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全科掃地僧
-
22 # 全科馬醫生
首先心肌梗死簡稱為心梗,主要是由於各種因素導致的心臟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使得相應的部分心肌因嚴重永續性缺血而發生區域性壞死,臨床上心梗急性發作最常見的,心梗輕者會出現胸骨後疼痛、發熱、白細胞計數和心肌酶增高為主要表現,嚴重者可出現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下邊馬醫生為大家解答心梗發作時,身體會出現哪些表現?
1、胸骨後疼痛
疼痛這是心梗最早、最突出的症狀,多數病人胸痛程度較重,多無明顯誘因,疼痛部位主要是位於胸骨後,常向左側肩背部、左上肢放射,持續時間較長,可達數小時或數天,休息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後不會有明顯的緩解,患者心梗發作時會常伴有煩躁不安、大汗、恐懼、頻死感等症狀。
2、上腹部疼痛
部分患者疼痛位於上腹部,有時會誤認為急腹症,而少數患者無疼痛感,心梗導致的上腹部疼痛不適主要是神經牽涉及缺血缺氧導致的,所以對於長期出現這種上腹部疼痛不適伴有心慌、心擺的患者建議及時檢查,還有部分患者會出現後背部及左側手臂的疼痛麻木感。
3、心律失常
正常的心率是有節奏感的,而心梗會導致心臟負荷加重,導致心臟跳動無規律,這種症狀多發生在起病1~2周內,而以24小時內最多見,各種心律失常中以室性早搏最多,尤其是惡性室早的出現常是心室顫動的先兆,還有部分患者會出現房室傳導阻滯。
4、低血壓或休克
心梗主要是由於心臟灌注不足導致的,如果胸痛緩解後收縮血壓仍低於80mmHg,而且伴有煩躁不安、面色蒼白、面板溼冷、脈細而快、大汗淋漓、尿量減少、甚至遲鈍等症狀,嚴重者出現昏厥。
5、多數患者發病時伴有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發病後24~48小時出現壞死物質吸收而引起發熱,體溫一般在38℃左右,持續一週左右,還會伴有乏力、眩暈、大汗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心力衰竭。
-
23 # 郭蘭教授
1. 胸悶胸痛
疼痛是心梗患者最早出現的症狀,也是心梗患者最常見的症狀。這種疼痛主要表現為與心絞痛相類似的胸痛,但情況更為嚴重,持續的時間也更長,可達數小時,服用緩解心絞痛的藥物無效。這種疼痛有時會放射到左臂、左肩,甚至右臂。此類患者常伴有煩躁不安、出汗、有恐懼感和胸悶等症狀。
2. 低血壓和休克
部分心梗患者在疼痛期間可出現血壓下降的症狀,這是因為心梗發生時冠狀動脈血流減少,心臟供血不足,泵血能力降低,導致血壓下降。心梗患者若在疼痛緩解後其收縮壓仍低於80毫米汞柱,且伴有煩躁不安、面色蒼白、面板溼冷、脈搏細而快、大汗淋漓、尿量減少、反應遲鈍甚至暈厥等症狀,可視其出現了休克。
3. 全身無力,噁心嘔吐
部分心梗患者早期症狀比較輕微,有些僅僅表現為渾身無力、心慌胸悶、情緒焦慮等,但這些症狀無法隨著休息而緩解。另外有些人會伴有胃腸道症狀,比如噁心嘔吐、上腹部脹痛等,這與患者的迷走神經受壞死、心肌的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導致的心肌灌注不足有關。
4. 心律失常甚至心衰
約有75%~95%的心梗患者可在發病前1~2周出現心律失常的症狀。此類患者還可伴有乏力、頭暈甚至暈厥等症狀。另外。約有32%~48%的心梗患者可在起病的最初幾天或在疼痛、休克的好轉階段發生心力衰竭,而且多為左心衰竭。
-
24 # 養生雜誌
心梗我們其實並不陌生,常說的猝死還是心梗的一種。
曾經一位三甲醫院的心內科醫生朋友分享了這樣一個案例:
一位35歲的設計師,送到醫院的時候,情況就不太好,已經沒有治療的希望了。
這位患者其實最近半個月有感覺到後背疼痛,每次時間就幾分鐘。他就覺得是肩周炎,多加了件衣服就完事了。因為痛的次數比較多,媳婦就害怕身體哪出了問題,勸他去醫院檢查。他因為要急著工作,自己又能吃能睡,能有什麼問題呢,就這樣不以為然……
一天下午,還在上班,患者在工位上突然覺得渾身冒汗、胸悶氣短,然後就突然暈了過去,同事嚇得打急救電話都在哆嗦。醫生趕到後,患者血壓測不到,升壓之後做心電圖,急性心梗。在路上心臟就停跳了,急診也沒搶救過來。
這個例子聽得我特別痛心,35歲的年齡,正值壯年,有妻有兒,本來可以做出預防的,卻心梗離世了。
一定要記住,這6個意想不到的心梗預兆!
不要以為心梗,就一定是心臟會有所反應,它的徵兆,出乎意料,一定要記清楚!
1、雙耳突聾
心血管堵塞,一些人會出現聽力下降、耳鳴,甚至耳聾的症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2、臍周疼痛
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應該注意臍周疼痛,要引起高度重視,可能是心梗前兆。
3、腳底疼痛
很多患者都有反映腳底疼痛。腳底針刺一樣的疼痛,也是心絞痛的一個表現。這種症狀雖然不多見,但是千人千面,心臟報警的途徑也是千變萬化。
4、頭疼頭暈
雖然頭疼頭暈在日常比較常見,但仍不可掉以輕心,很多心梗患者,都反映前期有頭暈頭疼的狀況。
5、左側身體異常
很多患者有左肩胛、左上肢、左腿,難受、酸脹、使不上力氣,檢查發現是心肌缺血。
6、胸悶乏力
這在高齡老人當中比較常見。沒有其它不適,唯一的感覺就是胸悶乏力,嗜睡,不想動,犯懶,這是極容易被人忽略的症狀,卻要高度警惕心肌缺血問題。
所以對於心梗,不能只關注是否心疼、胸悶。記住這些,我們就能在巨大危機來臨之前,識別早期訊號,及早採取措施,避免日後生命和財產的巨大損失。
心梗突發事件常發生,如何有效防心梗?
夏季是心梗高發期,有人在健身房一場大汗之後,先前並沒什麼病,卻猝死了。所以一定要學會預防心梗。
1.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注意低脂肪、低膽固醇,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定期體檢,管理身體,避免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防止心梗發生。
2.保持適量運動,每週儘量保持每週3次,每次長於20分鐘的運動,適量的運動能增強心肌供血功能。
3.在寒冷天氣,要警惕冠狀動脈痙攣而誘發的急性心肌梗死。在酷暑天,要警惕運動量大、出汗過多引起的心肌缺血,引發的猝死。
4.保證足夠睡眠,現在年輕人急性心梗,大多是長期熬夜導致的。荷蘭研究者發現,每日睡眠不足6小時者比7~8小時者心血管病風險增加15%,冠心病風險增加23%。
5.飽食、飢餓情況下,禁止洗澡。水溫最好與體溫相當,洗澡時間不宜過長,冠心病程度較嚴重的患者洗澡時,應在他人幫助下進行。
-
25 # 衷敬柏大夫
心梗發作時,身體的反應是五花八門的,下面就我見到過的心梗的身體反應說說
暈倒:因為,暈倒是心梗發生時最嚴重的反應,所以就不可能是最多的身體反應。因為這種身體反應的出現要麼心肌面積壞死引起、要麼是下壁的心肌梗死,心臟裡的血射不出血,血壓突然下降,造成大腦缺血;第二個原因是心梗引起突發性的室顫,導致心臟無效收縮,這種情況往往會引起猝死。
胸口像絞榨一樣地難受。這是最典型心肌梗死引起的心絞痛表現,這個症狀往往比較嚴重,胸痛不是真正的疼痛感覺,而是那種絞榨樣,壓榨樣的感覺,讓病人自己有種活不了的感受。時間也比較長。
牙痛或脖子痛。發作性的牙痛、脖子痛因心肌缺血引起的也很多見,但是這種牙痛或脖子痛與平時的不一樣,如果從來沒有脖子痛過,就不好比較了。
胃痛和上腹痛。心肌梗死發作時表現像胃痛的人還是很多的,它往往和進食沒有太明顯的關係,而且疼痛時間較長,有的人還伴有噁心和嘔吐。有的心肌梗死發作的人疼痛在上腹部。
輕微或沒有反應。只有少部分只有很輕微,讓人察覺不到的症狀,以致於自己都不知道得過一次或若干次的心肌梗死,只是在手術,住院檢查或體檢的時候,發現心電圖出現了陳舊心肌梗死病灶的圖形。
第一種情況非常兇險,第五種情況不容易發現和預防。第二種情況最典型,不容易漏診,第三和第四情況,關鍵看它的發作規律,跟心肌缺血的規律是不是一樣,可以閱讀我的其它文章,不管是自己搞得懂、還是搞不懂,都建議上醫院,看醫生。
冠心病心絞痛的分類、診斷與中西醫治療(續-完成)
古人得心絞痛嗎?診斷心絞痛六種方法的準確性比較
從中醫視角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病因
回覆列表
心梗即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的一種型別,患者多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病變,常在一定誘發因素下發作,起病常急驟,典型症狀為心前區壓榨性疼痛,疼痛劇烈,處理不及時可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乃至猝死發生,是我們臨床上的急危重症,大家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做好防治措施,以穩定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發生,改善預後。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心肌梗死的相關知識。
什麼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冠狀動脈發生閉塞,進而引起心肌細胞持續性的缺血、缺氧和壞死發生的心臟病。心肌梗死發生常常是在我們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我們血液粘滯度增加,或斑塊發生破裂,導致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進而引起冠狀動脈堵塞。同時,其他如冠狀動脈栓塞、冠狀動脈炎、冠狀動脈畸形或冠狀動脈痙攣等非粥樣硬化因素也可導致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發生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心肌梗死屬於冠心病範疇,所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長期吸菸、酗酒、缺乏運動、肥胖等,以及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者,都是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這些因素會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心肌供血不足。當心肌梗死患者在劇烈運動、暴飲暴食、情緒激動、劇烈運動、用力大便等因素時,會引起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由於冠狀動脈本身存在狹窄,心肌氧供會明顯減少,進而誘發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發生前有哪些兆症狀雖然心肌梗死常常起病急驟,但多數患者在發生心梗前還是會有一定的前驅症狀,如發病前幾日反覆出現乏力、胸悶、心悸、氣急、煩躁、心絞痛等症狀。特別是心絞痛發作的頻率、持續時間較之前明顯增加,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常常較差等,最開始可能在勞累等情況下發作,慢慢的在休息的情況下也會出現,並可伴有噁心、嘔吐等不適。
心肌梗死發生時有哪些症狀?心肌梗死發生時,常常以心前區持續性壓榨性疼痛為主要表現,疼痛常劇烈,難以忍受,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並可伴有出大汗、瀕死感、呼吸困難、肩背部放射痛、噁心、嘔吐、發熱等不適,常常在短時間內出現低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乃至猝死。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老年人群或糖尿病患者疼痛症狀常不明顯,易被忽略。而部分患者可以牙痛、下頜部疼痛、上腹部疼痛、背部等部位疼痛為首發表現,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心肌梗死如何診斷和治療?心肌梗死發生後,大家需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送醫處置,在急救人員來臨前,大家應讓病人平臥注意,保持鎮靜,如有硝酸甘油,可先舌下含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能確定心肌梗死診斷,不宜含服硝酸甘油,因為動脈夾層破裂,亦可出現疼痛,但使用硝酸甘油後會引起低血壓,乃至休克。送醫後應及時完善心電圖、肌鈣蛋白等,並及時行血管再通治療,如有條件,可行急診冠脈造影及支架介入治療,以迅速開通血管,恢復血供,減少心肌缺血、缺氧和壞死的發生。
以上就是關於心肌梗死的相關知識,心肌梗死是臨床上的急危重症,大家要引起重視,及時識別,以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改善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