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朗朗的鵝雪
-
22 # 歷史事
首先,我們先從官方的角度出發來看看,康熙在他去世的時候是怎麼做的?以及史書上是怎麼記載的。
根據《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六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他去南苑狩獵,十一月初七日身體欠安,返回暢春園修養,初九日,因病命雍正帝代行南郊冬至祭天。直到十三日,病情開始惡化,這幾天雍正每天都派人問安。十三日凌晨,病情已經極度惡化,他派人傳旨給七位皇子(不含雍正)還有科隆多述說傳位遺詔,同時急召雍正帝於齋所,病逝於寢宮。在清代其它二部著作《永憲錄》、《皇清通志綱要》中都記述了這件事。
康熙去世後,科隆多當場向雍正帝宣佈了康熙的遺詔:“皇四子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即皇帝位。”這份遺詔是用漢、滿、蒙三種文字書寫的,即使想動手腳,也必須三種詔書都動手腳才可以,且康熙去世就立即宣佈遺詔,更本沒有動手腳的時間。
關於傳位給几子的問題,有人質疑對詔書上的文字新增或刪除文字,就可以使詔書發生變化,其實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在清代的文書制度中,書寫太子、皇子等均要寫為“皇某子”,某某子“前面必須有個皇字,這是制度,所以有人質疑改詔書,傳位於“某子”是不符合制度的,一眼就會看出有問題。且古代的於字寫作於,詔書這樣的嚴肅的事,絕對不可能出現錯別字的。
另外還有人質疑,雍正是和科隆多串通好了,修改詔書的。這也是不可能的事,史書中記載了,康熙去世時,雍正還在齋所,如果沒有康熙的旨意他絕不敢離開齋所的,康熙的寢宮離齋所有幾十裡,趕過去要很長的時間,這時已經有很多皇子和大臣在場了,他怎麼也不可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和科隆多密謀,沒有這個時間,更沒有這個條件。
另外我們從另一個方面來討論這個問題,作為滿清帝國的掌控者康熙皇帝,他是需要對帝國的延續與發展考慮很多問題的,特別是對於自己的繼承人的問題,他必須更加慎重對待。康熙的兒子雖然眾多,但是真正有能力能繼承的卻不多,而且康熙在位長達六十一年,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了。
-
23 # 帶上歷史的心行走
民間一直存在康熙晚年要傳位皇十四子胤禵的說法,皇四子雍正是篡改詔書上位,但是現今的史料沒有能證明這一觀點。後世學者發現大多現象表明雍正胤禛其實是合法繼位,並非篡位。
首先雍正篡改詔書了嗎?
傳說雍正把詔書上“傳位十四皇子”改為“傳位於四皇子”,首先清朝官文稱皇子是“皇×子”,所以這種篡改是不可能的,另外康熙的詔書有漢,滿兩種文字,而且根據展覽出的遺詔來看沒有修改過的痕跡。
排除篡改可能性,那麼遺詔是不是偽造的呢?為什麼很多人就是不相信雍正是正常繼位呢?
“九子奪嫡”以後,皇位繼承人只剩下皇四子和皇十四子。康熙其實已經很明確釋放政治訊號,繼承人是胤禛。
一,深受儒家思想影響,長幼有序,立長不立幼,胤禛具有天然優勢。
二,康熙晚年,令皇四子主持一甲子祭祀大典,這很明顯在給雍正樹立政治地位。
三,康熙病重沒有要召回在外地領兵的十四皇子,並且得帶著雍正信任的年羹堯。
康熙最後的這些安排,明顯在幫他的繼承人鋪路。康熙也沒有選錯人,雍正成了歷史上最勤奮的皇帝。雍正在位13年,留下一千多萬字的硃批,每天只休息三四個小時,工作到深夜。沒有雍正的努力不可能實現康乾盛世
即使事實是:雍正是合法繼位,但是篡位的傳言一直讓人津津樂道,故事的精彩更容易傳播,而不相信單調的事實。這涉及人性的弱點,謠言更滿足人的獵奇心理,謠言對某一方更有害或者更有利。
鄧小平有一句名言“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雍正不管繼位事實如何,他所創造的功績也算千古帝王之一。
雍正皇帝的十大歷史功績:整飭吏治,整頓財政,設立軍機處,平定西北叛亂,改土歸流,強化密摺制度,秘密立儲建制,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廢除賤籍,對俄政策。
隨著越來越多的史料被挖掘,真像自有分說,現今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雍正不是康熙選定的繼承人。
回覆列表
近年來,清宮戲尤其流行,我想人們對於雍正皇帝胤禛的皇位的由來的認識大都出自其中吧。胤禛是篡位的,胤禛篡改了康熙遺詔,“將傳位十四子”篡改為“將傳位於四子”,所以,胤禛篡位成功了!成為了雍正皇帝!然而,這只是電視劇的片段,人皆語,演義小說豈能當歷史來讀,如今,電視片段豈能當歷史來解讀!
歷史上,康熙帝在二廢太子之後一直遲遲未立儲,這也是後來的“九子奪嫡”爆發的因素之一,當時,儲君人選就是老四胤禛、老八胤禩、老十四胤禔三人。且說老八,八爺黨是陣容最強大的的一黨,有“錢袋子”的老九和高貴的老十助陣,老八本身也有能力,處事圓滑,人稱賢王,不足處是出身低下。然而,康熙帝對他評價是“胤禩處處學朕,卻處處學的不像,只得其表,不得其裡。朕待人寬容,他卻以假仁假義收買人心!”從這一點上看,老八沒戲了。
老十四,是帶兵打仗的一把手,康熙帝封其為大將軍王,風光一時。然而,他性格暴躁,不適合為君。在康熙帝臨終之際他遠在西北,康熙也不曾召回,哪有儲君不在身邊,不在北京城的?就算傳位給了他,也坐不住啊。從此可見,老十四也不是康熙的儲君人選。
最後,就是老四了,老四一直以孤家寡人自居,卻是矜矜業業的幹實事。康熙這正是看中了這點,在康熙後期,怠於朝政,腐敗嚴重,正需要一個能整頓吏治的人來重振朝綱。
回到開題所說的胤禛是不是篡位?!實際上,清朝聖旨一直都是滿,漢,蒙,三種語言文字並立,所以“將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根本不可能發生。即使改的了漢字,也改不了滿,蒙文字!再者,聖旨應該是嚴謹的,怎能允許這種空子?!肯定會寫有名字的。 那為什麼會有這種傳言呢?或許八爺黨杜纂,或許野史為之。
最後,你們說,康熙到底把皇位傳給了誰呢?當然是,老四胤禛,之後的雍正皇帝!@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