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輕浪五更風
-
22 # 新銳歷史
唐太宗李世民執政將近三十年,有一個明顯的分水嶺,那就是在貞觀十九年遠征高句麗事件。
如果說之前的唐太宗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皇帝,那麼從高句麗戰場歸來的皇帝則是一位疲憊,多病,滿足於享樂的皇帝。
唐太宗作為唐朝的第二個皇帝,在頂著戰爭的瘡痍的大環境下開闢了貞觀盛世,讓人感嘆他的偉大!
然而,任何人都會犯錯,唐太宗也不例外,他晚年犯的一些錯誤甚至讓人覺得啼笑皆非!
第一,晚年的唐太宗不顧群臣的反對大興土木。晚年的唐太宗為了享受,相繼修了翠微宮、玉華宮、飛山宮、襄城宮、九成宮、大明宮等大型宮殿。
貞觀二十一年,李世民嫌棄京城皇宮悶熱難耐,於是就在臨潼驪山頂上修建了翠微宮,誰知剛剛建立不到三個月,李世民就嫌棄宮室規模太小,辱沒了大唐的威儀,又下令重修了玉華宮。
他命令整修隋代宮殿,更令人無法接受的是,當他看到完工後的宮殿過於華麗和奢侈時,又覺得這樣確實不是一個明君所為。於是,又下令把它拆毀。
太宗命人大力重修鳳翔府的隋代仁壽宮等五個新宮殿,這些宮殿耗資耗巨資,當641年竣工時,太宗發覺宮殿是建立在非常炎熱的地方,他非常不喜歡,於是又命令將其夷為平地。
他金口一開,在三言兩語之間,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所耗金銀以億來計算,真是荒唐到極點。
(唐太宗李世民)
第二,晚年開始變得好色,在皇后死後開始收集美女,著名的女皇武則天就是其中之一。古今中外英雄難過美人關,晚年的唐太宗也不例外,做了很多荒唐事,作為皇帝可以說是那個時代最有權勢人。
在這種情況下,他認為任何人都不能掩蓋他的功績,天下呈現太平盛世,精神世界自然就空虛了,不得不獵色各種美女,來撫平他精神上的空虛。
後宮佳麗三千,周圍美女多了,自然就需要極品美女,不然何以稱帝王,晚年期間,多次選美,就為滿足自己的無窮慾望。
到了最後,李世民覺得當時的選美已經不能滿足自己,配得上自己的只有才貌雙全的才女,後續就創立了選才人的制度,武媚娘就是透過選才女進入李世民的世界。
(女皇武則天)
第三,不再是那個善於採納良言的明君,推到了魏徵的墓碑。李世民與魏徵一個雅量納諫,一個忠誠直言,曾被認為是完美君臣關係的典範。唐貞觀十七年,忠心耿耿的魏徵因病去世了,李世民流淚說: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意思說魏徵是自己的一面鏡子,有了魏徵才能看清楚自己,器重程度可見一斑!
誰知魏徵過世的同一年,太子李承乾謀反,魏徵極力舉薦的兩個人侯君集、杜正倫也被牽扯到謀反案中。
李世民認為魏徵竟然串聯侯、杜害自己,當即翻臉,便下令解除了公主與魏徵之子的婚約,還推倒了魏徵的墓碑(碑文是他自己親自撰寫的)。
但是,李世民後來想想,自己還是千古帝王,魏徵還是千古功臣,自己沒瞎了眼看錯人,自己也沒有犯錯誤,所以還是給魏徵重新立碑吧,於是就又給魏徵立了碑。
(魏徵的墓碑)
第四、晚年信奉鬼神,而且做出許多糊塗事。其實,做為秦皇漢武之後的另一位名垂青史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最初也不相信鬼神之說,但後來他卻成了那些所謂可以讓人“長生不老”丹藥的極力追求者。
《舊唐書·太宗本紀》中,曾經記載:
“在貞觀元年的十二月,唐太宗李世民對自己身邊的近臣曾經批判過秦始皇和漢武帝為代表的、追求成仙得道和長生不老之人的行為,並且認為他們的這一行為是極其荒繆的。”最終,唐太宗得出的結論是,所謂的神仙一說,應該是無稽之談
然而,到了晚年,唐太宗一改自己早年間的這一觀點,開始效仿起了秦始皇和漢武帝的行為,開始網羅那些可以研製所謂“長生不老之藥”的方士和術士。《資治通鑑》記載:
“貞觀二十二年,大將軍王玄策在擊敗天竺國的無端進攻後,俘獲了一名自稱懂得長生不老之術的方士,並把他帶回了京城長安,獻給了唐太宗李世民。”
自知時日不多的唐太宗,對此人的話極其信任,讓他趕緊為自己研製“長生不老藥”。然而,在一番勞民傷財的折騰之後,此人並沒有為唐太宗研製出所謂的“長生不老藥”。
最終,此人被趕出皇宮,不久之後,這位自稱懂得長生不老之術的方士,因病死在了長安,所謂“長生不老”的說法,不攻自破。
一年後,唐太宗也在首都長安去世,享年61歲。
總結每個人在死亡面前都會變得很容易妥協,轉而變得易怒、暴躁、多疑,並且開始改變自己的人生觀,變得開始享樂,即便享樂的代價是沉重的。
比如說太宗皇帝李世民,他執政晚期的驕奢淫逸一直成為世人詬病他的主要證據,甚至很多人忘記了他以前所做出的的成績,而開始津津樂道於他如何如何糊塗與昏庸。
但是我們知道昏庸是相對的,太宗皇帝的昏庸糊塗只是相對於他執政前期開創的貞觀之治而言的,我們後世之人實在不應該大加苛責。
-END-
-
23 # 小余讀史
如果評選中國歷史上前十位政績最為卓著最賢明的君主的話,那唐太宗李世民一定是名列前茅的,其文治武功在歷代皇帝中也是數一數二的。但皇帝說到底也是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李世民也不例外,到了人生暮年的時候也做過許多昏庸的事情。
1.到了貞觀中後期,不再是善於採納良言明君,變得猜測多疑,差點殺掉了許多忠臣。
2.貪戀美女,四處遊獵巡遊,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3.信奉鬼神,為此做出過許多糊塗事。
但縱觀其一生,仍然算得上是一代明君。
回覆列表
昏庸?這個詞用得嚴重了。晚年唐太宗的表現根本算不上“昏庸”二字,即使晚年的李世民和年輕時的自己相比有些力所不逮,但是他的實力和功績還是能輕鬆碾壓很多君王。太宗皇帝晚年的被人詬病的無非幾點:
第一,他把魏徵的墓碑推到了。
其原因很簡單,魏徵把每次的諫言以及與太宗皇帝爭論的過程全部記錄下來,交給了史官,這讓李世民深刻懷疑君臣之間的信任。魏徵你想流傳千古,博得一個正直不阿,不畏強權的能臣,那非得把我李世民塑造成冥頑不靈的君主。
還有魏徵秘密舉薦的兩個人,侯君集和杜正倫都參與到太子李承乾的謀反案中。可是後來,李世民藉著征戰高句麗失敗的機會,給魏徵重新立個碑。那些網文野史中說的,李世民挖開了魏徵的墓,又鞭屍的橋段,純屬虛構瞎扯。
第二,不如從前可以虛心接受諫言。
這種行為的背後是有原因的。李承乾謀反,李泰奪嫡,都讓李世民心神俱傷。疼愛的長樂公主和晉陽公主接連去世,也讓李世民意志消沉,再加上功臣老部下侯君集參與謀反。這些事故讓太宗皇帝心態發生變化是很正常的。
第三,大興土木建造宮殿。
太宗晚年身體欠佳,由於年輕時到處征戰,身上有很多舊疾,再加上居住的環境非常潮溼,健康狀態不斷亮起紅燈。所以,李世民修建宮殿本意就是為了更好地居住,避免潮溼,保持恢復健康。對於宮殿的修建,大部分還是以修繕為主,修的大部分宮殿是隋朝留下的,新建的卻很少。大興土木,根本算不上。
第四,征戰高句麗。
一提到對高句麗的征討,很多人聯想到隋煬帝楊廣三次征戰。但是和楊廣集全國之力三次征戰均已失敗告終不同,太宗皇帝體恤民心,不願浪費過多社會資源,最終攻下高句麗十座城池,最終由於天氣原因而選擇退兵。
第五,追求長生不老。
有人說李世民看不起秦始皇迷戀丹藥,追求長生不死,最後也走上了這條路。但也有人說,太宗皇帝之所以選擇異域丹藥,無非是緩解病痛,無奈最終沒治好。
總體來看,作為一代英雄的晚年已經算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