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一紙一墨一乾坤

    書法的線條不是印刷體的呆板線條,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線條。

    首先我們分解漢字,他是由一個或多個基本筆畫組合而成的方塊字,這些基本筆畫指的就是:點、橫、豎、撇、捺、線條。接下來我們把這些筆畫做出簡單的分類,其實就是三類:橫、豎、曲線,不管是哪一類都要寫出高質量的線條才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好起筆,運筆和收收筆。要想提高書法線條的質量,表現線條生命之美,就要從用筆和用墨上下功夫,二者比較的話,用筆更為重要。要領:中鋒用筆氣要平,力要均,藏頭護尾,體會如錐畫沙的感覺。線條質量效果圓、厚、活,且忌、平、死。

    從用筆上來說,要提高書法線條的質量,就要達到四個要素:力度、厚度、速度和質感。比如寫楷書的時候,就可以去臨摹找出每一筆的長度和方向,並做到位就能把字型結構處理好質感,其實就是線條的質量。

    它也有兩個要素力度和厚度做好這兩樣沒有很好的辦法,唯一的秘訣就是天天練習練多了,自然能夠寫出力量剛強的筆畫,學習書法沒有捷徑,相信勤能補拙、天道酬勤而厚積薄發。平時要多寫、多練、七分努力三分悟,這個是長期訓練出來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 22 # 掩墨山房

    豐富的線形如何訓練?首先,我們談一談什麼是“線形”,“線形”可以理解為“線條的形狀”。它只是線條的外在體現,其內在精神力量稱作“線質”,即線條質感,要獲得它,需要筆法的長期錘鍊。

    不偏題,我們今天只聊“線形”。既然談到“豐富”,我們在說說線形有多豐富。以及如何訓練。

    第一種,兩面光。大部分書法作品的線形特徵,尤其楷行草書體,清代篆書大家吳昌碩、趙之謙等也多用此法。想獲得它,需要對中鋒行筆有長期穩定的把控,起筆發力迅猛,中段鋪毫果斷,結尾形狀完整。

    第二種,兩面毛。中鋒絞轉裹束的訓練,逆鋒頂紙的行筆,力度非常大,線條厚實有力,蒼茫古拙。篆隸碑版多用此線形。多寫漢碑可獲此法。

    第三種,一面光一面毛。側鋒行筆造成此類線形,不宜多用,行草書個別轉折獲起筆處會出現,往往是速度的體現,相當於“毛筆的漂移”

    第四種,積點成線。古人講用筆“如蟲噬木”,即是此法,把一根長線分作許多段來完成,用筆時刻與紙面相爭。王福庵多用此法。

  • 23 # 王亮硬筆書法

    我是硬筆書法初學者,說一些自己練小楷時是如何掌控線形變化的。控筆時的提按頓挫,行筆時的輕重緩急是豐富的線形變化的關鍵,也就是說掌握這八個字在書法實踐中的靈活運用,就可以寫出優美豐富的線形。橫是以手掌根部為支點,手握筆從左至右擺動,筆尖在紙面上的沉浮來完成線條的粗細變化,用力筆就沉下去,線條變粗反之線條變細,注意寫直。寫豎劃時,中指緊靠筆管,拇指控筆,靠食指發力運筆,這樣能寫直。寫撇時,頓筆起筆,控制行筆節奏是寫好撇的關鍵。捺劃不好寫,特別是王羲之小楷捺劃都是均勻變粗,這個中性筆掌控就很難,均勻變粗,寫出的效果刀刻的一樣,這個捺我現在還是不熟練。中性筆書寫下方最好墊個硬筆書法墊,效果會好一些。

  • 24 # 書法888

    在中國書法中,線條是書法的基礎,書法的靈魂,是書法賴以延續生命的唯一媒介,是構成書法藝術魅力的重要所在。

    1、我們應該提高對書法線條的審美價值

    2、中鋒運筆,使線條具有立體感。

    3、書寫時應該注意節奏感的變化。透過線條的提按、轉折、變化的豐富性來表現出線條的節奏感。

    4、注意線條沉著、紮實、穩健的力量感,展現出書法的氣韻,產生線條藝術的審美。

  • 25 # 思無邪居

    有人寫了很久的書法,還是不得其法。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不臨帖,提起毛筆亂寫一通,然後一笑了之。其實這樣也好,如果享受了寫字的過程,這未免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倘若你要想寫好,寫的入門一些,那還是的掌握正確的方法和步驟,不然進步非常慢。這樣說還是有幾分客氣,不客氣的說,到最後你只能手熟,字的進步並不大。

    當然,可能很多人都覺得臨帖那就是學前人的東西,沒有自己的風格,寫一輩子都是寫別人,我就要做自己,我是獨一無二的。這個理念如果放在學書法上,那就有點偏執了。書法本來就是前人流傳下來的,如果你說要做自己,那可以自己發明一個文字了,因為漢字也是祖先留下來的,你不要用了,自創一門文字那更獨一無二了。

    如果想要入門學習書法,那前人寫的書多不勝數,但萬變不離其宗。首先就是得學帖,臨帖。我們現在都沒入門就先不要想著發揚的事了,得先傳承下來。說句不好聽的,傳承現在都困難,臨一個帖多年不換帖的人鳳毛麟角,還何談發揚。所謂的發揚,如果都是醜書當道,那也只能敬而遠之。得先學習古人的,一個帖要學像了三分,那都成了大師了,還別說七分、八分了。

    學書法很枯燥,最基本的是從拉線條開始。我笑稱為畫床單,橫著拉線條,豎著拉線條,最後就成了一個格子床單了。拉線條看著簡單,其實裡面蘊含了很多筆法的訓練。比如中鋒行筆,這是篆書最為基礎的東西。寫篆書基本都是用中鋒。線條要有力度,要圓潤,要均勻,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有的人覺得線條太枯燥了,想要學習更豐富化,更有趣味,我就建議學習篆書了。

    篆書基本都是中鋒線條組成,不同的是,起筆和收筆必須要藏鋒。寫上三個月的篆書,掌握了基本的行筆規則和中鋒行筆,再學其他書體就有一個比較好的基礎了。那也有的人學寫篆書,可是怎麼都學不像,寫出來線條要麼拖沓無力,要麼帶著毛刺,不圓潤。這是什麼道理?

    這就是筆法的問題了。大家都知道要這麼寫,可是寫出來都不一樣,質感不同。因為有的人用筆方法正確,有的人筆法卻是錯誤的。別看一個小小的毛筆,裡面的學問真的蠻深的。尤其我們現在人學書法,都是用習慣了硬筆,用毛筆就忽略了它的可控性,它的調峰技能。如果不會調峰,你寫出來的字都是僵硬的,呆板的。所謂八面出鋒,就是毛筆的每一個面都可以用,而不是像鋼筆我們規定只能用便於書寫的一面,所以毛筆在寫字的過程中就需要眼睛判斷,然後快速的調整出鋒面,才能滿足我們的書法需求。

    回頭再說回拉線條,如何能拉出一條合格的線條,這就決定了你是否寫一手好的篆書。首先要記住,入筆要逆向入筆,出筆要回鋒,保障篆書的特性,圓起圓收。其次在行筆過程中要推著筆尖往前走,而不是拖著走。推著走線條飽滿有力,拖著走就顯得拖沓毛糙。但是怎麼是拖,怎麼是推,一時用文字難以描述,如下圖所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看完《後天》,將來電影裡的情景會出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