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1314吐槽星君
-
22 # 心淚殘痕
首先怎麼說呢,作者的觀點主要來自明後史書,像《明史》之類的記載明朝歷史的史書卻是清朝時在清政府組織下編纂的,大家都知道歷史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所以在我們研究明史的時候野史與正史衝突較大。個人建議的話瞭解明史的話從《明實錄》更好一點,當然野史個人有個人的看法小編就不推薦了。
再說說《明朝那些事》,《明朝那些事》首先要認識到它是一本歷史小說而並不是一部史書,所以沒有必要對其如此苛求。《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 。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它以一種網路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讀者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個人覺得《明朝那些事》也可以稱為《明朝之我見》,書中參雜了不少作者當時明月的個人看法想法,雖然其中有些許與歷史史實不符,但大部分的都是與歷史相符的。《明朝那些事》不失為一本好書,帶動太多青年研究喜愛歷史。但是請記住它是一部歷史小說。致謝當時明月讓我們看到了一本好書。
-
23 # 說的都是夢話
要說真實性,明史本來就比較假,因為韃子對明朝的歪曲與詆譭,誰也不敢說自己說的就是對的,還是那句話,歷史是個小姑娘,怎麼打扮都可以。明朝那些事吸引人的不僅僅是明史,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鮮活的人,雖然他們說的話,做的事與現在人不太一樣,但裡面的人性是一樣的。當翻過一頁歷史書時,逝去的不是一個個冰涼的數字,那是一條條人命,曾經也是一個個大活人。
-
24 # 玄禮1
客不客觀誰都不敢輕易下結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非常客觀的一點是這本書使很多不瞭解歷史的人、甚至對歷史不感興趣的人能踏下心來讀了這本書,二十四史對歷史的描寫夠客觀了,你讀了麼?有幾個讀的?基於這一點來說,當年明月是有功勞的,這是要提倡的!
-
25 # 木弓34584342
題主提這個問題就已經有自己的個人情感在裡面了,看你的描述是明顯傾向於認為明朝那些事兒不客觀。試問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東西是絕對客觀的呢?只要是人為搞出的東西就不可能絕對客觀,明史是人寫的,其它歷史也是人寫的。就連客觀這個詞都不客觀,因為它都是人發明出來的詞,所謂的客觀的標準都是某些人定的。你該信誰的?現實的規則是,誰拳頭硬誰就正確,也可以說他更客觀。現代很多史學的研究觀點都是以西方的觀點為主,難道他們的所有觀點都客觀?也未必,夾帶私貨的也不少。比如有很多西方史學家認為清朝根本就不能算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我們就得接受嗎?提這個觀點可不是所有人都純從歷史的角度,有些搞歷史的之所以認同這個觀點,是因為他們根本就在政治上仇視中國,不想中國把自己歷史說的那麼豐富,所以能搞掉一個朝代是一個朝代。這樣的人觀點也很多人接受,也被奉為“主流”,“客觀”,我們也應該接受嗎?題主其實沒必要提這個問題,自己去找資料探尋答案就行了,這裡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在故意尋求一致觀點的感覺,有人如果說一句明朝那些事很客觀,估計你根本聽都不會聽。
回覆列表
這本書從我知道它典韋存在時,就各種找,找了將近一年才發現實體書,就買了。比較通俗易懂吧,不過看到第四本時,感覺有點重複了,沒新鮮感了,不過還是看了兩遍。
個人覺得這個不能當正史來讀,因為作者明顯在敘述歷史的同時加入了很多個人觀點,但很新穎,很有趣。貌似開創了用現代語言來敘述明朝那段官場的事,很多網路歷史架空小說也都跟風了,連很多學者也寫出《只三國不演繹》這類書,我覺得很贊,也值得購買收藏。
返回正題,歷史這玩意就像矮大緊老師說的:歷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涼。非要找真像,我看在沒有發明時光機的前提下基本是不太可能,即使穿回過去,你也只能看個表象,人心裡的活動你也不可能知道。所以不必為這個較真,非要較真,那還是嚴謹些,多看基本史書和歷史資料相互映證吧,不過這麼也不靠譜,文人都統一口徑的話,寫出來的史書野史也只是自己的個人觀點啊,哪有什麼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