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小巷歷史館
-
22 # 清山雅舍
前言
很高興看到五年級的三國迷!同樣作為三國愛好者,我覺得三國這樣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能稱作真正英雄的人還是不少的,這裡不便一一描述。我挑出個人最推崇的三個人來講,以為代表。至於司馬三父子,實在算不得英雄。
何為英雄既然要評選英雄,我們就有必要弄清楚判斷標準。何為英雄?指才能出眾或勇武過人的人。不過,這只是一個基礎並且寬泛的定義,我們不妨再提高些門檻。就從“英”字著手,根據《古代漢語詞典》的解釋:“英者,傑出、英明之人也,有絕美的氣度和聲譽。
那麼,判斷英雄的標準就是——英明傑出且有極佳的氣度、聲譽的才能出眾之人。
劉備第一位就要講劉備,有人可能想反對。別急,先看看劉備是否符合標準。首先,劉備從24歲參軍征戰到59歲漢中稱王,以他起點低、顛沛久、坎坷多的條件,打下如此偉大的基業,這是非常人能做得到的。就憑這點,他毫無疑問是一個傑出英明的人。
可能很多人只看過《三國演義》,對劉備的印象是愛哭、愛磨嘰、打仗靠兄弟、計策靠孔明。在此提醒大家不要把《三國演義》和正史混淆了,真正的劉備也是頗有兩把刷子的明主。
我們再看氣度和聲譽,這簡直就是劉備的最強項。比氣度和名聲,三國中能和劉備比肩的人屈指可數。從北海救孔融於黃巾之圍開始,劉備便已是聲名鵲起。之後,在徐州也受到了陳登和糜竺的示好和敬重;陶謙更是禮遇劉備,在病逝前還將徐州牧讓給了他,可見劉備的聲譽之高。後來曹操南下荊州,百姓隨劉備出走者多達十餘萬眾,日行十餘里。屬下勸他放棄百姓先走,劉備因不忍心而拒絕了。由此,又可見其氣度聲譽之不凡,受百姓愛戴如斯。這樣的事例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所以,劉備是真正英雄,名副其實。
諸葛亮第二位是諸葛亮,也是老熟人了。諸葛亮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有管仲、樂毅之才,可稱三國中頂尖的內政人才。蜀漢的建立和崛起,都有他的顯著功勞在裡面。他一生的志向遠大——“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他一生真實的寫照。作為歷史上公認的忠臣良相,他的氣度聲譽自然是極佳的。所以,諸葛亮堪稱真正英雄。
士燮(xiè)第三位是士燮,這個人恐怕很多人陌生。但是在東漢末,士燮可是真正的交州霸主加博學名士。《三國志》評價他:
“燮體器寬厚,謙虛下士,中國士人往依避難者以百數。耽玩《春秋》,為之註解。”
《資治通鑑》評價他:
“士燮體器寬厚,中國人士多往依之。雄長一州,偏在萬里,威尊無上,出入儀衛甚盛,震服百蠻。”
正史的記載中主要體現了兩點:一是說士燮這個人寬厚有氣度,博學多識,接納了很多去避難計程車人,名譽極佳;二是說他能力卓著,雄踞交州,為一州之首領,威震百蠻。很顯然,士燮也完全符合英雄的標準。所以,他也是真正英雄。
結語最後,我們再來看看司馬三父子,陰謀詭計、城府深藏這些事兒先按下不提。光是因為戀棧權力便叛國造反,是為不忠,只此一條就不符合“聲譽極佳”這一條標準,比起前面三位英雄,口碑也是天差地別。所以在本文的討論中,司馬父子三人不算真正英雄。
-
23 # 谷老師
毫無疑問的,三國的真正英雄是曹操,同時代的任何其他人都不能和曹操相比,這是因為:
首先,曹操擁有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當時人對曹操的評價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可見曹操不僅有雄心壯志,也為當時許多人所理解。
其次,曹操有統一天下的高超戰略,挾天子以令諸侯,從而取得政治上的主動。
再次,曹操抓住了統一的歷史機遇,公元196年,曹操把漢獻帝接到許,從而在政治上取得優勢地位,他先以司空,後以丞相的名義號令天下,以順討逆,接連取得勝利。
第四,曹操取得了優越的戰略空間,官渡之戰以後,曹操建立了以洛陽和許為核心,以鄴城為支點的統一核心地區,不斷向週四周發展力量,最終統一北方。
第五,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大批人才投到曹操麾下,形成謀士如雲,猛將如雨的局面,北方作為統一中心的地位已經不可撼動。
第六,由於歷史機遇,孫堅,孫策,孫權父子在江東站穩了腳跟。曹操,曹丕父子曾多次出兵征討,都沒有成功,這說明,天時地利的綜合因素不是某一人在短期內能解決的。
最後,劉備在四川站穩腳跟,實現了長久統治,曹操失去了從漢中迅速進站四川的戰略機遇。這不是曹操智術短淺,而是洛陽政局不穩,曹操不敢在漢中久留。
司馬三父子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為曹魏立下了汗馬功勞,從這一點來看是英雄,但他們後來篡權,理所當然是奸臣。
-
24 # 梁迷糊
三國時期能人豪傑輩出,真正能算上大英雄的寥寥無幾,曹操算一個,司馬三父子並算不得什麼大英雄。
自古時勢造英雄,但是對英雄的定義是什麼?
英雄:1、有才能,勇武過人
2、為民族做出重大傑出貢獻
3、為人民利益而英勇奮鬥的人
曹操早些年是心向漢室的,因為時事的不同,他的心也在變化,人肯定都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局面發展,他刺殺董卓想匡扶漢室,無奈失敗,死裡逃生已是不易,後來又費勁巴拉的拉隊伍,但是慢慢隊伍壯大了,也有了別的心思,就算曹操不想,他手下也還有一群人看著呢。更何況當時的形式,董卓霸權,遷都漢室威信早已不再,自古英雄甘於屈居人下者,哪個領導者不得威信,謀略,雄心皆有,不然何以服人?所以曹操才有後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局面?
而司馬三父子只能是政客,摘了曹操勝利的果實罷了。高下立判!憑心而論司馬三父子之手段也是能人
略表拙見,還請海涵[祈禱]
-
25 # 叨叨克Ly
我曹操才是英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此亦是孟德的過人之處也。只有曹操一個人坦率地說出了這個話。曹操雖然奸詐,但是奸詐裡面也有坦誠,他至少敢把奸詐的話公開地說出來,他是真小人,不是偽君子。所以說這是曹操超過其他人的地方,因為這個世界上偽君子實在是太多了。曹操有血有肉,有理性也有野性,即會耍詐又會耍狠,同時也誠實厚道,他既能容人,有心胸狹窄,既豪情萬丈,又濫殺無渡,既挾天子已令諸侯,又終生不肯廢漢帝自己取而代之。 曹操在軍事、政治、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文采泱泱,武略滔滔,足智多謀,這使得他在戰亂紛飛的三國曆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
軍事:兵行詭道
《三國志》中寫道曹操一生親自指揮的戰役大概有30多次,其中大部分是勝利的。戰場上的曹操將兵行詭道演繹得淋漓盡致:
戰呂布,曹操時而詐死誘呂布來襲,時而令老幼婦孺充任疑兵,最終是呂布命喪白門樓。
破袁紹,曹操用兵神速,硬是在袁紹德援軍到達之前將烏巢給燒了。日後對付袁譚、袁尚的時候,採取了郭嘉的計謀,耐心等待,最終等來了二袁的分裂。不費一兵一卒,等到了公孫康送來的二袁人頭。
透過以上的事實我們可以看出,曹操的用兵之道確實很了得,並沒有《三國演義》中寫得那麼狼狽。長坂坡一戰,為了突出了趙雲和張飛萬人莫敵,就把曹操當個陪襯來寫,其實明眼人一看便知,曹操是大獲全勝,而劉備只是沒有全軍覆沒而已。
曹操為數不多的敗仗中,最出名的是赤壁之戰。但憑良心說,曹操在赤壁之戰的前半段是佔據了上風,而且是絕對性的,對於最後的失敗,可能是曹操一生勝仗太多,使得他過分的相信自己。
總體來說,曹操是我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具有非凡才能的軍事家。
文學: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曹操在文學上的成就我不得不說,他是建安七子之首,又很高的成就。
曹操的詩特別出名,大多數反映了漢末社會的動盪和人民的貧苦生活。如《篙裡行》中的 “鎧甲生飢蝨,萬姓以死亡。白甘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真實地反映出了漢朝末年的社會狀況,被譽為“漢末實錄”。
另一首《龜雖壽》詠歎了自然界中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觀滄海》描寫了山海間萬物的繁茂和瑟瑟秋風。
人品:多疑與寬宏
曹操的多疑歷來被後世所“稱讚”,也難怪,曹操就這點能令人將他記住。《三國演義》由一回寫道,曹操對周圍的人說自己夜裡好殺人,叫他們不要打擾自己,並在當天晚上殺了一個人,其實曹操夜裡不會殺人,它是他被周圍的人殺才故意這樣做的,這不得不說,曹操的多疑性格十分嚴重。
相反,曹操對人有時候卻十分寬容。如張秀曾經殺了曹操的兒子和愛將,當張秀來投向的時候卻盛宴款待;陳琳曾經幫助袁紹寫過一篇文章,文章將曹操的祖宗八代一網打盡,罵的曹操狗血噴頭,結果陳琳仍然在曹操的手下得到了重用。這種對人的寬容也許是後來曹操手下人才濟濟的原因。
用人:唯才是舉
劉備的手下有“五虎上將”,之所以列出這五虎是因為人太少了,以此來掩飾人才的缺乏;東吳孫權的手下掛得上名的也只有甘寧、周瑜、魯肅那幾個。相比之下,無論哪個時段,曹操的手下都是猛將如雲。
在曹操的用人之道里面,只有四個字:“唯才是用”。不論是名聲不好的還是貧苦人家的,只要有能力,曹操都會委以重任。具體的看來,曹操的手下有自己的族人(曹仁,曹洪,夏侯敦),有素不相識的(典偉,許褚),有在行伍戰陣之中發現(李典,于禁),更有從戰俘裡面收服的(張遼,徐晃),還有一些沒有被歷史記載的人(陳橋,滿寵)。這些人都是經過曹操的慧眼提拔以後才得以建功立業的。
曹操也善於各取所長,如許褚、典韋有武力,忠誠守法,平時曹操名他們做自己的虎威,打仗的時候救命他們做先鋒;文聘原是劉表手下的大將,在江南一帶很有威信,於是曹操就命他鎮守江夏,抵禦孫權。
曹操與袁紹相比,沒有袁紹的龐大家族世系的有力支撐;和孫權相比,沒有父兄留下來的大好基業;和劉備相比,沒有那悠遠的帝王系譜可供露臉。而他的成功,是靠自己的才能打造的
回覆列表
三國時代風起雲湧,豪傑輩出。那麼在諾大的一個三國時代,有幾個人能夠稱得上英雄呢?司馬三父子又算不算英雄呢?想解答這個問題,就要先了解一次何謂英雄。
英雄的幾個必要條件1.常懷仁義之心
評價英雄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這個人是否有仁義之心。
唯有心懷善意,真正為天下人所考慮的人才能成為英雄。敢為天下先,得民心者。
從這一點來說,細數整個三國,這樣的人並不多。
如曹魏集團的曹操,非常了得,以小博大,敢殺董卓。甚至以弱勝強,打敗袁紹。但是他也是被稱為梟雄、奸雄。卻不能被稱為英雄,皆在於他殺孽太重,屠城太多。雖然為當世英姐,卻算不得英雄。
再者如曹丕等人,有殺弟之嫌,算不得英雄。
而曹植,也不過是一代人傑而已。
二、頂天立地,光明磊落大英雄者,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如郭靖,堂堂正正,為國為民,雖然耿直,但堅定不移,為了心中的理想奉獻終身,這樣的人可以稱為大英雄。
而三國之中,如孫吳之輩。
孫堅戰力無雙,帶兵打仗,力斬華雄,當為當世英豪。但是他卻妄想稱帝,存在私心,雖然在現在看來皇帝是有能者居之,但是在當時漢帝尚在,因此便是謀朝篡位,為當時所不容。
孫策英武,孫權睿智,但是年老之後,昏庸不堪,因此也不算英雄。
三、常有大志,而終始不渝英雄者,為理想奮鬥,併為此奮鬥終生者可稱英雄。
在蜀漢集團可稱英雄者,唯有武侯諸葛也。
諸葛亮草廬之中三分天下,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六次北伐,嘔心瀝血。只為完成先主遺志。如此之人,喝不成其為英雄。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至於司馬父子,雖有大志,亦有才能。但是謀朝篡位,為禮法所不容。故不能稱其為英雄。
三國何其之大,梟雄,奸雄,人雄,豪傑無數。但是英雄,唯武侯一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