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一棵紮了根的楊樹

    一.掌握學習方法

    多讀書,把厚書變為薄書。讀書要善於“扔書”,善於讀精髓。一本書再厚,最核心、最精華的東西加起來就是幾頁,幾段甚至幾句話。

    著名學者梁實秋曾說過一句名言:桌上永遠只放一本書。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張,但確是他的讀書秘訣。讀書要忌雜,要讀好書、讀一流的書,從高位進入。應該儘量減少與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閱讀層面,接受好書對自己的塑造。適於選作精讀物件的書,不應是那些我們可以俯視、平視的書,而應該是我們需要仰視的書。這樣,閱讀才能導致我們向大師們逼近,我們的生命內涵也才能因此而獲得提升。

    多思考,把他有變為己有。書上的東西都是別人的,要把它變為自己的,為我所有,離不開思考;書上的知識是死的,要把它變為活的,為我所用,同樣離不開思考。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而不思,等於食而不化。只有善於思考,才能把感性的東西變為理性的,把零散的東西變為系統的,把靜止的東西變為動態的,把無關的東西變為相關的,才能在前人的認識上創新和超越。思考有多遠,思想有多遠,人就能走多遠。

    多實踐,把知識變為能力。實踐是最生動的課堂。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獲得真知的唯一途徑。理論若不經過實踐檢驗,就不能轉化為能力;知識不轉化為能力,就沒有力量。要把讀書和實踐結合起來,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做到知行合一。

    二.閱讀優秀書籍

    多讀教育理論著作。對一個教師來說,要讀的第一類好書是理論著作,主要包括哲學、教育學和心理學。教師讀這方面的著作,能讓自己的頭腦更加清醒,眼睛更加明亮,心裡更加明白,從而使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行動更加堅定。首選是《論語》和蘇霍姆林斯基的書。柏拉圖、杜威、陶行知和當代教育家朱永新、魏書生、李鎮西的書也可以好好讀讀。另外,當代全球宗教界精神領袖一行禪師的《你可以,愛》等也十分值得一讀。

    多讀人物傳記。教師一定要讀的第二類好書是人物傳記,尤其是優秀知識分子和優秀教育家的傳記。如《愛因斯坦傳》、《仁愛一生》(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住特蕾莎修女的傳記)、《夏丏尊傳》、《梁啟超轉》、《一顆清亮的大星——胡適傳》等。

    多讀文學作品。文學素養是每一個教師都應該具備的良好職業素養。因為教育是一種創造性的精神和藝術勞動。可以讀《魯濱遜漂流記》和《老人與海》、讀村上春樹的書,讀《詩經》和《楚辭》、讀唐詩宋篇。

    三.學習影響生命

    學習能給一個人帶來思想尊嚴。一個人可以透過閱讀學習擁有擁有思想,擁有強大的內心,成為精神貴族,而作為一名知識分子,教師的全部社會價值和社會尊嚴就在於擁有思想。

    學習能給一個人帶來更多的愛心、良心和社會責任心。閱讀那些名人偉人、先哲先聖的傳記,可以走進他們的精神世界,可以讓一個人擁有更多的愛心、良心和社會責任心,那些人物傳記都是一顆顆極為寶貴的種子,把它們播散在自己的心田,能生長出無窮無盡的精神力量。

    學習能給一個人帶來詩意和創造情懷。余光中先生說,一個人可以不當詩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詩意。而閱讀詩歌、小說、散文這些書籍,則可以讓我們享用上帝賜給人類的兩件禮物——希望和夢,能給我們的生活和人生帶來更多的溫暖和快樂。

  • 2 # 李寶臣libaochen

    讀書也是要分成幾個層面,有的是陶冶性情,有的是打發時間,有的是尋找生存的智慧。如果讀書沒有任何指向,就容易迷茫,然後就不會長久。

  • 3 # 祥瑞佛緣閣

    這個就要看你的個人愛好了,不想讀書的人啥時候也不行,根本就看不下去,你就像我這種人,就不愛看書,但是我喜歡聽書,和看影片講解。

    我看到密密麻麻的字就感到難受,有的人喜歡看武俠小說,天天看書,看電子書,都是看到半夜,就像我爸爸他就說武俠小說的愛好者,天天睡覺了,他自己打著燈也在看。

    這種就是不看感覺空好多,就總感覺有一件事情沒有做。

    不要逼自己,你會受不了,大家有沒有同感,

    你品,你細品,你仔細品。

  • 4 # 雲遊龍鄉

    樹立終生學習的觀點,大學畢業才是學習的開始,一生都在不斷學習中前進,名牌大學並不重要,好多有出息的,都是進入社會不斷學習修正自己,才有了大成就!

  • 5 # 光著腳丫去爬山

    我認為讀書人的定義可分為兩個方面

    1 在古代,由於教育水平比較落後,會把所有能夠正常讀書寫字的人統稱為讀書人

    2 在現代,由於教育水平提高,能看懂書能書寫已經不能是讀書人的標準了,還要你在某個領域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叫做讀書人,比如大學教授,知名作家,情感分析師等

  • 6 # 歡樂集結

    快樂讀書,首先要培養讀書興趣。剛開始可以選擇喜歡的書籍閱讀,這樣不會導致你一來就產生討厭的情緒。

    其次,給自己制定一個讀書計劃,養成讀書的習慣。比如,一週讀一本書,每天抽1-2個小時作為閱讀時間。閱讀的過程中或讀後,要學會做一個簡單的讀書筆記,記錄一下書籍、文章的:脈絡主旨,主要人物以及事蹟等以及閱讀後的感悟,如果是學生還可以摘抄一些優美句子、段落等作為素材。讀書筆記的用處是很大的,一方面是知識的積累,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你的閱讀興趣

  • 7 # 鄧恩周

    如何成為讀書人?你問這個問題其實意思是怎樣才能使對讀書有興趣。我有幾點的體會。第一次讀書帶有的是,我的思想昄依是什麼?我思想的準則是什麼?從那個時候開始。知道自已無知所以就喜歡上了讀書。基於以上的目的,其實目的就是為了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中獲得人生所需要的東西,也就是思維的技巧東西。這就是我開始讀書的目的,和喜歡上讀書的動力。讀書有深λ,有享受,也就是去掉功利性後,你就是真正成為讀書的人了。

  • 8 # 312蒲公英

    首先應該是讀書興趣的培養,好的讀書習慣應該是從兒時開始,最早應該是孩子語言發育階段。如果父母有這方面的意識,應該有目的給孩子選擇適合的書籍。由父母引導,培養兒童最初對書籍的興趣。其次是學生時代,針對不同年級、不同成長階段,加以選擇,這時段老師的建議和引領很重要。成人之後,基本讀書習慣已經形成,讀什麼樣的書,自己已經有明確判斷,好的讀書習慣受益終生。總之,讀書是一個博觀而約取,且學且思,去惘除怠的過程。做一個靈魂有香氣的人,這種香應該是書香。

  • 9 # 讓語文學習更有趣

    你好題主!

    要想成為一個讀書人,

    我覺得應該做的“三有”:

    一要有計劃,

    要有讀書的目標、書目和達到的效果;

    二要有恆心,

    每天要安排合理充足的時間去讀書,要堅持去讀書;

    三要有信仰,

    讀書其實是一種信仰!

    我們要相信讀書可以提高自己、改變自己!

  • 10 # A小十二

    我認為要想成為讀書人,就要讓讀書成為一種樂趣,一種習慣。通常我們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有較強的認知欲和持久力,而讀書在當下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枯燥無味的,所以要先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面,給自己定個小目標,堅持每天完成讀書內容,慢慢培養自己的讀書興趣和習慣。

    此外還要在讀的書中找到樂趣,一本書可以讀幾遍,每次都會有新的感悟,要試著去理解作者,透過文字與作者溝通,試著去想象去提出不同的思維邏輯,試著去提出問題並找到答案,久而久之你會愛上閱讀。

    可以學習一些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慢慢豐富所讀書目的領域,成為名副其實的讀書人。

  • 11 # 大腿妹

    讀書也是要分成幾個層面,有的是陶冶性情,有的是打發時間,有的是尋找生存的智慧。如果讀書沒有任何指向,就容易迷茫,然後就不會長久。

  • 12 # 手機使用者墨海聽濤

    如何成為讀書人?相對來說,讀書人恐怕就是做學問的人吧!但也不能絕對,搞科研的人能離開書本嗎?一般的民眾就不看書了嗎?故什麼是讀書人只能相對而言。為什麼要成為讀書人?如何成為讀書人?這也是根據各人的情況而論。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讀書人,自走向社會以後,我就愛看哲學書和詩詞歌賦,有時用毛筆書寫古詩詞也是一大樂趣。所以,一個人是否願意讀書完全是興趣使然。要想成為讀書人,就看你有哪方面的興趣,就讀哪方面的書。比如我喜歡律詩,我就天天讀幾首,有時還抄寫幾遍。習慣成自然,若幾天不看詩詞歌賦,就覺得生活中缺少了什麼。要想成為讀書人,除了興趣而外,還得有目標。比如你想將來成為文學家或作家,除了寫作的天賦外,你得博覽群書,否則怎能寫出驚世駭俗的作品呢?

    當然,作為普通一員,平時多讀書,多看報,從各方面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 13 # 寒友

    首先,要養成好習慣,理解書、讀懂書、用之書;

    (論語)中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讀書人不能是書呆了、書蟲!

  • 14 # 海玉承翠

    在人們印象中讀書人就是文化人。

    在古代,讀書人就是穿著長衫,坐著喝酒,說起話來滿口之乎之也,熟讀四書五經,儒雅有風度的人。

    古代要想成為文化人,那得耐得住寂寞,守得了清貧。當然那些有錢有勢的人家除外。多數貧苦出身的人都是為了透過讀書擺脫窮困,過上上層人的生活,當然也有些人是為了自己理想而讀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人們在成名之前都是非常刻苦勤奮的,因為考上之後就會名利雙收。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聞”。《范進中舉》這篇文章就很好的描繪了范進中舉前後人們的不同表現。難怪有人用對聯這樣概括范進中舉前後待遇之迥異:想當年缺柴缺米,誰肯雪中送炭?到如今獨佔鰲頭,都來錦上添花。橫批是:豈有此理。可見古人是自覺自願地想成為讀書人。

    再說現在,只要不是生於解放前,或是家庭特別困難者,誰沒有讀過書?尤其現在年輕人,幾乎都是大學畢業,讀過的書很多,他們不都是讀書人嗎?當然讀書又分為主動讀書者和被動讀書者。對於主動讀書的人,他們認為讀書是一種樂趣而不是負擔。做到讀好書,好讀書這樣他們才能從讀書中獲取前進的動力。

    所以想成為真正的讀書人,那就努力去讀,做到“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

    以上是個人觀點,一點拙見而已。希望對朋友有一點幫助。

  • 15 # 雲飛維維

    首先要想成為一個有追求的人,讀書人,其實就是有追求,愛學習的代名詞。其次要培養好習慣,多讀書,主動讀;再次要學會分享和交流,有幾個一起讀書的朋友。

  • 16 # 竹下清影

    從題目看,想成為讀書人,實際上表明提問者對讀書人是崇拜的,是羨慕的。那麼他崇拜羨慕什麼呢?估計他崇拜羨慕的是讀書人儒雅文靜的氣質舉止、知書達禮的待人接物、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淵博學識。那麼,如何使自己也成為這樣的讀書人呢?

    1.真的需要好好讀書;惟有讀書,方可增長見識,積累學問,真正從書中學到如何修煉自身,如何待人接物,如何立足社會。

    2.所讀之書範圍可廣一些,各個方面都可涉獵;可讀當代書,也可讀古代書;可讀中國書,也可讀外國書;可讀紙質書,也可讀電子書;

    3.讀書時可精讀,也可泛讀;可以不求甚解,也可認真摘抄,直至牢記;

    4..讀書需要耐心,也需要毅力;什麼時候讀書成為每日習慣了,你就成為讀書人了;什麼時候每天不讀一會書就會感覺到缺了什麼,你就成為讀書人了;

    5.讀書要與實踐結合,要有意識地用書中理論指導自己的言行,正如詩人所說:“絕知此事要躬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只要你堅持,只要你實踐,氣質自來!學識自來!本領自來!加油!

  • 17 # 貴可春秋

    讀書人的世界是美好的,同時也是自然的,嚴謹的。我想一個好的讀書人要做好自己的讀書規劃,所涉及的領域,主題,讀書習慣。

    歐陽修有三上“枕上,馬上,廁上”,這是告訴我們要抓緊一切零碎時間去充實自己。同時也要做到讀書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書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仔細看,思想要是不集中,就只能隨隨便便地懶散地讀讀而已,那是一定不能用心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更不會融匯貫通。

    讀書是中華民族的悠遠傳統,也是所有民族的共識。歷史上產生了許許多多的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比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等等。要想成為一個好的讀書人做到以下幾點:

    主動思考的讀書態度

    正確的讀書態度是,在讀書中加入自己的思索。應該說,讀書最重要的是思索,讀書是花朵,思索卻是果實。認為,喜歡閱讀一目瞭然的書的人是懶惰的人,只有閱讀那些需要自己反覆思考才能明白的書的人,才是真正的讀書人。思索不但使你與別人拉開距離,而且使你與書本拉開距離,使你能站在一個新的高度審視自然與人生。

    堅持不懈的去讀書

    很多人讀書是一時興致盎然,愛讀書是如飢似渴,聞雞起舞,披星戴月般的愛不釋手死讀。一旦過了興奮期,書丟到一邊不在理,懶懶散散的。讀書是要堅持不懈的去做到,按照自己的領域,主題,有規劃的去看。

    分享自己的讀書所得

    讀一本好書受益匪淺,把自己從書中獲得到的東西分享給身邊的人。這樣的話不僅自己答疑解惑了還可以有一批不同見解的人,從中收穫更多。你看現在的各種讀書會很流行,大家去分享不同的主題,不同的領域。

    行萬里路去實踐證明

    縱使書中有千百萬的道理,不去實踐的必定只是流於紙面上的理解而已!要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就需要我們在現實中去加以實操落地。這樣前面的主動思考就變得有意義了!

    讀書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讀書是為了取悅自己,增加見識,堅持不懈,做一個知行合一,博聞廣識的讀書人!

  • 18 # 燃哥說創業

    讀書是一種習慣,當成你的愛好。當你需要,讀書就變成了必不可少的過程,上小學時老師說過,學吧,學會了都是本事,而且都是你的!現在長大了,充分理解當時老師說的話是真理!

  • 19 # 54漁歌55

    很榮幸回答:如何成為讀書人?這個問題。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把人分為兩類。一類是喜歡讀書的人,一類是不喜歡讀書的人。我分別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類愛讀書的人:

    愛讀書的人,這個問題不成立。只能說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讀書人。就是在某一領域成為有成就的人。這和人的天賦、文化層次有直接的關係。

    多數人是喜歡用讀書來解決遇到問題的人,讀書滿足自己精神需求的人。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時學習滿足自己的需要。我就是這種人,不是成功的人。但讀書也成就了我的優雅氣質。無論走到哪裡?甚至在旅遊時,看到古詩、對聯,就會流連忘返反覆品味。

    比如我在遼河石油學校實習的時候,曾在山海關遊玩,山海關孟姜女廟的對聯。字字珠璣,讓人流連忘返。

    上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下聯:“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古人利用了我國古文通假字一字多音、一字多意的特點,描寫了山海關和孟姜女廟一帶的自然景觀。表達萬事萬物,就和海水、浮雲一樣,朝潮朝落,常漲常消,並無常態。

    所以喜歡讀書滿足自己精神需求的人,如何成為讀書人?這個問題只能延伸到,如何在某一領域多學習,讓自己有所成就。

    第二類不喜歡讀書的人:如何成為讀書人?

    愛好是讀書學習的源泉,不喜歡讀書人,是因為他不知道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遇到的好多問題,都可以到書裡找到解決方案。比方說我的外孫女兒,喜歡養小鳥,就到圖書館找到了,好多養鳥訓鳥

  • 20 # 夢緣甘說

    讀書的習慣需儘早養成。人的癖好五花八門,讀書是其中之一。但凡人有了一種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種特別眼光,甚至有了一個屬於他的特別的世界。不過,和別的癖好相比,讀書的癖好能夠使人獲得一種更為開闊的眼光,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世界。

    比起嗜書如命的人來,我只能勉強算作一個有一點讀書癖的人。根據我的經驗,人有無讀書的癖好,在少年甚至童年時便已見端倪。那是一個求知慾洶湧勃發的年齡,不必名著佳篇,隨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讀物就能點燃對書籍的強烈好奇。

    回想起來,使我發現書籍之可愛的不過是上小學時讀到的一本普通的兒童讀物,那裡面講述了一個淘氣孩子的種種惡作劇,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從此以後,我對書不再是視若不見,而是刮目相看了,我眼中有了一個書的世界,看得懂看不懂的書都會使我眼饞心癢,我相信其中一定藏著一些有趣的事情,等待我去見識。

    隨著年齡增長,所感興趣的書的種類當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書的興趣則始終不衰。現在我覺得,一個人讀什麼書誠然不是一件次要的事情,但前提還是要有讀書的愛好,而只要真正愛讀書,就遲早會找到自己的書中知己的。

    怎樣才算養成讀書的習慣?我覺得倒不在於讀書破萬卷,一頭扎進書堆,成為一個書呆子。重要的是一種感覺,即讀書已經成為生活的基本需要,不讀書就會感到欠缺和不安。

    宋朝詩人黃山谷有一句名言:“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林語堂解釋為:你三日不讀書,別人就會覺得你語言無味,面目可憎。這當然也說得通,一個不愛讀書的人往往是乏味的,因而不讓人喜歡的。不過,我認為這句話主要還是說自己的感覺: 你三日不讀書,你就會自慚形穢,羞於對人說話,覺得沒臉見人。如果你有這樣的感覺,你就必定是個有讀書癖的人了。

    愉快是選擇書的基本標準。讀了大半輩子書,倘若有人問我選擇書的標準是什麼,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愉快是基本標準。一本書無論專家們說它多麼重要,排行榜說它多麼暢銷,如果讀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寧可不去讀它。

    人做事情,或是出於利益,或是出於性情。出於利益做的事情,當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相反,凡是出於性情做的事情,亦即僅僅為了滿足心靈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標準。

    以愉快為基本標準,這也是在讀書上的一種誠實的態度。無論什麼書,只有你讀時感到了愉快,使你發生了共鳴和獲得了享受,你才應該承認它對於你是一本好書。在這一點上,毛姆說得好:“你才是你所讀的書對於你的價值的最後評定者。”尤其是文學作品,本身並無實用,唯能使你的生活充實,而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你喜歡讀。沒有人有義務必須讀詩、小說、散文。哪怕是專家們同聲讚揚的名著,如果你不感興趣,便與你無干。不感興趣而硬讀,其結果只能是不懂裝懂,人云亦云。

    我們該選擇哪些書來讀?古今中外,書籍不計其數,該讀哪些書呢?從精神生活的角度出發,我們也許可以極粗略地把天下的書分為三大類。一是完全不可讀的書。這種書只是外表像書罷了,實際上是毫無價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啟示、藝術的欣賞或有用的知識。二是可讀可不讀的書。這種書讀了也許不無益處,但不讀卻肯定不會造成重大損失和遺憾。世上的書,大多屬於此類。三是必讀的書。所謂必讀,是就精神生活而言,即每一個關心人類精神歷程和自身生命意義的人都應該讀,不讀便會是一種欠缺和遺憾。

    應該說,這第三類書在書籍的總量中只佔極少數,但絕對量仍然非常大。它們實際上是指人類文化寶庫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謂經典名著。對於這些偉大作品不可按學科歸類,不論它們是文學作品還是理論著作,都必定表現了人類精神的某些永恆內涵,因而具有永恆的價值。在此意義上,我稱它們為永恆的書。

    讀書的態度:非最好的書不讀。在我看來,真正重要的倒不在於你讀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讀全了,而在於要有一個信念,便是非最好的書不讀。有了這個信念,即使你讀了許多並非最好的書,你仍然會逐漸找到那些真正屬於你的最好的書,並且成為它們的知音。事實上,對於每個具有獨特個性和追求的人來說,他的必讀書的書單決非照抄別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閱讀的過程中形成的,這個書單本身也體現出了他的個性。正像羅曼·羅蘭在談到他所喜歡的音樂大師時說的:“現在我有我的貝多芬了,猶如已經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樣。一個人對他所愛的歷史人物都應該這樣做。”

    一個在閱讀和沉思中與古今哲人文豪傾心交談的人,與一個只讀明星逸聞和兇殺故事的人,他們當然有著完全不同的內心世界。我甚至要說,他們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為世界本無定相,它對於不同的人呈現不同的面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鈴薯主要病害有哪些?怎麼徹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