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
2 # 李明威運動康復
你是否被落枕所困擾,是否有過老真的經歷卻無方法解決,那麼,你看了今天的方法,保證讓你再也不怕落枕。
落枕後我們需要拉伸一下我們的斜角肌,我們首先要找到斜角肌。
它的位置是從我們乳突(圖一)往下滑,一直滑倒鎖骨(圖二),鎖骨處就是我們的斜角肌止點。從鎖骨到乳突的這段劃過的地方就是我們斜角肌的位置。
我們首先可以用手法去處理一下。比如我們要處理右側,可以先保持右側側屈,手放到乳突的位置,同時往左側測屈,手順延斜角肌往下。這個動作重複十次。接下來我們在大範圍處理一下。
比如我們處理右側,我們可以從左下方向右上方仰頭,邊仰頭變用對側的四個手指往下滑動,同樣處理十次。
最後我們需要拉伸一下我們的斜角肌 我們首先要找到斜角肌的止點,用中指去固定。然後往左做側屈,在保持拉伸感處頭往左側旋轉,保持15秒左右,這時候我們就充分拉到我們的斜角肌了。
-
3 # 舌尖的創想
落枕,是一種常見的病。是入睡時並無任何症狀,早晨起來的時候感覺項背部會出現明顯的痠痛感,活動也會受到限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睡枕,和睡眠的姿勢。但是一兩天後就會好了。
落枕是怎麼造成的?
睡覺時枕頭不合適,過高,過低,過硬,等,使頸部處於過伸或者過曲的狀態,導致氣血執行不暢,區域性疼痛不適。還有就是睡覺時頭部的姿勢不對,頸部外傷,頸部受風著涼,還有頸椎病等,都會導致落枕。
但是落枕了怎麼辦呢?
首先就是按摩了,用指輕按頸部,對最痛點用力按摩,可使痙攣的頸肌鬆弛而止疼。
還有就是熱敷,或者選用紅花油,傷溼止痛膏,針灸等。
-
4 # 非自然事件
記得小時候落枕,爸爸就和我說,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不要和任何人說話。然後拍打枕頭,一邊打一邊喊“要頸子!要頸子!”
然後就會好起來的。
-
5 # ailinanana
一、冷敷: 一般落枕都屬於急性損傷,多見區域性疼痛、僵硬。這樣,在48小時內只能用冷敷。可用毛巾包裹細小冰粒敷患處,每次15-20分鐘,每天兩次,嚴重者可每小時敷一次。 二、熱敷: 待到炎症疼痛減輕時,再考慮熱敷。可用熱毛巾溼敷,亦可用紅外線取暖器照射,還可用鹽水瓶灌熱水乾敷。 三、按摩: 經上述方法後,頸肩仍覺疼痛者,可用分筋法按摩,由家人代勞。患者取坐位,暴露頸肩部,醫者站在患者後方,在患肩處塗少許紅花油或舒筋油,將左手扶住患者頭頂位置,用右手拇指放在患肩痛處輕揉按摩,並向肩外輕輕推捋以分離痙攣痛點。每日推3-6次,一般在分筋按摩後,頸肩疼痛都可緩解
-
6 # 觸點健康
天冷之時,睡意更濃,大多數人選擇鑽被窩,暖暖的很貼心~然而,年輕人,你這樣的思想很危險啊!因為,蓋著厚厚的棉被很容易落枕。別不信,看看你就知道了。
-
7 #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睡了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脖子痛、背部痠痛,甚至頸部活動受限,這就說明你可能“落枕了”,落枕給我們帶來的疼痛可能會放射到肩膀或者整個背部,並且我們會感覺向各個方向轉動頭部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那麼,睡覺時候落枕了該怎麼辦呢?
我們會落枕的大多數原因是睡覺時姿勢不正確,身體扭曲,或者用的枕頭舒適度不太合適,枕頭過高、過低、過硬,因此造成了頸部肌肉損傷導致了落枕,所以在選擇枕頭時一定要高度適合自己,每個人可能有一定的差異性,大概在7-10公分的樣子,可以自己測試調整,或者也嘗試更換特殊的頸枕來代替自己常用的枕頭。平時我們還可以自己旋轉或是按摩自己的頸部痠痛部位來緩解僵硬,試著按摩疼痛的部位,這樣可以起到緩解肌肉的疼痛。慢慢試著由上而下、從左至右的活動自己的脖子,在活動脖子的過程裡,一定要慢慢的去做這些動作,不要用力過猛,同時,落枕的時間內也要避免劇烈的體育運動,不然會加重落枕的。最後,就是要保證頸部不要受涼。我們可以發現,夏天是最容易發生落枕情況的,是因為有的人貪涼,往往忘記了對自己頸部進行保暖的措施。可以用熱敷的方法來緩解,比如用熱水袋、電熱手爐、熱毛巾及紅外線燈照射都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防止燙傷哦,這樣我們緊張的肌肉也會有很好的放鬆。
-
8 # 脊近完美康復
很多人都認為落枕了不用管,自己就能好。但這樣可能發展為習慣性落枕,對頸椎造成嚴重危害。因此,學會急性落枕的正確處理步驟,是很有必要的!
會導致落枕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睡覺時吹空調太涼了、睡覺姿勢沒擺好、枕頭過高過低等等。
但其實,落枕並不是一種特定的病,它描述的是一種以頸椎活動度受限為主、伴有或不伴有疼痛的症候群。
那麼,落枕發生的本質原因是什麼呢?
我們前面提到的各種因素,如睡覺時頭部姿勢不當、或枕頭高低軟硬不適合、或區域性受寒、或輕度扭傷都會造成頸椎一側肌肉的痙攣、關節囊和韌帶柔韌性下降等情況的發生,這就是所謂的落枕。
其實在正常情況下,頸椎周圍的這些軟組織是能適應頸椎的各種姿勢和活動的。出現因姿勢或枕頭高低造成的頸椎一側肌肉痙攣、關節囊和韌帶柔韌性下降等情況,說明在落枕前,這些組織已經有存在異常改變。簡單來說就是,在落枕發生前,頸椎已經處於一個不穩定狀態了。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落枕帶來的不適和疼痛症狀在休息後就會自行減輕。但這隻能說是機體適應了落枕的症狀,而落枕的實質——頸椎不穩定並沒有得到改善。長此以往,可能會發展為習慣性落枕。
因此,一定不要以為落枕是小事,自己就能好!!!!
下面的急性落枕處理步驟請大家收藏好,以備不時之需哦!
第一步:熱敷
熱敷可以使攣縮的肌肉放鬆下來,也可以提高區域性面板的痛閾,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
第二步:手法鬆解
熱敷在鎮痛上有良好效果,但在放鬆肌肉方面就不如針對性手法鬆解有效了。
在我們頸肩部,經常處於疲勞狀態的肌肉有胸鎖乳突肌、斜角肌、斜方肌的鎖骨枕骨部等。針對這些肌肉採取按壓、輕揉、針刺等鬆解方法,往往能取得較好效果。
第三步:小關節復位
對於多數落枕案例,在肌肉放鬆下來後,頸椎活動度就會恢復正常。
但有些案例中,肌肉放鬆後頸椎活動度恢復不明顯,這意味著頸椎椎間小關節可能有錯位。對於這種情況,需要拍攝X光片以瞭解頸椎椎體位置關係,再運用整脊手法進行頸椎椎間小關節調整。
第四步:訓練頸椎核心肌群
正如我們在最開始強調的,落枕的本質是頸椎不穩定。因此,提高頸椎穩定性是關鍵。透過訓練頸椎核心肌群達到的,最好的方法當然是頸深屈肌訓練儀和SET懸吊技術。
△ 頸深屈肌訓練儀
△ SET懸吊技術
如果沒有條件使用這些儀器的朋友,我們教大家一招名為“點頭”的運動。透過這項運動也可以慢慢改善頸椎穩定性。
動作描述(外表看去就像是在做點頭的動作):下巴和後腦勺一起沿平行於地面的方向向後收到最多。
動作要領(這樣做效果才最好喲~):
一是收到最後堅持5秒鐘會感覺後腦勺後下側發熱感或痠痛感。
二是收到最後時喉結仍較容易被推動。
-
9 # 倩Sur
幾乎所有人都有過落枕的經歷,或是在一個昏昏沉沉的伏案午覺後,或是在側頭看完一集精彩的網劇後,回過神來時便莫名地發覺自己一邊的脖子似乎變得僵硬疼痛了起來,即使正視著前方也總能感受到一側肩頸肌肉的牽拉不適,就算用上揉肩、按摩、點穴等十八般武藝,緊張的肌肉有時還是難以放鬆,不舒服的感覺依然存在。一般認為落枕是不良姿勢引起了肌肉的痙攣緊張,但依照拮抗鬆弛術(Strain Counterstrain, SCS)的原理,可能還有著另一種解釋——脖子的肌肉可能問題不大,是我們呆萌的大腦犯了傻。疼痛源於大腦的錯判除了通常所說的視聽嗅味觸等感覺外,我們身體還存在感受自身位置、運動狀態的位置覺與運動覺,肌梭就是形成這類感覺的一種感受裝置。肌梭在一塊肌肉中與其他肌纖維並聯存在,感受著肌肉長度變化和牽拉刺激,並向大腦發出訊號。當肌肉壓縮變短時,肌梭向大腦發放訊號的頻率降低,而當肌肉牽張變長時,肌梭則向大腦發放出高頻率訊號,大腦綜合接收到的訊號,對肢體的位置情況作出判斷。正常情況下,當我們正視前方時,脖子左右兩側的肌肉均處於較低的牽拉狀態,兩側的肌梭(A、B)都向神經中樞發出較低頻率的訊號;當我們偏著頭緊盯螢幕時,一側脖子的肌肉被壓縮,這一側的肌梭(B)訊號頻率減低,而被牽拉的A則增大了訊號頻率,這時雖然姿勢不對,但機體仍然正常,沒有疼痛不適;而在我們午覺睡醒,劇目看完,下意識的把脖子轉向正中時,這種突然而沒有準備的動作,使得B肌梭受到猛烈的牽張刺激與長度變化,發出的訊號頻率立刻飆升,大腦按照慣例解碼訊號,卻因為這種從較低頻率到超高頻率的劇烈變化而錯判了頭部的位置,明明我們只是把頭轉向了正中,可在它的“眼”裡頭部卻已經轉過了中線,甚至肌肉都要受到拉傷了。所以它一方面產生疼痛的感覺,避免我們繼續回正,另一方面加強了B所在肌肉的力量,企圖把頭拉回它“眼”裡的正中位置,我們由此而體會到疼痛感和牽拉感。順從感覺,重置訊號大腦在此時產生的疼痛感覺雖然是錯誤的,但其本意仍然是為了保護機體受到傷害,如果採用對抗的方式進行校正,硬忍著不適拉伸緊張的肌肉,只會讓牽拉的訊號刺激大腦加大肌肉的力量,加重脖子僵硬的感覺,同等程度的牽拉也會因此而產生更加強烈的疼痛。正確的方式應該是用“順從”或者“哄騙”的方式來讓緊張疼痛的肌肉自己鬆弛下來。“順從”的方式需要順從脖頸的感覺,向疼痛減輕的方向偏轉頭部,感受疼痛的程度,不斷嘗試與調整,直至頭部到達一個肌肉放鬆後感受不到牽拉、完全無痛或者疼痛感最小的位置,即使這個位置看起來非常彆扭,但只要能感覺到舒適,那麼便沒有問題。放鬆肌肉,用枕頭被子協助保持這一姿勢90秒,讓肌梭發出的高頻訊號逐漸平息,疼痛也隨之消失後,再緩慢的將頭扭轉回到正中位置,這時緩慢的回位動作會讓大腦對頭部的位置有一個正確的判斷,不會再錯誤地發出疼痛警告。平衡肩膀,預防落枕對付落枕最有效的方法還是提前預防。預防的方法除了基礎的方法,如選擇合適高度的枕頭(一般為一拳高)、防止頸部受涼外,更為根本的問題還在於恢復兩側肩頸肌肉的平衡。幾乎所有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肩不平,照照鏡子,我們就會發現,作為右利手(右撇子)我們的右肩一般要比左肩稍低,這多是固定肩膀位置的肌肉力量不平衡所致,這一狀態嚴重時,會使落枕易於發生,對此,我們需要透過有針對性的拉伸和鍛鍊來恢復平衡。固定肩膀的肌肉如同一個“X”分佈在肩膀的周圍,“X”的一條邊由菱形肌和前鋸肌構成,菱形肌將肩膀向後上拉扯,前鋸肌則把肩膀拉向與它相反的前下。另一條“X”的邊由斜方肌的下部和胸小肌構成,兩者拉動的方向分別是後下與前上。要使肩膀恢復平衡狀態,就需要依據肩膀偏移的方向,判斷“X”四條邊上緊張的那塊肌肉,在把它拉伸鬆解的同時,鍛鍊加強與它相對的那塊肌肉。例如,當觀察到肩膀有向下向前的偏移時,我們就應該拉伸前鋸肌,同時鍛鍊菱形肌,使兩者間的力量恢復到平衡,進而減少落枕的發生。
-
10 # 銳博運動康復陳老師
落枕,又名“痙攣性斜頸”,“失枕”
並不是什麼可怕的問題。就算不管不顧,多數人一週之內也能恢復。然而,落枕依舊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狀態,姿態僵硬不說,一不留神,頸部有所活動,分分鐘痛到教你做人。
落枕的原因可能有三:1.睡眠姿勢不當:枕頭過高或過低;或頭部滑於枕下,使頸部傾斜一側
2.睡眠時受到冷空氣的刺激
3.頭部猛然運動
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頸項肌緊張,肌張力增高,從而引起疼痛及活動受到限制,有時甚至會引起小關節的輕度錯位。
要想解決落枕的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解痙:
用熱毛巾熱敷和熱水淋浴都是解除痙攣的好方法。
無論是從操作的簡便性還是從治療效果來看,無疑是自我修復落枕的最佳選擇。
此外透過手法對落枕進行治療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出現了小關節錯位,應用手法在放鬆肌肉後進行整復,往往伴隨“咔”的一聲輕響,可以做到手到病除。
如果疼到懷疑人生而又沒有好的醫療資源可以輔助一步到位,可以適量服用布洛芬這樣的止痛藥或者用扶他林在痛處塗抹輕揉促進藥物吸收鎮痛。
如何預防落枕的發生呢?除了一個軟度適中,高度適宜的枕頭(軟度以有支援感為宜,高度以不讓頸部出現懸空為宜),注意防風保暖的習慣,最重要的就是對頸部肌肉的鍛鍊了。
練好頸項肌群,尤其是頸後肌群,提高頸椎穩定性,可以有效的預防落枕。
比較經典的動作是彈力帶抗阻訓練
做完訓練後要適當放鬆,防止頸部因緊張而發生勞損
上斜方肌放鬆
斜角肌放鬆
最後,如果一年之內落枕反覆出現,多達四五次,一定要注意去醫院檢查一下
很可能是頸椎病的表現。畢竟,健康一級重要啦!
-
11 # 39健康網
落枕是指人在睡覺或外傷後突然感到頸部肌肉疼痛,尤其是頭部轉動時更甚。造成落枕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睡覺時頭頸姿勢不當,枕頭過高,頸部受傷或受涼,頸椎病等等。很多人都在問,落枕了該怎麼辦?有沒有一些方法可以快速緩解。下面39保健編輯就整理了幾個有用的小方法,一般人我可不告訴他哦。
1. 冷敷法
如果區域性疼痛、僵硬嚴重,或者有腫脹或灼熱感,就表示受傷部位充血發炎。所以,在24小時內,應該給予冷敷。可用毛巾或塑膠袋包裹小冰塊敷患處,每次15—30分鐘,每天兩次,嚴重者可每小時敷1次。
2. 掰腳趾法
專家告訴你,只要將你的腳抬起來,把大腳拇趾掰開,按順時或逆時的方向慢慢地按摩旋轉,則你的落枕將獲得最大修復。如果發覺腳拇趾肌肉緊繃,那表示您的脖子扭傷了,得要上醫院看醫生。記住,左腳管左邊,右腳管右邊,經常按摩,將直接或間接疏緩頸項的肌力,有助於預防脖子的傷害。
3. 熱敷或吹風機法
等到炎症疼痛減輕時,再考慮熱敷,以疏通經絡,活血化淤。可用熱毛巾溼敷,或用熱水袋幹敷。有時間的話,可洗熱水澡,尤其在頸部患處用熱水反覆沖洗,邊洗邊用手按摩頸部,效果更佳。如果懶得去弄毛巾,不妨直接用吹風機用暖風吹脖子,也可促進那根打了結的筋舒展開來。
4. 按摩“落枕穴”
中醫針灸當中,有個“落枕穴”,在手背側,第2、第3掌骨之間,指掌關節後一點的地方。該穴是治療落枕的特效經驗用穴,可以左右手交替自我按摩。要領:以大拇指揉按穴位,用力由輕到重,保持重按10—15分鐘;在按摩穴位的過程中,將頭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緩緩縮下去,使下頜向胸骨上窩靠近,頸部肌肉保持松馳,然後將頭輕輕緩慢地左右轉動,幅度由小逐漸加大,並將頸部逐漸伸直到正常位置。轉動時以基本不出現疼痛的最大幅度為限。
①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指併攏,在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由輕到重按揉5分鐘左右,可左右手交替進行
②用小魚際由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兩分鐘左右
④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指掌關節後5分處),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2-3分鐘
⑤最後進行頭頸部前屈、後仰、左右側偏及旋轉等活動,此動作應緩慢進行,切不可用力過猛,預防落枕,主要注意睡眠姿勢和枕頭不宜過高。
-
12 # 骨往筋來
今天一早起來,脖子疼的不行,意識到自己落枕了。
正好就此把這個病情給大家介紹一下。
落枕是一種什麼病?落枕實際上是頸部的一種急性肌筋膜炎,也有部分學者認為是頸椎小關節的紊亂或者錯位,我個人更傾向於認為是前者。
導致落枕的原因是什麼?
①平日長時間面對電腦或者低頭玩手機,導致頸部肌肉過度疲勞。
②本身有頸椎病,頸椎生理彎曲度變直。
④受涼。比如夏天空調直吹或者寒冷天氣窗戶沒關好等。
落枕了是什麼表現?往往前一晚睡覺時還好好的,起床後感到頸部一側疼痛,脖子僵硬活動不便,而且這些症狀越來越重,脖子上有的可以摸到一束硬邦邦的肌肉束,按起來痠痛無比。
落枕如何治療?首先,本病即使你什麼治療措施都不用,一般3~7天也會自行緩解。但是有可能還會復發。
如果你說,我想早點好,或者說我覺得疼痛的太厲害,想緩解緩解症狀,那也有很多方法。
最方便的是溫熱敷+消炎止痛藥。藥物包括(布洛芬、芬必得、扶他林、頸痛顆粒、舒筋活絡丸任何一種都可以,也可以貼止痛膏藥)
如果還想再折騰折騰,還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①頸部牽引。如果平時就有頸椎病,家裡又有枕頜牽引帶的,可以在家裡牽引牽引,3~5kg,每次牽引20分鐘,一天2~3次。
②理療,用用什麼電刺激啊衝擊波啊什麼的。
③推拿按摩。這個建議到正規的中醫院推拿科。家人自行按摩時要注意動作輕柔,切忌粗暴,如果昨晚剛和媳婦吵完架,就別找她按了。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土法,是我小時候落枕了家人給我用的,覺得非常有效。就是用一根擀麵杖,在脖子疼痛的這一側從輕到重的上下擀,每次搞個幾分鐘,間隔十分鐘左右再搞一次。記憶中好像幾次下來就不怎麼疼了。這應該是用了中醫推拿按摩手法中的“滾”。此外,有一點至關重要的提醒就是,千萬千萬不要去小的按摩店去任由按摩人員把你的脖子猛的扳來扳去,感覺要聽到脖子裡卡拉卡拉的才是有效,我們接診過不止一個這樣導致頸椎脫位最後截癱的病人。
④針灸。脖子周圍好多穴位,什麼風馳、合谷、曲池、絕骨、大椎、外關這些,到正規的中醫院去針。
⑤如果就有那麼一個點巨疼,可以打一針封閉。效果奇快,立馬生龍活虎都有可能。
落枕平時該怎樣預防?①少低頭勞動和玩手機。逼不得已的話也要注意勞逸結合
②調整自己的枕頭高度,到一覺醒來覺得脖子肌肉舒服不累為適合自己的高度。一般為習慣平臥的話5~8cm,習慣側臥的與一側肩膀同高。
④改變俯臥睡覺的習慣。
⑤如果是家人,喝多了倒頭就睡,應該幫他變換下姿勢。
反覆落枕怎麼辦?有些病人問我,我經常落枕,一個月有時候都能兩三次。我建議你去醫院的脊柱外科看一下。
因為這些情況是要當心的
①反覆落枕,可能是頸椎不穩造成的。
②原來就天天脖子疼的厲害,一覺醒來又加重了。
④經久不愈。你說我一個落枕落了兩星期了還沒好,我覺得你還是去醫院看看吧。
⑤不僅是脖子疼不能動,手麻的也厲害,甚至說走路步態都受影響了,東倒西歪。儘快去醫院看。
落枕是生活中的常見病,雖然不是什麼大事,但是也挺影響工作和學習的。所以平時要注意頸部的姿勢和頸椎的保健。這幾天會總結一套簡單易行的頸椎保健操,但無論如何,堅持比知道更重要。
-
13 # 南醫三院
落枕一般常見於早上起床之後,本來不是大問題,但是會影響人們的工作,主要影響頸椎及頭部的活動。日常生活中,大家落枕一般會採取自我按摩、甩甩頭、熱敷等等方法進行緩解,症狀較為輕微的可以自我緩解,但症狀稍嚴重的可能會加重病程。
首先我們要知道,不要一發現落枕就進行盲目地按摩、熱敷。如果發現脖子區域性僵硬疼痛明顯,雙側對比皮溫差很大,那麼在這一天內可採取冷敷方式來緩解區域性炎症的擴散,這時候以休息為主,不要進行按摩。
等區域性疼痛緩解之後,可以採取熱敷及肌肉放鬆手法的介入,主要以牽拉放鬆為主。
落枕的起因主要有:白天肌肉勞累嚴重、晚上睡覺枕頭過高、頸部受風著涼等等。但是不一定在頸部出現的疼痛就是落枕,所以情況較嚴重者還需要到醫院進行就診。
-
14 # A最早的早安A
關於【落枕】的調理方法:
分別按揉合谷穴、風池穴、風府穴、大椎穴各15秒鐘後,用手拍打頸部肌肉和肩部肌肉,感覺肌肉有些發熱後,分別從風池、風府由上往下抹上適量本產品,抹完後用衣服或毛巾蓋住捂一會兒,如果沒有發熱,則需要加量,直至感覺有熱量滲透肌膚即可。
注:一般人抹陽性產品;但對於有高血壓的患者和6歲以下的小孩,請抹#陰性#產品。
經驗建議:
1:用量1瓶即可,一般1次就能好。
2:抹完產品後,6-8小時內不要洗澡。
-
15 # 格桑PM
如果有暖寶寶可以把暖寶寶貼在脖子上,如果沒有可以用毛巾侵入熱水敷在脖子上都有很好的效果,最好還是去按摩的地方專門按一下,可以緩解很多,睡覺的時候要墊好脖子,不能高不能低,第三天大概就會沒有疼痛的感覺
-
16 # 家庭醫生線上
生活當中,我們有時候會發現自己一覺醒來出現了落枕的情況。脖子既酸又痛,十分難受。落枕或稱“失枕”,是一種常見病,好發於青壯年,以冬春季多見。落枕的常見發病經過是入睡前無任何症狀,晨起後卻感到項背部明顯痠痛,頸部活動受限。這說明病起於睡眠後,與睡枕及睡眠姿勢有密切關係。
落枕最主要的病因是肌肉扭傷,比如因睡眠時枕頭不合適,使頭頸處於過伸或過屈狀態,再如長時間坐長途車時一直迎風斜視風景等。另外,外受風寒,使頸背部氣血凝滯都容易導致落枕。
“落枕”後,應當慢慢輕揉頸部,最好用點穴的療法,做到點中有揉,揉中有點,使攣縮的肌肉鬆弛,加快血液迴圈。若快速好轉,可以使用毛巾包裹一些碎冰粒,每次敷20分鐘左右,一天之內很快就會康復。
發生落枕後,也可自我推拿松肌解疼、理筋止痛,約須1—3次奏效。方法如下:
(1)拿虎口。用拇指端與食指端拿虎口處,須對稱用力,左右手交替,各約30次,酸脹為宜。虎口在掌背第一、二掌骨間,又稱合谷。拿虎口時可配合頸項轉動。
(2)按揉壓痛點。可用拇指端或食、中指端在患側頸項、肩部壓痛點處按揉,約30次,酸脹為宜。
(3)提拿肩筋。用拇指與食中指拿捏肩筋,一提一放,由輕到重,約3—5次。
(4)理筋拔絡。用拇指端或食、中指端按拔患側肌筋強硬處,拔後順筋壓抹幾下。使頸項前後左右轉動,幅度由小到大,忌用力過猛或過度。也可用拇指壓按兩側承山穴,效果也很好。
-
17 # 經絡穴位調理師
落枕後應選擇急早調理,效果會更好,如果長時間不調理會形成習慣性落枕。落枕後會影響頸項,肩臂功能,最快最明顯效果的調理,是按摩頸肌,按揉穴位。解除頸項肩疼痛,按揉風池,肩井穴,外關,後溪穴,解除落枕:點疼痛,點按落枕穴,效果立竿見影。
-
18 # 羅煒樑
落枕,一般與頸肩部肌肉僵硬痙攣有關,通常發生在晨起後或者劇烈活動後,並且大多數情況會在一週內自然緩解。
然而,如何正確處理落枕會影響到疼痛的水平與恢復時間。以下是常見的處理方式:
1)冷敷。落枕後的48-72小時內(急性期),可每隔2小時就區域性冰敷疼痛部位10-15分鐘,以緩解急性疼痛。
2)急性期後,冷敷換成熱敷。可每天用熱毛巾在脖子上熱敷20分鐘,每天熱敷三次,可幫助加速血液迴圈,緩解肌肉僵硬的情況。
3)適當進行低幅度輕柔的拉伸運動。在疼痛可承受的範圍內,進行針對性的拉伸運動,可以幫助緩解頸椎周圍肌肉的僵硬感,增加其柔韌性,以恢復頸椎關節正常的活動範圍。例如:
動作一,單手輔助低頭伸展運動
站著或坐著,直立上半身,
低頭看向地板,把手放在頭上輕輕向下壓,
在後頸處有拉伸感,保持10秒,
慢慢返回起始位置,重複10次。
動作二,頸部側拉伸運動
直立上半身,右手放到頭的左側,
向右肩方向拉伸頸部直到有拉伸感,保持10秒後返回原位,
再進行左側拉伸,重複3次。
注意:如果拉伸時頸部有麻痺的感覺可以減少拉伸時間至5秒。
注意事項:
以上拉伸運動每天練習3組,每組練習十次。
練習以上動作時,如果疼痛度較高,可減少用力和保持時間,並在動作之間稍作休息。
例如在練習單手輔助低頭伸展運動時,可減少低頭的幅度,微微低頭即可。
4)進行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例如步行,雖然不直接作用於頸椎,但是能提高新陳代謝速度,促進氧氣迴圈至脊柱的軟組織,促進“落枕”的恢復。
另外,落枕沒好之前不要做強度比較高的運動,如足球、籃球、高爾夫球、跑步或慢跑、舉重、芭蕾舞、仰臥起坐等。
什麼時候應該就醫?疼痛期間,如想服用止痛等藥物,建議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
如果經過以上處理,5-7天后疼痛依然沒有緩解,
伴有發燒、嘔吐噁心等症狀時,落枕者應立即就醫。因為腦膜炎、心臟病也會引起“落枕”症狀。
-
19 # 家庭醫生雜誌
落枕是怎麼發生的?
睡姿不正確
枕頭不合適頸部過伸或過屈長時間處於過度偏轉狀態……以上種種,都可能導致落枕。
落枕後,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能熬夜,不能讓脖子過於疲勞。
可以用熱水袋、熱毛巾敷,或吹風筒搖吹疼痛部位(注意:不能一直固定一個部位吹,避免灼傷),以此來改善血液迴圈。同時,可以在區域性塗抹扶他林等藥膏止痛。情況嚴重者,最好還是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
此外,如果情況較輕,這裡推薦一個大家可以自行處理,且相對較安全的方法——掐落枕穴。
取穴:人體的手背上,在中指和食指相對的掌骨之間,兩指骨盡頭處,向外一拇指寬處。
按掐方法:兩手都有落枕穴,哪一側的穴位壓痛明顯就多按哪一側。按的同時,緩慢活動脖子,幅度由小到大,動作一定要輕緩。按後,脖子疼痛程度會明顯減輕,活動範圍逐漸改善,一般幾天能好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落枕經常反覆發作,需到醫院進行檢查有無頸椎病的可能。
-
20 # 石上柏155
落枕怎麼辦?骨科實戰之:落枕。
2012年6月的一天,大姨帶著12歲的小姨甥來我家。一進門,小姨甥帶著哭腔的對我說:姨丈,快幫我看一看,我的脖子睡歪了,痛得要死,不敢動,打了針吃了西藥也沒有效果,上不了學了。
我一看,只見小姨甥的臉偏向左側,一手撫著脖子,眼睛帶著淚花,於是笑著問他:嘻嘻嘻……是不是在學校偷看班花,把脖子看歪了?他哭喪著臉對我說:沒有。我繼續問:是不是作業不會做,偷看人家的作業,把脖子看歪了?回答說:沒有的事,昨天早上睡醒了,脖子就不能轉動了,一轉動就痛。大姨對我說:別取笑他了,你看看用什麼辦法幫他弄一下。我說:這很簡單的。
於是讓小姨甥坐在小凳子上,我站在他的右側站中樁,右手曲肘卡住他的下巴,左手掌虎口卡住他的後枕,雙手同時發力向上提,結果把80斤左右的小外甥連人從小凳子上凌空提起,然後又放在小凳子上,連提三次,然後用手掌輕柔松馳他兩側頸肩斜肌。整個過程約一分鐘左右。
然後叫小外甥左右轉動脖子看看,小外甥的腦袋像撥浪鼓左張右望,對我大呼:姨丈,不痛了,一點也不痛了,怎麼會比打針還快?我對他說:真的不痛了?小外甥笑著回答說:哈哈哈,不痛了……
以前我睡歪脖子時,自己推拿不了,一個農村的草醫師傅就找蓖麻葉搗爛幫我敷在痛的位置上,12小時就治好了。
中醫治療落枕的方法還有很多,除了上述的正骨、草藥外敷法外,還可以採用針灸法、內服法、燻洗法等,一般1-3天即可治好。
回覆列表
落枕是過勞的警訊之一。長時間低頭工作或使用手機,或是打羽毛球籃球時過度仰頭,使頸部一直處於壓迫狀態,肩部緊繃,上肢迴圈不暢。即使在睡眠過程中,頸部依然保持緊繃狀態,區域性肌肉出現缺氧缺血的情況,起床後頸部肌肉痙攣疼痛,就是所謂的落枕。自然情況下,落枕一般3-5天自然痊癒,若持續1周未愈,便應考慮就醫檢查。
如果晨起出現落枕,先躺在床上不要隨意動,讓緊繃的肌肉慢慢放鬆,可以用熱毛巾墊在頸部後方。不必勉強屈伸的範圍,以不加重或誘發頸痛為限。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使用熱水袋或紅外線照燈對疼痛部位進行區域性熱療,以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家人可以幫助落枕者進行頸部按摩,但一定注意力度輕柔,不可強硬掰動頸椎,不可猛烈扭轉脖子,不宜在疼痛處進行深度按壓。老年人頸椎退化,肌肉柔韌性下降,一般建議不進行按摩治療。
掌握了簡單的處理方法之外,預防也非常重要。
一方面是枕頭的選擇。枕頭的內容物推薦使用棉絮或者蕎麥,高度以10-15釐米為宜,枕的位置應到雙肩上方,可以充分支撐頸部彎曲。睡眠的環境宜暖,建議用圍巾圍在頸部雙側,不僅提供支援使頸部不致懸空,還起保暖的作用。
另一方面,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使頸部過勞,簡單的建議是切勿維持單一姿勢超過半小時。姿勢的變換和頸部的各方向活動都能使頸部肌肉得到一定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