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素手調羹

    我家幾輛車都是本田,先是我姐買的飛度,既經濟又實惠,所以我姐夫跟著買了一輛思迪。那年,大家都抵制日貨,我姐家兩輛車都被人家用刀給劃上了大口子。所以我買車的時候,家裡人都說別買日本車,免得又被愛國青年們給禍害了。但是挑來挑去,還是覺得本田家的車挺適合咱老百姓的,所以我就冒險去買了一輛鋒範。好在,大家現在不抵制日貨了,我的車開了五年了,還是和剛買的時候差不多。本田家的車的優點嘛,我覺得有兩點:一個是省油,百公里不超過6個油,一年下來省不少錢;再一個就是發動機噪音很小很穩,駕駛室裡稍微有點音樂聲就能壓過發動機的聲音,這點我很喜歡。

    要說缺點嘛,也是有的。比如說外形不夠漂亮,配置不夠豐富。但這些都是次要的,咱們買車還是主要看車的主要功能。

    再過段時間,我家可能還要買輛飛度。

    咱老百姓圖的是經濟實惠,整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淨花冤枉錢了!

  • 22 # wwwknwww

    這個題目首先就不正確。我先說個例子,我舅舅在02年左右吧買了個雅閣2.3的好像花了35萬吧再過幾年就換霸道了,在購置稅前幾個月,花了55萬。接下來給兒子買個a4,兒子不喜歡,又給兒子買了馬6旅行版,a4給我舅媽了。後來舅舅又換車又買了蘭德酷路澤。還有我們船長去年買的crv2.4的開的多數都是3.4裡地的距離從他家到海邊油耗11個,真心不費。而且還有點暴力駕駛。但乘坐舒適度還沒我的速騰好。那電動車窗的聲音,後排座椅和靠背間的縫隙,門的內飾板都不好。還有螢幕最上面那個按鍵自己掉了。今天我摸摸他的排氣管都是積碳。我的乾淨的。他的跑15000我的跑3000。可能和里程有關吧。還有crv速度100發飄。最後還有crv那喇叭,那音響真不怎麼樣。差了10萬crv24萬.速騰14萬但人家的配置老好了,我的就是丐,比最丐的好一點。什麼都沒有。完了!

  • 23 # 優信車生活

    這可能是本田車主說的話,如果問其他品牌的車主,不一定會承認這個觀點。當然,這句話能夠反映出一部分車主、車迷對本田品牌的鐘愛。

    任何一個車廠、品牌被車迷所鍾愛,其背後根本的原因就是“有個性”。就像人一樣,不同個性的人吸引不同的人群,車也一樣。從摩托車到汽車,本田在相當長的品牌發展期內都堅持以技術為主導的方向,其產品相比競爭對手更有特點,不管這個特點是運動、實用還是改裝等等,車迷們鍾愛本田就是被這種類似現在的“極客精神”所吸引,本田車型的操控、動力、技術以及品質都是車迷喜愛的地方。

    再加上在其摩托車和汽車的發展歷程上,本田的一些標誌性、轟動性的產品為其賺足了眼球,比如摩托車中的Cub、CB、NSR、CBR等;汽車中的Civic、NSX、S2000、Type R等等都是為車迷所津津樂道的車型,車迷更願意在這些車型上傾注更多的情感因素。另外,本田在F1賽車上的歷史也圈了大批粉絲。

    實際上,並不是每一款本田的產品都像S2000、NSX那樣追求運動,為市場開發實用的家用車也是本田必須要做的。但多年來積累的品牌口碑流傳甚廣,大家對本田的印象標籤就是運動、操控、品質等,因此多人還是會非常鍾愛和信任honda。(優信新車)

  • 24 # 使用者3589717303

    第一臺解放,第二臺是解放,第三臺是拉達,第四臺是波羅乃茲,第五臺是豐田標的夏麗,第六臺是大發,第七臺是還豐田標的夏麗和桑塔納,第八臺是進口花冠,第九臺是松花江金盃和佳美,第十臺是皇冠和寶馬,第十一臺是賓士和帕薩特,第十一臺是奧迪,帕傑羅和蘭德酷路澤,第十二臺是路虎和沃爾沃……就沒買過本田車

  • 25 # 每天瞭解一個人

    你看看本田宗一郎的事蹟,就知道為何說“一日本田,終身本田”了

    本田宗一郎。日本實業家,世界著名的企業家。日本本田汽車創始人,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創始人、HONDA品牌創始人。與松下公司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盛田昭夫、京瓷公司稻盛和夫併成為日本經營四聖。另世人被稱為“日本的福特”

    本田宗一郎是繼亨利·福特後,世界上第二個榮獲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頒發的荷利獎章的汽車工程師。並且成為首個進入美國汽車名人堂的日本人

    參加TT大賽——孤注一擲

    1954年,日本受到嚴重的經濟危機的影響,就在這個時候,人們聽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本田宗一郎要參加TT大賽”,所有的人都認為這是以卵擊石的愚蠢念頭。

    TT大賽是當時國際上超一流的頂級摩托車賽事,地位相當於現在的MotoGP賽。能夠在TT大賽上獲勝,對摩托車生產廠家來說是最高的榮譽。而成立不久的本田公司則好像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和世界上那些知名摩托車廠家相比實力還相當弱小。

    宗一郎為了作好比賽的前期準備,決定去實地考察,出訪歐洲。他來到了英、意、德等歐洲摩托車工業發達的國家,宗一郎立刻體會到現實的嚴酷,本田技研工業總公司的技術和歐美相比差距太大了。歐美一流廠家積累了近半個世紀的技術,製造出的摩托車是技術的結晶。相比之下本田技研的技術積累可謂捉襟見肘,少得可憐。公司當時又處於困難階段,隨時都有可能破產倒閉。在這樣的條件下與歐美一流廠家對抗,太困難了。難怪會有那麼多人認為宗一郎是蚍蜉撼大樹,可笑且自不量力。

    巨大的差距反而激發了他的鬥志。宗一郎認為只有努力趕超歐美,否則日本的摩托車企業只能永遠居於歐美之下。用自己的心血打造一個三流水平的製造廠,這是他最不能接受的,他決定孤注一擲。

    在歐洲訪問期間,宗一郎偷偷購買了大量的賽車零部件,供回國研究之用。回國後,宗一郎立即配備研究人員,完善研究機構,同時制定全面、詳盡的研究規劃,從材料、工藝到工作原理都不放過,苦苦攻關。 1958年,凝聚了許多心血的第一輛(125毫升,雙缸)賽車終於誕生。

    1959年,首次參加TT大賽,在125毫升級別取得第六,1961年獲得冠軍。 本田宗一郎終於把理想變成現實。本田在國際摩托車賽事的節節勝利也意味著本田技研工業總公司的技術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在世界上贏得了聲譽。

    掉入糞坑的假牙——不是一般的魄力,打破世界觀

    一次,有一位外國客戶來訪,我們倆痛飲了一個晚上,我的酒量明顯比他大,到後來他醉得不成樣子了,聽說後半夜還吐了,服務員把他吐的髒物拿到廁所裡倒掉了。可是第二天早上,這位外國客戶起床後卻發現:糟了,假牙不見了!肯定是被衝到廁所裡去了!

    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時的廁所,還緊連著糞坑呢。當時面臨的狀況就是:需要有一個人立即跳進糞坑,把假牙找出來!這是一件多麼令人噁心的事啊,但當時我意識到,我只能親自去做,因為大家的眼睛都看著我呢。

    於是我脫光衣服,一咬牙跳下了糞坑。沒多久,手就觸到了一個硬硬的東西,果真是客戶的假牙!撈上來之後,我又拼命地衝洗消毒,還塞進嘴巴里試了試,確認真的沒有臭味了,然後又清洗了一遍,才交給了那位外國客戶。這件事令公司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從此大家明白了:我是一個不怕髒不怕累的人!

    成功的秘訣——模仿一次,就會永遠模仿下去

    1972年10月,經過本田宗一郎與公司技術人員的反覆研製,成功開發了符合法律要求的低公害發動機--這就是CVCC發動機。本田公司的成功,比 GM、福特、豐田和日產等超一流廠家均搶先了一步,本田汽車的優點已引起國外人士的注目。以美國為銷售中心的汽車出口額大幅度增長,銷售額僅次於豐田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

    屢次衝擊賽車大賽均告失敗的本田宗一郎,終於在1986年9月21日實現了。本田公司製造的賽車在賽車運動的最高領域--汽車速度賽一級方程式大賽 (F1)上擊敗所有對手,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想起當時的情形,本田宗一郎說道: "明明是造摩托車的,卻要去參加汽車賽,真是個混蛋,簡直瘋了!當時,周圍的人都這麼說。我拚命幹,拚命幹,產品總算有了眉目,然後成熟,一直髮展到現在這一步。說實話,當初如果不是朝著努力,就不會有今天。"

    本田宗一郎說:“我討厭模仿。所以我們公司是以我們自己的做法去探索的,為此我們也吃盡了苦頭。雖然趕超他們之前我們花了不少時間,但是,在趕超之後,我們技術上的領先就形成了彼此之間的差距。我們從一開始就選定了艱苦奮鬥的方向,所以是先苦後甜。模仿只圖一時的舒服,日後就會叫苦不迭。作為一個科研人員,認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是尤為關鍵的。我現在還是這樣想的,模仿一次,就會永遠模仿下去。”

    退居二線——本田公司不是本田家族的

    本田總一郎曾說:“把公司命名為“本田”,是我一生最大的遺憾”,於是在1961年就許下諾言:"我將提名公司中最優秀的人選充當我的繼承人,如果沒有合適的,外國人也行。因為一家世襲經營的公司大體上都是要破產的,你就走著瞧吧。"1973年9月24日,本田公司舉行創業25週年紀念活動,就在這一天,本田宗一郎履行諾言,辭去了本田技研工業總公司董事長一職,就任公司最高顧問。

    在擔任公司社長時,我一直有一個心願:和公司所有的員工一一見個面,握個手。這個心願在我辭去社長職務後終於實現了。我先是花了一年半時間,走遍了日本國內的 700 多處工廠和銷售點,然後又花費半年時間乘飛機跑遍了公司位於海外的所有據點。很多員工在本田公司工作了很多年,卻沒有見過我,特別是在一些偏僻城市的辦事處以及售後服務中心工作的人。我與他們一一握手的時候,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有的年輕員工也熱淚盈眶了。其實,我並不是想鼓舞士氣才這麼做的,而是發自內,已地想與他們見面。我覺得在辭去社長職務之後,我變得更有人情昧了。

    本田宗一郎把世界性大企業拱手交給毫無血緣關係的外人,這在日本企業史上被傳為佳話。也是富有遠見的創舉。本田宗一郎常說,本田公司不是本田家族的, "企業乃社會產物"。在不少公司的領導人挖空心思把親屬往公司內安插的時候,本田宗一郎卻表現出了創業家所特有的驚人氣魄,不是任人惟親,而是任人惟賢。

  • 26 # 我是幸運神

    真正的愛國,是學習再超越,而不是抵制!

    為什麼那麼多人去買日本車?難道是我們不愛國嗎?肯定不是,因為日本車在全世界都賣得好,

    難道中國製造不行嗎?其實也不是的,華為和小米在印度和歐洲部分國家賣的可比日本手機要好得多,

    那很多人說,既然手機我們能超越世界,為什麼汽車不行???

    等一下,我們退一步看華為和小米手機的配件是哪裡提供:

    螢幕是三星棒子,主機板是臺灣積電,處理器是驍龍,代工企業依然是富士康...

    我們再退一步,我們投資500億的紅旗轎車,賣價和勞斯萊斯Ghost一樣,

    試問,即使你再不把辛苦賺的錢當錢,你會買麼?你能開著車出去泡妞嗎?再說了,這車根本不量產....你也買不到,500億去哪了?一汽是共和國的長子,國企燒的那可是納稅人的錢!

    再退一步,以開中國產車為榮的朋友,發動機是中國產的麼?抱歉,現在還有很多中國產車的發動機都是三菱提供的

    變速箱呢?抱歉,愛信提供的,車身穩定系統呢?抱歉,boch(博世)提供的,那麼有什麼是真正的“中國產”呢?

    是我們中國當地老闆姓、辛辛苦苦生產出來的代工,代工養活了上千萬的家庭,可有些人炸燬日本車,抵制南韓車,

    那麼,這些幾百萬代工的工人家庭有老有小,失業了他們一家去哪?噴子們哪裡會去考慮呢?他們不吐不快

    放眼全球,中國作為世界工廠,人才和技術提升,離不開合資共享的資源 ,正是這些在日企、外企的勤奮學習的工程師和技術骨幹,才真正讓我們有一天超越日本和歐美,有了信心,我們有了最關鍵的資源:人才儲備,

    正是有了吉利收購沃爾沃,才有今日的領克01橫空出世,如果沒有合資企業,中國哪來“自主”流水生產線?如果沒有人才儲備升級,中國何來中國產大飛機?如果沒有中外合資潛移默化學習的先進技術,而是一味抵制,那中國就是現在的北韓!

    我們感謝國家的改革開放,感謝dang和回家領導人的高瞻遠矚,合資的模式有了曲線救國的政治意義,中國稀薄的工業基礎,不合資,不引進和學習技術能行嗎?

    沒有參照,憑空想象能叫先進嗎?

    所以,抵制日貨的,抵制棒子的,抵制美帝的噴子,醒醒吧!東風本田,廣汽豐田,一汽馬自達等企業,東風、一汽、廣汽等國企背後是國資委控股,你抵制個毛線啊?

    市場換技術,我們的小米不也是這樣征服印度的嗎?沒毛病吧,

    退一萬步說,國足能抵制世界盃嗎?不學習,那麼請永遠活在自己的小世界.

  • 27 # 花落人孤立

    剛開始考慮買車的時候不怎麼看好日系車:第一是因為對日系車不瞭解,第二可能是品牌的原因,後來愛國買了一輛眾泰T600,可是買完半年就後悔了小毛病真多,雖然每次去4S店都免費維修或者更換零件但是總是去4S店耽擱事,當時買車8.5萬,購置稅和保險下來10萬多點,開了一年零七個月賣了5.5萬,真心不保值,我當時愛國買了中國產車但是最後虧的是自己。 現在剛提了一輛9.5代Accord,考慮的是:第一Accord保值,第二發動機不用說了大家都懂,第三保養費用低,第四這車開著省心不用擔心小毛病,說實在的Accord誰開誰知道,不是急加速壓根就聽不到發動機的聲音,起步提速和中間加速動力隨叫隨到真心給力,這跟愛國不愛國沒關係,本田發動機在全世界排名都是前十不服不行。

  • 28 # 關旗凱Y

    廣州是最接納日系車的城市,但普遍計程車司機反映大眾車比日系有力好開,而且維修方便便宜。小擦小碰跟本不會有事,日系車路邊樹枝一刮就大花臉。計程車一般都是連續執行,發動機磨損主要在冷啟動,這進一步減少日系與大眾車的差異。而且計程車基本上是超低配,出問題部分較家用車少,日系車的優勢進一步減弱。加上漆薄易花,小擦撞維修成本較高,底盤車體鬆散開兩年就散架了,進而把日系車踢出了計程車行業的空間。。。最近日本人組織了好幾個題目,有備而來不斷強化日系車所謂的優勢,實際都是偷換概念假話連篇。現在這個題目又來了,不得不說說清楚。 德日汽車祖宗是德國,德華人造車時日本人還在騎驢,這個是個事實吧。戰後,德國汽車工業遭受重創,而日本人由於受到美華人的保護,國家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開始在工業上進取直追,但是直到70年代初期,日本汽車還沒有名氣,70年代的石油危機給以輕薄車身,小排量發動機造車的日本車帶來了機遇,從此進入美國市場並逐步形成了新的汽車消費理念,那就是車只要能代步就行。 德系車二戰以後主要是恢復各個知名品牌,並向著兩端進軍,高大上的豪華車和普通平民用車。在豪華車領域至今日本車也無法撼動,僅僅以BBA為例,各家除了普通豪華車,更有高效能豪華車系列,以其效能激進優越帶來汽車的最高駕控體驗。賓士的AMG,寶馬的M系列,奧迪的S系列RS系列。這些歐系效能車有個共同的特點,不僅強調優越的駕控和效能,還能正常買菜。這一塊日系簡直就是慘不忍睹,日粉最愛掛在嘴邊的GTR,各家都僅一款作為象徵,記住是象徵,不是系列,實在是不好意思出門,因為原車效能非常平庸,到處發影片比賽的 GTR等效能車都是使用者自己改裝的,廠家不為效能承擔後果,差距太大太大。 至於貧民車歐系以大眾為代表,日系品牌繁雜,參差不齊,豐田可以說是日系的總代表。但是豐田車只是以故障率低,懸架軟為賣點,實在也找不出啥優點,省油也不是其長項,被大眾秒得不要不要的,以MagotanB級車為例,1.4T的280車型綜合油耗5.5升,在看最新款凱8,2.0最低綜合油耗6升,但是兩者的加速效能差距很大,一個10秒以外,Magotan最弱動力也是8.6秒。至於混合動力,德繫有柴油和插電混動,油耗比日系混動更有優勢。 德系日系毫無疑問德系技術更加先進,造車工藝水平世界第一,日系車主要是在降低造假和成本上不遺餘力,以低價滿足全世界絕大多數的窮人用車,但是幾年來這種理念受到挑戰,大眾連續兩年奪得世界銷量的第一,在全球最大乘用車市場的中國,德系車遙遙領先日系,大眾更是遙遙領先日系各家,這就是汽車市場的事實。 至於質量問題日本人喜歡吹,而且是職業吹,肯花錢請水軍,再媒體上混淆視聽。

  • 29 # 無聊到巔峰

    我看了看前面諸位的回答,有的想笑--------您去買車您真的會去了解他品牌的內涵或者是他的創始人是誰嗎?我看不見得。第二點,“一日本田,終生本田”這個定義就很主觀,那麼同理,我是奧迪的車主我會說“一日奧迪,終生奧迪”;我是豐田車主我也可以說“一日豐田,終生豐田”..如此而已。

    目前可供選著的車系,無非就是中國產、日系、德系、美系、南韓車。根據車主的購買訴求(實用性,裝逼性),也有不同的選擇方向。但是大體上,使用者買車大多都是為了實用性而買車。那麼如上幾種車系的優缺點是什麼呢?

    中國產 價格低配置高,但是不耐用,初期實用,越往後小毛病越多

    德系 價格偏高,安全係數高,但是經常容易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毛病,如雙離合莫名宕機,機油消耗過大等等

    美系車 結實,但是油耗高

    南韓車 我都不想提,選哪種都別選韓系。

    日系車 除了不結實沒有什麼特別的毛病。

    綜上,在考慮實用性的情況下,日系車耗油比德美系的低,同時乘坐日系車是比較舒服的。(但是相對來講安全性就不高了。這裡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基本上安全性和舒適度難以共存,日系車懸掛系統普遍偏軟,所以減震效果更好,相對應的就是出了事容易散架。)同時價格比德美系車還有優勢,銷量能不好麼?本田作為日系車的標杆之一,銷量能不能好麼?

    但是真就是“一日本田,終生本田”麼?這麼說考慮過豐田麼?

    日系雙雄裡,豐田是世界第一大汽車製造商,本田的銷量跟豐田幾乎沒得比,雖然在同檔次的的車型質量來說不分伯仲(反正都是一碰就散架)。但是從車型種類,汽車保有量來說,本田都遠遠比不上豐田,甚至於兩者旗下的高階品牌(豐田的雷克薩斯,本田的謳歌)也有很明顯的差距。更別說豐田獨領風騷的混合動力簡直吊打本田了。

    以上,不是說本田車不好,只是很明顯本田車達不到“一日本田,終生本田”了。如果有這種想法,我建議去買輛豐田的來試試,你就會明白所有的驚豔只是因為你沒見過世面。。

    末了,支援中國產。;)

  • 30 # 孫行者救援線上

    其實這句話有點以一概全的說法了,並不能說“一日本田,終身本田”。可能會有這樣的人,但也會有持相反觀點的人,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日系車的。

    之所以會有這麼一個說法,其實很簡單,在所有的品牌中,日系車一直被貼上皮薄、省油、舒適、耐用等的標籤,而更多的可能是取決於本田車的發動機,這才是這句話的重點吧。

    這麼說吧,本田是一個技術宅,對於本田發動機來說,最厲害之處就是使用了VTec技術,可變氣門正時及升程電子控制裝置。

    透過該裝置,發動機控制電腦能根據發動機轉速、負荷、車速以及水溫等條件適時改變氣門的升程、開閉、正時,從而切換髮動機的工作特性。

    本田的紅頭髮動機搭載了這個技術,讓車迷們拍手叫好。本田紅頭髮動機可以突破10000轉,時至今日也非常厲害。在那個追求效能的年代了,本田給無數的粉絲很多的奇蹟。

    而另一個就是油耗低,其實這話怎麼說,發動機技術先進,這個我承認,但油耗低,可能就比較片面了,可能部分車系會,但並不能代表所有的本田車。

    而這句話可能是本田車主說的話,如果問其他品牌的車主,不一定會承認這個觀點。當然,這句話能夠反映出一部分車主、車迷對本田品牌的鐘愛。

    所以對於“一日本田,終身本田”這樣的話可能比較少人聽過,但本田車是買發動機送車的,這樣的話可能就聽得比較多了,所有很多時候,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見解,本田車主覺得本田車很好,但有些人就不會這麼認為了,各有所愛。

  • 31 # psa亞太區抬槓布長

    家裡一輛CIVIC1.8頂配,一輛標緻308,我還是喜歡308的行駛質感,高速車身穩,變道有信心,低速舒適,而且高速和低速的濾震效能特別好。

    CIVIC對比308,我先說比308強的地方,動力比1.6的要好,加速快,但是也別指望有多猛,40邁轉彎一點側傾沒有,這個還確實不錯。

    下面要說不如308的地方了,頂配辦齊了17萬多的車竟然全是硬塑膠,升降玻璃車門內飾板總是往裡動一下,低速濾振太差,有一點小顛簸,我感覺我身體就上下晃一下,過減速帶我感覺被拋起來然後在摔到椅子上,不誇張。高速行駛車身穩定性差,路面不新的柏油路70邁基本上車身在上下哆嗦,我開車時手扶在方向盤上會揍動,出立交橋匝道308 我開到70多能感覺底盤問問的抓住地面雖然車身側傾比較嚴重,但是車身感覺可控,尋跡感比較強。但是CIVIC我開到快80車身是沒有側傾,但是感覺底盤抓不住地面,尋跡性差,感覺要滑了,趕快輕點剎車減速。 高速行駛變道100左右,CIVIC也是沒有308變道感覺穩。

    總結吧,CIVIC的獨立懸掛感受不如308行駛質感好,CIVIC是運動型的車,但是在高速變道沒有給我更多的信心,CIVIC這車是媳婦兒的陪嫁,只能湊合開了,再買車肯定買歐系車,法系,德系,日系的底盤真心不如歐系開起來有質感

  • 32 # Marines張

    我自己的1998年生產的,本田24期AF24兩衝程50cc,俗稱本田龜,邁速表60到頭,隨便地板油爆表,推背感十足,是燈就亮,20年沒換過燈泡,沒換過齒輪油,日常擦拭打蠟拋光,換機油,提速快,避震軟,沒有一點毛病,20年新車一樣。

    包括汽車也一樣,本田的發動機穩定性很好,但是整車裝配不如豐田,但也差不了多少,日系車可以說是迴歸汽車的本質,代步,舒適,穩定,省心,經濟。

    這就完全足夠了……

  • 33 # 隔夜的刷鍋水

    總結一下噴日系車的人的說法:

    1。日系車皮薄,撞車稀爛。

    碰撞試驗日系車均比較靠前,特別是馬自達。如果非說合資車做不到,請問華人是什麼原因。還有,皮薄皮厚和碰撞安全與否沒有關係,反而過硬的引擎蓋還有可能在碰撞的時候頂破車擋風玻璃傷到人。

    2。本田產機油

    從來沒人說這不是技術缺陷,都承認。但不像某些品牌,汽油機油混合動力多少年不改。號稱燒機油是減緩磨損的方式,那你為什麼前三年不燒?為什麼日系車幾十萬公里也照樣跑?出現技術缺陷就大做文章,佩服大眾公關。

    3。買日本車就是賣國。

    他媽的國家都沒禁止日本貿易,工業對日本產品需求更甚,政府部門官方用車豐田考斯特。你叫罵不休,笑死個人。

    下圖honda產nsxGT3賽車,看一眼就愛上

  • 34 # 鯨車評

    現在發生了“機油門”等事件之後,看到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有些諷刺的。

    本田一直以來最為人稱道的是什麼?是發動機。之前本田都被國內消費者戲稱為買發動機送車,足以可見對於其發動機質量的放心。並且本田也一直潛心研究、做好發動機,在眾人印象中是妥妥的“技術宅”一枚。旗下的VTEC技術是王牌,升功率驚人且燃油經濟性又相當不錯。本田的“地球夢”技術相信不少老司機也多少聽說過。

    也正是如此,加上日系車靠譜光環的加成,包括我身邊不少人都買本田的汽車。身邊有小夥伴,她家之前的汽車用的是本田,後來換車也換了本田Accord。忠實程度可以說是相當高了。

    但是,到現在“機油門”爆發之後,我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買本田?可以說,機油門之後,給當家主打車型CR-V、CIVIC帶來的打擊無疑是相當巨大的。而前幾天,因為剎車系統問題,本田的AVANCIER以及本田UR-V也進行了召回。本田可以說今年在國內的市場,有種車型“全面撲街”的感覺。所以我才在開頭說,看到這樣的問題,覺得是相當諷刺了。

    也希望本田找回自己的位置吧。我覺得短期內影響還是會比較大的,只能慢慢修復信任的裂痕了。

  • 35 # 有緣人169296846

    本田無問題,但在中國境內的本田就多多問題了。為什麼?很簡單,日本鬼子好的東西都會留在日本本土使用,差一點的放在歐美 。最差的放在哪裡?大家懂的。況且日本世世代代都不會服華人。所以,日系產不值得推薦。

  • 36 # 年又一年

    對惡的掩蓋與縱容成為日本民族精神中的一個固疾,造成日本社會嚴重缺少是非判斷,任何行為只要以冠冕堂皇的名義進行,就無懼國際社會的指責。例如,把赤裸裸的軍國主義侵略掠奪行為說成是“解放亞洲人民”“對抗西方殖民主義”,拒不進行深刻的道歉和反省。靖國神社中供奉的戰犯也被美化,安倍公然聲稱:“為了今天日本的和平與繁榮,昭和的殉難者不惜賭上靈魂。

  • 37 # 天天周編事

    對技術的肯定,對夢想的執著:

    “一日本田,終生本田”對於很多的本田的粉絲來說,這也是很多粉絲較為認可的一句話。談到本田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本田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先生。

    草根學徒

    1906年,本田宗一郎出生於靜岡縣磐田郡光明村打鐵匠本田儀平家中,為家中長子] 。1922年,高等小學校畢業後,進入東京本鄉區湯島的汽車修理廠“アート商會”工作(稱為學徒,日語為“丁稚奉公”)本田宗一郎出身窮苦家庭,自幼便對機械錶現出了一種特殊的偏好。高小畢業後,16歲的他不顧父親堅決反對,毅然來到東京一家汽車修理廠當學徒 。6年學徒生涯結束後,他回到家鄉在濱松市開設了一家汽車修理廠,名為“技術商會濱松支店”。然而,目光遠大的本田宗一郎在修車店生意十分興旺的時刻毅然關閉了修理廠,準備從事更富創造性的製造業。

    第一次創業

    1934年,本田宗一郎建立了“東海精機公司“。1937年,擔任東海精機工業株式

    會社 總經理。在濱松市山下町設立“アートピストンリング研究所”,研究開發活塞裝置 ,並於1937年進入濱松高等工業機械科學習金屬學;

    1944年,本田宗一郎成功研製“螺旋槳自動切削機”,將切削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使加工一個螺旋槳的時間由一個星期縮短到15分鐘。他的這項發明取得了40項技術專利] 。但是,天有不測命運,次年,因三河地震,導致東海精機重工業濱松工廠破產。本田將所持有的東海精機重工業股票全部轉讓給豐田自動紡織機公司,宣佈離開該公司] ,開始了1年時間的休養] 。

    第二次創業

    1946年10月,本田宗一郎在濱松設立了“本田技術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產紡織機械,這是他人生旅途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根據二戰結束後的時間生活交通運輸情況,本田宗一郎研製成一種新型的“機

    器腳踏車”,並受市場廣泛歡迎。1947年,本田宗一郎親自動手成功研製出50毫升雙缸“A型腳踏車馬達”,這是最早的“本田摩托發動機”也是本田A型摩托批次生產的開始。他的成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許多人都在仿製本田式的“機器腳踏車”。為在機車領域站穩腳跟,本田宗一郎決定生產真正意義上的機車] 。1948年9月,他在濱松設立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擔任該會社社長(董事長)。同年開始研製開發機車 。

    創辦本田汽車

    他知道必須走多元化產品戰略路線,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

    爭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在經營機車獲得成功以後,本田宗一郎於1962年開始涉足汽車生產] 。他們利用在機車開發、經營中獲得的豐富經驗及大量資金,不顧一切地投入汽車開發,結果獲得極大成功:先後推出過“T360”型卡車、“S500”型轎車、“N360”型轎車等汽車產品,其中“N360”型轎車成為過全球暢銷車] ;設計開發的CVCC發動機以及安裝此種發動機的汽車,因其控制排汙效果好而於1975年在世界汽車界引起極大轟動,為公司贏得了不可計數的利潤及崇高商業聲譽] 。

    揚名國際

    1961年,本田宗一郎憑在英國舉行的比賽中擊敗長期居於壟斷地位的英國摩托以及在以後的比賽中經常獲勝而確定了在國際機車市場的地位] 。後來,他又透過在標誌著世界汽車最高水平的一級方程式汽車大賽中獲勝的方式,奠定了自己在這一領域的地位。

    一路凱歌

    本田宗一郎作為一個技術員出身的實業家,不僅有著極其旺盛的創造熱情和能力,而且還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超凡預見能力及冒險精神。他於1948年9月親自主持研製了雙缸98毫升、1.7千瓦(2.3馬力)的“D型”發動機,並以此為基礎推出了“本田-夢幻D型”機車。1951年又主持研製了效能更好的四衝程“E型”發動機及“本田-夢幻E型”機車。這兩種摩托的銷售都獲得了成功,為公司贏得了利潤 。

    因其自知在技術開發和經營管理兩個方面相比更擅長於技術開發,於是,他主動聯絡到了藤澤武夫。當藤澤武夫於1949年10月以常務董事的身份加入本田後,本田宗一郎就將公司的全部經營實權放心地交給了藤澤武夫,自己則只埋頭於技術開發,不斷拿出技術先進而又適銷對路的產品。兩人幾十年的合作發展壯大了本田公司,使其成為名震全球的跨國集團。

    1952年,本田宗一郎從美國、德國、瑞士等地引入價值4.5億日元的裝置投入生產。由於加工裝置先進,加之其他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本田產品一直保持著優質暢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了腳跟。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中,本田始終保持著贏家的本色] 。

    去世

    1991年8月5日,本田宗一郎因肝功能不全,在東京順天堂醫院去世,享年84歲8個月] 。獲贈正三位勳一等旭日大綬章。

    賽場上的本田:追夢人,一直在路上!

    賽場上的本田,成為越來越多玩車人士的精神。本田精神就像是一群追夢人一樣,不斷的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技術領域的不斷創新與突破,也讓越來越多的本田粉絲更加喜歡和熱愛這個品牌。

    本田宗一郎先生一生只為了追逐夢想,併為自己的夢想不斷的研發與創新,使本田成為了日本,乃至全球的世界級大品牌。喜歡本田的人,更多的是熱愛本田精神和本田不斷創新的企業文化。有人說,買本田是買發動機送輛車,雖然是簡單的一句話,但是確有著本田粉絲對本田技術和產品的認可。因為每個人,都是俱有夢想和挑戰精神的人。追夢的人,從來都會努力不斷的奔跑在路上!

    做為一個喜歡本田的鐵粉,在我的心裡面,一日本田終生本田給予我的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不斷創新和努力!也有永遠不會放棄的拼搏,希望每一位有夢想的人,都能不斷的向著夢想出發,實現自己的夢想!

  • 38 # 小二黑沒結婚

    我覺得車這個東西 只有你喜不喜歡。我不會因為是日本車就不喜歡。我前女友開CRV 我姐夫以前開CIVIC。挺不錯,小毛病少 油耗也不高。自己開Golf,我是按照需求來的,我自己一個人 用不著空間大,在德國上過學 我對兩廂車有偏好。又好停車 油耗也不算高。以後結婚再換大點的車唄!沒有完美的車 只有最合適你的車

  • 39 # 老馬閱東西

    日精日雜總是編這些順口溜,這是種很簡單的市場營銷方法,倭人帶到中國進行銷售。倭人擅長市場營銷這是天下公知的,只不過倭人豢養的日精日雜更喜歡搖著尾巴為倭人口碑傳播,以換取一點口糧,實屬可悲

  • 40 # 睿行天下41530483

    開了十年的馬自達,從沒有毛病,除了噪音稍大,其他都很好,特別省心,我不是無腦憤青,既然國家允許與日本合資辦廠,為何老百姓要被一些丑日憤青所道德綁架,大國要有大國的風範,面向未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湖人球員亞歷克斯·卡魯索?他有哪些特點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