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養齋
-
2 # 社會娛樂雜談
《國風·周南·關雎》這首短小的詩篇,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著特殊的位置。它是《詩經》的第一篇,而《詩經》是中國文學最古老的典籍。雖然從性質上判斷,一些神話故事產生的年代應該還要早些,但作為書面記載,卻是較遲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說,一翻開中國文學的歷史,首先遇到的就是《關雎》。
通常認為是一首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此詩在藝術上巧妙地採用了“興”的表現手法。首章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想。以下各章,又以採荇菜這一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地相思與追求。全詩語言優美,善於運用雙聲、疊韻和重疊詞,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和寫人狀物、擬聲傳情的生動性。
《關雎》的內容其實很單純,是寫一個“君子”對“淑女”的追求,寫他得不到“淑女”時心裡苦惱,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得到了“淑女”就很開心,叫人奏起音樂來慶賀,並以此讓“淑女”快樂。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詩經》的時代是對貴族的泛稱,而且這位“君子”家備琴瑟鐘鼓之樂,那是要有相當的地位的。以前常把這詩解釋為“民間情歌”,恐怕不對頭,它所描繪的應該是貴族階層的生活。另外,說它是情愛詩當然不錯,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愛情詩。這原來是一首婚禮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讚美新娘、祝頌婚姻美好的。《詩經·國風》中的很多歌謠,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娛樂功能,又兼有禮儀上的實用性,只是有些詩原來派什麼用處後人不清楚了,就僅當作普通的歌曲來看待。把《關雎》當作婚禮上的歌來看,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鐘鼓樂之”,也是喜氣洋洋的,很合適的。
當然這首詩本身,還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態出現的。之所以如此,大抵與在一般婚姻關係中男方是主動的一方有關。就是在現代,一個姑娘看上個小夥,也總要等他先開口,古人更是如此。娶個新娘回來,誇她是個美麗又賢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說自己曾經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討新娘的歡喜。然後在一片琴瑟鐘鼓之樂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滿的婚姻就從這裡開了頭。即使單從詩的情緒結構來說,從見關雎而思淑女,到結成琴瑟之好,中間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來不易的東西,才特別可貴,特別讓人高興。
這首詩可以被當作表現夫婦之德的典範,主要是由於有這些特點:
首先,它所寫的愛情,一開始就有明確的婚姻目的,最終又歸結於婚姻的美滿,不是青年男女之問短暫的邂逅、一時的激情。這種明確指向婚姻、表示負責任的愛情,更為社會所贊同。
其次,它所寫的男女雙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這是一種與美德相聯絡的結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雙重意義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說體貌之美和德行之善。這裡“君子”與“淑女”的結合,代表了一種婚姻理想。
再次,是詩歌所寫戀愛行為的節制性。細讀可以注意到,這詩雖是寫男方對女方的追求,但絲毫沒有涉及雙方的直接接觸。“淑女”固然沒有什麼動作表現出來,“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獨自在那裡“輾轉反側”,什麼攀牆折柳之類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愛得很守規矩。這樣一種戀愛,既有真實的頗為深厚的感情(這對情詩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對於讀者所產生的感動,也不致過於激烈。
以上種種特點,恐怕確實同此詩原來是貴族婚禮上的歌曲有關,那種場合,要求有一種與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稱的有節制的歡樂氣氛。而孔子從中看到了一種具有廣泛意義的中和之美,藉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剋制、重視道德修養的人生態度,《毛詩序》則把它推許為可以“風天下而正夫婦”的道德教材。這兩者視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處。
古之儒者重視夫婦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
在第一層意義上說,家庭是社會組織的基本單元,在古代,這一基本單元的和諧穩定對於整個社會秩序的和諧穩定,意義至為重大。
在第二層意義上,所謂“夫婦之德”,實際兼指有關男女問題的一切方面。“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禮記·禮運》),孔子也知道這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要求。飲食之慾比較簡單(當然首先要有飯吃),而男女之慾引起的情緒活動要複雜、活躍、強烈得多,它對生活規範、社會秩序的潛在危險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論語》)所以一切剋制、一切修養,都首先要從男女之慾開始。這當然是必要的,但剋制到什麼程度為合適,卻是複雜的問題,這裡牽涉到社會物質生產水平、政治結構、文化傳統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也牽涉到時代條件的變化。當一個社會試圖對個人權利採取徹底否定態度時,在這方面首先會出現嚴厲禁制。相反,當一個社會處於變動時期、舊有道德規範遭到破壞時,也首先在這方面出現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關雎》,它所歌頌的,是一種感情剋制、行為謹慎、以婚姻和諧為目標的愛情,所以儒者覺得這是很好的典範,是“正夫婦”並由此引導廣泛的德行的教材。
由於《關雎》既承認男女之愛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有要求對這種感情加以剋制,使其符合於社會的美德,後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發揮,而反抗封建禮教的非人性壓迫的人們,也常打著《關雎》的權威旗幟,來伸張滿足個人情感的權利。所謂“詩無達詁”,於《關雎》則可見一斑。
-
3 # 生命的追問
如何欣賞《關雎》,最好的辦法,就是回憶和回到“初戀”的感覺!這種感覺,最符合孔子對《詩經》的評價——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惟“思無邪”,方解得《關雎》!這也是為什麼把這樣一首詩(孔子修訂),放在篇首的原因。如果這首詩,你找到了初戀的這種感覺,那麼,你也才能找到和回到《詩經》的狀態與時代,讀懂這部偉大的先秦詩歌總集!
當然,每個人初戀的時間段不一樣,從十歲到十幾歲不等,有的可能只有7、8歲,比如寶玉黛玉。所以,從小學就開始讀《詩經》,是最好的年齡段。也是最好的教育和教科書!所以孔子說“思無邪”。
相對來說,女孩初戀會更早一些。但,她們不說。
僅僅從《詩經》裡面女孩的名字,你就知道她們是多麼的美好、多麼的浪漫了:
奕歆、宇涵、盈靜、伊丹、雯安、麗婷、明一、勝玉
嘉鑫、佳晨、純雨、彥蓉、薇嵐、雅靖、芸雅、天佳
麗蒨、可涵、思琦、妍彤、永君、惠寧、華馨、俊穎
雯鈺、冬瓊、永怡、姝慧、珂嘉、夢如、婷方、雪菲
佳琪、怡熹、盈婷、璐瑤、夏萱、琳琳、青秋、泓錦
敏凡、寧致、美婭、莉濤、雲菲、麗嬌、思涵、敏軒
雪華、寶萱、雯珊、佳涵、婭瑤、亦婷、奕可、佳雪
姣瑾、泓瑾、海瑤、美瑞、家穎、奕鳳、美瑛、星文
佳曄、曉懿、家維、佩妤、晨靜、芳蓓、佳妮、芷菡
雅菲、明夢、沛玲、奕雯、松妍、曼雲、夢穎、雅欣
亭清、璟雯、佳琦、惠寧、卓爾、禹彤、遠蓉、棋思
婉玉、詩嘉、津媛、藝歆、叢菲、奕然、雯夢、姝晶
藝昕、瓊涵、玲凌、錦清、佳寧、子文、姝江、敏蕾
子義、雅穎、揚茜、雪妮、靈倩、欣源、思佳、義歆
佩寧、芳雯、雯萱、宣洢、海瑩、彤華、旻瑋、思燕
佩瑜、慧琳、奕歆、子琳
然後,你輕輕的叫一聲她們的名字,即如口齒噙香,如在眼前……
《詩經》,使人迴歸到天真爛漫的初戀時代,讓人心懷一片赤子之心,綽約如處子!那是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啊!
-
4 # 潮打的空城
《詩經》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而《關雎》則是《詩經》中的第一首詩,《關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我認為這是一首優秀的描寫男女之間愛情的詩作,值得我們去讀。
這首詩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來進行解讀,完美的描述了一個青春懵懂的男子對於愛慕女子的愛意。前兩句可以當做一個部分,講述了故事的起由。男子因為在河邊看到了一個美麗的姑娘,由此心生了愛慕之意。開頭便起興,以比的手法來點明瞭愛戀的主題。
中間四句則是寫出了男子對女子愛慕成痴,以至於做夢都有她,夢醒之後輾轉反側。他的腦海中只有那女子採集荇菜之時那婀娜的身姿,不禁讓他夜不能寐。這四句既寫出了對於女子的愛戀之深,又寫出了男子內心的不平靜。這也說明了愛情的真摯。
最後的四句則是表達了男子的心願:希望與那位女子在一起,所以才會以琴瑟、鐘鼓來取悅她。
詩歌特點我們都知道賦比興是《詩經》的主要藝術手法,而《關雎》則是完美的運用了興。就比如開頭的那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既描寫了男子眼前所見的景物,又暗喻了男女求愛,與下文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無縫連線。
此外,大量使用重章疊句也是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這種寫作方式既能增加詩歌的美感,又能夠更好的表現出來主人公的情感。
-
5 # 最初的夢想sun
《國風·周南·關雎》這首短小的詩篇,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著特殊的位置。它是《詩經》的第一篇,而《詩經》是中國文學最古老的典籍。雖然從性質上判斷,一些神話故事產生的年代應該還要早些,但作為書面記載,卻是較遲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說,一翻開中國文學的歷史,首先遇到的就是《關雎》。
當初編纂《詩經》的人,在詩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種用意,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後人的理解,並不認為《關雎》是隨便排列在首位的。《論語》中多次提到《詩》(即《詩經》),但作出具體評價的作品,卻只有《關雎》一篇,謂之“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在他看來,《關雎》是表現“中庸”之德的典範。而漢儒的《毛詩序》又說:“《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這裡牽涉到中國古代的一種倫理思想:在古人看來,夫婦為人倫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須以夫婦之德為基礎。《毛詩序》的作者認為,《關雎》在這方面具有典範意義,所以才被列為“《風》之始”。它可以用來感化天下,既適用於“鄉人”即普通百姓,也適用於“邦國”即統治階層。
《關雎》的內容其實很單純,是寫一個“君子”對“淑女”的追求,寫他得不到“淑女”時心裡苦惱,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得到了“淑女”就很開心,叫人奏起音樂來慶賀,並以此讓“淑女”快樂。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詩經》的時代是對貴族的泛稱,而且這位“君子”家備琴瑟鐘鼓之樂,那是要有相當的地位的。以前常把這詩解釋為“民間情歌”,恐怕不對頭,它所描繪的應該是貴族階層的生活。另外,說它是情愛詩當然不錯,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愛情詩。這原來是一首婚禮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讚美新娘、祝頌婚姻美好的。《詩經·國風》中的很多歌謠,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娛樂功能,又兼有禮儀上的實用性,只是有些詩原來派什麼用處後人不清楚了,就僅當作普通的歌曲來看待。把《關雎》當作婚禮上的歌來看,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鐘鼓樂之”,也是喜氣洋洋的,很合適的,
當然這首詩本身,還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態出現的。之所以如此,大抵與在一般婚姻關係中男方是主動的一方有關。就是在現代,一個姑娘看上個小夥,也總要等他先開口,古人更是如此。娶個新娘回來,誇她是個美麗又賢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說自己曾經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討新娘的歡喜。然後在一片琴瑟鐘鼓之樂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滿的婚姻就從這裡開了頭。即使單從詩的情緒結構來說,從見關雎而思淑女,到結成琴瑟之好,中間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來不易的東西,才特別可貴,特別讓人高興。
這首詩可以被當作表現夫婦之德的典範,主要是由於有這些特點:首先,它所寫的愛情,一開始就有明確的婚姻目的,最終又歸結於婚姻的美滿,不是青年男女之問短暫的邂逅、一時的激情。這種明確指向婚姻、表示負責任的愛情,更為社會所贊同。其次,它所寫的男女雙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這是一種與美德相聯絡的結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雙重意義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說體貌之美和德行之善。這裡“君子”與“淑女”的結合,代表了一種婚姻理想。再次,是詩歌所寫戀愛行為的節制性。細讀可以注意到,這詩雖是寫男方對女方的追求,但絲毫沒有涉及雙方的直接接觸。“淑女”固然沒有什麼動作表現出來,“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獨自在那裡“輾轉反側”,什麼攀牆折柳之類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愛得很守規矩。這樣一種戀愛,既有真實的頗為深厚的感情(這對情詩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對於讀者所產生的感動,也不致過於激烈。以上種種特點,恐怕確實同此詩原來是貴族婚禮上的歌曲有關,那種場合,要求有一種與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稱的有節制的歡樂氣氛。而孔子從中看到了一種具有廣泛意義的中和之美,藉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剋制、重視道德修養的人生態度,《毛詩序》則把它推許為可以“風天下而正夫婦”的道德教材。這兩者視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處。
古之儒者重視夫婦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在第一層意義上說,家庭是社會組織的基本單元,在古代,這一基本單元的和諧穩定對於整個社會秩序的和諧穩定,意義至為重大。在第二層意義上,所謂“夫婦之德”,實際兼指有關男女問題的一切方面。“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禮記·禮運》),孔子也知道這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要求。飲食之慾比較簡單(當然首先要有飯吃),而男女之慾引起的情緒活動要複雜、活躍、強烈得多,它對生活規範、社會秩序的潛在危險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論語》)所以一切剋制、一切修養,都首先要從男女之慾開始。這當然是必要的,但剋制到什麼程度為合適,卻是複雜的問題,這裡牽涉到社會物質生產水平、政治結構、文化傳統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也牽涉到時代條件的變化。當一個社會試圖對個人權利採取徹底否定態度時,在這方面首先會出現嚴厲禁制。相反,當一個社會處於變動時期、舊有道德規範遭到破壞時,也首先在這方面出現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關雎》,它所歌頌的,是一種感情剋制、行為謹慎、以婚姻和諧為目標的愛情,所以儒者覺得這是很好的典範,是“正夫婦”並由此引導廣泛的德行的教材。
由於《關雎》既承認男女之愛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對這種感情加以剋制,使其符合於社會的美德,後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發揮,而反抗封建禮教的非人性壓迫的人們,也常打著《關雎》的權威旗幟,來伸張滿足個人情感的權利。所謂“詩無達詁”,於《關雎》則可見一斑。
-
6 # 槿文
《國風·周南·關雎》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第一首詩,是一首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第一章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想。以下各章,又以採荇菜這一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地相思與追求。全詩語言優美,善於運用雙聲、疊韻和重疊詞,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和寫人狀物、擬聲傳情的生動性。
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出自於天性無論什麼朝代,漂亮的女孩子總是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關雎裡面的窈窕淑女,不僅僅指的是容貌,更偏重於得行。
詩經中有很多讚美女子的篇章,比如《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歌頌的不僅是女子外在的美,更多的是對行為規範的要求,嫁入豪門的女子要求更是嚴格,這點倒是從古至今從未變過。
二、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得不到的當然是最懷念的看見美麗的女子,想要跟她說話,想要追求她,可是迫於社會輿論,苦苦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別人也不知道呀!人們都有一個通病,對輕易得到的東西不懂珍惜,遺憾,往往會記得更深。
三、古代人追求女子其實古代有許多才子追求佳人的故事,比如唐伯虎,他為追求佳人進華府,並寫下藏頭詩:“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秋月溶溶照佛寺,香菸嫋嫋繞經樓。”勇氣可嘉,抱得美人歸是必然的。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篇之作,也是當時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我們讀詩經,就像就像在欣賞一幅美麗的畫卷,畫卷徐徐展開,裡面人物婀娜多姿。
-
7 # 豬豬媽媽隨記
<<關雎>>是一首詩篇,短小而精悍,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特殊的位置。這首詩篇還是在中學的時候讀的,其中最有印象的還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兩句,在記憶中最深刻。首先不說它的文風如何好,我們只談它字面上的意思:“窈窕淑女”是指美麗善良的好女孩,不僅容貌美而且內在美。“君子”指德才兼備者也就是現在的社會好青年。它描述了一個君子看到淑女後對她情不自禁的追求和追求過程中的心裡變化,同時也向我們傳達了青年男女那份強烈而又真誠的愛,這份愛是沒有任何雜質,是最純潔是最乾淨的,也是我們現在人的愛情標杆~
-
8 # 江湖夜雨92
愛情是人間最美好,最聖潔的感情,《關雎》是一首愛情詩,它是三百篇的開山之作,地位非常高,詩歌寫一位男子對心儀女子的深切思慕,熱烈嚮往,和大膽的追求。全詩洋溢著浪漫情懷。原詩如下: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第一章,總領全文,寫文靜美好的姑娘,是君子的佳偶。首句用了起興的手法,興,就是借他物引出所要吟詠的事物。用成雙成對的關雎鳥,在沙灘上互相和鳴,引出,文靜,善良,美好的姑娘是小夥子的絕佳配偶。從此,窈窕淑女,便成為稱呼美女的專用詞語。
第二三章,寫男子對姑娘的深切思慕,和求之不得的苦悶。小夥子站在河邊,看著河水中高高低低,左右流動的水草,不禁想到,心中的姑娘,不就像荇菜一樣難以採摘嗎?這裡不僅用了起興,還有比的意思。寤,是一個會意字,意為在房屋裡,躺在床上,能明顯感到一個我的存在,指睡醒。寐,指未能感到自己的存在,意為睡熟了。悠哉,指思念綿長。所以,這兩章重點渲染了,男子日夜思念,輾轉反側,不能入睡的憂思。一個輾轉反側,把男子的思慕之情刻畫的生動形象,淋漓盡致。
第四五章,描寫了取悅姑娘,及求而得之的喜悅。琴瑟友之,說明兩人已經有譜了,男子為女子彈琴鼓瑟,以取悅姑娘。仍用採摘荇菜來起興。後來的敲鐘打鼓,明顯不能為一個人所為,應該為多人奏樂,這也許是男子求而得之,迎娶姑娘的熱鬧場面。
結束語:對愛情的渴望是人間最純潔的感情,本詩應該是一首單純的愛情詩。孔子選編時,把它放在首位,可見對它的肯定,認為它思想純潔,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雖然有深刻細微的憂思,但也不失剋制,理性,平和。 -
9 # 青辰zq
前言
關雎怎麼賞,想想自己初戀時的暗戀。那種欲求不得,矇矓羞澀最終愛意戰勝羞澀勇敢求愛。
詩經數千年前民間就流傳民歌,孔子把它們集合在一起,聚成我國不朽的經典《詩經》。
而《關雎》是孔子在3000千多首詩中放在首章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孔子曾言:食也、性也。食性為人類生存之根基此不可避免,不可避免來代表可以放縱自己,輕挑隨意反之應該有一個度,過度即有害。
孔子言:不學詩無以言
孔子在論語裡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關雎》是“思無邪”的典型典範。
關雎在我看來《詩經》是不用加翻譯成現代文之類的,《關雎》亦然如此。
關雎本身就很美我們只需要欣賞就行了不用畫蛇添足。
《關雎》所詭域講述的是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一位採風的君子無意中遇見一位正在採荇菜的淑女,她美麗大方,他被她深深的吸引住,愛意讓他想衝上去表白,但是清醒過來的他卻顧慮重重,左思右想卻羞於開口,他對她的愛意內斂含蓄,身體上悸動思想上的羞澀,他既不敢面對她更加不敢表白,每天讓自己沉浸在幻想中,終日沉淪不可自拔,最後當愛意戰勝一切誰不能阻止他勇敢的求愛。
這其實就是我國傳統的愛慕方式,矜持、羞澀、樸素而臻至、純潔而珍貴,愛在心頭口難開,說白了就是暗戀。
最後我們來感受一下這首詩的魅力吧。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
10 # 文鸞竹
大家對《詩經》都是很熟的,這首“國風.周南.關雎”是其中的一篇,如果僅單存從這首詩內容的角度閱讀,無疑它是一首別具一格的男女戀愛抒情詩。從美學欣賞的角度,作為文學作品,前人對這首詩評論說是:“人倫之始,樂而不淫”。這就很好理解,這首詩含有男女追求,嚮往美好的愛情婚姻,成家立業的意思。這首詩興而有比,含而不露,又以賦的手法,直抒胸臆,確實是一篇比較好的佳作。 整篇詩,共分五章,每章四句。首章興而比,以睢鳩之聲起興,含有和鳴的睢鳩和男女唱和之意,這是比。“窈窕淑女”點題“君子好逑”,申述男女當匹配。二、三章“參差荇菜”點明是在水邊,與下文相映照,美景與人美,追求與相思,嚮往與苦惱。四、五章以荇菜起興,描寫男求女的行為,以琴瑟親近她,以鐘鼓娛樂她,在美妙的樂曲聲中談情說愛,給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間。這首詩以寫實的手法,展現了、河洲、水邊、睢、荇菜,詩中有畫、畫裡傳情,襯托出淑女優雅的身姿。確實是一首絕妙的抒情佳作。
-
11 # 大境門內外
《關雎》是《詩經》的第一篇。先賢們編《詩經》把這首愛情詩冠於三百篇之首,為後世文學表現愛情這一主題確定了基調——讚美純情真愛,頌揚堅貞不渝,倡導對女性人格的尊重,對中國古代愛情詩歌的興盛起了好的開端,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與古希臘神話中有關愛情的描寫相比,中國古詩詞中對於愛情主題的表現更富於一種人性美。 男女相悅,是人的天性,也是人類幸福生活的象徵,傾注真愛,付出真情,愛情的果子才會甜美。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到,自打男主人公在河邊看到那位採摘荇菜的“窈窕淑女”之後,食不甘味,夜不成眠。姑娘採荇菜的每一個動作都定格在了男主人公的大腦裡了,睡不著時,他一遍又一遍地回想著姑娘採荇菜時“流”、“採”、“芼”那些不同的動作——在他的心中,淑女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那麼美好,想起來讓人心裡甜蜜蜜的。男子已深深愛上了那位姑娘,他該怎麼辦呢?“琴瑟友之”。他想用為姑娘彈琴、唱歌這種辦法來接近姑娘,贏得姑娘的芳心。這樣想著,他彷彿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於是在陶醉中甜甜地睡著了。連日來的相思使他一直失眠,今夜好不容易睡著了。睡著後他做了一個甜蜜蜜的夢,夢中,他騎著大馬,帶著迎親的隊伍,吹吹打打,將那位他日思夜想的姑娘娶回家了——“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從藝術手法上看。首先,詩歌首章的前兩句以詩人眼前所見的事物起興,並且以對愛情忠貞不渝的關雎鳥作比,比興結合,既突顯了主題,又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據說關雎這種水鳥雌雄情感專一,如果一個死了,另一個就憂思不食,憔悴而死,極篤於伉儷之情。詩人藉此來作比和起興以增強藝術效果,同時表現對真摯愛情的讚美,選材可謂頗具匠心。其次,詩歌採用渲染的手法,讓男主人公輾轉反側的場景和姑娘採荇菜時優美的動作兩幅畫面不斷地互動出現,表現出了男主人公對淑女痴情真愛的刻骨銘心。再次,遣詞造句頗顯功力,如用“流”、“採”、“芼”這些不同的動詞來描寫姑娘採荇菜的動作,用“悠哉悠哉,輾轉反側”來表現相思的纏綿等,都用得恰到好處。
-
12 # 木山文
這首詩是詩經的第一篇,為人們所熟悉。最早人們認為它是歌后妃之德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逐漸被解釋為普通的愛情詩。
看來,支援這種觀點的人又有了。
我在這次回答中"述而不作",在兩種觀點中各選一則,再選一段譯文,以饗同好。
"朱熹集傳":女者,未嫁之稱,蓋指文王之妃太姒為處子時而言也。君子,則指文王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用之文王,生有聖德,又得聖女姒氏以為之配。宮中之人,於其始至,見其有幽閒貞靜之德,故作是詩。言彼關關然之雎鳩,則相與和鳴於河洲之上矣。此窈窕之淑女,豈非君子善匹乎?言其相與和樂而恭敬,亦若睢鳩之情,摯而有別也
戴君恩:"讀風臆評"
詩之妙全在翻空見奇。此詩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盡了。都翻出未得時一段,寫個牢騷憂受的光景;又翻出已得時一段,寫個歡欣鼓舞的光景;無非描寫"君子好逑"一句耳。若認做實境,便是夢中說夢。……局陣妙絕,分明指點後人作賦法。
黃惟庸譯文
看呵,那一隻只的水鳥,
在那河中的淺諸上關關地和鳴著。
他們多麼歡暢呀!
他們多麼美滿呀!
我那溫和可愛的人兒,
她算是我理想中的良伴。
但我何能和她在一處景物悠閒的地方,
此鳴彼和,
也如那河中水鳥一般,
共鳴共處呢?
看啊,那長短不齊的荇菜,
他們隨著河中的流水,
左邊在流 ,
右邊也在流。
我那溫和可愛的人兒,
我迫著我內心的需要,
醒中在求,
夢中也在求。
我知道,我這樣的空自求著是求不到的。
可憐我除了一日十二時,
時時不能去懷外
那有旁的法子呢?
呀,相思無極,
竟讓我坐臥難安不能自主了!
那長短不齊的荇菜,
我何必眼看它流著呢?
我將駕我的小舟,
往河的左邊右邊去採它,
我那溫和可愛的人兒,
我何必只自徒求苦思呢?
她必定喜聽音樂 ,
我將攜我的琴瑟去親近她。
那長短不齊的荇菜,
不定是莖莖都可用的;
我將在河的左邊右邊,
細細地選它採它。
我那溫和可愛的人兒,
她必定喜歡音樂;
但我那琴瑟的聲音,也許不是她所好的,
我將用我的鐘鼓去娛樂她。
-
13 # 北國的牛1158
詩經,的美在於它用了非常簡潔利落的言語,且直接的講述生活中常有的男女之間的愛慕和相思,其在這種情況下的行為表現。在語言的功能上盡其能的展示了這個時期詩經獨特魅力。
中國古語言文學,雖與現代文學有很大程度的區別,但在表達上,詩經的畫面感,和想像空間極大,讀完更多的是思考,想象。而現代文學有些一遍根本不能在那這繞口的語法,和詞彙裡理清楚作者的意思。讀之困之!
現代文學,詞多,字多,語法多,雖有其多樣化,但在與詩經的表達上,更容易引起人們的思考,這是我對詩經語言的個人賞析。
至於文中內容和用詞字的擇別,還有表達意境很獨特,也很幽美,更是透過生活化的真實情景,是對情感的展現。情竇初開的愛慕,輾轉反側的相思,都是沁心,和鳴!
-
14 # 老釣叟74730334
《關雎》為詩經開篇第一首,雲“后妃之德也。"男婚女嫁,人倫之大者。詩三百,一言以蔽之,無邪。不是見不得人的事,男,女之愛,是永恆的主題。體現了夫子編篡詩經中以人為本的精神。在《詩經六論》中,概要一指出了內容和手法為風,雅,頌,賦,比,興。現以l此標準淺析《關雎》。
首先,它屬國風,民歌類,周朝南方民歌。記載風俗民情。起句採用了比興手法,用形象的描寫,勾勒了河中小島上求偶時,相向,鳴叫的關雎鳥,然後再說到君子求淑女。比興,先言他物,再引出要說的事物。《白毛女》中的北風吹,雪花飄,引出年來到。陝北民歌中的東方紅,太陽昇,引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可見詩經對後世影響多麼深遠。第二聯引出主題內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身材阿娜漂亮的女子,青年後生特別喜歡追求。接著採用排比,反覆,鋪陳的修辭手法,把不得,反側,友之,樂之,追求過程記錄完整地記錄下來,成為追求愛情精典之作。《詩經》是現實主義詩歌之源,值得後人學習,借鑑,傳承。
-
15 # 江河在茅臺
感謝邀請個人賞析:表達的內容很好理解,簡單直白,寫一位“君子”對“淑女”的追求。我覺得用於現在不管是女子還是男子對於喜歡的物件表達出來的心境過程,大致心境也是這樣子的吧。我們突然一天喜歡上一個人,覺得很適合自己的審美風格,那就是自己心中的淑女(君子)。整天思來想去都是這個人的影子,比如詩中的寤寐求之,輾轉反側,其實當初我自己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也是這樣的,現在回想起來這個過程真是美不勝收。後面表達的應該就是我們想得到心悅者的關注,自己表現出來的各種行動,換言之我就是要在對方面前去展現自己,讓她(她)注意到我,中間必須要經歷一番周折,至於結束怎樣?我也猜不到啦。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Ospreys
Hark! The ospreys merrily call
On the islet off the river shore.
The girl is lovely and slenderly tall,
Whom the gentleman would adore.
The water plants are long and short,
Here and there they can be sought;
The lovely girl is slenderly tall,
Day and night he would her recall.
The first courtship comes to bay,
He longs for her wildly night and day.
The lingering longing grips him tight,
He tosses, unable to sleep at night.
The water plants are long and short,
Here and there they can be caught;
The lovely girl with frail appeal,
He’ll befriend with zither and zeal.
The water plants are long and short,
Here and there they can be stored.
The lovely girl is slenderly tall,
With bells and drums he wins her after all.
-
16 # 小心翼翼獲得滿分
《國風·周南·關雎》這首短小的詩篇,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著特殊的位置。它是《詩經》的第一篇,而《詩經》是中國文學最古老的典籍。雖然從性質上判斷,一些神話故事產生的年代應該還要早些,但作為書面記載,卻是較遲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說,一翻開中國文學的歷史,首先遇到的就是《關雎》。 通常認為是一首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此詩在藝術上巧妙地採用了“興”的表現手法。首章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想。以下各章,又以採荇菜這一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地相思與追求。全詩語言優美,善於運用雙聲、疊韻和重疊詞,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和寫人狀物、擬聲傳情的生動性。
《關雎》的內容其實很單純,是寫一個“君子”對“淑女”的追求,寫他得不到“淑女”時心裡苦惱,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得到了“淑女”就很開心,叫人奏起音樂來慶賀,並以此讓“淑女”快樂。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詩經》的時代是對貴族的泛稱,而且這位“君子”家備琴瑟鐘鼓之樂,那是要有相當的地位的。以前常把這詩解釋為“民間情歌”,恐怕不對頭,它所描繪的應該是貴族階層的生活。另外,說它是情愛詩當然不錯,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愛情詩。這原來是一首婚禮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讚美新娘、祝頌婚姻美好的。詩經·國風中的很多歌謠,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娛樂功能,又兼有禮儀上的實用性,只是有些詩原來派什麼用處後人不清楚了,就僅當作普通的歌曲來看待。把《關雎》當作婚禮上的歌來看,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鐘鼓樂之”,也是喜氣洋洋的,很合適的,當然這首詩本身,還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態出現的。之所以如此,大抵與在一般婚姻關係中男方是主動的一方有關。就是在現代,一個姑娘看上個小夥,也總要等他先開口,古人更是如此。娶個新娘回來,誇她是個美麗又賢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說自己曾經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討新娘的歡喜。然後在一片琴瑟鐘鼓之樂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滿的婚姻就從這裡開了頭。即使單從詩的情緒結構來說,從見關雎而思淑女,到結成琴瑟之好,中間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來不易的東西,才特別可貴,特別讓人高興。 這首詩可以被當作表現夫婦之德的典範,主要是由於有這些特點:首先,它所寫的愛情,一開始就有明確的婚姻目的,最終又歸結於婚姻的美滿,不是青年男女之問短暫的邂逅、一時的激情。這種明確指向婚姻、表示負責任的愛情,更為社會所贊同。其次,它所寫的男女雙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這是一種與美德相聯絡的結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雙重意義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說體貌之美和德行之善。這裡“君子”與“淑女”的結合,代表了一種婚姻理想。再次,是詩歌所寫戀愛行為的節制性。細讀可以注意到,這詩雖是寫男方對女方的追求,但絲毫沒有涉及雙方的直接接觸。“淑女”固然沒有什麼動作表現出來,“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獨自在那裡“輾轉反側”,什麼攀牆折柳之類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愛得很守規矩。這樣一種戀愛,既有真實的頗為深厚的感情(這對情詩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對於讀者所產生的感動,也不致過於激烈。以上種種特點,恐怕確實同此詩原來是貴族婚禮上的歌曲有關,那種場合,要求有一種與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稱的有節制的歡樂氣氛。而孔子從中看到了一種具有廣泛意義的中和之美,藉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剋制、重視道德修養的人生態度,《毛詩序》則把它推許為可以“風天下而正夫婦”的道德教材。這兩者視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處。
古之儒者重視夫婦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在第一層意義上說,家庭是社會組織的基本單元,在古代,這一基本單元的和諧穩定對於整個社會秩序的和諧穩定,意義至為重大。在第二層意義上,所謂“夫婦之德”,實際兼指有關男女問題的一切方面。“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禮記·禮運》),孔子也知道這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要求。飲食之慾比較簡單(當然首先要有飯吃),而男女之慾引起的情緒活動要複雜、活躍、強烈得多,它對生活規範、社會秩序的潛在危險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論語》)所以一切剋制、一切修養,都首先要從男女之慾開始。這當然是必要的,但剋制到什麼程度為合適,卻是複雜的問題,這裡牽涉到社會物質生產水平、政治結構、文化傳統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也牽涉到時代條件的變化。當一個社會試圖對個人權利採取徹底否定態度時,在這方面首先會出現嚴厲禁制。相反,當一個社會處於變動時期、舊有道德規範遭到破壞時,也首先在這方面出現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關雎》,它所歌頌的,是一種感情剋制、行為謹慎、以婚姻和諧為目標的愛情,所以儒者覺得這是很好的典範,是“正夫婦”並由此引導廣泛的德行的教材。 由於《關雎》既承認男女之愛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對這種感情加以剋制,使其符合於社會的美德,後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發揮,而反抗封建禮教的非人性壓迫的人們,也常打著《關雎》的權威旗幟,來伸張滿足個人情感的權利。所謂“詩無達詁”,於《關雎》則可見一斑。
-
17 # 禾木兮
《國風·周南·關雎》
首先《國風·周南·關雎》取自於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收錄了我國從西周到春秋約五百年的詩歌。
一、國風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又稱《國風》,它收集多為周代各地的民間歌謠,內容主要涉及婚戀、農事、戰爭等方面。
《國風》中收集的是當時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幽風等計15個地區的民間歌謠,通俗地講,國風即是當時各國的流行歌謠。
二、周南
“南”最早是一種樂器名稱,後來成為一種地方曲調,被稱為“南音”,當時南音流行於江漢流域,所以將這些地方及含有南音的歌詞統一命名為“周南”。
三、關雎
原文: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賞析:
首先你要腦補當時的畫面,這是當時流行在周南等地的一首愛情歌謠: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譯:關關和鳴著的水鳥,在河中的小洲上,美麗的女子,少年好想追求啊。(關關:雎鳩和鳴聲)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譯:長短不齊的荇菜,左右搖擺著等待摘取,美麗的女子啊,日思夜想要去追求。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譯:沒有追求上,白天黑夜地想,這綿綿不斷的想念啊,讓人整夜都睡不好。
參差/荇菜,左右/採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譯:長短不齊的荇菜,左右去摘它,美麗的女子,彈琴鼓瑟去親近她。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譯:長短不齊的荇菜,左右去擇取它,美麗的女子,敲鐘擊鼓去取悅她。
歌詞的大意:
一位年輕的少年喜歡上一位美麗的女子,聽著兩情相悅的鳥兒的和鳴,想起了自己的心上人,這份思念就象水荇菜一樣不絕如縷,無法排解,由這份相思,逐漸過渡到向心上人去表白,進而能與心上人結成恩愛夫妻,琴瑟和鳴,並幻想著婚禮上鐘鼓齊鳴之喜慶。
評析:
《關雎》作為《詩經》的第一篇,從側面印證了愛情是文學永恆的主題,文中未言其如何痛苦,只通過“寤寐思服,輾轉反側”來表現,未言求得後如何喜悅,只是想象“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其中“友”字與“樂”字又各有側重,全詩不失含蓄又富有深意,借用孔子對《關雎》的評價“哀而不傷,樂而不淫”。
-
18 # 一朵芙蓉著秋雨
《關雎》我想很多文人墨客均會不由自主脫口而出這是一首愛情詩,生動鮮明地描繪了一段甜蜜愛情故事。說得過去,但我認為理解不夠深度及廣度。究其根源這是一曲“西周貴族婚典樂歌”,是“韶樂”範疇。是一對璧人步入婚姻殿堂時,男方為答謝美麗善良女子答應嫁其為妻的“稱讚女子貌美行端德正,祝頌婚姻美滿的歌曲”。為何這麼理解呢,在下不才,淺顯說明一下。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註釋:(1)關關,狀聲詞,形容鳥叫聲。(2)逑,配偶。(3)君子,貴族男子,《詩經》中指有官位的男子;本詩指妻子對丈夫的稱謂。(4)流,撈取。(5)窈窕,指內有氣質,外有儀容莊重典雅的美麗女子(6)服,想念,思,語氣助詞如《楚辭》中“兮”字。(7)悠,持續,悠哉,可指長夜漫漫,也指思念悠長。(8)友,親近。(9)芼,擇取。(10)樂,令其愉悅。
譯文:雎鳩相伴河水中的小洲上,關關和鳴,悅耳動聽;那德端貌美善良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荇菜參差不齊,從左到右撈取;那德端貌美善良的女子,不管睡著還是醒著不停地暗戀著。
默默暗戀卻得不到,不分晝夜不停地思念;這種強烈的思念長時間縈繞心間,弄得食不甘味,寢不安眠翻來覆去睡不著。
荇菜參差不齊,從左到右採摘;那德端貌美善良的女子,琴瑟和鳴去親近她。
荇菜參差不齊,從左到右擇取;那德端貌美善良的女子,用鐘鼓升歌讓她愉悅。
淺析:一、《詩經》分《風》《雅》《頌》三大類。《風》是“國風”,是周朝各國當地民間歌曲集;《雅》分《小雅》《大雅》是周朝貴族創作的正統雅樂;《頌》是宮廷宗廟祭祀時的頌樂歌舞。本文是《詩經•周南•關雎》屬於“歌曲”無疑。
二、本詩“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在自己的婚禮慶典上能“琴瑟和鳴”“鐘鼓升歌”笙壎合奏禮樂齊鳴看來婚慶主人身份高貴,地位尊崇。原因是周朝禮樂制度等級森嚴,法度嚴明。
三、“君子好逑”中的“君子”不是現今的“翩翩君子,謙謙君子,正人君子”之意,而是“當朝貴族”,有官位的男子,也就是當朝貴族無疑了。“窈窕淑女”指內有氣質,外有儀容端莊典雅的女子,不是官宦之女,最起碼也是“大家閨秀”了,可見在當世女子地位也不低。這兩人的婚慶典禮配得上“琴瑟和鳴,鐘鼓升歌”。
四、本詩表面看似讚頌美好愛情,美滿婚姻的,但其實質是頌揚禮法制度下怎樣婚姻才是美滿婚姻的完美婚姻思想。“不逾矩,不越禮”,一對璧人最終步入婚姻殿堂必須歷經“相識,相知,相戀,相愛”的過程。先識“君子好逑”,再知“寤寐求之”,後戀“琴瑟友之”,最後婚配“鐘鼓樂之”。婚慶後“鐘鼓樂之”讓她天天開心快樂。用一句時髦語說“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不道德的”。本詩一對璧人歷經婚姻的全部過程最終修成正果,有教化萬民典範之功效。
五、戀愛雙方相互瞭解是個慢熱過程。從“左右流之”到“左右采之”最後“左右芼之”。不像現今有什麼“閃婚”之說,見上一面還不甚瞭解就登記結婚,美其名曰“一見鍾情”,很多沒過多久就離婚了。對待婚姻草率不負責任。而周朝禮制在對待婚姻上是慎重周到的。
“願全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
19 # 閒雲野鶴走天涯
《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國風·周南》[1]是《詩經·國風》中的部分作品,包括《關雎》等十一首詩,有東周作品,也有西周作品。武王滅商後,地域擴大,為加強統治力量,西周初期周成王時代,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分陝(今河南陝縣)而治。“召公既相宅,周公往營成周。”(《書·洛誥》)陝縣以東為周公管理,周公居東都洛邑(即成周),統治東方諸侯。《周南》當是周公統治下的南方地區的民歌,範圍包括洛陽(其北限在黃河)以南,直到江漢一帶地區,具體地方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由於採集地域廣闊,又不便國自為編,故統稱“南”以示南國之詩
-
20 # 詩情畫意白蘋洲
《詩經》之《關雎》
一、作品原文:
關雎/先秦:佚名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二、作品簡介:
《關雎》選自《詩經.周南》。“周南”是“國風”之一。後人認為所收大抵為今湖南、河北之間的民歌,頌揚周德化及南方。
三、內容理解:
關關鳴春雎鳩鳥,在那河中小洲島。姑娘文靜又秀麗,君子求她結情侶。
長短不齊青荇菜,姑娘左右採呀採。文靜秀麗好姑娘,朝朝暮暮把她想。
追求沒能如心願,日夜渴慕思如潮。相憶綿綿恨重重,翻來覆去難成眠。
長短不齊青荇菜,姑娘左右採呀採。文靜秀麗好姑娘,琴瑟傳情兩相愛。
長短不齊青荇菜,姑娘左右把它撿。文靜秀麗好姑娘,鐘鼓齊鳴換笑顏。
四、主旨梳理:
這首詩描寫了一位男子對心上人的思念與追求的過程,描述了在愛情過程中的苦悶與歡樂,表現了古代青年男子對愛情或其他美好事物的大膽追求。
五、特色品鑑:
1、運用起興的手法
本詩運用起興的手法。起興,作為《詩經》中經常使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就是觸景生情,因事起興。比如這首詩寫雎鳩鳥鳴叫,即象徵男歡女愛。
2、採用雙聲疊韻詞
本詩採用雙聲疊韻連綿詞,以增強詩歌音調的和諧美和描寫人物的生動性。比如“窈窕”,是疊韻;“參差”,雙聲;“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本詩用這類詞語修飾動作,如“輾轉反側”;模擬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寫景物,如“參差荇菜”。這些詞語的運用無不活潑逼真、聲情並茂。
六、心靈感悟:
從《關雎》可以看出,先秦之時,情竇初開的青年男女在表露相思之情時是非常坦率、毫不掩飾的。在面對真愛時,現代人相對來說反而少了那份勇敢。“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也成為歷代相互傾慕的青年男女表達內心感情的一種方式,眾所周知的就有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千古佳話,司馬相如在卓府的一曲《鳳求凰》換來了卓文君的跟隨。
七、“愛情”詩文名句:
1、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卓文君《白頭吟》
2、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
3、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卜算子》
4、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迢迢牽牛星》
5、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
6、天天多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長恨歌》
7、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8、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蘇軾《江城子》
9、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陳叔達《自君之出矣》
10、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李白《三五七言》
回覆列表
《國風•周南•關雎》是《詩經》的代表篇目,詩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被廣泛流傳。但要賞析這首詩,首先要讀通,注意詩句中主要字詞的讀音,注意詩歌的句讀和節奏,反覆誦讀,力求成誦;其次要讀懂,弄清楚詩句的意思,讀懂整首詩內容和情感,把握詩歌的意境;另外,要抓住詩歌中所運用的比興手法,體會詩經語言重章疊句的語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