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美羊媽咪
-
22 # 為你踮起腳尖
具體事情具體分析,但是個人認為護犢子是很有必要的!曾經看過這樣的場景:別的孩子去搶自己孩子手裡的東西,媽媽並沒有要求孩子去分享,而是表示要與孩子一起保護玩具不被搶,我當時就很羨慕那個小孩,也很佩服那個媽媽!此時孩子心中的安全感是滿滿的!事後媽媽的處理方式也很值得我們學習:寶貝,玩具是你的,我會和你一起捍衛你的所有權!但是媽媽建議你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很喜歡這樣護犢子的方式,我也想讓自己成為那樣一個護犢子的媽媽!
-
23 # 520一米陽光1
有的父母不大樂意聽別人反映自己孩子的問題和毛病,更不願意讓別人管教自己的孩子。認為是“無中生有”,是“吹毛求疵”,是“故意找茬兒挑釁”,極個別糊塗的家長甚至罵人家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這樣,就是心胸太狹隘,太不明事理了,對孩子也沒有什麼好處。
做父母的必須明白,只有那些心地善良純潔、樸實厚道、真正對孩子們好的人,才向家長反映孩子們的情況和問題。要不,人家何必要多管閒事,惹家長不高興呢?
小孩子“少不更事”,不知好歹,可以理解;大人是成年人,要是連好歹都分不清楚,就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了。
所以,當家長聽到別人反映自己孩子的問題或毛病,或管教自己孩子的時候,應當由衷地表示感謝,感謝人家的善意和誠意。不要拿別人的“好心”,當成“驢肝肺”。
-
24 # 啟明星138717721
“護犢子”泛指大人愛護自己的孩子,就像母牛保護自己的小牛一樣。現在,很多父母都是喜歡“護犢子”的父母,保護弱小是共性,但要注意把握其中的“度”,超出限度可能就會演變為溺愛。“護犢子”要一分為二地看待,該護則護是基本原則,不該亂護也是要不得的。首先,來談一下現在多被使用的貶義色彩。大多家庭只有一個寶寶,父母見不得孩子受到欺負,更見不得孩子受到一丁點兒的委屈,所以只要孩子不順心如意,總是站到孩子這一邊,伸開雙臂保護孩子。這樣做的結果是,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喪失獨立性,凡事喜歡依賴家長,而且性格會比較嬌縱,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既然過分“護犢子”不好,有些家長就直接大撒把,放開了讓孩子自由發展,完全不“護犢子”。當孩子受到欺負或維護正當利益時,家長需要維護孩子的意願,保護孩子,該出手時就出手。這時,孩子需要從父母身邊尋求安全感和正能量,所以需要給予孩子物質幫助和精神支援。否則,這種無助情緒滋生,孩子會變得冷漠且孤僻。
是否“護犢子”,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理性分析,處理好保護和放手的關係,擁有“護犢子”的心,盡好“護犢子”的力,為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營造良好環境,這是每一位家長的責任。
-
25 # 糯米麻麻Coco
中國大部分的父母都是這樣的,至少我是這樣的。就算是自己家孩子不好,但是隻能自己說,不能允許別人說。
比如說我家還是單眼皮小眼睛女生,有時候我媽媽說你家孩子要是長個大眼睛就好看了,我立馬就不愛聽了,我說我們家小眼睛有小眼睛的好處,聚光,而且現在單眼皮流行,雙眼皮以後年紀大了容易顯老之類的一頓辯駁。還有我媽說我家孩子腰腿不如我弟弟家孩子(兩個孩子差不多一般大)靈活,說練舞蹈也不如我侄女好看,我就很來氣,我們家也很柔軟了,老師都說適合跳舞,韌帶的柔韌性很好了,誰說跳舞不好看的。反正我總結的就是,自己家孩子不好別人不能說!畢竟是自己的娃娃,什麼都好。
回覆列表
我是會“護犢子”的,父母沒有該不該的,只是要看具體情況來對待。是自己孩子的錯那當然不會護著孩子,我會叫孩子道歉,有的嚴重一點的稍作懲罰,讓他不要忘記自己所犯的錯事。
“護犢子”這是父母的天性與本能,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欺負自己家的,難免會有這種心理。上次我和女兒們在公園玩,正好一個小女孩也來跟她們一起玩。女孩外向型的,一會和她們混熟了,就開始搶她們的玩具玩。我會立刻制止,雖說她還小,但我也要保護自己的女兒。是我們自己的玩具就應當有支配的權利。我和那個小女孩說:“你要是想玩,你就和她們說可以借我玩一會嗎”?這樣我的孩子才不會在陌生人面前不敢爭取自己的東西的權利,才不會一味的怕與陌生小朋友接觸。
每個父母都會存在這個現象,這就是作為父母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