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說歷史的方老師

    我以為古代的最厲害戰爭英雄是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秦末下相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對於項羽在歷史上對他評價最高的就是他領導的鉅鹿之戰!

    這次的戰役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鉅鹿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結果大敗秦軍,打出了項羽的威風,從此鑄就了項羽西楚霸王的威名

    悲慘的結局

    楚漢相爭,項羽在垓下之戰中輸給了劉邦。

    項羽一路逃到烏江,遇見烏江亭長,亭長勸項羽可以回到江東以圖東山再起,但項羽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並將自己坐下馬賜予亭長。於是,項羽下馬步戰,一口氣殺了漢兵幾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幾處的傷。而後揮刀自刎。

    項羽死後,漢軍搶奪項羽屍體自相殘殺者數十人,最後王翳等5人平分了項羽的屍體,都被封侯,雖然項羽失敗了,但是贏來了對手的佩服。

    雖然楚漢爭霸過程中,項羽是輸了,但是在項羽的一生中,他的勇氣和才能,都能得到很多人認同

  • 2 # 籃彩俠

    LV.42018-02-26

    第一名、兵聖——孫武

    兵聖、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中國歷史上影響力,最大之武將,沒有之一。無懸念第一。

    兵聖——孫武

    第二名、西楚霸王——項羽

    中國古代,傑出軍事家,“勇戰派”代表人物,秦末起義軍領袖。單兵格鬥萬人敵,戰術、戰役、戰略指揮,都有獨到創新,可謂全才武將,特別是終結了,秦軍的百年神話,他自己就是個神話。

    西楚霸王項羽

    第三名、亂世人屠——白起

    戰國時期秦國名將。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傑出的軍事家、統帥。標準的戰神,各種史料上,都沒出現其敗績。一生略城百座,斬殺百十萬人,縱觀人類史,亦無人可比。

    人屠——白起

    第四名、封狼大將——霍去病

    漢武帝時期軍事家,好騎射,善於長途奔襲。霍去病多次率軍,與匈奴交戰,在他的帶領下,匈奴節節敗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話。霍去病,馬革裹屍,封狼居胥,年少成名,千古流芳。

    霍去病

    第五名、托塔天王——李靖

    隋末唐初將領。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他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為唐朝的統一,與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

    托塔天王——李靖

    第六名、萬世忠將——岳飛

    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岳飛軍事方面才能,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傑出的,軍事統帥。

    岳飛

    第七名、國士無雙——韓信

    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為漢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勞,但後來卻遭到,劉邦的疑忌,最後被安上,謀反的罪名,而遭處死。

    韓信

    第八名、戰神令公——郭子儀

    中唐名將,安史之亂爆發後,任朔方節度使,率軍收復洛陽、長安兩京,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獲得安寧,達20多年,史稱“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舉國上下,享有崇高威望。年八十五壽終,賜諡忠武,配饗代宗廟廷。

    郭子儀

    第九名、武聖——關羽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他恐怕是中國,最知名的武將,沒有之一。

    武聖——關羽

    第十名、抗倭名將——戚繼光

    保衛中華,這份赤子之心,與勇猛之魂,讓後世傳頌。知名度、成就均高,故排10位。

  • 3 # 1234那些年那些事

    冠軍候——霍去病當仁不讓,17歲首戰,被武帝任命票姚校尉,漠南之戰,斬獲匈奴2000有餘,俘獲匈奴王叔父。

    19歲河西之戰,孤軍深入,殲敵3萬,俘獲匈奴王,結束了匈奴對河西走廊的控制,漢帝國的觸手伸向西域,匈奴人哀嘆“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21歲率軍漠北之戰,殲敵7萬有殺,封狼居胥。難能可貴的是霍去病作戰,迀回穿插,孤軍深入,在沒有後勤補給的情況下,以戰養戰,手底下的甚至還有一支專門的匈奴籍士兵,還一直對其忠心耿耿,俘獲的匈奴兵在短暫的動員後,竟能服從其指揮,試想20左右的年齡駕奴能力是何等恐怖!

    可惜天妒英才,23歲英年早逝,不然他的功績無可抵量。

  • 4 # 我是星星之火

    我想古代的戰爭英雄非項羽莫屬,項羽公元前232年_公元前202年,自幼學習兵法戰策,身高八尺,力能舉鼎,勇武過人,在叔父項梁帳下效力,秦始皇遊玩會稽時做大船渡浙江,項羽和項梁在岸邊觀看,項羽就對叔父說,彼可取而代之,嚇的項梁趕緊捂住項羽的嘴,但項梁看出項羽志向遠大,從此項梁對項羽另眼相看,秦二世時,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開始了反對暴秦的起義,也點燃了反秦的聖火,項梁指示項羽殺掉了會稽太守殷通,並佩戴了殷通的官印,殷通手下有一百多人反抗,但都被項羽一一殺死,其他人都趴在地上不敢起來,項梁召集吳中豪傑,說明反秦的道理,集合八千吳中子弟兵,成為反秦的一路起義軍,但在濮陽城項梁被秦朝名將章邯打敗並被殺害,項羽得到訊息,悲痛萬分,大哭一場後,項羽代替叔父項梁的位置,帶領三萬人馬,渡過黃河,燒點糧草,把船隻鑿沉,表示不敗秦軍,誓不歸還,將士們倍受鼓舞,人人奮勇,經過九次拼命衝殺,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二十萬主力擊敗,這就是有名的破釜沉舟,哀兵必勝的鉅鹿之戰,這一戰過後,諸侯軍信心百倍,有打敗秦軍的王離,殺了蘇5角,迫使章邯投降,隨後項羽因有人說秦朝降兵可能會謀反,將二十萬秦降卒在新安城坑殺,項羽殺掉秦降兵後一鼓作氣,和劉邦攻破咸陽,殺掉秦王子嬰,後因為誤聽說愛妻被害,下令屠戮咸陽城,火燒阿房宮,大火燒了三個月沒滅,可謂衝冠一怒為紅顏,不僅對兄弟有義,更對愛人有情,但項羽的結局不好,正因為他的有情有義,錯失殺掉對手劉邦的機會,也為日後的敗亡埋下了禍患,垓下一戰,項羽被圍,虞姬自刎,項羽百騎殺出重圍,以二十八人仍與劉邦大戰一場,殺掉劉邦多員大將,最後在烏江自刎,項羽雖然死了,但畢竟在歷史上留下最輝煌的一頁,所以他是古代最厲害的戰爭英雄。

  • 5 # 布衣阿貓

    你好,既然是公認的古代戰爭英雄,那麼就是大家都熟悉,並且在古代歷史上英雄事蹟之偉大的人物。

    我認為他就是戚繼光,我們其實在課本上都學過戚繼光的一些知識,他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是山東蓬萊人,我認為戚繼光是中華幾千年少有的文武全才,軍事家,戰略家,戰術家,詩人,武術家,武器裝備發明家, 紀效新書,練兵實記,刀法,棍法,拳法。他是明代傑出的民族英雄。

    戚繼光著作《練兵寶記》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歲的戚繼光因祖先軍功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開始了他長達40年的軍旅生涯。三十二年(1553年)晉都指揮僉事,設署登州水城太平樓前,總督山東沿海備倭。在任期間,所轄海疆肅靖,人民安然。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繼光調往倭患猖獗的浙江,走上了抗擊倭寇主戰場的最前線。他招募金華、義烏礦工,編練戚家軍,創鴛鴦陣,率領戚家軍轉戰於寧波、台州、溫州諸府沿海,給倭寇以毀滅性的打擊。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浙江境內倭患平定,戚繼光又奉調揮師南下,兩度援閩,掃蕩福建沿海倭患,並一度進入廣東境內剿倭。隆慶元年(1565年),終於肅清東南沿海倭患。在長達十年的東南抗倭生涯中,他歷任都司僉事、參將、都指揮使、副總兵、都督僉事、都督同知、總兵諸職,防地自寧波始,漸次南移,終至福州。由鎮守一隅防務進而鎮福建全境並浙江金、溫二府地方,督水陸諸戎務。大小百餘戰,所向無敵,"戚家軍"威名響譽天下。荼毒百姓數百年的東南沿海倭患從此基本平定。

    抗倭英雄戚繼光

    隆慶元年(1565年),戚繼光奉調北上,官拜總理,旋兼總兵,負責京師外圍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四鎮練兵事務,總督防務。在任期間,他修長城,建敵臺,編練輜重營,備制火器,並創造了一套步、騎、車協同作戰的戰略戰術,使長城沿線防務"為諸邊冠",多次有效地抵禦來自關外的侵略。長期困擾明廷的來自關外韃靼騎兵入侵的壓力隨之解除,在鎮十六年,"邊備修飭,薊門宴然。"功升實級大都督,晉太子太保,兼少保。

    民族英雄戚繼光

    萬曆十一年(1584年),戚繼光調任廣東。兩年後稱病引退,還居故里;萬曆十五年(1588年)1月29日凌晨,這位馳騁疆場40年的老將軍溘然長逝。

    戚繼光著作《紀效新書》

  • 6 # 荷鄉

    我認為是戰國名將武安君白起!

    我們先看一下史記所載的武安君白起的戰績。

    秦昭王十三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

    十四年,攻魏取城大小六十一,殲敵人數不詳。

    十五年與客卿錯攻垣城拔之,殲敵人數不詳。

    二十年,攻趙拔光狼城,殲敵人數不詳。

    二十七年,攻楚,拔鄢鄧五城,殲敵人數不詳。

    二十八年,攻楚拔郢,殲敵人數不詳。

    三十四年,攻魏拔華陽城,殲敵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沈其卒兩萬於河。

    四十三年,攻韓陘城,拔五城,斬首五萬。

    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陽太行道,絕之,殲敵人數不詳。

    四十五年,攻韓之野王,野王降秦,殲敵人數不詳。

    四十六年,攻韓緱氏,藺撥之。殲敵人數不詳。

    四十七年,長平之戰,趙國戰敗,白起坑殺趙降卒四十五萬。

    這是史記裡所記載的幾次戰爭,而白起一生征戰七十餘次,無一敗績。

    僅在伊闕之戰,華陽之戰,陘城之戰,長平之戰,殲敵人數就近一百萬個人。有學者統計,白起一生殲敵人數大約在一百六十五萬上下,而整個戰國時期,全部的戰爭傷亡人數也就兩百多萬,僅白起一人就殺死了一半多。所以白起稱為人屠,意思就是殺人的屠夫。白起被認為是繼孫武之後最偉大的軍事家!孫武為世人所推崇是因為有孫子兵法傳世,白起則全賴戰績。

    因此憑戰績,最厲害的最數白起!

  • 7 # 孤長風

    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國武安君,又名公孫起。秦國眉(今陝西眉縣東)人。十六歲從軍。白起做為秦國的大將一生大小戰鬥無數次,據不完全的統計他在戰爭中共殲滅了六國軍隊約165萬。大家應該瞭解的是那時在中國戰國時代全部的人口只有2000多萬,比例就是消滅了差不多10%的人口,甚至於後世有傳說說“白起死後轉生為豬,殺豬時只要一拔豬毛,便可見白起二字。”由此可見人們對其的憎恨是多麼的強烈。

  • 8 # 無所事生非

    漢武帝時英雄衛青,從奴隸到大將軍,史上以戰養戰,勞逸結合的軍事素質出眾的全域性戰爭奇人,幾乎每戰大勝匈奴,軍隊給養全由匈奴包送,至使匈奴屢戰屢敗。戰神霍去病,善於窮追猛打,敢於孤軍深入大漠,迴旋追殺匈奴,直搗其老巢,使匈奴聞風散膽,落荒向邊漠逃竄。功成名揚。

    還有蒙古先族,橫跨歐亞等故事。

  • 9 # zzs3171515233

    說的到最厲害的英雄,我比較認可成吉思汗。

    因為他智商,謀略都過人。雖說治國不一定是好手,但論到領兵打仗,他畢竟是我國古代的一代梟雄

  • 10 # 舊時光老影像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獨到的軍事思想和高超的作戰藝術,是無可否認的,在他的領導下蒙古各部落最終實現了統一,在世界歷史上成吉思汗也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他征戰終生,統一了蒙古高原上的諸部落後,進而征服了半個世界,創立了橫跨歐亞兩大洲的蒙古大帝國。

    建立了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

    鐵木真歷經20幾年浴血奮戰,終於消滅了所有對手,降服了各部落,統一了蒙古草原。從這一天開始,他帶領他的子孫間連發動了大規模征服戰爭,鐵蹄所向勢如破竹,以龍捲風,核爆炸的威力席捲了整個歐亞大陸,先後有40多個國家,700多個民族都歸附於蒙古帝國

    發動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

    成吉思汗所發動的戰爭規模之大範圍之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活了66歲,一生沒有離開過馬背,他的一生都在征戰四方,所到之處皆成為蒙古國的領土,甚至在他去世之際還在攻打西夏王國。

    建立了最早的運輸聯絡系統

    這就是聞名於世的蒙古驛站通訊聯絡系統。蒙古軍征服地域遼闊,為保持遠征軍與大本營之間的通訊聯絡暢通,成吉思汗首先組建了當時世界上最好最快的通訊兵部隊。

    將軍事藝術推向冷兵器時代的最高峰

    成吉思汗把軍隊作為主要組織力量,把戰爭作為主要鬥爭形式,導演出了人類戰爭史上絕無僅有的,威武壯闊的征服史。他建立了一支在世界上具有第一流先進武器和優良素質的軍隊,這支軍隊在當時世界所向披靡。成吉思汗在世界軍事史上無疑是傑出的天才,他大大發展了軍事科學。

    所以在世界軍事史上被公認的“世界的征服者”“上帝之鞭”就是聖主成吉思汗

  • 11 # 1314吐槽星君

    我喜歡曹操和戚繼光。

    曹操的話,他一生征戰無數,有過大勝仗也有過大敗仗。不過他的人格魅力和處世風格我很喜歡,而且文采很好,還有著過軍事著作。屬於有文有武,智略過人的主。

    戚繼光的話,是因為他在適當的時候站出來,用比較短的時間和相當驕人的戰績證明了他是中華名將。同樣他也是允文允武,既能著書立說也能舞槍弄棒,留下的紀效新書和戚家刀法就是最好的證明。

  • 12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假如該問題指的不是個人的武力值如何?而是指的是戰爭指揮官的個人綜合素質,以及指揮官取得的戰爭成果是否輝煌?那麼我認為還是楚漢相爭時的“兵仙”韓信最厲害!

    這是因為雖然韓信在個人武力值上,遠遠比不了楚覇王項羽,甚至可能連項羽手下的龍且,和劉邦手下的曹參也不如。更無法與後世的關、張、趙雲、呂布等勇武名將相比較,但是韓信勝在智謀上!

    兵在精而不在的,將貴謀而不貴勇。古代戰爭是群體的藝術,而不是將領的秀場。假如只比較將領與將領之間的武力之高低,那還不如以單挑定輸贏,何必再動用數萬乃至數十萬大軍群毆呢?

    韓信能夠被劉邦重用,就是因為他具備劉邦手下芸芸眾將,所不具備的優秀才華——能用兵、會用兵,能打仗、打勝仗!韓信在劉邦最為被動、困囧之時,及時幫助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巧取三秦、平定關中,為劉邦開創了至關重要的根據地,從而使劉邦可以利用關中形勝之地,先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而後韓信又為劉邦掃蕩趙、魏,並挾詐滅齊,計斬項羽手下的悍將龍且,令項羽也為之而心驚,被迫派人遊說韓信,試圖使其中立於楚漢相爭之外,從而使天下三分,但卻被韓信拒絕了。韓信在比之後又與劉邦合兵,共滅項羽主力於垓下之圍,迫使一代豪傑西楚覇王項羽,悽慘自刎於烏江之畔,為劉邦建立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因此可以說劉邦的天下至少有一半兒,是在韓信的幫助下取得的。所以就連劉邦自己也說:“我能取天下,乃是因為有蕭何、張良、韓信這三傑相助呵!”其中蕭何主政、張良主謀,而韓信的貢獻便是用兵打仗而無往不勝了!因此個人認為最利害的古代英雄,當非韓信莫屬。

  • 13 # 松球點點

    能真正被稱之為帥才的我認為就三個人,姜子牙,韓信,霍去病。第一個80好幾了不好好養老還掛帥征討,不簡單。第二個一身能力得到完美髮現,但沒有獨佔山頭的能力偏要山頭,最後一直猶豫要不要好好佔自己的山頭呢?到死還在猶豫中。第三個一生就20餘年,生的傳奇死的詭異。堪稱一個系統大bug。

  • 14 # 桃花石喀喇

    我認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聖人也。 用這個標準來看歷史上有三個武將符合 。

    一是晚唐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收復淪陷百年的河西隴右十一州,百年左衽,復為冠裳;六郡山河,宛然而舊。

    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張議潮等率眾起義驅逐吐蕃守將,光復沙州。接著,張議潮又"繕甲兵,耕且戰",又先後收復了瓜州、伊州、西州、甘州、肅州、蘭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等十州。

    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49年),復派其兄張議潭和州人李明達、李明振,押衙吳安正等二十九人入朝告捷,並獻瓜、沙等十一州圖籍。

    二是遼朝兩百騎異域重建大遼的耶律大石 ,遼朝滅亡後,建號萬里之外。雖寡母弱子,更繼迭承,幾九十年;西域統龜茲,萬里威聲震,百年名教垂。

    遼天祚帝保大四年(1124年),耶律大石率鐵騎二百,到達遼朝北疆重鎮--西北路招討司駐地可敦城(今蒙古國布林幹省)。

    八年後耶律大石西征到達葉密立(今新疆額敏縣),在葉密立城登基稱帝。號菊兒汗(或譯為古兒汗),突厥語意為"大汗"或"汗中之汗"。群臣又上漢尊號"天佑皇帝",建元"延慶"。之後耶律大石先後擊敗東喀喇汗國、西喀喇汗國、花剌子模汗國和塞爾柱突厥帝國。

    三是晚明兩蹶名王,天下震動的晉王李定國,以雲貴一隅之地,抗清十七年,終前還囑咐兒子及部下:"寧可死到荒郊野外,也不可投降”。

    明永曆六年(1652年)李定國在經過充分準備之後,出兵八萬攻湖南。先取沅州(今湖南黔陽)、靖州(今湖南邵陽),繼攻廣西桂林,大敗清軍,逼得清軍主帥定南王孔有德自殺。

    同年十一月,於湖南衡陽擊敗清朝定遠大將軍敬謹親王尼堪的十五萬大軍。 桂林、衡州兩次大捷,使得清廷朝野震動,甚至還有放棄西南各省與李定國平分天下講和的打算 。

    明永曆十六年(1662年),吳三桂逼緬王交出永曆帝,在昆明將永曆帝縊殺,南明至此滅亡。李定國聞訊,悲憤成疾,在勐臘(今雲南西雙版納)病逝,時年42歲。

    民國建立後,章太炎仍言“願吾滇人,毋忘李定國”。

    衛青、霍去病、李靖、李世績、徐達等名將,都是在開國初期或者國力鼎盛時期,取得優秀戰績,但張議潮、耶律大石、李定國都是在王朝末期,孤臣孽子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 15 # 臣光曰

    首推知行合一的軍事天才王陽明。

    大多數人對他的陽明心學知道的比較多,從而忽略了他的軍事才能。

    然而筆者看過古今中外很多戰爭記錄,卻從來沒有像王陽明指揮的戰鬥那麼讓人拍案稱奇!看王陽明帶兵打仗,省心省力省錢省時,輕描淡寫,舉重若輕,不僅把對手能打勝,更能把對手打服。

    神乎其神的江西剿匪記

    正德十二年(1517年)開始,王陽明巡撫江西、福建、湖南、廣東等地,準備剿平四省邊境十多年擾民的匪盜。

    王陽明先是仔細研究了以往剿匪的戰例,終於發現了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每次官兵出擊,不是撲空就是中埋伏,匪盜們如有神助!

    第一步,清除內奸。王陽明突然放出訊息,近期要集中兵力剿滅土匪,然後派人盯住衙門裡的各級官吏,發現去通風報信的就記下,回來後全部秘密逮捕。顯然這些人就是暗中向匪盜們通風報信的奸細。

    第二步,發展雙面間諜。抓住這些奸細以後,王陽明親自逐個面談,開展了史無前例的策反行動,軟硬兼施之下,這些人乖乖答應當官府的臥底,成為雙面間諜。

    於是就這兩招,讓很多盜匪頭目因此被一網打盡。

    第三步,保甲連坐。王陽明還活學活用古人智慧,大力推行“十家牌法”(其實就是保甲連坐),十家為一個單位,每天輪流巡邏,如果出了什麼事,大家就一起完蛋)。這一招實在太狠了,徹底清除了本地匪盜的群眾基礎和生活基礎。

    在搞定盜匪的群眾基礎之後,王陽明才開始正式帶兵剿匪。

    第四步,帶兵剿匪。王陽明從來不按常規出牌,搞得他計程車兵雲裡霧裡,更搞得這些盜匪們稀裡糊塗、不知所措。比如,他從來不與敵人正面交鋒,從來都是聲東擊西,你往南走,他偏往北,還時不時得來幾下陰招,經常搞得敵人暈頭轉向。

    最後,王陽明逼得土匪們結成了同盟,準備集合全部兵力拼命。沒想到王陽明突然調集軍隊主力大舉進攻,土匪們措手不及,被堵在了贛南山區。雖然佔據絕對優勢,把對手圍得如鐵桶一般,王陽明卻始終按兵不動,直到把盜匪們餓個半死不活,誘使對方主動突圍,鑽入伏擊圈,才開始發動總攻。

    第五步,殺一儆百。幾個回合下來,盜匪們清醒地認識到了王陽明的厲害,決定服個軟,搞假投降,先躲過這個風頭。可是王陽明卻邊招安邊翻檔案,對幾個曾經受過朝廷招安的老痞子、老無賴直接開刀,殺雞給猴看,一下子唬住了其他投降的盜匪,於是假投降就變成真投降。

    就這樣,煩了朝廷十幾年,屢招不安、屢打不平的江西土匪被徹底掃平。王陽明僅用了幾個月,連打帶拉,連蒙帶騙,終於解決問題。

    虛實相間平定寧王之亂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蓄謀十多年,在南昌率十餘萬兵馬造反。

    王陽明得到寧王叛亂的訊息後,立即趕往吉安,募集義兵,發出檄文,出兵征討。

    第一步,王陽明來了個疑兵計。假裝傳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處張貼假檄迷惑宸濠,聲稱朝廷派了邊兵和京兵共八萬人,會同自己在南贛的部隊以及湖廣、兩廣的部隊,號稱十六萬,準備進攻寧王的老巢南昌。

    第二步,王陽明使了個離間計。為爭取時間集結軍隊,又寫蠟書讓朱宸濠的偽相李士實、劉養正勸宸濠發兵攻打南京,又故意洩露給宸濠。此時,李、劉二人果然勸宸濠進兵南京,宸濠大疑,按兵不動。

    第三步,王陽明用了圍魏救趙。正當在朱宸濠率兵六萬自九江沿江而下、窺伺南京的時候,王陽明已經率領倉促組建的八萬平叛軍,直搗寧王的老巢——南昌,迫使朱宸濠回援。

    最後,王陽明以逸待勞,當宸濠回兵救南昌路上,方在鄱陽湖決戰,經過三天的激戰,寧王戰敗被俘,寧王叛亂歷時35天后宣告結束。

    儘管寧王叛亂形勢嚴峻,但在王陽明的虛實應對中,乾乾淨淨地就解決了。甚至當訊息傳到北京,兵部正在擬定平叛方案的時候,王陽明已經把事情給解決了。不服不行!

    據說,1905年,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回到了本土,作為日本軍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將領,他率領裝備處於劣勢的日本艦隊在日俄戰勝中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成為了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由於他在戰爭中的優異表現,日本天皇任命他為海軍軍令部部長,將他召回日本,併為他舉行了慶功宴會。在這次宴會上,面對著與會眾人的一片誇讚之聲,東鄉平八郎默不作聲,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與眾人,上面只有七個大字:

    一生伏首拜陽明

  • 16 # 雲笈生

    要是說戰爭英雄的話,在我心目中當然應該是戰國殺神白起,他有以下突出的作戰特點:

    一、不以攻城奪地為唯一目標,而是以殲敵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的殲滅戰思想,而且善於野戰進攻,戰必求殲,這是白起最為突出的特點。他是戰爭史上運用圍殲戰術作戰的無與倫比的統帥。也是中國戰爭史上很善於打殲滅戰的軍事統帥之一。

    二、為達殲滅戰目的強調追擊戰,對敵人窮追猛打,較孫武的“窮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戰勝逐北無過十里”(《商君書·戰法第十》),顯然前進一步。

    三、重視野戰築壘工事,先誘敵軍脫離設壘陣地,再在預期殲敵地區築壘阻敵,並防其突圍。此種以築壘工事作為進攻輔助手段的作戰指導思想,在當時前所未有。

    四、精確進行戰前料算,不論敵我雙方軍事、政治、國家態勢甚至第三方可能採取的應對手段等等皆有精確料算,無一不中,能未戰即可知勝敗(《戰國策·卷三十三·中山》),故而太史公司馬遷稱讚白起為“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

  • 17 # curr甸

    這個得分開講,若論以少勝多這種軍事史上的奇蹟,當屬項羽。但是項羽的戰績屬於中華民族的內戰,屬於“窩裡橫”。但是,若論抵禦外敵,反對異族侵略,有很多人選,但是我個人偏向於戰國時期趙國軍神李牧。

    先說項羽:因項羽而產生的兩則故事“霸王別姬”、“烏江自刎”來諷刺項羽。的確,項羽的政治能力與劉邦相比就好比小學生與博士後的對比,既不懂的籠絡人心,又有婦人之仁。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項羽具有獨步天下甚至歷史的軍事能力,戰術指揮能力非常高,是騎兵作戰的大師。彭城之戰劉邦自身總兵力外加諸侯國的參戰部隊有56萬,項羽總兵力大概在3萬,更要命的是項羽實際上遭到天下各個諸侯國的敵視,處於極度孤立狀態。論單位數量內的戰鬥力自然是項羽的部隊更強,劉邦的部隊雖然素質參差不齊,總體上相差不大,但是劉邦總兵力達56萬,接近項羽的20倍,要知道冷兵器時代取得戰爭勝利的最關鍵因素還是人頭數量。

    照常理,項羽其實在彭城之戰就該滅亡,根本等不到垓下。但是項羽以他自己非人的膽量,高超的戰術指揮能力以3萬騎兵突襲劉邦的56萬漢軍。致使劉邦措手不及,根本來不及組織有效的抵抗,倉促應戰下導致全軍崩潰。不到半日被斬殺10萬。劉邦率部突圍又被項羽騎兵追上,在泗水、谷水又被斬殺10萬人。劉邦見軍隊損失近半,抵抗不住,慌忙轉移到彭城南呂梁山區。因騎兵難以上山,劉邦試圖以地形阻擋項羽騎兵追擊。項羽部的騎兵竟然下馬作戰,又斬殺了幾萬劉邦漢軍。此時劉邦的部隊已經徹底崩潰,殘部一窩蜂的向後潰逃,在靈壁(今安徽宿州靈壁城)以東的睢水上又被項羽追殺。此時漢軍已經失去作戰的勇氣,只顧逃命,跳水淹死和被項羽斬殺的不計其數,再次損失10多萬,稱之為“睢水為之不流”。

    項羽軍將劉邦及其殘部包圍了三層,正待聚殲之際,忽然西北大風猛襲而來,飛沙走石,樹木連根拔起,一時間天昏地暗,吹打得項羽軍陣營混亂。劉邦趁此機會,僅帶10餘名騎兵突圍而逃。其父、其妻被楚軍俘獲,漢軍幾乎全軍覆滅。

    此戰,項羽以區區3萬鐵騎,一舉殲滅漢軍30萬人,餘下20多萬也潰散。換句話說,每個項羽騎兵都殺了10個漢軍步兵。這是什麼概念?1對10,就算是李小龍、泰森能1打10?這完全是軍神項羽創造的奇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自然,漢軍畏懼項羽的威名也是其中的原因。項羽自起兵以後,基本做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曾經創造過鉅鹿這種可怕的殲滅戰,普通軍人對項羽是很恐懼的。

    再說李牧:為什麼說李牧呢,在歷史上看,漢民族為主體的軍隊要想消滅蒙古高原上的胡騎只能以騎兵對騎兵,大漢的衛青霍去病,大唐的李靖,哪怕是袁崇煥他的核心力量也是關寧鐵騎。但是李牧創造了依靠步兵就消滅了十萬匈奴騎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首先宣告一點,李牧是一個殘疾人,他的手臂比常人短,還不能伸直。後來昏君趙王遷要他自殺,李牧連自殺都完不成,後來還是他用嘴咬住短劍的頭部,然後猛烈撞擊柱子,短劍刺穿頭部身亡。這樣李牧也就根本不能作戰。但是李牧確是一個歷史上罕見的智將,作為一個極為優秀的統帥,他有勇有謀,畢竟將在謀而不在勇。

    李牧所處的趙國當時已是王朝末期,長平慘敗損失總兵力55萬,還在當時秦國也沒有能力直接攻滅趙國。但是,北方出現了勁敵——匈奴,瞭解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匈奴這個名稱,當時蒙古高原以匈奴、東胡最為強大,部落眾多,可以一次出動數萬騎兵,一時間,趙國北部邊境屢屢告急。大量趙軍被兇悍的匈奴騎兵殺死,更多的趙國百姓被成群屠殺或者掠走成為奴隸。因為與秦國的戰事久拖不決,趙國對匈奴只能以被動防禦為主,這幾十年來,至少有幾十萬人死於匈奴人的屠刀之下,無數趙國婦女被掠走成為洩慾和生育工具,還有很多趙人淪為匈奴的奴隸,永世不得超生。駐守代郡(河北省蔚縣)、雁門郡(山西省右玉縣)時,面臨的是一個驚人的爛攤子。

    匈奴騎兵早已肆無忌憚,隨意進出雁門,殺入山西腹地。趙人的活動基本完全陷於城池之內,出了城池就是地獄般的場面。匈奴騎兵隨時可能入侵騷擾,殺死男人和兒童,掠走婦女和牲畜。到處都是累累的白骨,無數的良田被放棄,這裡的老百姓一日數驚。

    匈奴騎兵兇惡善戰,趙軍和他們交戰鮮有勝利,長此以往出現了恐慌情緒。很多趙軍看到匈奴戰馬就不敢應戰,一味逃走。照這麼看,趙國即使不亡於秦國,也會亡於匈奴。

    李牧上任以後,仔細分析了戰局,認為匈奴確實很難對付。同時,李牧也認為,再兇悍的步兵也對付不了匈奴騎兵。

    相比趙軍,匈奴人有著幾個巨大的優勢:機動性、騎射、後勤依賴程度小。但是,李牧也發現匈奴的幾個弱點:沒有統一指揮、武器裝備落後、沒有良好紀律。

    李牧認為,要想徹底消滅匈奴必須深入敵後,尋找消滅匈奴主力,這樣就必須依賴騎兵,可惜的是此時的趙國國力養不起那麼多騎兵,那麼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採用戰略欺騙,引誘匈奴人深入趙國境內,然後關門打狗,將他們合圍殲滅。這種戰略對付有著強將的秦國,很難奏效。但匈奴並沒有唯一的領袖,部落之間還有各種矛盾,讓他們上當還是完全可能的。這種戰略對付有著強將的秦國,很難奏效。但匈奴並沒有唯一的領袖,部落之間還有各種矛盾,讓他們上當還是完全可能的。就具體作戰來說,趙國想要抵消匈奴人騎射和機動性的優勢,趙軍必須大量訓練弓箭手,同時建立自己的騎兵部隊。正面的對決中,要發揮趙軍紀律、武器的優勢,徹底壓垮匈奴人。

    於是,李牧自上任伊始,就堅定執行自己的長期戰略。親自組織士兵們射箭和騎馬,以編組大量的弓箭手和騎兵。訓練艱苦又無情,幾年後就建成一支強大的軍隊。

    就帶兵上,李牧非常體恤部下,每天下令宰牛犒賞士兵,不惜截留當地財政也要讓士兵們生活無憂。長期以往,李牧受到官兵的一致愛戴,官兵士氣也非常高昂。

    這邊,李牧深知人民的支援對於戰爭的重要性。李牧下令趙軍不得擾民,搶掠民財者斬、奸人妻女者斬、毀民田苗者斬、亂佔民間房舍者斬。

    在李牧的愛民政策下,趙軍和民眾相處和諧,民眾將趙軍視為保護神,全力支援。

    對於匈奴人的入侵,李牧巧妙的採用堅守不出的戰略。李牧在北方部署了大量間諜,還設定了大量烽火臺,只要發現匈奴騎兵的蹤跡就提前報警。這邊,趙軍官兵和居民就帶著牲畜和財物,全部撤入營壘中!

    李牧規定,如果擅自出擊應戰匈奴,一律斬首。匈奴人的弓箭不可能攻破堅固的營壘,只能悻悻的空手撤退。這樣幾年過去了,匈奴人每次南下都勞而無功,收穫極少,無法以戰養戰壯大自己。而趙軍堅守不出,傷亡輕微。

    更重要的是,匈奴人見李牧一味避戰,認為他是個懦弱無能的庸將,對他非常輕視。

    見李牧每年花費大量軍餉練兵,卻不敢出戰,趙王非常不滿。說起來也是,哪有這樣打仗的?你匈奴人敢來,我李牧就敢躲?

    惱怒的趙王,終於耐不住性子,將李牧撤換。新任的將領指揮不了李牧的軍隊,偶爾幾次出兵也無法抓住匈奴人的主力,反而傷亡不小。幾次戰鬥下來,趙王被迫將李牧派回。

    李牧開始拒絕上任,在得到趙王不會干涉用兵後才回到部隊。見李牧回來,趙軍士氣高漲。經過幾年的訓練,李牧已經練成了一支十多萬人的強悍精兵,讓人望而生畏。

    這邊,匈奴人還茫然無知,一味認為李牧無能。南下期間,匈奴非常囂張,甚至圍繞著趙軍營壘亂轉、表演馬術、斬殺捉到的零星戰俘、公開姦淫捉到的趙國婦女,對趙軍百般羞辱。此時趙軍從上到下群情激奮,發誓要和匈奴決戰,保衛國家和人民。這樣一來,趙軍必勝。見時機已經完全成熟,李牧終於開始了戰略決戰。

    透過潛入匈奴陣營的間諜情報,李牧得知匈奴各部落再次集中起來,又聯合東胡和林胡,共計10萬騎兵,準備南下再次攻擊趙國。

    確認情報的準確性以後,李牧開始了作戰部署。戰役的關鍵,在於要將匈奴人引入趙國境內以合圍殲滅。這並不容易,為此李牧用盡方法迷惑敵人。

    首先,他命令大批牧民驅趕數千牲口在邊境放牧。匈奴騎兵一來,這些牧民奉命丟棄牲畜逃走。匈奴先鋒虜獲大量牲口,認為此次趙國並沒有準備,興奮之餘讓餘部迅速傾巢而來。

    不過,匈奴人終究是馬背上的戰士,開始還是比較慎重的。先鋒部隊走走停停,觀察趙軍是否應戰。在這種情況下,李牧命令數千老弱趙軍攔截,許敗不許勝。這數千人剛和匈奴先鋒交手,就大敗,丟盔棄甲逃走,匈奴人追擊斬殺了一通,大獲全勝。

    由此,本來就極度輕視李牧和趙軍的匈奴人,認為趙軍又會不戰而逃,更是沒有任何顧慮。各部落都急於先一步進入趙國搶奪戰利品,不覺放棄謹慎,瘋狂搶先南下。

    於是, 10萬匈奴騎兵,浩浩蕩蕩、昂首擴胸,殺入趙國境內。

    這邊,李牧得知匈奴人中計,立即集中了全部精銳主力迎戰:戰車1300輛,戰馬13000匹,勇於衝鋒陷陣的精銳步兵5萬人,善射的弓兵10萬人。這些部隊訓練多年,戰鬥力極強,士氣更是高漲到極點。官兵紛紛表示,不需要任何獎賞,也要入侵的殘酷敵人決以死戰。於是,匈奴大軍首先遭遇了趙軍正面的主力。

    李牧這麼多年來示弱的結果,讓匈奴人狂妄到了極點,根本不把趙軍放在眼裡。匈奴人認為只要全軍一次衝擊,趙軍一定會潰不成軍,夾著尾巴亂竄。

    數萬匈奴騎兵耀武揚威的集結起來,向李牧的正面猛烈衝來。

    按照以往的戰術,匈奴人衝擊到趙軍的陣前,立即射出大量的弓箭,透過遠端火力先重創趙軍。沒想到,此次迎接他們的是趙軍10萬精銳弓箭手。這些弓箭手有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更有強弓硬弩以及金屬箭頭,更有甲防禦敵人弓箭的衣甲。

    雙方激烈對射中,匈奴騎兵完全不是對手。在趙軍可怕的箭雨下,匈奴騎兵一片片的被射死。匈奴射過去的箭雨,卻軟弱無力,動搖不了趙軍的陣腳。

    匈奴人極為震驚,這是以往多年戰爭中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一下子就懵掉了。不過,匈奴人畢竟是英勇的戰士,。無奈之下,他們立即轉為猛烈的衝鋒,試圖近距離肉搏,衝散趙軍的箭陣。在沒有馬鐙的當年,騎兵近距離肉搏非常危險,這完全是敗中求勝的方法。

    沒想到,衝鋒的匈奴騎兵,卻遭遇了1300輛趙軍的戰車。這是古代的坦克,趙軍戰車不可能可以利用車速進行激烈肉搏,上面的弓弩手還可以持續射箭。戰車兵可以站在車輛上揮舞兵器,雙腳可以借力,而匈奴騎兵一旦武器打空,往往會落馬摔死。戰車的長戈可以達到2米,而受技術限制,匈奴騎兵戰刀才不過半米長。近戰也完全是一邊倒!

    在趙軍戰車衝擊下,匈奴騎兵遠端近程都不是對手,很快潰不成軍。在正面交鋒的同時,李牧迅速派出精銳步兵和騎兵進行兩翼包抄,切斷匈奴人的後路。這裡是趙國境內,趙軍對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1萬3000名騎兵首先行動,擊潰了匈奴後方殿後的小股部隊,一舉切斷了退路。

    稍後,趙軍精銳步兵也紛紛趕到,配合騎兵形成了完整嚴密的包圍圈。此時匈奴人才感覺不對,考慮全軍撤退。遺憾的是,匈奴人並沒有統一的指揮,數十個部落只能散亂的互相聯絡,分頭向後撤退。結果,他們很快撞進了李牧的包圍圈。

    此時匈奴、東胡、林胡各部落已經失去聯絡,各部如無頭蒼蠅一樣亂竄。無論他們撤退到哪裡,都會遭遇趙軍步兵、騎兵和弓兵的迎頭痛擊,丟下大片的屍體。

    與此同時,李牧指揮部隊迅速收攏包圍圈,戰車、步兵、弓兵、騎兵巧妙配合,四面推進。

    此時,匈奴騎兵又體現出自己的弱點。他們畢竟是武裝化的牧民,能勝不能敗。遭遇毀滅性打擊後,匈奴各部落出現了全線的潰散,部落領袖也控制不住自己的部族。匈奴人分為幾十股,四處亂竄突圍。

    於是,下面的戰鬥成為一場單方面屠殺的殲滅戰。趙軍迅速收攏包圍圈,數日之內就將匈奴騎兵基本殲滅。

    此次匈奴、林胡、東胡被殲滅高達10萬之眾,這是一個極為驚人的數字,幾乎將草原各部落的男性掃掉了一大半。

    趙國戰場上,到處都是匈奴人的死屍和失去主人亂竄的戰馬。戰國士兵割下匈奴人的首級論功,人頭堆成無數小山。主戰場十多公里範圍內,泥土幾乎都被染成紅色!

    此戰,匈奴、東胡、林胡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隨後十多年再沒有1騎敢於進入趙國境內。

    這邊,李牧乘勝追擊,先將蔚縣以北的襜襤部落全部殲滅;隨後,李牧北上大破今天內蒙古東部的東胡殘部,後者倉皇向北不毛之地逃竄;餘下山西北部的林胡被李牧嚇破了膽,單于丟下部落獨自逃亡,餘部宣佈歸順趙國,林胡消亡。

    強大漢朝和匈奴鏖戰200年,才將匈奴打垮消滅。而李牧同匈奴只進行了1次大仗,就將匈奴幾乎打垮,太牛逼了。此戰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勝利之一,開創了步兵殲滅騎兵重兵集團的先例。

    正常來說,以步兵殲滅10萬騎兵基本沒有可能,李牧卻做到了。李牧創造的這個經典戰役,不但前無古人,也是幾乎後無來者的。

    戰國真正的戰神就是李牧大將軍。

    由此,北部戰爭全部結束,趙國得以擊中主力對付南方的秦國。這是極為重要的,因為虛弱的趙國根本沒有兩線作戰的實力。

    隨後的20年,李牧率領趙軍對抗秦國,沒有一場敗仗。其中兩次大戰役,殺得幾十萬秦軍落花流水,落荒而逃。這樣1個百戰百勝的名將,卻沒有好下場。

    公元前229年,秦國再次攻打趙國,趙王派遣李牧應戰。面對王翦、李信等三路秦軍,李牧毫不畏懼,率領主力對陣。由於秦軍多次被李牧大敗,王翦等人對李牧深感恐懼,不敢擅自決戰,兩軍陷入對峙。

    王翦自知難以打敗李牧,建議秦王用其他的辦法。狡詐的秦王立即派人重金賄賂趙王寵臣郭開,中傷李牧。

    在這種重要關頭,昏庸的趙王中了反間計,認為李牧試圖投靠秦國。趙王召回李牧,下令讓他自裁。李牧明知道被冤枉,但武德第一位就是忠誠: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於是,李牧毅然用短劍自盡。

    李牧死後僅僅3個月,王翦率領秦軍攻破趙國首都邯鄲,趙王被俘,趙國滅亡。一個殘疾人,戎馬三十多年,攻必取,守必固,獨立支撐衰弱趙國殘局。他北敗匈奴,南潰秦軍,百戰百勝,無往而不利。他戰鬥到生命最後一刻,精忠報國,死而後已。

    壯哉!!!李牧大將軍

  • 18 # 那美剋星

    很難說到大家公認,但是一般來說古代裡打仗比較厲害的有幾位吧。主要體現在戰績,戰法的突破,有名的戰役數量。

    第一個應該就是兵仙韓信了,看看古代和他有關係的成語數量就知道了

    第二個應該是戰國4大名將了吧,這其中個人覺得吳起和白起相對更出色一些

    第三個很難說,衛青霍去病,岳飛,李靖都不錯,三國時期的陸遜也可以

    總得來說以戰法的突破或者創新,以及有名的戰役數量以及戰績來說,韓信應該是我國的第一軍神,我覺得沒太大問題。第二第三梯隊怎麼說呢,差不多吧,都難分伯仲,但是戰國4大名將主要是更靠前一些,所以在戰術的創造性上更明顯一點。

    另外比較特殊的應該是孫武孫臏了,按理應該這倆排第一梯隊,但是尤其是孫武,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歸置為戰爭學者。。。雖然理論基本是沒太大問題,但是實際戰績比較少,所以說服力不夠。

    所以在我說的三個標準裡,我國古代的第一軍神應該就是兵仙韓信了

  • 19 # 舊史風

    論打仗,我最佩服戰國時代的武安君白起!

    作為戰國時代的四大名將之首白起,絕非浪得虛名,而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在他所生活的年代,論行軍作戰,一生從未一敗,人送外號人屠,他的軍事指揮藝術,堪稱絕妙。

    那麼作為一位軍事天才,他有哪些作戰理念?

    理念一,善於誘敵,在追擊與反追擊間尋找戰機,殲滅敵有生力量。

    公元前294年的伊闕之戰,面對韓魏兩國總共二十四萬人,白起手中人馬連對手一半的人馬都沒有,實力明顯差很多,作為秦軍主帥,白起經過分析地形、敵方陣型、人員構成後,他果斷採取一嚇二繞三猛打的方式。

    敵方陣營,韓軍在前,而魏在後,白起命一支兵馬作為疑兵,氣勢洶洶的從正面假意攻擊韓軍,韓軍不知秦軍虛實,為保實力,龜縮不出,等候魏軍前來支援,魏軍不動。

    白起眼見局勢,判斷韓軍與魏軍配合不太默契,隨後使主力從魏軍後方繞道,主攻魏軍大營,韓軍被白起疑兵牽制,未去救援魏軍。

    白起命令秦軍猛攻魏軍,魏軍倉促接敵,軍心不穩,迅速潰敗,隨後又兩路夾擊韓軍,大敗韓魏聯軍。

    這一戰為白起成名之戰,面對優勢敵人,他具體事情具體分析,理性判斷後,能夠迅速切入關鍵點,敢於用疑兵驚嚇、騷擾對手,敢於用主力秘密潛伏,大迂迴、大穿插,進入敵防守薄弱處,一旦發起進攻,以猛追猛打的方式,讓敵應接不暇,各自為戰,以致混亂不堪,敗的很迅速。

    其後楚國也在白起的大迂迴、大穿插中吃過一連串的大虧。

    理念二,誘敵出擊,層層阻擊,預設戰場,甕中捉鱉。

    在長平之戰中,面對憑藉有利地形,龜縮不出的趙軍,秦軍攻又攻不下來,持久戰又耗不起的情況下,白起命軍隊進攻時不能咄咄逼人,以失敗者的姿態往後敗退,以引誘趙軍追擊。

    一心求勝的趙括,命令趙軍追擊,趙軍追的正歡之時,白起立馬派一支兵馬,截斷趙軍追擊兵馬的退路,隨後又派騎兵部隊將趙軍以及趙軍營地分割包圍,接著派兵斷絕趙軍運糧通道,最後讓秦軍變為工兵,挖掘壕溝,建土城,徹底將趙軍困死。

    這一戰是白起的巔峰之戰,所用手段很多,誘敵深入,穿插分割,斷絕糧道,圍點打援,不斷騷擾趙軍,讓趙軍夜不能睡,日不能眠,不斷修建軍事堡壘、壕溝等困死趙軍。

    說了這麼多,白起的軍事才能放在世界歷史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巔峰人物。

  • 20 # 大牛聊

    本來也想推白起的,百戰百勝的殺神確實不是蓋的,粉絲眾多,那今天我就推薦另外一個人物吧

    首先明確主題:什麼才是你理解的最厲害的戰爭英雄?這個最厲害怎麼定義?

    如果從功成名就,全身而退,得以善終來定義,我推薦同樣是戰國四大名將的王翦!

    原因很簡單:除了有勇有謀,情商還是一級棒!

    故事一:

    當時與王翦同朝為官的秦國相國范雎與魏國丞相魏齊是仇人,范雎深深痛恨魏齊並且曾揚言要魏國交出魏齊,否則將舉兵伐魏。魏齊受形勢所迫逃到趙國平原君趙勝門下,趙勝雖然知道魏齊是個燙手的山芋,但由於道義或名聲原因還是收留了魏齊,於是麻煩來了。

    王翦知道此事後就向秦昭襄王獻計,修書一封約平原君趙勝來函谷關赴宴。等趙勝赴約而來就藉機扣留作為人質,再讓人告訴趙王拿魏齊來交換平原君,否則就不放人。

    屈服在秦國的淫威之下,平原君趙勝硬著頭皮去赴約了。一切進行意外順利,平原君抓到了,被押送到咸陽。趙孝成王於是派兵圍住平原君的住處,準備擒拿魏齊。

    魏齊提前得知訊息,逃到魏國信陵君那裡,沒想到信陵君魏無忌居然不敢收留。魏齊走投無路,只能拔劍自刎。

    趙孝成王拿到魏齊的腦袋後,連夜派人送往咸陽,秦王看到熱乎乎的腦袋錶示滿意,這才釋放了平原君迴歸趙國。

    王翦這一招沒費秦國一兵一卒就得到魏齊的頭,解了相國范雎多年的心頭之恨,使將相兩人相處和諧。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王翦深知這個道理。所以在對待同事范雎這方面,他不過是動動腦子和幾句話的功夫,就送了范雎一個大人情。

    王翦有他自己的考量,成事的話他能借此收買范雎,不成事他也沒有任何損失,何樂不為?從這裡可以看出王翦不僅很世故圓滑,尤其善用計策。

    故事二:

    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召叢集臣商討滅楚的事,王翦認為“非六十萬人不可”,李信則認為“不過二十萬人”便可打敗楚國。秦王嬴政聽了之後大喜,認為王翦已經老了,不如年輕人英勇,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萬,南下伐楚。

    王翦實在是個老狐狸,看大王不聽自己的也不多言,就稱病辭退,迴歸故里。在別人看來,他是鬧脾氣才辭職。其實他心裡有算計,如果李信二十萬打贏了,自己的地位肯定要讓人,那他還不如自己先行讓位。如果李信輸了,到時候大王就知道誰是對的,要想實現統一大計就還需要他,那時他再回去也不遲。

    果然李信年少氣盛,不知楚軍是假意敗退,實際準備著突襲,秦軍被襲擊了個正著,秦軍大敗。訊息傳到秦王耳中,大為震怒,這才意識到王翦果然是老薑,眼光夠毒辣。只靠李信的二十萬果然無法打敗楚國,於是馬上乘快車奔往頻陽,向王翦致歉並請求出兵。

    王翦也不推遲,但是堅持要六十萬大軍。秦王嬴政猶豫許久,最後還是答應了。於是王翦統領六十萬大軍啟程,出征時又向秦王提了很多賞賜——“請美田宅園池甚眾”、“以請田宅為子孫業耳”;出關前,又連續五次求賜美田。

    副將蒙武不解,擔心老將軍因此得罪秦王,王翦這才說出了自己的用意: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國全國士兵盡交到自己手中,此時唯有向秦王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錢以外別無他求,藉此消除秦王怕他擁兵自立的疑懼。

    先不管秦王嬴政是真的消除疑懼還是假裝消除讓王翦放心,反正秦王賭的這一把是賭贏了。王翦不負所望,一年後大破楚軍,殺項燕於蘄,虜楚王負芻,平定楚國。

    可以看到王翦在對待上司這方面,是張弛有道的。他敢因為被拒絕提議而稱病辭職,敢讓上司親自去請自己,之後又堅持原則一定要六十萬,這是他張的一方面,表現他的狂。

    而在出徵前後多次請求賞賜,也許在外人看來他是貪得無厭,是仗勢囂張,但實際上這卻是他弛的一面。他和嬴政雙方當事人都知道這是他在示弱,在表明自己無意自立為王,從某種角度可以說是在表忠心。

    故事三:

    公元前229年,王翦從郡上發兵,下井陘,與其餘兩軍呼應,準備一舉攻滅趙國,結果遇上了趙國名將李牧頑強抵抗。兩軍相持達一年多的時間,李牧扼守天險,王翦久攻不下。

    於是老奸巨猾的王翦就採用反間計,以重金賄賂趙王寵臣郭開,讓他在趙王面前散佈李牧、司馬尚想謀反的訊息。讓趙王信以為真,趙王中計後,派趙蔥和齊將顏聚代替李牧。李牧深知臨戰換將對士氣影響極大,但李牧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不予聽從。趙王見此更加懷疑李牧的居心叵測,便暗中佈置圈套捕獲李牧並斬殺了他,同時撤換了司馬尚。

    李牧死後,王翦勢如破竹,大敗趙軍,並殺了趙軍主將趙蔥,只用了三個月便攻下趙國的都城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就此滅亡。

    王翦攻下楚國後被封武成侯,一時風光無兩。而當他攻下燕都之後,卻選擇告老還鄉。因為他知道天下一統已經勢在必行,自己也該功成身退了,於是向秦王推薦了其他將領,讓他們去完成最後一公里。這是他保命的最佳方法,急流勇退。

    王翦是個聰明人,他很擅長揣測人心,他的聰明令人髮指。從他獻計以平原君要挾趙王殺魏齊,到利用趙王的疑心殺害李牧,再到以貪得無厭的假象消除秦王的疑懼,乃至在攻打楚國時利用心理戰術,在城裡堅守不出,讓秦軍投石作樂,以迷惑並消耗楚軍,使楚將項燕輕敵又按耐不住,故而被王翦打敗。

    都說人心難測,對於王翦來說,這不過是手到擒來。而王翦之所以能活到最後,是因為他對敵人心狠手辣,對同事予以方便,對上司張弛有度,最重要的是因為他懂心理學!不求用在別人身上,但求自己不成為別人手中的棋子……

    這個影片大家可以看看:[靈光一閃]

    https://www.ixigua.com/i6776965708665324040/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駭人聽聞的故事?瘮人的、親歷的,不能科學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