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壽山石文化小林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曆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 2 # 野史說

    春節,象徵.。團聚、興旺,寄託著新的一年的希望

    在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中,最受人們重視的要算春節了。臘月裡,天寒地凍,農活較閒,人們有較充裕的時間,因而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比起其他節日來更為豐富多采,而且這些活動都具有特別濃郁的節日特色。

    過去,在廣大城鄉圩鎮,賣年畫的,賣吊錢和窗花的,賣燈和鞭炮的,賣臉譜和春聯的……一片紅紅綠綠,年貨攤一個挨著一個,喜氣洋洋,充滿著節日的氣氛。

    到了臘月三十日,時針移過午夜十二點(子時)的時候,鞭炮聲立即響成一片,迎來了新年的第一個早晨。

    春節古時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個早晨。《爾雅》,對“年”的註解是:“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自殷商起,把月圓缺一次為一月,初一為朔,十五為望。每年的開始從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到了漢武帝時,由於“觀象授時”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司馬遷創造了《太初曆》,確定了正月為歲首,正月初一為新年。此後,農曆年的習俗就一直流傳下來。

    據《詩經》記載,每到農曆新年,農民喝“春酒”,祝“改歲”,盡情歡樂,慶祝一年的豐收。到了晉朝,還增添了放爆竹的節目,即燃起堆堆烈火,將竹子放在火裡燒,發出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使節日氣氛更濃。到了清朝,放爆竹,張燈結綵,送舊迎新的活動更加熱鬧了。清代潘榮升《帝京歲時記勝》中記載:“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門外寶炬爭輝,玉珂競響。……聞爆竹聲如擊浪轟雷,遍於朝野,徹夜無停。”

    在我國古代的不同歷史時期,春節,有著不同的含義。在漢代,人們把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定為春節。南北朝時,人們則將整個春季稱為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為了“行夏曆,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開會議,決定使用公曆。這樣就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至今,人們仍沿用春節這一習慣稱呼。

    關於春節,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這些傳說雖不足為據,但卻為春節的來歷增添了神話的色彩。

  • 3 # 劉連營書法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所以很多的節日與習俗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的,而春節也不例外。

    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也是所有華人世界獨有的節日。據說在堯舜時期就有了春節,而在殷商時期就有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西周初又形成了在歲尾年初進行慶祝豐收與祭祖,以及天子巡土的,展示天子威儀的作用,同時出現的年的稱呼。但是由於曆法的不同:夏曆以一月為歲首,商曆以十二月為歲首,而到了秦朝則是又是以十月為歲首,所以春節並不是固定的。直到到了西漢,漢武帝推行太初曆,才確定一月初一為歲首,春節才正式確定下來,以後的封建王朝都沿襲此制度。並且當時的歲尾與歲首交接在子時,就是現在的23點。

    到國民政府建立後,為了和世界接軌,把每年的公曆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而農曆年稱為“春節”春節“,於是春節的正式冠名出現了。隨後本朝沿襲之。

    根據傳說年的出現與一種叫做“年獸”的怪物有關。據記載:古時,有怪獸名曰“年”,形若獅子而獨角。定時出現傷害人畜,人們苦無制服之法。一次,“年”闖入某村,巧遇穿紅衣,燃竹竿取暖者,“噼拍”爆炸有聲,紅光閃耀,“年”驚竄奔逃。於是人們認識“年”性,每逢“年”出時,家家戶戶閉門家居,貼紅聯,燃爆竹以驅“年”。“年”果不再來。人們慶幸過了“年關”,敲鑼打鼓,互稱“恭喜”,從此有了“過年”。

  • 4 # 我的孩子我的家庭

    春肯定喜歡過年了,小時候是吃喝玩樂,長大了是回家團聚。

    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也是所有華人世界獨有的節日。據說在堯舜時期就有了春節,而在殷商時期就有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西周初又形成了在歲尾年初進行慶祝豐收與祭祖,以及天子巡土的,展示天子威儀的作用,同時出現的年的稱呼。但是由於曆法的不同:夏曆以一月為歲首,商曆以十二月為歲首,而到了秦朝則是又是以十月為歲首,所以春節並不是固定的。直到到了西漢,漢武帝推行太初曆,才確定一月初一為歲首,春節才正式確定下來,以後的封建王朝都沿襲此制度。並且當時的歲尾與歲首交接在子時,就是現在的23點。

    到國民政府建立後,為了和世界接軌,把每年的公曆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而農曆年稱為“春節”春節“,於是春節的正式冠名出現了。隨後本朝沿襲之。

    根據傳說年的出現與一種叫做“年獸”的怪物有關。據記載:古時,有怪獸名曰“年”,形若獅子而獨角。定時出現傷害人畜,人們苦無制服之法。一次,“年”闖入某村,巧遇穿紅衣,燃竹竿取暖者,“噼拍”爆炸有聲,紅光閃耀,“年”驚竄奔逃。於是人們認識“年”性,每逢“年”出時,家家戶戶閉門家居,貼紅聯,燃爆竹以驅“年”。“年”果不再來。人們慶幸過了“年關”,敲鑼打鼓,互稱“恭喜”,從此有了“過年”。

  • 5 # 木易觀察A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如春節源於臘祭,春節源於巫術儀式說,春節源於鬼節說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

  • 6 # 口水雜談

    春節(Spring Festival)中國民間最隆重傳統節日。在夏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人文意義】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永珍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

    購物

    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裡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 ,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 】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曆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源於我國原始社會的《臘祭》。據說臘盡時日,人們殺豬祭祀老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用硃砂塗臉,鳥翼裝飾,唱唱跳跳。至於“春節”一名,最早見於《後漢書·楊震》:“又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焦心。”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曆紀元,把公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曆年;農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曆年。

    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春節傳說之二:萬年建立曆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週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建立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鬚。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傳說之三: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春節的常見習俗】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麵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係,大體可分4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 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 ,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暄 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 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裡,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 “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裡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但從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僅限於男子外出拜年,婦女則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後才能外出走訪。拜年活動要延長很長時間,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傍晚時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節”,初十以後叫“拜燈節”,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遲”的笑話。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後補行的,謂之 “拜晚年”。

    佔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佔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佔》,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偉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佔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貼畫雞

    朱仙鎮木板年畫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裡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隻天雞,說是當太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儲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祭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 上海舊曆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陝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 7 # 地球淫

    來歷: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

    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佈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文化精華。

    在古代民間,人們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便開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結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新年才算結束。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是親朋好友歡聚的日子,是人們增深感情的紐帶。節日交流問候傳遞著親朋鄉里之間的親情倫理,它是春節得以持存發展的重要要義.

    含義: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8 # 彥緣應宏

    一年的轉輪點,提醒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一年的自我總結點,取長補短修心養德,一年的團聚點相互祝願展望新春。

  • 9 # 萬卷千城

    古人為什麼要定春節這個節日?這就要翻翻我國以前的歷史了。我國人民以寒冬將至,春陽萌動之時作為新年伊始,其源頭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臘祭”。“臘祭”據說原是神農氏時代“索鬼神而祭祀”、 “合聚萬物而索享之”的年終祭祀習俗,主要內容是感謝百神上一年的賜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同時伴隨驅疫禳災活動。

    當時,有把“臘祭”之日當作新年來過的。

    先秦時期新年習俗處於萌芽階段。《詩經·七月》中記載了西周時期舊歲新年交替時的節慶風俗。冬天來臨,人們回到室內,堵住向北的窗戶,在室內生火,用煙燻鼠準備過年。所謂“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是說人們收穫之後,釀製美酒,慶賀豐收,孝敬老人。這時的歡慶活動因各國採用的歷法不一樣而沒有統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農閒之際,它是後來新年習俗的雛形。

    新年習俗定型於漢代。經過戰國和秦朝末年的社會大動盪後,西漢初期推行“休養生息”政策,社會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秩序比較穩定,人們的生活情趣高漲,一系列節日習俗逐漸形成。《太初曆》推行後,曆法長期穩定,正月初一作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確立。隨著社會的發展,從漢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過新年的習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換桃符、飲屠蘇酒、守歲陽、遊樂賞燈等活動都已出現,慶祝的日期越拉越長,逐漸演化成為我國的第一大節日。

    新年習俗在唐代發生裂變。唐朝是思想文化昌明的時代,同時也是內外文化交流頻繁的時代,新年習俗漸漸從祈報、迷信、禳除的神秘氣氛中解放出來,轉變成娛樂型、禮儀型節日。慶祝新年的重點由祭神轉向了娛人,轉向了人們自己的娛樂遊藝,享受生活。所以,可以說,也只有在唐代以後,新年才真正成為普天同慶,億民歡度的“佳節良辰”。

    發展到這在,春節期間的節日活動越來愈多,新年期間,玩獅子、舞龍、演戲、說書、高蹺、旱船等各種娛樂活動五彩繽紛,絢麗奪目,北京人逛廠甸、廣州人遊花市、蘇州人聽寒山寺鐘聲、上海人遊城隍廟,各地遊藝活動獨具特色,各種娛樂活動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有這麼多有趣的節目,我當然喜歡過春節了。

  • 10 # 君自南郊來

    大年三十午後,本家長輩和兄弟們,相約相攜翻山入林,尋著祖輩的足跡祭祀先人。金色的陽光映紅臉龐,藍天白雲透過樹丫爭豔。我們漫步在鄉野,空氣蒼茫略帶些甜。

    傍晚,族人們招呼著祠堂祭祖,拜藥王,拜土地,拜財神。人間煙火,年的味道。

    最美是回家過年。

  • 11 # 文藻巧翁

    春節史話

    梅花猶帶雪,萬戶慶新春。農曆正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一個大節——春節。

    中國人過春節,有悠久的歷史。如果要說來歷,大抵是起源於殷商時期的“臘祭”活動。那時,先民們經過一年的辛勤勞動,都要在年頭歲尾祭神祭祖、感謝神靈的恩賜。這一習俗代代相傳,就成了人們祝賀歲首的春節活動。到了漢代,這種活動已經成了一種普遍的社會風俗。

    春節,又稱為年。

    “年”,最初叫“稔”,寓谷禾豐稔之義,同農業生產有著直接關係。古書上解釋說:“年,谷熟也。五穀皆熟為有年;五穀大熟,為大有年。”有年,就是農業豐收,大有年,就是大豐收。

    一年之始稱為歲首,是根據曆法確定的。據史書記載:從夏商時期開始,我們的先民就開始實行太陰曆。太陰曆的特點是以月亮繞地球旋轉的週期規律記述年、月、日、時的。月亮圓缺一個週期為三十天,即是一個月。一個月中看不見月亮的那天叫朔日,朔日子夜為日的開始,即初一,月亮圓的那天叫望日,即一個月的第十五天。正月初一的子夜,即是一個月的開始,也是一年的開始,叫做元旦或元日。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就有過說明:“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之為首。”“元”即開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漢語的象形文字,謂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來,天剛放亮,後引申代指一天。由於初一為朔日,故元旦又稱為元朔。夏商時期開始實行的太陰曆又稱陰曆、農曆。相對於以後實行的新曆法太陽曆而言,農曆又叫舊曆。這樣,這個節日就有了元旦、元日、舊曆年、陰曆年、農曆年等不同的名稱。

    應該指出的是,在漢武帝之前,各個朝代元旦的起始時間很不一致。夏代將孟春之月定為歲首,稱正月;商、周、秦各代分別將臘日(十二月)、冬月(十一月)、陽春日(十月)定為歲首。隨後在一些古籍如東漢崔寔的《四民月令》、南朝梁宗檁的巜荊楚歲時記》等書中,都有了歡慶年俗話動的記載。

    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中國漫長的歷史歲月裡,年俗話動的內容有縫承、有發展、也有創新。因此,其活動內容、活動形式是豐富多彩的。

    把夏曆年改為春節,是辛亥革命以後的事。

    1911年,孫中山領導有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了“行夏曆,所以順民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1911年底,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雷會議,決定使用公曆。把夏曆一月初一改名為春節。同時決定公元1912年1月1日為民國元年1月1日。1949年9月27日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從中華人民共和回成立之日起,中國曆法改為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紀年;把陽曆1月1日稱為“元旦”,把陰曆1月1日正一式定名為“春節”。

  • 12 # Allan一世繁華

    小時候喜歡過春節,長大了就沒感覺了,春節有一種凝聚力,對於親情友情愛情都一樣,人本是感情的動物,誰能抗拒這種誘惑呢,在春節的時候父母家人都在一起,愛人朋友都在一起,放下往是的疲勞與紛爭,盡情的享受濃濃深情,所以會衷情於這個傳統節日吧!

  • 13 # 雨人180234513

    說實話,不喜歡,因為從事的是服務行業,逢年過節都不放假,還有每到春節物價上漲,汽油上漲,生活成本增高,壓力很大

  • 14 # 魯西林二

    古人認為春乃一年之首,而正月初一是這個月之首,於是把春節定位了正月初一。還有一種說法遠古時期的堯在這一天把王位禪讓給了舜。

    我當然喜歡春節。首先,忙碌了一年終於放假,可以休息一下。這幾天的時間可以總結得失,砥礪前行。然後,很長時間沒有見得朋友可以一塊敘舊。最後,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過春節是民族文化的傳承。

  • 15 # 錦繡河山688

    因為古人也知道,成年累月累死累活一直幹,到什麼時侯是個頭。設定春節這個節日,與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一樣,是讓人有個休息娛樂的時間,放鬆一下。

  • 16 # 月牙彎呀彎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最熱鬧的傳統節日。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奠祖先、除陳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進一步明確,農曆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春節”之名正式列入中國節日法典。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1)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含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等。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2)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方”也叫“門葉”,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3)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祥事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4)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墨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增加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經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我國出現了年畫的3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5)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為“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唐太宗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6)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營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7)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帖相互投賀,由此發展而來“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 17 # 全球一線

    馬上就要到春節了,不知道各位朋友們準備得怎麼樣了? 說起來,現在大家過春節稍稍有些單調,數來數去也就是這麼些步驟,不過,儘管如此,春節仍然是大家最盼望的節日。

    古代的春節幾乎是一個朝代一個過法,其熱鬧程度完全不亞於今天。

    首先呀,說起“春節”這個概念,歷史可是非常悠久的,保守估計至少有4000年。我們知道,現在所說的“春節”其實就是陰曆的新年,正月初一。所謂“陰曆”就是中國的上古曆法演變而來,是根據月亮的變化而觀測而出的記錄日期的方法。中國古代記錄年月日,所用的歷法都是“陰曆”的。

    而“春節”的起源,其實就是商朝時人們的祭祖祭神活動。一年到頭了,辛苦了這麼長時間,總要有些儀式性的東西嘛!去拜拜神仙,祭祀一下先祖,如果這一年過得非常順利,那就要感謝先祖神仙的庇佑,如果過得不順利,就要祈禱來年平平安安,諸事順利。但是,由於商朝的規定和現在不一樣,所謂的“正月”也和現在的不一樣。在今天,我們所提到的“正月”應當是農曆的一月份,而商朝規定是十二月為“正月”,所以,商朝的這個所謂的祭祀活動,就放在十二月一日,又被稱為“臘祭”。在這一天,很多人們會穿上各種顏色鮮豔的衣服,在臉上塗上硃砂,熱烈地歡慶聚會。

    後來到了周朝,對於“正月”的規定又不同了:冬季的十一月被規定為所謂的“正月”,所以,節日自然就變成是十一月一日了。在周朝時期,“年”這個概念第一次出現了。在《爾雅·釋天》中有記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新石器時代晚期)曰載。”這就是這幾個朝代對於一個四季迴圈更替的概念。在這一天,與商朝時一樣,人們也要歡度慶祝,熱鬧非凡。而春秋戰國之後,秦始皇統一中國,又把“正月”定在了十月份,所以,節日又因此向前推進到了十月一日。

    到了兩漢的前期,仍然沿用之前周朝的制度,把“年”定在十月一日的那一天,但是到了漢武帝時期,卻出現了幾個重要的天文學家:唐都、落下閎和鄧平等。他們編纂出《太初曆》,借鑑了農業方向和天文方向的週期規律,建議皇帝將“正月”定在每年的一月份,也就是我們今天所使用的“正月”了。從那以後,每年的“正月”幾乎都是一月不變,當然,也有些登基後的皇帝為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重新規定了“正月”的月份,例如篡漢的王莽、女皇武則天等,但是也都是曇花一現,很快就被板正過來了。

    而宋元明清時期,過年已經不僅僅是小範圍的事情了,更上升到國家大事上。每年的“春節”,皇上都會舉行盛大的慶典,場面極為宏大,不僅僅是為了祈禱來年能夠國家興旺,更是為了彰顯一派天朝皇家的氣象。

    這既是春節的發展史,也是古人定下春節原因吧!

  • 18 # 詠渡歲月

    民族象一條常河,節日象河段中不同的碼頭。有奔頭,有連線:有慶賀興趣。把同胞的心理風俗,規定在固有的航線上。中華民族的祖先偉大思想,把人心凝聚在:有國才有家的,遠大理念:敬祖先愛現在,共助強盛奮向前。:二O二o年一月六日韓學武

  • 19 # 許釗毓媽媽

    年是歲首,是我國古老的節日,年是怪獸,古人放炮仗驅逐,這是傳統,現在不喜歡了沒意思了,沒有了以前的氣氛,放煙花炮竹,直接拘留罰款。建議還不如直接取消,往後的子孫後代就會對過年過節失去傳統的概念。

  • 20 # 粉色點亮生活

    春節俗稱過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辭舊迎新的盛大狂歡,是我國民俗文化的集中體現,更是幾千年華夏文明歷史發展的重要方面。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早在夏代就有了依據天文知識制定的歷法。夏曆把月亮盈缺的一個週期定為一月,四季更替的一個週期共十二個月為一年。古文獻曰:“年,谷熟也”。每年的臘月,即陰曆的十二月,五穀豐登、顆粒歸倉後又逢天寒地凍,是非常難得的農閒時節,人們選擇在這段時間進行”臘祭“,祭神祭祖。又因臘月是年末歲尾,逐漸融入了慶祝豐收、辭舊迎新的成分,形成了”過年“這一傳統節日,陰曆每年的最後一天為除夕,第一天開始為春節,首尾相連 ,成為我國時間最長,規格最高,氣氛最歡樂祥和的傳統節日。

    我和很多人一樣,說到過年心情是複雜的。全民放假七天多麼難得啊!閤家團圓、共慶新春也是令人期盼的。穿新衣、戴新帽、吃水餃、領紅包…….多爽啊!但作為一個成年人,春節更多的是一種責任——各種大掃除,各種大采購,各種大烹飪,各種大走訪……要讓孩子開心,老人稱心,親戚滿意……好累哦,我太難了!

    無論如何馬上就要過年了,準備好金錢,準備好笑臉,準備過年了!祝我和所有人平安順遂、開開心心過大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孩子的意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