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分影視基地
-
2 # 山西青楊
在《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司馬徽說,“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則可安天下”!然而,劉備兩人都得到了,別說統一中國了,甚至最後連蜀國都沒能保住,這是為什麼呢?
當然,水鏡先生的評語是羅貫中虛構,主要是為了突出諸葛亮和龐統的牛叉,在正史上並不存在。為了讓虛構的評語看起來真實靠譜,最後找了一個理由,即:扶不起的阿斗,將諸葛亮不能統一全國的責任,推到了阿斗劉禪身上!
然而,諸葛亮真有《三國演義》中那麼神?顯然不可能!如果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那曹操、孫權、司馬懿還玩什麼呀,直接舉手投降就算了。俗話說的好,投降輸一半!
所以,諸葛亮有巨大的缺點,才導致了蜀國成為三國之中,最先倒下的那一個勢力。總體而言,諸葛亮一生中有兩大缺點,一個是錯誤的用人,一個是死板的用兵。
第一,錯誤的用人
關於諸葛亮的用人失誤,其實只要看兩個例子就知道了,也可謂諸葛亮用人上的缺點:(1)馬謖失街亭,揮淚斬馬謖,(2)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劉備曾評價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然而,諸葛亮卻沒有看到這一點。事實證明劉備是對的,作為頂級參謀,馬謖是合格的,但作為衝鋒陷陣的將軍,第一次領兵作戰,就失敗了,顯然是諸葛亮沒有識人之明!
如果沒有識人之明的同時,還不注意培養人才,那麼這個國家遲早會完蛋!諸葛亮在世時,大事小事全由他處理,根本不給其他人機會,也不注重培養人才,所以才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21世紀人才重要,公元3世紀也一樣!
第二,死板的用兵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火燒新野、草船借箭等,讓曹操焦頭爛額。然而,真實歷史上,諸葛亮用兵並不高明。或許,諸葛亮不停的“以攻代守”戰略是正確的,但在具體用兵過程中,卻顯得過於“枯燥”!
司馬懿曾評價諸葛亮,“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其中,第一句話非常關鍵,“志大而不見機”的意思是,不懂得抓住機會,總是想來想去的,猶豫不決,最終白白浪費機會!
所以,當魏延向諸葛亮建議,請給兵馬一萬,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韓信的例子,卻被他拒絕!換一句話說,諸葛亮用兵太正,而不敢用奇。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勝”,沒有奇很難取勝!
後記
正因為用人失誤,導致沒有足夠優秀的人才,所以蜀國後繼乏力。關於三國後期蜀國的人才,你能說出幾個?顯然,後期人才極度凋謝,和丞相諸葛亮大有關係。
在諸葛亮用兵上,正因為太正,總是拒絕用奇兵,所以只能和曹魏硬碰硬。但在國家綜合實力上,顯然蜀國無法與曹魏相比。這種硬碰硬,最終只能傷害蜀國國力。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蜀國最終是被鄧艾用奇兵擊敗!
需要說明的是,蜀國滅亡,有其自身道理。比如,蜀國自身先天不足,經濟和人口上,不如曹魏和東吳等。但作為掌舵蜀國多年的諸葛亮,顯然要揹負巨大的責任,阿斗有責任,但不能全怪他吧!
-
3 # 姑且說
人無完人,諸葛亮的最大缺點是太穩,不懂得應變;識人的眼光稍遜色點。也正因為這兩點,影響了蜀漢的北伐大業!
一、諸葛亮太過求穩,不善應變案例:子午谷奇謀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名將魏延想趁著魏國不注意,仿效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自己親自率領5000兵馬出子午谷,直撲兵力空虛的長安,從而一舉拿下關中地區;諸葛亮則自率領大軍從出斜谷,吸引魏軍主力,最終兩軍在長安會師。但是由於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太過膽大,出乎意料,諸葛亮一心求穩,認為計劃太過冒險,一旦失敗便要全軍覆沒,對蜀國打擊太大,因此採取了較為穩妥的攻取隴右,切斷關中與涼州的聯絡,步步蠶食的保險打法。結果,諸葛亮六出祁山,但北伐卻不見成效。
陳壽評價諸葛亮: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諸葛亮在此件事情上充分展現了自己慮多決少,太過求穩,不擅長於應變決斷,不具備冒險精神的特點。試想,若是換成一向擅於軍事奇謀,急才應變的龐統,是否會逆轉大局?
二、識人眼光不如劉備案例:揮淚斬馬謖
早在劉皇叔在世的時候,就與諸葛亮交代到:馬謖這個人言過其實,不可以重用。但諸葛亮卻認為馬謖頗具才幹,謀略過人,一直很器重它。諸葛亮親自率領10萬大軍奇襲魏國祁山,並將馬謖任命為前鋒,讓他守衛戰略要地街亭,交待馬謖街亭關係重大,絕不能丟失,併為馬謖親自安排了戰術:靠山近水安營紮寨,謹慎小心,不得有誤。
但馬謖卻自大輕敵,不按照諸葛亮的安排部署兵力,卻將大軍部署到街亭山上,大將王平勸誡馬謖說:駐兵街亭山上,一旦被魏軍圍困,則我軍會缺水缺糧。但馬謖不聽,依然認為自己兵法了得,還嘲笑王平不懂兵法。
結果,魏國名將張頜見馬謖駐兵街亭,果斷圍困,切斷水源,放火燒山,蜀軍大敗,街亭失守,破壞了諸葛亮北伐的大好局面,蜀軍只能退回漢中。事後,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痛心的說用錯了馬謖。可見,在識人方面,諸葛亮還是稍有欠缺,不如劉皇叔。
當然,人無完人,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都存在缺點!但諸葛武侯為了復興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才智無雙,忠貞不二,是真正的天下奇才,也是最趨近於完美的人!
-
4 # 玄林齋隨筆
個人淺見如下個:
諸葛亮是學識淵博、精於謀劃,但軍事指揮才能與治國才能一般,是一個很好的智囊,但並非經國之材。原因如下:
諸葛亮天資卓越,早年勤習苦讀,讀書甚廣,經史百家、天交地理、軍事科技都有涉列,是一個通才。從《隆中對策》中可看出其韜略和遠見非凡。《出師表》對後主的勸諫中也可見其對內政弊病分析之準確。
下面主要說說他的不足,其一是長於治軍不善指揮,《三國志》很多關於諸葛亮治軍的記敘,《三國演義》中每次出征蜀軍都紀律嚴明、陣型齊整也可佐證。但親臨現場指揮鮮有輝煌戰績,尤其是五次北伐皆無功而返。
二是治國才能欠佳。諸葛亮主政西蜀近二十年,其施政特點是法令嚴命明,事必躬親。但於制度建設方面無建樹。且為支援對外戰爭所需,在蜀國之內御民過嚴,稅賦傜役很重,人民生活貧困。
三是固執,剛愎自用。蜀國是三強之中最弱一國,人口、資源有限,自保尚艱難。但諸葛亮為完成對劉備“興復漢室"的承諾,頻繁對外用兵,禍及國內蒼生。
-
5 # 回望歷史的青年
諸葛亮為三國時期蜀國的丞相,可稱中國古代最受讚譽崇拜,也最具傳奇色彩的政治家、軍事家,《三國演義》還將他描繪成一個能神機妙算、未卜先知的智慧之神。
他輔佐劉備建立蜀國,其兢兢業業、鞠躬盡瘁的人生與品格,是人們心目中最完美的輔弼大臣形象,成為中國人理想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英雄人物。
應該承認,諸葛亮是一位頗有智謀與成就的歷史人物,二十七歲時的《隆中對》已見一斑,此後在輔佐劉備建立蜀國的過程中,也時有出彩的計謀或過人的膽略。
然而從三國曆史的大局來看,蜀漢是一個戰敗之國,許多戰略上的失誤與戰術上的敗筆,也都與諸葛亮有關。
如關羽大意失荊州,不但是關羽的責任,同時也是掌握總局的諸葛亮幾乎不作為的結果。
再有劉備死後,諸葛亮對蜀國的經營也存在許多問題,如人才的儲備、國力的提升等方面,都捉襟見肘、自以為是。尤其是缺乏群策群力的謀略,往往一意孤行,對大將魏延抱有成見,使劉禪成為扶不起的阿斗,乃至蜀國很快滅亡。
然而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有太多的人在為諸葛亮的形象工程塗脂抹粉,推崇備至,乃至將其塑造得近乎完美,從神化發展到妖化,杜撰出借東風、空城計之類的傳奇故事,而使歷史越來越離譜。
問題在中國文化塑造出這樣一個官員高大形象,其原因與目的何在?諸葛亮之所以能登上神壇,首先要歸功於本人對主子忠貞的品質,在完全可以取而代之狀況下,依然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永安宮託孤時曾明確表示:“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這類詔書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是絕無僅有的,它使諸葛亮可以名正言順地取劉禪帝位而代之,同時劉備死後,諸葛亮集軍、政、財、文大權於一身達九年之久,然而他卻從來不存此“邪念”而依然忠心耿耿。
與同時代人曹丕、司馬炎諸人握有軍政大權後最終篡位相比,似有天壤之別。曹操、司馬懿、司馬昭等人雖沒有篡位,但逼宮、殺弒及宮廷政變的一系列行為,也使諸葛亮頗為忠貞的一生品行之魅力更相得益彰。
加上其賢相、廉吏兩者兼有的身份,其官奴人格完全符合最高統治者與制度文化的需要,是使統治保持穩定的支撐點,是緩和社會各種矛盾的潤滑劑。總之,中國古代這樣的官員十分罕見而難能可貴。在忠貞標準上,諸葛亮的家人與子孫亦無瑕疵。
其子諸葛瞻雖不具將帥才華,沒能利用有利地勢抵禦魏軍的進攻,致使魏軍鄧艾部長驅直入。但他繼承了其父的“忠貞”衣缽,拒絕了鄧艾表封“琅琊王”等高官厚祿的引誘,斬了來使以示決絕,併為蜀國戰死於綿竹,壯烈成仁而不辱先父名節。
其孫諸葛尚也同樣“乃馳赴魏軍而死”,又為祖父“忠貞”名節錦上添花。有如是不貳忠臣及後代,後世統治者與文化人當然要大加推崇。諸葛亮遂成為統治階級與傳統文化標榜推崇的一面旗幟。
但認真考察一下諸葛亮統治下的蜀國,許多方面都存在嚴重問題。
一是龐大的國家機器與民眾的沉重負擔,只有九十多萬人口的蜀國,官吏竟達四萬多,軍隊更在十五萬以上,平均二十七人養一個官,並負擔近五個士兵。民眾不但供養著這龐大的國家機器,而且青壯年主要在前線軍隊,後方生產第一線的,已大多為婦孺老幼。龐大的國家機器成為懸在民眾頭上的利劍。
二是對民眾的嚴密控制,用嚴刑峻法統治。
據《蜀記》引郭衝五事,諸葛亮認為,劉璋治蜀時,刑法太輕,導致蜀人忘了君臣之道,所以他要“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榮恩並濟,上下有節。”其目的在維護君臣之道,維護統治的穩定。《三國志·諸葛亮傳第五》所謂“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雖說其德刑兼用而民無怨,然終掩蓋不了嚴刑峻法的事實。
總之,諸葛亮時代,西蜀是典型的戰時經濟體制,它的特點是一切服務於前線,一切都為了戰爭,民眾的疾苦生死基本無暇顧及。有關記載隻字不提民眾遭受的戰爭苦難,隻字不提蜀國人口急驟下降的事實。
諸葛亮的計謀一生,最為人們津津樂道,認為他足智多謀,天下無雙。然而很少有人去思考一下,其計謀的用意與目的何在?
因為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人間往往會多灑下一掬掬悲慘眼淚,國家常常又多了一片片的焦土,除了用人民的血肉給軍閥們整合其勢力範圍,其錦囊妙計又有多少價值?
為什麼人們要崇拜整天用謀略去算計別人,去互相殘殺,去爭權奪地,去火燒,去水淹……連他自己都說:“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諸葛亮為什麼會有這樣擔心呢?問題就在於戰爭給百姓帶來的深重災難,伏屍千萬,血流成河,同時對環境、文化的破壞,這些諸葛亮心中都是有點清楚的,後人倒似乎一無感覺。
諸葛亮主要從語言和行為兩方面瞭解人,他認為透過問答可以瞭解一個人的志向、操守以及如何應對變化,還可以瞭解人的見識、智謀和勇怯之情。透過用酒、財、約會來考察人,可以瞭解一個人的性情和這個人是否廉潔、是否守信用。
三國時,諸葛亮以精於治國聞名於世,行兵佈陣被司馬懿稱為“天下奇才”。
在用人方面,諸葛亮也有過人之處。劉備初入蜀時,任命蔣琬為廣都長,有一次劉備出外視察,突然來到廣都,他見蔣琬“眾事不治,時又沉醉,大怒,將加罪戮”。這時,諸葛亮出面為蔣琬求情,他說蔣琬是“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勸劉備重用蔣琬,使劉備對蔣琬刮目相看。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時,劉備兵力不足,“急書發益州兵”,諸葛亮正在猶疑之際,其僚屬楊洪進言“無漢中則無蜀”,勸諸葛亮馬上發兵。
諸葛亮見楊洪見識不凡,於是“表洪領蜀郡太守”,楊洪推薦門下書佐何祗有才略,諸葛亮便請劉備任命何祗為廣漢太守,“是以西土鹹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用也”。
公元234年8月,諸葛亮在彌留之際,仍不忘推薦蔣琬和費禕“可任大事”,後來蔣琬和費禕先後擔任掌管國家軍政的大司馬一職,使蜀國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保持了穩定。
諸葛亮是如何知人的?在《諸葛亮心書》中,諸葛亮說:夫人之性,莫難察焉,善惡既殊,情貌不一。有溫良而為詐者;有外恭而內欺者;有外勇而內怯者;有盡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詞辯,而觀其變。三曰: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顯然,諸葛亮主要從語言和行為兩方面瞭解人,他認為透過問答可以瞭解一個人的志向、操守以及如何應對變化,還可以瞭解人的見識、智謀和勇怯之情。透過用酒、財、約會來考察人,可以瞭解一個人的性情和這個人是否廉潔、是否守信用。
諸葛亮的神化可能就是後人所提倡的衷心了吧。畢竟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是在那個亂世是極為難得的。
-
6 # 三秀才
《三國演義》本身就是頌劉貶曹的。而在劉備的陣營中,諸葛亮就是神一樣的存在,三顧茅廬定下三步走戰略。利用計謀幫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劉備託孤後,他輔佐幼主,七擒孟獲,六出祁山,鞠躬盡瘁,病死五丈原……
然而殊不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些道理。諸葛亮最大的失誤就是錯用了馬謖,痛失街亭,從而喪失了克復中原最佳的一次機會。可見諸葛亮也有看錯人的時候。
還有諸葛亮受託孤之後,一心只想完成劉備未完成的統一大業。過少的考慮當時的實際情況。六出祁山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事物的兩面性就是這樣,雖然這能反映他的鞠躬盡瘁之忠心,但是違背歷史潮流的舉動也必然遭受失敗。
再有諸葛亮個人能力超強,凡事事必躬親,沒有自己核心的智囊團隊,只是臨終前在五丈原將平生所學交付給姜維。所以蜀國後續就沒有出現諸葛亮這樣的人物。
歷史上在偉大的人物都有缺點,毋庸置疑的哈。因此諸葛亮當然在列!
-
7 # 小豬非豬
“出師未捷身先死”——真實的諸葛亮與其說多智近妖,不如說是一個悲劇人物。
真實歷史中,諸葛亮五次北伐,“出師未捷身先死”是其結局。因此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夢想也破滅了。從軍事角度講,諸葛亮的才能被世人誇大。
陳壽評: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說明諸葛亮才能主要體現在政治上。
司馬懿評: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
毛主席評:“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其(諸葛亮)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翻開正史,可以看出劉備生前,諸葛亮大部分時間都是管後勤的,大凡重要戰役,諸葛亮基本都沒參予,劉備也不帶他玩,只讓他刷些小怪。
劉備歿,諸葛亮掌控了蜀之大權,親自北伐,這是他第一次玩大戰役。而魏國經赤壁之戰元氣大傷,還要與北方胡人周旋。用戰略收縮應對諸葛亮。
結局是諸葛亮五伐無果,徒耗蜀之國力。
連續五伐未果,諸葛亮仍不敢用奇謀,於將死之前奮力一搏,只落得個慼慼身死五丈原。你能說諸葛亮在軍事才能上、在膽略上超凡入聖嗎?失去諸葛亮後,劉氏江山猶堅持了四十來年,你敢說阿斗是傳聞中的無能之輩嗎。
諸葛亮寫《出師表》時,其心態應該非常微妙,甚至於說有尷尬與悲涼之嫌。負盛名而不建功,師遠征而傷國力。無論如何,《出師表》一出,人們大多會原諒了其五次北伐無果的事實,很微妙的認同了不合史實的“扶不起的阿斗”的論調。
——五伐皆敗還能得劉禪支援,你能說劉禪拖諸葛亮後腿嗎?估計劉禪心裡一萬個不爽,面上還不得不大讚諸葛亮忠賢。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在軍事上的失敗,反倒在歷史文人那裡得到了更大的形象昇華,這種悲劇效應,是中華文化的一種現象。
-
8 # 風去了無痕D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諸葛亮是人,當然也必有人之固有缺點。
尤其在權力道路之上,排除異己者,那是必然的,也是理所當然的。
諸葛亮事必躬親,以致積勞成疾,英年早逝,這是優點也是缺點。
但是最終,諸葛亮在人格上,遠勝於同時代獨攬一國大權的權臣。
蜀國之軍政,皆由諸葛亮一言而決之,但已乾綱獨斷的諸葛亮,卻沒有培養個人班底,最終還是將權力交還給了朝廷。而不是私授給了其子,所以,從大節上,真當得了千古忠義典範。
-
9 # 海西鯫生
人是一種高階動物,具有感性與理性、文明和野蠻等多種矛盾複雜特性,有優點必然有缺點,諸葛亮也不例外。具體來講,有以下幾點:其一是謹慎有餘、不喜弄險,換句話講就是太過拘謹、不敢於冒險。當然,這也是為什麼能成功實施“空城計”的重要原因,也是六出祁山伐魏均告失敗的根源。作為他的長期對手,司馬懿看的很準。其二是長於理政、短於軍事。用《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話來講,“理民之幹,優於將略”。看他安撫少數民族、修理內政、發展生產,井井有條,是歷史上有名的賢能之臣。其三在施政方面嚴苛威猛、寬柔不足。諸葛亮推崇法家的治理思想,在儒家的寬仁方面有所欠缺,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和劉備能夠君臣相得、互相補充配合很好的緣故吧;其四選人過於求全責備、用人不大膽,他所推薦的人才都是綜合素質好的,但奇才、特殊人才少,對待人才不敢放手使用和培養,以致後期幾無堪大用之人,而自己也因過度勞累操勞而死,令人惋惜、嘆息!
-
10 # 青言論史
毫無疑問,諸葛亮在三國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之中,都絕對稱得上是一顆璀璨的明星。在《三國演義》之中,他更是被塑造成了完人,連魯迅先生都感嘆羅貫中將孔明“狀智多近乎妖”。
但是,諸葛亮也並非沒有缺點。比如很多人都在爭論孔明的軍事能力:捧他的,以他名列武廟十哲來作為論據;貶他的,則以他獨立帶兵以後大多徒勞無功來說事兒。
諸葛亮真正的缺點,用偉人的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諸葛亮的治國理政才能,毫無疑問是三國第一流的人物。縱觀三國近百年來的歷史,能和他比肩的政治家,唯有曹操一人而已。但是這兩位偉大的政治家,把國家治理好的路子卻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說截然相反。
曹操很忙,又要治國,又要打仗,又要和朝廷裡那些反對派們鬥,隔三差五還要寫寫詩、生生孩子。那麼他是怎麼治國的呢?簡單地說,就是用人。透過他的求賢和徵辟,大量的人才被髮掘出來,這些人才也幫助曹魏成為了三國最強的一方。
而諸葛亮呢?劉備一死,就“事無鉅細,鹹決於亮”,國家大大小小的都要歸他管——他既是中央的丞相,又是地方的益州牧,還是軍隊的總司令。蜀漢的擔子,幾乎全壓在他身上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蜀漢被諸葛亮治理成了三國裡最好的一個。但是和曹操不同,他是什麼事情都自己管。
舉個例子:據說在軍中,二十軍棍以上的處罰他都要親自到場。此言雖被認為不太可靠,但是也估計是有跡可循,起碼說這種活動諸葛亮是主持過的。那麼問題來了——堂堂一國丞相,這種小事都要過問,是不是管得太細緻了些?
事實也是如此——在諸葛亮身後,蜀漢的人才儲備就有些捉襟見肘了。誠然,這背後有著極為複雜的原因,比如益州地處偏僻、人才不足;又比如蜀漢統治集團對益州本地大族一直以打壓為主等;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諸葛亮事必躬親,最後導致後輩們沒法成長吧?
看來,什麼事都要自己管,不給後人鍛鍊的機會,對一個單位的發展,也未必是什麼好事。
-
11 # 億水清
諸葛亮可以說是很多人的偶像,“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是何等智慧,何等氣度?他集智慧、正直、廉潔、忠恕於一身,“隆中對”、“借東風”、“三氣周瑜”、“七擒孟獲”等等故事廣為流傳。
這麼完美的人他有缺點嗎?個人見解,他的缺點正是他完美的性格。完美主義人格的人有哪些表現呢?1、身先士卒、盡善盡美,對己對人都一樣。2、優越感十足,過於自信。3、過於注重戰術,而忽視戰略。4、過於理性、謹慎,而靈活不足。
下面我們從這四點,結合三國演義中的故事說明。
身先士卒、盡善盡美,對己對人都一樣
諸葛亮從隆中對開始,輔助劉備聯東吳、借荊州、入巴蜀,一路可謂軍政大小事,事無鉅細,事必躬親。
自蜀漢確立之後,長期在中央和地方奔波,大小方針策略,小到人員任免,都一一過問。實在是“鞠躬盡瘁”。
在劉備兵敗,白帝城託孤後,為了不負劉備器重、不負劉備的厚望,更是日理萬機、夙興夜寐。染了一身的病,最後暴卒於前線。
優越感十足,過於自信
諸葛亮凡事都自己過問,不肯放權於屬下,軍政大權集於一人之手。他認為只有自己可以中興漢室。而對於屬下的過錯,他也是十分嚴苛,後世流傳的“揮淚斬馬謖”就是其中一個鮮明的例子。在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因為各種失誤而被他貶黜的重臣有很多,如劉封、李嚴、魏延等,這使得這些人的積極性嚴重遭受打擊。
過於注重戰術,而忽視戰略
“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這是當時隆中所說的話,諸葛亮不顧當年“隆中對”的戰略,連年興兵北。北伐每次出祁山,在交通、糧草、兵力上均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將蜀漢拖至戰亂的泥潭。
過於理性、謹慎,而靈活不足
看諸葛亮用兵,猶如看一場大戲。大戲是提前編排好的,按照指令碼在執行。他在做行軍計劃的時候,總是從理性的角度去考慮,去製作戰術,這樣的戰術就可能就是經不起實踐的考驗。而且現實中的人是有感情的,也是多變的。戰場瞬息萬變,戰機稍縱即逝,一板一眼的戰術安排總會偏離實際。當初魏延的建議出兵子午谷,諸葛亮直接否決,雖然魏延的建議過於冒險,但未嘗不可一試。
諸葛亮的缺點正是過於追求完美,一方面使他殫精竭慮、夙夜難寐,而至身心疲憊,種下一身疾病;另一方面也讓蜀漢缺少明主、沒有可用能將,國力日漸衰微,留下了千古遺憾。
-
12 # 靳強1
諸葛亮是個閒相的,但是作為帥來說對他就勉為其難了,這當然不是說他打仗不行,諸葛亮是成也謹慎,敗也謹慎,像蜀漢那樣的小國和中原魏國作戰,非要打破常規不可,否外就不可能恢復漢朝的天下,和魏國搞陣地戰就不會取勝,魏國資源豐富,戰將又多,非要出奇謀,奇計不可。就像孫武伐吳那樣。到最後諸葛亮也是嘔心瀝血,眠少食多,50多歲就去世了,最要命的一點,還是沒有為蜀漢培養足夠多的後繼人才,以至人才斷層,像蜀漢那樣的國家,修養生息才是國之根本。打下中原,恢復大漢,勉為其難了。
-
13 # 小宇愛杉杉
《三國演義》把孔明塑造成神了!一代賢相。缺點的話可能他總把事情複雜化,你也知道這樣有利有蔽,誤了很多可以劃時代的歷史。這也是後話。還有一點就是他六出祁山時沒有把朝崗處理好! 沒辦法劉備死的時候給他留下的是個爛攤子,他的做法也是能讓大家理解的。
-
14 # 三思堂
諸葛亮字孔明,有一孔洞見之明;號臥龍,有治國安邦之才。自幼演習兵法韜略,自比管仲、樂毅,隆中一對真名世,三分天下有其一;出師兩表訴衷腸,鞠躬盡瘁死而已。孔明,以軍師身分出山輔佐劉備,三分天下官拜丞相,託孤重臣,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匡復漢室,是理想主義的化身。
但孔明也是有侷限性的,比如他的出身、眼光、用人等方面,都有待改進的地方。這當然是出於對歷史人物更高的要求,並沒有貶低諸葛亮的意思。
一、戰略失誤孔明佐劉備,目標明確三分天下,聯吳抗魏以待時變,可以說是成功的。但他自比管仲、樂毅,也就是輔佐諸侯之才,所以三分天下。至於匡復漢室之志,也是有的甚至是堅定的,但從孔明躬耕隴畝的出身,以及選擇劉備來輔佐,都耗費了他太多精力。所以,匡復漢室很難實現。
孔明有選擇嗎?
比如選劉表、劉璋,可以嗎?選曹操呢?前者沒有劉備之胸懷與大志,後者完全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果他跟司馬懿的選擇一樣,也許可以成功,但孔明不會這樣做。這是不是註定了孔明的悲劇呢?
馬老師說,目標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孔明若一出山就選擇袁紹、曹操這樣的雄主,恐怕真會推動歷史程序。
二、軍事失誤孔明打仗是系統戰,有備無患。小戰大戰幾乎不敗,但沒有出奇的軍事路線,六出祁山都是同一線路,並沒有採用魏延兵出子午谷的奇襲。
劉備的夷陵之戰,本來是一大好時機,結果孔明也沒出上力。
三、用人失誤失街亭,錯用馬謖;疑魏延,不用其謀;像曹操一樣開府設相,弱化了劉禪的作用,而沒有把其培養成能幹的君主。
總之,暇不掩玉。孔明是成功,他的成功在於白手起家幹出一番事業;在於知其不可而為之,給人以精神鼓舞。至於他的失誤,有的是他沒法選擇,有的是人之常情,心是好的,失誤是可以原諒的。
不過作為一個可以改變歷史程序的人,諸葛亮的存在延緩了統一的步伐。
-
15 # 神盾66329789909
有缺點。
排兵佈陣過於追求安穩科班,缺少機動靈活,出奇制勝的案例應用的不多,基本上都是穩紮穩打的套路模式。
-
16 # 我啄木鳥影視
大家好!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熟習的歌曲,經典的故事伴我們走過無悠無慮天真可愛的童年。
諸葛亮(孔明)南陽人。身高七尺有餘,儀表堂堂,一幅慈祥的面孔,留有一把山羊鬍子,溫文爾雅,和藹可親。手中常握一把灰色羽扇,口常妙語連珠,胸懷家國天下!
諸葛亮上通天聞下知地理,能掐會算,看出當今算出未來。是歷史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的典故有《火燒赤壁》,《草船借箭》,《空城計》等等。每個典故都是正常人無法想到的,從而看出他的知識淵博,足智多謀,智商奇高,謀略過人。
諸葛亮生於大漢朝,受到的都是儒家,朝廷正統教育,性挌溫和,受漢朝文化薰陶對主子忠貞不二,惟命是從,對權力與世無爭。六出祁山,戰鬥打得正當激烈要勝利之時,一道聖旨使之戰鬥功虧一潰,無奈之極!從而貽誤戰機,天時地利人未和。因劉備有恩於自己,所以對劉備,劉禪,惟命是從,讓統一大汗失去許多機會。
漢分四五裂破碎,
天下梟雄爭權貴。
一統大漢之.努力,
為帝願鞠躬盡瘁!
一片忠誠!
司馬懿效力於魏國曹操。有"寧願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他同諸葛亮完全相反,他對權力十分看中,為權力臥薪嚐膽十年之久,權力在他內心比什麼都中要。有了兵權,才能力挽狂瀾。常以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上,對戰場瞬息萬變的戰事作出準確的判斷和應有的面對,從而取得最終勝利。
臥心嘗膽幾十歲,
底頭哈腰笑面對。
時機成熟就動手,
手掌大權立奪位。
-
17 # 詩緣之緣
有,用兵過於謹慎,不善於奇襲戰,對權利把持太重,對每件事情都要親自過問,不善於培養人才,用人方面不劉備,例如錯用馬謖導致街亭慘敗,一句話人無完人嗎!
-
18 # 心硯空間
是人就會有缺點,諸葛亮也是人,自然也缺點。我個人認為諸葛亮的缺點有以下幾方面:
1、不注重培養人才。作為一位偉大的軍事家和經濟學家,按理說他應該注重培養年輕人才,這樣才能保證一個國家長治久安。可是,他很多事都親力親為,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會勞累過度而死。
2、為人太過謹慎。作為軍事家,在指揮打仗的時候太過謹慎,錯過了很多戰機。比如說魏延提出的戰略方案。使得很多戰機錯過了。
-
19 # 滕德和616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諸葛亮是三國時期鳳毛麟角的智慧化身。他的軍旅生涯,書寫了燦爛的人生。正如白玉有瑕疵一樣,他在識人用將方面,有重大失誤,至使六出祁山,功虧一潰,蜀軍元氣大傷,失去統一大業。這是他最大失誤,還有,為了讓關羽張飛等將領能夠佩服他而誤選茶榮道,也有他的私心雜念提現。
-
20 # 林慶生267
諸葛亮當軍師,總體上看,小說宣染智慧化身重於史書記載,雖然是出師表很得世人多數人民心,但他也有固執已見的偏見之處,對待魏延好計謀卻不有足夠聽全文臣武將商討具體穩步意見。無論小說史書描繪諸葛亮如何計算才幹,但通觀歷史,他不足以成就偉業豐功。
回覆列表
一、諸葛亮的缺點
諸葛亮是人不是神,每一個人都是優缺點並存的,諸葛亮也不例外。
(一)戰略方針的缺陷
推崇諸葛亮者,首推《隆中對》,甚至說這是“千古一策”。平心而論,諸葛亮能在隆中而觀定三分天下,確屬不易。但缺乏必要實踐歷練的《隆中對》,是免不了缺陷的。
1.荊、益二州,一個易攻難守,一個易守難攻,中間是三峽天塹,難以連線在一起,難免就顧此失彼。而荊州又是兵家必爭之地,荊州屬魏,則攻吳輕而易舉;荊州屬吳,則吳國的江防體系得到鞏固;荊州歸蜀,則吳魏兩家都存在巨大威脅。東吳之所以肯把荊州借給劉備,只是想讓他幫助分擔一部分防務,當孫權的統治鞏固後,就會重新拿回荊州。如此戰略要地,兩方都虎視眈眈,而蜀國又不能夠有充足的兵力留守,可以說失荊州為必然之中。
2.“出秦川”很明顯是在效仿韓信的《漢中對策》,劉邦採納了韓信的建議,自漢中入秦川,在富饒的關中建立根據地,展開了長達四年之久的楚漢戰爭。可是時過境遷,此關中已非彼關中,富饒已是過去,蜀道艱難,戰事一旦長久,糧草就難以為繼。如果不能就地取食,北伐就只能中止了。
(二)用人的失誤
丟荊州對蜀漢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諸葛亮留關羽守荊州是這次失敗的一大原因。關羽智勇雙全,卻目空一切。作為一個獨當一面的大將而言,這是一個致命的缺點。本來關羽可以東和孫權,這樣可能就不會造成後來的呂蒙襲荊州,至少可以暫緩東吳取荊州的時日。但是高傲的關羽一次又一次地刺激著東吳,甚至孫權希望與他聯姻,也被他不留情面地駁回。這不能不說是諸葛亮用人的一次重大失誤。
留馬謖守街亭是諸葛亮的又一次用人失誤,而這次用人失誤直接導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失敗。馬謖是個趙括式的人物,只會紙上談兵,沒有實戰經驗,也不懂得如何根據戰場上的實際情況活用兵法。讓只能紙上談兵的他去指揮千軍萬馬,實在勉為其難。馬謖被斬確實有些冤,這次失敗最主要的責任應由諸葛亮來負,是他不能把合適的人用在合適的地方,把最關鍵的地方交給了沒有實戰經驗的馬謖。
(三)沒有容人之量
諸葛亮的用人偏於主觀,從書中可見,他不喜歡那些敢言之人,而喜歡謙虛穩重之人。魏延最初投奔劉備,並不是劉備已經建功立業、打下江山的時候,而是在劉備被曹操大軍追得入地無門之際。當個人意見被否定後,魏延經常在人前發牢騷。這無疑招致了諸葛亮的不滿。面對優缺點同樣明顯的魏延,身為主帥的諸葛亮沒有正面對其進行教育,並有節制地加以引導。他的桀驁不馴在諸葛亮眼中成了日後必反的證據。諸葛亮病危之際,作為軍中地位僅次於諸葛亮的魏延,被排除在最後的會議之外,且密矚馬岱:“我死,魏延必反。”這一句話就提前判了魏延的罪。諸葛亮對待魏延的態度,將自己不能容人,偏於主觀的缺點暴露無遺。
(四)事必躬親影響到人才的鍛鍊
《出師表》是諸葛亮的名作,卻束縛了劉禪,要這樣,不要那樣。固然是諄諄教誨,卻又不給實踐的機會。在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諸葛亮沒有把劉禪放到戰爭前線的大風大浪中去鍛鍊成長,而是在溫室裡。劉禪卻不能上前線一戰,只能待在成都。可政事無論大小,都要經過諸葛亮決定,劉禪根本插不上手。在無所事事、百無聊賴之時,除了在後宮裡玩耍,還能幹什麼呢?久而久之,壞習慣也就養成了。蜀漢江山一朝易主,劉禪面北稱臣。事實證明,能否鍛鍊培養可靠的接班人直接影響國家的興亡。
(五)過於謹慎,缺乏魄力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前面提到的諸葛亮拒絕魏延的建議,不願讓其兵出子午谷。當時三國之中,蜀國最弱,沒有能力與實力強大的曹魏打持久戰,應該速戰速決,出奇制勝。諸葛亮沒有把握這個機會,只因五千兵馬可能受困而不用魏延之計,實在非常可惜。這樣的後果就失去了快速進軍長安的機會,讓魏國有了調動軍隊的喘息之機。諸葛亮作為蜀國最高的軍事指揮者,為追求萬全之計,著眼於區域性得失,卻沒有關注整體的得失,不能不說是太過於謹慎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