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先秦養貓人

    殺哥哥弟弟全家的人肯定算不得仁慈。不殺功臣是因為真的不需要,因為自身足夠的英明神武。

    從制度上遏制重臣權柄

    隋唐是府兵制,該制度在李世民時期進一步以制度的形式完善。府兵平時是農民或手工業者,有自己的專屬經濟區“折衝府”,農閒時期接受軍事訓練,戰時自備馬匹武器從軍打仗。折衝府分散在全國各地。日常兵與將的關係是“兵散於府,將歸於朝。“互不歸屬,互不相見。再大的將軍、重臣手下也只有很有限的家兵私奴,看家護院還成,造反就太想不開了。大將侯君集謀反,也是沒等起勢就被發現了,李世民開始甚至都覺得沒必要殺他,是群臣看不下去了。後來李世民也留下了他的妻兒,這在其他時期不誅九族是不可想象的,李世民不這麼做是因為真的不需要。

    這些功臣打不過他

    李世民本身武功就是超群的,李唐江山至少一半是李世民帶人打下來的這點毋庸置疑,如果不是極高的威望和極強的功勳也不會明明有太子的情況下還讓他獨立開府建衙,因為實在是封無可封了。

    隋唐的政府組織形式是以世家大族為骨架建立的,李唐宗室作為各大族的首領具有極強的號召力。安史之亂導致長安、洛陽兩京盡失,李隆基被打的四處亂竄,又如何?詔令一發,天下各路節度使群起而攻之,雖然無組織無紀律,十戰九輸,可即便如此照樣把安史叛軍活活拖死。李世民時期的重臣基本都是後起之秀,家族本身實力並不雄厚,地方基礎較差。這也是李世民打擊世家大族的方式之一。這些人論軍事實力強不過玄宗時期的安祿山、史思明,唐太宗李世民的武功又遠強於唐玄宗李隆基,可謂有恃無恐。

    李世民的人格魅力

    李世民是如此有魅力的君王,以至於他殺了兄弟全家,逼迫君父,如此大逆不道,歷史還是選擇原諒了他,並稱之為功業前幾的君王。拋開他穩定社會、開疆拓土、改制天下這些大功績不談。李世民從諫如流,堪稱天下士大夫的理想君主,古代真正的造反也不是一個大臣或者一個家族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定規模的政治和軍事力量的集合體支援,既然大臣能夠透過一個英明的君主實現自己的政治報復,又何必冒這麼大的風險去造反呢?

    而且李世民的性格非常豐滿,一方面殺了自己兄弟全家,一方面又對自己的孩子疼愛有加,甚至在皇后死後親自帶大了李治和李明達。

    玄武門之變按道理李世民如果想要樹立自己的光輝形象,應該在穩定權勢之後逐漸撇清自己與當年參與者的關係,讓後人覺得不是我李世民想造反,而是手下人逼著我造反,就像宋太祖說自己黃袍加身一樣(宋朝皇帝“溜肩膀”的性子找到根了),但是他沒有這麼做,敢作敢當。古代計程車大夫如果得奉這樣的君主,想來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

  • 2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李世民在歷史上是被當作開國皇帝的。之所以說他是開國皇帝,一是因為他是李唐集團起義真正的發起者;二是李唐集團打江山,大部分是李世民在做;三是李淵當皇帝的時間不長,而且也基本上沒有什麼作為。

    李世民作為開國皇帝,他和其他朝代的開國皇帝又是很不一樣的。其它朝代的開國皇帝,都有殺功臣(包括打壓功臣,下同)的現象,李世民幾乎沒有。雖說他還是殺過侯君集、張亮,但在整個李唐龐大的功臣集團中,這是一個極小的比例。李世民不但沒有殺功臣,反而對功臣給予很大的優待,把他們的畫像放在凌煙閣中,給予極為尊崇的地位。這樣的情況,在其它朝代是不可想象的。

    (李世民畫像)那麼,李世民為何那樣反常地不殺功臣呢?難道他不怕功臣們造反嗎?

    有一種觀點認為,李世民之所以不殺功臣,是由於李唐家族出生於貴族。李世民比劉邦、朱元璋這些出生草根的開國皇帝,有更大的自信。

    這個話有一定道理,確實出生於貴族的開國皇帝,在歷史上殺功臣的比較少。比如劉秀、劉備、楊堅這樣的開國功臣。由於古代血統論思想的長期影響,老百姓普遍認為,出生貴族的家庭,更有資格當皇帝,因而更擁護一些。

    但事實上,這個話卻不能絕對。一些出生於貴族,但沒有殺開國功臣的皇帝,比如楊堅、司馬炎、司馬睿等等,最終都遭遇了比較悲慘的結局。他們的後代很快就鎮不住堂子,江山被那些掌控權力的大臣給奪去了。而劉邦、朱元璋等人殺功臣的開國皇帝,其國運是比較長的。

    李世民沒有殺功臣,也沒有刻意限制功臣權力,不過其江山依然是很長久。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李世民沒有殺功臣,是因為功臣大都是李世民的嫡系。

    作為嫡系,和君王比較貼心,君王殺得比較少,確實也有道理。比如劉邦殺的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就不是自己嫡系。

    不過,這話也有錯誤。比如朱元璋殺的胡惟庸、李善長、藍玉等,其實也是他老朱的嫡系。而且劉邦所殺的功臣中,盧綰不僅僅是劉邦的嫡系,還是最好的朋友。還有,趙匡胤解除兵權的那些人,全都是他的哥們兄弟。

    (貞觀之治)

    所以,根本原因,並不是嫡系不嫡系的問題。而是這個功臣的權力,是否對皇權產生了影響。只要有影響,就算是嫡系也會殺。

    但李世民卻為何沒有殺呢?

    我認為,李世民沒有殺功臣,是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原因的。

    在之前的文章裡,我曾經對殺功臣的現象進行過分析。我認為,之所以“殺功臣”成為開國皇帝的一個必然動作,是因為開國皇帝要極力維護“皇權制”。只有採用殺功臣的方式,才能極為有效地把“皇權制”確立起來。

    但是,李世民初年所實施的“貞觀之治”,恰恰是一個純粹的“皇權制”,或者說是“摻雜了民主意識的皇權制”。而李世民的這種做法,在整個中國歷史上,可以說都是絕無僅有的。後世的皇帝,都不想學,也學不來。

    順治當政以後,他讓大臣們討論一下,當朝應該學習古代哪個皇帝的政治制度。當時很多大臣都給順治皇帝建議,應該學習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但是最終順治卻說,他不會學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他要學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之治”。而“洪武之治”顯然是一種非常極端的皇權制。

    我們說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引入了“民主意識”,主要體現在他的“納諫”上。本來皇權制是不允許大臣們說話的,大臣們只能執行。但是李世民對“納諫”這種做法極為重視,連曾經的反對者魏徵說的話,他也能多次虛心接受。這樣,實際上就使得大臣能夠在皇權制下,發出不同的聲音。

    (魏徵與李世民)那麼,為什麼李世民能夠實施這種“摻雜了民主意識的皇權制”呢?

    這是因為,李世民有一種特殊情況。他的皇位是透過“殺兄弒弟逼父”的方式得來的。李世民當然不願意他這樣的形象留在歷史上,所以他才在當政的過程中,寬容待人,包括他的部下,也包括曾經的敵人。他要最大限度地做一個寬容者,因而才最有耐心地,聽從所有人喋喋不休的說教。

    而李世民最終是透過這樣方式,實現了他的願望的。他在歷史上,果然留下了極好的名聲。

    不過,除了李世民外,就再也沒有第二個皇帝像他那樣做過了。一是沒有他那樣的經歷,二是沒有他那樣的願望,三是沒有他那樣的忍耐力。再加上本身“貞觀之治”與皇權制就是有些相悖的。所以,李世民就成了孤例。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

  • 23 # 河東來

    中國古代的“士人之國”,比較顯著的就是周王朝以及唐王朝,為什麼唐王朝中間的武則天當權時期一度改國號為“周”?二者國家治理體制的內在協調統一,這是根本原因。同時“武周”仍然算作唐王朝的一部分,離不開武則天身份為唐王朝太后身份及政治體制的一脈相承的特性。

    周王朝和唐王朝君主不殺功臣,甚至連有矛盾的對手也可以網開一面,稱他們比較仁慈是真實的,當然如果對他們有意見稱之為沽名釣譽也可以,反正不輕易殺戮也是不爭的事實。

    周王朝透過武王伐紂後取得政權,把敵人身份的殷商王室後裔分封到宋國,把殷商百姓後裔分封到衛國,結果衛國的優秀人才覆滅了周王朝,衛國的王室成員公孫鞅,也稱衛鞅,後來也叫商鞅,一手訓練出鐵騎強秦,打下秦王朝統一天下,改朝換代的基礎,衛國的百姓成員呂不韋直接覆滅了周王朝。

    李世民則有樣學樣,把原來是自己敵人的魏徵封為御史大夫,使其成為有名的“諫臣”,留下了千古佳話。

    周王朝及唐王朝都是信奉的道家管理學說,認為“萬物負陰而抱陽”,就是“母神信仰”,周武王把他的岳父姜子牙作為軍事核心分封到鎮壓東夷第一線的齊國,唐中宗李顯的母親武則天作為太后甚至成為九五至尊,以前有些讀書人認為唐王朝有胡人習俗,所以女子可以成功當皇帝,其實這種認識是有失偏頗的,唐王朝正因為學習的是正統道家思維,所以婦女的地位才會那樣高,大家聯絡一下秦嬴太后的統治時代就可以理解了。

    “母神信仰”國家,一般統治者都會有一點陰柔手腕,不會像秦始皇、漢武帝的“父神信仰”國家那樣暴力,所以他們整體上還是相對仁慈一些的,當然,如果是暗黑條件下,也可能是比較殘暴的結果,因為暴力不會產生輿論的壓力。

  • 24 # 亂世風雨驟

    李世民是一代明君,開創貞觀之治,為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礎,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說李世民仁慈,要看從哪個角度來說。

    說李世民的仁慈主要體現在善於納諫。李世民和魏徵君臣,一個善聽,一個敢說,不像朱元璋對於聽不慣、看不慣的諫臣說打就打說啥就殺,所以李世民的納諫一直被傳為佳話。

    但是李世民仁慈嗎?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殺死了自己的親哥哥、親弟弟,父親李淵被迫退位,這能叫仁慈嗎?您可能會說,皇位爭奪,本就如此,你不殺他,他就殺你,李世民屬於自衛反擊。好,就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是被迫反擊。那咱們再看看玄武門事變之後李世民幹了啥?

    玄武門事變後,為斬草除根,李世民殺了他10個侄子,甚至連襁褓中的嬰兒都沒放過。殺侄子的同時,李世民還把弟妹嫂子中有姿色的都收入了自己的後宮,這種不倫之事也是李世民乾的。這樣的做法,能叫做仁慈?

    沒錯,李世民在唐朝開國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李淵沒什麼大的作為,李世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看作是開國皇帝。

    以李世民為開國皇帝這個立論作為前提,各位答主的答案都沒錯。

    首先,李世民他們李唐江山的崛起,跟其他很多開國皇帝不同,他們本來就是貴族出身,本來就是隴右名門望族,在打江山的過程中,主力都控制在李家,在自己人手裡,有足夠的力量跟功臣對抗。

    第二,唐朝實行府兵制,府兵有點中央禁衛軍的意思,直屬皇帝,所以李世民手裡有籌碼,不怕功臣造反。

    第三,從心理上說,李世民出身貴族,有著貴族特有的自信。

    第四,李世民個人能力超強,那些個功臣們真正說到帶兵打仗恐怕大多不是李世民的對手。

    李世民為什麼不殺開國功臣,這些原因都對,但個人認為,這些都不是關鍵。

    因為這些原因的前提都是把李世民當成開國皇帝,但是,事實上,李世民畢竟不是開國皇帝。我們把李世民是開國皇帝這個前提拿開,再來分析一下李世民為什麼沒有大殺功臣?

    大唐開國,李世民的父親李淵稱帝。論功,《唐會要》卷四十五,功臣:“武德元年八月六日。詔曰。朕起義晉陽。遂登皇極。經綸天下。實仗群材。尚書令秦王。右僕射裴寂。或合契元謀。或同心運始。並蹈義輕生。捐家殉節。艱辛備履。金石不移。論此忠勤。理宜優異。官爵之榮。抑惟舊典。勳賢之議。宜有別恩。其罪非叛逆。可聽恕一死。其太原元謀勳效者。宜以名聞。及所司進簿。尚書右僕射裴寂。納言劉文靜。加恕二死。左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右驍衛大將軍劉宏基。都水監趙文恪。右屯衛大將軍竇琮。衛尉少卿劉政會。鴻臚卿劉世龍。吏部侍郎殷開山。左翊衛大將軍柴紹。內史侍郎唐儉。庫部郎中武士?。驃騎將軍張平高。左驍衛長史許世緒。李思行。李高遷等。並恕一死。”

    在李淵論開國功臣時,尚書令秦王李世民,右僕射裴寂,納言劉文靜都是開國功臣,而且右僕射裴寂、納言劉文靜二人加恕二死,什麼意思,免除兩次死罪。

    唐朝開國論功,主要是三十六位太原元從、西府舊臣。其中,最顯著的就是尚書令秦王李世民,右僕射裴寂,納言劉文靜。李世民是親兒子,裴寂是跟李淵一條心的,劉文靜則支援李世民。殺開國功臣殺誰?殺劉文靜。

    劉文靜軍功卓著,但官位不如裴寂,頗有怨憤。曾酒後狂言要殺裴寂,卻被他自己一個失寵的妾室汙為謀反。李淵聽後立即將劉文靜交付屬吏,命裴寂與蕭瑀一同審訊。蕭瑀與李世民、李綱都表示劉文靜並非謀反,但裴寂明白李淵的心思,是要殺劉文靜為太子建成鋪路。所以,裴寂進言說,"劉文靜的才能、謀略確實在眾人之上,但生性猜忌陰險,忿不顧難,其醜言怪節已經顯露。如今天下未定,外有勁敵,若赦免劉文靜,必貽後患。"李淵於是將劉文靜處斬,抄沒其家產,“恕二死”的承諾全然忘到腦後去了。

    後來,李世民玄武門事變殺了太子建成,逼李淵做了太上皇,自己登位。但是,在朝中,李淵的太原元從、西府舊臣仍然佔據著絕大多數的席位,支援太子建成的也同樣大有人在。而且當時也確如裴寂所說“天下未定,外有勁敵”。

    面對這種局面,李世民怎麼辦。都打下去?不可能,那些人多是關隴集團實權人物,也都是有著大把籌碼的。

    那該怎麼辦呢?拉自己人上臺。所以,李世民把跟隨自己一路拼殺的有功之臣一個個拉了上來。

    當然,也要打一些舊人。比如裴寂。一開始李世民還對裴寂禮遇有加(“公有佐命勳,無忌宣力王室,非二人誰可參乘者?"),但是不出三年,裴寂接連被貶兩次,直接死在貶所。

    說李世民不殺功臣,個人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制衡。

  • 25 # 雕蟲

    李世民殺兄屠弟、逼父奪權,要說他仁慈,豈不是信餓狼茹素、老虎吃齋?

    辯證法教導我們說:凡事都有內外兩個方面的因素。內因與外因相互交織,相互影響。

    李世民不殺功臣,也是內、外因素交織的結果。

    內因:

    關隴李氏也是一個大家族,李世民對這些屬下,若是翻臉無情逼迫過甚,自家兄弟三個死了倆,老爹又被軟禁,“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萬一哪個膽大的李氏子弟趁機拉攏各方力量,大家按照成熟經驗給李世民也來一次玄武門(玄宗李隆基對武則天就是這麼幹的)。眾叛親離之下,李淵一脈肯定全家死絕!為了確保這一系的皇權傳承,李世民也必須慎之又慎。

    李淵既是皇帝還是李氏族長。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尉遲敬德執戟仗劍入宮,替李世民背了“逼迫生父、大逆不孝”的黑鍋。若是沒了忠心耿耿的小弟,李世民孤家寡人之下,李淵以宗族、生父的名義,很大機會能以“太上皇”的名義搞掉李世民。在皇權面前,兒女親情都是浮雲!兒子沒了隨時可以再生,李淵被軟禁期間,可是給李世民生了不少弟弟妹妹。李世民怎能隨意“自斷肱骨”,給老爹捲土重來的機會?

    李世民得位,乃是玄武門之變殺了兄長與弟弟,逼迫李淵退位。本身底子就潮的很,面對沒有大錯的臣子,很難理直氣壯的再舉起屠刀。一切政治鬥爭,若是沒有牢固的理論支撐,那就是個笑話。

    而且,終李世民一生都在擦玄武門血債的屁股,好不容易弄一個殺兄屠弟實屬生死關頭被逼無奈的藉口,轉身再殺當年豁出性命保他登基的功臣,煌煌史書必有一筆“李世民殘忍嗜殺、刻薄寡恩、翻臉無情”的記載。

    帝王身後之名,也是李世民不能不考慮的重要因素。

    外因:

    終唐一代,帝王始終有一個強力的外部威脅,那就是傳承千年的“門閥世家”。

    五姓七望,壟斷了朝廷的官員選拔、天下的土地財富,以及知識文化的解釋權。

    李世民麾下的功臣,長孫無忌既是長孫皇后的親哥哥,也是長孫家族的族長;房玄齡,史書上說“吃醋”的典故就是房玄齡的老婆寧肯喝下皇帝所賜的“毒藥(醋)”也不讓房玄齡納妾的事,而房玄齡的老婆就是“五姓”之女。甚至李氏本身,也是隋朝“八柱國”出身的關隴軍事貴族。

    李世民一生,只有一個丞相馬周是“寒門”出身,其他重臣,沒有哪一個不和“門閥世家”沒有聯絡。

    隋末亂世剛剛結束,李唐王朝皇權的正統性、權威性還未鞏固,面對門閥世家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權有權、要聲望有聲望的不穩定因素。

    譬如家主重病初愈、外有賊人窺伺。此時不趕緊給保鏢發獎金、說好話,鼓舞士氣共御外賊,反而任性而為的殺功臣。尉遲敬德、程咬金、侯君集這些軍隊大佬,本就是造反起家又與門閥沾親帶故,沒有大錯哪個會乖乖受死?一旦兔死狐悲物傷其類,李世民面臨的就是天下皆反的局面。

    魏徵也是玄武門功臣,李世民曾多次破口大罵,要弄死這個“槓精噴子”,最終隱忍不發。魏徵死後本應一死百了,卻被挖墳掘墓。可見李世民毫無舊年情誼,恨其入骨之心。因為此時,李世民已經坐穩了帝位,無需再忍!

    管中窺豹,可見李世民不殺功臣,絕非仁慈,乃是利益取捨,事不可為!

    門閥之禍,直到武則天臨朝,藉著爭奪皇權的動盪,才稍稍將朝堂上的門閥子弟清理個大概。其後,朝廷也只是以科舉抵制了門閥壟斷官員之路。到唐末,藩鎮割據天下征戰、而後五代十國之時,異族的屠刀殺的天下十室九空,才斷了門閥的財源和人力儲備。然後宋朝死灰復燃,又是遼、金、元殺了一茬;明朝,世家借江南東林黨還想再燃,再被滿清“留髮不留頭”徹底打斷了狗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身邊有沒有那種自己過得窮,還拼命生孩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