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姣姣小廚娘
-
2 # 愛做菜的超級奶爸
筍大家應該都吃過
不過處理筍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有一股子臭味,那麼筍為什麼會有臭味呢?
應該怎麼去除這個臭味呢?
因為鮮筍製作成筍乾需要進行殺青、壓榨、濃縮、發酵,天然日曬或烘乾,因為壓榨、濃縮、發酵吧筍裡面酸鹼成分壓榨出來,另外酸鹼成分有防腐的作用!因而筍的味道比較臭了。
不過沒關係,這都是正常的。
春筍你這樣做,很好吃
準備竹筍80g、五花肉100g、酸菜70g、油適量、鹽適量。
1.竹筍切成絲,開水燙過備用。
2.五花肉洗淨,切成絲備用。
3.酸菜適量,最好是那種比較酸的哈。
4.熱鍋下油,先炒肉絲。
5.再放酸菜和竹筍一起,加調料快炒出鍋。
6.出鍋啦。
竹筍吃之前一定要用開水焯一下,不然會澀口。
除了炒著吃,也可以燉湯,涼拌,涼拌的話,必須用開水焯一下。
-
3 # 美食豪橫
用水煮開後應該就能去除你所說的“怪味”了,其實你說的“怪味”應該是苦澀味。竹筍屬寒性食品,有澀味,不能生吃。竹筍食用前應先用開水焯過,以去除筍中的澀味和草酸。
今天分享一道(春筍燒雪菜),地道的浙江菜。
食材:雷筍300克 雪裡蕻100克 蔥10克 姜5克 料酒5克 鹽3克 味精1克。
步驟:
1、雷筍剝外皮切去根部,切片用開水汆湯出去苦澀味備用。
2、醃製過雪裡蕻鹹酸味重需要提前清洗寖泡,清洗好的雪裡蕻切1釐米長短備用。
3、鍋熱下入少許的植物油,姜切絲爆香,下筍片翻炒1分鐘加入雪裡蕻繼續翻炒一分鐘,加入5可料酒增香,加入50克清水小火燜煮三分鐘,加入3克鹽,雪裡蕻附帶鹹味鹽少放。出鍋前加入1克味精撒上蔥花即可。清爽美味的筍片雪裡蕻。
-
4 # 雙豆豆
說起春天,我們很容易想到的食材可能就是春筍了。春筍營養豐富而且味道也是十分的鮮美,再加上嫩脆的質感,可以說是顏值與味道都是線上的一道蔬菜了。但我們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一種情況,新鮮的竹筍營養有健康,但有時候炒出來總是有一股苦澀的味道。這個問題,是不是也是我們的一大疑問跟不想吃的因素?前兩週蘇州春筍(雷筍)剛剛上市,我就買了兩斤回來嚐嚐鮮,沒成想做的油燜筍吃起來有點苦澀的味道,不禁感慨沒處理好浪費了食材,進過經驗總結,翻查資料,才知道是因為筍裡有一種草酸導致有苦澀的味道,下面總結了三條處理的小方法,讓我們能夠吃到筍的原汁原味清甜:
第一種方法就是,我們買回來的筍剝殼切條狀,放入加入淘米水的熱水中,蓋上鍋蓋蒸煮個十來分鐘左右,就能去除苦味;
第二種方法我們先把筍殼處理掉,一直剝到了出現嫩綠色或者是嫩黃色的筍肉就可以了。然後把剝好的筍放入開水中,開水中放入鹽、白醋煮七八分鐘,放入清水中就可以了;
三種方法把筍切片,放入清水中,浸泡兩天,也可以稍微的加入點細鹽浸泡。要注意的是,在浸泡的時候使用的水要經常的更換。
。
-
5 # 北方阿祥哥
一、焯水脫澀
首先把鍋中的水燒開,將切成片狀的春筍倒進去煮15分鐘左右,然後讓它泡在清水裡面,需勤快換水,大概三四個小時的樣子就得換一次,一般情況而言薄筍片一天左右就能吃,厚些的筍片可能需要量天的時間才能把澀味去掉。
二、淘米水和辣椒脫澀
將帶皮的春筍連同去籽的紅辣椒一起放到淘米水中煮,煮好冷卻之後拿清水衝,這樣也能將春筍的澀味去掉。
三、鹽漬脫澀
可以將切好的新鮮春筍放到粗鹽裡面醃,大概醃4個小時左右,醃好之後用清水泡,泡的時候也要三四個小時換下水,一天之後就可以食用了。
四、黃酒脫澀
-
6 # 甘來的苦盡
其實綽一遍水就好,裡面所謂怪味就是(草酸)很多食物都含有草酸,比如茨菇,菠菜……都需要綽水。。
綽水是指將初步加工的原材料,放入開水鍋或冷水加熱至半熟或全熟,取出以備進一步烹調或調味。
綽水去除苦澀味,草酸。春筍裡草酸含量較高不宜多吃,不宜與豆製品同吃,避免生成草酸鈣(草酸與身體裡鈣結合生成草酸鈣)沉積。
還有一部分人對筍是過敏體質,不宜食用。
-
7 # 角度度生活
你說的是麻口?我們這是“中國竹子之鄉-建甌”春筍基本都會這個麻口除了個別地方長的筍不會(建甌連地白筍)。最常見的就是剝殼後放鍋里長煮或者用高壓鍋壓20多分。這是酒店和飯店最長用的方法,用這方法都不會有麻口,如果有就是時間還沒煮到位在煮久點。之後隨便抄還是怎麼做都很好![靈光一閃]
-
8 # 楚香村
你本期導讀:怎樣煮才能把春筍的“怪味”去除,究竟是什麼物質導致了筍的“怪味”?
最近的天氣溫度高溼度也大,春筍真是一天一個樣,我們這裡的短壯的楠竹筍已經悄悄露出筍尖了,細長的苦筍和水筍已經長到三十四公分了。
每年春筍出來後,上山的人一下就多了起來。春筍炒臘肉、春筍炒酸菜都是本地人非常喜歡的美食。題主說春筍帶的有怪味,其實準確的說這是“澀味”,特別是露頭後的楠竹筍,這種澀味更明顯。
什麼物質導致竹筍帶有澀味呢?
竹筍原本含有草酸,隨著竹筍的生長,草酸的含量會越來越多,那麼澀味也就越來約明顯。
如何去除春筍的“怪味”?
很多人都喜歡食用新鮮的春筍,可是直接切片炒熟後吃起來就會有“怪味”,這時我們就可以用焯燙、醃製、晾曬和浸泡等方式來去除春筍的“怪味”。
鮮食
新鮮的春筍炒臘肉非常美味,可以用焯燙這個方法去除竹筍的“怪味”,把春筍切成小塊或薄片,放入水中煮十分鐘左右,撈出春筍放入冷水下多衝洗幾遍,絕大部分的怪味就會被去除,接下來就可以瀝乾水分炒食了。如果焯燙過的竹筍一次吃不完,也可以放在清水裡浸泡著,放在冰箱裡冷藏。
鹹筍
鹹筍分兩種,一種是醃製後曬乾的,一種是醃製後直接食用的,我們這裡的人們喜歡把春筍和菜薹一起醃製成一種鹹菜。把菜薹洗淨晾曬成半乾,春筍去筍衣後改刀煮熟,瀝乾水分後把兩種食材切碎混合在一起,加鹽醃製出水分,再把水分攥幹,放入罈子中一層層壓緊,一個月後就可以直接食用或炒至食用。
幹筍
幹筍是沒有澀味的,像南方比較出名的筍乾老鴨煲,筍乾紅燒肉,都是用幹筍來製作的,非常美味。
幹筍的製作方法如下;把筍衣和底部纖維粗的部分去掉,切成大小均勻的塊狀。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和食鹽,把改刀的筍塊放入鍋中,煮軟以後撈出,然後擺入簸箕中晾曬,曬乾後真空儲存,吃的時候提前泡發即可。
酸筍
去掉筍衣和底部纖維粗的地方,把楠竹筍改刀成四塊,苦筍不用改刀清洗乾淨後瀝乾水分,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和食鹽,放入竹筍煮熟透變軟後關火,涼晾備用。再準備一個無水無油的帶蓋玻璃容器,把涼晾的筍塊和鹽水,泡椒水一起倒入玻璃容器中,最後加點白酒,密封起來放置半個月,就可以取出炒食了。
如果只有少量的筍,建議直接焯燙後炒至食用。如果一次性挖的筍太多,建議儘快處理筍製作成筍乾、鹹筍或酸筍,因為挖斷後的竹筍老化的非常快。
-
9 # 73神牛
竹筍,以前在我們北方都是以罐裝的樣子出現。那時候竹筍屬於高檔菜,飯店裡基本都用它來做配菜,所以竹筍還有個好聽的名字“玉蘭片”。
現在物流這麼發達,很多以前北方不常見的菜,市場上現在也隨處可見。竹筍在我們這裡現在也是常見菜,不過可能運輸遙遠的原因,竹筍的售價,現在是我們這裡售價最高的菜之一。我剛買的竹筍8塊錢一斤,一根花了將近20塊錢。
竹筍以前我買過多次,開始的時候製作出來的竹筍“麻嘴”,一點也不好吃。還一直認為新鮮的竹筍就是這個味,可能這也是竹筍味道的一部分。
後來吃過別人燒製的竹筍,發現沒有這種“麻嘴”的怪味,才知道是自己烹調不得法。
經過仔細詢問以後,知道竹筍麻嘴有怪味的原因,是因為竹筍的草酸含量極高,如果不處理徹底,那麼竹筍的草酸會刺激人的味蕾。這就是我們說的怪味,就像菠菜的澀味一樣。
二,去除竹筍“怪味”的方法
用淘米水浸泡竹筍:很多經過曬制晾乾的竹筍,買回來後清洗乾淨表層,然後用淘米水浸泡泡發,效果要比清水好很多,並且能夠有效的去除竹筍的異味。因為淘米水中含有大量的澱粉和微量元素,這些物質可以分解竹筍中的草酸,使竹筍中的怪味消失。新鮮的竹筍切片後用淘米水浸泡,然後再焯燙過涼水,效果也非常好。焯燙浸泡去味的方法:竹筍扒去筍衣後,切成片入鍋中加了鹽的水中焯燙,然後多燙一會使竹筍的味道煮出來再過涼水浸泡,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如果用鍋中放了小蘇打或鹼的水焯燙竹筍,去除異味的效果會更加的明顯。因為小蘇打和鹼能夠綜合竹筍的草酸,焯燙後再浸泡竹筍的“怪味”就會消失,並且竹筍的顏色也會更加的潔白。過油的方法:現在很多飯店製作新鮮竹筍,都喜歡把竹筍焯燙以後再過一下油。這樣用油來給竹筍增香去異味,效果也是非常的好。畢竟竹筍的粗纖維含量高,而且味道也有些寡淡,透過過油可以為竹筍增添香味,並且有效的去除異味。基本上透過以上三種方法,就完全可以去除竹筍的“怪味”,剩下的就是烹製美味的竹筍大餐了!分享一道【竹筍炒肉片】【主料】竹筍、豬裡脊
【配料】蒜末
【調料】鹽、料酒、蠔油、胡椒粉、水澱粉
【做法】
把竹筍扒去外殼,用刮皮刀颳去用手掐不動的部位,然後切成大片入淘米水中浸泡。豬裡脊切成片,加鹽、料酒和水澱粉上漿。鍋中入水,水中加鹽和滴幾滴油,水開後把竹筍入鍋焯燙,燙至竹筍出味以後撈出入清水中浸泡。鍋中入油爆香蒜末,下漿好的肉片翻炒至變色,烹入料酒,加入控淨水的竹筍翻炒。炒至竹筍變軟時,加鹽、胡椒粉、蠔油調味出鍋即可。【美味小貼士】竹筍因為比較寡淡,所以炒竹筍時油可以比平常炒菜多放一些。焯燙後的竹筍要在水中多浸泡一會,中間也可以換一遍清水。我覺得竹筍屬於比較清淡的食物,主要是為了吃它爽脆的口感,所以沒有新增太多的調味料。結語:竹筍屬於應季的美味時蔬,只要處理得當,它的“怪味”是很容易去除的。不過胃腸不好的人,還是要少吃竹筍,因為竹筍的粗纖維含量高,不太容易消化。 -
10 # 食味四季
春筍的怪味來自何處
新鮮的春筍為了保持它的嫩度一般會經過硫磺燻一下,這樣春筍容易儲存,也不會腐爛,另外就是春筍本身自己帶的味道,這個就需要我們在做菜的時候提前處理一下。
春筍的怪味如何去除1.入熱水去怪味,新買回來的春筍,可以切成薄片,然後在沸水鍋裡燙至水涼,撈出,控幹水分,之後去冰箱冷藏,這樣的筍用來炒菜,做湯味道極其的好。
2.涼水浸泡去怪味,用涼水浸泡時間會長一些,買回來的筍切成薄片,入涼水盆裡浸泡大約1天的時間,然後瀝乾水分,炒的時候再清洗一下,酸味就沒那麼重了。
3.焯水去怪味,買回來的春筍去殼以後,切成大小均勻的等分,入涼水火裡,燒至水沸騰,轉小火約一個小時,(如果湯的顏色發黃,就表示筍很苦,如果顏色比較淡,則說明味道不是很苦,),浸泡至水冷,控幹水分。
介紹了筍如何去除怪味,那麼春筍該如何挑選呢,下面分享給大家。
如何挑選春筍1.看外殼顏色,買春筍的時候首先要看外殼顏色,外殼顏色比較淺黃,春筍的顏色就會非常的脆爽做出來的菜就會很爽口,如果外殼顏色發黑或者是發綠,就說明春筍的口感比較差,所以挑選的時候要注意。
2.看顏值,我們生活在一個看顏值的時代,總覺得好看的無論什麼都不會差,但是春筍卻是一個例外,好看的春筍大多數激素催生的,而顏值比較醜的,則說明它在石頭縫裡艱難的生長出來,有著茁壯的生命力,口感自然不會差
3.看根部,常吃春筍的人都知道,春筍底部是紅色的,越紅口感越好,反之則口感不好。
-
11 # 惠心小廚
春天是活力的象徵,是生機勃勃的,是萬物復甦的季節。立春後,大量春筍上市,走進我們的餐桌。春筍的體型肥大、肉質鮮嫩、潔白如玉、味道鮮美。它營養豐富,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纖維素含量非常高。
究竟是什麼物質導致了的“怪味”?筍中的“怪味”即為苦澀味。因為筍一旦冒出地面後,會不斷變硬、纖維化,併產生大量的草酸、黑尿酸。據說竹筍挖出一天後草酸會增加兩到三倍,這些草酸就是讓竹筍產生“怪味”的原因。
怎樣煮才能把春筍的“怪味”去除?開水去澀:春筍剝去外層硬的筍衣,切去老根,洗淨切成片,將處理好的春筍片放入熱水鍋中,加入適量鹽,大約煮10分鐘左右撈出,放入涼水中浸泡,可以去除澀味,保留脆爽的口感。黃酒去澀:處理好的春筍片放入容器中,加入適量黃酒,攪拌好後放置10分鐘。再用漏勺將春筍的汁水倒掉,放入清水中浸泡。筍片炒肉【主料】春筍、豬肉
【輔料】蔥、姜、蒜、鹽、雞精、十三香、一品香醬油、料酒
【製作方法】
1.豬肉切片,姜蒜切片,蔥切蔥花備用。
2. 春筍剝去外層硬的筍衣,切去老根,洗淨切成片,將處理好的春筍片放入熱水鍋中,加入適量鹽,大約煮8~10分鐘撈出,放入涼水中浸泡至少10分鐘,中途換水。
3. 熱鍋涼油,燒熱後放入肉片,十三香,淋入料酒,一品香醬油,待肉片變色成熟,盛出備用。
4. 鍋中入油,爆香蔥花、姜蒜片,倒入春筍片,淋入料酒,加適量鹽和水,倒入肉片再翻炒幾下收汁,放入雞精後即可出鍋裝盤。
鮮嫩可口的筍片炒肉就做好了!
-
12 # 嚴師29
春雷陣陣,又到了吃春筍的季節,但是很多朋友覺得春筍有一股怪味,影響了它的口感。這個怪味是怎樣產生的呢?
春筍的怪味其實是“苦澀”,吃起來有些麻嘴,源於它體內含有的草酸和粗纖維,所以春筍有一些苦味。但是春筍脆爽可口,是一道很美味的時令蔬菜,仍舊有很多人為它趨之若鶩。
一場雨過去,春筍漸漸露出尖頭,江南盛產春筍,而且味道很美。吃春筍最能體驗春天的味道,鮮美的滋味,但是如果不能把筍的“澀味”去除,這鍋筍就白白浪費了。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步:焯水焯水是最好的方法,我們煮肉之前也會焯水,去除腥味,高溫可以去除春筍裡面的草酸,使它的味道變得不那麼苦澀,所以烹飪之前一定要焯水。
第二:烹飪關於春筍,我最喜歡兩種烹飪方法,一種是我們熟悉的醃篤鮮,另一種是油燜春筍,這兩種方法可以降低春筍的苦澀,烹飪出來的春筍味道的極其鮮美。
醃篤鮮
燉一鍋醃篤鮮,簡直就是舌尖上的誘惑,用醃製的鹹肉加上鮮肉和春筍,那簡直絕妙。篤是小火慢煮的意思,在煮之前將春筍焯水,之後鹹肉的味道會慢慢散發出來,湯汁包裹著春筍,鮮味十足,如果喜歡清淡些,做醃篤鮮時不需要加鹽,就渾然天成了。
油燜春筍
油燜春筍也是將春筍焯水之後,起鍋燒冰糖,開始將春筍上色,以後加入醬油開始燜煮。油燜春筍色澤紅亮,鮮嫩可口,非常下飯,它的味道與醃篤鮮不同,買回來的春筍可以一半做醃篤鮮,一半做油燜春筍,雙重美味吃不停。
結語買回來的春筍要儘早食用,如果過夜的話,春筍很容易變老,口感減半。其實,自己挖的筍吃起來才有感覺,這是春天的味道,也是大自然的饋贈,總是能在山林間發現不一樣的美味。
-
13 # 啞巴美食家
筍是一種非常受人們喜歡的食材,春筍雖然營養成分和細膩口感上比冬筍稍遜一點,但是勝在更加的清新、甜嫩、爽口。但是春筍也並非沒有缺點,那就是可能會有一點“怪味”,一些平時不太烹飪的朋友可能不知道怎麼處理,這次我們就來解決掉這個問題。
01.春筍的“怪味”是什麼物質導致的?春筍的這種“怪味”主要指的就是它那種澀口的奇怪滋味,雖然這種青澀的“怪味”十分符合春筍生機勃發的本質,但是為了烹飪口感和滋味的完美呈現,還是需要被去掉的。
其實導致春筍有那種澀口“怪味”的物質其他很多蔬菜也都有,只不過是含量沒有春筍那麼高而已,這個澀口味道的“真兇”就是草酸、鞣酸之類植物酸。雖然春筍本身還是具有一些不俗的清新風味,但是由於它的時效性太強,脫離土壤之後本來就偏淡雅的風味物質會隨著時間急速退化,此消彼長之下它的澀口味道就會變得更加明顯。
所以一般除了筍農可以現採現吃之外,我們這些普通食客是很難品嚐到風味和滋味最純粹的春筍,但是好在我們可以用一些烹飪手段來做彌補,去掉這些澀口的“怪味”。
02.怎麼才能去掉春筍的“怪味”?其實要去除導致春筍有澀口“怪味”的物質並不困難,因為類似草酸、鞣酸之類的植物酸都是溶於水的,而且對於溫度也比較敏感,這就已經可以提供一些去除思路了。
⑴最快最直接的方法:焯水這算是處理蔬菜食材最常用的一種方式了,草酸、鞣酸本來就容易溶於水中,加熱的過程可以讓部分植物細胞破裂、加速植物的纖維收縮,以此來“強迫”這些有澀口“怪味”的草酸、鞣酸更快的離開竹筍。
處理方法:春筍切掉下面纖維感重的老根,縱向劃一刀去掉外皮,然後把筍子放入燒開後的沸水裡小火煮,大約10到15分鐘,具體時間要看稍後的烹飪方式和筍子本身的老嫩程度。但是最長也不要超過20分鐘以上,而且出水之後要立刻過涼水冷卻降溫,避免筍子繼續在餘溫的作用下過度熟化。
⑵柔和一些、更易保留口感的方法:鹽水浸泡這種方式所消耗的時間要多一些,不過可以避免高溫下筍子口感的急速變化,更容易保留住春筍的脆甜嫩。原理也都是一樣的,只不過由於放棄了高溫的條件,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鹽分造成的滲透壓來“強迫”有澀口滋味的草酸、鞣酸加快離開筍子。
處理方法:同樣的將春筍去老根去外皮,然後可以將其按照自己接下來想要烹飪菜餚的需求改切,簡單沖洗一下之後投入鹽水中浸泡著。需要注意的是放置的地方要陰涼、不要有陽光直射,而且至少每天換兩次水,這種方式除了可以去除“怪味”之外,還可以將筍子的品質保持延長一點。
⑶烹飪意見筍其實一年四季都有,但是以春筍和冬筍最為優秀、最廣為人知,而春筍算是其中比較偏清寡的存在。所以在烹飪的時候搭配的食材可以“肥潤”一些,而調味也可以適當的重一點,不然的話就會將它嫩甜之餘的清寡、纖維感、青澀等缺點暴露出來。
03.這個“怪味”也有可能代表其他有時候我們說的筍子裡面有“怪味”,可能指的也不是它的澀口滋味,而是指的其他不應該出現在竹筍中的味道,比較說硫磺的氣味。
竹筍本身就是一種不那麼耐儲存的食材,而春筍又是其中品質退化比較快的類別,所以有些不法商販就會用這種方法來給竹筍“美容”,並且延長保鮮時間。如果只有這些正面作用的話,那麼硫磺可能都算得上是一個食品加工的“好幫手”了,但事實並非如此。
硫磺是一種不適合用於食品加工的物質,用硫磺來熏製竹筍是違法的,哪怕是食品級的硫磺也不可以用於竹筍加工(《GB2760-2014食品新增劑使用標準》中有嚴格的、明確的規定),而會產生更多有害物質鉛、砷、鉈的工業硫磺更是嚴禁用於任何食品加工的。
所以如果有些竹筍中的“怪味”是來自硫磺的話,那麼這種竹筍是不能被食用的,判斷的主要條件有以下幾條:
①聞味道:純粹的新鮮竹筍有著清新的植物氣味和泥土的清香,絕對是不應該有任何刺激性氣味和尖銳酸味的。
②看顏色:硫磺熏製的主要正面作用就是防腐和增白,所以經過硫磺熏製的食材都會比一般的看上去白一些,有些會白的有點不正常。
04.吃筍的其他注意事項草酸等植物酸對於鈣的吸收還是有些影響的,所以哪怕不介意筍有澀口“怪味”,也還是建議在正式烹飪之前把筍焯水處理。筍的纖維量比較高,破土而出的春筍更是纖維感強一些,所以就算是很喜歡吃,也不要吃的太過頻繁,對腸胃的刺激和負擔還是很大的。筍的食用比例本身就不是很高,一顆筍能吃的部分佔40%左右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處理的時候不用太過“珍惜”,如果指甲都不能輕鬆掐動部分,那就直接切掉就好了。那麼以上就是這次關於吃筍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有所幫助的話,懇請幫忙轉發和收藏哦!
-
14 # 小秀私廚
春筍中獨特的“怪味”,也就是輕微的苦澀味道。
如果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那就需要把春筍切的更薄一點,更細一些。
比如同樣用鹽水給春筍焯水,去除苦澀味。切成筍絲的效果會比切成筍塊的效果要好,按照這個道理,就會比切成滾刀塊的效果更好。
所以,在處理春筍的時候要根據食材切成不同的大小來進行不同的處理。
比如雪菜炒春筍絲,筍絲只需用用開水焯一下就可以有效的去除掉多餘的草酸。
比如春筍片炒臘肉,筍片的焯水時間就要長一些,水開之後下入筍片,清水裡放一勺鹽,煮2分鐘就可以有效去除這種苦澀的味道。
比如油燜春筍,一般油燜春筍會切成滾刀塊,這種大一些的塊就需要多煮一會,用鹽水煮3分鐘,過涼後泡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再撈出來油燜,效果最佳。
分享一道油燜春筍,一起享受這個時令菜餚春筍切成滾刀塊,用鹽水煮3分鐘,然後冷水中浸泡兩小時。準備好蔥花和薑末
油燜筍最大的特點是重醬油和重白糖。所以醬油要放一大勺,白糖一大勺,鹽少許。在鍋中燜5-8分鐘。
門主8分鐘後開大火收汁,油燜筍不要用水澱粉勾芡,要大火收汁。讓湯汁收濃之後可以裹住食材,就可以出鍋了。如果想讓顏色鮮豔些,可以放些青蒜葉。
油燜筍清脆,鹹中重甜,筍香濃郁。每年只有3、4月份才能吃到這麼難得的食材,要珍惜哦
-
15 # Vincy下廚
現在正是吃春筍的時節,春筍在北方城市不多見,但鑑於物流的發達,我在網上買過好幾次,春筍炒肉,燉鹹篤鮮或做酸筍都好吃。記得第一次買春筍時直接切片炒了,但吃起來有點澀和苦。但是在飯店吃的鮮新筍卻鮮嫩可口。原來春含有大量草酸,不僅澀而且容易與鈣結合生成膽結石,需要去掉,常見的有這兩種方法。
1、 用鹽水泡將鮮新的筍剝掉外面的皮,去掉老根,切成片後放入盆子裡,倒入兩勺鹽,加水浸泡半小時。
2、 焯水焯水是最快捷的方式,將鮮新的筍剝掉皮切掉老根。鍋裡放適量的水燒開,再倒入筍煮五分鐘。撈出後過下涼水保持筍鮮活的顏色。
鮮筍容易老,如果買得比較多,剝皮焯水後放冰箱冷藏能保持較久。
下面分享一道筍燒肉的做法。
食材:筍,五花肉,生抽
1、 筍去掉外面的皮,切掉底部老根,洗淨後切成滾刀塊
2、 五花肉放冷水裡煮15分鐘後撈出切成薄片,倒入筍5分鐘後撈出過涼水備用
3、 起熱鍋,倒入五花肉小火煸炒出油,待肉微微發黃時再倒入生抽炒至變色。
4、 倒入筍和五花肉繼續翻炒三分鐘後盛出。
我做的時候沒有放其它調料,保持著筍最原始的清香味,五花肉油比較多,浸透到筍裡口感更好。如果家裡有剁椒做成酸筍也超級好吃,格外下飯。
-
16 # 笑笑的麥子
現正值春暖花開,雨水充足的時候,深土裡的竹筍迅速伸出了土面,這春天的竹筍,常被人們稱為春筍。現在春筍的價格便宜,3.5元一斤,比冬筍便宜好多,年前想買個冬筍燒板鴨,到超市裡一看,將近30元一斤,感覺好貴!
不過,挖冬筍是個技術活,得憑豐富的經驗才能找到並且挖根完整的出來,這也是它貴的原因。雖說冬筍與春筍同屬一物,二者只是季節不同,出土時間有先後,但是可能冬筍是藏在土裡的緣故吧,所有竹筍未出地面都比較好吃,味道也最為鮮甜,所以一直覺得冬筍比春筍好吃。春筍的味道會給人一種怪怪的感覺,有點苦澀還有點麻舌頭。
【究竟是什麼物質導致了春筍有“怪味”呢?】
我們都知道菠菜當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卻不太瞭解春筍當中其實也含有大量的草酸,一般而言,蔬菜當中的澀味都是草酸帶來的,草酸含量越高,則澀味也會越重。
草酸對春筍的生長來講,還是非常有利的。它可以幫助嫩嫩的筍尖抵抗病菌和昆蟲的傷害,並讓動物們不敢一下子啃食太多,這就讓嫩竹筍有更多的機會長成高大的竹子。
有人會說,自己吃的春筍味道很好,並沒有苦澀的怪味。竹筍的草酸含量,會因品種的產地而不同,優質的竹筍草酸含量可能會低,那麼苦澀味就會小很多,沒有那麼明顯。
除了草酸之外,竹筍中還含有酪氨酸,它和草酸、植酸、單寧等物質一起,造成了竹筍的苦澀等令人不適的“怪怪”的味覺。
我們在煮筍的時候,會發現煮過的筍表面會析出一些白色的物質,這就是酪氨酸。不過,它是一種氨基酸,並不是有毒物質,所以無需恐懼。
單寧屬於多酚類物質,吃起來口感澀澀的。柿子和茶葉的澀味,就主要來自於單寧。植酸是什麼呢?它就是雜糧、豆類當中妨礙微量元素吸收的主要物質。為什麼“只吃雜糧會引起營養缺乏”,其實主要就是怕在素食的狀況下,過多的植酸會影響到鐵和鋅的吸收率,當然經常吃肉的人就不必擔心這事了。
【為什麼胃不好的人要少食春筍?】
對於春筍,有一句這樣的評語:不食嘴饞,食之胃寒。腸胃功能比較差的人,在多吃了春筍之後,胃會感覺不適,出現胃脹、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草酸、植酸和單寧都是不利於消化吸收的成分,還有筍當中所含的”胰蛋白酶抑制劑“。所謂胰蛋白酶抑制劑,就是說這種成分會抑制人類的胰蛋白酶活性,從而嚴重妨礙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如果某個人原本消化能力比較差,那麼再從食物中吃進來蛋白抑制劑,就會讓他消化不良的問題更為嚴重。
此外,竹筍富含粗纖維,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吃多了可能會對胃產生物理性的損傷。有胃炎、胃潰瘍問題的人,並不適合大量吃竹筍。
【怎樣煮春筍,才能減輕它的”怪味“呢?】
日常吃筍的時候,要先浸泡再焯一道水,這樣可以去掉大部分草酸和植酸,降低單寧含量,也滅活了其中大部分蛋白酶抑制劑。
生活中,人們在炒春筍時,因為筍吸油,一般都會多放點油,很多人會將它與五花肉一起炒,炒出來的筍又香又好吃。這雖是人們的生活經驗,但卻是很有道理的。富含脂肪的五花肉、排骨之類的食材與竹筍一起燉煮,用大量的飽和脂肪來軟化竹筍當中的纖維素,吃起來才會顯得順口,並且也減輕了對消化道的不良影響。
家裡正好炒了一盤春筍,這裡分享一下,僅供參考。
【春筍炒肉】
【主要食材】:春筍2個、肉一小塊、紅辣椒2個、青辣椒1個
【調 味 料】:食用鹽4克、料酒5毫升、生抽10毫升、幹澱粉適量、水澱粉少許
【製作方法】:
1、將筍剝去外殼,洗乾淨切成片,用水浸泡15分鐘。鍋中注入適量的清水燒開,將筍片倒入,再次煮滾後1分鐘關火。由於竹筍的特殊構造,切片後有的比較細碎,不太好撈出,可將它們倒入洗菜的瀝水籃中,然後再用清水沖洗一下,瀝乾水待用。
2、將肉用淘米水洗乾淨,切成片,再用清水洗一遍,加入適量的幹澱粉拌勻,倒入少量的植物油再次拌勻,靜置20分鐘。
3、將青、紅辣椒去蒂後沖洗乾淨,切成小塊,待用。
4、炒鍋倒入適量的食用油,油溫燒到七成熱時,將肉片倒入,用筷子迅速將它們劃散。筷子比鍋鏟要好操作些,肉不會粘在一起。當肉表面變色後,加入料酒翻炒均勻,倒入春筍片接著翻炒。
5、往鍋邊淋一些水,煮一會兒,最後加入切成片的青、紅辣椒,翻炒均勻。
6、加入食用鹽、生抽再次翻炒均勻,最後加入少許水澱粉勾芡,即可關火,盛出裝盤端上桌。
【Tips】:
a、筍片讓它煮一會,不會影響它鮮嫩的口感的。一方面可以讓它更好的入味,另一方面可以減輕胃腸道的負擔。
b、現在的春筍很嫩,根部也是嫩的,只需用刀切去底部薄薄的一層,別切太多,會造成浪費。買時可用指甲掐一下來判斷,能掐動說明挺嫩。或者切片時用菜刀先切一下,很輕易地切下來,則說明根部也很嫩,口感也是很好的。
春筍處理好後,又鮮又嫩,非常好吃,也難怪一直被人們作為素食中的特殊美味,位列蔬食之上品。
中國人喜歡吃竹筍,至少已經有3000年的悠久傳統了。《詩·大雅·韓奕》:“其簌維何,維筍維蒲。”說的是韓侯初立,得周宣王厚賜,取香蒲嫩芽與竹筍以餞之。能成為周王賞給諸侯的賜品,說明筍在當時,已經是上好的蔬食了。
宋朝的蘇東坡,初到黃州立刻就吟出“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之句,後來傳誦一時的“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筍煮肉。”更是明白表示筍是餐餐所不可少的。
李漁在《閒情偶寄》中,談到飲食,首推蔬食,蔬食裡又首推竹筍。”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他概括“蔬食四美”,竹筍都具備了:”論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潔,曰芳馥,曰鬆脆而已矣。“
筍雖說一年四季都有,但唯有春筍、冬筍味道最佳。醃篤鮮是上海的本幫菜,一鍋“醃篤鮮”上桌,滿堂喝彩。所謂"醃篤鮮”,即用鮮豬肉、鹹豬肉和春筍燒成砂鍋,最後撒上蔥花。此菜口味鹹鮮,湯白汁濃,肉質酥肥,筍清香脆嫩,鮮味濃厚。
春雨過後,竹筍驟發,現正值食筍好時節,錯過了冬筍,你還要再錯過春筍嗎?這春日裡的一口鮮,讓你心情如春日裡的陽光一樣明朗!
-
17 # 七哥美食記
說起春筍相信大家多是喜歡吃的,因為春筍無論是從營養價值上面,還是口感上面多是一種不錯的美味食材了,但是我們在吃春筍的時候,有沒有感覺春筍多有一股怪味了,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春筍有這股怪味了
是因為我們人工儲存的時候造成的,還是因為春筍自帶的味道了,於是帶著這個問題,我專門請教了一位酒店廚師長,今天就把他告訴我的答案整理整理給大家,首先根據這位廚師長所說春筍之所以有一股怪味在裡面,主要就是因為春筍自己造成的,因為春筍只要開始生長了,那麼就會有一點草酸在裡面了,而這些草酸又會跟著春筍的長大而逐漸增加的,但是這些草酸含量只要超過一個度量了
那麼這個春筍吃起來就是一股苦澀味道了,至於這個味道怎麼去除也是比較簡單的,因為根據廚房的實際操作經驗來看,只要採取以下二個辦法,就可以把春筍裡面的怪味去除了,而其中第一種就是焯水方法了但是在焯水的時候,一定要把春筍切成小塊在開始焯水的,因為只有把春筍切城小段了,那麼春筍才容易燙透了,也只有燙透了,才容易把怪味去除的,而且在燙春筍的時候,最少也要把春筍燙個30分鐘左右的
因為要是燙的時間比較短了,那麼春筍的味道也就去不了多少的,至於第二個方法就是浸泡方法了,也就是把春筍全部切好小片,然後再用清水泡個一天左右時間的,但是這樣的方法由於太耗費時間了,所以只能在家裡使用的
最後小結:我們在購買春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看看春筍的外表是什麼顏色的,因為根據我的經驗來看,只要春筍的外表看起來是淺黃的,那麼在口感上面就是很脆嫩的 -
18 # 良人傑哥
今天很榮幸和大家分享春筍,這種高營養的食材 群的做法有很多 可以《涼拌春筍》 也可以《清炒春筍》等等…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是的筍做法和 竅門處理筍是一種非常受人們喜歡的食材,春筍雖然營養成分和細膩口感上比冬筍稍遜一點,但是勝在更加的清新、甜嫩、爽口。但是春筍也並非沒有缺點,那就是可能會有一點“怪味”,一些平時不太烹飪的朋友可能不知道怎麼處理,這次我們就來解決掉這個問題。
01.春筍的“怪味”是什麼物質導致的?
春筍的這種“怪味”主要指的就是它那種澀口的奇怪滋味,雖然這種青澀的“怪味”十分符合春筍生機勃發的本質,但是為了烹飪口感和滋味的完美呈現,還是需要被去掉的。其實導致春筍有那種澀口“怪味”的物質其他很多蔬菜也都有,只不過是含量沒有春筍那麼高而已,這個澀口味道的“真兇”就是草酸、鞣酸之類植物酸。雖然春筍本身還是具有一些不俗的清新風味,但是由於它的時效性太強,脫離土壤之後本來就偏淡雅的風味物質會隨著時間急速退化,此消彼長之下它的澀口味道就會變得更加明顯。所以一般除了筍農可以現採現吃之外,我們這些普通食客是很難品嚐到風味和滋味最純粹的春筍,但是好在我們可以用一些烹飪手段來做彌補,去掉這些澀口的“怪味”。02.怎麼才能去掉春筍的“怪味”?
其實要去除導致春筍有澀口“怪味”的物質並不困難,因為類似草酸、鞣酸之類的植物酸都是溶於水的,而且對於溫度也比較敏感,這就已經可以提供一些去除思路了。⑴最快最直接的方法:焯水
這算是處理蔬菜食材最常用的一種方式了,草酸、鞣酸本來就容易溶於水中,加熱的過程可以讓部分植物細胞破裂、加速植物的纖維收縮,以此來“強迫”這些有澀口“怪味”的草酸、鞣酸更快的離開竹筍。處理方法:春筍切掉下面纖維感重的老根,縱向劃一刀去掉外皮,然後把筍子放入燒開後的沸水裡小火煮,大約10到15分鐘,具體時間要看稍後的烹飪方式和筍子本身的老嫩程度。但是最長也不要超過20分鐘以上,而且出水之後要立刻過涼水冷卻降溫,避免筍子繼續在餘溫的作用下過度熟化。⑵柔和一些、更易保留口感的方法:鹽水浸泡
這種方式所消耗的時間要多一些,不過可以避免高溫下筍子口感的急速變化,更容易保留住春筍的脆甜嫩。原理也都是一樣的,只不過由於放棄了高溫的條件,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鹽分造成的滲透壓來“強迫”有澀口滋味的草酸、鞣酸加快離開筍子。處理方法:同樣的將春筍去老根去外皮,然後可以將其按照自己接下來想要烹飪菜餚的需求改切,簡單沖洗一下之後投入鹽水中浸泡著。需要注意的是放置的地方要陰涼、不要有陽光直射,而且至少每天換兩次水,這種方式除了可以去除“怪味”之外,還可以將筍子的品質保持延長一點。⑶烹飪意見
筍其實一年四季都有,但是以春筍和冬筍最為優秀、最廣為人知,而春筍算是其中比較偏清寡的存在。所以在烹飪的時候搭配的食材可以“肥潤”一些,而調味也可以適當的重一點,不然的話就會將它嫩甜之餘的清寡、纖維感、青澀等缺點暴露出來。03.這個“怪味”也有可能代表其他
有時候我們說的筍子裡面有“怪味”,可能指的也不是它的澀口滋味,而是指的其他不應該出現在竹筍中的味道,比較說硫磺的氣味。竹筍本身就是一種不那麼耐儲存的食材,而春筍又是其中品質退化比較快的類別,所以有些不法商販就會用這種方法來給竹筍“美容”,並且延長保鮮時間。如果只有這些正面作用的話,那麼硫磺可能都算得上是一個食品加工的“好幫手”了,但事實並非如此。硫磺是一種不適合用於食品加工的物質,用硫磺來熏製竹筍是違法的,哪怕是食品級的硫磺也不可以用於竹筍加工(《GB2760-2014食品新增劑使用標準》中有嚴格的、明確的規定),而會產生更多有害物質鉛、砷、鉈的工業硫磺更是嚴禁用於任何食品加工的。所以如果有些竹筍中的“怪味”是來自硫磺的話,那麼這種竹筍是不能被食用的,判斷的主要條件有以下幾條:①聞味道:純粹的新鮮竹筍有著清新的植物氣味和泥土的清香,絕對是不應該有任何刺激性氣味和尖銳酸味的。②看顏色:硫磺熏製的主要正面作用就是防腐和增白,所以經過硫磺熏製的食材都會比一般的看上去白一些,有些會白的有點不正常。③掂重量:硫磺的熏製會讓食材失水的速度變快,所以如果看上去差不多大小的兩個竹筍,其中一個重量明顯輕一點,那要麼是不太新鮮,要麼就是被硫磺燻過了。04.吃筍的其他注意事項
-
19 # 筱雅美食
怎樣煮才能把春筍的“怪味”去除,究竟是什麼物質導致了筍的“怪味”?我想題主所指春筍中的“怪味”應該就是春筍的苦澀味。春筍的苦澀味來源較為複雜,不僅與品種自身的基因有關,而且還隨土壤環境、氣候溫度、陽光照射強度以及採摘後處理方式等諸多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其中陽光照射強度和照射時間,對春筍的苦澀味輕重有直接影響。
春筍顧名思義為春天生長的筍子,品種繁多,大的有近十斤重,小的僅有小指頭粗。春筍其際上就是竹子的嫩芽胚,每一個春筍長大後就是一根健壯的竹子,故有竹胎,竹芽,竹萌之稱。在這裡不得不說一下冬筍,許多人誤認為冬筍長大後也是竹子,實際上冬筍只是竹鞭節點上的膨大物,倘若不挖出來,只會在地裡自生自滅,不會長成竹子。
竹筍營養豐富,是公認的高蛋白、高纖維、低糖、低脂的綠色保健食品。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氨基酸、多糖、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竹筍由於富含粗纖維,對促進腸道蠕動,幫助人體消化起積極推動作用,是理想的降脂減肥佳蔬。春筍因其鮮嫩清新,香脆滑爽的口感,受到廣大食客的喜愛,成為春天裡最受歡迎的野菜之一。竹筍雖然鮮美,但鮮竹筍美中不足,常常會帶有苦澀味。在我們回答“怎樣煮才能把春筍的苦澀味去除”這個問題之前,先要弄清楚究竟是什麼物質導致了竹筍的苦澀味?
——導致竹筍苦澀味的物質導致竹筍苦澀味的主要物質是單寧和氨基酸,其次再是草酸。這3種物質存在於竹筍中並非一成不變,受竹筍生長環境的變化有較大差異,而且不同品種、不同部位這3種物質的含量分佈不同。
【單寧】
單寧是多種多元酚衍生物的混合物,自然存在於竹筍體內。單寧物質含量的高低是影響竹筍澀感的重要指標之一。我們都知道單寧在葡萄酒中被經常提到,在葡萄酒的領域裡,單寧為矛盾的一體,高品質葡萄酒離不開厚重的單寧,而單寧同時會給葡萄酒帶來苦澀口感;核桃也是單寧成分較高的堅果,所以我們在食用時會感到明顯的澀味。
單寧物質大部分分佈在竹筍的薄壁細胞內,纖維細胞裡有少量分佈。不同品種的竹筍單寧含量有較大區別,有實驗資料表明毛竹春筍單寧含量高,平均為0.37%,小野筍單寧含量往往只有毛竹春筍的一半,毛竹冬筍單寧含量也要比毛竹春筍低,大約為0.15%;這就是我們平時覺得春筍比冬筍苦澀的原因之一。
【氨基酸】
竹筍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總含量為每公斤10.23克,共有18個種類,其中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就有8種,它們分別為纈氨酸,賴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異亮氨酸,色氨酸。在這8種氨基酸中有的為苦味氨基酸,有的則為甜味氨基酸,不同的氨基酸帶來不同的口感。
有實驗表明:氨基酸中的R基以數字3為分界線,呈現不同的風味。當氨基酸中R基大於或者等於3時,並帶鹼基時,通常竹筍以苦味為主。苦味氨基酸一般包括纈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等。當R基小於或者等於3時,並帶中性親水團基時,一般竹筍會以甜感為主,主要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絲氨酸,脯氨酸等。氨基酸也會由竹筍的品種和生長環境不同,有較大差異。以麻竹筍、毛竹筍、綠竹筍3種竹筍為例,在自然光照的條件下,這3種竹筍人體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普遍較高,這8種氨基酸含量佔氨基酸總量的29.02~35.95%,3種竹筍中毛竹筍的氨基酸含量相對偏低。另外,土壤、溫度、光線等因素對竹筍的苦味氨基酸含量影響大。
【草酸】
草酸雖然對竹筍苦澀味有一定影響,但卻不是最大源頭,網上許多關於春筍苦澀的文章,將其苦澀味全部片面地歸結於草酸,有失偏頗。竹筍中的有機酸主要是草酸,新鮮春筍中草酸含量每公斤為15.7毫克~46.2毫克不等。 草酸在蔬菜中以菠菜最為典型,菠菜葉片草酸含量約為每公斤82.1毫克,比竹筍高得多,但我們平常吃波菜時並未曾感到明顯的苦澀味,所以說竹筍中的草酸在苦澀味中僅僅扮演了一個配角。
——去除春筍苦澀味的方法① 焯水
將春筍進行焯水去除苦澀味,是最常見的處理方法,用高溫煮沸,使單寧、苦味氨基酸以及草酸3種物質分解揮發掉。具體操作:將春筍剝去筍殼,切除筍基老硬部分,大筍切片(小筍不用切),放入加入少量食鹽的沸水中汆煮,撈出瀝乾水分再烹飪。焯水的時間不宜超過10分鐘,否則筍片或者筍條失去原本美味的脆性。
此法優缺點:
優點:效果明顯,苦澀味減少80%以上。缺點:在去除苦味氨基酸同時,同時損失了甜味氨基酸和其它營養物質。
② 浸泡
浸泡也能將春筍中的單寧、苦味氨基酸等令竹筍苦澀的物質分解揮發掉。浸泡方法很簡單,具體操作:將竹筍剝去外殼,洗淨,切除筍基老硬的部分,再豎切成兩半放入盆中。淘米水煮沸,直接倒入盆中,沒過春筍,蓋上蓋子浸泡1~2天,浸泡時間越長,苦澀味越少,最好不要超過2天,尤其是高溫天氣,容易變酸變軟。
此法優缺點:
優點:操作便捷,香味獨特。缺點:時間長,受氣溫高低制約。
高溫蒸煮,與汆沸去苦澀味同理,在這裡就不作多餘解釋。蒸煮方法更適合小筍,而且仍然能保持小筍的脆性。具體操作:小筍剝去外殼,洗淨,切除老硬的基部,再切成小筍丁,加入植物油、生抽、剁辣椒、豆豉、食鹽拌均,放入電高壓鍋中,接下煮飯鍵落閥後即可食用。
此法優缺點:
優點:苦澀味完成消失,成品一次性完成,簡單方便 ,脆性依然不錯,最大限度保留了春筍原有的風味和營養成分。缺點:只適合小筍類,筍種受到限制,另外,對於重口味的,味道過於清淡。
④ 最佳新鮮度
春筍從挖出來開始,越早食用味道越鮮美,隨著時間的延長,不僅會變老,而旦單寧、苦味氨基酸等物質也會不斷增加,苦澀味增多。
——鮮為人知的竹筍秘密【光線強弱對竹筍苦澀味的影響】
陽光照射時間和強度直接影響了竹筍的苦澀味。在竹筍的生長過程中,陽光照射時間越長,照射強度越大,單寧、苦味氨基酸、草酸含量就越高,竹筍苦澀味越重,所以背陽的竹筍比向陽的竹筍苦澀味少。在相同的光照強度下,苦味類氨基酸從筍尖部向損基部降低,隨著光照強度的降低,甜味氨基酸含量分別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為方便大家進一步瞭解不同光照強度對竹筍苦澀味的影響程度,筱雅特根據有關實驗資料,特繪製了麻竹筍、綠竹筍、毛竹筍在不同光照強度中,氨基酸變化對照表。麻竹筍在透光率60%,綠竹筍在透光率40%~60%,毛竹筍在透光率20%時,苦味氨基酸含量最低,也就是說這個光照下苦澀味最少。
為了提高竹筍的品質,減少它的苦澀味,有經驗的農民就會採用用土覆蓋或者拉遮陽網、套袋方法,人為營造一個黑暗環境,減輕竹筍的苦澀味。 冬筍為什麼比春筍鮮甜,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冬筍沒有見光。
【不同竹筍部位苦澀味不同】
竹筍不同筍節的苦澀物質含量差異較大,竹筍的苦澀味主要集中在筍尖部位,越往下苦澀味呈逐漸降低趨勢。筍基部位苦澀味較少,甚至沒有。以綠竹筍為例,其筍尖中苦味氨基酸含量為筍基的2.6倍,筍尖氰化物亦為筍基的36.38倍。由此可見,竹筍的筍尖最為苦澀,中部次之,筍基同理埋在地裡幾乎沒有苦澀味。
-
20 # 7號美味
2、春筍是竹的幼芽,也稱為筍。竹為多年生常綠禾本目植物,食用部分為初生、嫩肥、短壯的芽或鞭。竹原產中國,型別眾多,適應性強,分佈極廣。 在中國自古被當作“菜中珍品”。竹筍是中國傳統佳餚,味香質脆,食用和栽培歷史極為悠久。
方法一
竹筍連皮放在淘米水中,加入一個去籽的紅辣椒,以中火煮好後熄火,使它自然冷卻(或用涼水浸泡),再取出用水沖洗、剝皮,即可去除澀味。煮竹筍時,不要攪動(或順一個方向攪動),否則會加重澀味。
方法二
因為筍含有草酸,容易和鈣結合成草酸鈣,所以吃前一定要拿淡鹽水煮5—10分鐘,然後在清水中浸泡一下,這樣可以去除大部分草酸和澀味。
4、第二個小問題,究竟是什麼物質導致了筍的怪味。原因如下:
竹筍分兩種,一種叫甜筍,一種叫苦筍。我們常用「雨後春筍」形容事物大量湧現,從這個成語我們知道竹筍成長速度驚人,一般蔬菜枝葉末梢才有生長點,而竹筍每一節都有生長點,成長速度快,同時也容易腐敗。當竹筍一旦冒出地面後,會不斷變硬、纖維化,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大量增加的草酸、黑尿酸。這也就是導致了春筍有怪味的物質。
回覆列表
剛好是我前幾天做過的一道菜,春筍去皮對半切開,鍋里加水加點鹽和油,水開以後放裡面焯水。焯水能把減輕春筍的一股青味。要注意的是不要切成小片以後再去焯水,沒有焯水的春筍一切就會碎,所以要大塊的去焯水,這樣切起來也不會碎,焯好水以後要過涼水,這樣春筍吃起來比較脆爽。這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