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21 # 斌哥居丹霞

    明未崇禎皇帝執政期間發生了一件大事,曾對朱由檢許下“五年平遼”宏願的原薊遼督師袁崇煥擅自殺害島帥“毛文龍”,“擅主議合合、米麵資敵”等罪狀,被凌遲處死,抄沒家產、家人留徒三千里。

    當時大明的百姓無不稱讚崇禎帝英明。在活剮袁崇煥現場,有老百姓像劊子手爭相收買他的身肉食吃,一解心頭之恨。就連明末清初的五大學者之一朱之瑜嚴厲批判道“賊臣楊鎬、袁崇前後有賣國行為”。明末浙東四大史學之一的張岱則描述,“形如小猱,而性極躁暴”如此形容對他的諷刺,從這些方面可見天下人對袁崇煥之恨意之深。

    《明史》中可以看到記載,袁宗煥被殺死為“天下冤之”,為此明南明永曆帝還賜其諡號“襄愍”(min)。就連乾隆帝亦加讚賞,梁啟超還稱其為愛國將領。在這裡就產生了兩個疑問,很多人就看不明白,如果袁崇煥真的被冤枉,那麼他不應該在死後被天下人爭啖(dán)其肉、拍手稱快怨恨已久。假如他沒有被冤枉,清朝人在修撰《明史》的時候,為何又會對其評價那麼高呢?

    不明思議,站在現在人的角度來看袁崇煥,即使被冤枉能從一個賣國賊轉變為明末抗金英雄,從中必存在冤枉和不現實的爭議?

    崇禎帝執政期間雖然勤政節儉,但並沒有什麼作為,在執政期間大量更換或斬殺宰相和各地封疆大史,同時被朝堂大臣左右主見,喜歡聽信饞言,朝堂之中時常出現主戰派和主和派,為各自的利益互相攻擊陷害。這其中也許存在袁崇煥等人無辜加上罪名被冤殺,歷史上對袁崇煥的爭議很大,尚無蓋棺定論。

    法司坐崇煥謀叛,龍錫亦論死。三年八月,遂磔崇煥於市,兄弟妻子劉三千里,籍其家。崇煥無子,家亦無餘貲,天下冤之。——《明史·袁崇煥傳》

    存在兩個疑點:第一個,擅自和後金議合,交易米麵,所謂的資敵。袁崇煥為了尋求蒙古的中立或支援,私自和蒙古部落交易,蒙古部落卻不地道,在背後私自又和金國交易,米麵都流失到了後金軍隊手裡。這裡面不存在袁崇煥直接和後金做交易,他是為了自身所處的戰略目的而採取的一種策略。

    第二個關於擅殺毛文龍,袁崇煥上任薊遼督師感覺毛文龍狂妄自大,不服管教就找了一個機會定出罪名,拿出尚方寶劍將其斬首。這件事是他私自乾的,沒有向崇禎皇帝請示過,致使毛文龍的三員大將,先後歸順皇太極,導致皮島名存實亡。

    這兩件事不足以說明袁崇煥叛國求榮,他所做的這兩件錯事也是有因彼出,讓後金趨於形勢能夠投降,豈不知後金的野心在於取得天下。

    有史載明末清初史學家談遷在北京求訪國事舊聞時,無意間目睹《清太宗實錄》,看到當年努爾哈赤使用反間計借崇禎之手除掉袁崇煥的記載,這個訊息後來被流傳出去,傳到永曆朝中,永曆帝為了取攬於廣東百姓,可提振抗清事情而為袁崇煥“平反賜諡號。

    清朝政府的作為也值得深思,乾隆帝在批閱《明史》的時候,向軍機大臣和珅感慨下諭:“袁宗煥督師薊遼,雖然和我大清朝為敵,但是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忠於主事,在當時大明的君主昏庸糊塗,沒有查明詳情就藉此定為叛亂而斬殺袁等人”。乾隆帝不當平反了袁崇煥和熊廷弼等前明朝冤枉斬殺大臣,還為他們的後人封賞補官職,同時昭告天下,令世人瞻仰摩拜。

    乾隆帝這樣做是基於有政治寓意,現在的大清江山已經固定,消滅了明朝的所有殘餘力量。現今不計前仇,以袁崇煥為代表人物平反他們的忠義易舉,想要博取漢族士大夫和老百姓的好感,還要激發他們的愛國氣節,更要讓老百姓明白明朝是“主昏政闇”,清朝是“替天行道,順應天意”,更應該合乎當前老百姓的需求和政治需要。

    所以說不管袁崇煥等人是真被誤殺還是另有冤情,有人含恨發洩指責,有人好意平反贊意宣傳,終究逃不過政治利用,宿命歸屬,是否含冤已經不太重要了。

  • 22 # 亙古懷念說史

    為了維護統治的需要而已!作為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大清帝國能夠建立長達274多年的穩固統治肯定有其成功之處。滿清統治者非常善於在思想上被當時廣大的漢人進行統治。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於煤山上吊自殺。同年,山海關守將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攝政王多爾袞打著為崇禎皇帝復仇的旗號在一片石大敗李自成的大順軍,開始建立起全國性的統治政權。

    在最初大清帝國統一全國的過程中,滿清統治者極力推崇崇禎皇帝,大明王朝的繼任者自居。這樣的舉動極大的安撫了漢族官僚階層,一定程度上贏得了漢族百姓的認同。

    到大清帝國完全穩固了江山,清統治者對待崇禎皇帝的態度立馬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為了宣揚滿清統治者的天命所歸,就不能再肯定前明的崇禎皇帝如何的讓人惋惜了。相反正是因為崇禎皇帝的昏庸,導致了大明王朝的真正滅亡。

    推崇袁崇煥正好可以宣揚崇禎皇帝的昏庸和大明王朝的天命已盡。袁崇煥曾經在遼東戰場重挫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曾經在北京城下擊敗了皇太極所率領的清軍。這樣的一個於明朝有大功的忠臣卻被崇禎皇帝千刀萬剮的冤殺了!大明王朝要是不滅亡的話,誰還該滅亡?

    因此,無論是前期對崇禎皇帝的推崇還是後來對袁崇煥的推崇,只不過是滿清統治者維護自身統治的工具罷了。

  • 23 # 江漢流雲

    乾隆有英雄情結,他佩服真英雄,奴爾哈赤百戰百勝,皇太極雄才大略,卻在袁崇煥這裡受挫,讓乾隆皇帝非常佩服。因為有政治自信,所以不忌諱說本朝的慘敗。

    日本人也有這個特點,你軟弱猥瑣,他欺負你之後還要瞧不起你; 你英勇抵抗,讓他受到重創,他反而敬佩你,崇拜你。

  • 24 # PipFather

    首先明朝不是被滿清滅的,清軍入關是打著給崇禎報仇的旗號,那麼要合理繼承大統,必須表面上對明朝尤其是崇禎進行褒獎。然後又推崇袁崇煥,那就是暗地裡說崇禎昏庸無能,自毀長城。

  • 25 # 肥鬥哈巴

    滿漢民族矛盾糾紛化解的主要原因是,為了統治階級的利益,為了維護皇權政治穩定!袁無疑是那個時代的故事的開始,也是漢民族英雄夢的主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常出國的你們,分享一下各個國家的一些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