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隴縣捲尺神話

    是諸葛亮造就了三國演義。沒有諸葛亮,劉備可能什麼也不是。在三顧茅廬之前,奮鬥了那麼長的時間,也沒幹下多大的事?再說了,比劉備能的人,都一個一個失敗了。有人說:沒有諸葛亮,再換一個像諸葛亮一樣聰明的人,三國演義還能進行下去。但換誰呢?誰能氣死周瑜,誰能挑起這個扁擔?沒有第二個人了?誰上臺,誰演不了?所以,要推動社會快速往前發展,需要偉大的能人出現。

  • 22 # 神舟六

    並非《三國演義》造就了諸葛亮,倒是因為《三國演義》裡面有了孔明使這部奇書天下聞名。

    諸葛亮,歷史上實實際際的存在,人家本來就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的。《三國演義》裡把諸葛亮進行了藝術加工使這個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

    小說《三國演義》裡以奇謀描寫而著稱於世。由其是從三顧茅廬開始,一直是以諸葛亮的"隆中對"為總方針、幫助劉備三分天下建立蜀漢這條線為主脈。從第三十八回諸葛亮一出山,就有火燒博望、火燒新野,進而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到萬事皆備只欠東風進而借東風;孔明智算華容道,三氣周瑜,計捉張任,智取漢中空城計……直到五丈原身死後遺計殺魏延,死諸葛嚇退活司馬…。

    這些中國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故事,表達出了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嘔心瀝血忠心護主,使《三國演義》這部奇書不僅在中國而且流傳到世界,成為我國大名鼎鼎的"四大名著”之一。

    可以說,是《三國演義》裡塑造的諸葛亮這個人物造就了《三國演義》這部奇書在世界各地大放異彩。

  • 23 # 佳鯤傳媒

    當然是三國演義成就了諸葛亮,諸葛亮再有水平,老百姓透過什麼途徑傳播得知?中國古代是農業國,通訊和交通都不發達,除朝廷快件或軍情報告,每日換馬接力,驛站傳輸的其他郵件往往幾個月才能到。中國古代時期,老百姓得知資訊的方式,多是透過走南闖北的生意人,再就是戲班子走街串巷,見多識廣,把一些文學作品和戰爭故事搬上戲臺。諸葛亮透過三國演義這部小說被傳播是無疑的。

    至於諸葛亮對於三國演義的影響,還是先有書有戲再有影響啊,沒有書,有幾個知道諸葛亮?何況書中描寫,很多不是戰爭中真實的情節,那實際的情形就更不精彩吸引人了。即使戰爭因諸葛亮打勝,戰爭附近地帶的百姓,因直接間接受到戰爭傷害,對打仗的雙方應該有所知曉。但這種傳播是有限的,或需要很久時間才能傳輸遠地。如此,一部書的作用確實不可小視。

    要說到三國滅亡之後人們對諸葛亮的記憶,除了蜀國的白毛巾紀念諸葛亮愛民、忠誠、復漢、勤奮而在軍中逝世的風俗,還有今天的饅頭、包子,也是諸葛孔明祭奠瀘水中毒而死的將士和戰爭中犧牲的軍人,祛除活人祭奠的陋俗而發明的。再就是木牛流馬、連排勁駑,還有諸葛亮的出師表、非淡泊無以寧志的家書等。而更多的諸葛孔明形象,是因為三國演義這本書和戲劇帶來的,成書已經在明朝,離諸葛亮生活時期已有千年以上。無疑,讓全國人民知道諸葛亮,讓世界認識諸葛亮,得益於文化傳播,是三國演義這本書成就了諸葛亮。

  • 24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應該是《三國演義》造就了諸葛亮。

    首先反映諸葛亮形象的正式作品是陳壽寫的《三國志》。《三國志》中的諸葛亮比較寫實,他善於治國理政,但奇謀計算方面有點欠缺,所謂的神運算元諸葛亮其實是個普通人物。

    直到南北朝時期南朝之前的第一個朝代宋,逐漸有歌頌諸葛亮的。諸葛亮被人為拔高了,空城計之類的開始莫名其妙地都已經出現了。再往後隋唐的時候,歌頌諸葛亮跡象越來越多,但沒形成氣候。例如杜甫。杜詩中有二十多首詩詠或提到諸葛亮.如”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等等。

    杜甫碰到安史之亂,心中無時不思念故土,唐玄宗又逃到蜀川,所以他自然懷念起三國以蜀川為基地,五次北伐,力圖恢復漢室的諸葛亮。杜甫也希望自己能像諸葛亮一樣能碰到一個明主,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建功立業。後來杜甫流浪到蜀中,參觀了一些關於諸葛亮的遺蹟,聽聞了一些諸葛亮的事蹟,心中更是把諸葛亮視為楷模了。

    杜甫作為唐代的著名詩人,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接而影響了後來的文人對諸葛亮的推崇和熱愛,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也多引用杜甫的詩來稱讚諸葛亮。

    到了南宋時期,形勢驅使民眾需要樹立個力挽狂瀾的民族英雄。百姓希望有人能像諸葛亮那樣,“遂許先帝以馳驅。”像赤壁大戰,能一戰改變劉備狼奔豕突、四處逃竄的處境,改變南宋小朝廷即將滅亡的頹勢,形成新的鼎足局面。諸葛亮成為民眾呼喚的最理想人物,越來越被神話。陸游也寫此詩,歌頌諸葛亮,等等。而且諸葛亮被分了幾個層面歌頌,先是有歌頌諸葛亮是賢相的,緊接著就是長時間歌頌忠誠,這是統治階級的需要。

    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群雄割據,多年戰亂後朱元璋剿滅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人民流離失所,水深火熱。文豪羅貫中作為一名雜劇和話本作者,生活在社會底層,深知民間疾苦,渴望結束動盪造成的悲慘局面,讓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他根據東漢末年的歷史,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礎上,大量吸收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故事,創作了《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作者把諸葛亮刻畫成神機妙算,甚至呼風喚雨的“大神”。本來諸葛亮內政能力較強,軍事能力實在一般化。但《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被美化一個足智多謀,算無遺策、近似為神仙的人物,發生在他身上的事蹟絕大多數是杜撰編造的。

    諸葛亮能登上神壇,《三國演義》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僅是羅貫中老先生蓄意造神,而且也是出於文化人的社會良知,最大限度反映了那個時代中原民眾的心理訴求,表達了一種民族心理。如果沒有《三國演義》,就沒有如今神話了的“諸葛亮”。

  • 25 # 讀中玉

    首先糾正一下問題。雖然我們明白您問的意思,但是這個問題不能這麼問。應該說是諸葛亮規劃並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三國演義》讓諸葛亮明顯後世並家喻戶曉。

    先說諸葛亮在歷史上有什麼作為。

    諸葛亮一生主要貢獻:隆中對策、奪取荊益、建立蜀國、安定南中、六伐中原。

    諸葛亮本是琅琊(山東)人,後跟著叔叔諸葛玄來到荊州隆中(湖北襄陽)隱居。此人是個少年天才,年紀輕輕就已經滿腹經綸,並且對政治極為敏感,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平時不與俗人來往,他的朋友圈都是司馬徽、徐庶、龐統、石廣元、崔州平等名士,諸葛亮又常常在這群名士中自稱當今管仲、樂毅。可見此人才華非等閒可比!

    因此,羅貫中對諸葛亮那是相——當崇拜。便在《三國演義》,濃墨重彩描繪出一個“三顧茅廬”的故事。劉備兄弟三人,屈尊禮賢、畢恭畢敬,幾次三番造訪隆中,費勁周折,不失耐心,終於見到了心中的“偶像”!

    這個故事在描寫的是諸葛亮的出場。在《三國志》中其實只有五個字:“凡三往,乃見”,而在《三國演義》中,卻佔據兩回的篇幅。整個書中沒有哪個某士能享受這種隆重的出場待遇。

    凡三往乃見。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一共去了三次,正巧都趕上諸葛亮沒在家。可能到地裡幹活去了,或者是去幾個朋友家喝酒去了,沒見到。本是很平常的事,而羅貫中卻抓住這五個字大做文章。顯得諸葛亮好像是在故意考驗劉備的耐心和誠意,兩次躲避不見,直到第三次才遲遲露面。

    這就從側面,把一個人的價值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了。這是羅貫中拿手的表現手法之一。把文人某士的地位抬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因為羅貫中喜歡諸葛亮,並且很有可能他自己也常把自己比成諸葛亮那樣的人!甚至可以說《演義》中的諸葛亮,就是作者在書中虛構的另一個自己。

    這就明白諸葛亮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了吧?連一個“出場儀式”都搞這麼隆重,更不必說後來的故事了。

    之後的“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罵死王朗”、“空城退敵”、“死諸葛嚇走活司馬”等等等等,無不是濃墨重彩、重錘響鼓,並且誇大其詞、移花接木、無中生有。這是羅老爺子在諸葛亮身上慣用的手法。

    整部《三國演義》,並沒有失去歷史的基礎。清人早就明確指出此書雖為小說,但是“七分實,三分虛”。對諸葛亮人物的塑造,也是圍繞著他一生的那幾件真實的功勞來敘述的。只是加上了作者的誇張手法之後,反倒顯得諸葛亮本人的故事是“七分虛,三分實”了。就連魯迅先生也說羅貫中“狀諸葛多智而近妖”,有些不切實際了!過分了!

    不過,在小說中,作者還想表達另外一個意思。那就是諸葛亮憑藉自己的才華,早已看透了天下大勢。就連崔州平都能看出,當時天下正在“由治入亂,不可猝定”,這才隱居起來而不出仕。難道諸葛亮就看不出來?照樣能看出來!只是諸葛亮不甘於空老泉林,而要“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把他與聖人孔子相提並論。雖然諸葛亮沒有取得中原尺寸之地,但是,實現三分天下,本就是成功!以此看來,小說雖然誇張了些,但與歷史並不矛盾。

    所以,諸葛亮“造就”了三國時代,羅貫中為諸葛亮雕刻了一尊不朽的塑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區區趙國就能把匈奴“打趴下”,為何匈奴卻消耗漢朝1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