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2
回覆列表
  • 21 # 霞露薌灃

    我們經常在古裝劇中見到風流才子們在遇到心怡的女子時,摺扇吟唱:“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似乎在歷史的時空裡,這句詩始終在不停地迴響,從未止歇。

    這首詩的內容雖然從幾千年前,便被各種注本昇華為吟詠“后妃之德”。但幾千年過去了,人們吟著這首詩,不是因為它的莊重典雅,而是因為它的簡單。

    人皆有愛美之心,這種人性的自然衝動牽引著詩情,牽引著種種藝術的前行。它樸實無華地描繪出人們對美的追求,對愛的渴望。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那雌雄和鳴的關雎告訴人們,結婚的時間到了。見到身姿曼妙,賢惠舒雅的女子,男子怦然心動。自然法則再一次彰顯出它的魅力。那就是他的好配偶,為了她,夜不能寐,輾轉反側。第二天一早醒來,彈琴鼓瑟、敲鐘擊鼓,在音樂的流動中,奏出一篇愛的華章。

    古往今來,人們不停吟唱這首詩。為其愛的直接,為其愛的執著,也為其洗盡鉛華、不飾雕琢的純真質樸。在充滿慾望的現代都市裡,我們更需要這種浸染了田野氣息的愛情。

  • 22 # 默深

    如何賞析《國風·周南·關睢》

    《關睢》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鳳求凰版的愛情詩篇,但是關於原意,卻不是那麼容易說清楚的,後代有的說是寫文王想念她的未婚妻姒氏。也有的說是頌揚姒氏寬容不妒,體現女子德行的美好。眾口不一,我將為您用2000字左右來進行詳細解答:

    關雎釋意

    魚鷹“關關”地叫著,在河中的沙洲上,那位漂亮的淑女,正是君子的追求對像。

    水中有荇菜叢生,一棵一棵隨水飄搖,那位漂亮的淑女呀,我整日整夜都在想她。

    想念雖是徒勞,卻一刻也無法忘記,這樣也不知過了多久,我整夜的輾轉難眠。

    水中有荇菜叢生,一棵一棵地採下,那位漂亮的淑女呀,我彈琴鼓瑟與她相伴。

    水中有荇菜叢生,一棵一棵地拔下,那位漂亮的淑女呀,我鳴鐘擊鼓使她歡樂。

    01【字義】

    《詩經》一共有三百零五篇,《關睢》居全詩之首。五倫之中,夫妻感情是最密切的情感,被古人看作終身大事,新婚是一對男女生活起點,也是種族繁衍、萬物開始的象徵。所以《關睢》能成為《詩經》之首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首詩的第一句就極為費解,睢鳩是一種水鳥猛禽也稱魚鷹,叫聲刺耳,按起興手法來說:如果說看見魚鷹,聽見它的叫聲而想起自己的夢中情人,這種聯想不免給人驚悚感,不管當時的人審美觀念如何,按這種匪夷所思的聯想方式來講還是有些違揹人性的,所以推測這個聯想還有別的層面意思。

    《毛詩正義》卷一:睢鳩,王睢也,鳥摯而有別,水中可居者洲。后妃說:“樂君子之德,無不和諧,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關睢之有別焉,然後可以風化天下,夫婦有別則父子親,父子親則君臣敬,君臣敬則朝廷正,朝廷正則王化成。

    可見睢鳥的生活習性:生有定偶而不相亂,偶常並遊而不相狎。這首詩應該是按這個想法作為比喻,按儒家正統觀念選擇,所以《關睢》作為《詩經》第一篇,意義之所以重大,原因就在這裡,此鳥非彼鳥。

    02【雜識】

    1、 幾個比較有趣的詞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這是至今沿用較為經典的一個形容美女的詞彙,而據《說文約注》的說法,窈窕的本義都是形容洞穴幽深寬敞,所以在這裡也可以引申為形容宮室幽深,指大家閨秀。

    2、 而君子好仇,“好”字經常被作讀為第四聲,作動詞,就與仇字相悖,所以要讀第三聲才對,“仇”也作“逑”,漢石經即作“仇”,本字當做兩鳥相背的樣子,讀音都是“求”,是伴侶,配偶的意思。“古來好的配偶叫妃,不好的配偶叫仇”,後來在聞一多《詩經新義》曾經論證這一點,“好仇”就是配偶,匹配之人,而不是“好的配偶”。

    3、詩中所指君子還是有一定爭議的,大部人認可這裡的君子指的是人格中的上等人,因下文的琴瑟鐘鼓,周代是個禮制社會等級森嚴,類似的物件都是與貴族等級掛鉤的,超標就算僭越,而根據東漢經學大師鄭玄對《儀禮》的註釋,只有天子和諸侯才能用到鍾,大夫和士只能用鼓,所以《關睢》裡描寫的君子應該不是普通的貴族。

    03【考釋】

    《國風》部分屬於民歌,詩歌裡講“參差荇菜,左右采之”,荇菜是一種水中的野菜,那麼採荇菜顯然不是天子和諸侯會親自去做的事情,由此推斷三種可能:

    1、是天子、諸侯路過看到採荇菜,聯想起了夢中情人,覺得自己應該把心中的美女給”採“回來。

    2、這首詩由民間傳入上流社會,然後經過改良加工,終於有了現在的樣子。因為前半段部分讀起來還是朗朗上口,很有音樂感的,而無論從口頭文學的流傳過程來看或者從文獻傳承來看這都是很有可能的。

    3、“採荇菜”可能只是存在於君子的癔想之中,而君子“寤寐求之”的也未必就是一位採荇菜的姑娘,而只是相思的前奏曲,暗示出一種強烈、深沉而纏綿的思念之情。

    對情感的形容:

    文中採荇菜共有三個層層遞進之舉”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筆之,“從看到荇菜在水裡隨著水流動,直到筆之,才是真正的採下來,可以說採也是左右尋找的意思,而筆才是真正的動上手。與後面的”君子好仇,寤寐求之、輾轉反側。“是個相對應的思慕過程。

    這首詩看起來是個大團圓結尾,”琴瑟友之“和”鐘鼓樂之“,許多注本都說這是君子如願以償,和那位窈窕淑女成婚了,琴瑟與鐘鼓都描寫婚禮上的歡慶場面,於是說這是一首婚禮詩或賀婚詩。其實這種解析卻犯了以今度古的錯誤了:現代婚禮,都是非常喜慶的,吹拉彈唱熱鬧非凡,然而這種婚俗是隋唐之後才有的,而周代時期的婚禮,以靜為主,在黃昏時分靜悄悄地舉行,”婚“本是從”昏”演變過來的。

    那麼”琴瑟友之“,”鐘鼓樂之“並非迎娶新娘,又該是什麼意思呢?男求女的手段而已,據《左傳·莊公二十八年》的記載,令尹子元大膽追求楚文王的遺孀,在文王夫人住處旁邊蓋了房子,在裡面轟轟烈烈地跳起一種叫做“萬舞”的樂舞,萬舞在楚國一直作為軍舞,雄壯威武,子元大概是想用這個樂舞來展現自己的魅力,想贏得隔壁文王夫人的芳心,結果落得個灰溜溜的收場。

    以上是對這首《關睢》的部分解析,《詩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傳承,對後世的影響力是非常強大的,包括我國還有許多名人都是取字於《詩經》,可以說是字字珠璣,最有權威的評論來自於孔子:“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從關睢的詩意上來看,這場愛得“輾轉反側”但畢竟沒有死去活來,發乎情,止乎禮,這也成為後代情詩的參照。遺憾的是後來的一些士大夫因為能情歌的歧視輕蔑,而被摒棄到正統文學之外了。

    飯後茶點二三話:

    Live life to its fullest

    And have a reason for everything

    Even if it"s totally insane

    Find your purpose in life

    And live it

    活到極致

    保持理智

    縱使生活蠻不講理

    也要找到活著的目的

    然後 過好這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大名著影視劇你最喜歡哪一部,哪些人物影響了你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