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慕夏無名

    三國著名謀士龐統為何會死?

    三國時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讓我們最為熟知的,也就是當時的諸葛亮了。在後人的眼中,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做事也是比較小心謹慎,比較周到,更是料事如神。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男人。在現在看來呀,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這個人,總有些時候,是他做錯事的。其實說實在的,哪有什麼完美的人呀,這是現在我們所看的一個他。但是不管怎麼說,這樣優秀的歷史人物,我們還是需要去尊敬的。對於他,優秀的評價,也是不能否認的。但是說歸說,有錯的方面,我們還是需要指出來的。說得明白一點,就是看一下它原來的面目是怎樣的。根據完整的史料,來研究這個事情。說到這裡了,我就有了一個非常大的疑問,這是當時的龐統,是怎麼死的?對於他的去世,跟諸葛亮有些關係嗎?經過很多的觀察,還真有的人是這樣認為的。

    對於這個說法呀,也是有很多理由,第一個就要說一下,他剛來的這個陣營的,為了快點,立下一些功勞。在當時的時候,在這裡最有聲望的人,也就是諸葛亮了。但是他沒有調理好他們之間的關係,當時,關於對他的看法,就不是怎麼樣。兩個人的關係也是非常的一般,覺得他是一個新來的,怎麼能有這樣的待遇呢,表示的非常不滿。但是現在我們假想一下,如果在最開始的時候,關羽沒有這樣做,還有就是他,不那麼急著立功。老實本分的跟著,大部隊進入川地的話。他也能跟著關羽鎮守荊州,如果這樣做的話,結局就會變成另外一個樣子嗎?因為他的去世,就導致了,他們這個陣營不得不進入川地。還有一個方面就是說,關羽的身邊失去了這樣一個有才能的人,並且把荊州給弄丟了。一系列的原因,導致了張飛也被殺了,還有後來劉備在夷陵,慘敗的那一戰。

    在最開始的時候,關羽是完全看不起他的,但是他的身邊真的缺少這樣一個謀士,他出謀劃策,才導致了一系列的慘狀。那麼問題就來了,他的去世,真的和諸葛亮有關嗎?這是其中的一個,還有另外一個就是,他到底能不能被關羽所接受?對於這件事來說,諸葛亮能在其中調節好嗎?只要說起這件事,還要從,最早的時候說起。在最開始的時候,她是周瑜的一個部下。在周瑜去世之後呢,他便來到劉備這。在很早的時候,讓他做了一個小縣令。後來呢,因為他治理不好這件事,就被撤除了官職。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魯肅給劉備寫了這樣一封信,說他是一個做大事的人,怎麼讓他做一個小縣令?應該讓他擔任更高的官職,才能展現,他全部的才華。就在劉備知道了這件事情,諸葛亮也曾經跟他說過同樣的話。經過這兩個人的勸導,劉備找到了他,跟他好好談了一下。經過這番談話之後,就真的發現,那兩個人說的話,沒有錯。覺得真的是那麼回事,於是就讓他擔任了,當時和諸葛亮一樣的官職。所以從這件事來,對於諸葛亮能不能調解他們之間的關係這件事來說,是完全可以調節。

    透過以上的探討,諸葛亮不僅不怕他,阻礙了自己。還非常友好的,推薦了他。要不然的話,怎麼做到這麼高的官職呢,還和諸葛亮一樣的地位。是當時我要不替他說話的話,只是憑著魯肅那番訴說,是完全不會讓劉備動心的。當然,這裡也有一個說法就是,畢竟諸葛亮是自己,說的話還是可以信任。然後接著要說的就是,對於關羽這方面的問題。他這人雖然比較厲害,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特別的驕傲自大。雖然對自己的手下非常好,但是,看不起那樣,懂得知識的文官。對於在這件事情之前,就遇到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就是他非常看不起那時候新來的黃忠和馬超,經過諸葛亮和劉備的勸說之後,也就改變了自己的看法和態度。所以說啊,對於當時他看不起龐統這件事來說,經過他的性格分析,是完全有這個可能的。

    大家都知道,劉備這個人,為了能夠得到人才,可以說是非常的用心。一見到人才的時候,好像就表現了,特別突出。在最早的時候,諸葛亮剛來到他們這邊。劉備對諸葛亮,可以說是非常好,他這樣的做法,手底下的兩個兄弟就不滿意了,對此也非常的看不過。在這個時候啊,劉備說了一句這樣的話,說自己得到了諸葛亮,就好比魚兒到了水裡一樣快活。所以,讓他們兩個也不要再表現的那麼突出,雖然這兩個人聽了他大哥的話,表面上不做出什麼了。但是在心裡,還有著非常不滿的想法。到了後來啊,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情,就是,馬超前來投靠的是,對於這件事,關羽還專門寫了一封信,去詢問諸葛亮,當時的他還得到了丞相的誇獎,表現得非常開心。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他對諸葛亮還是非常尊敬的,是非常欽佩的。只在表面上,表現出一副看不起的樣子。在劉備進川地的時候,他的官職和爵位,是遠遠超過諸葛亮,這樣的一個地位差距,就導致了他一個驕傲自大的心裡。所以說他根本就看不起諸葛亮,自己都被別人瞧不起,還怎麼去好意思調節別人的關係呢。對於這件事,真正能做到的只有一個人,那只有劉備了。也就是說,諸葛亮根本就沒有這個責任和這個義務去管這件事情。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劉備當初為什麼一定要讓他進入川地?在最開始的時候,當時這裡的管理者,還是有劉璋的。對於這件事來說,也正是因為他的勸說,事情是這個樣子,當初的時候,他對劉備說,荊州經過多次的戰亂,可以說是一塊荒地,沒有什麼發展前途,我想幹成一些大事的話,就必須得佔有益州。還有就是,想做大事的話,不能靠著,老舊的思想,當時,駐守西川的劉璋,是一個比較弱的人,要是你不去的話,別人也會搶著去的,就這樣的一個機會,就不能錯過。經過他的這一番話之後,劉備也下了決心,進入川地。繼而決定了,就要把這件事情做出實績,所以當時是這樣安排的,讓龐統跟著自己進入西川,還安排諸葛亮和關羽留守荊州。在此之前呢,他是跟著周瑜做事,對這兩個地方的地形或者軍事上都是比較瞭解的,有這樣的經歷,你說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能人,所以說,這就讓他,得到了跟隨劉備進入西川的資格。

    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劉備為什麼安排諸葛亮和關羽來鎮守荊州呢,在這裡呢,大家就會想到,為什麼不讓龐統留下來呢,其實在對於這個問題上,劉備做的也是比較聰明。他知道,要是進入西川的,就會好和劉璋反目成仇,如果達不到入住川地的目的的話,他就會撤回原來的地界,對於荊州呢,就說劉備唯一一個土地。對於這個地方,可以說是他的一個根據地,達不到目的的情況下,可以安然的撤回,就這麼一個重要的地方,交給比較放心和比較有才能的人來鎮守。所以說對於這件事情上,是劉備對於他們兩個人之間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當時龐統和關羽的關係並不是怎麼樣。在這樣的一個關係下,怎麼能好好的去做事呢,經過這一趟的結論呢就是說,留下來鎮守荊州的人選,非諸葛亮莫屬。對於,他後來是怎麼死的,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他想急著立功,才導致了這樣的下場。要是他和諸葛亮兩個人都在,會給蜀漢帶來很大的影響,但是對於他的不幸去世,也是感到無比的心痛與惋惜。

  • 2 # 小民學歷史

    戰爭中死亡是很正常的,龐統英年早逝算是劉備的一大損失,

    結實劉備

    劉備佔據荊州的時候,領荊州牧,龐統是耒陽縣令,但是當縣令的一段時間,什麼事情也不做,不理政務,被罷免了,魯肅和諸葛亮都說龐統是百里之才,跟劉備暢談之後,封為軍師中郎將

    獻計徵蜀

    龐統向劉備獻上三條計策奪取成都

    1.挑選精兵,晝夜不停奇襲成都,此為上計

    2.作勢要回荊州斬殺楊懷,高沛,然後進軍成都

    3.回荊州,後續,在圖大計

    劉備選擇中計

    死於雒城

    劉備包圍雒城,龐統率眾攻城,被流失擊中,死亡,劉備傷心欲絕,葬於落鳳坡

  • 3 # 老西百科

    龐統,道號:鳳雛,與諸葛亮的臥龍齊名,與劉備一同入川並獻三計,天妒英才,龐統在年僅36歲時不幸身亡,現在流行的死因有兩種

    第一種是《三國志》中記載:龐統圍攻雒(luo)縣,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就是再攻打雒縣的時候被流箭所傷,古代受限於醫療水平,尤其可能箭矢塗毒,所以流箭射死可能性相當大,而且和其他史書所對應,故而此種說法更可信。

    第二種是《三國演義》中記載也是在進攻雒縣途中,懷疑諸葛亮想和他搶功勞,不聽諸葛亮勸阻,進攻到落鳳坡,中了埋伏被人亂箭射死,先說三國時期還沒有落鳳坡這個地名,而且後來的落鳳坡距雒縣足有39公里之遠,而且落鳳坡和鳳雛這個話題契合度足夠高,所以,大概羅貫中對龐統死因做了藝術化處理。

  • 4 # 愛無恨35

    龐統之死我個人認為是給劉備一個名正言順入川的藉口而已,劉備一向以敦厚君子自據,所以張松獻圖以後因四川同是劉氏一脈所佔據一直不好意思入川,而龐統一方面建功心切而冒然進川,含恨死於落鳳坡同時給了劉備一個師出有名的機會!

  • 5 # 卿本佳卿

    三國演義中龐統“鳳雛”死於落鳳坡,而所騎的正是有“妨主”之稱的的盧。一切似乎是上天註定一樣。但這畢竟是野史。先來說說的盧:的盧 三國時期劉備的坐騎,其奔跑的速度飛快,在三國曆史中最顯眼的一處便是揹負劉備跳過闊數丈的檀溪,擺脫了後面的追兵,救了劉備一命,這一跳奠定了其三國名馬的地位,雖不及赤兔馬那麼聲名顯赫,但在三國中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其地位更因辛棄疾一首詞中的“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而大為提高。 歷史典故 這匹馬原為劉表手下降將張武所有,後來張武造反,走投無路的劉備正好以同為皇室宗親的身份與劉表認了親戚並投靠劉表,這個時候便主動請纓親征。等到短兵相接,劉備望見張武坐騎“極其雄駿”,大為讚賞贊曰:“此必千里馬也”,趙雲即時領會了主公的意圖,挺槍而出,“不三回合”,便斬將奪馬。等到凱旋班師,劉表見了這匹馬,也禁不住讚不絕口。劉備正愁無一報答劉表,於是欲將此馬送給劉表。不料,劉表謀士蒯越認為此馬“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為‘的盧’,騎則妨主。”還說“張武騎此馬而亡”就是證明,嚇得劉表趕緊找藉口還給了劉備,於是這匹戰馬又跟隨了劉備。劉表的幕賓伊籍將此馬“妨主”的訊息透露給了劉備,劉備卻不予採納。後來蔡瑁欲設計謀害劉備,伊籍又向劉備報信,劉備慌忙從酒席中逃走,騎上的盧卻是慌不擇路走錯了路,結果便來到了檀溪。前是闊越數丈的檀溪後是追兵,劉備在這個時候才想起伊籍的盧妨主的勸告,一邊瘋狂地抽打著的盧一邊大叫:“的盧,的盧!今日妨吾!”那馬忽然從水中湧身而起,一越三丈,飛上對岸,完成了的盧最富傳奇意義的演出。這之後劉備更加不相信“的盧妨主”的預言了,對這匹救命的寶馬無限珍愛,後來出兵入蜀之際因見龐統坐騎老弱,為了顯示自己對龐統的重視而將自己珍愛的寶馬的盧贈送給了龐統。誰知龐統無福消受,剛騎上的盧便被敵人當作劉備在落鳳坡被亂箭射死,從此後的盧馬也失去了蹤跡。。。

    但是根據《三國志》,《龐統傳》龐統的死因“ 進圍雒縣,統率眾攻戰,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三國演義》將之演義為“落鳳坡龐士元歸天”。那麼龐統為何那麼早就死了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和他自己的性格有關,太過急功近利,對於同被劉備拜為軍師中郎將的他急於立功,在攻城時被流箭射死,身為中郎將,卻身處前線。當然可能也有劉備的原因,劉備太過仁義,龐統獻計取西川,急於為劉備建立屬地,而劉備不忍,也是導致其早死的原因。

  • 6 # 人醜話不多的濤哥

    龐統非常自傲,也是為了立功心切,當時諸葛亮瞭解西川的地勢之後,發現西川路段十分複雜,而且山勢崎嶇,是一處可以設下多處伏兵之地,所以寫信告知龐統,龐統見諸葛亮告知自己,便非常不爽,因為龐統可是跟諸葛亮齊名的人物,雖然龐統也能看得出西川的地勢。

      但是龐統一氣之下,為了儘快立功,便低估了西川的武將,所以龐統便選擇小道率兵進攻,最後果然被伏擊,龐統也死在落鳳坡,這一切都是因為龐統的太低估和任性,所以才在落鳳坡被張任一箭射死。

  • 7 # 戈多1978

    龐統之死雖然不是劉備直接造成的,但是劉備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來說,甚至可以說龐統之死劉備有難以推辭的責任。

    龐統(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最早時候,龐統是周瑜的幕僚。當時,東吳孫堅孫策時代有許多謀士,著名的張昭、魯肅、張紘、顧雍、諸葛瑾、步騭、闞澤等等。雖無龐統之名,但赤壁之戰最關鍵的連環計來自龐統。此時的龐統,只相當於周瑜的門客家臣,那時候他甚至未曾見過孫權。

    此事被冷眼旁觀的諸葛亮看得一清二楚。周瑜死了之後,諸葛亮就跟劉備說,我要前往江東弔孝,順便再招幾位人才。其實此人才就是龐統。

    在諸葛亮到來之前,魯肅把龐統推薦給了孫權。孫權一見面,非常不喜。因為龐統相貌實在是太醜了。

    三國之中一共有兩個醜人,一個是張松,一個是龐統。但兩人都是奇人。張松之奇,在於他有過目不忘之能,因為強行背下《孟德新書》,害得曹操把自己一生的心血當場給燒了。龐統也有大才。可是因為長相醜陋,不但孫權不喜歡,劉備也不喜歡他。他第一次見到劉備的時候,身上揣著兩封舉薦信,一封是諸葛亮寫的,一封是魯肅寫的,但都沒有拿出來。

    劉備見人,心想,既然是與軍師諸葛亮齊名的鳳雛先生,就安排一個縣長職務。於是,龐統就去耒陽縣上任去了。誰料,剛上任不久,被人告狀天天翫忽職守不務正業。劉備馬上派張飛去問罪,多虧有孫乾跟著,沒有鬧出事來。

    龐統迅速就把積壓一個多月的官司處理完畢。然後,拿出了魯肅的推薦信。龐統為何始終沒有拿出諸葛亮的推薦信呢?正所謂:持身總被浮名累,涉世無如本色難啊。龐統這個人還是被鳳雛的虛名給耽誤了。他總覺得,自己跟臥龍是齊名的,拿出他的推薦信來,心中總覺得有些不自在啊。後孔明來了,一場誤會也消除了。龐統被封為了副軍師。緊接著,張松來了,帶來了西蜀地形圖。劉備準備入川,諸葛亮留守荊州。龐統的機會終於來了。

    當然,如果按照龐統、張松、法正的計謀,西川似乎是唾手可得。期間,劉備與劉璋的宴席之上,龐統還搞了一場“魏延舞劍”。後來,在劉備的阻止下,酒席宴終於沒有變成鴻門宴。

    那麼,如果按照龐統等人的計謀,西川真得能唾手可得嗎?其實也未必。劉備這個人,考慮事情自然有他獨特的邏輯。他始終打得是百姓牌。因為他跟曹操、孫權不一樣,人家本來就是王公貴胄或者高門大族,他劉備一個編草籃子出身的人,必須要走基層路線。這點,諸葛亮就能理解,但龐統卻未必能理解。那麼讓劉備感覺龐統不對心思的其實還有一件事。

    涪城之戰,劉備大獲全勝。玄德酒酣,顧龐統曰:“今日之會,可為樂乎?”龐統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樂,非仁者之兵也。”玄德曰:“吾聞昔日武王伐紂,作樂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歟?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退!”龐統大笑而起。

    我們看這段話,劉備一生最講究仁義二字,結果龐統卻說他不仁。劉備一生很少動氣啊,這次真是怒了,直接就把龐統逐出去了。結果龐統呢,大笑而起。

    龐統太狂,導致劉備對他心中更加不喜。

    劉備手下那麼多將領,沒有誰敢說他不仁。所以這個時候,劉備突然覺得,龐統不是一個自己人。心中生出一股凜凜寒意。之後,開始進攻雒城了。結果呢,魏延又不聽將令,跟黃忠爭功,導致整個戰局向著不利於劉備的方向發展。

    你來我往幾個戰役之後,劉備開始對龐統失去了信心。他已經有心召諸葛亮入川了。這,正是龐統最怕的事情。所以,龐統準備加速拿下雒城。恰好此時,諸葛亮來信了。

    信的內容大意是:亮夜算太乙數,今年歲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觀乾象,太白臨於雒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謹慎。

    劉備說,我準備去荊州一趟,跟軍師詳細說說此事。龐統說,統亦算太乙數,已知罡星在西,應主公合得西川,別不主凶事。統亦佔天文,見太白臨於雒城,先斬蜀將泠苞,已應凶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進兵。

    那麼說,龐統到底懂不懂太乙數術呢?他當然應該懂。不過,此相是應在他的身上,他自己應該算不出來。這與諸葛亮七星燈延命是一個道理,他怎麼能算出來魏延闖帳呢。

    所以在這個時候,龐統堅決要求進兵。畢竟說,龐統是主帥。劉備雖然是主公,但也要聽主帥的。

    於是,黃忠、魏延為前部,龐統自為中軍,準備前往進攻雒城。

    這個時候,劉備做了一件事,直接把龐統送進了鬼門關。

    徐庶當時見劉備的時候,一見他騎的馬就說,此馬名為的盧,將來必妨一主。那麼現在,被妨的正主來了。

    劉備把自己的的盧馬贈給了龐統,然後目送他奔向鬼門關。心中也是甚覺不快。

    果然,埋伏的張任放過了前面的黃忠、魏延部隊,看見騎的盧馬的人過來,當成了劉備。一頓亂箭,射死了龐統。

    龐統死得時候年僅三十六歲,實在可惜,縱觀此人一生,才學的確不在孔明之下,但他的狂傲讓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始終不接地氣。這點與孔明還是有差距的。孔明也很傲氣,但天下大事盡在掌控,他傲氣中透著冷靜,雖然傲氣並不外洩,這叫不怒自威。所以沒有人敢不遵守諸葛亮的號令,魏延也不例外。可是魏延就敢不遵守龐統的號令啊,皆因傲氣外漏,反倒不為人敬重。特別是龐統在劉備面前大笑而去,這傲氣灑了一地,可就再也拾不起來了。

  • 8 # 趙小三與戰神們

    龐統之死,眾說紛紜,有的說是龐統精心策劃的自殺而死,有的說是諸葛亮在背後搞鬼而死等等,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一定的緣由。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龐統和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的頂尖謀士,並被稱為一“龍”、一“鳳”,且共同輔佐劉備。大隱士司馬徽曾誇讚說:“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雖然如此,諸葛亮卻名聞天下,而龐統在歷史上卻沒有像諸葛亮那樣的名氣,但後人對龐統之死之謎的好奇卻遠遠超過龐統之才的名氣,甚至龐統之死有的猜測和諸葛亮有關,果真如此嗎?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龐統之早死,原因之一是他早年使用連環計使八十三萬人馬死於非命為因果。我們都知道歷史上以少勝多的、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成就了諸葛亮、周瑜,更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但有一個人在此戰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此人是誰?他就是龐統。

    在諸葛亮用計之前,龐統就給魯肅講了一計:“欲破曹兵,須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著火,餘船四散,除非獻“連環計”教他釘作一處,然後力可成也。”,後來正是龐統憑著他過人的聰明才智,說服曹操,心甘情願的使用了致八十三萬人馬於死地的連環計。此連環計的成功展示了龐統的能力,但卻也使八十三萬人馬死於非命,這也是造成龐統英年早逝的一個原因。

    龐統之死原因之二是過於大意。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的大軍被阻雒城,打不過去。忽聽過路的張三說有條小路可以繞過去,龐統忙上前請命,願自帶兵馬抄小道。臨走前,他的坐騎忽然發了馬角瘋,將其掀下地來。劉備見到,充分發揚其愛兵如子,將自己所騎的良馬相贈,這馬就是眾所周知的“的盧”。記得誰說的,該坐駕眼下有淚槽,久必妨主。結果在抄小路的過程中,被對方誤認為是劉備,亂箭射死了。如果不是龐統過於大意,過於進取,他不貿然進攻,就不會有後面的錯認被射殺。

  • 9 # 星辰暗湧

    人都會死,關鍵是要死得其所,龐統戰死沙場,光榮地完成了他的使命,腦洞大開一下,如果龐統沒有那麼早死,他和孔明會不會有矛盾衝突呢,臥龍鳳雛是齊名,一時瑜亮也是

  • 10 # 明天你想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

    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

    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我們首先分析下此人性情:龐統小時候為人樸實,但是表面看上去並不聰明。時潁川司馬徽為人清雅而擅長識人,龐統二十歲時前去拜見。

    司馬徽坐於桑樹上採桑,而龐統坐於樹下,倆人相互交談一直從白天說到黑夜,司馬徽對龐統大為驚異,說是南州士子沒有人可以與龐統相比。

    有了司馬徽這句話,龐統漸漸為人所知。所以說此人性情還是比較溫和。

    龐統對於劉備的貢獻: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劉備已經在葭萌關屯駐一年,龐統就戰略問題,向劉備獻上三條密計:“挑選精兵,晝夜兼行直接偷襲成都,

    可以一舉而定,此為上計計也;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將,手下有精銳部隊,而且據守關頭,我們可以裝作要回荊州,引他們輕騎來見,可就此將其擒殺,而後進兵成都,

    此為中計;退還白帝,連引荊州,慢慢進圖益州,此為下計。如果猶豫不前,將會有大難,不能在此地久留。”

    龐統之死: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帶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陽。不久,劉備包圍雒城(現今的德陽廣漢一帶)。龐統率眾攻城,被飛箭射中,

    死去。時年三十六歲。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就流淚。為表彰他的功勳,任命他的父親為議郎,後升任諫議大夫。劉備追賜龐統為關內侯,定其諡號為靖侯。綜上所述可以看出

    龐統非常有才華和謀略,其死因之一是因為劉備此人的性格問題比較猶豫不決,其二是龐統個人原因急於求成,展露頭角,所有導致致死。

  • 11 # 俇攘

    首先諸葛亮想讓他死,畢竟沒有人想有人來分掉自己已經到手的權利和地位。然後劉璋部下張任等肯定想讓他死,既是立功,也是打掉對方一個智囊。再者假仁假義的劉備內心也可能想讓龐統死,因為這樣就有了取西川的藉口。最後龐統也想死,他看清了假仁假義的劉備,當婊子還要立牌坊的行事風格,以自己的生命來成全劉備取西川的目的。

  • 12 # 御前帶刀侍衛

    據三國演義上講,鳳雛搶功心切,新到劉備手下任職,想有點兒作為,怕沒啥功績被人瞧不起,所以在進功四川的戰役中,有點兒貪功冒進。據說,這天早上,萬里無雲,天氣不錯。劉備的大軍被阻雒城,打不過去。忽聽過路的張三說有條小路可以繞過去,鳳雛忙上前請命,願自帶兵馬抄小道。臨走前,他的坐騎忽然發了馬角瘋,將其掀下地來。劉備見到,充分發揚其愛兵如子,愛才如命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將自己所騎的良馬相贈,這馬就是眾所周知的“的盧”。記得誰說的,該坐駕眼下有淚槽,久必妨主。結果在抄小路的過程中,被對方誤認為是劉備,亂箭射死了。其實我覺得劉備之所以哭天摸淚兒的哀悼鳳雛,一個是這人的確是個人才,再一個也算是代劉備躲過一劫,於公於私,劉備都挺傷心的。對了,死在落鳳坡了。這個地名到底在現在哪裡呢?據考證,這地名是編的!

  • 13 # 歷史阿Q

    雖然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可在三國中則不然。三國中的武將雖然有一個排名,但真說起來,除了呂布是公認第一,其他人真是互有勝負。

    武將排名是筆糊塗賬,但文官的排名則沒有那麼難呢。坊間素有臥龍、鳳雛、冢虎、幼麒麟、鬼才、毒士之說。

    所以說,龐統的才智應該是跟孔明齊名的。有人覺得,跟孔明相比,龐統有些浪得虛名。其實不然。

    龐統這個人還是有才的。按照司馬徽的說法,孔明是得其主未得天時;那麼龐統則是,得其主,未得地利。

    我們不是說龐統死在落鳳坡就說他沒有地利,諸葛亮還死在五丈原了呢。龐統這個人一生,套用一句流行的話,始終沒有在對的地方遇到對的人。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_圖

    最早時候,龐統在哪裡謀事呢?大家可能想不到,其實他是周瑜的幕僚。當時,東吳孫堅孫策時代有許多謀士,著名的張昭、魯肅、張紘、顧雍、諸葛瑾、步騭、闞澤等等。其中沒有龐統的名字。可是赤壁之戰最關鍵的連環計就是龐統獻的啊。這時候的龐統,其實是周瑜的幕僚,也就是說,他只相當於周瑜的門客家臣,那時候他甚至還沒有見過孫權呢。

    這個事情被冷眼旁觀的諸葛亮看得非常清楚。所以周瑜死了之後,諸葛亮就跟劉備說,我要去江東弔孝,順便再招幾個人才過來。其實他說的人才就是龐統。

    在諸葛亮到來之前,魯肅把龐統推薦給了孫權。孫權一見面,非常不喜。因為龐統相貌實在是太醜了。

    俗話說,相由心生。這相貌醜陋之人,必定有其心中陰暗的地方。只不過普通人可能難以察覺罷了。

    三國之中一共有兩個醜人,一個是張松,一個是龐統。但兩人都是奇人。張松之奇,在於他有過目不忘之能,因為強行背下《孟德新書》,害得曹操把自己一生的心血當場給燒了。

    張松(?-212年),字子喬_圖

    剛才我們說了,龐統也有大才。可是因為太醜了,不但孫權不喜歡,劉備也不喜歡他。他第一次見到劉備的時候,其實身上揣著兩封舉薦信,一封是諸葛亮寫的,一封是魯肅寫的,可是他都沒有拿出來。

    結果劉備一看,既然是與軍師諸葛亮齊名的鳳雛先生,就安排一個縣長職務吧。結果,龐統就去耒陽縣上任去了。

    上任不久,還被人告狀了。說他天天翫忽職守不務正業。劉備馬上派張飛去問罪,好在有孫乾跟著,沒有鬧出事來。

    龐統一會的功夫就把積壓了一個多月的官司處理完了。然後,拿出了魯肅的推薦信。龐統為什麼始終沒有拿出諸葛亮的推薦信呢?正所謂:持身總被浮名累,涉世無如本色難啊。龐統這個人還是被鳳雛的虛名給耽誤了。他總覺得,自己跟臥龍是齊名的,拿出他的推薦信來,心中總覺得有些不自在啊。

    後來,孔明來了,一場誤會也消除了。龐統被封為了副軍師。

    張松來了,帶來了西蜀地形圖。劉備準備入川,諸葛亮留守荊州。龐統的機會終於來了。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 _圖

    當然,如果按照龐統、張松、法正的計謀,西川似乎是唾手可得。期間,劉備與劉璋的宴席之上,龐統還搞了一場“魏延舞劍”。後來,在劉備的阻止下,酒席宴終於沒有變成鴻門宴。

    那麼,如果按照龐統等人的計謀,西川真得能唾手可得嗎?其實也未必。劉備這個人,考慮事情自然有他獨特的邏輯。他始終打得是百姓牌。因為他跟曹操、孫權不一樣,人家本來就是王公貴胄或者高門大族,他劉備一個編草籃子出身的人,必須要走基層路線。這點,諸葛亮就能理解,但龐統卻未必能理解。那麼讓劉備感覺龐統不對心思的其實還有一件事。

    涪城之戰,劉備大獲全勝。玄德酒酣,顧龐統曰:“今日之會,可為樂乎?”龐統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樂,非仁者之兵也。”玄德曰:“吾聞昔日武王伐紂,作樂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歟?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退!”龐統大笑而起。

    我們看這段話,劉備一生最講究仁義二字,結果龐統卻說他不仁。劉備一生很少動氣啊,這次真是怒了,直接就把龐統逐出去了。結果龐統呢,大笑而起。

    龐統太狂,導致劉備對他心中更加不喜。

    魏延(?-234年)_圖

    劉備手下那麼多將領,沒有誰敢說他不仁。所以這個時候,劉備突然覺得,龐統不是一個自己人。心中生出一股凜凜寒意。

    之後,開始進攻雒城了。結果呢,魏延又不聽將令,跟黃忠爭功,導致整個戰局向著不利於劉備的方向發展。

    你來我往幾個戰役之後,劉備開始對龐統失去了信心。他已經有心召諸葛亮入川了。這,正是龐統最怕的事情。所以,龐統準備加速拿下雒城。恰好此時,諸葛亮來信了。

    信的內容大意是:亮夜算太乙數,今年歲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觀乾象,太白臨於雒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謹慎。

    劉備說,我準備去荊州一趟,跟軍師詳細說說此事。

    龐統說,統亦算太乙數,已知罡星在西,應主公合得西川,別不主凶事。統亦佔天文,見太白臨於雒城,先斬蜀將泠苞,已應凶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進兵。

    那麼說,龐統到底懂不懂太乙數術呢?他當然應該懂。不過,此相是應在他的身上,他自己應該算不出來。這與諸葛亮七星燈延命是一個道理,他怎麼能算出來魏延闖帳呢。

    所以在這個時候,龐統堅決要求進兵。畢竟說,龐統是主帥。劉備雖然是主公,但也要聽主帥的。

    於是,黃忠、魏延為前部,龐統自為中軍,準備前往進攻雒城。

    這個時候,劉備做了一件事,直接把龐統送進了鬼門關。

    徐庶(生卒年不詳),字元直_圖

    還記得徐庶嗎?徐庶當時見劉備的時候,一見他騎的馬就說,此馬名為的盧,將來必妨一主。那麼現在,被妨的正主來了。

    劉備把自己的的盧馬贈給了龐統,然後目送他奔向鬼門關。心中也是甚覺不快。

    果然,埋伏的張任放過了前面的黃忠、魏延部隊,看見騎的盧馬的人過來,當成了劉備。一頓亂箭,射死了龐統。

    龐統死得時候年僅三十六歲,實在可惜,縱觀此人一生,才學的確不在孔明之下,但他的狂傲讓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始終不接地氣。這點與孔明還是有差距的。孔明也很傲氣,但天下大事盡在掌控,他傲氣中透著冷靜,雖然傲氣並不外洩,這叫不怒自威。所以沒有人敢不遵守諸葛亮的號令,魏延也不例外。可是魏延就敢不遵守龐統的號令啊,皆因傲氣外漏,反倒不為人敬重。特別是龐統在劉備面前大笑而去,這傲氣灑了一地,可就再也拾不起來了。主帥拿著主公都不當回事,將官還會聽從你的號令嗎?

    賈詡(147年-223年8月11日)_圖

    縱觀三國之中,如此狂傲之人還有兩個。一個是彌衡毫無目的的擊鼓罵曹,結果冤死在黃祖刀下。還有一個就是張松,在曹操面前也是逞盡口舌之能。結果後來因為沉不住氣,一封書信害了自己全家性命。做為一個好的謀士,用時能出奇謀,棄時沒有怨言,方為有用之才。三國之中,唯有賈詡如此。所以賈詡一生,算無遺策,雖然被稱為毒士,卻一生平安終老。

  • 14 # 士心湘人

    龐統不及諸葛亮心細計穩,沒有想到敵方會 在前 面 山 溝設下埋伏,是中 了 敵 方 的 埋 伏 而 身 亡 的 。

  • 15 # 雲水千江水與月

    龐統選擇了投靠劉備,併為其出謀劃策多取巴蜀,確實是為了報答知遇之恩。在劉備軍事集團中因諸葛亮的早期加入和樹立的威望,暫時很難與諸葛亮同等待遇也需立自己的威望。所以需立功確立自己的地位以便更好的立足下去。因出征前,劉備獻出自己的愛馬,更是堅定龐統的以死報答知遇之恩之心。但也就正是騎著劉備送的愛馬暴露了自己,使自己成了敵軍的眾矢之的,本來就是陷入了伏擊圈,加上“雒鳳坡”地名,自己的道號“鳳雛”不免使他產生了知天命難為想法。

  • 16 # 曾想和你在一起是真的

    龐統只是做出了劉備想做卻不敢做得事情,龐統大義,忠君,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能讓劉備入主西川。不惜付出自己生命給了劉備名正言順進入西川的理由。也不能全盤否定龐統是為了功勞,人都死了要功勞何用。只能說歷史發展趨勢,龐統也不能不死吧。

  • 17 # 長得很臭屁

    龐統(179-214年8月29日),字士元,漢族,荊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才智與諸葛亮齊名,道號“鳳雛”。龐統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時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現於四川省德陽市羅江縣城西的鹿頭山白馬關處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龐統祠墓。祠墓為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龐統中流矢卒後,蜀漢昭烈帝劉備所建。

  • 18 # 傻瓜瓜喝醋

    龐統自尊心強,很要面子,長的不好看,被孫權看輕,被劉備派去當縣令,龐統這個人,需要人抬舉他,供著他,不然他很不爽。龐統死的第一個原因,也是也爭強好勝,諸葛亮已經看出將星隕落,龐統有危險,建議劉備暫停攻打雒城。但是,龐統確認為,這是諸葛亮怕自己立功故意設定的障礙。

    所以龐統不顧天時,堅持出兵,導致了自己命隕落鳳坡

  • 19 # 太祖趙匡胤

    龐統之死,堪稱倒黴的典範。為什麼這麼講呢,原因很簡單,在後漢三國時期,作為謀士的文人,一般不會跑去衝鋒陷陣,在大本營裡跟自己的主公喝喝酒,聊聊天,遇到時期事給“參謀”一下,便就可以了。但龐統卻成了少數死於兩軍陣前的謀士,他的“倒黴”,應該從兩個方面分析:

    首先,龐統與諸葛亮一樣,都是既得其主,不得其時在後漢三國時期的文人中,鳳雛臥龍的才學,可謂盡人皆知,雖然好似“南慕容,北喬峰”一樣,自然有個高地上下,可龐統與諸葛亮的才學,也算是頂尖的了。不過,此兩人都比較倒黴,可以用“既得其主,不得其時”。

    在當時的各路諸侯中,劉備算得上是仁義之主,而且心懷抱負,受人擁戴。如果過個對比,也只有曹操可與劉備相比,是最有希望一統天下的諸侯。可是,劉備的前半生一直顛沛流離,始終難以獲得發展。人過中年,才在荊州獲得了一席之地,此時也難以同強大的曹操相抗衡。就當時的形勢來看,天下早晚是要歸於曹氏的。

    龐統歸附劉備,過了一段十分風光的日子。可是,在進取西川的過程中,卻不得不衝在前頭。他的“衝”,一方面是急於證明自己的才學,以便讓自己在劉備集團站穩腳跟;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劉備手下確實兵少將寡,有時連文臣謀士都不得已而領兵作戰。所以說,歷史給了龐統一個好的主公,卻沒給他一個好的時代。

    其次,龐統被流失射中,是其倒黴的直接表現

    龐統之死,發生於為劉備進取西川的過程中。當時,龐統領兵進圍雒縣,率眾攻城,可惜被為流矢所中。在城市攻防戰中,城上士兵向城下射箭,本屬正常。而按理說,龐統為軍中主帥,也不會愚蠢到跑去城下被對方“射殺”。

    然而,這支不長眼的流矢,卻像長了眼一樣,直奔龐統,並將其斃命了。所以說,人要是倒黴,真的是連喝涼水都塞牙。據載,龐統死後,劉備難受的一塌糊塗,動不動就掉一通眼淚。當然了,當時兼得鳳雛與臥龍,劉皇叔可是一直覺得天下就要歸他所用了,如今痛失一“鳳”,宛如斷其一臂啊。

    所以,龐統死的很簡單,就是被地方流失所傷,因傷勢過重而亡,並沒有人給他設下什麼圈套,他也不是因為騎了的盧馬被誤認成劉備被殺,純屬倒黴。

  • 20 # 小齊剪輯1

    龐統那麼聰明,為何卻輕易死在落鳳坡?背後原因讓人毛骨悚然

    三國名士司馬徽曾言:臥龍鳳雛得其一則安天下。臥龍,我們都知道是諸葛亮,而鳳雛則是龐統。這二人都曾在南陽隱居,並都有經天緯地之才。只是諸葛亮天生長得英俊儒雅,而龐統生的十分奇怪。所以才使得諸葛亮與劉備剛剛見面,便被對方奉為了先生,而龐統投到了劉備帳下,卻只是被派去做了個縣令。

    其實龐統在投效劉備之前,便曾主動投奔過孫權。然而就是因為他長得太醜,所以連孫權的面都沒見著,就算是他在赤壁之戰中成功獻出了連環計,也沒有讓周瑜把他奉為貴賓,頂多做到了門客。雖然此時的龐統完全可以藉著諸葛亮的推薦去劉備帳下,但他卻相當自傲,居然沒吐露真實身份,這才讓劉備“以貌取人”,給派去了縣裡任職。

    後來,劉備知道龐統的身份之後,將其委任為了副軍師,並讓他作為軍事統帥隨自己一起入了西川。據《三國演義》描述,劉備當年入川的時候,手中早就有了張松獻上的《西蜀地形圖》,並且在蜀中有張松、法正等人為內應。所以,龐統的主意是讓劉備直接在席間殺掉劉璋,奪取西川,並且不斷的催促劉備趕快行動。

    但劉備生來愛打“仁義”牌,他對龐統等人的計策十分不認同,覺得那樣違背仁義道德,與自己長期以來塑造的“人設”不符。所以,當龐統連番催促他行動的時候,他大怒的喝退了對方。而龐統卻大笑著走了。要知道,按照《三國演義》對劉備的設定,這種情況是很少出現的,而龐統的大笑而去,則更加使劉備對他產生了不滿情緒。

    然而,龐統畢竟十分聰明。他知道劉備只是礙於自己的面子而不願行動,所以就乾脆幫劉備做了決定。從這點來看,他的性格與諸葛亮有很大的差別,當年劉備堅決不受荊州,諸葛亮也沒有越權決定,但龐統卻在奪取西川之時,做了僭越之舉。實乃犯了“不知敬畏、不明身份”的大忌。最終,在龐統的極力主張之下,劉備的人馬還是對西川發動了進攻。但劉備心裡卻是更加的不滿了。所以沒過多久,他便心生一計,徹底除掉了龐統這個“目無君主”的軍師。大家都知道,劉備當年得到了一匹白馬,名叫的盧。此馬雖然是好馬,但卻能妨主。所以當年徐庶曾勸劉備先讓此馬妨一次別人。但劉備出於仁義,一直沒有實施。但在進攻西川的時候呢,劉備在明知道此馬妨主的情況下,卻把它讓給了龐統去騎,很明顯這是動了殺心。果然,當埋伏在落鳳坡的張任看到騎著白馬的隊伍而來的時候,便以為上面坐著的是劉備,乃亂箭齊發將他射死了。就這樣,年僅三十六歲的鳳雛龐統,居然輕易的就死在了蜀中。按說,龐統作為智謀不輸諸葛亮的軍師,應該也會認得這匹的盧馬。但他還是選擇騎上了那匹馬。或許他是真的察覺到了劉備的憤怒和殺心,而覺得自己以後再難立足於世了吧。所以,有時候太聰明,也要學會收斂,更千萬要懂得敬畏自己的領導。如此才能使自己長久,使事業更好。反之,則得不償失,後悔莫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車主轉彎都不打轉向燈了?難道是素質越來越差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