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賀蘭燕語
-
22 # 純粹的靈魂王鈺潼
一提到心學大師王陽明,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的心即理,也可說心外無物,心內別有洞天。外在一切的好與壞,皆在心的一念之間。
其次就是他的知行合一。沒學習陽明心學之前,根本不懂知行合一,現在知道了,但是踐行的也不好,不過正在努力做好踐行這一點。
第三就是他的致良知。其實人心本無善惡,只是意動了才有善惡。知道善惡是良知,但想要做到為善去惡,就必須練就一番格物功夫,才能恢復良知。什麼是格物功夫呢?
就是知道餓了就去找東西吃,知道冷了就去找衣服穿。
同理,想到善的事情就去實施;想到惡的事情就去糾正。
這就是為善去惡,這就是格物。
久而久之,你的物慾就去除了,你的本心就恢復了,你的所做所為就是至善無惡了。
-
23 # 國學新聲
王陽明先生是我敬仰的五位男人之一,他一生悟出了四條道:
1.心外無物,方能遇見自己;
2.知行合一,方能改變自己;
3.致良知,追求內心才能成就自己。
-
24 # 梅清幽
和心學大師王陽明能學到什麼?
和陽明先生能學到他最知名的“知行合一”。
1.陽明先生原名王守仁,字伯安,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故學者稱其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2.他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釋道,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
3.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從此,王守仁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4.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
5.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
25 # 讀一世界
心為天地萬物之主保持童心,做真實的自己
王陽明認為,人心的本體原來是明白清楚的,可由於氣量的拘束和物慾的矇蔽,逐漸變得昏暗模糊了。
如果人們只是想要窮盡天下萬事萬物的道理,卻不向自己的內心探求,捨棄了自我的良知,本心被矇蔽,自然就看不清善惡的原因,體察不到真假的異同了。
只有當矇蔽本心的那些物慾被清除,讓本心恢復純明,才能真正激發心的巨大能量。
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迴歸到純樸自然的狀態,回到初來人世時那頭腦空空的初心之境。
具體做法就是重返童心,做迴心靈上的兒童,這也是李贄在王陽明的“本心”之上衍生出“童心說”的基礎。立志是走向成功的基礎心之所想,力之所及王陽明作為宋明理學中“心學”的創始者,強調個人的主體意識和自主精神。
他認為,只要心中不忘存天理,就是立志。不忘記這一點,久而久之心自然會凝聚在天理上,就像道家所說的“把凡胎修煉成聖胎”。
如此將天理時刻銘記於心,逐漸達到宏大神聖的境界,也是從心中最初的意念不斷堅持並發展下去。
“心之所想”雖然只是停留在腦海中的意識,看似虛無縹緲,卻有著不可小覷的力量。
王陽明所言的“念念存天理”,就是用我們的意念影響我們的思維。
當心存念想時,就能做到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倘若心無所思,則難以排除雜念,陷入胡思亂想之中。 志存高遠者的狂者胸次無論他人譽與謗,只管做好自己有人問王陽明:“《論語》中記載叔孫武叔誹謗孔子,為什麼聖人孔子也避免不了被人誹謗呢?”
王陽明說:“誹謗是從外面來的東西,即使是聖人也不能夠避免。
人貴在自我修養,假若自己確確實實是個聖賢之人,縱然別人都來誹謗他,也不會對他有任何損害,就好像浮雲遮蔽太陽,浮雲怎麼可能對太陽的光明有所損害呢?
假如一個人只是一個表面端莊、內心醜惡的人,即使沒有一個人說他,他的醜惡總有一天也會暴露出來的。
所以孟子說‘有求全之毀,有不虞之譽’。誹謗、讚譽是外來的,怎麼能避免?只要有自我修養,外來的譭譽就算不了什麼。”
王陽明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之後,天下誹謗和議論他的人越來越多。關於原因,有人認為王陽明的功績越來越大,權勢也越來越大,天下嫉妒之人就越來越多;也有人認為王陽明的學說越來越普及,所以為宋朝的學者爭辯的人越來越多,等等。
但王陽明對誹謗和議論並不在意,只是一心一意地修養自己的心性,盡心盡力地傳承“致良知”的思想。
他深知“濁者自濁,清者自清”的道理,即當謠言、誹謗來臨的時候,不需要急著去澄清,只需要自己心境坦蕩,謠言、毀謗自然不攻自破。在逆境中修煉強大的內心正確對待不如意之事王陽明認為,人在遭遇父母過世這樣的傷心事時,認為按照天理就該憂慮,因而常常恨不得一下子哭死來化解心中的痛苦,一味地愁苦,卻不知道“過度愁苦以至於不能保持心態中正平和”的道理。
心一旦不能中正平和,做人做事就容易失去分寸。
其實,王陽明是在告誡人們要正確對待不如意的事,不要過度悲傷、愁苦。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正的學問是學以致用如果想要真正做到知與行的合一,就要在學習的過程中以實踐來檢驗知識的正確與否,在實踐的過程中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的內涵,如此才能將所學知識經世致用。
晚清名臣曾國藩也特別注重“經世致用”,他強調要將書上的學問運用到當官和做人中去。慾望是難以填滿的無底洞滿足需要,剋制慾望王陽明認為,喜、怒、哀、樂就它們的本質來說都是中正平和的,只是人們在表達時往往夾雜著其他意思,才會過度或不足,就成了私慾。
由此可見,如果心不受慾望的操控,人們所產生的喜、怒、哀、樂等情感就不會有痛苦、快樂的區別了。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恕人之過,釋人之嫌王陽明曾說,自己和親人之間都不應該分彼此薄厚,應該以仁愛寬容的心去對待人民和世間萬物。
自省是認識自己的最佳方法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王陽明勸誡一個容易生氣、喜歡責備別人的朋友說:“你要學著反省自己。如果光是責備別人,就只能看見別人的不對,而看不到自己的錯誤。
如果能反身自省,就能看到自己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哪還有閒工夫去責怪其他人呢?舜能夠化解象的傲慢,主要在於他沒有隻發現象不對的地方。
如果舜僅僅是糾正象的奸惡,就只能發現他的不對之處了。象是一個傲慢的人,一定不願聽他的,這樣怎麼能夠感化他呢?
你今後別再去談論別人的是非,當你想責備別人的時候,就把它當作自己的一大私慾加以剋制。”做學問必須從內心下功夫博學是成功的基礎在王陽明看來,良知雖然不是來自人們平時的見聞,但人們的知識大都是從見聞中產生的,即見聞都是良知的運用。
因此,良知不侷限於見聞,但也離不開見聞。對於見聞這個問題,王陽明認為人們要做到“博文”即“唯精”,“約禮”即“唯一”。
即人們只有廣泛地在萬事萬物上學習存養天理的方法,才能求得至純至精的天理,才能求得天理的統一與完整,因為天理只有一個。
總之,在王陽明眼裡,見多識廣才能更好地致良知,獲得心靈的平靜和喜悅。 真誠地面對自己和他人誠信是立身之本在王陽明看來,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一個人存在於社會之中,誠信是其基本的道德依存。
如果一個人以忠實誠信為行事的準則,堅定做聖人的志向,不被時局動搖,不被名利誘惑,德行修養就會越來越高,事業也會越做越大。 仁以博愛為本愛一切人才是仁在王陽明看來,仁愛的人把天地萬物看作一個整體,如果有一物失常,就是自己的仁愛還有不完善的地方。
為了進一步闡述天地萬物共為一體的道理,王陽明又進一步說:“禽獸與草木同是愛的,把草木去養禽獸,又忍得?人與禽獸同是愛的,宰禽獸以養親與供祭祀、宴賓客,心又忍得?
至親與路人同是愛的,如簞食豆羹,得則生,不得則死,不能兩全,寧救至親,不救路人,心又忍得?”
意思是說,人們既然同樣喜愛動物與草木,怎麼忍心拿草木去飼養禽獸呢?同樣熱愛人與禽獸,為什麼忍心宰殺了禽獸去供養父母、祭祀和招待賓客呢?
對至親的人與路人同樣充滿仁愛,但是如果只有一簞食、一豆羹,無法保全兩方的性命,怎麼忍心只讓至親的人吃了活命,讓路人餓死呢?
品山賞水,在人間詩意棲息自然是生命的方式每個人都有天然的生命,每個人的身體形貌都是獨立的,各有獨自的精神。
“人之貌有與也”,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人的相貌是相對的,外形不能妨礙我們獨立的人格,每個人要有自己生命的價值,人活著要順其自然,不要受任何外界環境的影響。
修煉不動心的境界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難免有理性和感性的鬥爭和爭訟,這種“心、意、識”自訟的狀態就叫作“心兵”。
普通人心中隨時都在打內戰,如果妄念不生,止水澄波,心兵永息,自然天下太平,這就是王陽明所推崇的不動心的境界。
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生命的執著生命就在一呼一吸間在王陽明看來,生死就像晝夜交替一樣平常。
其實,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曾望著奔流的江水喟然長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一語道破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消亡。
生命在一呼一吸間延續,也在一呼一吸間消逝。每天早上我們醒來,發現自己還活著,那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
回覆列表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號陽明。浙江餘姚人。因建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
王陽明的理論被稱為"陽明心學"。它的理論結構由四部分構成。"良知"本體論、"致良知"的方法論、"知行合一"的道德實踐論、"親親仁民"的民本論。陽明心學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學說之一。王陽明的心學不是唯心學說,更不是心理修學。我們在今天的歷史視野看,它是中國古代思想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強調道法合一,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之集大成的理論體系,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偉大實踐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良知”本體論可以讓全社會確立以“良知“為核心的道德自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利益觀。改善道德滑坡、唯利是圖、物慾橫流的社會文明環境,全面提高全社會人文素質,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主流價值觀。
二、"知良知"的方法論讓我們內存於心的“良知“,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是“致良知",就是用“良知"去做標準來衡量一切事物。"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這是陽明心學的根本宗旨。做事情要知天地良心,這是極具正能量的思想,如果每個人都真能夠實現自己的良知,對建設和諧世界是非常有力的。
三、"知行合一"的實踐論是我們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改革開放的既定國策,
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科學務實的思維方法和精神力量。“知行合一”可以提高幹部隊伍和全體人民的道德素質,真正做到"取信於民"。
四、"親民"的本體論重視民生的主張,在當下改革開放新時代尤為重要。儒學傳統始終強調以民為本,推行仁政。我們這個時代尤其需要充分肯定人民的主體作用,堅持民為主宰的民主精神,這對中國走向民主仁政的治理模式是有積極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