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影視TV小書童

    李世民如果不發動玄武門之變,別說登上帝位,估計能活著看到武德十年的太陽都困難。此時他發動政變,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記載了在玄武門之變之前不久,李建成和李元吉乾的一件事,正是這件事下定了李世民動手的決心:“(李建成)後又與元吉謀行鴆毒,引太宗入宮夜宴,既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數升,淮安王神通狼狽扶還西宮。”

    李建成和李元吉哥倆憋著要弄死李世民,於是就請了李世民來東宮吃晚飯。結果吃著吃著李世民心口一陣劇痛,吐血數升之多,最後還是淮西王李神通扶著他狼狽地返回了秦王府,才算撿了條命回來。

    根據李世民的症狀學表現,估計是攝入毒物,導致消化道大出血(極有可能是胃部)。吐血數升是誇張了,估計是混合了很多胃液、食物殘渣才有的,但這也很恐怖了。如果不是李神通在場,估計李世民當場就得被撂倒在東宮。

    這一事件後,已經被兒子們之間的破事搞得心力交瘁的高祖李淵決定讓李世民去陪都洛陽,把天下一分為二給倆兒子算了:

    發跡晉陽,本是汝計;克平宇內,是汝大功。欲升儲位,汝固讓不受,以成汝美志。建成自居東宮,多歷年所,今復不忍奪之。觀汝兄弟是不和,同在京邑,必有忿競。汝還行臺,居於洛陽,自陝已東,悉宜主之。仍令汝建天子旌旗,如梁孝王故事。

    李世民聽了以後哭了,哭得特別傷心,這應該是發自真心的淚水,畢竟一個蒼老的父親在這個時候幾乎是向自己的兒子請求。更可憐的是李淵還說:“以後我想你了就去洛陽看你,路也不遠,我走著就過去了啊。”(況吾四方之主,天下為家。東西兩宮,途路咫尺,憶汝即往,無勞悲也。)

    這當然只是權宜之計,而且可行性極低。李建成很快就提出了反對:老二的那幫子大臣都是東邊人啊,你讓他去就是放虎歸山,他們去了估計以後就不會再承認我們是合法中央政府了啊!軟耳朵的高祖皇帝也許是聽了他們的勸,也許是不想兒子離自己太遠,反正這個提議最後不了了之了。

    到了武德九年,劍拔弩張的氣氛更加明顯。這一年,突厥人也來湊熱鬧,而這次出兵收拾突厥人的主帥,竟然是李元吉。

    李元吉立刻把原來歸秦王統轄的軍隊調到手裡,遂摩拳擦掌準備收拾李世民。李建成對李元吉說:

    既得秦王精兵,統數萬之眾,吾與秦王至昆明池,於彼宴別,令壯士拉之於幕下,因雲暴卒,主上諒無不信。吾當使人進說,令付吾國務。正位已後,以汝為太弟。敬德等既入汝手,一時坑之,孰敢不服?

    好了,拿著李世民的人,要李世民的人頭,此時的李世民如果再不動手,那就真的只能死在他們兄弟手裡了。

    時間,終於來到命裡註定的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的那個早上,屬於玄武門的早上。

  • 2 # 曾經的阿楚

    如果李世民不發動玄武門兵變,李淵和李建成也沒有什麼重大變故,李世民應該很難當上皇帝,而且他的日子會很難過,搞不好會莫名其妙地被死亡。雖然後世很多人都說李世民為洗白自己,涉嫌篡改歷史,但不管他篡改不篡改,在玄武門兵變爆發之前,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的關係一定很差,這一點一定是真實的。基於這種認識,所以可以斷定,李世民不發動致命一擊,他的下場也可能是很慘的。

    在玄武門兵變之前,李世民與李建成、李元吉的矛盾已經很深,很難調和,從事情的表面上看李世民當時也處於劣勢。首先,不論怎麼說,李建成當時都佔據著合法繼承人的優勢,就憑這一點不管李世民功勞多大,他都不如李建成。如果李世民不發動兵變,他的地位可能會越來越受到排擠,直至越來越遭糕,甚至到丟命的地步。因為他和李建成是天然的競爭對手,這一點他們想躲都躲不開。

    李建成作為已經當了多年太子的人,如果他自身沒什麼大變故,他和父親李淵之間沒發生什麼大問題,李淵是沒理由將他廢掉的。這樣李世民若想正常繼位當太子、當皇帝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既使他選擇退讓,最後也一定得不到好下場!因為李世民即使放棄權力,追隨他的既得利益者,也不會甘心失去可能得到的巨大利益,這也是李世民認可退讓也不會有好結果的重要原因。

    李淵和李建成、李世民父子因為皇帝利益的驅使,已經形成難以調和的矛盾,既使當時沒有玄武門兵變發生,日後也可能會出現其它令人意想不到的悲劇,只不過它的過程可能沒有玄武門兵變那麼激烈、那麼血腥,而且受害人也可能不是李建成、李元吉。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天策上將秦王李世民悍然在長安城大內皇宮的北宮門——玄武門,發動了襲擊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軍事行動。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李世民的突然襲擊搞得措手不及,雙雙中招斃命,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玄武門兵變事件。

    總之,李世民由於其在家族中所處的地位,和其在李氏家族奪取天下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使他在身邊形成了一定的圈子,加上父親李淵對兩個兒子的左右為難,這些原因共同促成了他們的悲劇命運,無奈!

  • 3 # 給他愛五

    未必,傳位都是嫡長子優先的。除非是特殊原因例如痴呆等等。世子是有一些功績,李世民雖然有功,也未必能得到皇位

  • 4 # 熱血青春網

    李世民如果不發動玄武門之變,別說登上帝位了,就是想要善終都難,估計都等不到下任皇帝登基就死於李建成之手了,可以說發動玄武門之變是致死地而後生的險招,也是唯一的正確選擇。

    今天的我們來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動機在於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因為兩方相鬥必有一死。其實都忽略了一個人,那就是史書上留下優柔寡斷的唐高祖李淵,才是李世民真正的對手,李建成李元吉只是他對付李世民的棋子罷了。

    李世民在唐朝建國時功勞赫赫,只要有影響的大戰役都有他參與的身影。因為太過優秀了,李淵還曾許諾封他為太子,也專門為他創造了一個天策上將的頂級官職,允許他開府建牙自置官屬,等於是成立一個小朝廷。這些恩寵看似是父親對於兒子的正常表現,其實是李世民勢力過大,功高震主之下李淵的讓步罷了。

    李淵從太原起兵到稱帝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可以說大一統王朝中最快立國的開國皇帝。他再昏庸也不至於讓長子李建成與次子李世民一步步走上自相殘殺的道路,只能說李世民在歷次戰役中已經打出了威名拉攏一大批人才,他只能賞賜不斷,但是發現李世民功高震主威脅到皇權以後,李淵開始偏袒於李建成以打壓李世民。

    李淵的本意是培養李建成打壓李世民,透過政治方式打壓架空李世民,而不是直接殺了李世民,因為一來李世民的秦王府勢力龐大二來怎麼說都是父子尚有親情在。而李建成與李世民的歷次鬥爭中也主要是想奪取李世民的兵權,這才是根本。

    武德九年,突厥再次犯邊,太子李建成建議李元吉做統帥,並且想趁機奪走李世民的兵權,以雙方當時勢不兩立的局面,李世民沒有了兵權不死也難,所以李世民先下手為強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弒兄逼父,成為最後的贏家。

    玄武門之變三天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並且可以處理一切軍國事務。三個月後李淵禪位於李世民。李世民短短時間內發動如此之大的宮廷政變,又成為皇太子再成為新皇帝。中間唐帝國沒內部有什麼大的反彈,可見秦王府勢力之恐怖,李淵之前的忌憚和打壓並非為杞人憂天。

    如果李世民不發動玄武門之變,功高震主之下,真正的對手是帝國最高統治者李淵加法定繼承人太子李建成加齊王李元吉,李淵支援李建成在於打壓李世民威脅中央朝廷的秦王府,李建成打壓李世民是為了順利繼位,而且武德九年也一度接近勝利,李世民沒有接下來的政變反擊更是會成功的,沒了兵權的李世民,李淵不殺他,李建成也會殺他,所以李世民不發動玄武門之變,別說登上帝位,就是性命也難保。

  • 5 # 青女信史

    我的答案是,肯定不行!

    玄武門之變一直是個千古謎題,何以李世民以少許的兵力,敢在玄武門設付?要知道,當時太子李建成掌握著宮門守衛的兵力,而李淵手上掌握著唐帝國的天下兵馬。如果一旦事敗,李世民雖有戰功赫赫,但是秦王肯定是當不成,還會連累妻兒和身邊的謀士、幕僚。他為什麼敢於火種取慄,幹這刀口上舔血的買賣?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如果不是玄武門之變做掉了大哥李建成和幼地李元吉。李世民不可能登上皇位。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以小博大,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之所以急眼,冒死也要一搏,是因為他和太子之間的差距,不靠兵變是拉不平的。在儲位之爭上,李建成佔盡天時地利與人和,若非以非常手段,不惜弒兄囚父,李世民永遠都不可能當上太子。根本原因,李建成是一個強大的對手。

    首先,李建成贏在嫡長子的身份,長幼有序,投胎順序不同,是天然的門檻。這裡說的“門檻”,是個比喻意。當李淵爵封唐國公的時候,李建成是世子;當李淵君臨天下的時候,李建成就是東宮太子。這是封建社會的嫡長子繼承製決定的,李建成比李世民早生十年,雖然都是一個娘肚子裡爬出來的,李世民是老二,兄弟之間的齒序決定了,他不可能是帝位的第一繼承人。

    看看大唐開國的時候,李淵對兩個兒子的安排:

    六月甲申,命太宗將兵徇西河,下之。癸巳,建大將軍府,並置三軍,分為左右:以世子建成為隴西公、左領大都督,左統軍隸焉;太宗為敦煌公、右領大都督,右統軍隸焉。二年春正月戊辰,世子建成為撫寧大將軍、東討元帥,太宗為副,總兵七萬,徇地東都

    古人以左為尊,李淵起兵之初,並置三軍,左軍是安排給李建成的,右軍是安排給李世民的。第二年以世子李建成為撫寧大將軍、東討元帥,太宗為副帥,在李淵心目中該重點培養誰,安排得明明白白。

    一句話,李建成因為是儲君,被留在長安學習治國之道,皇帝和儲君是國之根本,不能輕易出征。能打又排行老二的李世民,就分派到打天下這個苦活累活。

    其次,李建成本身文武雙全,實力很強。作為李淵的嫡長子,他也是為大唐的基業立過大功勞的:

    高祖乃命太宗與劉文靜及門下客長孫順德、劉弘基各募兵,旬日間眾且一萬,密遣使召世子建成及元吉於河東。

    太原起兵之前,李淵命李建成去河東結交豪傑,他帶著李元吉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為高祖奠國大業奠定了基礎。後來,由於儲君的身份限制,他留守長安。但是,沒出去打仗不代表沒有軍事才華,雖然現在唐朝史書湮滅了很多關於李建成的真實史料,貞觀史臣編寫的史書中,李建成被醜化成好色、昏庸、無能的樣子。但真實的歷史恐怕不是這樣的。李世民已經把李建成的功業抹得差不多,但是歷史還是會留下蛛絲馬跡的。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建成在玄武門被幹掉,李世民逼宮囚父,幾個月後改元貞觀。就在李建成死去後不久,突厥兵臨城下,大軍直逼長安城附近。雖然李世民好膽色,敢隻身帶六騎去赴可汗之約,但是這暴露了一個問題:李世民搞不掂突厥。

    從前經營大唐北方防線的,羈靡突厥的是李建成。李建成一死,帝國北邊防線崩潰,突厥人兵鋒直逼長安。這就是證據,李建成不是無能的太子,他的某些能力甚至在李世民之上。

    第三,李淵沒有考慮過換太子。這才是李世民按捺不住,一定要搞玄武門之變的原因。無論李淵有沒有私自許諾,要李世民拼命打天下,日後改立太子,至少李淵心裡是不願意換掉李建成的。所以當兩個兒子權力鬥爭白熱化之後,他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要李世民去洛陽建秦王旌旗,搞個小朝堂。這已經說明了,李世民在太子之爭中,已經出局了。並且李世民之前也有陷害過李建成,但是沒有動搖李淵對長子的信任。如果李建成不死,他什麼都不必做,等到李淵退位,下一任天子就是他了。但是,李世民不同,他必須做點什麼,才有機會改寫局面。

    至於李世民是如何以小博大,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不知道,這個回答大家還滿意嗎?

  • 6 # 午夜太陽

    不可能。因為中國自古就是嫡長子繼承製度,這就首先從法理上斷了李世民和平接班的可能性。而且李建成被立為太子可以說是理所當然,如果他沒有提前死亡,本人也沒有犯什麼大錯誤被廢黜。那太子之位可以說是非常穩當的。因為古代對統治者而言最重要的是穩定,如果太子無錯而被廢,特別是作為一個開國太子,那首先會為後代開個壞頭 ,起一個壞榜樣,讓其他王子們認為有機可乘,從而各出手段進行奪嫡,擾亂朝廷內外,比如宮鬥、造反、刺殺等等。這明顯不利於國家穩定,聰明的統治者所不為也。

    第二條。從歷史上可知,雖然李世民文治武功很厲害,但是李建成也不是平庸之輩。打天下的時候基本上是李世民在外征戰,攻城掠地,李建成穩定後方,治理民生,能力線上,也是不可能無故被廢。

    因此李世民不透過玄武門之變是絕對不可能當上太子繼而登基為帝。相反,作為一個有能力的王子,皇位的有力爭奪者,在李建成登基之後,首先被清洗的就是李世民那一批人,即天策府那些人,這也是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一大推手。

  • 7 # 球員兼裁判

    漢人的王朝,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自古廢長立幼都是取亂之道,除非李建成病死在老爹李淵前面,次子李世民才能順理成章成為嫡長子,否則永遠輪不上李世民。

    玄武門之變這種事,都是出生排在前面皇子,才能幹得出來,你要是個皇二十子,你就得幹掉前面十九位兄長,你才能成為嫡長

  • 8 # 阿膠四物膏

    如果李世民不進行玄武門之變,李建成也不一定能當上皇帝,隋朝的建立就是關隴貴族的支援、唐朝的建立和迅速統一也是門閥貴族的支援,當時關隴貴族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帝王來對抗北方遊牧民族,東北的高句驪農耕文明民族。所以玄武門之變只是一種形式,背後的勢力才決定了李世民的地位!

  • 9 # 祁陽星哥呱白話

    不能,當時的李世民力量和地位出弱勢,對手是咄咄逼人,對手是按計劃出牌,一步一步封殺,在這種嚴酷形勢下,李世民豐富的戰鬥閱歷幫了忙,不靠天助靠人努力,以快打慢,出奇制勝,直取中軍,一招致命,扭轉乾坤。

  • 10 # 客客子

    這個問題就跟問我:趙薇不演小燕子,她會火嗎?事實上,她演了,她也火了。但是如果她不演,那她就沒有別的角色可以火嗎?也會有能讓她火的角色吧,但是時運這個東西誰又能說得準呢?所有的成功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縱看歷史,沒有必然的事情,人算不如天算,所以李世民不透過玄武門之變,也許他就暫時沒有機會登上皇位

  • 11 # 叮噹影視基地

    不可能

    第一:

    一場腥風血雨的玄武門之變後,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都被殺,能夠繼承李淵皇位的只有秦王李世民。玄門政變之後沒多久,李淵就將皇位交給了李世民,自己則成為什麼都不管的太上皇,也正是這場玄武門政變,成了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汙點。

    第二:

    正史中,將這場玄武門之變描述成了李世民的無奈之舉,甚至還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定義為荒淫無能之輩,但是歷史事實真的是這樣麼?如果沒有玄武門之變,秦王李世民還有機會登上皇位麼?唐太宗李世民的能力很多人都知道,畢竟能夠開創貞觀盛世的皇帝,絕對不是隻會打打仗而已,但是當時的太子李建成呢?史書說李建成是荒淫無能之輩,唯一可取的就是投了個好胎,成為了李淵的嫡長子,但實際情況是這都是誣衊。

    第三:

    溫大亞在《大唐創業起居注》曾經描述過李淵自晉陽起兵到攻克長安,這在期間,李世民和李建成各自率領一軍,而且雙方都建立了軍功,而且,李建成的軍功一點都不輸給李世民。最先攻入長安的軍頭雷永吉,正是李建成的部下。身為嫡長子,還有軍功,李建成被封為太子就成了名正言順的事情。

    第四:

    李淵建立唐朝後,李建成身為太子自然就不能常年在外打仗,所以就留守長安,協助李淵處理政務,所以就很少有建功立業的機會。而李世民和李建成就相反,太子李建成處理政務,秦王在外征戰,這個時候李世民在朝堂中是非常亮眼的,可以說完全蓋住了李建成的光芒。

    第五:

    在軍功上,李建成比不過李世民,但是在李淵心中還是很滿意李建成這個太子。史書上說,李淵偏愛李世民純屬無稽之談,李淵對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個兒子都是一視同仁的,到了後期,李世民的勢力不斷的擴大,威脅到了李淵的皇位,這個時候李淵就漸漸站在李建成這一方,打壓李世民的勢力。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如果沒有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沒有機會登上皇位的,想要成為皇帝,只有發動玄武門之變!

  • 12 # 孫狗剩Johnson

    不能,李世民的功勞其實和李建成的功勞相差沒有太大,之所以後世說李世民立了多少功勞是因為李世民是成功者,所以之後的歷史也只會誇他。

    在這種情況下,兩者相差不大,而嫡長子繼承製又是流傳已久的制度,李淵自然會選擇李建成。當然他也沒有虧待李世民,封他為天策上將,尚書令等職位。

    李淵以為因此李世民和李建成二者都會滿意。但事實上兩人都不滿意。李建成擔心給李世民太高職位,以後會對他的統治造成影響,叛亂等。所以即位後肯定會打壓李世民,甚至殺了他。

    而李世民也不滿意,因為他的功勞既然和李建成差不多,而且才能不弱於李建成,為什麼李建成是太子,以後能當皇上,而他卻不能當。而且以他現在的地位,不當上皇帝,定然會在之後受到清算。

    說到底,李淵還是太自信了,以為兩個人從小兄友弟恭,而且一同打下江山,會顧念兄弟之情,李建成會善待李世民,而李世民也會輔佐李建成。

    但是皇位動人心,誰不渴望成為九五之尊。為了皇位,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的例子太多了。隋朝就是這樣,可是李淵還是沒有吸取教訓。

  • 13 # 江村月落

    沒機會的,被他政變殺掉的太子李建成並不像史書上醜話的那樣平庸無能。相反,李建成文武全才,比起李世民也不遑多讓。而且他的東宮也網羅了大批人才,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魏徵。此外,李建成對李世民抱有很大的戒心,知道這個弟弟不是一般人,前朝隋文帝的廢太子楊勇的下場還歷歷在目,以李建成的能力和智慧,斷不會給李世民扳倒自己的機會的。況且,李淵對這個法定接班人是相當滿意的,不曾動過易儲的念頭。正常情況下,李世民沒絲毫機會。

  • 14 # 立蘋君

    在隋末天下大亂,各路諸侯爭霸天下的時候,李淵很幸運,除了能幹的手下,最給他爭氣的就是他的四個兒女,李建成,李秀寧,李世民,李元吉,可以說個個都很優秀。

    在建立唐朝之後,建成被立為太子。由於李世民能征善戰,功勞最大,文能安邦定國,武能開疆拓土。

    天下已定之後,李淵就開始頭疼了。因為兒女們太能幹在皇家就是災難。李淵為了保證李建成的太子做的安穩,也為了安撫李世民,就冊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軍,並調開他的手下大將,讓他們去外地做官,逐步的架空李世民。

    另一邊,李建成對李世民的迫害也逐步加碼。李建成手下的謀士出主意宴請李世民,使李世民中毒吐血。兩邊的將領也在你來我往,互相鬥個不停。

    當鬥爭進入白熱化之後,被逼無奈的李世民先發制人,於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發動了歷史上有名的玄武門之變。

    如果李世民不發動玄武門之變,他絕對與皇位無緣。古代講究長幼有序,李淵也是偏向李建成的,另外如果不發動政變,他有可能被李建成手下的幕僚殺死,也有可能被自己的將領背叛,畢竟身後跟著一大幫人呢。

    世人都說皇帝好,皇家殘酷誰人了啊?

  • 15 # 懷府小王

    宗法制,即嫡長子繼承製。這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繼承基本順序,可以說深入人心。李建成作為嫡長子,繼承大唐江山的絕對第一候選人。

    會有人說,李家有鮮卑血統,不會很遵守封建禮法,會立賢,不一定立長。其實,就算有少數民族血統,大唐也是繼承了漢文化的,一定會遵守封建宗法制的。社會的公序良俗也是不會違背的。

    我們可以姑且認為,李淵會考慮長與賢,但李太子建成也絕不是一個庸碌之人,是很有能力的,在大唐建立期間,助李淵太原起兵,率軍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關,攻克長安。在唐朝建立後,率軍打退突厥入侵,平定山東是有很大的作為的,也是深得朝臣的擁護和李淵的喜愛。

    因此,李世民想透過合法手續繼承大統,是絕對不可能的。

    李世民鼓動父親太原起兵,是有大智慧的。大唐立國後,李世民破薛舉,淺水原之戰平定隴西薛仁杲剷除了唐朝來自西方的威脅。

    擊敗宋金剛、劉武周,收復並、汾失地,鞏固唐朝的北方。在虎牢之戰中,一舉殲滅中原兩大割據勢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竇建德集團,使唐朝取得了華北的統治權。,重創竇建德餘部劉黑闥和山東的徐圓朗。戰功卓著,可以說,大唐幾乎是李老二打下的。

    可是,大唐的江山不會透過合法手續繼承給他。換作誰,心裡都會不爽,作為馳騁疆場的統帥,李世民殺伐果斷,只有透過兵變來取得政權了。

    有人說李世民是被李建成及其幕僚逼著造反的,我更認為這是李世民的性格使然,誰不想當皇帝,李建成集團的逼迫只是客觀藉口,給他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霸嫂,披上完美的外衣。

    也許,太宗知道自己的皇位來的不是那麼光彩,充滿這血腥,違揹人倫。會給史學家留下把柄。因此,太宗殫精竭慮,勵精圖治,開創偉大貞觀之治。

    總之,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榮登大寶的唯一道路。成王敗寇,恆古不變的道理。功過是非,留給後人評判。

  • 16 # 獨行者yyl

    應該不能,因為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聯手對付他,逼得他走投無路了,二是李世民自己對權力和皇位也有野心。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逼宮奪權,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二人,逼得李淵把皇位禪讓給了自己。

  • 17 # 簡訊飛聲

    不能,這是很肯定的回答,首先李建成是一個很有才華,以及治國理念的人,李世民只是比李建成狠而已。

    李世民去山東與劉黑闥打仗,帶著羅成,李瑗等名將被打得落花流水,還是李建成去了才平定得山東。

    晉陽起兵後第一個攻入長安的就是李建成,唐朝建立後,冊立為皇太子,協助處理政事。李建成,多次率軍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斬劉黑闥,平定山東。

    並且制定推行,武德律,唐律疏議,空前完備得法典,還有均田令,租庸調製,等頒佈與實施,以及發展農業等等,功不可沒,這還是他在是太子得時候做的,所以廢除他是不可能的,而且李建成身體也很好。

    綜上所述,沒有玄武門兵變,李世民只能乖乖的做個王爺,並不是說李世民不好,只是因為他哥實在是太優秀了。

  • 18 # 南門江

    不可能,因為他透過和平手段己經嘗試過。具體過程是在公元624年的夏天。當時正在仁智宮避暑的大唐皇帝李淵,收到了太子李建成手下爾朱煥和橋公山的密報,說太子要造反了。訊息傳到李建成那裡,把他嚇得不知所措。這兩個手下是他派去給自己的前保安隊長現慶州都督楊文幹送裝備的,可他從沒有下令要造反,當然送裝備也是一個大罪。就在李建成想著該怎麼辦的時候,李淵的命令來了,要求他趕到仁智宮說明情況。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和幕僚們不同觀點的交鋒,李建成決定,孤身去見老爹自證清白。於是李淵就把大兒子抓了起來,召來看上去是太子同黨的宇文穎,令他去把楊文幹叫來,和太子對質,證明清白。

    不過這個宇文穎一到楊文幹那裡,就立即和楊文幹一起造了反。當然這個所謂蓄謀已久的反,只造了四天,就被李世民給剿滅了。

    事實上,這是李世民用和平手段取得太子位置的最後一次也是最接近成功的一嘗試。爾朱煥和橋公山當然是秦王派在太子身邊的臥底。可是最後的關鍵,還在於楊文幹必須造反,才能坐實太子之罪。而派去召楊文乾的宇文穎就成了關鍵,宇文穎只要按實際情況說明,楊文幹必定不會造反,因為事實上他沒有做好造反的準備。可是史這樣說:穎至慶州,以情告之,文幹遂舉兵反。穎和楊文幹說了什麼?無人知道,因為造反沒幾天,楊文幹就被自己的手下宰了。而宇文穎被李世民抓住後,不同的史記錄了他不同的死法。《新唐書·李建成傳》說,他被抓後,李淵親自審問了他:帝責曰朕以文幹叛,故遣卿,乃同逆邪?穎無以對,斬之。《資治通鑑》是這樣說的:秦王世民軍至寧州,其黨皆潰。癸酉,文幹為其麾下所殺,傳首京師。獲宇文穎,誅之。就是李世民抓住宇文穎後,立即就殺了他。

    但即使這麼完美的計劃,李二也沒成功,所以他只能搞玄武門兵變了。

  • 19 # 眞愛壹丗

    答案是肯定不行,我是張雲飛,歷史搬運工。

    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唐國公李淵於晉陽以尊隋之名起兵,一路勢如破竹,十一月佔領長安,擁立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李淵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義寧二年(618年)三月,隋煬帝死,五月,楊侑禪位於李淵,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國號“唐”,改元武德,定都長安,隋朝滅亡。楊侑降為酅國公,置居於長安,於次年五月去世。此後,李淵冊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四子李元吉為齊王。

    這就已經確定了李建成的地位,同時也奠定了李世民的地位。李淵有感隋文帝廢立太子,導致國破家亡的結果,在維護李建成太子的事上很用心。雖然他知道論能力、功勞,他的這個長子哪方面都不如次子,可中國幾百年來“嫡長子繼承製”對他的影響,他不得不立李建成為太子,而李建成也知道他這個弟弟對他來說是最大的威脅,所以他聯合了自己的四弟李元吉處處制約、迫害李世民。

    最終,李世民忍無可忍,先下手為強,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將李建成、李元吉殺死。不久,李淵宣佈禪位,傳位於李世民。而李世民上臺後,又下旨賜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兒子。

    雖然,玄武門之變並不怎麼光彩,但是封建王權下,父子兄弟之情與皇位相比,都得靠邊站。而唐太宗也因為他在位的一番作為,開創了“貞觀之治”,為“開元盛世”打下了基礎,也因為他的民族政策被各族人民親切的稱為“天可汗”。

    我是歷史搬運工,我願同大家分享歷史故事。

  • 20 # 雨聲揚

    中國自古以來的皇位繼承人制度就是立長不立賢。長子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家裡老爸不在家,長子就是家長說了算,老媽都不好使。所以如果不考特殊手段,非長子想繼承皇位幾乎是不可能的。基於此,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勢在必行,無可選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生活對孩子來說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