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財帛動人心
-
2 # 路邊的一頭牛
小時候,父母就是天,說什麼就是什麼,孩子漸漸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圈子,接收的東西也越來越多,父母不再是唯一。
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已經邁出了離開父母的第一步,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步入社會,孩子離開父母的時間越來越長,接觸的人和事物也越來越多,父母甚至慢慢跟不上他們的步伐。
如果說是什麼讓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我認為是成長。這個過程不可逆,做父母的要學會接受這個事實。同時,也要享受孩子成長的過程,適時退出,活出自我!
-
3 # 深耕不綴
這種觀念也沒有一定的,見仁見智吧。
但是童年建立安全感是非常有必須的,初中階段是叛逆期,要多給孩子空間。高中階段要多給自主權利。其實初中以後沒事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做一些決定。給尊重很重要。
-
4 # 英飛英語
小學的時候孩子最需要的是學習習慣的養成.能夠自己知道去預習.複習完成作業.效能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的養成需要家長更多的時間監督.而到了高正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就是家長有逆反的心理過多陪在一起會給學生帶來壓力.另外小學的知識一般的家長都可以解決而到了高正的很多知識家長已經沒有辦法幫助孩子解決.總之孩子長大了就是成人了.不能以小孩的方式進行教育
-
5 # 聽老師給你講兩句
我們陪伴孩子學習,重點在幫孩子掌握方法,逐步強化自我管理,不能讓孩子失去自主性。
所做的一切,出發點都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加獨立,所以陪伴的內容和方式也都在悄悄變化。小學六年需要及時抓孩子的日常習慣,給孩子奠定自主學習的基礎;初中則是篩錯的階段,雖然在小學階段我們給孩子理清了思路,養成了自學學習的習慣,但是小學和初中課程水平完全不同,在這個階段孩子會因為一些挫折導致自暴自棄,形成厭學心理,所以家長在這個階段的不需要一直陪伴孩子,但在關鍵時刻要幫孩子即使糾錯;到了高中階段家長几乎無能為力,甚至不去打擾孩子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當小學、初中養成良好習慣,到高中時孩子自己會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我家娃現在上初中,在她小學的時候我還不懂這些,就是隻想著能讓她成績好,按時完成作業,後來也是跟孩子有過無數次爭吵後才明白要從自主學習上開始抓。
小升初的時候,看著她自己學習學得很吃力的,就給她選了一個叫OK的學習機,能引著她做練習而且遇到她不會的就給推送那個知識點的學習資料這一點挺好的,這樣她自己也知道自己哪裡學得不好,就主動去學,作為家長我也輕鬆了很多。
-
6 # 令狐青雲89088282
家長理解有問題,什麼叫陪孩子做作業?方法錯了,就導致孩子精力不集中,做作業拖拖拉拉。監督 ——監是孩子做作業時不時看看是不是孩子在做作業,督促孩子獨立完成家庭作業。不是陪伴在孩子身邊幫助孩子做作業。
-
7 # 為父筆記
這裡的“陪”所指的不是時間上的陪伴,而是思想和行為上的引導。
孩子在小學階段,思想還未發育成熟,習慣還需糾正改善,因此需要家長付出大量的時間予以引導。並且此時的孩子對家長的管教也還能夠接受認可。
等孩子到了初中階段,進入了“可怕”的青春期,對於家長的管教,是極其排斥的。然而青春期的孩子在思想和行為上的認知,仍舊存在不足和缺陷,因此家長又不能不過問。只不過,家長不宜太過頻繁和強烈地干預,要給孩子自己一定的自由發展空間。
而進入了高中階段,家長能做的,可能就只剩時間上的陪伴了(還不能太多)。此時孩子已經接近成年,除非主動討教,否則家長几乎不再能影響他的思想行為。
高中確實是人生的關鍵階段,然而卻不是最關鍵的階段。
一個人的一生,最關鍵的階段,是在和父母關係最親密的幼年時期。
這段時期建立的人格,幾乎會指引孩子一生的方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
-
8 # 湘竹山人
小學要多陪,因為這是孩子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學習的習慣,閱讀的習慣,做作業的習慣。都養好了,到中學家長就會很輕鬆。
初中要少陪,因為到初二初三,慢慢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期,孩子的自主意識越來越強,如果你依舊24小時監管,很容易引起逆反。
高中不陪,因為這時候你想陪孩子也不讓你陪,而且你也幫不上什麼。高三的孩子都18歲成年了,基本也都不需要家長陪著學習。
其實你所說的“越關鍵的時候越不要陪”,是一個誤區。你只看到中考高考的重要性,卻忽略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習慣養成的重要性。中考高考確實重要,可是孩子學習的能力和習慣不是到考前臨時培養出來的。而是長期慢慢形成的。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放養,學習習慣特別差,你即使到了高三每天陪著寫作業也不會有多大作用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
9 # 至清池中魚
從一個孩子變成大人,在到現在的為人父,以自己的切身經歷感受和直觀經驗來回答您的問題。
一、小學為什麼要多陪?
上小學的孩子就像上面配圖中的幼苗一樣,雖然初具“人形”,但根系還扎的還不深,非常的脆弱...。父母這個時候要多多的陪伴,在他還沒有足夠的自律能力堅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的時候,耐心的指導、陪伴、監督、鼓勵使之具備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在他收斂不住,亂吃零食的時候制止他;在他朋友很少的時候,當他最忠誠的好朋友......
二、初中為什麼要少陪?
初中的時候,儼然一個大小夥子或者姑娘了,但實際上還是沒有長大,古語講:“樹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指的就是這個階段。初中時候,孩子基本上都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如果這個時候,生活上還總是噓寒問暖,可能就會招致孩子的反感。加之,孩子初中的時候有一定的叛逆期,有獨立的主見,這個時期父母應當變主動管教為為側面疏通、協作、幫助,但為什麼不能不陪呢?因為孩子畢竟沒有長成大人,難免會遇到頭疼腦熱自己無法處置的時候,難免會受到各種不良思想現象的干擾,也難免會過於感性做事而做出一些錯誤的判斷,這種“關鍵時刻”父母怎麼能夠缺位呢?
三、高中為什麼不陪?
高中時候,九年義務教育都已經結束了,超過16歲的孩子都已經要負完全刑事責任了,再去打工有些也不算是童工了......。對孩子的愛,到達這個階段,在拉著、管著、護著,只會增加孩子的壓抑、反抗、逃避......,最好的愛反而是默默的放手、等待、適當的指導幫助。他慢慢的長成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會有自己的朋友圈,會有屬於自己的遠方。作為父母能夠給的就是祝福、等待、原地等待......
-
10 # 曾老師講初中數學
我個人覺得,小學多陪,初中少陪,高中不陪反而是最合理的。小學階段,孩子正是習慣養成和知識入門的重要時期,而且學習和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較弱,需要家長更多的關懷和指引。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各方面能力逐漸鍛鍊提高,家長慢慢放手,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才能更好應對高年級的學業和交際。作為家長,我很認同一種說法:家長的保質期只有十年。孩子前十年的培養結果,決定了他們後十年的高度。
-
11 # 綜藝評說
這是中國百姓多數人的想法,不管孩子幹什麼總要插一槓子,小學,中學,大學都有陪孩子,這是在毒害孩子,一開始陪,到後來就應該慢慢減少,直到不陪,獨立對於孩子很重要,因為我們的孩子最終要步入社會,沒有獨立能力,進入到社會中是生存不了的,更何況還要工作,長期依賴家長只能讓孩子自始至終沒有獨立能力。
-
12 # 小e數學
為什麼是小學要多陪呢?我的理解是:
小學階段的孩子,正是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孩子人格修養的關鍵時期!人們常說"以小學看大學"就是在強調小學這一時期的關鍵性;
這一階段的孩子,他們生活幾乎不能自理,就哪怕是每天完成各科作業,孩子們也要家長幫他們讀題,教他們寫字等,所以父母就要多花時間與精力來陪伴孩子,在陪伴過程中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樹立健全的人格!
對於孩子方方面面的問題,除了考驗家長的耐心,還考驗家長的智慧!要想富有成效地陪伴好孩子,我們只能不斷努力學習!
當孩子進入初中後,家長雖然不用再一一為孩子讀題、審題了!但此時,會碰到比較令人頭疼的新問題: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的獨立意識會進一步增強,他們非常想向大人表示自己已經"長大",希望大人們能把他們也當成大人看待!所以會出現"青春期叛逆"!
此階段的孩子,他們一方面特別渴望自己過上"成人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們仍然不具備處理很多問題的方法和經驗,所以他們會感到比較煩惱!
對於處在這一時期的孩子,我認為家長的"少陪"應該是要讓家長給孩子留有更多的空間與時間,讓他們學會獨自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在不失原則的情況下,充分尊重孩子的選擇!
尤其是孩子母親,務必不要時刻對孩子"碎碎念"!
我不贊同"高中不陪"的觀點!
孩子進入高中後,在學習方面,我們絕大多數家長都是輔導不了孩子的;即便能輔導,孩子其實也不是很想讓自己的家長輔導!
這一階段的孩子,他們的思想意識已趨於成熟,家長几乎不可能去改變孩子的想法了!
這時對他們的陪伴,我認為更多的從照顧好孩子的生活上去入手!
因為,孩子高中學習很苦很累,能量消耗極大,而孩子正是長身體的關鍵時期,營養一定要有所保證!
另外請試想一下,晚上十一點,當孩子帶著考試的挫敗感,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回到家後,能從你手中接到一杯暖暖的熱茶,吃到一口你用心給他做的他喜歡吃的食物的話,我相信,他會覺得很溫暖的!一覺醒來,他又會信心滿滿地去迎接新的一天的挑戰的!
所以高中的陪伴也必不可少!
-
13 # IT興趣聯盟
小學多陪是因為小孩子在學習初期要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多陪孩子,然後及時發現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並予以解決。這個時候也是一個關鍵,看似壓力不是那麼大,但確實一個打良好基礎的最佳時機,如果小學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在今後再養成就不是那麼容易了況且這個時候的孩子沒有那麼大的逆反心理,聽話且學習模仿能力強。
到了初中,孩子的心裡上就多少不同於小學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孩子喜歡有自己的隱私,有自己的秘密,處於青春期的他們不太想被家長知道這些,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要適當給孩子一些自己的空間,不過也要時常的關注孩子的學習成長。
到了高中,孩子們的學習任務繁重,這個時候他們每天回到家中可能還需要複習功課,不過這個時候也不能說不陪,只是這個時候要更側重於鼓勵和激勵孩子學習,切記,千萬不能因為考試考不好就一頓發落,這個是很不可取的,只要孩子不是犯了什麼原則性錯誤都應該予以鼓勵。因為在這個時候他們是壓力最大的時期,同時也是心理最脆弱的時期,若發脾氣那就會導致厭學,不學,反抗等等,所以這個時候能加以鼓勵那麼在孩子的心理上則增加了一道強大的後盾。
-
14 # 二牛爸家長聯邦
1.依賴性問題
孩子越小,依賴性越強,越需要多陪伴。
2.獨立性問題
孩子越大,獨立性越高,越不需要陪伴。這是與依賴性相對的問題。
3.時間問題
孩子越大,時間越緊張,對時間控制越嚴。家長陪伴會導致孩子一定時間的流失和一些效率損失,非必要時,不宜過多陪伴。
4.方法問題
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習方法,引導方式都不同,需要的陪伴時間也不同。
5.能力問題
隨著孩子的長大,家長與孩子的能力差在快速縮減,需要家長的輔助越來越少,陪伴自然就減少了。
-
15 # 瑞心齋
因為孩子在慢慢長大,他們對大人的依賴性也在逐漸減少,而自主性逐漸增加。
如果小時候陪伴太少,孩子就會有不被愛的感覺,影響他們以後形成獨立的人格。
但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形成,如果幹涉太多,就會和孩子產生激烈的矛盾衝突,不利於他們自我的確立。
萬丈高樓平地起,孩子小時候就像高樓的地基,雖然看不見,但非常重要。因此,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我們多一些的陪伴和付出。
-
16 # 教書育人是我的天職
小學階段陪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中學階段適當陪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使孩子少走彎路,高中時期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我們要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意識,在關鍵的時候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主,自己的事自己做決定,這樣可以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的問題能夠自己想辦法去解決,不會去依賴別人。
-
17 # 小趙談教育
題主就好,在這三個階段,我的父母可謂完全符合“小學多陪,初中少陪,高中不陪”這個模式,我想我可以給出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小學為啥多陪?我想這個答案,各位劇友不用別人多言也知道。小學六年,小孩子是個限制行為能力人,他們依賴於大人幫其辨別好與壞,善與惡,對與錯,他們依賴於大人引導其正確成長。此外,他們在生活上也要依賴於各自的父母。故小學階段的小孩,做父母的更應該多陪陪他們。幸運的是,小學階段我是有長輩陪伴走過的。
初中為啥少陪?這個原因,我覺得有必要詳細分析。我們知道,初中階段孩子們開始進入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是最複雜的。他們不希望父母對他們過於管束但又離不開父母,他們認為自己有能力處理一些問題但又處理不好,他們希望在某些方面在長輩面前大展身手卻總是弄得一塌糊塗,他們希望在某件事中彰顯自己卻缺乏勇氣。因此,初中階段的孩子,不要過度陪伴他,那樣他會感覺自己長不大。但是,也不要放縱他,父母在這個階段要多和子女多交流,要能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出現,他們不需要的時候選擇離開。
高中為啥多不陪?高中是個人基本行為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逐漸形成乃至定型的階段,高中的孩子更需要的是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他們需要具備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所以父母在某些事上要讓他們獨自完成。當他們在學校奮鬥完回家後,他們更希望一個安靜的環境去默默思考。他們內心開始有一些心事或小秘密,這些東西即便是至親之人他們也不願吐露。另外,高中是奮鬥的三年,是關鍵的階段,但奮鬥者成功的路上必然伴隨著孤獨。因此,這個階段父母還是在他們需要的關鍵時刻出現較好。當然,我不建議為父母的三年不陪孩子,尤其高三一年。可惜的是,整個高中三年,我父母一直是在外地,只有我一個人豫北農村老家上了三年學,生活了三年。
最後,再次表明:我覺得問題中的這個模式很正常,高中之後就是大學,大學階段那可謂完全不陪,只有高中做到不陪,大學完全的不陪才能夠放心。
-
18 # 清ling
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起到的作用是一直在變化的。從嬰兒呱呱墜地,媽媽要無時不刻精心照料,吃喝拉撒,全靠大人,這段時間父母是最辛苦勞累的。娃娃會說話,會走路,上幼兒園然後上學,大人就會逐漸輕鬆了嗎?
非也,上學以後新的挑戰又來了。近些年輔導小學生寫作業成為中國家長的噩夢,有被氣到住院的媽媽,有被氣到自綁雙手的爸爸,可是無論怎樣小學生還是不能放手不管。首先,社會原因,目前中國的教育現狀的確是把小學的很多工強加給了家長。老師微信留作業,家長檢查,批改,簽字。還有家長列印作業,聽寫,發影片等等等等。這些,大人就是想放手也難以做到。其次,娃娃小,沒有學習的規矩和意識,剛開始需要父母手把手的教,等到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之後,家長就可以在形式上稍微放鬆一點。父母的關注會讓孩子對學習也非常重視,這對小學生來說是非常積極的影響。
孩子逐漸長大,有了自我意識,在青春期的階段都會和父母有一種疏離感。這個時候孩子會變得不愛和父母交流親近,為了證明自己的長大,他們對家長的管理越來越牴觸。這個時候,父母也要學會“遠離”,和孩子做朋友 ,留給雙方一個舒適區,讓孩子能接受家長的愛。高中階段家長在學習知識方面基本幫不上什麼忙了,孩子們學業繁重,整日早出晚歸,甚至一月一見,他們的小秘密也越來越多,許多話都不會告訴父母,顯得特別有主意、有城府,但實際上卻非常敏感,脆弱。在這個階段,大人就要更講究方式,說話也不能隨心所欲,儘量去理解、關愛、支援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得體的退出。我們欲言又止,欲說還休,這份控制,是智慧,更是深情。
-
19 # 自由的玩巧妙的引
俗話說,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哪個陪寫作業的老父親老母親,還沒點血淚史?
許多家長都在陪伴孩子做作業,但是您陪對了嗎?
陪孩子寫作業,並不是簡單的陪伴,而是要幫助孩子培養出好的寫作業習慣,然後到逐漸能夠放手,孩子能獨立寫作業,到孩子自覺寫作業等。
究竟怎樣陪伴孩子做作業,才能讓孩子儘快形成好習慣呢?
1、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從思想層面上,家長必須要讓孩子瞭解:學習是你自己的事,做作業是你自己的事,自己要對自己負責。
世界上沒有永動機,外力的慣性終究會消失,孩子的終身成長需要的是內在驅動力。
要讓孩子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這才是能夠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大動力。
2、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家長陪伴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主要任務是幫助和引導孩子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代替孩子思考或者代替孩子做作業。
許多家長最容易犯的過錯,就是當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代替孩子思考,直接告訴孩子題目的解法和答案。
久而久之,讓孩子形成了強烈的依賴心理,無法形成獨立思考、自覺學習的好習慣。
3、做作業之前有“四問”
當孩子做作業之前,一定和孩子聊幾分鐘,瞭解這四個問題:
1. 今天各科作業的量有多少?
2. 各科作業難不難?哪些地方覺得難?為什麼覺得難?
3. 你覺得怎麼樣可以把這些難點搞定?
4. 今天想先從哪一科開始做,為什麼?
問這4個問題的目的,是教會孩子掌握自主分配時間的方法,逐步分解做作業時遇到的麻煩。
比如孩子精神好時,就可以從難點的作業開始搞定,精神不好就先幹“體力活兒”。
所謂體力活兒就是指類似抄寫生詞之類的,這種作業家長完全可以讓孩子放到精力不濟的時候去做。
很多孩子往往會有畏難情緒,習慣把“麻煩”的作業放在後面做。而越做到後面,孩子越是疲憊,越沒有精力,也越沒信心,去解決這些“麻煩”。
當孩子逐漸懂得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慢慢嚐到的甜頭後,就會主動和家長交流今天作業的難點,以及自己是怎麼思考這個難點的,哪些地方需要家長協助,哪些能自己搞定。
4、作業本簽字不可馬虎
需要在作業本上簽字時,家長們一定不能馬虎。
在檢查數學作業,如果發現有錯,不要直接告訴他哪一題有錯,而是告訴他,這裡面錯了兩道題,自己找,迫使他自己再次檢查一遍自己的作業,強化檢查的習慣。
每週陪著孩子回顧本週作業的質量,比如為什麼這一週數學作業甲+這麼少,而甲-這麼多?是粗心大意,寫得不工整,還是其他原因?要求他下週必須扭轉局面,要多爭取作業的高質量,多得優+。
5、讓孩子生活得井然有序
明確孩子的時間概念,比如早飯和晚飯的就餐時間、晚上開始鍛鍊的時間、晚上入睡的時間和早上起床的時間。
同時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安排,比如晚飯需要多長時間消化而不影響晚上睡眠,鍛鍊怎樣不至於睡前太興奮而睡不著,這麼大的孩子每天需要多長時間的睡眠,睡眠不足會導致怎樣的危害。
漸漸地,孩子的生活就變得有序。
有序的生活,會讓孩子的大腦變得清晰,混亂的大腦必然導致不安全感,因為孩子會覺得一切都是失控的,而有序讓人有可控感。
6、現在陪伴是為了今後無需陪伴
總之,家長對孩子做作業的陪伴,關鍵還是理念要清晰,要知道現在陪伴是為了今後無需陪伴。
具體來講,我們的目標是小學 6 年級做作業的陪伴,為的是初中做作業的較少陪伴,以及高中做作業的無需陪伴。
如此,我們認識到在陪伴時需要抓的就是各項基本習慣的養成,常抓不懈,讓孩子品嚐到好習慣帶來的甜頭,從而樂意去堅持。
-
20 # 劉老師思維課堂
陪伴是教育的基礎,小學階段的孩子,正是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也是與父母有陪伴機會的時期,等到上中學寄宿了、大學出省了、工作上班了,就會知道陪伴是多少奢望的詞了。
回覆列表
小學陪的是一個學習的習慣,而且小學的題目家長一般都會做,可以指導孩子。到了初中,習慣基本已經養成,但孩子這時候心智還不夠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影響,陪得作用是監督和談心,偶爾家長還可以指導一下。高中了,孩子已經定型了,家長題目基本都不會做了,陪也沒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