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小小微Vlog

    同桌其實都會記憶猶新,這個問題就這樣把我帶入了深深的回憶。

    記得小學同桌是位愛和女生打成一片的男生,不僅扔沙包有她,連女生跳皮筋跳遠都會摻和進來,特別是跳遠幾個一組,前面一個人跳近點來扶後面因跳太遠而重心不穩的人,經常和他一組,開始還覺得害羞,慢慢習慣了感覺都把他當成女生了。

    初中同學是我們一個村的,其實能在一個班也是緣份,睡覺也是睡一個床,記得她冬天會生凍瘡,所以晚上睡覺我們會互相抱著對方的腳來取暖,那時的她比我矮半個頭,後面卻長得比我高,當然也比我漂亮,哈哈哈哈。

    高中同桌也是位漂亮的女生,喜歡扎個高高的馬尾,我們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一起上課下課,穿同樣的衣服鞋子,成了名副其實穿一條褲子的人,現在聊天還總說這件事。

    回憶總是那麼美好,所以要深深的收藏在心底。

  • 22 # 釋道風水符籙曾法揚

    我在高洞讀小學的時候,有一位同桌對我特別印象深刻。人非常的老實!不欺負同學,有一次,大一年的學生不小心把他帶來午飯撞到了,害得人家餓肚子!對人很有禮貌,很少說話!名字:叫曾慶亮,高洞村風景山的。因高洞沒有五年級,我們小學四年級就去右溪讀小學(尖子班)。很可惜他沒有來!我們初中都畢業了!後聽村裡人說他去打工了,賺了好多錢!是挖煤的!曾經見過一面,身材高挑!後不久被煤窯出事故,離開了!現在回想起來,還記憶猶新!人生無常,事事長。且過且珍惜!

  • 23 # 江南239

    多年前,一首同桌的你傳遍大江南北,流傳至今

    於是,在今天眾多的聚會上,同桌成了一個可褒可貶可調侃的詞語。

    同桌猶如我們安家落戶的近鄰。

    學生時代的思想那麼單純,那麼簡單,你對我好,我也會對你好,今天借你一塊橡皮,明天我讓你抄題,一塊麵包分著吃也是常有的事。

    相信很多人對同桌的記憶,即便中年以後,很多細節也會侃侃而談。

    那是因為曾經的美好佔據過人們的心扉,人對於美好的留戀大於憤恨,對於純真的往事更是念念不忘。

    這也是現代人同學聚會的一大亮色。

  • 24 # 唐小懶媽媽

    人到中年,對同桌的記憶多數還是比較清晰的。

    尤其是那些曾經不止一次幫助過你的,或給你帶來過歡愉的乖乖娃。

    亦或是總愛搞惡作劇,常常讓你痛苦傷心的淘氣鬼。

    童年的時光是難忘的,哪怕是物質匱乏的清貧年代。

    也許同桌的半支鉛筆,一個正面已寫過的練習本,對你來說,可能不亞於雪中送炭了。

    課桌上的“三八線”永遠都是“戰爭”的發源地。

    老師的一次表揚,或許就是遭來同桌冷嘲熱諷的根源。

    一句不經意的話,可能就是“戰爭”升級的導火索……

    走過了懵懂無知的童年少年時代,青春的記憶更加清晰。

    同桌一個讚賞的眼神,便是你攻克難題的最大動力。

    同桌一個並不搞笑的笑話,會立馬驅散你心頭的陰鬱。

    多年後,當你和同桌再聚首時,往昔經歷的點點滴滴都會歷歷在目。

    哪怕曾經的你們相互之間是如何瞧不起,哪怕你們之間的“戰爭”曾經如何不斷升級,經歷了歲月的沉澱,再見時,大有“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豪邁。

    留在心底的,除了懷念和珍惜,還會有什麼呢?

  • 25 # 詩人老馮

    有的清晰有的已經模糊,不管怎麼拼命去想也想不起來了。

    小學的一二年級已經沒了印象,也許是年齡太小。

    三年級我們開始去外村上學,我的第一位同桌叫龐豔然,當時我們有一種課外讀物《小學生必讀》,因為數量少,要兩個人看一本,當時我們都想看,正好書在我這裡,於是圍繞著書發生了很多爭執。也是這一年級我的另一個同桌換成安靜的一個女孩,他叫褚靜超,對我很好,當時她哥哥也和我們一班,關係特別好。

    四年級到了“劃疆而治”的年代了,圍繞著“三八線”的故事很多,我的同桌也是個女孩她叫蔣慧君。

    初一的同桌叫李瑞亮,長的有點黑的男孩子,我們經常湊錢去買花生糖。

    初二的同桌薛豔坡,性格開朗的女孩子。

    初三的同桌開始是個調皮的男孩子李小星,我們關係很好,以至於畢業後他找了我六年,找到了發現物是人非,也就那樣了。中途他就不上了,後來換成了韓志保,他姐姐教我們歷史。

    高一同桌劉炳偉,很老實的男孩兒,有時候做事不過腦,後來就換成了趙飛龍,一個喜歡籃球的男孩子。

    到了高二高三,開始和李文靜一桌,一個秀氣的女孩子,時間不長就和金鵬志一桌,他小名大寶,後來也也輟學了,最後一個同桌又變成了趙飛龍,只可惜,再也沒有高一同桌的感情了。

    其實還有很多同桌,只不過都忘記了,能記住的,都是有故事的,都是有關青春的記憶。

    同桌,你們都還好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心梗發作時,身體會有哪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