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破帽無須戴萬年, 才淺浮雲遮望眼, 唐詩宋詞非桎梏, 何以平仄囚人言?
35
回覆列表
  • 1 # 野求拳

    寫格律詩,如絕句、律詩、詞等,當遵從格律規範。如有佳句,易字害意,偶有出律無妨。但完全不顧格律不可取。

    若對格律不瞭解或個人牴觸格律約束,解決辦法是可寫古風、樂府等。

    格律的一大難點在於千年來語言的發展,使得今人發音去格律詩對應的平水韻已有巨大的不同。

    格律的本質是上下句平仄相對,朗誦起來抑揚頓挫,聲律優美。因次,解決方法是提倡今人使用中華新韻,擯棄平水韻。

    使用平水韻亦可,但讀者請一定用唐宋雅言朗誦,否則,從格律本質而言,亦是“出律”。

  • 2 # 雲的香

    這個選擇題做不了,因為二者都很重要,不好說誰更重要。格律可以加強詩詞的傳播能力,平仄合拍,朗朗上口,鏗鏘有力的詩詞更能夠快速傳播,讓詩詞成為一種大眾化的文化傳播藝術。意境則為詩詞昇華到更加形象逼真,如臨其境的質感,透過詩詞意境,體會詩詞要表達的意思和更美的畫面,更深層次的含義。一首好的詩詞歌賦,二者是共存的。

  • 3 # 陳老七12

    我個人認為,一首好的詩詞,主要在於它有好的意境,意境,是詩詞的靈魂,是作者抒發情懷,向讀者傳遞情感必不可缺的東西。縱觀歷史,格律在不但的變化,從詩經、古風、到唐詩宋詞,在到當代的白話詩,亦是於此。那些流傳千古的詩詞,並非是有嚴謹的格律,而是有好的竟境,和作者本身的文學俢為與境界。如果我們一味的要求格律的話,在某種程度上,對作者的思路也是一種;襟錮,對詩詞的意境,也有所束縛,何不以包容的心態去看待格律,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文化多元化的年代。

  • 4 # 雨絲文化空間

    寫格律詩的話,遵守格律要求是前提,然後再談意境。如果實在不想被格律束縛,那可以選擇自由體啊!明白了吧 ,守格律是寫格律詩的基礎,講意境之美是高層級的要求。

  • 5 # 劉金子

    我不懂詩歌創作。七律,七絕等可能講究多些,更強調格律。另外詩歌自由發揮,無拘無束,意境更重要。看個人喜歡和性格。

    不論那種,都要有情有才,知識淵博才能寫出好詩。

  • 6 # Msliuliu

    意境更重要些吧,格律只是形式,如果沒有足夠意境支撐,成品恐是匠氣居多。

    格律像外表,意境是內涵。若女孩只有外表,會說美則美矣,不經歲月;若美貌與氣質兼具,那才是真美女。

  • 7 # 史國成

    格律不重要,意境重要,格律不規則,一句話三字,二字,多少字都不影響!意培變了,文不對題,味道變了,一點味沒有,不叫文章了,意境好,欣賞興趣濃,大大提高文章質量,如果意境不好!寫的在好也沒用!個人瞎說,指教!

  • 8 # 野溪釣者

    行船不直怪河彎,

    格律風行豈可刪。

    寄語坊間浮躁子,

    繼承傳統莫偷奸。

  • 9 # 圓寧

    如果想成名成家就按五言、七律的平仄仄平仄仄平格律去一字一句的按部就班的寫。如果只想抒情、釋放情懷、寫意、寫境、寫情、見境抒情就可以隨意去寫、可以按散文詩去寫意、只要自己喜歡、別人讀得懂就行、不一定要拘於格式化。古人寫詩有古人的特點、今人可以仿效、也可以創新。比如說、唐詩宋詞寫的那麼好、那些大詩人還不如現今兩三歲幼童、古人他們不知道什麼叫手機、也不知道網路是什麼、而現今的小孩什麼鬱會玩。拿著手機打遊戲、上網聊天。但是寫詩也要有創意。別人寫詩可能都要按格式化、要工整、對仗、壓韻。我不會寫詩、只會順口溜、打油詩。一句話就是把太繁的話簡化。我寫只是想抒情、從寫中尋找樂趣。所以別人批評我一竅不通、一樣不懂、瞎編亂寫。我也不再乎別人說什麼、只要我感到快樂、我還在寫。所以大家莫要學我、這樣寫一輩子也不會有所收穫的、除了快樂、還是隻剩快樂。

  • 10 # 曼德羅

    格律為套路,意境看功夫。

    格律描龍身,意境畫眼睛。

    格律本形式,意境乃內容。

    格律講約束,意境涵靈動。

    格律築基礎,意境創塔尖。

  • 11 # 杜新1

    詩詞歌賦本來就是來表現作者的意境的,這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但作者並不能脫離詩詞歌賦各自的不同的格式來表達自己的意境,這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現存的詩詞歌賦的格式已經包括了意境優先的不同的變通,因此也就不應當以意境更為重要的理由而自說自話地脫離格式。如果律詩的格式妨礙了所要表達的意境,那麼可以寫絕句;如果絕句仍然妨礙了意境的表達,可以來填詞(長短句);還可用元曲的格式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意境。如果都妨礙,那就寫現代詩(自由詩),或者乾脆寫散文。俗話說“意在筆先”雖然說的是書法,但寫詩也是如此。究竟選擇哪種格式來表達自己的意境,先要心裡有數,即知道哪種格式能夠表達自己的意境,自己是否掌握這種格式。如果不能掌握而一定要選擇這種格式,那麼,略有瑕疵難免,若是錯處頗多,則即使表達出了自己的意境,但是恐怕也沒有多少人會有興趣來領會作者的意境了

  • 12 # 潮州夢江南

    格律是相對於近體詩和詞曲而言的。

    假如你作的是近體詩或詞曲,而不是古體詩和現代新詩歌,那就要具備格律詩詞的常識並遵遁它的規則。

    那麼格律重要些還是意境重要些呢?這個問題提得特別好!它道出了無數寫詩手眼前徬徨而又無適從的問題和創作現狀。

    這樣吧,我打一個比方:一首七律詩,它的格律需要七言八句,要有平仄,要有“相粘”句,雙句要求押平水韻,第三四句,第五六句要對仗。這就是一首格律詩所要求的格律。如果你的標題標上七律,又不按七律詩格律要求去做,發表出來不是怡笑大方,令人哭笑不得嗎?人家只能給你這樣的評價:“哈哈哈,笑死我了也” 。

    那麼意境重要嗎?其實這是個不是問題的問題,詩沒有意境哪能稱為詩?意境是一首詩的靈魂!即使你披上再華麗的格律外衣,寫的詩沒有絲毫意境可言,也是枉然,寫出來的必定是死屍(詩)。假使你是一個高產“詩人”,那就“屍詩)積如 山”,“屍(詩)橫遍野 ” 了。哈哈哈!

  • 13 # 平桂39804692

    詩詞格律的應用,作為我們現代人,必須要慎重處理好才行。我的意見首先是完整、優美的表達,是意境。 一方面,格律詩詞的創作者、愛好者以及受眾日趨減少是不爭的事實,從大的方面來講,就是必須照顧到大多數人的閱讀、審美情趣與習慣,使之能夠繼續傳承下去。 另一方面過於奢談嚴格的格律、平仄、對仗一定會犧牲很多人的參與熱情,影響欣賞,我不是說不要古風古韻的一些限制,但是必須要有度,明清時代的八股文被歷史拋棄即是一個鮮明的反例。還有,作為中國古典文學,其本身就是一個演變、進化的過程。我們今日必須與時俱進,而不能完全食古不化,這在很多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比如戲曲,書法,國畫上都有體現,更新自己,與時俱進才有新的活力。 我的觀點,拍磚引玉,不喜勿噴!謝謝!閱讀!

  • 14 # 左綿公子

    首先,格律是為詩詞服務的!第二,如果有好的意境,是可以打破格律的!但前提是要有好句!第三,不懂格律而不尊格律和懂格律有意打破格律是兩個概念!第四,不懂格律的人一般都寫不出好詩,一般都愛問為什麼要遵守格律!

  • 15 # 涪川居士

    格律無意境就是一具殭屍!一個完美的空殼。一副行屍走肉。詩為有感而發,不為平仄賣弄。無意境的詩不配稱作詩。稱屍。

  • 16 # 巖崖水滴

    本人也非常喜歡詩詞,平日裡也愛寫上幾首自娛自樂。雖說沒有什麼成就吧,對寫詩還是有一些體會和看法。我覺得每當你觸景生情或心血來潮,想要寫一首小詩來表達一下自己的情感時,不必非要按照古代那種陳舊過時的格式韻律來創作,那樣會影響作者的靈感和情緒。時代不同了,如今寫作詩詞不必墨守成規,死咬不放,甚至還有人用古人的平仄來對別人寫的東西品頭論足,說三道四就沒有必要和意義了,相信這樣的人也寫不出什麼好詩詞來,他們只會是像裁縫一樣,拿把尺子,只量別人不量自己,吹得天花亂墜,其實胸中沒有什麼才學,恰似山中竹筍嘴尖毛長腹中空虛,著實令人厭惡......言歸正傳,其實每當寫一首詩,無論是傳統的或是現代的,只要能夠突出詩的主題含義以及優雅意境就是佳作,這一特點在古代名家詩作中,比比皆是。至於平仄格式,在古代是用來吟唱的,而且現代漢語韻母和古代漢語是有很大出入的。所以如今都什麼年代了還來強調那些出土文物,就顯得無知任性了。創作其實就是創造,為何要用古人的匡匡套住大腦呢?沒有所謂的平仄讀法就不是詩嗎?由此可見,在寫古體詩時,只要能字數相同句尾押韻,能抒發自我情感用詞優美精妙,讓人讀起來流暢舒服就行了。

    當然如果你寫的是律詩,七律或者五律時,個人建議,平仄讀法可有可無,在某種情況下甚至於可以忽略,但律詩上下闋的兩組對聯還是要保留為好,這遠遠比平仄讀音重要得多。因為把對聯加進詩裡,既能增強詩的感染力又可增加詩的文彩欣賞價值。

    寫詩要寫得貼近生活,通俗易懂,用詞既普通又簡單,讀時朗朗上口,憶時回味無窮。我發覺但凡李白和杜甫等大家的作品,在組織詩句文字時,基本上用的都是一些普普通通,耳熟能詳的詞語,亳無做作之感,但卻不失精華之妙。

    還有一點感受就是,寫詩時如果能將一些如擬人、對比、比喻等修辭手法融入到詩句裡,那麼更能烘托詩中的意境,更能加深詩的感染效果.....

  • 17 # 二哥醉了

    無論何種詩歌,無論古體詩還是近體詩都有它內在格律。古體詩講究平仄,近體詩講究新韻,從詩詞格律出發點上都是一至的,只不過被人們分割開而已。

    古體詩詞格律從韻律上,從格式上來講是多樣式的,歸納起來有一百多種(曲牌詞令),它為人們提供參考學習的機率遠遠大於現代近體詩歌,這一點是現代近體詩無法攀比的。

    至於意境那更是詩歌存在的靈魂,無論古體詩還是近體詩,如果缺少意境那就不是詩了,乾巴巴幾句話,無意境內涵,誰會去欣賞,頌吟?所以說寫詩格律與意境同樣重要,二者完美結合才是一首人吟人愛,千古流傳佳作。儘管古體詩格律與近體詩格律有衝突,只要我們有一顆勤奮好學的心態,有一種積極樂觀的思想意識,學會它,掌握它,運用它指曰可待,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 18 # Ericgreat

    這是個典型的偽命題!如果硬說,那就是都重要!寫近體詩的首要準則就是遵守格律規則。這沒什麼可探討的!如果不守這個規矩, 那我們就把浣溪沙叫成西沙浣不成?說這些話的人要不就是自己根本就不懂近體詩的優美,要麼就是故意引人眼球為了自己出名得瑟!所謂意境是在詩人們寫詩時早已了熟於心,隨著詩詞寫作的不斷深入,而發生些許變化,但已經早已確立的,不用再單獨的提出來和格律要求相對立,這是褻瀆近體詩的美妙,這人間的最美妙的貴寶,是全人類的財富,不可有絲毫的動搖!讓這些不懂近體詩的瞎逼逼得人見鬼去吧!

  • 19 # 馬齒徒增3

    我覺得,寫詩為了表意需要,不必拘泥於格律,但不能沒有韻味,因為 她是詩歌強大的生命力。 其實,只要你細細觀察不難發現,古人那些被廣為傳頌的名篇,通常都是不僅意境深遠,更重要的是音樂美,朗朗上口,過目難忘。還有他們都是使用漢字的高手,明白如話的詩句,卻是表意那麼好,讓後人難以企及,也令我們現代人汗顏。如李白的.靜夜思 孟浩然的 春曉 孟郊 遊子吟 其實只要你熟讀唐詩,這方面的佳作可以說相當多。馬致遠. 天淨沙.秋思 還有近代李書同的那首廣為流傳的.送別,應該說都是這方面的典範。有時我常想,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在語言.的使用上多下功夫呢.?總是寫些故作高深讓人費猜且提不起興趣的所謂好詩。當然自娛自樂與人何干?你如果 是寫給別人看的,恐怕就應該換位思考了。拙見

  • 20 # 江漢之漢

    路過。但看了先生的描述“破帽″、“桎梏"的小詩後倒憋了一口氣,不吐不快。儘管我只是個門外漢。千百年來,唐詩宋詞之所以流傳不哀得以傳承,應該說“格律"就是它的根,它才在華夏大地吸附營養枝繁葉茂。格律也是近體詩者的基礎,只有把根基打牢了,才會隨意衍生“意境"的花骨朵。說的明白一點,近體詩就好比一棵招人眼的花樹,格律是堅強的枝杆,意境是嬌豔的花朵。一首賞心悅目掩卷凝思的近體詩,二者缺一不可。格律詩必須合格服律。當然,古風類的七言五言等詩不在此話題內。特別說明:閒談招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中學老師,花費大量時間評職稱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