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陽光清波

    辛棄疾詞曰: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說的是三國時曹操和劉備旗鼓相當,至於劉表被劉備矇騙借了荊州。他連劉備都不如,所以,他根本就不是曹操之對手。

  • 2 # 兵史雜說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諡號武皇帝(魏武帝),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朝天子劉協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製”,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獲封魏公,建立魏公國,定都河北鄴城,而後進爵魏王。去世後,其子曹丕稱帝,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劉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人。東漢末年宗室、名士、軍閥,漢末群雄之一,西漢魯恭王劉餘之後。

    劉表身長八尺餘,姿貌溫厚偉壯,少時知名於世,名列“八俊”。早年因參與太學生運動而受黨錮之禍牽連,被迫逃亡,光和七年(184年),黨禁解除,被大將軍何進闢為掾,出任北軍中候。後代王睿為荊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為輔。李傕等入長安,劉表遣使奉貢,被任命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假節,封成武侯。在荊州期間,劉表恩威並著,招誘有方,使得萬里肅清、群民悅服。又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從容自保。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裡,帶甲十餘萬,稱雄荊江,先殺孫堅,後又常抗曹操。然而劉表為人性多疑忌,好於坐談,立意自守,而無四方之志,後更寵溺後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權。

  • 3 # 歷史心猿社

    自然是曹操。

    劉表有魏延,黃忠,甘寧,霍峻,文聘這五員大將(文聘在演義裡被降了很多級,這也是個狠角色)。

    一手好牌最後全成了嫁妝。

  • 4 # 隴右頻道

    劉表和曹操,都是東漢末年的名人。但二人能力水平不在一個線上。

    從家世看,劉表是皇族一脈,血統高貴,承襲統率荊州,地位顯赫;曹操本來是夏侯氏,父親雖然是宦官的養子,貌似出身官宦人家,但到底他還是出身草根。

    從事業來看,劉表端的是現成的“飯碗”,一生下來就口含金鑰匙,到後來承襲荊州,皇族身份決定了他的人生和事業始終處於守成階段,荊州就是他的舞臺。與劉表相比,曹操則是典型的自我創業草根。從刺殺董卓到單幹創業,從下層小吏到“挾天子以令諸侯”,都是一步步謀劃和硬闖出來的。當曹操統率大軍兵臨赤壁時,劉表的荊州已經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用人上,劉表任人唯親,典型的怕老婆。軍隊和家中被外戚和妻子所控制,因為這些吃裡扒外帶路黨的存在,最後導致荊州敗亡。而曹操在任用人才上可謂不拘一格,真正做到了招賢納士,禮賢下士,人盡其才,手下可謂戰將如雲,謀士濟濟。

    曹操身為小吏時,劉表為封疆大吏;曹操起兵後一路發展,挾天子以令諸侯,戰河北二袁,兼併四方,東征西討,直到赤壁之戰,可謂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而劉表連祖先留下的荊州都守不住,準備讓給劉備。因此從能力上來看,劉表與曹操的差距不止一個級。如果說劉表是一個能坐享其成謹守祖制的皇親地方長官,那麼,曹操就是一個積極進取能放眼天下的亂世梟雄。

    因此,曹操遠強於劉表。

  • 5 # 炳燭日談

    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數盡天下英雄,他認為只有自己和劉備是英雄,一般說這話的人,認為自己會比他跟強,只是佩服這個人能力強。論背景,曹雖是太監領養之孫,但其父在政經營多年,根基深厚,舉孝廉出身官拜驍騎校尉,軍中袍澤較多。備起步晚,善結交,尤其關張成左右手,後掛名劉皇叔。在講究出身門第背景的年代,很有政治資源。但整體來看,曹強於劉,治理國家上,曹魏政權實力強,地域更廣,文治武功上都稱的上一代傑雄。建安文學,重開西域影響深遠。沒能統一全國,很大可能是曹的出身和名聲被人搞壞了,在政治宣傳上下的功夫少了,因為曹操太相信武力統治,而忽略政治宣傳,政治宣傳可以達到武力不可企及的效果,而且可以收攬人心。

  • 6 # 福建大都督

    古今中外,成王敗寇,要按歷史結果來看,當然是曹操厲害。但不得不說,劉表是將一手好牌給打爛,若不然指不上誰厲害。

    劉表受命而行,單騎上任,迅速平定荊襄

    揚、荊、益是東漢十三州領域較大的三個州,從孫策掃平江東,劉焉上任益州還有劉表單騎入荊的過程中都遇到了一個相似的問題:大族林立還有賊寇強盛。

    司馬彪戰略曰:劉表之初為荊州也,江南宗賊盛,袁術屯魯陽,盡有南陽之眾。吳人蘇代領長沙太守,貝羽為華容長,各阻兵作亂。

    由於各地宗賊五十幾股,就連荊州的治所襄陽都被江夏賊陳生、張虎等人佔據,所以劉表只能委身宜城,與蔡氏、蒯氏商議大事。面對眼下局勢,劉表聽從蒯良建議,假借宴請名義將各個賊首聚在一塊,皆斬之,然後吞併其部曲。繼而派出蒯越勸服張虎、陳生,入駐襄陽。最後斷了袁術糧道,將袁術趕出南陽,統一荊州。

    接納張繡,北拒曹操,反倒丟了南陽劉表傳:張濟引兵入荊州界,攻穰城,為流矢所中死。荊州官屬皆賀,表曰:"濟以窮來,主人無禮,至於交鋒,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賀也。"使人納其眾;眾聞之喜,遂服從。張繡傳:繡領其眾,屯宛,與劉表合。

    要知道張繡的叔父可是攻打宛城時丟了命的,劉表能接納走投無路的張繡,除了宣揚自己的仁義道德,更是企圖讓張繡知恩圖報,好好鎮守荊州北疆。

    未曾想,曹操一舉兵來犯,張繡便不戰而降,雖說半道差點置曹操於死地,但與袁紹對峙前夕,張繡又主動投降了曹操,連南陽一併送給了曹操,使其稱為曹操南部的要防。

    接納劉備,卻優柔寡斷,不肯重用劉備劉表傳:太祖與袁紹方相持於官渡,紹遣人求助,表許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漢間,觀天下變。劉備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劉備傳:先主遣麋竺、孫乾與劉表相聞,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十二年,曹公北征烏丸,先主說表襲許,表不能用。

    基於張繡事件,加上劉備本就是不屈於人下的英雄以及他屯兵新野時的表現,本性多疑的劉表更加難以信服劉備,以致於錯失諸多消滅曹操的機會。此時劉表帳下帶甲兵士十多萬,拋去該有的守備兵力,起碼能騰出五萬兵力討伐曹操。

    這可是一股不可輕視的力量,是一股可以顛覆曹操生死的力量,所以網路上才會有文章寫道:官渡之戰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劉表,只要劉表肯發兵許昌,先不用說曹操能不能完整得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以及統一河北,死不死都另說了。

    生命終結,未有一戰十三年秋七月,公南征劉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陽,劉備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備走夏口。

    荊州是四戰之地不假,但荊州也是一個易守之地,拋去南陽郡,一江一水貫穿荊襄。就像南陽之下的襄樊地區,有漢水這道天然防禦屏障,加上劉表的軍事實力,跟曹操正面硬剛還是有好戲可看的。

    可惜啊,曹操南下前,劉表已經病入膏肓,致使時下南北兩個雄主未曾正面一戰,劉表就撒手人寰,更慘的是,由於親曹派的施壓,使得幼主劉琮將荊州拱手相讓。

    結語

    跟曹操相比,劉表自然是不那麼厲害。但是能被歷史記下,依靠自己的力量,藉助氏族平定荊襄,這本身就是常人所不及。但後期實力強勁的劉表為何不趁機奪取許都,是年老了,沒有雄心了?我看不一定。劉表是以漢臣的身份入駐荊州的,當天子被困長安時,他仍然遣使上貢給李傕郭汜,就是為了圖個正名。也就是說,在他看來,天子在哪,哪就是正統。所以不擴張,保江漢,便是他作為漢臣的表態,這樣看來,他是盡責的。

  • 7 # 地名帝

    劉表之善柔適於和平年代,曹操之梟雄能於亂世之爭鬥。文儒之風當興於盛世,亂世必敗績!

    故,能與不能,要看時局需求,當其三國亂世,曹勝劉敗,已成定局!

  • 8 # 微山秋水

    拿劉表和曹操比,曹操在天有靈的話,說不定會氣的跳起來。

    根本不是一個層次上的人。

    曹操英雄蓋世咱就不說了,單說說這個劉表劉景升。

    劉表有沒有本事?答案是有。

    有文記載,劉表治理荊州期間,“恩威並著,招誘有方,使得萬里肅清、群民悅服。又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從容自保。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裡,帶甲十餘萬,稱雄荊江,先殺孫堅,後又常抗曹操。”從這裡看,劉表手段高,重教育,懂縱橫,最終成為地方實力派諸侯,還是很有幾把刷子的。

    那他和曹操的差距在哪呢?

    ‘’劉表為人性多疑忌,好於坐談,立意自守,而無四方之志,後更寵溺後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權。”你看劉表,小富即安,不圖發展,只求自保。

    因此,兩人最大的差距是志向的差異!不積極進取,靠守是守不住的。

  • 9 # 風吹青竹搖162015807

    當然是劉表更厲害了。

    曹操,劉備,孫權,一輩子都在因為荊州而拼命,誰也不能擁有荊州全境。

    劉表,單人獨騎定荊州,三國,劉表第一人。[贊][贊][贊][贊][贊][贊]

  • 10 # 蘭陵不算黑

    這個毋庸置疑,肯定是曹操,這二人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劉表比曹操也差了十萬八千里,格局不行,當初劉表根本就入不了曹操的眼。

    陳壽在《三國志》中曾如此評價劉表:“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廢嫡立庶,舍禮崇愛。”這話咱們不逐字翻譯,一句話提煉:做事優柔寡斷,重感情,無原則。荊州物阜民豐、臥虎藏龍,地理位置也極為優越,劉表此人呢,卻毫無野心,安於現狀,雖然與劉備同作為漢室宗親,沒有一點匡扶漢室的樣子,嗯,反正我守著這一畝三分地就行了,您們啊,愛咋咋的,別把我摻和進去就行,孰不知,你劉景生又不是像劉璋,偏安一隅,你那地可是荊州啊,那可是兵家必爭、各方勢力錯綜盤根的地方,匹夫無罪懷璧有罪啊,所以,還沒等到劉表世家走到二代的時候,荊州便已被曹劉孫瓜分了。

    當初袁紹與劉表還是盟友唻,曹袁官渡之戰,幾乎捲進了所有的兵力,此時劉表如果見機行事,直接北上伐曹,曹操肯定直接沒有迴旋的餘地,必死無疑,只可惜劉表只觀虎鬥,忘掉自己也曾是有利齒之獸,手底也有能文能武的大將。後來,曹操打敗袁紹,北伐烏丸時,曾考慮自己腳下還有一個劉表,如果後方兵力空虛,被劉表偷襲瞭如何是好,郭嘉直接一句話“劉景生,坐談客而已!”事後果然如郭嘉所料,劉表始終未發一兵一卒!

    反觀曹操,這個無需解釋了,一路開掛一路高歌!直至三分天下,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劉表與曹操孰高孰低?一眼便高下立分!

  • 11 # 大司馬講武堂

    曹操更厲害,劉備只不過有一個好的頭銜,讓他忽悠不少人。

    曹操一切靠自己,曹操無論文韜武略還是詩情才學,劉備都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 12 # 羅賓說歷史

    這個顯而易見是曹操更厲害一些。曹操素有大志向,以掃平四海,統一天下為目標。先後攻滅袁術,呂布,袁紹,劉表,馬騰等割據軍閥,結束了北方的戰亂狀態。對內恢復經濟,發展農業,工商業,讓百姓可以安居樂業,曹操本人也是公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劉表只能算是一個比較有能力的一方諸侯,在荊州依靠家族力量發展壯大,劉表在荊州的治理還算不錯,當時荊州也比較安定。但劉表本人沒有太大志向,僅僅只是偏安一隅,沒有爭奪天下的抱負。

    所以無論從個人能力還是取得的功業上,劉表是遠不如曹操厲害的。

  • 13 # A春光裡

    天下英雄,唯孤與使君也!曹操這句話可以說是比較公正的對兩個人的評價。作為三國時期的一代人傑,老人雖然出身、經歷、才幹各有千秋,但都不失為創業之君,惟此才成就了各自的千秋大業!但是論到個人的綜合評價,應該是曹操還是略勝一籌。就個人而言,在軍事而論,曹操無論是軍事、政治、文學方面,歷史地位是很高的,劉備在這些方面應該是有些差距。

  • 14 # 湘野狂客

    劉表和曹操不足以相提並論。曹操各方面吊打劉表。

    一、戰略格局

    劉表早年經朝廷任命,爭取了荊州本地宗族的支援,獲取了戰略要地荊州,但他目光短淺,守成有餘,進取不足,缺乏戰略眼光,錯失了與天下爭雄的良機。荊州富庶之地,而且人才濟濟,兵精糧足,手下人才有黃忠,文聘,魏延,甘寧,霍峻,蒯越、蒯良兄弟,伊籍等大批人才,其實力甚至可以與袁氏兄弟一較長短。但劉表偏安一隅,坐觀其變。他死後荊州最終被曹操吞併。

    曹操胸懷天下,善於站在全域性的高度思考和處理問題。自青州起兵後,曹操看準時機“挾天子以令諸侯”,繼袁紹後成為最大的割據勢力,利用政治上的極大優勢,盡收豫州之地,關中諸將望風而從,最終統一北方,建立曹魏政權。

    二、政治手段

    劉表的內政處理不錯,把荊州治理的井井有條,成為富裕之地,但他缺乏強有力的政治手段,導致本地宗族和外戚勢力坐大,權力沒有過渡到下一代,其次子劉綜最終被本地宗族和外戚勢力挾持降曹。

    曹操在征戰過程中,體恤百姓,以鐵腕手段抑制豪強,受到了北方人民的熱情擁戴,對於漢朝舊勢力分化打壓,以強硬的政治手腕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穩定了曹魏集團的內部。

    三、人才策略

    劉表素有禮賢下士之名,有容人的雅量。但荊州境內人才濟濟,當時司馬徽、諸葛亮、龐統,徐庶,甘寧等人都在荊州,他卻無法挖掘利用;文聘,黃忠,魏延,甘寧都是改投他處以後才得以施展才能;

    曹操唯才是舉,四次釋出《求賢令》,廣求各種人才,這樣的選才策略為曹操樹立了求才若渴的良好形象,吸引了大批人才。人才應用上,曹操也做到了人盡其才。

    四、軍事能力

    劉表雖然單人收服荊襄之地,漢南斬孫堅,又聯合張繡戰曹操,平定荊南,連戰交州,但並沒有展示出過人的軍事能力。

    曹操是軍事家,戰略家,開疆擴土,掃平北方。曹操一生親自指揮大戰三十次左右,獲勝大多數,贏得十分漂亮。以“官渡之戰”聞名於世。

    五、文學成就

    劉表是江東八駿之一,當時有名的風流名士。著有《周易章句》《進諫王暢》、《後定喪服》等作品。

    曹操是建安八子之一,文學造詣極高,他的一些作品如《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等被收錄到中學語文課本中,至今都被人們廣為傳誦。

    綜上所述,曹操甩劉表幾條街。

  • 15 # 家是最小國

    毫無疑問,肯定是曹操啊。劉表雖然是皇室宗親。可是他外不能抵禦強敵,內不能集權利於一身。只求自保。如果是和平時期,沒有問題。可是東漢末年。民不聊生,軍閥混戰。不進則退。內患是蔡氏一族,拉攏勢力,快把劉表架空了。雖然是荊州之主可是名不副實。荊州東面是孫權,南面是劉備,北面是曹操。人人都想得到荊州。而劉表統領30萬大軍毫無作為,是為庸主者也。而曹操滅袁紹,戰袁術,張繡,殺呂布,最終統一了北方。真乃一代雄主。並且手中有漢獻帝這個王牌。挾天子以令諸侯。牢牢掌握著權利。手下文臣武將人才濟濟。煮酒論英雄時,曹操問劉備,天下誰是英雄,劉備說了袁紹袁術,劉表,孫權,可是都被曹操否決了。唯使君與操耳。可見曹操看人很準。果不其然,最後劉備成了蜀國之主。三國時代到來。所以說沒有可比性。曹操強於劉表。

  • 16 # 月夜luck

    劉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魯恭王(景帝子,名餘)之後人。少時知名於世,號為「八俊」(《張璠漢紀》曰:表與同郡人張隱、薛鬱、王訪、宣靖、公褚〔緒〕恭、劉祗、田林為八交,或謂之八顧。《漢末名士錄》雲:表與汝南陳翔字仲麟、範滂字孟博、魯國孔昱字世元、勃海苑康字仲真、山陽檀敷字文友、張儉字元節、南陽岑晊字公孝為八友。 《後漢書》亦載表與同郡張儉,號為「八顧」。所述七人各異,而《演義》羅氏取後者)。劉表身長八尺餘,姿貌溫厚偉壯。曾與同郡張儉等俱被訕議,亡走出逃,後為大將軍何進闢為掾,出任北軍中候。 【公元190年】東漢獻帝初平元年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劉表代王睿為刺史。 其時山東兵鋒起,江南宗賊大盛,劉表亦合軍兵屯於襄陽。司馬彪《戰略》載:劉表初在荊州之時,江南宗賊甚盛,袁術屯於魯陽,盡有南陽之眾。吳人蘇代領長沙太守,貝羽為華容長,各阻兵而作亂。劉表至荊州,單馬進入宜城,與延中廬縣人蒯良、蒯越、襄陽人蔡瑁等共謀大略。 劉表問道:「此間宗賊甚盛,群眾不附,袁術因而取亂,禍事如今已至啊!我希望在這裡徵兵,但恐其不能聚集,有何對策?」蒯良道:「群眾不附的原因,是出於仁之不足,群眾依附而不能興治的原因,是出於義之不足;如果仁義之道能行,則百姓來歸如水勢之向下,何必擔憂來者之不從而要問興兵之策呢?」劉表又顧問蒯越,蒯越道:「治平者以仁義為先,治亂者以權謀為先。 兵不在多,在能得其人。袁術為人勇而無斷,蘇代、貝羽皆一勇之武夫,不足為慮。宗賊首領多貪暴,為其屬下所憂。我手下有一些平日具修養的人,若遣去示之以利,宗賊首領必定持眾而來。使君便誅其無道者,再撫而用其眾。如此一州之人,有樂存之心,聞使君之盛德,必扶老攜弱而至。 既而兵集眾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袁術等人雖至,亦無所能為了。」劉表嘆道:「子柔(蒯良字)之言,可謂雍季之論。異度(蒯越字)之計,可謂臼犯之謀。」便使蒯越遣人往誘宗賊,來者五十五人(《後漢書》載十五人),皆斬之。並襲取其眾,或即授以部曲。 唯有江夏賊張虎、陳生擁眾據守襄陽,劉表乃使蒯越與龐季單騎往說降之,於是江南悉平。劉表自此理兵襄陽,以觀時變。【公元192年】東漢獻帝初平三年袁術在南陽時,與孫堅合軍,欲襲奪劉表之州,袁術使孫堅攻劉表。然而孫堅卻為流矢所中而死,孫軍大敗,袁術遂不能勝劉表。 (《典略》曰:「劉表夜遣將黃祖潛出兵,堅逆與戰,祖敗走,竄峴山中。堅乘勝夜追祖,祖部兵從竹木閒射堅,殺之。」《英雄記》曰:「劉表將呂介〔《吳志》引《英雄記》為呂公〕將兵緣山向堅,堅輕騎尋山討介,介下兵射中堅頭,應時物故。」與此不同。)不久李傕、郭汜進據長安,想結連劉表為外援,於是以劉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假節。 【公元193年】東漢獻帝初平四年劉表斷袁術糧道,迫袁術引軍入陳留,屯封丘。【公元196年】東漢獻帝建安元年獻帝臨許都,劉表雖遣使奉貢,但卻北與袁紹相結。治中鄧羲(義)諫劉表,劉表不聽,於鄧羲辭疾而退,終劉表之世不為其仕。 (《漢晉春秋》曰:表答羲曰:「內不失貢職,外不背盟主,此天下之達義也。治中獨何怪乎?」)驃騎將軍張濟自關中出走南陽,往攻穰城,卻因中飛矢而死。荊州官吏皆往賀劉表。劉表道:「張濟因窮而來,我作為主人卻如此無禮,乃至於彼此交鋒,此非牧(劉表為荊州牧,指自己)之本意,牧只受吊而不受賀。 」使人納張濟之眾,眾聞訊而喜,盡皆服從。(《獻帝春秋》曰:「濟引眾入荊州,賈詡隨之歸劉表。襄陽城守不受,濟因攻之,為流矢所中。濟從子繡收眾而退。劉表自責,以為己無賓主禮,遣使招繡,繡遂屯襄陽,為表北藩。」)【公元198年】東漢獻帝建安三年長沙太守張羨率零陵、桂陽三郡叛逆劉表,劉表遣兵攻圍,連年不下。 後張羨病死,長沙吏眾復立其子張懌,劉表遂攻下張懌,於是開土大廣,南收零陵、桂陽,北據漢川,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初時,荊州之地,賊眾擾民,加之四方駭震,寇賊互相扇動,本州處處沸蕩大亂。劉表於此為牧,招誘有方,威懷兼洽,縱是奸猾宿賊亦更為其所用,於是萬里肅清,群民悅服。 關西、兗、豫之學士歸荊州者有上千之多,劉表盡加以安慰賑贍,學士皆得資全。《英雄記》又載:州界群寇既盡,劉表便開立學官,博求儒士,使綦毋闓、宋忠等撰寫五經章句,稱之為後定。劉表在任內,愛民養士,從容自保。同年又與張繡合擊曹操。其時曹操與袁紹相持於官渡,袁紹遣人致劉表求助,劉表許諾而不遣軍至,亦不肯助曹操,只欲自保於江漢間,以觀天下變。 從事中郎韓嵩、別駕劉先向劉表說:「豪傑並爭,兩雄相持,天下之所重,只在於將軍。將軍若是希望有所為於亂世,乘其弊而起便可;如若不是,則將須擇一者而從。將軍現擁十萬之眾,而徒安坐而觀望。所謂見賢而不能助,請和而不能得,如此兩家之怨必集於將軍,將軍也便不能得以中立。 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賢俊皆向歸,其勢必能滅袁紹,然後將稱兵以向江漢,恐將軍不能御其大軍。所以我為將軍計算了,不如舉州以附於曹公,曹公必重德將軍;必能長享福祚,垂之後嗣,此方為萬全之策。」劉表大將蒯越亦因以勸劉表,劉表狐疑不定,便遣韓嵩往見曹操,以觀虛實。 韓嵩回來後,深陳曹操威德,請劉表遣子入質。劉表疑韓嵩反為曹操做事,大怒,欲殺韓嵩,然而考殺韓嵩之隨行者,知韓嵩並無他意,方才止息。劉表雖然外貌儒雅,然而心多疑忌,就如此事。【公元201年】東漢獻帝建安六年劉備自袁紹處來投奔荊州,劉表厚相結待,然而不能加從大用。 《漢晉春秋》曰:曹操始徵柳城時,劉備遊說劉表兵襲許都,劉表不從其議。及至曹操歸還,劉表方謂劉備道:「不用君言,失此難逢之機。」劉備便道:「方今天下分裂,干戈日起,機會不斷出現,豈會有所終極?若能應之於後,那麼這次也未足為恨。」【公元208年】東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親征劉表,軍尚未至。 八月時,劉表已因背疽病發而卒。劉表在荊州幾二十年,家無餘積,可見其廉。《世語》曰:劉表死後八十餘年,至西晉太康中時,有人發開劉表冢墓。劉表及其妻之身形竟如在生時,芬香聞於數里。搜神記曰:建安初,荊州童謠曰:「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 」指自中興〔中平〕以來,荊州得以獨全,及至劉表為牧,州民又豐樂和平,直至建安八年、九年間當始有衰態。所謂始衰,指的是劉表髮妻之死,諸將並皆零落。而所謂「十三年無孑遺」,劉表命當死,因而州事喪破。是時,華容有女子忽啼呼說:「荊州將有大喪。」言語被衙差聽到,縣中以其為妖言,將此女子下獄月餘,女子忽又於獄中哭道:「劉荊州今日死。 」華容(谷)離本州數百里之遙,縣人即遣馬吏往州驗視,而劉表果死,縣衙乃釋其囚。女子續又歌吟道:「不意李立為貴人。」後無幾,曹操平荊州,以涿郡李立,字建賢為荊州刺史。

  • 17 # 第三棵桃樹

    劉表和曹操不是一個層面的人,是無法和曹操相比較的,曹操從一無所有到開疆闢土,廣納賢才成就自己偉業,而劉表只是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終老,沒有太多的建樹,身邊人才無數,但他不識人,不用人,單憑這點與曹操就天壤之別,更別說在軍事上,文學上的成就了

  • 18 # 鋒在起時

    說起劉表,印象中是個庸碌無為的人:胸無大志、能力一般,白白浪費了大好機會,坐等敵人打到門上來,結果憂愁而死。

    印象中,韓馥是漢末三國第一窩囊廢,排在韓馥後面的恐怕就應該是劉表了。但其實不然,真實的劉表也是有兩下子的,甚至可說相當有兩下子,因為他是個絕對有才能的人。

    《後漢書》說劉表是漢景帝之子恭王劉餘的後代,其出身跟劉備很相似,他們雖然都姓劉,是劉邦的後裔,但那已是前朝的“劉”而不是後漢的“劉”,已經沾不了多少光了。

    但與劉備早年經歷不同,劉表青年時就很有名氣,名列“八顧”之一,所謂“顧”指的是能以德行引導別人,類似“青年導師”。《後漢書》說劉表還被列為“八俊”、“八及”之中,這些名目都是漢末士人們相互標榜的產物,劉表在其中出現頻率最高。

    《三國志》說劉表個子有八尺多,合1.88米,是個大高個,長得“姿貌甚偉”。劉表的老師是王粲的爺爺、漢末名士王暢。漢代官場講出身、講學術背景,也講長相,劉表是漢室宗親、名師之徒,又長得儀表堂堂,把這幾樣都佔全了,所以他的仕途一帆風順。

    漢靈帝駕崩後發生了董卓之亂,關東聯軍討董卓,劉表此時還在朝廷任職,長沙郡太守孫堅打著討伐董卓的名義,殺了荊州刺史王叡。朝廷派劉表到荊州接替王叡,但沒給他一兵一卒,讓他自己想辦法。

    這個時候天下已經大亂,朝廷的權威很弱,劉表雖然揣著一紙任命詔書,但能不能站住腳很難說。朝廷曾任命著名黨人金尚為兗州刺史,金尚跑去上任,連州界還沒有進就被曹操打跑了

    據司馬彪《戰略》記載,當時江南一帶到處鬧民變,袁術、孫堅又佔據著荊州最北邊的南陽郡,吳郡人蘇代自稱長沙郡太守,貝羽自稱為華容縣長,都“阻兵作亂”,荊州是個不能再爛的爛攤子。

    劉表單人匹馬先到了宜城,在此請來荊州的名士蒯良、蒯越、蔡瑁等人商議。蒯氏、蔡氏都是荊州大族,幸運的是蒯家的重要人物蒯越跟他是老相識,劉表由此打開了局面。

    漢末是個大是大非的時代,有忠臣也有逆賊,在是非面前需要每個人都明確表態,但劉表很聰明,他的政治立場一般都比較含糊,他既不反董卓,也不反李傕、郭汜,更不反天子,表面看沒問題,但在當時舉國聲討逆賊的形勢下,劉表的做法就有點機會主義嫌疑了。

    曹操把漢獻帝接到許縣,劉表趕緊派人到許縣上表進貢。緊接著北方形成兩大集團,袁紹、曹操、劉虞算一撥,公孫瓚、袁術、陶謙算一撥,雙方展開混戰,劉表繼續玩曖昧,先跟公孫瓚結盟,又積極聯絡袁紹,結果倒也佔了不少便宜,別人打得一踏糊塗,荊州繼續快速發展。

    其他英雄陸續被淘汰了,北方只剩下曹操和袁紹,有人勸劉表別跟袁紹走得太近,他不聽。官渡之戰時,袁紹和曹操都派人來拉攏劉表,劉表決定繼續走倚牆路線,坐山觀虎鬥

    亂世中的競爭就像一場長跑比賽,出發早的人並不意味著永遠跑在前頭,競爭中大家都在拼命往前奔,不前進意味著後退,跑慢了也是後退,相對於曹操、孫權、劉備這些玩命狂奔的人, 一路慢跑有時還走走停停的劉表,只能被淘汰出局。

    《三國志》評價劉表“有威容、器觀,知名當世”,但“好謀無決”,《後漢書》評價劉表“亦長者”,但“回皇頉嬖,身頹業喪”,後面這個評價,意思是放著大好機會,卻白白浪費了,最終咎由自取。

  • 19 # 秦牧哥哥

    【劉表和曹操誰厲害?】

    1、這個問題很難簡單進行比較。就才幹和歷史地位而言,兩者可謂不相上下。但由於曹操的家世背景以及佔據的有利條件(挾天子以令諸侯)等原因,使得其可以擁有比劉備強大的勢力。但劉備作為一介草民出身,僅頂著一個“中山靖王之後”的虛名,卻能平步青雲最終登上帝位,不可謂不強大;

    2、個性比較:《三國演義》中傳說劉備善得人心。事實上,曹操的雅量不亞於劉備,其帳下謀臣也多不勝舉,在其所統治的地區所行的政策也深得民心,小說中的“馬踏麥田”一節便是最好的例證。而且劉備最大的弱點在於優柔寡斷,這使其在徐州太守時代、荊州劉表時代和益州時代都吃過大虧,幾乎喪命;曹操的剛毅、大氣使其屢次能以弱勝強、以少勝多,但曹操個性的缺點在於敏感多疑,故幾次敗於敵人有針對性的計謀中,終其一生未能統一全中國;

    3、當事人觀點。《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先主未出時,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先主未發。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這也說明,曹操本人承認,劉備和自己是同一個層級的人才。

    唯大英雄方好色,是真名士自風流。從風流好色的角度來看,曹操老婆有名的30幾人,沒名的無數人。劉備嘛只知道的就是3個而已,曹操一比零。

    從後世流傳來看,有銅雀山出土的曹操注《孫子兵法》存世,劉備無,曹操二比零。

    從虎父無犬子的比較來看,有說曹丕的,有說曹植的,我看還要加上曹衝這個小天才和曹彰這個黃鬚兒才對。劉備不論是兒子還是義子都差到不知哪裡去了。曹操3比0。

    從思想道德上來說,曹操說---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劉備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曹操差了一點,曹操3比1。

    從武力上來說,曹操基本作陣後方,除了殺了呂家幾口無辜者外,基本沒和誰動過真招,名將就更不談了。劉備可是三英戰過呂布啊,能從老呂戟下逃的出命去的,都是有本事的主,此公武功非凡啊!曹操敗,目前曹操仍然以3比2暫時領先。

    從長相上來看,曹操因為自己長的沒有霸王之相不足以服遠,自當捉刀人,讓一帥的去見匈奴使者。足以說明曹操其貌不揚。更有看相的給了他句好聽的叫“奸雄”不過從邏輯上分析,你給劉德華是給不出這答案的吧?只有給那個“殲叔”能給的出這名頭吧,所以曹操難看。反觀劉備至少長的是很奇特,耳朵大,袼褙長。至少在當時說來是個好相貌啊,並且以相貌取得吳國太的歡欣,將寶貝女兒也許了他了,所以相貌方面劉備至少在三國時期是個帥哥,再次也比曹操帥。曹操3比3和劉備打平。

    現在是關鍵時刻,最後一項文采---------從文采上來看,曹操也算建安風骨啊,代表作一篇又一篇,《嵩裡行》、《龜雖壽》、《短歌行》、《觀滄海》等等等等,劉備嘛~~織過幾天草鞋。這方面曹操4比3最終獲得了勝利。恭喜曹丞相~!!!

  • 20 # 東方二餅

    曹操是梟雄、名將、野心家的集合體。而劉表根本與曹操相比,只算得上恪盡職守而已,沒有什麼才能和野心。

    曹操說過一句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我覺得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錯,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錯,有句歇後語就就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為得天下,挾天子以令諸侯,此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體現,他不急於求成,知道韜光養晦,不掙一時之得,深謀遠慮,可是智者千濾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無意是他吃敗仗之原因。但曹操的官渡之戰依然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劉表是一個為百姓做實事的人,但在政治和軍事方面沒有什麼才能。

    賈詡曾說:劉表看不到事物的發展變化,疑心重而且猶豫不決,是不會有什麼前途的。

    這個評價就很低了,而且,還準得要命——劉表後來的行事,基本上沒有脫離出這個框架。

    當時曹操和袁紹大戰之前就有人勸他,現在兩強相爭,天下的權重在您身上,這是爭奪天下的好機會呀!而您若是不打算爭,那也差不多該表態了,到底是投向哪一邊。您這麼擁兵自重卻不表態,怕是會把兩邊都給得罪了。到時候不管哪邊勝了,先對付的都一定會是你噢。

    劉表聽後,更加狐疑,就去諮詢謀主蒯越的意見。蒯越的想法差不多也是這樣,而且還更加明確:就應該投向曹操,因為曹操勝率更大!

    但劉表還是不放心,又派了一個叫韓嵩的,去朝中親自觀察一番。韓嵩回來後,盛讚曹操。沒想到劉表不禁懷疑:你丫是不是收了曹操的好處?給我關起來。結果後來劉表病死,其子還是降了曹操。

    總結來說,劉表所示是一個好官,但他所處環境在當時亂世之中,不具備曹操的野心和謀略。所以劉表和曹操是無法比較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感覺每個明星都被黑過?為什麼會有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