甲骨文成熟後演變為大篆。這時期的大篆,也稱籀(zhòu)文。主要鐫刻在當時的官方生活用品上,產生的原作者相對穩定,嚴肅。主要載體是當時的石器(石鼓文)青銅器上,這個時期又叫金文。是小篆前期文字,是小篆的基礎。大篆的形體結構比六國古文一般要規整和繁複,它上承西周春秋金文,下啟小篆,發展脈絡是清晰可辨的。大篆文字的代表字型是唐時出土的“石鼓文”。
小篆又稱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變而來的一種字型,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通行於秦國統一以後。當時秦始皇在出遊時全國各地出現了一起時刻《泰山石刻》《驛山石刻》……。在戰國時代,列國割據,各國文字沒有統一,字型相當複雜,於是秦始皇便以秦國的文字篆體,施行「書同文」來統一天下的文字,廢除六國文字中各種和秦國文字不同的形體,並將秦國固有的篆文形體進行省略刪改,同時吸收民間文字中一些簡體、俗字型,加以規範,就成一種新的字型-小篆。
到了西漢,漢承秦制。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人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型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統稱為中國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學的發展,對於促進中國古代歷史、哲學、經濟、法律、文化、科學技術的研究,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是秦朝丞相李斯所創。秦始皇滅六國,統一華夏,其疆域廣而國事多,文書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雜,不便應用;加之,原有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國,書不同文,寫法各異,亦亟待統一。乃命臣工創新體文字。於是,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筆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較之大篆,面貌單一,行筆簡潔,字形穩定,使用寬泛。並且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佔有重要地位。他們在文字趨於成熟上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是日後諸體的母體。
-
25 # 晉墨軒書法
大篆,也稱籀(zhòu)文。是小篆前期文字,是小篆的基礎。大篆,一般認為是春秋戰國時流行於西土秦地的漢字,相傳這種字型為周宣王時太史籀所著,故而又稱為“籀文”。
小篆又稱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變而來的一種字型,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通行於秦代和前期。秦始皇便以秦國的文字篆體,施行「書同文」來統一天下的文字,廢除六國文字中各種和秦國文字不同的形體,並將秦國固有的篆文形體進行省略刪改,同時吸收民間文字中一些簡體、俗字型,加以規範,就成一種新的字型—小篆。
大篆和小篆的線條質量是不一樣的。小篆的線條像古代的“玉箸”,猶如“鐵線”一般。起筆和收筆都是圓的,線條要求圓潤飽滿,粗細均勻,左右對稱。所以在書寫小篆時,尤其要注意節奏和速度的把握,起筆的時候要輕要慢,逆鋒行筆後,在中段行筆要絕對的勻速平穩,一氣呵成。收筆的時候也是要像入筆一樣輕輕提起來,然後略微快一點回鋒收筆,這樣寫出來的線條才會有彈性和力度。
而大篆的線條像“紡錘”,飽滿厚重,蒼茫老辣,充滿了金石氣,書寫大篆時中段要求抵筆澀行,用篆籀筆法進行書寫,寫出的線條才會倉桑老辣,大篆的線條厚重老辣、金石氣很濃。
說道這裡,大家該問了,什麼是金石氣呢,金石氣就是指線條的外部因澆鑄、風蝕、生鏽等原因,形成了比較粗糙,凹凸不平的輪廓線。
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除了中鋒用筆以外,還要掌握一種技能,就是篆籀筆法,即在行筆的過程中毛筆的筆毫是裹著的,筆毫不能散開,必須讓筆毫像繩子一樣的裹緊,如果僅僅是中鋒,按筆往往都會使筆毫鋪開,形成比較寬的墨痕,而裹毫的線條,墨水滲透到紙上的軌跡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線條質感就常帶有顆粒性的枯筆形態。
要獲得這樣的效果,需要在起筆逆鋒回筆時,當感覺筆鋒開始散開時就微微用手指捻動筆管,就像搓繩子,擰毛巾一樣的道理,將筆尖透過迴旋的方式將筆鋒裹住,讓筆毫微微扭曲起來。大篆常用的就是這種筆法。
另外行筆時候切忌不能快,不能太順滑,要做到裹毫澀行,大家可以感覺一下下雨天在泥地裡行走,好像跳舞時的拔泥步一樣,有一定的阻力,也就是用這種感覺去增大毛筆和紙面的摩擦力,這樣書寫出來的線條才有厚重感,力量感,才富有金石氣。
回覆列表
大篆,一般泛指秦統一以前的的文字。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採用的字型。據說周宣王時,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為籀所作,故世稱“籀文”。商周時代,出現的鑄在鍾、鼎、貨幣、兵器等青銅器上的銘文 稱為 "金文"或"鐘鼎文"。春秋戰國時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均稱為大篆。如大篆·《毛公鼎》
小篆,又名秦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如小篆·《泰山刻石》
大篆小篆的區別:大篆是在古文基礎上整理出來的,故其文字繁雜,不便應用;小篆對形體筆畫均已省簡,但字數逐漸增多,更便於書寫應用,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