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深圳創師記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文武雙全牛人。梁啟超說“兩個半聖人”之一,曾國藩和毛主席也非常敬佩他。他的主要學問可以概括為“心學”。

    王陽明的心學體系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這構成了王陽明心學大廈的三個基柱,但最為核心的還是他的致良知的思想。

  • 2 # 老外二三事

    在讀完董平教授《傳奇王陽明》一書的良知之教一章,我不禁點頭,實在太精彩,書中對“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解讀實在太精彩了,雖然只有很少的幾頁,但讓我既感動又興奮。和君商學院院長王明夫先生曾經說過,如果人生一定要皈依某種哲學的話,那就皈依王陽明哲學吧。雖然目前我對心學的認知僅限於《明朝那些事》、《傳奇王陽明》兩本書的相關介紹,也不禁心神嚮往,想更深入探尋王陽明哲學的方方面面。

    董平教授對王陽明心學關於“致良知”的部分,深入淺出的講解,易讀易理解,順便提一下,這本書也是王明夫先生推薦瞭解心學的書之一。讓我更為感動驚奇的更在於,前不久剛讀完的邁克·A·辛格《臣服實驗》一書中描述的生命流動的力量,正是王陽明口中的“良知”,他們雖然一個西方,一個東方,一個在明朝,一個在近現代,但表達的底層意思卻是出奇的一致,原來“理”是不分時間空間的,而它一直都存在著。

    回到主題上,在讀完《明朝那些事》王陽明部分章節後,我對“知行合一”瞭解的非常淺顯,知道並且做到本身就很難,我之前也是這麼理解,但也僅止於此,也就是個表面而已。這本書帶給我的更多是對王陽明一生經歷的瞭解,他從小就很才能出眾,思想觀念也和其他小孩不一樣,在周邊人看來,他也許就是一個怪小孩,並且他很小就立志要當一位“聖人”。

    怎麼當聖人呢?聖人首先要保家衛國,所以他15歲獨自到關外偵查邊關地形,回到家中寫了報告要上奏朝廷,被他爹罵了一頓,可他還是堅信要當聖人。16歲,朱熹的“格物致知”在當時十分流行,王陽明對此也十分相信,馬上行動,在家格起了竹子,3天后積勞成疾生了重病,這件事也讓王陽明開始對朱熹的學說產生懷疑,開始另闢蹊徑,也因此更加堅定他要當聖人的決心。

    17歲王陽明成親,卻在婚禮當天不見新郎官蹤跡,原因是王陽明在當地的廣潤門附近偶遇一位老道士,與他攀談甚歡,不知不覺竟過了一夜。21歲,王陽明順利透過浙江鄉試,中了舉人。22歲會試落地,25歲復考再次落地,直到28歲考中進士。隨後他因替言官替正義上書,得罪當時權傾一時的太監劉瑾,被貶龍場。在這之後有了著名的“龍場悟道”,王陽明領悟出一個重要的道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意思是,每一個人的人性當中,原本就有”聖人之道“,以前總將聖人之道當作外在東西來追求,現在他認為,那實在是一種完全錯誤的做法。

    在我目前淺顯的理解來看,“良知”也即“聖人之道”的一種。“良知”就是我們的“本心”,是我們心靈本來的樣子,本來的狀態。也是我們生命的本原,是我們作為人而存在的根據;是理性的本原,是我們可能獲得知識的根據;也是德性的本原,是我們之所以可能有道德的依據。並且“良知”是本來就存在,而且是一直就存在的。

    什麼是本心?打個比方,在國學書院裡,小輩給長輩遞茶水,這是書院的規定,但不是本心,本心應該是,不管書院有沒有這個規定,小輩都應該向長輩遞茶水,這是敬重長輩。再舉個例子,比如你是為什麼去幫助別人?是為了積累自己的善行,還是不得而為之,抑或是為了讓自己心安,這些都不是本心,都參雜著私心或者慾望,都為了想讓自己獲得回報。而本心是,幫助別人沒有目的,為了幫助而幫助,別人需要幫助就幫助了,並沒有想過幫助別人後,你能獲得什麼回報,或者幫助別人你要付出什麼代價,這就是良知。

    王陽明說,你的“良知”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美,什麼是醜,讓“良知”引導我們去做事,而不是我們的偏好。只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與外界接觸的眼、耳、鼻、舌、身這些外在的感覺無時無刻不在與外界打交道,並且它們在與事物打交道的過程當中還往往自作主張,將偏見當作真理,使人們的生活偏離了“良知”的引導。“良知”被日常生活當中的各種偏見掩蓋、遮蔽起來了,這十分危險,它使我們的生命失去了根基,喪失了人的本質。

    所以我們要“致良知”,董平教授解釋說,“致良知”包含兩種意思:

    一是我們要自覺意識到“良知”才是我們自己真正的本質,要使我們自己的生活充滿意義,就需要讓“良知”重新顯現出來,顯現於我們的內在心靈,讓“良知”指導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這裡提一下,《臣服實驗》提到,放下個人偏好,臣服於生命自然流動的力量,作者的這個觀點和王陽明的“致良知”觀點不謀而合)

    二是如果我們意識到自己“良知”的存在,那就要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表達出來,將“良知”貫徹落實到方方面面。“知”就一定要“行”,這裡的“知”就是“良知”,“知行合一”是“致良知”最為根本而有效的方法。

    王陽明正是“知行合一”徹底的踐行者,從上面的他的經歷中就能看出,他立志成為”聖人“,並且做了很多不同的嘗試,也經歷過很多人難以理解的困境,最終他還是悟到了,並且將自己的心學傳播給更多人受益。

    在讀完董平教授《傳奇王陽明》一書的良知之教一章,我不禁點頭,實在太精彩,書中對“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解讀實在太精彩了,雖然只有很少的幾頁,但讓我既感動又興奮。和君商學院院長王明夫先生曾經說過,如果人生一定要皈依某種哲學的話,那就皈依王陽明哲學吧。雖然目前我對心學的認知僅限於《明朝那些事》、《傳奇王陽明》兩本書的相關介紹,也不禁心神嚮往,想更深入探尋王陽明哲學的方方面面。

    董平教授對王陽明心學關於“致良知”的部分,深入淺出的講解,易讀易理解,順便提一下,這本書也是王明夫先生推薦瞭解心學的書之一。讓我更為感動驚奇的更在於,前不久剛讀完的邁克·A·辛格《臣服實驗》一書中描述的生命流動的力量,正是王陽明口中的“良知”,他們雖然一個西方,一個東方,一個在明朝,一個在近現代,但表達的底層意思卻是出奇的一致,原來“理”是不分時間空間的,而它一直都存在著。

    回到主題上,在讀完《明朝那些事》王陽明部分章節後,我對“知行合一”瞭解的非常淺顯,知道並且做到本身就很難,我之前也是這麼理解,但也僅止於此,也就是個表面而已。這本書帶給我的更多是對王陽明一生經歷的瞭解,他從小就很才能出眾,思想觀念也和其他小孩不一樣,在周邊人看來,他也許就是一個怪小孩,並且他很小就立志要當一位“聖人”。

    怎麼當聖人呢?聖人首先要保家衛國,所以他15歲獨自到關外偵查邊關地形,回到家中寫了報告要上奏朝廷,被他爹罵了一頓,可他還是堅信要當聖人。16歲,朱熹的“格物致知”在當時十分流行,王陽明對此也十分相信,馬上行動,在家格起了竹子,3天后積勞成疾生了重病,這件事也讓王陽明開始對朱熹的學說產生懷疑,開始另闢蹊徑,也因此更加堅定他要當聖人的決心。

    17歲王陽明成親,卻在婚禮當天不見新郎官蹤跡,原因是王陽明在當地的廣潤門附近偶遇一位老道士,與他攀談甚歡,不知不覺竟過了一夜。21歲,王陽明順利透過浙江鄉試,中了舉人。22歲會試落地,25歲復考再次落地,直到28歲考中進士。隨後他因替言官替正義上書,得罪當時權傾一時的太監劉瑾,被貶龍場。在這之後有了著名的“龍場悟道”,王陽明領悟出一個重要的道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意思是,每一個人的人性當中,原本就有”聖人之道“,以前總將聖人之道當作外在東西來追求,現在他認為,那實在是一種完全錯誤的做法。

    在我目前淺顯的理解來看,“良知”也即“聖人之道”的一種。“良知”就是我們的“本心”,是我們心靈本來的樣子,本來的狀態。也是我們生命的本原,是我們作為人而存在的根據;是理性的本原,是我們可能獲得知識的根據;也是德性的本原,是我們之所以可能有道德的依據。並且“良知”是本來就存在,而且是一直就存在的。

    什麼是本心?打個比方,在國學書院裡,小輩給長輩遞茶水,這是書院的規定,但不是本心,本心應該是,不管書院有沒有這個規定,小輩都應該向長輩遞茶水,這是敬重長輩。再舉個例子,比如你是為什麼去幫助別人?是為了積累自己的善行,還是不得而為之,抑或是為了讓自己心安,這些都不是本心,都參雜著私心或者慾望,都為了想讓自己獲得回報。而本心是,幫助別人沒有目的,為了幫助而幫助,別人需要幫助就幫助了,並沒有想過幫助別人後,你能獲得什麼回報,或者幫助別人你要付出什麼代價,這就是良知。

    王陽明說,你的“良知”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美,什麼是醜,讓“良知”引導我們去做事,而不是我們的偏好。只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與外界接觸的眼、耳、鼻、舌、身這些外在的感覺無時無刻不在與外界打交道,並且它們在與事物打交道的過程當中還往往自作主張,將偏見當作真理,使人們的生活偏離了“良知”的引導。“良知”被日常生活當中的各種偏見掩蓋、遮蔽起來了,這十分危險,它使我們的生命失去了根基,喪失了人的本質。

    所以我們要“致良知”,董平教授解釋說,“致良知”包含兩種意思:

    一是我們要自覺意識到“良知”才是我們自己真正的本質,要使我們自己的生活充滿意義,就需要讓“良知”重新顯現出來,顯現於我們的內在心靈,讓“良知”指導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這裡提一下,《臣服實驗》提到,放下個人偏好,臣服於生命自然流動的力量,作者的這個觀點和王陽明的“致良知”觀點不謀而合)

    二是如果我們意識到自己“良知”的存在,那就要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表達出來,將“良知”貫徹落實到方方面面。“知”就一定要“行”,這裡的“知”就是“良知”,“知行合一”是“致良知”最為根本而有效的方法。

    王陽明正是“知行合一”徹底的踐行者,從上面的他的經歷中就能看出,他立志成為”聖人“,並且做了很多不同的嘗試,也經歷過很多人難以理解的困境,最終他還是悟到了,並且將自己的心學傳播給更多人受益。

  • 3 # 中和至道

    王陽明是心學集大成者,是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之人。跟先生能夠學到良知之學。能夠學到學會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即“心即理”的向內求還是向外求的哲學命題。也包含“知行合一”的實踐論和“致良知”的方法論以及“親親仁民”的民本論。

    我們透過學習王陽明心學,還能懂得聖人可學而至,知道陽明學的根本精神在良知,知道要有遠大志向、勤學、改過和責善。

    在遇到問題和困難時,修煉強大內心,關鍵在事上磨。能靜亦定,動亦定,此心不動,隨機而動。還能學會變通。

    從陽明先生身上能學到他那種面對艱難困苦樂觀面對,不為所動的自強不息精神。無論身處逆境、困境、險境、遭陷害、遭妒忌、、被誤解均能泰然處之,無所畏懼。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還有他那種以天下為己任,憂國憂民的心,為百姓平安、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嘔心瀝血。更時刻不忘教化黎民百姓的社會責任擔當精神等等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 4 # 千里雲城

    王陽明的心學被神話了,這是因為他自己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做出了一些成就,但是並非所有的人按照他的說法就能做出同樣的成績。古往今來,依他心學而行,而做出和他一樣成就的又有幾個?所以風行了一段王氏成功學之後,大家都放棄了。

    人要在實踐中去探索自己的道路,而不是一味去迷信一種學說,脫離了以自己為主要矛盾,就成了本末倒置。

  • 5 # 無理數娃娃魚

    王陽明的思想核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透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感悟心學:

    1,用“良知”格物,做事。

    2,只盯著外物,人為物役不可取。。

    3,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惡惡如惡惡臭,便是聖人。

    4,私慾存在,眾多的惡念就會接踵而至

    5,所有的忙碌,焦慮,不快樂,皆因得失之心太重。

    6,做事要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專一對待。

    7,順其自然。

    8,有毅力去堅持自己的想法去實踐自己的目標,只精於勤,不荒於嘻。

    9,與朋友相處,彼此謙讓,會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損。

    10,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心學博大精深且知易行難,涉及人性方方面面,及人性與社會的無數相處方式。以上一點愚見供大家參考。

  • 6 # 太白讀

    王陽明,原名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而對於王陽明,我們最瞭解的應當是其在思想家和軍事家兩方面的成就。

    軍事方面:1516年,王守仁被擢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贛、汀、漳。用了兩年時間,蕩平禍亂數十年的盜匪,有用兵“詭異”、獨斷,素有“狡詐專兵”之名。1519年,寧王叛亂,王守仁35天平叛。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瑤叛亂。

    思想方面:心學集大成者,主觀唯心主義代表。信奉“心即理”,強調要知,要行,知行合一。其陽明學是明中後期主流思想,流傳至今,對日本影響也頗深。

    王陽明成就極高,學問深遠,但是已經是五百年前的思想和學術,我們需要對其學術思想,吸取精華,捨棄糟粕。下面分享一下我的見解

    知行合一:王陽明的知行,和我們現在理解的並不完全一樣,但是出於其對道德和實踐的認知收時代的限制,我們可以獲得自己的理解。認知世界和改變世界的行為,應當是同時進行,互相促進。我們不可誇誇其談,如趙括般紙上談兵,也不可能只做不總結,如中國歷史科技發現猶如繁星,但並未成系統成建制,不能歸納演繹出科學理論,甚為可惜。同我們的毛澤東思想一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把知行合一。

    教育思想:首先,立志促勤學、自身改過並勸他人改過,包括向老師進諫,指出錯誤。突破了以往的師命不可為的思想。其次,強調身體力行,要對所學知識和理論進行學習和實踐。

    陽明學術在明代屬於先進的思想文化學派,但是現在已經過去五百年,我們必須有選擇的學習其思想中精華部分,摒棄不好的東西。我們要尊古但不可復古,學古不可泥古。

    望國人學習知識,人人往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 7 # 今古雜壇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餘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封爵新建伯,隆慶時追贈侯爵。

    王守仁是明代心學集大成者,明代心學發展的基本歷程,可以歸結為:陳獻章開啟,湛若水完善,王陽明集大成。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的直接源頭是陳獻章與湛若水的“陳湛心學”,陽明心學和與陳獻章的學說堪相一致,已是學界的共識。

    王明陽是一個心學大師,看待萬物非常淡然。對功名利祿不爭、不怒,擁有偉大的胸懷,如聖人一般的存在於那個時代。他極力的推廣提倡天理,不管人的慾望。他倡導一個人存活在世上,就應該將天理與自我良知合二為一,合為一體。把倫理道德的價值看的很重要,他說人應該去除一切的慾望,人不能心存惡意,一個人有什麼心機,決定著他有什麼樣的終點。一個人的慾望就是一個人的痛苦,慾望愈多,痛苦愈多。

    倘若一輩子在追求功名利祿的途中,他這一輩子都是碌碌無為,毫無意義,在勾心鬥角的痛苦中走往漫長的一生。駕馭不了的慾望,根本不要去想,也不要去伸手夠,因為那是你痛苦的起點。

    平凡的生活中,不要好高騖遠。人生最怕的就是沒有本事,卻心比天高。自己的資金、能力、背景這些不足以支撐你追求時,不要想太高大上的慾望,你的能力決定你所擁有的一切,不要讓自己生活在無止境的痛苦中,這就是王明陽對生命的詮釋。

  • 8 # 易決策

    王陽明心學經典四句教,也就是心學四訣。即“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第一句是世界觀,第二句人生觀,第三句是價值觀,第四句是方法論。那麼用什麼方法來實現三觀呢?也就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格物是方法論,也就是在生活中親身體驗,在實踐中找方法來實現人生三觀。那麼理就在自己內心,萬事萬物歸根於向內求,向外求即是索取,修心養性激發內心的良知,即品德修養,從而達到知行合一,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表現,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從而達到格物致之,實現萬事萬物的三觀。

  • 9 # 文象思維

    王陽明的心學是個圓融的道德修養理論體系。“我心光明,夫復何求?”只有到達圓融無礙的道德修養,才能明白心的價值和意義。可以說,這是接近佛教理論“佛”的境界。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對事務的理解,是有區別有層次的。道德的昇華並不僅僅在於修德,也包括體道學道悟道證道行道。強調知行合一,這是需要修養功夫的。

    和心學大師王陽明學到的東西,簡單的說,可以正三觀,這是正知正智。可以君子行,剛健自強不息。可以知行合一,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 10 # 美之星暖通

    路人甲、馬雲、朱元璋有什麼區別?

    大腦、面板、骨骼的組成一樣。

    智力雖有區別,但不會相差5倍以上。

    為什麼事業的懸殊,高達100萬倍?

    世界可分兩塊:一塊是“我”,一塊是“除我之外的世界”。

    處理好二者的關係,就能得大自在,成大功業!

    這就是學“心學”目的。

  • 11 # 詩與遠方百分百

    我上學的教材上沒有王陽明之人,也不知道王陽明之事(七十年代),因為他是唯心論者。以後知道了王陽明,他的知行合一為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 12 # 觀自在9279

    陽明心學是“內聖外王”之學,跟王陽明能學到的東西太多了,其實也就一件,一通而百通。但先要明白陽明心學不是學記之學,是利益身心的功夫之學,是要像拜師學武藝一樣要下功夫常常練習,才能其中之奧妙,否則也只是一個花架子,經不得考驗。

    先粗略介紹一下陽明心學:

    陽明心學最大的特點是講儒學的記問之學再次拉回了心上之學。

    《大學》講的八條目:致知、格物、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後四條可謂人盡皆知,但前四條可謂知之甚少,真正如此而行者更是鳳毛麟角,《大學》第三段就清楚解釋了其關係: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修身為本”世人皆知,然而如何修呢?

    “致知、格物、誠意、正心”就是修身的次第。

    王陽明先生窮其一生所悟得:人這一生只“致良知”一事而。而致得良知之心的前提就是要“明心”,明心就是在致知明事理,然後才能突破高山破迷霧。明心是前提,致知就是明心的前提。

    致得良知之心的重要一步是淨心,就像要把心這個房間打掃乾淨,格物就是反思自省的過程,而格物的正確度取決於致知的程度。就像我們小時候會遇到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一樣。格物是淨心的第一步,“誠意”和“正心”是提高淨心的重要環節,是個持續長久的功夫。

    致得良知之心的成果就是收穫心靈寶藏,這個心靈寶藏,會在身形的各個方面體現。只有明心淨心功夫越深,良知之寶藏能發掘的越多。

    學不至於潤身,不足以謂之學;

    學不至於樂,不可謂之學;

    學不至於性命,不足以謂之學。

    此三學之論都是在說:學習是要下功夫去實行的,能夠利益身心的。

    光陰易逝,珍惜當下!

  • 13 # 迪湫

    王陽明哲學思想

    王陽明畫像

    王陽明生於我國農曆的1472年9月30日。他被稱為二個半完人(孔子、王陽明、曾國藩半個)之一,是公認的儒家的四大聖人(孔孟朱王)之一,他是公認的明代第一人,當年明月盛讚王陽明:“彪炳顯赫,自明之後,唯此一人而已。”

    一、王陽明思想的核心

    王陽明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但很多人對王陽明思想有很多誤讀。認為王陽明和他的心學,偏重於抽象思維,而輕實踐;有的人,則把王陽明思想直接歸為佛老的無為,同體等。我們首先對“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進行初步瞭解,幫助大家瞭解真實的王陽明思想。

    《大學》裡這樣說:“致知在格物。”就是透過對事物的觀察,來獲得道理。王陽明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開始了窮理功夫。於是先從“格物”做起,但是未能成功。王陽明解《大學》的“致知”為“致良知”。王陽明認為,“良知”不但知是知非,知善知惡,這是人人具有,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其實就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並不是被大家誤讀的,只是抽象思維,只一味地想,而不動手去做。

    也就是說“致良知”與“知行合一”是相伴相生的存在。就好比我們我們知道孝順父母是正確的事情,是我們的良知。表現在實際行動中,就是常回家看看,幫媽媽捶捶背,幫爸爸洗洗碗,讓他們幸福安享晚年。

    二、王陽明的生平

    1、王陽明的出生

    王陽明生於我國農曆的1472年9月30日。他的祖上是著名的琅琊王氏,24孝裡“臥冰求鯉”的王祥就是他的先祖,書聖王羲之是他先祖的旁支。王陽明從小聰慧過人,胸襟眼界更是遠超凡人。有很多書本中都有所記載他小時候的一些事,如果感興趣可查閱資料,這裡就不一一道來。

    2、五溺時期

    王陽明自幼聰慧過人,精力超常,異常好學,在他篤定於儒學之前,先後學了五樣東西,即所謂的“陽明五溺”說。

    先是遊俠,他想做個大俠,經常練武耍劍,但後來想著當俠客闖蕩江湖,沒什麼出息。

    後來就學騎射,騎馬射箭,學兵法,當孩子王,指揮小朋友排兵佈陣,這為他後來的百戰百勝打下了基礎。

    沉迷於辭章之學,學李白杜甫蘇東坡作詩寫詞。

    學神仙之術,他跟很多道士交了朋友,經常與道士坐而論道,探討仙家法術和長生之術。

    後來又學佛教,參禪悟道,與和尚一起打坐悟道。

    王陽明能百戰百勝、文采斐然、書法出眾,他的“心學”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何嘗不是他少時的雜學之功!

    18歲那年,王陽明去江西上饒,拜訪了一個大儒叫婁諒,婁諒跟王陽明說了一句振聾發聵的話:“聖人必可學而至”,這句話一下擊中了王陽明,從此讓王陽明堅定了決心,他的目標是要成為聖人,要做孔孟那樣的聖人!

    3、科舉與仕途

    王陽明21歲鄉試成功,考中舉人,22歲參加會試失敗。25歲那年參加會試還是未能成功,28歲重新參加科舉考試,這次進士及第,從此步入了仕途。

    4、龍場悟道

    因宦官劉瑾之禍,王陽明遠謫貴州,輾轉萬里,幾遭不測。王陽明在龍場這等蒼涼之地,日夜端居靜坐,以求靜一,忽而大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求之理於事物者,誤也。這句話就代表龍場悟道精神。這個話其實和釋迦摩尼在頓悟以後的話幾乎一樣,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睹啟明星突然頓悟 他說什麼呢,他說:“咦哉,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就是說眾生 我們這些普通人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都跟如來是一樣的,只是因為妄想執著遮蔽了它,所以不能證得。所以王陽明所說的“良知自在人心”,這個你可以把它對應為佛性。

    因為與佛祖頓悟之相似,古代的很多人批評王陽明就說,他那根本不是新創的,他說的就是佛性,要知道宋明理學年間,說誰是佛法是罵人,因為他們排斥佛老。王陽明說我不是佛老,我說的是良知,但每個人心中都有良知,這就是王陽明龍場悟道。

    6、我心光明

    王陽明57歲時,自己輕舟返鄉,從南寧回來路過廣州,在廣州休息了一下,從廣州上船,走到了江西境內,王陽明就不行了,他的身體已經徹底被掏空了,他身邊有一個學生叫周積,是江西南安府地方官。當船行到青龍鋪,大概早上八點左右王陽明去世。逝世之前,周積問他:“說先生有什麼交代的沒有?”王陽明留下了這句千古名句:“此心光明,夫復何言”或者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然後就在這個舟上離世了……

    三、王陽明思想的演變與發展

    1、王陽明思想的前三變,異質的轉變

    2、王陽明思想的後三變,同質的發展與完成

    王學的後三變與前三變不同,前三變是異質的轉變,後三變則是同質的發展,是同一個系統的圓熟完成。

    ①默坐澄心:王陽明在這個階段教人“存天理,去人慾”,所謂天理就是本心、真我,所謂人慾就是私慾習氣,假我,已漸漸地向良知之說靠攏了。

    ②致良知:王陽明在五十歲前五年間,平諸寇,擒宸濠,在軍旅中講學不輟,屬於學問和事業的鼎盛時期。在五十歲之際,便正式揭示“致良知”三字為口訣,成立講學宗旨。

    什麼是“致良知”呢?就是在能分辨真我和假我之後,知是非善惡的真我,將其擴充到底,使它在行為過程中佔據主宰地位。

    ③圓熟化境:這是王陽明五十一歲以後的晚年境界——圓熟化境。這和孔子所講“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類似。這種境界是不習不慮的良知,並不是習氣中的直覺本能,而是隨時當下的真實呈現。此時,天理自存,人慾自去,良知真宰,融入化境,聖人氣象顯。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私慾早已消失殆盡,良知在他腦海裡根深蒂固,不管他隨意做什麼,一定是符合良知的。

    王陽明成學前的三變,是“自我發現”的過程;悟道以後的三變,則是“自我完成”的過程。從“自我發現”到“自我完成”,亦正是他一生踐履的過程,這不是思辨的事,而是實踐的事。

    四、王陽明哲學的幾個基本概念

    1、良知之天理

    王陽明在《傳習錄》提出,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也就是說良知只是一個天理自然明覺發見處。它最內在的真誠惻怛的本體自性,便自然而自發地表現為各種不同的天理,如在事親便表現為孝,在從兄上表現為悌,在事君上表現為忠,便是所謂天理,也是所謂的道德法則。

    2、知行合一

    據《陽明年譜》記載,王陽明在龍場悟道次年,主講貴陽書院,開始提出“知行合一”之說,但最初學生並不真正理解知行合一的宗旨。

    “知行本體”即是良知本體,也是心體。知行本體原本是一體的,它之所以不合一,是因為被私慾所遮蔽,所以必須有“致”的功夫使其合二為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傳習錄》

    聖學只是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件事。也就是說當我們心知善惡時,便已好此善、惡此惡了,這時“知是行之始”,當我們知善惡,並把其具體到實踐中去,所以“行是始之成”。這時的行,已由內而形諸於外,內外通而合一。

    知得真切,知得篤實,便是行;行得明覺,行得精察,便是知。知的過程與行的過程是相終始的。

    3、心即理

    “心即理”是傳統心學的重要命題,由宋代陸九淵首提,後由王陽明完善。

    陸九淵之學,在由本心實理流出而為實事實行。陽明之學,在致吾心之良知以正物成物。故曰:“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即是事事物物皆得其正,皆得其成。一切事物皆在良知天理之潤澤中而得其真實之成就。攝物以歸心,心以宰物、以成物。所謂“心與理一”“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皆在這個意義上才能瞭解,這也是“心即理”(良知即天理)最中心的義蘊。

    結語:

    王陽明心學需慢慢品味、思考,需要你全身心的投入,方能體會到陽明先生的思想歷程。他的心學義旨,並不是浮於表面的雞湯或佛老思想。相反,讀懂他的“致良知”“四句教”“知行合一”,仿若醍醐灌頂,有柳暗花明之感。

    我的回答希望有用。

  • 14 # 葉恆君

    陽明心學指出,當良知認為我們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時,就要勇於抗爭,人活在世上遇到不公正待遇時如果不爭,就是傷天害理。

    禮節與否不重要,確認自己真心想去做的話,做就好。法無定法,貴在得法,心生萬法。

    王陽明的弟子問他是如何清除心中雜草的。

    王陽明回答說:“雜草有害,當然要清理掉,但是如果偶爾沒有清除乾淨,也不要放在心上,你越是在意心裡就越亂,心中頂著那一塊沒有除掉的雜草,那心中就雜念叢生了。”

    一切法由心想生。

    心即理,心外無物,心即良知。

    格物致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知行合一;知而不行,為不知;行易知難。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

    感謝心學大師王陽明先生的智慧結晶,這點滴骨血,我輩將傳承下去。[祈禱][玫瑰]

  • 15 # 凡夫講禪學

    王陽明先生是歷史上最被低估的一位聖人。

    人活一世就像一個人學習武功一樣。

    釋迦摩尼看到人們整天胡亂比劃,於是想告訴世人心法。但很少有人聽懂。

    老子說那個心法玄之又玄,說了你也不信,我還是告訴你個基本招式吧,如何下蹲,如何跳躍。

    孔子想依世人的根性不一不可能都學會心法,我還是教他們什麼是正確動作吧,這樣雖然他們不知道自己練的什麼功夫,但從大體動作上不至於是錯誤的。

    王陽明想孔子的示範動作是對的,心法我也領會了但是沒有釋迦摩尼講的那麼透徹,而且很多人聽了心法也不會用到招式上,我還是幫他們打通任督二脈吧,至少這樣練功會事半功倍。

    修行如幻,以幻修幻,幻心還依幻法來滅,法無斷滅,離幻即覺,有覺亦幻,離亦為幻,離無所離,幻滅即滅,真常不動。

    個人所悟,亦為戲論,有緣自會深討。

  • 16 # 戒菸之後兩種人生

    翻故紙堆,學不到什麼了。都很牽強附會了。現在白話文,心理學,都填補上了。以後名家之言,只能摘個一鱗半爪的字句,賣弄一下吧了。

  • 17 # 雲遊龍鄉

    王陽明掌握心道,一切向內求,從心開始,內盛才能外王,知行合一是根本,事有不成反求諸己。一切不是問題,有問題可能是自己問題。

  • 18 # 隔空相思

    就不去網上搜集摘抄王陽明簡介和彪悍歷史了。

    王陽明作為儒家最後一位聖人,當然有其獨到的地方。我認為他比朱子更加偉大,對於現代社會的我們來說,值得學習的地方也更多。別的不說,僅僅一個“知行合一”,就夠我們學一輩子了。

    王陽明所推崇的“知行合一”,拋開那些隱晦的、哲學形而上、以及晦澀難懂的用詞,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我知道這件事情必須做,而且我也知道如果按照某種方法去做,這件事情一定能做成功,所以我就按照這個方法去做了,所以我成功了!!!

    字面意思非常簡單,但是背後的含義讓人高山仰止,或者說是毛骨悚然:

    第一、我知道這件事情必須做。這句話並不是字面上說的我知道,其深層含義是這件事情我一定會去做,絕不會放棄。這是一種決絕的心態表現!

    第二:我知道怎樣做就會100%成功。這個非常可怕,它表明了王陽明已經洞察了事物的本質核心,出手就是核心解決方案,並且能夠100%缺信這個方案一定能解決問題。

    第三:我這樣做了,並且成功了。這恐怕是“知行合一”最難的一點了,就是執行的問題。我在高中時曾經設想過:假如我每天按照一個怎樣的題量做題,每次進步多少分,我就能考上北大。但高考最終結果是,離北大差了十萬八千里。

    這是我認為的王陽明最值得我們學的東西,就四個字“知行合一”!

  • 19 # 量哥看世界

    心學大師王陽明是近500年來中國最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也可以說自陽明先生以降,無出其右。錢穆先生把其《傳習錄》歸為七本“中國人所必讀的書”之一。

    王陽明先生被稱為二個半完人之一,也就是具有“三不朽”的聖賢,立德(治心修身)、立言(學說)、立功(對國和民之功),也是公認的儒家“四大聖人”(孔孟朱王)。從他這裡可以學習到的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這也是王陽明思想的核心,這兩點是相伴相生的存在。“良知”就是知是知非,知善知惡,這是人人具有而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就好比我們都知道孝順父母是正確的事,是我們的良知,那我們就要常回家看看,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讓他們幸福安享晚年。

    縱觀陽明先生一生,我們學習到人生成長的過程是踐行的事,不是思辨的事。我們來看看陽明先生的心學體系經歷的前三變和後三變。

    前三變:

    一、氾濫於詞章:21歲時中了舉人,於是遵照當時學界泰斗朱熹的格物之說即“窮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達至極”,開始了窮理工夫。陽明先生和友人開始對著竹子格,不僅未能格出道理還病倒了,他心思:透過外物來尋求道理難以走通,在沮喪和對自己產生懷疑之時,一頭扎進了世俗詞章之學,經過5年多的時間,也成為了詩文界“扛把子”級的人物。

    二、出入佛老:27歲那年,陽明先生感慨“辭章藝能,不足以通志道”,心中惶惑不安,於是又循朱子之路,做窮理工夫,雖未有得,卻發現縱然把竹子草木之理格得清清楚楚,但理在外而不在人心,與我做聖賢又有什麼關係?恰逢道士來談養生,於是留心仙道,講究佛學,便在浙江紹興陽明洞修煉功夫。透過10年的修煉,據說達到了“先知”的地步,人在洞中便知山下有人來訪,世人都以為他得道了。但他對父親和祖母的思念之情始終未能去掉且愈發濃烈,這讓其覺悟:如果連父母親人都不思念的話,豈不是壞了人倫大體?這也是佛老和儒家的根本區別,亦即佛教獨尊“同體”,眾生平等,對待一切都要有平等的仁心,無分別心,但儒家既尊“同體”亦顧“厚薄”,允許對親人比對旁人好,對人比對其它動物好,對動物比對植物好。到此時,是解決心與理是為一還是為二的條件成熟了,只待機緣。

    三、龍場悟道:37歲之時,因宦官劉瑾之禍,陽明先生被謫貴州龍場,在這蒼涼之地,白天教人識字日常勞作,夜晚端居靜坐,一日大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我們都有成為聖人的心體,但許多時候被私慾遮蔽了,只有次第修行,祛除私慾,才能達到這一境界。有如一塊土地,有孕育植物條件,但也是可能有蟲子,只有除掉蟲子,植物才能生根發芽成長。

    後三變:

    一、默坐澄心:陽明先生龍場大悟時,猶如大病一場,亦因宦官劉瑾要滅其之劍始終懸在頭頂,為勘破生死之關,也為修復元氣,於是“默坐澄心”,慢慢清除內心雜念,分辨“真我”(本心真體)和“假我”(習氣私慾),漸漸地向良知之說靠攏了。

    二、致良知:在45-49歲這幾年間,陽明先生平諸寇,擒宸濠,立下赫赫戰功,同時講學不輟,卻也在49歲之時遭奸佞忌恨,生死一發,俞信良知之學可以忘患難,出生死,50歲時,正式揭示“致良知”三字為口訣,立為講學宗旨,旨義有三:(一)收斂與發散圓融為一,克服主客體分裂對立之境,達到“默不假坐,心不待澄”,心何時何地都是定的,並不需要成天靜坐;(二)未發先發無先後之分,“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時,稱為“中”,表現出來後符合常理,稱為“和”,不管未發的“中”還是已發的“和”,都是要在一個平衡點上,這是天理,也謂中庸,也就是良知。如孩子生病了,父母難過,是常情,合天理,但痛苦到六神無主,則太過,是在表露自己的情緒了,有了私意;(三)知與行合二為一,知得真切,知得篤實,便是行;行得明覺,行得精察,便是知,知和行的過程是相始終的。如知道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習慣性地對父母吼叫,對兄弟計較,這便不為真知,也就不可做到知行合一。

    三、圓熟化境:在51歲之後,都在越中講學,即“居越以後,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此時,天理自存,人慾自去,良知真宰,融入化境,聖人氣象顯。良知在心,不管想什麼,不管做什麼,定是符合天理的。

    縱觀而知,陽明先生學前的“三變”是“自我實現”的過程;悟道以後的“三變”,是“自我完成”的過程。從“自我發現”到“自我完成”,不是思辨的事,而是實踐的事。

  • 20 # 高承乾的泛局

    王陽明的心學究竟有什麼價值是困惑很多人的問題。現在學王陽明心學也成了一種風氣。王陽明心學的核心價值在於“知行合一”。這跟很多人解釋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相去甚遠。

    知,是道德意識。行,是道德實踐。有了正確的道德觀念,不見得就能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只有付諸與實踐,不斷踐行,才有可能達到致良知。良知是什麼,本心。與生俱來的道德判斷。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個人應該知道疫情期間戴口罩,可是為什麼拒絕戴口罩呢?不能說這個人是壞人。既然不是壞人,為什麼能做出這樣愚蠢的事?一念之差。那一刻可能情緒不好,或者可能出於對工作人員不滿。逞一時之快所以作了那麼一下,結果後悔莫及。時時刻刻自省,才能少犯錯,甚至做到不犯錯。

    所以,王陽明才有那四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心學對於今天這個社會,構建全社會的共同價值觀,其意義不言而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宋朝歷史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