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時候孩子做錯了事情會很生氣,經常半天不搭理她。算不算“孤立”孩子?
13
回覆列表
  • 1 # 生活百腦匯

    近65%國小孩童,曾因在學校遭排擠、被嘲笑而恐懼上學。不讓孩子在班上被孤立、排擠,父母得幫忙。化解隔閡不易,但也不是不可能,只要防範得宜,多加註意,還是能幫孩子重修人際關係課。即使當不成人氣王,至少不必變成班上的冷空氣。

    一、調查原因,釐清真相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小孩壞壞的形象也不會一天就形成,怎麼辦?

    先調查一下,從常接觸孩子的人問起,像是學校、安親班的老師,開娃娃車的司機。可能的話,還能利用班上慶生會、戶外教學擔任志工,聽聽其他人怎麼評斷孩子。

    他偷人家的東西?愛在課堂上譏笑別人?老是唱反調?行為粗魯,做事漫不經心?

    如果孩子遭受的是不白之冤(例如:小偷、作弊),因而造成誤解,當機立斷,快請老師協助調查。找出謠言的源頭,澄清事實,早日讓孩子的名聲獲得平反。

    如果是孩子本身的錯,憤憤不平只會引起更大反感;四處哭泣,更容易製造出懦夫或愛哭鬼的形象。

    建議做法是勇敢接受別人的評價,讓孩子練習自我覺察的能力,把別人的指教當成努力調整的目標。

    二、針對缺點,主動出擊

    陪孩子列出改善清單,一次針對一項指標,一次改善一樣毛病,就像那個有名的故事:一個邋遢、頹廢的男人,因為有天接受了一束鮮花,他開始整理桌子、房間,最後整理儀容,成功改造自己。

    當然,那是故事,目標很難一步到位,既然壞形象已深植人心,要想扭轉乾坤,一樣一樣來吧!

    清單列出後,請孩子提出解決的辦法:

    自然老師說你上課時喜歡到處走動,亂動別人的實驗器材。你該怎麼跟老師保證,不會再這麼做?

    阿正他們說你老愛指揮別人,自己卻什麼事都不做。你能不能想一想,該做哪些改變讓同學願意和你一起玩?

    同學不喜歡和你同一組,因為你老是遲交作業,害他們被扣分。你該用什麼方法,重拾同學的信任?

    大家都說你不愛洗澡,身體發出臭味,所以沒人想坐在你附近。你該怎麼改變,才能讓同學喜歡你?

    能夠自我覺察,才能自我剋制;能夠對症下藥,漸次改善壞毛病,對孩子來講,何嘗不是自我鍛鍊的開始。

    三、抬頭挺胸,建立自信

    即使被拒絕、被孤立,也不要孩子變成可憐蟲!

    請告訴孩子:抬頭挺胸,面露微笑,被拒絕了,也要很優雅、很堅強。

    讓孩子練習幾個簡單的句子:

    「這回不行,那下回吧!」

    「好吧,就這樣咯!」

    堅定的短句子,可以保護孩子,在他被毫不留情的拒絕時,能迅速脫離受傷害的戰場。

    伴隨拒絕而來的,有時還會碰上同伴無情的嘲諷和捉弄。和孩子一起想想,有沒有自我解嘲、反方向思考的迴應之道:

    被人嘲笑頭太大。「我媽說,頭大的人才聰明呀。」

    被人譏笑身高太矮。「法國皇帝拿破崙比我還矮呢!」

    人生轉個彎,風景會更好。被人譏笑,也是自我成長的開始哦!

    四、轉換情境,重新出發

    等不及孩子的改變,怕他因為這回的事件,嚴重影響信心?

    速成的方法,或許可以先讓孩子參與其他活動,例如:棋社、合唱團、擔任公益團體的志工、學點新的才藝。從一個彼此陌生、氣氛友善的小團體再次出發,讓他在這裡練習交友的技巧,鼓勵孩子新的正向行為:

    「你懂得分享玩具,讓那些小朋友都很開心,你覺得呢?」

    新的活動與友伴圈,是新的契機。如果孩子又出現老毛病,可事先以暗號約定提醒他,讓他記得:自己又在生氣了、又在八卦了、又在瞪人了。實地多練習,漸漸就能與人群愈來愈融洽。

    或許透過新的活動,能幫孩子發現他的特質。愛迪生小時候被當成白痴;愛因斯坦更是從小就被視為低能兒,四歲了說話都還結巴。結果呢?一個成了發明大王,一個是相對論的發現者。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不同的特質,化危機為轉機,幫孩子找到他的特質,從特質裡建立自信,把眼光放遠、格局放大。有寬大心胸的孩子,自然會展現迷人的自信。

    五、友誼清單,單點突破

    在幫助「獨孤王子」時,因為覺得事態有點嚴重,我陪他重新整理一次人際關係表。表中列出他覺得班上誰對他最不友善、不友善、挺友善和友善的名單。

    想同時讓全班喜歡他當然不容易,但是,如果能找到幾位,甚至只是僅僅一位同學願意開始接納他,就能有效降低孤立感。

    分析表一列好,我發現,其實真的對他很不友善的只有一、兩位班上的意見領袖,大多數的同學都在不友善和挺友善之間,友善區也還留著幾個名字。

    因為名單縮小,他覺得班上並不是那麼可怕,沒有那麼多人討厭他,下課會主動找友善區的同學玩;分組時,我也儘量讓他們同一組,終於讓「獨孤王子」不孤獨了。

    孩子被排擠,不要慌,和孩子列張清單,重新梳理一下他的友伴圈。從那些比較容易接納他的小朋友,重新展開友誼試試吧!

    鼓勵正義感,化解排擠風

    人人都需要朋友,愈是高年級愈需要同儕的認同。當群體在排擠某人,很多原本善良的孩子即使沒加入作弄他人的行列,這時為了明哲保身,大多也會選擇默不作聲。

    父母應該常常主動關心孩子在校的事情(愈是高年級,愈需要關懷),營造一種氣氛,讓孩子願意談談校園裡發生的事,在排擠才剛剛萌芽時,就能警覺制止。

    最重要的是,老師或家長聽到這類事件時,應該鼓勵其他孩子勇敢的說「不」。對,是說「不」,站在正義這方,不加入排擠的行列。

    寧肯相信孩子都是善良的,善良的心能召喚出正義感。鼓勵孩子勇敢,做支援正義的力量,只要多幾個這樣的孩子,班級裡就不容易形成集體排擠某人的風潮,也會降低「獨孤王子」或「寂寞公主」的機率了。

  • 2 # 應舍

    在家庭中不要孤立孩子,這裡的孤立指的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無視。那句話說,沒有對孩子很好的進行陪伴。

    比如媽媽在家看電視,爸爸在家玩手機,孩子獨自一個人在地上玩玩具,這樣的孤立就會讓孩子缺乏,爸爸媽媽的關愛,缺乏交流和家人的親情的感受,時間長了,對孩子會形成一種不好的影響。

  • 3 # 南方俏

    在家裡不要‘’孤立‘’孩子,我能做到。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家長的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犯錯,一起擁有快樂,最好的是參與孩子成長的過程。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也是很大的。而隨著社會環境、家庭生活氛圍的改變,越來越多的特殊疾病患兒出現,行為發育遲緩、精神發育遲滯、多動症、抽動症、自閉症等這些疾病的患兒發病率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其中,自閉症患兒越來越多。這都與孩子被‘’孤立‘’有直接關係。

  • 4 # 慢媽繪生活

    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值得所有家長引起重視!

    我覺得,在家庭生活中,我們家長常常會忽視孩子的感受,把孩子“孤立”起來,給孩子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

    反思我自己,有時候做的就很不好:

    1.常常邊看手機邊陪孩子玩,沒有全身心地陪伴孩子。久而久之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在爸媽心中不是那麼重要,更甚產生孤獨、自卑的感覺。

    2.覺得孩子犯錯了,比如弄壞東西、不好好吃飯、任性不聽話啦……家長立馬統一戰線,對孩子“諄諄教導”、“三令五申”:這樣不對、那樣不妥、以後要怎麼怎麼做……卻很少站在孩子角度上去思考、去解讀孩子的行為,用更好的方式去引導孩子、跟孩子交流。這無疑又把孩子“孤立”起來了。

    仔細想想,隨著孩子的長大,和孩子朝夕相處的時間真的是越來越少了!一定要珍惜這些美好的親子時光了。家長要多從孩子視角考慮問題,給孩子以更高質量的陪伴,讓孩子覺得你愛他,很愛很愛他!

  • 5 # 黃一越媽媽講育兒

    孤立的本意,是孤獨無助,得不到同情和援助。而在家庭中孤立孩子是指情感上的,被忽略。

    首先,媽媽對於孩子的意義,是孩子的老師,是孩子內心的守護神。當孩子有情緒,委屈,憤怒,無所適從,恐懼時,媽媽如果不接受孩子的傾訴,只從主觀上讓孩子停止哭泣,放棄恐懼,進行批評和指導,忽略孩子的感受,讓孩子下意識關閉自己的心門,那麼這是來自母親的孤立造成的。

    其次,爸爸對於孩子的意義,是孩子內心力量的源泉。如果爸爸長期對孩子缺乏陪伴,孩子的力量感就會很弱,這部分的內心是空洞的,面對一些需要堅定信心的問題會有無力感,這是來自父親的孤立造成的。

    所以,在家庭中,父母要對孩子儘量多的陪伴,同時在孩子的情緒中要學會傾聽,接受孩子的感受,並且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消化情緒帶來的問題,為孩子的內心提供堅實的後盾,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的性格。作為媽媽,我可能也會有忽視孩子的時候,但是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盡量去多關注孩子得情感需求。

  • 6 # 糯米麻麻Coco

    能做到。

    孩子天生好動,好玩,做錯事情很正常,只要大人們明白,這才叫孩子,如果孩子生下來就跟我們大人一樣懂事,那豈不是神仙。

    所以要尊重孩子的犯錯,要正確引導和處理孩子的情緒,孤立孩子得到的不是孩子的知錯就改,而是對父母的失望,感受到的不是愛,而是冷漠。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可以冷靜五分鐘,但請不要孤立孩子。

  • 7 # 小王子愛上狐狸

    這個問題很實在,可能每天都有很多這種被家長“孤立”的孩子。或許,家長們認為這種冷處理是想讓自己和孩子反思,可是這對於孩子來說,卻是一種深深地傷害。作為一個媽媽,幾乎是能夠拼盡全力去愛孩子的。我有過一次試著一個小時沒有理孩子,原因是那天他做錯了事,我批評了他。後來他給我道歉,我選擇了沉默。就那樣,孩子可憐巴巴地站在哪裡,最終我叫他坐我旁邊,他緊緊地依偎著我。那一刻,我感覺到了他的無助和害怕,自己特別後悔剛才那麼對他。

    所以,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這樣冷處理過,我想孩子真的是畏懼這種孤立的。有事說事,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這樣才是正理。

  • 8 # 小公主變形計

    我女兒今年6歲多,有時候孩子做錯了事情我也會忍不住很生氣。有幾次我也會不搭理她,但在這麼做之前,我一定會非常清楚地跟她說:“你這樣做事情,媽媽很不開心。現在,媽媽希望你自己一個人待著,好好想一想。媽媽也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讓自己冷靜一會兒。”

    基本上,我跟她這麼說的時候,是很成人方式的。她就會意識到:媽媽真的生氣了。一般她會待在自己的房間裡。等再出來時,會看看我的臉色,然後湊過來,跟我道歉或者說明原因。有些育兒書上把類似這樣的做法叫“冷靜角”,我覺得很形象。其實,適當讓孩子冷靜冷靜,挺好的。

  • 9 # 媽咪育兒生活記

    冷暴力是最強大的武器,把所有的希望都殺死,這樣成長的孩子很抑鬱。

    以前聽過一個故事,有個人從小就很敏感,家裡人誰不開心第一時間就能感受到,所以避免了很多被大人莫名其妙捱打的事情。那次回奶奶家過暑假,叔叔家的孩子也一起回來了,一回奶奶從外面回來,她第一時間就感受到奶奶不開心,悄聲無息的回房間了,生怕奶奶的怒火會延續到自己身上。沒有想到叔叔家的孩子依舊玩得很開心,奶奶看到孩子嘻嘻哈哈,拿起掃把就打,說我那麼辛苦什麼的,你們都不會體諒下之類的話。

    首先得說下,這個人為什麼會那麼敏感?因為她從小在父母的影響下就知道,冷暴力是父母的常事。然後如果自己不會看眼色,就會被父母打,後面繼續指桑罵槐,自己成了父母吵架冷戰的武器。所以造就了現在敏感懦弱的性格,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其次,冷暴力下的孩子會覺得自己不乖媽媽就不愛自己了,原來愛是有條件的,心裡會產生一種懷疑自己和媽媽之間關係的情緒。造成以後自卑,習慣性的去討好別人,因為討好才會得到愛。對於未來的愛情,友情的發展是不利的。

    最後得說一下,冷處理對於你來說估計是解氣的,或者你的原生家庭就是這樣的教育你成長的。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她不知道世界的對錯真假,所有的認知都是由父母引導的,如果孩子真的做錯什麼,她自己思考是很難理解到的,這個時候最需要父母的引導。

    如果孩子再惹你生氣,你可以適當控制自己的情緒,擁抱她,明確的告訴她:媽媽愛你,並不會因為你做錯事就不愛你了,但是你的做法讓媽媽很傷心,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你也愛媽媽對不對?不希望看到媽媽傷心是不是?下次別這樣好嗎,我們拉鉤說好行不行?

    孩子最講跟大人之間的“誠信”了,所以這招不單讓孩子不受傷,自己也沒那麼那麼難受,說不定你的好脾氣好能讓寶寶很快的成長。

  • 10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個人感覺,“冷處理”或者不搭理孩子,也算是“孤立”孩子的一種形式,但如果不是經常如此的話,也不算是特別的“孤立”。

    畢竟,對待孩子的錯誤,尤其是之前有立過規矩的話,那就更需要使孩子明白哪些規矩是必須的,違反了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等。因此,有時候必要的冷處理還是可行的,尤其是對媽媽而言,如果總是在他們做錯後嘮叨孩子,孩子會感到厭煩,你的權威性也將蕩然無存。這也是為什麼父親很少參與育兒,但把握著“話語權”的原因了。

    而且,母親如果只是板著臉,說出後果的話,會讓孩子的心情沉重。他們認為自己犯下了很嚴重的錯誤,於是會為自己的錯誤而負責。因此,我們所說的“孤立”孩子,或許是深諳心理的孤立,而不是不顧孩子具體情況的孤立。如果沒有時間管孩子,家庭成員對待孩子犯下的錯誤還採取孤立的措施,那麼,這樣的家長還是很不稱職的。

  • 11 # 青青寶貝

    這件事情還真沒有做到,我家大寶現在上學了,孩子四五歲時特別淘氣,有時他做錯事情,我為了忍住不對他發脾氣,又為了懲罰孩子,就會“冷處理”,不理他。

    孩子看到我走開了,不理他了,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快速投降,過來抱住我,剛開始我還是馬上原諒他,並好好跟他說,可是下次碰到類似情況他還是不長記性,會犯錯。

    於是我有時候賭氣,故意很長時間都不理他,他叫我也不答應。看到孩子委屈又可憐的樣子,又好氣又同情他。

    儘管在家庭中採用“冷處理”對待孩子不算太好,不過在父母管教孩子時,難免有發火、情緒失控的時候,父母能從衝突中儘快抽離出來,避免對孩子發火、吼叫甚至打罵孩子,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 12 # 吉恩小頑皮

    很遺憾我目前沒能做到問題所描述的那樣不“孤立”孩子。因為有時當孩子做錯事,讓我十分生氣時,我會沉默一段時間不搭理孩子。個人認為我的做法不是“孤立”孩子,因為:1.我沒辦法一直忍耐自己生氣的情緒,我有過對孩子大喊大叫,或者憤怒說教。但那並不管用,而且存在著錯誤的示範。所以在生氣的那一刻,我選擇沉默,暫時不搭理孩子。

    2.我會在一開始告訴孩子,我生氣了,暫時不想理他。孩子這時候往往會有些著急,他並不希望媽媽不理他。所以有時候會哭鬧著讓媽媽不要不理他,這個做法有些欠妥。因為有點讓孩子有種被拋棄的感覺。

    3.這個沉默的時間不會超過半小時,因為我的憤怒情緒消化不需要太長時間。所以這也是我認為自己的做法不是“孤立”孩子的主要原因。

    不過,因為我的暫時不理孩子會讓他有種被拋棄的感覺,所以我在努力找尋準確面對這種情況的方法,終於我在《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一書中找到正確的處理方法。

    1.明確告訴孩子,我覺得被激怒了!我們家長也是有權生氣的,並且應該直接跟孩子說出來,是他的錯誤行為讓我覺得被激怒了。

    2.如果繃著臉陳述沒有效果,那麼我們可以加強憤怒的強度:“我生氣了。”“我非常非常生氣。”等等都可以用。

    3.有時可能會需要第三個步驟來阻止孩子的不好行為:解釋我們生氣的原因,說出我們內心的想法,以及我們希望的行為。

    都說“從錯誤中學習”,我們家長需要做的不是反覆說教某種行為不可取是錯誤的,而是應該在孩子犯錯時就說出正確的做法。只有不斷強化正確做法,忽視錯誤做法,孩子才能夠摒棄錯誤,走上正確,也就是從錯誤中學習了正確做法!

  • 13 # 九皮皮

    因為孩子做錯事情而不搭理他,我不認為這樣算“孤立”孩子。我理解中的孤立是家長不僅是孩子做錯事情孤立孩子,平時生活中對孩子也很冷漠,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關心和理解。

    像孩子做錯事情了,不搭理孩子,這種行為比起和孩子發生正面衝突,對孩子大吼大叫,用語言暴力來打擊孩子,我覺得這種孤立行為不會讓孩子那麼受傷害。在這個孤立的過程中大人和孩子都可以冷靜下來,解決自己的情緒,再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當然,這種孤立行為持續時間不能太長,如果時間過長就演變成了冷暴力,就會讓孩子很受傷害。

  • 14 # 百合媽媽讀心理

    我必須檢討。

    我的性格中有一點大多數人都無法接受的沉默。

    有許多至親的人,因為我的沉默而深深受傷,我的沉默的殺傷力勝於言語,也勝於動手。

    我真正生氣的時候是不屑於爭吵的,我會不再理你,不同你講一句話,甚至都不會再看你一眼,就當你不存在。

    性格中的這一種不再對對方報任何希望、完全放棄的孤傲,在傷到別人的同時,也傷了自己。

    我的孩子不怕我發脾氣時大聲喊,但絕對怕我一聲不吭。關於這一點一定讓孩子心涼,拔涼拔涼的。

    但是這種情況不多,但願很少,少到幾乎沒有……

  • 15 # MM育兒雜談

    孩子做錯了事情父母很生氣,經常半天不搭理孩子。我覺得這類似一種“計時隔離”的教育方法,不算“孤立”孩子,但有過度懲戒的嫌疑。

    首先,從教育方法上,這叫計時隔離。中國傳統上也叫面壁思過,是說如果一個人做錯了事情,需要安靜下來反省自己是否有錯,我覺得這個媽媽的做法應該屬於這種懲戒方法。

    其次,這種懲戒應該有個時間限度。如果家長為了懲戒孩子,“半天”不搭理他的,這個半天到底應該多久合適呢?如果是真的半天時間,這種行為會給孩子造成傷害,也就是“孤立”。大多數孩子在一開始的時候,往往都能意識到自己的過錯,但過長的時間會讓孩子由後悔演變為怨恨。一般來說,“計時隔離”的時間和孩子的年齡成正比:即一歲一分鐘,上限是10分鐘。

    再次,在採用這種方法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生氣。在“隔離”期間,不和跟孩子說話,也不要給孩子所想得到的關注。當隔離結束後,再和孩子心平氣和地談。

    當然,從題主本意看,她並不是主動在行使“計時隔離”,而是因為生氣才蓄意“孤立”自己的孩子。希望父母在對待孩子犯錯的問題上要冷靜,父母意氣用事,很難教育出心平氣和的孩子。

  • 16 # 苗媽說

    別看孩子小,也是家庭的重要成員之一,所以很多家庭事務,應該允許孩子積極參與。

    比如做家務,別擔心孩子不會做,讓她幫忙拿個衣架,掃個地,遞個什麼東西,她會屁顛屁顛的,特別有責任心。

    再比如,如果大人碰到困難,也不要無視你有個小幫手,小貼心人兒,你完全可以跟她說,讓她有同理心,瞭解你的狀態,理解你的心情,哪怕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你心情也會好很多。

  • 17 # 諾媽家有男寶

    被孩子氣急的時候,會忍不住不去理他,主要原因是想平復自己的內心。但馬上,看到孩子巴巴認錯的樣子,又於心不忍。所以會馬上拉過來,進行母子深談。每一次這樣的時候,其實是孩子最貼心的時候,他會很坦誠認真跟我講他的內心想法,而我也在他的坦誠裡進行自省,後悔自己脾氣又發大了!

  • 18 # 豆小米媽媽說

    我覺得我做的還行吧,孩子不算“孤立”吧。孩子幼兒園回來在家,晚飯後一般都是全家一起玩遊戲,要麼玩玩具。每天都是一樣的,洗漱上床後開始親子閱讀,一起讀中英文繪本,探討故事內容,延伸想象力。週末也是,天氣好帶出去戶外遊玩,全身心陪伴。沒有怎麼孤立。當然有時會惹人生氣,想著不理她。可她積極認錯,又是主動黏著人,幫忙做這做那的,從來沒有十幾分鍾以上對孩子不理不睬過。孩子自己也比較乖巧懂事,在家在幼兒園都是比較受歡迎的小朋友。

  • 19 # 堯媽成長記

    我倒是不覺得你的描述屬於“孤立”孩子,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我們和孩子都處於情緒的低落的時候,或者孩子做錯了事情,我們想對孩子大發雷霆的時候,為了控制情緒,可以先不理孩子,把頭轉向另一個放心,在心裡默數十個數,做點別的事情,緩解一下你憤怒的情緒。

    你會發現,你的情緒好些了,這時候再處理就好多了!而且我最近就採用這個方法,很不錯的,所以這樣並不算是“孤立”孩子!

    也就是說在家庭中,不要“孤立”孩子,我好像做不到,因為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一舉兩得,為了學會控制情緒,有的時候也不得不“孤立""一下孩子的!

  • 20 # 小莉育兒

    在育兒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孩子不聽話或者鬧情緒的時候,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想不理孩子,總想著不理會他,他就會慢慢好起來的。也就是我們說的刻意的去孤立孩子,有時候我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很久。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我會馬上意識到自己的這種行為可能是不對的,所以又會主動的去和孩子去溝通,去交流,孩子也會很快的就接納父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青春有你》2什麼時候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