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使用者安靜讀書
-
22 # 高臺民俗博物館鄭
1小時前
劉表和曹操,都是東漢末年的名人。但二人能力水平不在一個線上。
從家世看,劉表是皇族一脈,血統高貴,承襲統率荊州,地位顯赫;曹操本來是夏侯氏,父親雖然是宦官的養子,貌似出身官宦人家,但到底他還是出身草根。
用人上,劉表任人唯親,典型的怕老婆。軍隊和家中被外戚和妻子所控制,因為這些吃裡扒外帶路黨的存在,最後導致荊州敗亡。而曹操在任用人才上可謂不拘一格,真正做到了招賢納士,禮賢下士,人盡其才,手下可謂戰將如雲,謀士濟濟。
曹操身為小吏時,劉表為封疆大吏;曹操起兵後一路發展,挾天子以令諸侯,戰河北二袁,兼併四方,東征西討,直到赤壁之戰,可謂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而劉表連祖先留下的荊州都守不住,準備讓給劉備。因此從能力上來看,劉表與曹操的差距不止一個級。如果說劉表是一個能坐享其成謹守祖制的皇親地方長官,那麼,曹操就是一個積極進取能放眼天下的亂世梟雄。
因此,曹操遠強於劉表。
-
23 # 超自然研究所
曹操,亂世梟雄,毋庸置疑;孫權無大志;劉備太仁慈;袁紹反覆無常、無伯樂之能;劉表偏安一隅;董卓、馬騰等皆匹夫;真正符合開朝天子標準的只有曹操。
劉表: 東漢末年名士、漢末群雄之一。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 )人,西漢魯恭王劉餘之後 ,光和七年(184年),黨禁解除,被大將軍何進闢為掾,出任北軍中候,後代王睿為荊州刺史
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為輔,李傕等入長安,劉表遣使奉貢,被任命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假節,封成武侯,在荊州期間,劉表恩威並著,招誘有方,使得萬里肅清、群民悅服
又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從容自保,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裡,帶甲十餘萬,稱雄荊江,先殺孫堅,後又常抗曹操
然而劉表為人性多疑忌,好於坐談,立意自守
而無四方之志,後更寵溺後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權,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病逝
蔡瑁等人廢長立幼,奉表次子劉琮為主,曹操南征,劉琮舉州投降,荊州遂沒。
劉表控制荊州以後,對於屬地的管理也是勵精圖治,有條不紊,貢獻良多,體現出一代能臣的本色,把荊州治理得有聲有色,之前“人情好擾,加以四方震駭,寇賊相扇,處處糜沸”的荊州,變成了“萬里肅清”的東漢後期最後一片樂土。在對外問題上,劉表採取了擁兵自重的正確政策,儘量避免發生大的衝突,以免造成老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在經濟上,劉表有效利用了當地各大家族的勢力,推行了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農業生產得到了很大的恢復和發展,荊州地區的百姓“大小鹹悅而服之”。對劉表的這種評價,莫說是在後漢軍閥混戰時期,就是在局面相對平靜的三國鼎立時期,也是獨一無二,是別人所無法得到的。劉表“起立學校,博求儒術”,對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由於政局穩定,各方人才紛紛從各地遷往荊州,人數數以千記,其中既有像水鏡先生司馬徽這樣的名流,也有像徐庶、石廣元等青年才俊,甚至還有後來大名鼎鼎的諸葛亮等。試問,一個虛有其表之人能有如此輝煌的政績嗎?如此的“愛民養士,從容自保”,難道是一個虛名無實者所能做到的嗎?可以這樣說,劉表的確是一代能臣,他的有效管理讓各路諸侯羨慕不已,對於其治理下的荊州都是垂涎欲滴。魯肅就曾經對孫權這樣評價荊州:“沃野千里、士民殷富”。
劉表在晚年時,未能妥善處理後嗣的事宜。劉表的兩個兒子劉琦、劉琮都牽涉到嗣子之爭的問題上。 最初,劉表因為長子劉琦與自己的相貌長得相似,而十分喜愛他。但後來劉琮娶了劉表繼室蔡夫人的侄女,蔡氏就愛屋及烏,喜愛劉琮而討厭劉琦。蔡氏於是經常在劉表面前抵毀劉琦,劉表因為寵信蔡氏,於是逐漸信以為真。另外,蔡氏之弟蔡瑁及其外甥張允亦得劉表信重,且又與劉琮相善,故此劉琦越感不安。後來劉琦聽從諸葛亮的建議,向劉表請纓代替戰死的黃祖出任江夏太守,以求自安。
後來劉表病重,劉琦還歸襄陽探望。由於劉琦素來慈孝,張允等人怕其父子二人相見而親情相感,會令劉表確立劉琦為嗣,於是不許劉琦入內探望,並說:“主公命你鎮守江夏,是個非常重任。如今你留下眾兵將於江夏而擅來襄陽,主公知道後必定會加以怒責。此舉有傷親情,最終只會使他的病情惡化,這實在不是孝敬之道啊。”劉琦被拒諸門外,不能與劉表相見,劉琦只得流涕而去。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人,太尉曹嵩之子,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曹魏政權的締造者。 曹操舉孝廉出身,以鎮壓黃巾起義起家。後組織關東諸侯聯軍討伐董卓,遷東郡太守,拜為兗州牧。迎接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基本統一中國北方地區,透過一系列措施,恢復經濟生產和穩定社會秩序。216年,被封為魏王。220年3月15日,病逝於洛陽,諡號武,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穩定了中原的局勢後,開始向南方發展,荊州成為他的第一個進攻目標。
東漢末年,腐朽沒落的東漢王朝分崩離折,外戚宦官當道,軍閥混亂,天下大亂,人民流離失所。社會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作為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的曹操,懷抱救國之志,除暴抗強,懲治腐敗,幾經沉浮,終於以一個政治家的魄力,統一北部中國。在政治上,他堅決實行唯才是舉,任人唯賢,極力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制定了一套治理國家和軍隊的法規措施,他註釋的孫子兵法和兵法摘要在國內外軍事史上都佔重要位置。在文學上,他開建安文學之先河,登高必賦,吟詩言志,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他精國棋,功書法,好音樂,一生不信天命,移風易俗,提倡節儉,重視教育和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為改變政風,民風樹立典範,充分展現曹操在治國用人,發展生產,和睦民族,繁榮文學諸方面的卓越成就。
所以,我認為是曹操比較厲害。
-
24 # 童心未泯志在千里
一一大浪淘沙,群雄相爭。
一一勝者王侯,敗者為寇。
我回答:劉表和曹操相比;
一一曹操是一位有謀有略的軍事家,是一個有個性,自信高傲,獨裁執政之人。
一一很適用於梟雄之爭的動亂世界之中,英勇善戰,熱衷於建立新格局大業,是三國演義中的英雄。
一一劉表是漢室宗親繼承了先業,劉表總的看還是胸無大業之人,劉表其人長相出群,一表人才。劉表也用拉攏結交些豪傑,從中也得到了他所需要的地位。
一一此時北方的曹操和袁紹兩大群雄,也看好了劉表的地盤和勢力,也都想拉攏結交劉表共謀大業。
一一但是劉表繼續走他的兩面手段,玩他的坐山觀虎鬥,至使劉表失去了十分有利的時機,使劉表的事業一江春水向東流了。
一一曹操與劉表是兩種型別不同的人物,都有一定的豐功偉績。
一一我的著法是曹操略高於劉表一籌了。
-
25 # 斷舍離DSL
劉表▓▓▓▓▓▓▓▓▓▓▓▓▓▓▓▓
荊州太守劉表,和徐州太守陶謙一樣, 是東漢末年亂世中的仁義君子, 那麼劉
歷史評價劉表勤勉好學,善於獨立思考。十七歲時,劉表就曾向自己的同鄉兼老師——當時的南陽太守王暢提出:“奢不僭上,儉不逼下,蓋中庸之道,是故蘧伯玉恥獨為君子。府君若不師孔聖之明訓,而慕夷齊之末操,無乃皎然自遺於世!”這段話是針對王暢過於簡樸的生活作風而提出的疑問,並且充分表明了自己與眾不同的獨特見解。青年時期的劉表沒有仿效當時流行的隱居山林的清流作風,而是積極地投身仕途,被大將軍何進闢為掾屬,很受何進的賞識,後來被升為北軍中候,掌管禁軍。初平元年(190年),原荊州刺史王睿被孫堅殺死,何進向朝廷推薦了劉表擔任荊州刺史,這也顯示出何進對劉表的偏愛及對劉表的能力和才華的肯定。
當時的荊州形勢相當複雜。“江南宗賊盛,袁術屯魯陽,盡有南陽之眾。吳人蘇代領長沙太守,貝羽為華容長,各阻兵作亂”(見《三國志·劉表傳》裴注引司馬彪《戰略》),而劉表卻是“單騎入宜城”。面對荊州混亂的局面,劉表顯得從容鎮定,沉著冷靜,並果斷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迅速穩定了局勢。首先,他爭取了當地具有很大影響力的蔡、蒯兩大家族的信任和支援,並徵求他們的建議。
當時蒯良、蒯越兩兄弟都頗有才識名望,蒯良對局勢提出的見解是“眾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義不足也”,認為“苟仁義之道行,百姓歸之如水之趣下,何患所至之不從而問興兵與策乎?”(見《三國志·劉表傳》裴注)而蒯越卻有不同的意見,他說“治平者先仁義,治亂者先權謀”,又認為“宗賊帥多貪暴,為下所患。越有所素養者,使示之以利,必以眾來。君誅其無道,撫而用之。一州之人,有樂存之心,聞君盛德,必襁負而至矣。”還建議劉表“兵集眾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
應該說蒯良說得比較虛一些,而蒯越的建議則是極富實幹精神的,劉表也用很高明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他說“子柔之言,雍季之論也。異度之計,臼犯之謀也”,先把兩個人都誇了一番,然後採納蒯越的謀略,“使(蒯)越遣人誘宗賊,至者五十五人,皆斬之,襲取眾多,或既授部曲”,一舉殲滅了宗賊勢力,後來他又平定了零陵、長沙等郡,扭轉了荊州的混亂局面,劉表自己也晉升為荊州牧、鎮南將軍。
經過幾年努力,劉表成為一個僅次於兩袁兄弟的一股強大勢力,“南收零、桂,北據汗川,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見《三國志·劉表傳》)說到這裡,誰還能說劉表是“虛有其表”呢?完完全全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實幹家!
劉表控制荊州以後,對於屬地的管理也是勵精圖治,有條不紊,貢獻良多,體現出一代能臣的本色,把荊州治理得有聲有色,之前“人情好擾,加以四方震駭,寇賊相扇,處處糜沸”的荊州,變成了“萬里肅清”的東漢後期最後一片樂土。在對外問題上,劉表採取了擁兵自重的正確政策,儘量避免發生大的衝突,以免造成老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在經濟上,劉表有效利用了當地各大家族的勢力,推行了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農業生產得到了很大的恢復和發展,荊州地區的百姓“大小鹹悅而服之”。對劉表的這種評價,莫說是在後漢軍閥混戰時期,就是在局面相對平靜的三國鼎立時期,也是獨一無二,是別人所無法得到的。劉表“起立學校,博求儒術”,對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由於政局穩定,各方人才紛紛從各地遷往荊州,人數數以千記,其中既有像水鏡先生司馬徽這樣的名流,也有像徐庶、石廣元等青年才俊,甚至還有後來大名鼎鼎的諸葛亮等。試問,一個虛有其表之人能有如此輝煌的政績嗎?如此的“愛民養士,從容自保”,難道是一個虛名無實者所能做到的嗎?可以這樣說,劉表的確是一代能臣,他的有效管理讓各路諸侯羨慕不已,對於其治理下的荊州都是垂涎欲滴。魯肅就曾經對孫權這樣評價荊州:“沃野千里、士民殷富”,這也算是對劉表恰如其分的評價了。 史學家評語陳壽(233—297)評曰:「袁紹、劉表,鹹有威容、器觀,知名當世。表跨蹈漢南,紹鷹揚河朔,然皆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廢嫡立庶,舍禮崇愛,至於後嗣顛蹙,社稷傾覆,非不幸也。昔項籍背范增之謀,以喪其王業;紹之殺田豐,乃甚於羽遠矣!」(《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
曹操(155—220)亦曾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三國志.吳書》)
魏武故事載令曰:「楚有江、漢山川之險,後服先疆,與秦爭衡,荊州則其故地。劉鎮南久用其民矣。身沒之後,諸子鼎峙,雖終難全,猶可引日。」(《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
曹操還說:「我攻呂布,表不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紹,此自守之賊也,宜為後圖。」(《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引《魏書》)
范曄(398—446)論曰:「劉表道不相越,而欲臥收天運,擬蹤三分,其猶木禺之於人也。」(《後漢書卷七十四袁紹劉表列傳》)
范曄贊曰:「紹姿弘雅,表亦長者。稱雄河外,擅強南夏。魚儷漢舳,雲屯冀馬。窺圖訊鼎,禋天類社。既雲天工,亦資人亮。矜強少成,坐談奚望。回皇冢嬖,身頹業喪。」(《後漢書卷七十四袁紹劉表列傳》)
賈詡(147—224)曰:「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見事變,多疑無決,無能為也。」(《三國志魏書賈詡傳》引《傅子》)
郭嘉(170—207)曰:「表,坐談客耳。」(《三國志魏書郭嘉傳》)
裴松之(372—451)潛私謂所親王粲、司馬芝曰:「劉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處,其敗無日矣。」、「劉景升,仁義之主也!
曹操▓▓▓▓▓▓▓▓▓▓▓▓▓▓▓▓
曹操是古往今來少有的大軍事家,曹操的兵法韜略,堪比韓信、白起,故有“談兵者無過孫武,用兵者無過韓信、曹公”之說,且自創兵法,寫下《孟德新書》,批註《孫子兵法》,可謂文武兼備,理論結合實戰。所以諸葛亮說“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先帝每稱操為能”,毛澤東說“我的心與曹操是相通的”、“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是真男子,大手筆”……
除此之外,曹操更是政治家、謀略家、文學家,建安“三曹七子”之首,其叱吒風雲、臨險不驚的軍事才幹,氣壯山河、捨我其誰的政治抱負,直抒情懷、氣魄雄偉的詩詞文賦等等,千古以來,除了毛澤東之外,少有其匹。
大家更熟悉的評價是: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所謂“奸雄”,就是“奸而雄者”。像嚴嵩、秦檜那樣,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奸而不雄,就只能叫“奸賊”;像董卓那樣,橫行霸道,蠻不講理,雄而不奸,就只能叫“梟雄”。梟雄這個詞,也有多種解釋。梟,本義是貓頭鷹,引伸為首領、魁首、雄長,比如鹽梟、毒梟;也引伸為驍勇、豪雄、桀驁不馴,比如梟 騎、梟將。所以,《現代漢語詞典》對“梟雄”的解釋,就是“強橫而有野心的人物;智勇傑出的人物;魁首”。魯肅說“劉備天下梟雄”(《三國 志•魯肅傳》),黃權說“劉備天下梟雄”(《後漢書•劉焉傳》),便都是看出劉備乃“智勇傑出的人物”,驍勇、 豪雄、桀驁不馴;而我們把董卓看作梟雄,則指他“強橫而有野心”。梟雄是“強橫而有野心”,則奸賊就是“奸滑而有賊心”,奸雄就是“奸滑而有雄心”。奸雄者,奸詐而又豪雄也。那麼,曹操是這樣的人物嗎?
是。
曹操從小就奸猾。他這個人,出身不好,家教不好,小時候的表現也不好。
實際上曹操出生成長於一個宦官家庭。他的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而曹騰則是當時頗有名氣的大宦官,封費亭侯,任大長秋。大長秋是宦官中的大官,秩二千石,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省部級”。曹騰的為人,在宦官中算是相當不錯,和士人的關係也比較好。他做過一些不光彩的事,也做過許多好事、大事, 所以《後漢書》中有傳。但不管怎麼說,曹操總歸是宦官養子之子。這在當時,就要算作出身不好。但家境應該是好的,至少不缺錢花。曹操的父親曹嵩後來官居太尉(名義上的全國最高軍事長官),就是出錢一億買來的。曹家既然這麼有錢,曹操小時候就完全有可能過著紈袴子弟的生活。
曹操受的家教可能也不怎麼樣。曹嵩對他這個兒子的教育,大約是很少過問的。曹操自己的詩說:“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所謂“三徙”, 是說孟子的母親為了保證兒子有一個好的環境,不受壞的影響。竟三次搬家。所謂“過庭”,則是說孔子的兒子兩次從庭院走過,孔子都叫住他予以教育,一次叫他學詩,一次叫他學禮。這樣的事情,在曹操家裡都沒有發生過。看來,曹操小時候,父親母親都不怎麼管教他。
父母不管教,家境又不錯,曹操便成為一個“問題少年”。《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曹瞞傳》說,曹操年少時,“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他叔叔實在看不下去,常常提醒曹嵩應該好好管教一下這個兒子。曹操知道了,便想出一個鬼點子,來對付他那多管閒事的叔叔。有一天,曹操遠遠地見叔叔來了,立即作口歪嘴斜狀。叔問其故,則答以突然中風。叔叔當即又去報告曹操。等曹嵩把曹操叫來一看,什麼事都沒有。曹操趁機說,我哪裡會中什麼風!只因為叔叔不喜歡我,才亂講我的壞話。有這麼一個“狼來了”的故事墊底,自然以後叔叔再說曹操什麼,曹嵩都不信了,曹操也就更加胡作非為。
曹操的哥們兒袁紹、張邈等人,大約也是同類角色。他們常常聚在一起胡鬧,事情做得十分出格。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說,有一次,一家人家結婚,曹操和袁紹去看熱鬧,居然動念要偷人家的新娘。他倆先是躲在人家的園子裡,等到天黑透了,突然放聲大叫:有賊!參加婚禮的人紛紛從屋裡跑出來,曹操則趁亂鑽進洞房搶走了新娘。匆忙間路沒走好,袁紹掉進帶刺的灌木叢,動彈不得。曹操急中生智,又大喊一聲:賊在這裡!袁紹一急,一下子就蹦了出 來。
顯然,青少年時代的曹操,是一個典型的公子哥兒,遊手好閒,不務正業,鬼點子和壞主意層出不窮。這說明什麼呢?說明曹操是一個調皮搗蛋、不守規矩的人,也是一個奸詐狡猾、詭計多端的人。所以《三國志》說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因此許多人沒把他放在眼裡(世人未之奇也),甚至鄙視他(薄其為人)。比如南陽名士宗世林,就自稱有“松柏之志”,堅決不和他交往(見《世說新語•方正》)。
然而有一個人卻十分看好曹操,他就是當時的太尉橋玄。橋玄認為曹操是難得地人才,將來平定天下,非操莫屬,因此竟以妻兒相托。橋玄說: “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材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這話是記載在《三國志》正文的,應該靠得住,也有道理,因為曹操並非一般地流氓地痞或紈袴子弟。 孫盛的《異同雜語》說他“才武絕人,莫之能害,博覽群書,特好兵法”,有一次行刺宦官張讓時,竟能舞短戟全身而退。這說明曹操是一個胸懷大志、雄心勃勃的 人。既雄心勃勃,又奸詐狡猾,十分符合“奸雄”的定義。
那麼,曹操自己怎麼看?
曹操自己好像也很認同“奸雄”這個評價。這個評價是許劭給出的,而結交許劭則是橋玄的建議。許劭,字子將,汝南平輿(今河南省平輿)人, 是當時最有名的鑑賞家和評論家。他常在每個月的初一,發表對當時人物的品評,叫“月旦評”,又叫“汝南月旦評”。無論是誰,一經品題,身價百倍,從此進入上層社會。曹操自然也希望得到許劭的好評。但不知是曹操太不好評,還是天機不可洩漏,無論曹操怎樣請求,許劭都不肯發話。最後,許劭被逼得沒辦法,才冒出這麼一句:你這個人呀,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聽後,大笑而去。
這就是曹操了。他大氣、深沉、豁達、豪爽、灑脫、風趣、機敏、隨和、詭譎、狡詐、冷酷、殘忍,實在是一個極為豐富、多面,極有個性又極富戲據性的人物。所以,曹操既有奸詐的一面,又有坦誠的一面。他的奸與誠統一於“雄”,他的善與惡也統一於“雄”。曹操的人性中是有惡的,所以我不稱他“英雄”而稱他“奸雄”。
回覆列表
我個人認為是曹操,曹操被稱為奸雄是因為他1有謀略2鮮少信人3遇事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唯一缺少的是關羽樣的大將加持,還有,缺少劉備的“弱”和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