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就是那個1113
-
2 # 明謀善史
有這樣一首詩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對隋煬帝開鑿大運河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民不聊生,許多家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引起了社會的動盪,加速了隋朝的滅亡.因此說是罪在當代. 但從長遠來看,京杭大運河溝通了南北,在古代那個沒有公路鐵路及航空運輸的時代,漕運能夠使各地的物資及時地運達京師,促進了運河沿岸各個城鎮經濟的發展.同時,在戰爭年代,部隊也可以透過船運迅速地進行調動,為社會地穩定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可以說是功在千秋.
-
3 # 花武昌魚
隋朝出了兩個皇帝,走向了兩個不同的極端,一個在中國皇帝排行榜中高居第二為,一度還被稱為“聖人皇帝”,另一個卻因殘虐成性將一個好好的大隋王朝硬是治理成了人間地獄。楊廣死後的諡號為“煬”,“煬”這個字可不是什麼要字,按照古代《諡法》說,“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隋煬帝是一個殘暴的皇帝,但他絕不昏庸,隋煬帝有遠大的志向,希望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他心目中已經有了國家發展的藍圖,他也有能力實施這些計劃,但是隋朝還是亡國了。
隋煬帝的一生不只有殘暴他還有不少豐功偉業,其中最耀眼的當屬大運河。隋朝的大部分疆域是由三個國家組合而成,分別是北周、北齊和南陳,這三個國家雖然名義上都成了隋朝,但是各地之間的聯絡還不是這麼的緊密。為了讓南北兩地成為一個整體,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河,大運河的開通標誌著南北兩地真正意義上的融合。大運河不但讓南北兩地的交通更加便利,也讓南北的經濟交流更加的頻繁。在隋唐時期南方的經濟力量逐漸崛起,南方的財富源源不斷的輸入到北方,為北方的繁榮提供了經濟支援。
大運河是歷史上的一大奇蹟,大運河自開通以來就一直為人類做貢獻,直到一千多年後的今天,大運河依舊發揮著他的作用。隋煬帝下令修大運河出發點是好的,藍圖是好的,作用也是好的,修建大運河的確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偉業,但是隋煬帝太急於求成,在修建大運河中,死了很多人。隋煬帝想快速的建立一番事業,他登基後,立刻下令修建了很多處公共工程,大運河只是其中的一處,為了修這些公共工程,隋煬帝要花錢更要用人。花錢還好辦,隋朝的國庫滿滿的,要人就比較麻煩了。
據相關資料統計,隋朝當時的人口大約有4000多萬,單算大運河這一項工程就花費了300多萬的勞動力去修。隋煬帝好大喜功,趕工期,累死的勞動力幾乎可以填滿大運河的河床,大運河修到那裡,運屍車就開到那裡。隋朝的人民恨死了隋煬帝,恨死了大運河,他們還沒來的急享受大運河帶來的好處隋朝就滅亡了,隋煬帝修建大運河是禍在當代,利在千秋。
-
4 # 文史並蒂
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並不嚴謹。
首先解釋一下為什說有一定道理。隋煬帝開鑿的大運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途徑浙江、江蘇、山東、天津等省市,貫通洛水、黃河、汴水、邗溝、淮河等水域,是古代南北南北交通運輸幹道,促進了南北交流,強化了統治階級對江南富庶之地的控制,而且這個大運河到現在依然可用,還被聯合國評為了中國的第46個世界文化遺產,所以說開鑿這條大運河是利在千秋。
然而,這條大運河的開鑿是以200萬勞役每日每夜的工作6萬為代價的,這六年的時間內死於其中的勞役不可勝數,朝廷花費的銀兩不可計數,而這所有的物力勞力財力最終都透過這樣那樣的方式,轉嫁到普通老百姓的身上。另外,運河開通以後,隋煬帝斥巨資打造遊玩用的艦隊,每次出行,運河兩岸都要想盡辦法的為隋煬帝進獻奇技淫巧之物,這部分的壓力最終也轉接到了百姓身上。可以說,這條運河從開鑿到執行,所有的壓力幾乎都是由百姓來承擔,從這點來說,開鑿大運河是弊在當代。
其次,說一說為什麼這種說法不夠嚴謹。隋煬帝開鑿的這條大運河,更多是春秋到南北朝時期留下來的,而且長江、淮河流域已經有很多的水利工程,他所做的工作更多是疏通和通聯,而現在所說的大運河,更多的指的是經過後世各個朝代逐漸擴張的結果,所以隋煬帝的這個最大的功績之一是要打很多折扣的。
-
5 # 浪裡白條不再白
說起隋煬帝,暴君、昏庸、荒淫等詞隨之而出現。好像這個隋末的皇帝並沒有什麼作為。不過,大家也別忘了京杭大運河這個偉大的工程,即使到了現代,京杭大運河也是被聯合國評定為第46個世界文化遺產。而京杭大運河不僅僅是在現代有這麼高的地位,自隋往後的唐宋元明清,京杭大運河在各朝各代的發展中都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這項偉大工程在隋煬帝開挖時期,可以說也是成了隋朝滅亡的導火索之一。京杭大運河確實可以稱得上弊在當代,利在千秋了。具體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來解釋一下。
京杭大運河的利在千秋隋唐時期,北方常年戰事,導致北方地區經濟的大蕭條。反觀當時的南方,在長期安定的環境種,經濟發展迅速並且穩定。隋朝時期,且不說北方經濟發展蕭條,就說北方邊境為了防止遊牧民族的入侵而不得不在邊境線上屯重兵抵禦。而這也是讓本就不富裕的北方地區雪上加霜了。當時的統治就瞄準了南方這塊富饒的地區。而京杭大運河誕生的背景就是這樣的。
全長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作為一條聯解南北的紐帶,使得中國南北地區在當時交通並不發達的時期緊密的聯絡在了一起,成為了一個完整的國家。京杭大運河不管是在南北經濟交流還是在戰時的兵員運送,糧草輸送中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若不是透過京杭大運河讓南方的糧草不斷的輸送到北方,那麼現在的中國北方可能早已經被遊牧民族佔領另立國家。而不管是在哪個朝代,哪個時期。京杭大運河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漕運河道都可以稱得上是國家發展的大動脈。其對後世的好處不言而喻,是真正的利在千秋的偉大工程。
京杭大運河的弊話說,這京杭大運河作為如此偉大的工程,確實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了。實際上,京杭大運河從春秋時期就已經開始了。當時的邗溝,全長170公里,就算是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為春秋末期的吳國修建。作為春秋霸主的吳國在當時也只是修建了170公里的邗溝,到了隋煬帝時期,卻是要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裡修建一千七百多公里。
在當時缺少重型機械的時代,想要修建工程基本是全都得靠人力的,在隋朝建立時期,全國人口也不過4000萬,而為了修建這京杭大運河,就投入了差不多360萬的青壯勞力。接近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再加上財力的損耗,雖說自楊堅建立隋朝之後隋朝國力相對之前有了長足的增長,算得上是國富民強。卻也是抵擋不了如此大工程的消耗。另外,大量的青壯勞動力被抽調去修建運河,也是導致了耕種的勞動力嚴重的不足,如此形成了惡行迴圈,拖垮了剛剛成立不久的隋朝。
總結京杭大運河這樣的偉大工程,無疑是在歷朝歷代的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說它利在千秋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看修建它的隋朝,也確實是因為修建京杭大運河而消耗了大量的國力,掏空了這新成立的國家的一點家底。也使得出現隋末各地農民起義,國家無力鎮壓的局面。可以說京杭大運河算是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對當時的隋朝來說,這弊端也算是大於京杭大運河可能帶來的好處。並且,京杭運河的好處隋朝還沒來得及享受就亡國了。便宜了後續的朝代罷了。
-
6 # 執古論今
隋煬帝時期,勞民傷財開鑿大運河。從當時來看,有一定的社會弊端,但並不是一點正面作用也沒有。開鑿大運河,不只是為了隋煬帝享樂,也是為了在軍事、政治方面獲得更好的掌控能力,對經濟的長遠發展也是有益的。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隋煬帝本來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事,值得後人稱讚。卻因為自己是亡國之君,加之一些荒誕享樂的行為,讓人們不斷放大他的錯誤,忽略了他的長遠戰略眼光。
大運河的開鑿為何迫在眉睫軍事方面,增強機動性。隋朝作為一個統一的王朝,是建立在長達三百多年分裂局面的情況下。東晉時期皇權微弱,門閥政治興盛。隋朝統一後,許多江南士族並不安穩,時不時起兵造反。隋文帝在位時期,多次鎮壓江南叛亂,隋煬帝繼位後,江南形勢依然不樂觀。南北地域的長期阻隔,導致江南一旦反叛,隋朝不能做出迅速的反應。建造大運河,勢在必行。
糧食運輸條件,更方便快捷。大運河建造完畢,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運糧。隋朝建立後,邊境地區並不穩定,朝廷不得不在戍邊大量駐軍。依靠屯田,往往無法滿足糧食需求。大運河開通後,糧食運輸問題便能得到解決。而且中原地區經過長年戰亂後,糧食短缺,江南地區相對富庶。糧食調運問題也急需解決。隋煬帝是否具備開鑿運河的條件隋朝剛建立時,經濟上十分困難。同許多開國之君一樣,隋文帝實行了休養生息的政策。到了隋煬帝時期,資金已經比較充裕了。
數千裡的大運河,並不是隋朝自己一點一點地去開鑿。如果真是那樣,隋煬帝一朝也是難以做到的。實際上,在隋朝之前,春秋時代開始,各個國家已經著手開鑿運河。隋煬帝所做的,只是在前人開鑿的運河上做一些疏通修理工作。
由此可見,根據當時國情和現有條件,建造大運河是十分合理的戰略決策。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根本目的和功過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真正的目的是鞏固中央集權,加強對江南地區的控制,並將經濟重心南移。
以修建永濟渠為例,此河道利用了曹操開鑿的白溝和平虜渠。永濟渠開通後,和其他運河一起形成了貫通中國的水路網路。從南方的杭州可以直接乘船抵達北方的涿郡。開通永濟渠的一個目的是為了進攻高句麗,這場戰爭的所有士兵和糧草,都是透過永濟渠轉運。直到唐太宗時期,也透過永濟渠運輸兵馬,征伐高句麗。
由此可見,運河的開通對政治和軍事用十分重要的意義。經濟上的資本流通,也能透過大運河得到更好的發展。
雖然大運河的開鑿從各方面看都是利國利民的,可當時的情況卻勞民傷財。隋煬帝太急迫了,同樣以永濟渠為例,徵調民工一百多萬,男子不夠了,女人也要去修。隋煬帝在位期間大興土木,無數役工勞累致死,屍橫遍野。加之運河周圍修建行宮景觀,人們對他的誤解越來越大。更有文人詩詞的不斷渲染,隋煬帝荒淫暴君的名聲也徹底坐實。
結語隋煬帝修建大運河,本是出於國家戰略角度考慮,長遠的眼光來看,確實是利國利民並且符合當時的國情需求的。但隋煬帝太著急了,不給國家財政和人民喘息的餘地。最終造了大運河,也只能利益後人,自己卻留下千古罵名。
-
7 # 我是南瓜菜
隋唐大運河長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縱貫在中國富饒的華北平原和東南海地區,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市,是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是古代最偉大的水利工程。
大運河壓垮了大隋的基業,成就了後人。
"要致富,先修路",無論開鑿大運河,楊廣出於什麼目的,運河修建完成後,確實帶動了南北的經濟;開鑿大運河,勞民傷財,很多君主雖然知道運河開通的好處,但是他們不敢,楊廣徵集了300多萬的民夫,花了近六年的時間將建造運河,花費巨大,幾乎掏空了大隋的家底,此工程建完後,楊廣沒用多久,因為傷了根本,再加上昏庸暴政,沒幾年,大隋就滅亡了。
在沒有現代化機械的古代,只花了六年的時間開鑿出大運河,可謂是非常快的,這也間接的反應出,建立這樣的一個工程,所犧牲的人力、財力,這樣耗資巨大的工程,在當時的年代,幾乎是承擔不起的,任何一位帝王,都得低掂量掂量。
所以運河的開通,對於當代的人民可以說是一個惡魔,死傷無數;但對於後人,卻可以一直享用運河的好處。
-
8 # 立殘陽
隋唐大運河的修建耗費了大量的民力物力,可以說是導致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當時這只是當時人們受到了傷害,但是後世卻受到了無窮的好處。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 開鑿大運河鞏固了隋朝對全國的統治,加強了南北交通。
二 大運河連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經過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和浙江的廣大地區,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是舉世聞名的大工程之一。隋朝大運河,與長城一樣是古代世界最雄偉的工程之一。
三 大運河的開鑿對中國的統一,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從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的角度來看,大運河的開鑿無疑對隋朝當時的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四 大運河也為後世唐朝的繁榮,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所以說弊在當代,利在千秋。
-
9 # 白楊說史
回答之前普及一個小知識,隋煬帝這是諡號,一般是後人根據他的貢獻生平給的,但隋煬帝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給的,煬表示禍國殃民等貶義,現在的很多歷史書寫的也是隋煬帝楊廣殘暴無常,每次改朝換代末代皇帝的諡號號都不太好,來凸顯自己統治的合理性,所以可信度並不高。
近年來學界關於隋煬帝的功過評價越來越客觀,本文不作過多探討。隋煬帝修建大運河這件事,只能說功在千秋,弊處很大,過於急切,有點像軍事上戰略擴張過快導致後勁不足,修大運河成了隋朝滅亡的葬鍾。
隋煬帝修建大運河的弊端很多朋友都知道隋朝終結了南北朝以來的400多年的混亂和分裂,再一次建立了南北統一的漢族王朝,但是隋朝的主要依靠勢力是歷史上著名的關隴集團,包括隋文帝楊堅、李淵等都是,隋煬帝楊廣的舅舅家孤獨家也是有名的關隴集團八柱國之一。
隋煬帝在繼位之後,迫切的想加強皇權,削弱其他關隴集團家族的勢力,採取了三個措施。一個就是遷都洛陽,想逃離大興,也就是今天的西安附近這個關隴集團的大本營,想擺脫關隴集團的控制。一個就是實行科舉制,這個是很多讀者的誤區,以為科舉制是武則天建立,真實的建立者正是隋煬帝楊廣,以打破門閥,招攬一批忠於皇帝的文武百官。另外一個就是打通江南,讓經濟重心東移,大運河就是出於這樣的政治目的開始修建。
兩個措施,直接讓當時力量相當強大,尤其是掌握重要軍事資源的關隴集團感受到威脅,他們的特權和利益將被損害,因為隋朝自身就是依靠關隴集團建朝,所以修建大運河遷都等舉措,大大損害了自身統治根基,也讓關隴集團的宇文化及在江都兵變,隋煬帝被關隴集團所殺,最大的不好抵不過做的事情讓楊廣自己身首異處吧。
修建大運河的弊端除了直接讓隋朝楊家滅朝亡族,對於芸芸眾生又何嘗不是苦淚。修建大運河徵集了上百萬民眾,每天高強度勞動是家常便飯,死亡的百姓數不勝數,他們都是一個個普通人,運河修建的費用又極大增加農民的賦稅,這是很容易想象的,本文不做贅述。
隋煬帝大運河的利在千秋一、方便南北糧食物資運輸。
中國歷史上秦漢時期,北方無疑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主要的人口積聚在北方,生產力也遠比南方先進,孔孟之鄉就是北方的曲阜。但魏晉南北朝期間,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北方的經濟社會遭到徹底破壞,江南逐步成為中國的經濟重心,尤其南方的稅收和糧食。修建大運河,揚州等地的稻米貨物可以直接運到京城,直到現在仍然發揮重要的物流作用。
二、方便軍隊運輸,增強中原王朝對江南地區的控制
俗話說,東風的射程就是我們真理的距離。古代也是一樣,軍隊能快速投射的地方,就是王朝對於這一地方的控制力,大運河無疑可以加快軍隊的輸送,增強南北一體。
三、增加南北水系連通,發展生產
大運河在2014年列為世界遺產名錄,一路從杭州出發,直抵北京,中間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除了上面說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價值之外,大運河還連線中國最重要的五大水系,有助於增強生態活力,促進交流,發展生產,意義之大完全可以說利在千秋。
結語大運河以它巨大的社會經濟價值被人們牢記,但修建大運河自春秋吳國開始,斷斷續續,歷經千年風霜,總要有一個人完全貫通它,隋煬帝不做,自有後輩英傑去實現,但發揮的作用缺失也許會造成很多不可預料的結果。隋煬帝敗在過於心急,擴張太快,實力無法撐起自己的野心的時候,盲目擴張會導致帝王身首異處,我們普通人也應該有所借鑑。
-
10 # 風正輕搖雨自飄
說隋煬帝時期開鑿大運河,是弊在當代,利在千秋?我是持不同看法的。
首先關於隋煬帝的種種不堪記載,是出自唐代魏徵主編的紀傳體史書《隋書》。一個奪了別人權力的朝代,對前朝能有幾分真實記載很難說了,為掩蓋本朝篡奪權力的真相,而汙衊前朝的事情,史書中大量記載的惡行多有疑點,用了許多春秋筆法,需多加斟酌。
說道隋煬帝時期開鑿的大運河,要區別於京杭大運河,隋煬帝修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條:通濟渠、邗溝、永濟渠、江南運河。
大業元年(605年)三月,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朱偰的《中國運河史料選輯》:“蘇軾《書傳》說道:‘自淮、泗入河,必道於汴……又足見秦、漢、魏、晉皆有此水道,非煬帝創開也。可以看出通濟渠只是舊道疏浚。
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所開的邗溝,利用的東漢陳登所開鑿的邗溝直道。
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永濟渠也是利用之前王朝開鑿留下的運河河道與自然水道疏浚而成的。
大業六年(610年)隋煬帝下令開開江南運河。江南運河也不是始於隋朝的。是在六朝以來所開鑿的江南運河的基礎上加以疏浚而成的,並不是隋煬帝時才開始開鑿的。
大運河的開鑿和疏浚,使得乾燥的華北地區和溼潤的華中、華南地區有效溝通。南方物產豐富的物資,便利通暢的運往北方人口日漸增長的洛陽等城市;對於長期分裂之後終於統一的隋朝來說,更是為了穩定加強中央集權的重大部署,意義重大。
有很多人把隋朝的滅亡歸於運河的開鑿疏浚,看看後世朝代唐、後周、北宋要經常開鑿、疏浚、整修大運河,就知道大運河對於當時的經濟交流、促進沿河城市的繁榮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隋朝的滅亡,與開鑿大運河是無關,只是隋煬帝遷都洛陽後,與舊的權貴集團開始割裂,這就動了關隴集團等的乳酪。李世民話中有話的說道:“隋煬帝承文帝餘業,海內殷阜,若能常處關中,豈有傾敗?“。
所以隋煬帝時期開鑿大運河,是有利於當代,更利在千秋的工程。
-
11 # 遊學行者
楊廣,隋煬帝,京杭大運河帶動了北方江南千年的經濟發展,文化交流,把“臺灣”納入中國版圖,科舉制度開創者。李唐奪了隋朝江山固然有楊廣的殘暴,但是沒有歷史說的那麼不堪,不然雄才偉略的楊堅也不會傳皇位給楊廣。
隋煬帝楊廣是隋文帝楊堅的次子。楊廣調任揚州總管,其間平定過江南豪強的武裝叛亂。楊廣當時立足揚州,悉心經營南方,籠絡人才,為他以後登上皇太子位,進而登基做皇帝奠定了根基。當然,不是皇位的第一繼承人卻能當上皇帝,除了經營南方,自身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
大運河的誕生大大加強了中國南北之間的聯絡。雖然在當時勞民傷財,但也確實利在千秋。
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選官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無法繼續下去。隋煬帝時,正式設立進士科,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科舉制的建立抑制了門閥士族,擴大了官吏來源,加強了中央集權利於政局的穩定。因此,這一制度為歷朝沿用,影響深遠。
修建東都洛陽。擺脫了關隴門閥勢力的控制,為奠定萬世基業掃清最大障礙,同時更好的控制江南。洛陽局天下之中,為大運河的中心和絲綢之路的起點,南來北往的物資可以很輕易的彙集於此。隋煬帝即位之初就決定遷都洛陽,是出於對洛陽在當時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地位上的重要性的充分認識,決不是單純出於荒淫逸樂,更不是什麼迷信讖緯。隋煬帝修建洛陽城,具有統治國家的戰略考慮。到五代、北宋時仍在使用,曾是全國經濟文化中心。
伐契丹,定西域,暢通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的恢復,使中國與世界的貿易文化經濟交流得以恢復,意義重大。
三徵高麗。這個很好證明了隋煬帝不是荒淫無道的皇帝,而是一個好大喜功的帝王。徵高麗,隋煬帝楊廣主要是為了建立邊境秩序,使高麗臣服於隋。然而。在國內已經大興土木的情況下,仍然三次征伐高麗,給隋朝的統治政權帶來了十分負面的影響。三次大規模的征戰,不僅嚴重損耗了隋朝的國力,亦造成了百姓民不聊生,嚴重激發了階級矛盾,最終導致了農民起義的爆發。
開挖大運河,連線南北,打通交通。確立科舉制,使寒門能夠躋身決策圈。震懾突厥、契丹,平吐谷渾,徵高句麗。功業很大,但過於快速地推進,耗盡了民力,得罪了貴族。他做的事情,總是歷史需要做的,只不過他集中地都做了。反衝的力道終於打倒了他,沖垮了隋朝。
如果慢一點推進,贏得社會共識,避免急躁,並且用正確的方略伐高句麗,可能會大不一樣。
-
12 # 歷史漫漫潭
京杭大運河在隋煬帝修成通航以後,成為歷朝歷代溝通南北,互通有無的最主要通道,一直到今天還在發揮著作用,是名副其實的利在千秋。
但是以隋朝當時的國力和人口來說,隋煬帝在短時間內就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是對國力、民力的嚴重透支,最終也導致了隋末農民大起義的爆發,這就是所說的弊在當代。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
公元605年隋煬帝開始修建東都洛陽的同時,就已經開始了京杭大運河的修建工程。因為隋煬帝特別喜歡江都(今揚州),所以很多人認為其修建大運河是為了方便自己從東都洛陽去江都遊玩。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隋煬帝修建大運河,其主要原因還是經濟因素。
眾所周知,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是集中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但在經過魏晉南北朝的長時間戰亂後,中原地區人口和經濟受到嚴重打擊,而此時長江中下游的東南地區,受戰亂波及較少,農業豐富,經濟發展遠超北方。此時,溝通南北就變得十分重要了。
在古代,道路條件有限,陸路運輸的能力弱,當時的造船能力還不足以實現大規模的海運,所以互通南北只能選擇內河水路。隋煬帝也是基於經濟和現狀的考量,決定修建大運河。
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自建成起就成為南北漕運的交通命脈。
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14年6月22日,京杭大運河專案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專案。2014年9月,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務部門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京杭大運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有望實現復航,計劃於2017年實現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
隋煬帝公元605年的一個決定,惠及後代長達1500年的時間,而且還會更長。在隋之後的歷朝歷代都享受了來自大運河的紅利。
但是如果放在隋朝當時的情況來看,大運河的修建對當時的百姓來說又是一個沉重的災難。
大運河開鑿時期,隋朝全國人口才五千萬左右。如此巨大的工程根本不適合在剛剛結束戰亂的時候修建,或者說應該循序漸進,一點點來完成。但是隋煬帝等不及,他強迫百姓從事勞役。最終直接參與到大運河修建中的百姓三百多萬人,有二百五十萬人累死在工地上。同時施工的東都洛陽,也強行徵調了兩百多萬勞力,也就是說全國十分之一的人口被強迫參與到這兩項工程中。
在古代,戰爭時期一個國家以十抽一的比例徵召士兵,已經被認為是達到一個國家的極限了,更何況隋煬帝還在同時期發動了三次對高句麗的戰爭。百姓要在繳納賦稅的同時、還要服從勞役和兵役,壓力可想而知,最終也是導致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的爆發,隋朝隨之滅亡。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意義無需贅言,沒有他,中國後來的歷史可能都會改寫。但對於當時的百姓來說,確實是難以承受的災難。
隋煬帝如果可以放在幾十年的時間裡慢慢完成,循序漸進;僅憑一條大運河,就完全可以力壓秦皇漢武,後世的唐宗宋祖也會難以望其項背。
但歷史不能假設,只希望我們後人能夠多以發展的眼光給予隋煬帝客觀的評價。
-
13 # 小喇叭的歷史觀
京杭大運河是隋朝的一項重要成就,歷經多年最終開鑿成功,但因為歷來對隋煬帝開鑿大運河褒貶不一,所以人們對它的評價是弊在當代,功在千秋。
(一)大運河開鑿前的背景
大運河的開鑿其實應該算是歷史的選擇,當時隋朝剛剛結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整個關中和中原地區經濟遭到破壞,導致糧食產量下降,偶遇災年更是無法解決生存問題,只能從長江流域調取糧食,而隋煬帝楊廣一開始考慮在黃河和長江中間聯通一條運河也是為了解決長安和洛陽糧食物資的運送問題。
如果說開鑿運河的直接原因是促進南北經濟交流,那麼根本原因就是為了鞏固政治統一,在隋朝之前南北方其實聯絡並不緊密,而原先隋朝之前的北齊和陳遺留下的門閥士族的勢力依然存在,這都是隋朝的初期的隱患,但是因為隋的都城在北方,自然對於南方就無暇顧及,長期放任發展可能成為瓦解國家的因素,從這個層面上講開通南北大運河,也是為了防範北齊和陳有所異動,可以隨時做出應對措施,對鞏固統治意義重大。
在有了這樣的想法前,實際上經過隋文帝時期國家的休養生息,到了隋煬帝時期,經濟回升,為大運河的開鑿提供了物質基礎,在這樣的背景下,這條連線南北的大運河便有了可以開鑿的意義。
(二)大運河開鑿的過程
大運河的開鑿歷時多年,實際從隋文帝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那個時候沒有大規模的修建,開皇四年(公元584年)五月,開鑿了廣通渠;開皇七年(公元587年)四月,開浚山陽瀆,當時也是為了滅陳的需要,在原來邗溝的基礎上稍加拓寬,所以工程量比較小。到了隋煬帝時真正的將大運河當作一項重要的工程來做,先是將黃河和淮水之間打通,修建了通濟渠,縮短了洛陽和揚州的距離;隨後就是連通江淮水系,雖然之前在隋文帝時候就做過拓寬,但是遠遠不夠實際的需求寬度,所以隋煬帝重新開挖,並且命人在河岸兩旁栽上楊柳以供觀賞。而最大的工程在於隋煬帝貫通江南河,雖然在隋朝之前很多朝代也做過或多或少的疏通,但也只是小修小補,只有在隋朝時侯鑿成了自京口經曲阿(今江蘇丹陽)、毗陵(今江蘇常州)、無錫、吳郡(今江蘇蘇州)、嘉興至餘杭(今浙江杭州),全程800裡,寬約30多公尺,可以通航龍舟的江南大運河。
(三)大運河的弊在當代
大運河的開鑿是隋朝人民的歷史壯舉,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參加修建的有三百多萬人,可以說耗費了極大的民力和財力,但是開鑿運河需要的物質經濟幾乎都是剝削民脂民膏來的,過度徵收徭役摧殘和消耗了社會勞動力,而楊廣在完工後又揮霍無度,胡作非為,耗費了社會財富,加重人民負擔。從造船到龍舟巡遊人民為滿足隋煬帝的私慾付出了生命,最終在他的暴政之下,隋朝末年農民起義爆發,算是對他的懲罰吧!
(四)大運河功在千秋
隋朝大運河開鑿後連線了從北向南的五大水系,為南北的交通和經濟往來提供了便利條件,尤其是對南方經濟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進一步促進蘇杭的繁榮,為宋朝以後經濟重心難移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有了這樣一條運河,南北不再是分裂的格局,反而有利於國家統一。在隋朝之後的歷朝歷代也都感受到了大運河帶來的便利,所以真正的做到了功在千秋。
總得來說,在隋朝當時的條件下開鑿大運河確實是讓人民遭受到了巨大的犧牲,甚至付出慘痛的代價,但是我們看問題要從兩方面考量,從之後朝代或者拿我們現代來看,京杭大運河給人們提供的是便利,所以還是那句話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
14 # 優秀說歷史
隋煬帝為適應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還以洛陽為中心,開鑿了縱貫南北的大運河。運河分四部分: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又稱山陽瀆)、江南河。大運河長達5000裡,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解決了南糧北運和加強控制南方的問題,對於鞏固和發展統一事業 促進南北經濟的發展和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他還通西域,促進了中西交往。
但是他的大規模建設和征戰大大消耗了民力物力,超出了當時社會的承受力。隋煬帝的改革,特別是許多帶有徭役性的營造,已到了不顧實際,不惜民力的地步。
-
15 # 一隻無聊的貓
這個問題看上去是一個老問題,似乎這邊沒有再討論的必要。但是,我們長期以來,似乎都認同這個答案,那就是“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是為了統治南方的需要,也是為了更好地溝通南北交通,達到國內經濟交流的目的,當然,這裡面也免不了為了自己取樂,更方便來到南方巡遊”。
其實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在於大運河不是完全被隋煬帝開通的,而是本來就有若干孤立的運河,而隋煬帝這邊也只是將他們完全聯絡起來,這一點很關鍵。
而魏徵所著《魏書》對此是這麼提到的:今將巡歷淮海,觀省風俗,眷求讜言,徒繁詞翰,而鄉校之內,闕爾無聞。……辛亥,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自西苑引谷、洛水達於河,自板渚引河通於淮。
庚申,遣黃門侍郎王弘、上儀同於士澄往江南採木,造龍舟、鳳甗、黃龍、赤艦、樓船等數萬艘。
從中可以發現,隋煬帝最初的動因,還是要巡視江南,查察問題問題所在。所以在大業元年,就開始陸續開通濟渠、洛水,且準備打造船隻。
從這裡面確實可以看出隋煬帝巡遊的目的,但是說是取樂,卻不能做出任何的證明,因為此時是隋煬帝剛即位,就在此前後,隋煬帝還陸續在邊疆有所成績。
所以,隋煬帝大機率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經濟往來,而更多是為了鞏固南方的統治秩序,當然也不是為了取樂。
但是魏徵在《隋書》中論述時明明也提到此,卻在最後的結論中這麼說到:淫荒無度,法令滋章,教絕四維,刑參五虐,鋤誅骨肉,屠剿忠良,受賞者莫見其功,為戮者不知其罪。驕怒之兵屢動,土木之功不息。
-
16 # 愛冬的文
後世人們對隋煬帝修建大運河的舉動爭議很大。有人說他修運河只是為了貪圖享樂,去揚州觀賞瓊花,還有人說,修建運河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修建大運河是隋煬帝審時度勢,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政治舉動。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第二代皇帝,後世歷史稱之為“一代暴君”。唐高祖李淵諡號楊廣為“煬”,後來人稱隋煬帝。
隋煬帝楊廣畫像
隋煬帝在位期間,修隋朝大運河,營建並遷都洛陽,西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濫用民力、窮奢極欲,引發全國範圍農民起義,天下大亂,導致隋朝崩潰覆亡。
隋煬帝楊廣有兩大功績則被後人稱道:完善科舉制,修建大運河。
修建大運河的過程
隋煬帝楊廣修建大運河,主要是在春秋到南北朝各王朝留下的舊河道的上疏浚,溝通各個水系。。
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修通濟渠,從洛陽的西苑連通至今江蘇淮安,同年又疏浚山陽邗溝。
大業四年(公元608年),開鑿永濟渠,使得通濟渠向北延伸,利用沁水河道,南接黃河,北通涿郡(今北京)。
大業六年(公元610年)修建江南河,從京口(今江蘇鎮江)穿過太湖直達錢塘江邊的餘杭(今杭州)。
整條大運河的開通,溝通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
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西通關中,北至華北平原,南到太湖流域,長度達到二千多公里。
修建大運河的緣由
一、政治方面
隋朝統一後,晉南北朝時期發展起來的門閥世族仍依恃其強大的勢力,企圖與中央政權抗衡。
這一尖銳矛盾在江南地區尤其突出。隋朝要實施對南方的有效統治,加強中央集權,迫切需要保證朝廷在南方的權力威懾,貫通南北運河勢在必行。
二、經濟方面
南方經濟發展迅猛,成為全國經濟重心。隋統一全國後,定都長安。國家需要加強對南方的管理,需要南方糧食物資供應北方。
同時,長時期的分裂阻斷社會南北經濟的交流,而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經濟的發展迫切要求南北經濟加強聯絡,互通有無。
三、軍事方面
北部邊境少數民族政權對隋亦是大患,隋王朝派出大量軍隊駐紮邊境,這些軍隊僅靠屯田是不夠的,必須依靠江淮和中原糧餉供應。路途遙遠,開鑿運河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正是因為上述原因,隋煬帝即位後就開始修建大運河,帶動了中原與南北各地區經濟社會文化交流與商貿發展,促進各個地區的文化發展與民族融合,有力支撐隋朝對四周展開徵討,擴大了隋朝版圖。
隋煬帝修建大運河功在當代。
隋煬帝修建大運河的同時,濫用民力,建東京,修長城。三下江都,一遊西域,大肆揮霍,窮奢極欲,消耗財物無數。隋煬帝急促興建大運河,消耗大量人力財力。先後調發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諸郡的農民和士兵三百多萬人。掘河的民夫,經久不息地勞動,加上疾病侵襲,死亡人數佔全部一半以上。
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派楊素、宇文愷等人於洛陽興建東京。每月使役二百萬人。隋煬帝追求奢華,花費錢財無數。
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出巡榆林動員壯丁百餘萬人,於榆林至紫河(今內蒙古、山西一帶)開築長城。
大業八年(612)到大業十年(614)三徵高麗,出動軍士及民工數百萬人。更成為隋末農民起義爆發的直接原因。
隋煬帝十幾年的徵役,使用軍士民工達一千萬人次以上,造成田地荒蕪,民不聊生。各地烽煙四起,農民起義爆發,隋朝滅亡。
文說單純就隋煬帝修建大運河而言,是非常有遠見和魄力的。大運河對隋朝時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中央集權制的加強,都起了促進作用。
後世在其基礎上修建京杭大運河,至明清作用發揮到極致。至今日京杭大運河仍然發揮作用。
隋煬帝楊廣修建大運河無疑起到先驅示範作用。
-
17 # wen子哼哼
大運河是中國歷史最有價值的大型工程,對國家統一、繁榮經濟、增強國力都有極大好處。
解決北方吃飯問題在古代,水路運輸相比陸路運輸有著絕對的優勢。但是中國的地理特點是西高東低。主要的河流,比如長江、黃河、海河等,在地圖上都是橫著的。要想讓河流變成全國的交通運輸網,就要從南北方向貫通這幾條河流。大運河的修築就打通了這幾條河流,讓全國的交通網變成南北直上直下。
南北朝以後,中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南方的糧食產量逐漸增加。隋煬帝修建大運河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把南方的糧食運到洛陽,解決了首都吃放的問題。
推動商業發展商業活動嚴重依賴於交通。現在我們說,想致富、先修路。大運河就是古代的商路,在大運河沿岸,出現了很多發達的商業城市,國家和人民都受益很多。
大運河沿途變成中國經濟最富庶的地方,也在一定程度上嚴重打擊了沿岸的門閥勢力。
過去,苦於中國面積太大,行軍成本太高,各地門閥勢力乘機發展,甚至和中央勢力叫板。大運河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讓隋煬帝所屬的關攏集團擁有全國最強的軍事實力,大運河沿岸的門閥就不再敢輕舉妄動了。
促進國家統一我們常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站在隋朝往前看,中國統一的時間一直不比分裂的時間長。兩週統一近三百年,結果東周又分裂了五百多年;兩漢統一四百多年,但兩晉南北朝又分裂了三百多年。隋朝以後,中國古代歷史統一的時間久明顯長於分裂。
所以說,大運河是一件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但是,生活在楊廣時代的老百姓不這麼想。
非不會修,不敢修也隋煬帝以前的皇帝為什麼沒有修大運河呢?不是他們傻,是他們不敢。
修大運河,相當於要跨越中國南北,生刨出一條河來,也不管中間是山,還是丘陵。這可不是玩笑,哪怕放到現在,也是需要舉國動員的超大型工程。隋煬帝之前的皇帝們,不是不想挖,是真心挖不動、挖不起。
但是隋煬帝心氣太高,他不僅要挖,而且要在自己這輩就挖好。不在乎多少代價。所以,他強迫310多萬隋朝的奴隸和罪犯建造大運河,其中250萬人因勞累過度和疾病而死亡,致使國家經濟遭受到了極大的破壞。
所以,楊廣死後,諡號是“煬”,這是暴君才能得到的評價,就是因為他修大運河,給全國百姓帶來了深重的苦難。
-
18 # 舊時光的光的光的光
弊在急功近利,耗損民力過甚!天下初定,尤其是南方富庶之地剛剛被納入帝國版圖,人心思定,而煬帝卻徵調民夫,三徵高勾麗,窮兵黷武,天下疲弊,諸侯四起,乃至亡國。
利在千秋萬代,溝通南北,滋養華夏,大運河的開通直接滋養神都乃至關中長安,至此江南糧草可更加便捷的運往帝國的邊陲,為帝國的強盛注入生機與活力。
-
19 # 歷史守望者
開鑿大運河可以說是隋煬帝的成就之一,但是在當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那麼應當如何評價隋煬帝修隋朝大運河這事,真如人說的那樣是“弊在當代,利在千秋”嗎?利在千秋好理解,弊在當代則不盡然
要想客觀評價隋煬帝修大運河的功過,先得了解下隋煬帝修築大運河的原因。
隋煬帝修築大運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其中或許真的包括便於下江南遊玩這點,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它三方面。
一方面,隋朝時期門閥士族勢力龐大,足以影響國家政權,為了加強對門閥士族的控制以及鞏固政權,所以隋煬帝修築大運河。有了大運河,京城去往各地的交通更為方便了,朝廷也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各地。
另一方面,隋煬帝遷都洛陽後,大量糧食等物品需要從各地運往洛陽,這也是隋煬帝修大運河的原因之一,因為運輸大批次物質的情況下,漕運比陸運方便許多。
隋煬帝修築大運河還有一方面的原因在於利用大運河溝通南北方,促進南北方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以此促進國家發展。
從以上幾點原因來看,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利在千秋,這點比較好理解,大運河不僅方便了交通,而且帶動了沿線地區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
從隋唐至明清,無不受益於大運河,即便在交通高度發達的當代,大運河依舊在發揮著不小的作用,所以利在千秋是值得肯定的。
弊在當代顯然是片面的說法。隋煬帝當初修築大運河的初衷就是為了從大運河收益,而且事實也證明了大運河對當時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不過,隋煬帝修築大運河在當時來講確實也存在一些負面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動用大量的百姓、耗費大量的錢財來修大運河,以至於農民起義紛起,這也是加速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總體來講,隋煬帝修築大運河在當時是有利有弊,對後世而言主要是利。修築大運河是加速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但不能因此全盤否定修築大運河的積極意義。 -
20 # 漩渦鳴人yy
怎麼講呢?中國號稱基建狂魔知道這個東西背後代表的含義是什麼嗎?
如果我們仔細去想想的話,就會明白交通是一個國家強盛的基礎,沒有發達的交通方便整個國家的物流方面,整個國家的經濟交流,那這個國家的強盛談何說起了一個地方付,那就真的只是一個地方付了,然後他們生產的物資,他們的資本沒有辦法從這個地方湧到全國其他。地方帶動其他地方一起付,那這樣的國家絕對是有問題的,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
所以一個國家的交通很重要,重要到即便是再窮也不能窮了,道路的修建道路不通則國運不同,血脈不暢。
對於古代的那種情況來講,水運是很重要的。咋不說的個人曾經去過一個水庫,在那個地方別人說水庫旁邊有個冠道,而且古代的官道都是沿著水修建的,因為在那個時候運輸裡最大的肯定就是馬車,馬車是需要用到深處的利得,而不是像現如今演戲一樣啊,隨便一條道路就放在樹林子裡那個地方,你走什麼牲口,牲口是需要喝水的,喝水。而且還特別大,人家又不是駱駝,所以必須得修建在水的旁邊,沿著水休假的關到那運輸量財大那才能夠保障暢通無阻,而且水稻又可以把他作為航道,水路運輸運輸的量比牲畜運輸的量還要大。
這是什麼,修建水利工程帶來的重要性。
隋煬帝修建這個京杭大運河是貫通了中國的南北,這就使得中國南北可以有很好的物資交流,這一點體現的最巔峰的時期是什麼時候北宋北宋的時候,雖然國土面積不如唐朝,但是它的GDP總量卻是一個令人誇張的數字,這是封建時期所能達到的一個巔峰,為什麼,正是因為依賴著運河,所開拓的農耕文明的商業體系,帶給了整個國家經濟上升的一個推動力。
再加上如此大規模的修建人工渠道所帶來的水利灌溉方面的便利,也使得當時的農業得以快速的發展和推動,在隋煬帝時期就已經出現大量的人工渠道,而這些人工渠道在農業發展的時候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隋朝的存糧是封建歷史之最,這正是基於了當時全國大規模修建水利工程所帶來的好處,而隋煬帝就是把這些水李工程連線在一起構成了京杭大運河。
所以說隋煬帝的京杭大運河可以說是罪在當下,功在千秋,有的時候這些東西必須要有人去做,而開拓者往往是值得尊敬。
回覆列表
任何歷史問題片面的看待,都是有弊端的,我們對於歷史事件的評價一定要客觀公正,京杭大運河在古代看來是弊大於利,而對於今天來說,卻是利大於弊。
從今天的角度綜合來看,京杭大運河是一項非常偉大的工程,它是一條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量最為浩大的運河,對於隋朝時期來說,要修建這樣一條運河,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從封建時代來說,因為古代的都城一般都在黃河以北,對於南方一些地區和城市的管理,並不方便,我們都知道,如果地方權力過大,而中央又不能及時制止,那樣,雖然打下了天下,能不能坐得穩天下就是件難事了。隋煬帝為了能夠穩固隋朝江山,為了便於對南方的管理,鞏固中央政權,開通這條大運河就為南北交流打下了基礎。其次,從文化上來說,京杭大運河有利於南北地區的文化交流和促進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對於中華民族的整體社會歷史發展都是非常有幫助的。並且在古時候還方便了南糧北運,對於北方地區的糧食補給提供便利,畢竟陸路運輸過於漫長。
從現代社會的發展來說,京杭大運河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覷的。對於南北地區經濟文化發展不均衡起到了一個調和的作用,南水北調、南糧北運等工程,都可以藉助京杭大運河之力,特別是對於沿線地區的工農經濟發展和城鎮的興起有一個良好的推動作用,可以說,南北地區的各方面交流發展都與京杭大運河緊密相連,其作用和影響不同一般,意義非常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