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淺夏未央吖
-
22 # 溪源影視
宋江非常在意自己的名聲,而且他樹立的這些名聲都是有目的的。
一看水滸,往往有種奇怪的現象。每次宋江遇到危險眼看快要斃命的時候,然後長嘆一聲:不想我宋江卻死在這裡。這一聲長嘆,宛如孫悟空的救命毫毛一般,常常逢凶化吉、遇難呈祥,總會得到別人的崇拜,然後把宋江的繩索解開,開始對宋江倒頭便拜。 真的弄不明白,宋江為何在當時有那麼大的魅力。按理說,宋江走的不是偶像路線,宋江長得不漂亮。不僅不漂亮,而且長得很醜。短短粗粗、黑胖黑胖,他不像花榮、燕青那樣一表人才,他也不像吳用、朱武那樣學識淵博、滿腹經綸,他更不像柴進那樣出身高貴、皇親國戚。宋江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物,當時縣裡的押司,押司只是小吏,那麼宋江何以在當時有那麼高的影響力嗎?
其一,宋江喜歡做好事,而且不只做一件好事。一位偉人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宋江就是這樣的人物。他喜歡扶危濟困,別人需要的時候,宋江總是在第一時間裡送些錢財。就這樣,慢慢地宋江的名聲漸漸傳開。
其二,宋江精通吏道。宋江這個人不簡單,能夠把官府的事情揣摩得很仔細。這小吏雖然官職卑微,卻能磨動天。老百姓最厭惡打官司,宋江是個押司,又能手眼通天。幫助別人打官司,又能敲筆竹槓,而別人都知道宋江是個好脾氣的,一直把錢送給宋江,還一直在稱讚著宋江。否則,以宋江的經濟實力,到處給別人錢花,早就入不敷出了。
其三,宋江喜歡錦上添花。宋江這個人花錢又分錢,好鋼用在刀刃上,用到關鍵的時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受惠人有柳暗花明、絕處逢生之感,因此對宋江感激涕零,終生難忘。他只用十兩紋銀就收買了武松;同樣也是十兩紋銀,宋江便買得李逵一輩子的忠誠。同樣,十兩買棺材的錢也買了閆婆惜一生的幸福。
其四,宋江黑白兩道通吃。這宋江雖然是縣裡的押司,卻與當時的黑勢力有著牽連。比如擔著血海乾系營救晁蓋,一方面說明宋江很講義氣,另一方面則表明,宋江這個人腿腳並不乾淨。
其五,當時江湖上許多英雄其實都想與宋江結交,以此說明宋江這個人有能力。而搭救好晁蓋,後來又為宋江的發展營造好了條件。
其六,宋江敢做強盜不敢做的事情。因為失手殺了閆婆惜,宋江的名聲更大,而且宋江把閆婆惜的名聲搞得很臭,更顯出自己與眾不同。強盜們大都是小打小鬧,擷取錢財,真正殺人越貨的並不多,而宋江卻敢殺死閆婆惜,這讓強盜們認為是同道中人。
其七,宋江喜歡炒作,潯陽樓宋江乘著酒興,在牆壁上揮毫賦詩: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而且,寫詩明志,以黃巢自比。以前說過,宋江發配,完全咎由自取。殺了閆婆惜,其實不是失手,而是擔心與晁蓋的事情敗露。不過,從此,潯陽樓題詩卻使宋江名聲大舉。
其八,宋江是落魄軍官、失意文人的救命毫毛。水滸傳裡有很多軍官、文人,在當時混得不太好的狀態下,經過宋江的教唆,總能把槍口轉向自己以前的朋友。比如雙槍將董平、小李廣花榮等,究其原因宋朝是揚文抑武。自從太祖陳橋兵變,就杯酒釋兵權,對武將採取一些列的防範措施,所以武將們很憋屈。這些軍官們或者曾受上司的氣、或者自己的才能沒有施展,而宋江是個極想報國的人,跟著宋江,他們覺得有奔頭。 總之,作為一個縣裡的押司,儘管宋江的小吏工作做得很地道,兢兢業業,可是由於他是一個不安分的人,總是不希望自己一直這樣卑微的活著,所以宋江一直在尋找生活的突破口,後來當發現生活萬分渺茫的時候,不得已鋌而走險,可是還是做足了面子,處處為自己掙得名聲,不過此時是為了想分取梁山水泊的勝利蛋糕。
-
23 # 北遊夜風雨
宋江武不能安邦,文不能治國,只能依靠自己仗義疏財來拉攏人心,為自己所用。要不然他怎麼能坐上梁山大頭領的座位?
-
24 # 驢哥愛剪輯
一、遠見卓識的領袖。帶領梁山走上了一條政治正確、前途光明的道路。如果不是宋季亂世,一百多號人從土匪到升官發財,完全歸功於宋公明的戰略眼光。二、合格的軍事統率。雖然打過敗仗,但至少沒有令人髮指的蠢貨行為。三、手段高明的政客。極其隱蔽和有效地架空晁天王。在人事安排(排座次)上,任人唯賢與任人唯親相結合,既照顧到林沖、公孫勝這種老同志發揮作用,又把盧俊義、關勝、呼延灼這些出身好的實力干將安排到顯貴之位,又能保證讓自己的親信吳用、秦明、花榮、戴宗等人充當中流砥柱,還有李逵這種五毛出來捧場。四、極受尊重的人士。在江湖做人,宋江雖然出身一般,官職不大,長得還很吊絲,但憑著自己為人仗義圓滑,上至柴進這種達官貴人,下至燕順這種土匪流氓,三教九流全都吃得開,基本上算是公共知識分子。
-
25 # 荊棘路
非常在乎,主要是他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他的名聲之上的,一旦人設崩塌,他的一切都會離他而去,身敗名裂;而且他本省沒有武力或其他的才能!
回覆列表
是的,在小說《水滸傳》中,宋江非常在乎自己的名聲。
首先,就是宋江的“義”了。
水滸中的好漢,大多都是喜歡結交朋友的,尤其是手裡有點兒錢的主兒,比如宋江,自己家裡有田莊,還在衙門裡做公多年,白色、灰色的收入肯定不少,又沒有媳婦管著,所以能夠拿得出錢財來賙濟朋友。
來投奔他的朋友,大多都不是本地人,在他們以後行走江湖的時候,宋江的美名經過了他們的傳揚,所以到最後天下的好漢們即使沒有見過宋江的,也都知道他“及時雨”的美名,比如遠在江州的李逵等人。
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這恐怕才是宋江喜歡結交朋友的初衷吧。你看,宋江因為殺了閻婆惜,逃亡江湖的時候,柴進、花榮以及孔太公等等許多人都邀請他去避難,而且宋江在清風山被燕順捉住的時候,要不是因為自己在江湖上的名聲遠揚,說多少遍自己是宋江也不會有救命的作用了。
其次,就是宋江的“孝”。
古人是極其重視孝道的,而宋江就有一個名號,叫做“孝義黑三郎”。
宋江帶著花榮等人投奔梁山的時候,接到了石勇帶來的家書,當他看到自己的父親宋太公死了的時候,悲痛欲絕,不顧自己還在被官府通緝的危險,執意要跑回家去奔喪。而發現宋太公根本沒事兒的時候,氣的把弟弟宋清大罵了一頓。
當宋江發配江州的路上,路過樑山的時候,因為宋太公交代過他,不許他上山為寇,所以宋江以死相逼,堅定的拒絕了梁山弟兄們要求,執意要聽從宋太公的話,到江州去服刑。可見,宋江對自己“孝”的名聲也是很重視的,是超過了對“義”的重視程度的。
最後,就是宋江的“忠”了。
古人說,“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宋江對於朝廷,還是很忠心的。
雖然他作為衙門的辦公人員,私自放掉朝廷重犯晁蓋等人有些不對,但是晁蓋劫持的生辰綱,是梁中書搜刮來的不義之財,是要獻給奸臣蔡京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宋江的行為還是說得過去的。
宋江後來喝了朝廷御賜的毒酒,還生怕李逵知道後再次反叛朝廷,所以就把李逵也給毒死了,可見宋江對自己和弟兄們的“忠”的名聲,也是很在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