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鴻哥iouyh福小鋪

    北宋之所以對幽州念念不忘,甚至開國初兩代皇帝北代不斷,除了恢復傳統中原框架理由之外,還有一個不得不為之的理由:長城。

    眾所周知,長城是中原的最重要的軍事國防工程。

    而幽州便是長城的一個關鍵門戶。

    為了奪取長城門戶控制權,宋遼交兵頻繁。

    論消耗戰,北宋肯定是耗死遼。

    所以蕭太后傾全國之兵同北宋打了一場決定戰,迫使北宋放棄索取權。

    唉,雖然對北宋當時而言是面子,裡子都不虧,甚至還獲美譽。

    但別忘了,本質仍然是長城的掌控權。

    從此,北宋國防只剩黃河天險,戰略防禦系統缺失一大塊。

    遼是以宋遼長期交兵消耗後的傾國之力為賭注,以期得安定和戰略優勢。

    但長城作用失去,北宋在對遊牧入侵便處於劣勢。

    埋下了靖康之恥的惡果。

    因此,潭淵之盟對北宋來說是可接受結果,但靖康之恥便是一杯不得不喝下的毒酒。

    一個是頂得住,有得談,一個壓根沒法談。

    故此,我是持批評態度,不該被遼忽悠了,導致門戶洞開,失去戰略縱深。

  • 2 # 大江侃歷史

    我對潭淵之盟持批評態度。

    1004年,遼聖宗和蕭太后率兵二十萬大舉南侵,兵鋒直逼黃河北岸的澶州,東京危急,宋真宗本來準備遷都南逃的,但在宰相寇準等人的促使下親臨前線澶州,宋軍士氣大振。當遼軍攻城時,宋軍將領一箭射死了遼軍統帥。遼國初戰不利,統帥陣亡,又有後顧之憂,因此主動提出和談。宋真宗聽到遼軍和談的要求,就不顧寇準等大臣的反對,同意與遼議和。雙方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遼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宋遼以白河溝為界,史稱“澶淵之盟”。

    這就是潭淵之盟的事情發生始末,澶淵之盟開了宋朝賠款的先例,並且是在宋朝軍事取得勝利的情況下籤訂的。呵呵,宋朝打仗明明打贏了,還要賠款給遼國,哪有這樣的道理?明明應該要求遼國賠款割地還差不多,這宋真宗趙恆也算是一個人才。

    澶淵之盟以後,宋遼雙方大致保持了百餘年之和平,但是對宋而言,燕雲十六州的失地是收不回來了,每年都要輸金納絹,以求遼國不再南侵,而遼國在此之後更是不斷需索,以金錢換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

    難怪有宋一朝,被後人稱為“弱宋”,這宋朝的骨氣要是有明朝的一半就好了。

    因此,我對潭淵之盟持批評態度。

  • 3 # 中國大案紀事

    關於檀淵之盟的利弊問題,歷史學家也褒貶不一,有人稱讚,覺得此舉讓北宋得到了快速發展。有人認為這是喪權辱國的條約,有失大國風範。

    現就這兩個觀點分析如下:

    1、檀淵之盟的好處,使得北宋獲得了長期的穩定發展,契丹鐵騎不再南下,與遼國的貿易快速發展起來,兩國的交往增多,使得遼宋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2、檀淵之盟的弊端,檀淵之盟對於北宋來說,是個屈辱條約,每年30萬的歲幣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沉重負擔。

    我個人認為,檀淵之盟的利大於弊,因為檀淵之盟簽訂後,使得宋遼邊境處於相對和平狀態,加快了兩國的民族融合和生產發展及雙邊貿易,給長期經受戰亂的邊境帶了休養生息發展的好機會,解決了一直以來困擾北宋的戰亂、鉅額軍費等問題,讓北宋獲得了一個好的發展機會。長遠來說,檀淵之盟的利絕對大於弊。

  • 4 # 煒哥的天空

    第一,澶淵之盟簽訂後宋遼保持了邊境近百年的和平,大量減少了北宋的軍費開支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宋朝一場中等規模的區域性戰爭消耗大約是3000萬貫,而一年的歲幣僅僅三十萬貫,也就是說少打一場仗夠給100年了。

    第二,戰爭的形式不止有刀劍拼殺,澶淵之盟實際上世界歷史上極其經典的經濟戰爭開端。澶淵之盟條款中一條,就是雙方互設催場互市交易,北宋出口的瓷器、絲綢、書籍等手工業製成品送到遼國賺取鉅額暴利每年可達七八百萬貫,而遼國出售的皮毛、馬匹等初級農產品價格低廉每年僅僅獲得數十萬貫,給遼國的歲幣基本上被遼國上層消耗殆盡還要倒虧。最可怕的是讓遼國幾乎全盤接受北宋貨幣放棄自主造幣,懂經濟學的都知道如果中國全民使用美元有多恐怖。

    第三,獲得了關南十縣,其實給遼國的歲幣當時簽訂很大一部分是給關南十縣的贖金,關南十縣戰略意義重大,有了這十個縣什麼時候打的戰略主動權就落到了北宋這邊。

    第四,促進了遼國漢化,因為簽訂合議以後遼國開始大規模漢化,到遼道宗時竟然說“吾修文物,彬彬不異於中華” ,既然你和我一樣,你腳下的土地難倒不是我中華土地?文化比刀劍更厲害。

  • 5 # 顯微鏡說歷史

    趙匡胤建立宋朝後,幾代皇帝對遼國的戰爭勝少敗多,尤其是宋太宗即位後,他的執政能力和謀略都不如他哥哥趙匡胤,導致與遼國決戰,損失巨大。連年的戰爭,加重了人民的負擔,雙方渴望和平的呼聲越來越響亮。澶淵之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它是歷史的必然,有利於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有利於國家的長期穩定和文化進步,是一項務實的政治決策,應該對它點贊。

    一、澶淵之盟是北宋建國後同遼國一系列戰爭發展的必然結果

    在後周時期,趙匡胤作戰勇敢,智慧過人,受到周世宗柴榮的賞識,更贏得了眾多武將的愛戴。等到柴榮死後,他七歲的幼子柴宗訓即位。次年,趙匡胤等在陳橋發動了一場軍事政變。趙匡胤黃袍加身,搖身一變,成為大宋的開國皇帝。世間之物,得之容易,失之也易。趙匡胤深知此理。他和他弟弟趙光義總結前朝經驗,在擴張軍力和維護統治之間做出了艱難的取捨,把削弱武將的權利作為確保江山萬事永存作為加強統治的主要策略,陸續把各地節度使的兵權直接收歸朝廷,並建立了以文職官員統治為基礎的強有力的中央政府。

    透過和平手段解除將領的兵權客觀上加強了中央政權的統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軍隊的作戰能力。

    宋朝建國後,確立了先南後北的軍事方針,把戰鬥的號角吹向了經濟發達的江南地區。宋太宗在趙匡胤死後,繼續收復南方的吳越,然後消滅遼國支援的北漢政權,基本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此後,宋太宗不顧將領的反對,未對精疲力竭的軍隊充分的修整,侵入遼國領土,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與遼國軍隊展開激烈的決戰。最後,皇帝負傷而退,宋軍以慘烈失敗而告終。宋太宗對同遼國的戰鬥耿耿於懷,發誓對遼國以更大的軍事行動。986年,宋太宗乘遼國新君初立之機,率二十萬大軍親征遼國,發動雍熙北伐。由於宋軍的主將曹彬的輕率過失,以及東西兩路軍的配合不利,宋軍又一次遭受了巨大的失敗。宋朝失去了奪取燕雲十六州的最好機會。從此,宋朝不得不對遼國採取戰略防禦。

    二、澶淵之盟的經過

    宋真宗即位後,由於多次戰鬥失敗,這位從小生在宮廷的皇帝對遼國心存畏懼,對開疆擴土沒有更多的興趣。相反,遼國對宋朝步步緊逼,要奪回後周時期失去的莫州和瀛洲。此時,由於遼國兩個高階軍事將領相繼去世,遼國對宋的幾次作戰不利,遼國從長遠地看到他們已遠非從前的強大,希望和宋朝進行談判。宋真宗在狐疑中,聽取大臣的意見,派曹利用負責與遼國對和談。遼國希望宋朝以土地換和平,遭到曹利用的嚴辭拒絕,提出宋朝每年交納銀和絹來換取和平,否則繼續作戰。曹利用出色地完成了宋真宗交給他的和談任務,宋真宗聞言之以三十萬兩的代價即換得和談,如釋重負,對曹利用獎賞有加。

    三、歷史的必然,是對國家人民有利。

    澶淵之盟是政治上的巨大成功,是務實主義的具體體現,結束了宋遼之間長達二十五年的敵對狀態,從此,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盟約的簽訂,使宋朝節省了鉅額戰爭開支,歲幣30萬兩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費用的百分之一,每年送給遼國對份額,只相當於南部一個州的收入,避免了重兵長年戍邊的造成的過量徭役和朝廷賦稅壓力,以較少的代價換取了戰爭所難以獲取的效果,促進了宋遼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宋遼的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融合。 澶淵之盟的簽訂,反映經過長期戰亂的人們渴望和平的呼聲,也客觀上保證了宋朝在較長時間內的和平穩定,促進了經濟文化的大發展。飽經戰亂的廣大人民終於有了一個修養生息的機會,成為我國古代最為富足的時代。

    這就是我的看法,希望有幫助。

  • 6 # 心懷家園

    澶淵之盟內容:

    1、宋遼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齒論。

    2、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遼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雙方撤兵;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3、宋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4、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積極影響:

    一、結束了宋遼之間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髮長者),不識干戈”,此後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

    二、宋朝節省了鉅額戰爭開支,歲幣(30萬)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費用(3000萬)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長年戍邊的造成的過量徭役和朝廷賦稅壓力,以極少的代價換取了戰爭所難以獲取的效果。 三、促進了宋遼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中華民族的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融合。

    消極影響:

    王安石和富弼認為澶淵之盟之後,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戰去兵”,禁軍河北軍和京師軍“武備皆廢”,只剩下陝西軍可用;馬知節、曹瑋、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擠,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權,王欽若和陳堯叟深獲寵幸,以至於導致慶曆增幣。 同時,百餘年沒有發生大的戰爭直接導致宋、遼雙方兵備鬆弛,後皆為女真建立的金國擊敗。遼國殘餘勢力只得西遷,在西域建立西遼苟延殘喘。宋朝也失去淮河以北大量土地,被迫向金國稱臣。

    後世評價

    澶淵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軍事形勢下接受求和的結果。對宋而言,一方面幽雲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輸金納絹以求遼朝不再南侵,此後遼更是不斷索取,以金錢換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對遼國而言,卻是在不利的軍事情勢下佔了大便宜,得到了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最重要的是,澶淵之盟以後,宋遼雙方大致保持了百年之和平,這對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民間交往和各民族之間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為中原與北部邊疆經濟文化的交流創造了條件。

  • 7 # 碼字的蝸牛

    題主,是澶(chán)淵之盟。

    首先,澶淵之盟雙方政權都宣稱自己是勝利的一方,只是後人(王安石等人)認為澶淵之盟導致了北宋三朝"忘戰去兵",文嘻武衰,是造成後來的慶曆增幣的源泉,是一件恥辱的事情。但在北宋三朝(真宗、仁宗、英宗)這三朝時期的文獻顯示,北宋的文人是歌頌戴德的。

    再者要先了解澶淵之盟的起因。而澶淵之戰只是景德之役中的一場戰鬥,也是最後議和的地方。其次是所謂的澶淵之戰,只不過是一場雙方資訊不對稱、一場糊塗戰爭。

    澶淵之盟的起因

    從公元979年宋太宗發動高粱河戰役開始,到公元1004年時。這25年裡,宋、遼之間一直處在敵對狀態,邊境每年都在打仗。

    公元1004年,為了轉接國內的矛盾(遼國皇帝耶律隆緒已經成年);也可能是看到北宋新君剛剛即位的原因;又或者是如同一些書籍宣稱的,遼歷來就有覬覦中原之心。

    遼國統治者蕭後與遼聖宗御駕親征,發動了孤注一擲的南下戰役,宋朝史料稱之為景德之役。

    景德之役:一場雙方孤注一擲的戰役,也是一場資訊極其不對稱,雙方都慫了的戰役。

    景德之役分成幾個階段,而最終決定了澶淵之盟結果,是宋遼二帝直接對峙的澶州之戰。

    從戰爭爆發後的發展情況來看,遼國雖然有騎兵優勢,能快速機動,把握住戰場優勢,可攻城能力堪憂。特別是遼國就如同孤軍深入一樣,瀛州打不下來,繞過瀛州後,天雄軍也啃不動,就連側翼的定州軍,也不敢去碰。最終在掃清部分阻力後,就敢大軍集結在澶州,彷彿就是想一戰定中原……

    反觀宋軍,野戰不行,防禦時卻能連連守住城池,迫使遼軍根本無法擴大戰果。戰役爆發時,當遼軍繞過瀛州突破了貝州防線後,寇準就制定了一套合擊遼軍,迫使遼軍不管深入進攻的策略:

    萬一敵騎已營貝州以南,即自定州發三萬餘人,俾將桑贊等結陣南趨鎮州,再令河東雷有終所部兵由土門會定州。審量事勢,那至邢、洺間,鑾輿方可順動。更敕王超等在定州翼城而陣,以應魏能等,作會合之勢萬一敵人築柵於鎮、定之郊,定州兵不可來,邢、洺之北漸被侵掠,須分三路精兵,就差將帥會合,及令魏能等迤邐東下,傍城牽制,敵必懷後顧之憂,未敢輕議深入。

    意思就是當遼軍突破了貝州防線時,遼軍側翼的定州軍出動,形成會合之勢態,迫使遼軍分兵阻擊,牽制住部分遼軍主力。隨後讓魏能等人領軍東上,再牽制遼軍,這樣遼軍就不敢【輕議深入】。

    可問題就出自定州軍上,其統帥王超死活就是不聽調遣,擁兵十萬就在城內看著遼軍。

    所以當澶州宋遼對峙之時,宋真宗趙恆害怕……遼聖宗耶律隆緒也害怕……

    趙恆怕的是僅靠天雄軍,根本無法打贏契丹騎兵軍團,側翼的定州軍王超不動。

    耶律隆緒和蕭綽怕的是,側翼十萬定州軍,不知道什麼時候動起來……

    王超也不敢動,怕被遼軍機動圍點打援,乾脆就讓趙恆顫顫巍巍在寇準的“坑蒙拐騙”之下,站在澶州城上,鼓舞士氣。

    車駕幸澶州,大將王超擁兵數十萬屯定州,逗遛不進,知節屢諷之,超不為動。復移書誚讓,超始出兵,猶辭以中渡無橋,徒涉為患

    特別是在兵圍澶州時,遼將蕭撻凜被宋軍射殺了。可根據宋真宗時期的文獻顯示,當時宋軍不知道……

    所以就出現了一種狀態——雙方都以為自己的實力比對方都弱……遼國的唯一優勢在於是騎兵集團,就算戰敗了,也能斷尾跑路;而宋國的弱勢在於宋真宗認定了定州軍統帥王超擁兵自重,僅靠澶州城的十萬大軍根本無法打贏遼國的二十多萬人(有種說法,是說澶州城當時已經集結了幾十萬宋軍民,可問題在於這是“軍民”,不全是軍隊)。

    所以發展到這裡時,雙方就只有議和這一條路能走了。

    澶淵議和

    當時遼國開戰的藉口是:收復幾十年前,後周世宗柴榮奪走的瓦橋關南之地。

    宋真宗趙恆告知曹利用,“只要不割地,給他百萬又如何……”寇準聽到之後,偷偷告訴曹利用,“若是超過三十萬,回來砍你腦袋。”

    因此後來澶淵議和的內容就是:

    1、雙方以兄弟相稱,誰年長就是為兄,誰小就為弟。

    2、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遼放棄已經攻佔的原宋統治區域)。

    3、遼國不再宣稱擁有瓦橋關南之地,而宋每年給予遼國,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這裡有三種說法,一種是說當時的條約規定,這歲幣是以“助軍旅之費”的名義給的;一種說法是北宋神宗之前的說法,是“以瓦橋關南之地的賦稅”給的,即宋擁有地,而遼擁有賦稅;第三種說法是遼國的記載,是說遼國打贏了,宋廷買平安的錢)。

    4、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其實王安石和富弼,是為了宋王室的面子才這樣說的。真實的情況是,戰後,宋廷就削弱了邊軍統帥的權利了,讓文官不斷把控邊軍,就是害怕王超這種“擁兵自重”的現象(雖然時候調查王超並沒有反意,可他不救駕的行為,導致了後面一系列多骨諾米牌效應)。

    可從那個時代的目光來看,宋廷有能力打贏戰爭嗎?

    景德之役爆發之前的25年裡,宋廷除了防禦戰有勝利之外,每每野戰就損兵折將。若是不議和了,遼國乾脆一路燒殺劫掠、吃飽喝足後退兵(就如同明末清軍入關時),然後每年都發動劫掠戰爭、放血式的戰爭,宋廷該怎麼做?

    且根據宋廷的說法來看,“以瓦橋關南之地的賦稅”給予的遼國,相對於每年3000多萬的軍費,以及重兵長年戍邊的造成的過量徭役和朝廷賦稅壓力來看,根本就如同九牛一毛而已,且根據後來的“互市貿易”來看,宋廷收到的賦稅,比這三十萬多出不知道多少倍來。

    只是從上帝的視角來看,後面的宋廷國策確實出現問題了,要知道,後來遼國連銅錢都是用宋朝的,也就意味著,宋已經把控了遼國的整體經濟命脈了。若是宋廷內部有人懂得經濟學,完全可以用經濟戰和防禦戰,搞亂遼國,趁機奪取幽雲區域或整個遼河平原。

  • 8 # 兩宋春秋

    歷史上的盟約都有利弊兩面,我們就站在大宋的角度上來看做一次利弊分析。

    當時的戰爭是遼攻宋守,但遼國大帥蕭撻凜被宋軍飛矢所殺。戰爭的優勢是在宋一方。

    任何戰爭或者盟約都是為了達到某種戰略目的,戰爭的目的也可以是為了和平。

    如果大宋的戰略目標是收復燕雲十六州,甚至滅亡遼國。那麼這個時候應當做的是消滅境內的遼軍主力,然後揮師北上。如果大宋的戰略目標是休養生息、對遼國以保持現狀為主,那麼和談也不失為最好的戰術。

    那麼大宋的戰略目標究竟是什麼?家天下的帝王時代,皇帝的意志就是戰略目標,如果大宋當時的皇帝是宋太祖甚至宋太宗,那麼肯定是以消滅境內遼軍主力,然後揮師北上恢復燕雲十六州為戰略目標。但這個時候的大宋皇帝是宋真宗,一位愛好和平的皇帝。對收復燕雲並沒有其伯父和父親的強烈渴望。和談自然是他的第一選擇。

    那麼有和談就有討價還價,最終的“澶淵之盟”的條款為:

    宋每年輸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即“歲幣”,遼聖宗稱宋真宗為兄,宋真宗稱遼聖宗為弟,真宗稱蕭太后為叔母,互約為兄弟之國,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宋遼在邊境雄州(治今河北雄縣)、霸州(治今河北霸州)等地設定榷場,開放貿易。

    分析條款我們可以看出:

    1、遼國當時起兵以收復關南二州(後周柴世宗從遼國手中奪取)為名義,條款中宋沒有將關南二州還給遼國。所以雙方領土保持現狀。

    2、互為兄弟之國說明互相認可對方為平等國家。注:當時周邊其它國家(西夏、高麗、青塘、回鶻、安南、大理等等)都只能向這2個大國稱臣。

    3、宋向遼輸送了30萬的歲幣感覺好像吃虧了,但實際上對大宋來說是核算的。因為和遼國打戰更貴,宋朝日常軍費開支就得4千萬~5千萬,這還不算打戰的額外開銷。30萬歲幣不到大宋日常軍費的1%,對大宋來說真的只是毛毛雨。

    4、此後宋、遼之間百餘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史書上記載,雙方禮尚往來,通使殷勤,遼國邊地發生饑荒,宋朝也會派人在邊境賑濟,宋真宗崩逝訊息傳來,遼聖宗“集蕃漢大臣舉哀,后妃以下皆為沾涕”。

    所以對於大宋來說條款本身並沒有付出多少,但保持了和平發展,人民生產勞動不受影響,達到了戰略目標。

    接下來說說條款額外對大宋產生的利益。大宋付出去30萬不是虧了麼,怎麼還有利益,沒看錯,利益在於和平後大宋的經濟手段。打仗大宋是差點,可玩經濟、貿易、文化,誰能幹得過大宋?

    1、貿易傾銷:條約中宋遼在邊境雄州(治今河北雄縣)、霸州(治今河北霸州)等地設定榷場,開放貿易。經濟文化處於中華歷史頂端的大宋在經濟貿易上的巨大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大宋能出產的商品太多了絲綢、陶瓷、茶葉、書籍、手工藝品,遼國則淪為原材料輸出國。邊境貿易從一開始就變成一邊倒的大宋貿易順差,大宋支出的歲幣透過貿易,基本上二個月後又流轉了回來。大遼收的歲幣,還沒運回國,在邊境就被宋人掙了個乾乾淨淨,每年還倒賠。據日本漢學家斯波義信的估算,宋朝透過對遼貿易,每年可獲八十萬貫價值的順差,扣去歲幣,每年還盈餘五十萬。

    2、貨幣戰爭:宋朝的通寶在遼國成為了貿易的結算貨幣。一貫的宋錢民間能兌換幾貫的遼錢,遼錢貶值,貿易上又沒有產品供給宋人,宋人想買的戰馬,契丹人認為是戰略物資又不想賣。隨後的一百多年裡,曾經不可一世的遼國經濟上被掏空了。徹底淪為經濟上處於附庸的原材料輸出國。遼國只能靠盤剝北方其他少數民族部落來維持貿易,這也給遼國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3、文化侵略:大宋是中國文化最鼎盛的時代,唐宋八大家有六位都出現在澶淵之盟後的數十年中。文化相對落後的遼國契丹民族開始了加速漢化的過程。遼國人原先吃肉和乳酪的習慣被饅頭、糯米飯等漢食替代。漢服成為契丹人主流,就連遼國的禮儀典禮上,皇帝高官們,都是清一色的漢服裝扮。遼國的傳統節日沒落,人民開始過漢族節日。宋詩和宋詞成為遼國讀書人追捧的物件。蘇軾的弟弟蘇轍出使遼國時,發現哥哥的名字在遼國如雷貫耳,堪比周杰倫。以至於發出驚呼:“誰將家書過幽都,逢見胡人問大蘇”

    對於大宋,不利的一面當然是失去了一次收復燕雲的大好機會。

    所以,總檯來說,我認為檀淵之盟總的來說是宋遼雙方都輸不起的情況下做出的妥協。

  • 9 # 知乎乎

    澶淵之盟有利有弊,總體說應該批評的。先說好處:一結束了宋朝和遼朝近半個世紀的混戰,開始了長達一百年的總體和平時代。也就是說,在此後一百年,宋遼之間總體上是和平的,雖然也爆發過戰爭,但是不大,相對和平。

    二促進了兩國的經濟文化的交流。在以後的一百年裡,兩國頻繁互派使臣加強了文化的交流。兩國互通有無。宋朝先進的封建文化思想傳到遼朝,遼朝的畜牧文化傳到宋朝。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三兩國和平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由於相對和平,兩國的經濟都開始發展。由於沒有戰爭的破壞,宋朝開始全面發展,他的經濟科技航海文化都不斷髮展,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在這個時期,宋朝的GDP達到世界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火藥全面運用,促進了宋朝的軍事發展,活字印刷術被髮明,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指南針被改進促進了航海事業的發展。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宋朝相對和平的環境中進行的。

    但是檀淵之盟帶來的壞處也是很多的:

    一他使宋朝由戰勝國變成戰敗國,喪權辱國,在這次戰爭,宋朝打敗了遼朝,遼朝主將蕭達蘭戰死,宋朝取得絕對勝利,但是檀淵之盟,,宋朝是以戰敗國的身份參加的,而且,遼朝獲得的比戰勝國還要多的戰利品。

    二導致宋朝承認幽雲十六州為遼朝的法定領土。幽雲十六州是石敬瑭割讓給遼朝的,從此,後繼之君都在發動戰爭,奪回幽雲十六州,但是都沒有成功。檀淵之盟,宋朝在法定上承認幽雲十六州為遼朝的固有領土。從此,宋朝徹底喪失了這一領土。導致中原門戶大開。

    三賠款加重了宋朝的負擔。檀淵之盟,宋朝每年向遼朝賠款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這一賠款,成為了宋朝和宋朝人民的負擔。

    四宋朝失去了滅亡遼朝時機最好的時期。檀淵之盟,宋朝軍隊空前多,士氣高漲,滅亡遼朝完全可以,但是由於宋真宗懦弱,導致時機喪失。

    所以檀淵之盟有利有弊。弊大於利

  • 10 # 心已不再611

    那就要看現在什麼立場上了,放到現在,大多數人認為是該批評的,在當時就另當別論了,從唐末的黃巢起義,藩鎮割據。到五代十國,到北宋建立,再到北宋基本實現統一,將近百年的戰亂讓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百姓希望和平。另外在宋太祖,太宗時期,平定了南方之後,為了收回燕雲十六州又開始對遼作戰,到澶淵之盟前雙方已經經歷了近25年的戰爭,可謂是戰亂不斷,民不聊生。澶淵之盟簽訂後宋遼之間長期處於和平狀態,對當時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著很大的作用。總之世上沒有完美的東西,存在即合理,對人,對事,對物都要辯證的去看待。

  • 11 # 閒來無事看熱鬧

    外國人就是外國人 連中國的地名 漢字都沒整明白呢 就來發問問題 你乾脆就問是和美國決戰好呢還是投降好呢 ?這樣你就能看到有多少人主張投降了

  • 12 # 東秋妮

    一直打到黃河岸邊的澶州城下,威脅都城開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

    丞相寇準大義凜然,力主皇帝御駕親征。

    真宗無奈,應允!

    當宋真宗如天神降一般出現在澶州的北城樓上時。

    宋軍將士頓時歡呼"萬歲",迴盪數十里之外。

    宋軍士氣大振,遼軍聞風喪膽,遼軍主帥中箭身亡,潰不成軍,倉惶逃竄。

    當時的局勢非常有利於北宋。

    但宋真宗趙恆,從內心一直懼怕於遼的聲勢,並考慮雙方交戰已久、互有勝負;

    以每年給遼歲幣30萬作為條件,主動求和;

    雙方在澶州定盟和解,約為兄弟之國,宋為兄。

    澶州舊稱澶淵,所以這次宋遼盟約稱“澶淵之盟”。

    此後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著和平局面。

    為什麼宋真宗趙恆非要求和,簽訂"澶淵之盟"呢?

    北宋在局勢大利的情勢下,宋真宗主動求和,簽約送幣。

    澶淵之盟結束了宋遼之間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同時也是宋朝向番方交納歲幣換取和平的開端!

    我想說當時的宋真宗趙恆的心裡肯定也翻江倒海,思來想去,最後下決心簽約送幣求和平。

    天下,是趙家的天下!和平,可能對一個封建皇帝而言,有著我們普通老百姓不能瞭解的含義和算計吧:

    澶淵之盟,使北宋王朝節省了鉅額的戰爭開支,歲幣(30萬)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費用(3000萬)百分之一。用歲幣換和平,避免了重兵長年戍邊造成的過量徭役和朝廷賦稅壓力,以較少的代價換取了戰爭所難以獲取的效果。簽約之後,北宋在邊境上開放交易,促進宋遼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宋遼的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融合。

    ✍戰爭的目的是停止戰爭,是和平。

    ✍歷史上的正與野,對與錯,得與失,任後人評說吧!

  • 13 # 半畝園書生

    宋朝建國後,自太祖起,就把收復石敬瑭割讓給遼朝的燕雲十六州作為自己的責任和目標,到太宗時,分別在979年和986年兩次舉兵北伐,開展收復行動,但都以失敗告終。此後,太宗便放棄了收復的打算,派兵戍守邊境,與遼朝相互對峙。

    在宋朝取守勢後,遼朝卻對宋展開了進攻,1004年遼舉兵南征攻宋,直逼黃河北岸,開封告急,宋真宗聽從宰相寇準的意見,御駕親征,遼宋兩軍對峙於澶州(今河南濮陽)。宋朝屈辱妥協,達成協議:宋朝每年給遼朝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後增加到絹三十萬匹,銀二十萬兩),叫“歲幣”,雙方停戰撤兵,這就是“澶淵之盟”。

    1,雙方不再有戰爭,河北百姓過上了安定的生活。宋向遼進貢顯然大失面子,但是兩國對抗,最好能把敵人消滅,如果不能,那麼就只能忍氣吞聲,跟他做朋友,長期的纏鬥不休,會把國家拖入戰爭的泥潭,以當時形勢,和解是最明智的決策。這是一次長時間的和解,從1004年起到1122年止,凡119年,自唐安史之亂以後國家便沉淪在戰亂中200餘年,至此,河北的廣大百姓,初次得到安定。

    2,雙方貿易增加,經濟發展。澶淵之盟簽訂後,雙方貿易迅速增加,北宋保持著巨大的貿易順差,每年都有著上百萬的收入,而且因贏得時間而發展了經濟,國力大大增強,“歲幣”愈發顯得無足輕重。遼朝此時也無力南侵,自然樂於“歲幣”的供養。為和平付出的代價無疑要比軍費來的便宜,從而使雙方維持著100多年的和好局面。

    3,漢文化的滲透和傳播。澶淵之盟簽訂後,雙方處於和平時期,在幽雲十六州境內,遼朝統治者雖然在統治體制上實行雙軌制,但在文化路線上卻採用單軌制,即全面採納中原地區的漢文化,並沿著漢文化軌道發展本民族文化。以孔子學說和儒家經典作為發展遼朝政治文化的主要思想,從而確定了遼代文化的發展方向。遼太宗時,漢族重要的文化典籍如《五經傳疏》,《史記》,《漢書》等均為朝廷刻印頒行。在文字和語言上,漢字與契丹字漢語和契丹語也成為遼朝的通用語言。其他方面如宗教信仰,禮儀制度,生活習俗也相互影響,民族通婚也開始出現,這些都加強了民族聯絡,促進了民族融合。

    4,漢制逐步推廣。建立遼朝的契丹人還屬於奴隸社會的發展階段,在和漢族的宋朝接觸後,契丹族迅速封建化,而宋朝就是他們的參照物,在他者的參照下,再向封建政權的轉化過程中,宋代的制度文明自然成為他們學習模仿的物件,比如,遼朝的官制基本吸收了中原的制度,也實行開科考試,透過科舉選拔人才。

    5,經濟一體化的加強。自澶淵之盟以後,雙邊貿易有了快速發展,不僅官方允許的邊貿興旺,而官方不允許的商貿也增加起來。這表明,政治上的對立,也不能割斷經濟聯絡,正是這種經濟力量,使邊疆地區對中原地區產生了凝聚力,伴隨著時間的推移,使兩者日益緊密地聯絡起來,並在宋元以後,逐步形成一種凝聚的向心力,由此促成了中華民族這個偉大共同體的形成。

  • 14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澶淵之盟,從整個大局上來看無疑是利大於弊,因為在澶淵之盟簽訂之前,宋遼戰爭已經持續了25年的時間。25年是個什麼概念?活脫脫是一個戰爭泥沼,為了奪回燕雲十六州,宋朝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幾十萬的人馬、物資和高達數千萬的軍費開支,戰爭打的是什麼,打的就是一個資源。日本侵華戰爭的時候,全日本的老百姓節衣縮食的把資源送到戰場上,宋朝雖然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但長達25年的戰爭無疑嚴重拖累了宋朝的經濟發展。

    給人民和國家帶來巨大的負擔,關鍵是宋朝還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雙方圍繞著這個地方你來我往,連年的戰爭導致北方十室九空,土地凋敝,大量百姓被迫南遷。

    北宋詩人王禹偁針對宋遼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負擔,寫了一首叫《對雪》的長詩描述說:

    妻子不飢寒,相聚歌時瑞。因思河朔民,輸稅供邊鄙。車重數十斛,路遙幾百裡。羸蹄凍不行,死轍冰難曳。夜來何處宿,闃寂荒陂裡。又思邊塞兵,荷戈御胡騎。城上卓旌旗,樓中望烽燧。弓勁添氣力,甲寒侵骨髓。今日何處行,牢落窮沙際——節選

    所以宋遼戰爭打到最後,雙方都堅持不下去,當時雙方僵持在澶州這個地方。

    首先是遼朝方面,由於戰線拉的太長,導致補給嚴重跟不上,孤軍深入帶來的結果就是一旦遼朝兵敗於此,那麼形勢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宋朝方面很有可能一鼓作氣收復燕雲十六州。

    當時遼朝方面主持政治的是大名鼎鼎的蕭太后,對於這種局勢她是十分清楚的。而且當時遼朝方面還出現了一個變故,那就是遼軍主將,南京統軍使蕭撻凜自己跑到澶州城下巡視,結果被宋軍方面以弓弩射殺,導致遼軍士氣大損,蕭太后為此還輟朝五日。

    所以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遼朝方面開始釋放出和談的訊號,但總體來看,當時的形勢其實是有利於宋軍的。雖然宋軍方面日子也很不過,首先是遼朝的20萬大軍已經逼近了位於黃河北岸的澶州。

    宋朝方面舉朝震動,因為這個澶州距離當時北宋的都城東京(開封)已經相當之近了,如果澶州失守,那麼東京也就岌岌可危了。當時參知政事王欽若竟然提議遷都以避遼軍鋒芒,簽署樞密院事陳堯叟更搞笑,直接請求宋真宗遷都四川。

    由此可見當時宋朝的畏戰風氣,還是剛剛擔任宰相不久的寇準力排眾議,強烈要求宋真宗御駕親征,這才穩定局勢。宋真宗親自抵達澶州為軍隊打氣,確實讓宋軍士氣大振,所以當時的局勢是有利於宋軍的。

    前提是,只要宋軍敢打,在澶州戰場還是很有可能取勝。

    但其實宋遼雙方之間都沒有繼續打仗的底氣,所以當遼朝方面提議和談以後,宋真宗立馬就答應了。他也想盡快結束這場戰爭,畢竟現在的局勢已經威脅到了宋朝的統治,基於這樣的考慮,於是就有了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是平等的條約,它的內容為:

    宋遼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齒論

    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遼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雙方撤兵;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宋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從政治地位上來看,雙方完全是平等的,不存在誰是誰的附庸,唯一可能讓人覺得吃虧的就是宋朝方面付出了每年10萬兩白銀,絹二十萬匹的代價。

    但實際上這筆錢比起整個軍費開支,可謂是九牛一毛,也算是宋朝方面花錢買平安吧。澶淵之盟簽訂之後,宋遼雙方罷兵,維持了長達百餘年的和平,使得宋朝社會得以正常發展,甩掉了戰爭這個沉重的包袱。

    所以從總體上來看,這無疑是一個成功的和談,唯一的缺憾就在於它助長了宋朝在政治上的和談風氣,讓本就怯戰的宋朝更加疏於軍事建設。但就經濟和社會穩定來說,澶淵之盟是成功的,所以說它總體利大於弊。

  • 15 # 九魚亭

    公元1004年,遼國皇帝和蕭太后發兵二十萬,大舉入侵宋境。最終宋遼兩方在澶州城下展開大戰,遼軍主帥蕭撻凜被宋軍射死,宋真宗親臨戰場,強弩之末的蕭太后隨即派人和宋朝求和。公元1005年,宋遼兩國在澶州城下籤訂和平條約,是為澶淵之盟,

    凡事都有兩面性,這紙史上最有的名盟約同樣如此,我們需要從正反兩個方向來分析,我們先來看看澶淵之盟的積極影響。

    遼國建國比宋朝早四十多年,在五代的時候,中原政權和遊牧民族的戰爭就沒有停過,趙匡胤開創大宋帝國後,宋遼戰爭也一直在持續,直到澶淵之盟的簽訂。

    在長時間的戰爭中,無數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不僅僅是北宋,遼國同樣不好過,而這紙盟約最積極的影響,便是結束了兩國多年的戰爭。不論澶淵之盟在後世被人如何評價,百姓卻實實在在得到了好處,只有和平才能發展,只有和平百姓才有好日子過。

    失去了北方幽雲十六州的屏障,加之開封城除了黃河根本無險可守,所以北宋必須在邊境線和都城周圍常年陳列重兵,來抵禦遊牧民族的侵擾。所以每年北宋軍費開支都有數千萬之多,哪怕對於最富庶宋朝來講,也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締結澶淵之盟之後,宋朝只需要付給契丹歲幣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這對於宋廷來說的確算不上什麼大開支。從此百餘年間宋遼再無大的戰事,這無疑讓宋朝的負擔減輕了不少。

    我們再來看看這紙盟約帶來的問題和不良影響。

    公元1004年,蕭太后和遼聖宗耶律隆緒親率大兵二十萬,入侵宋境,別看遼軍兵不少,他們卻在戰爭的過程中連連受挫,損兵折將。

    史料記載“契丹統軍撻覽率眾攻威虜、順安軍,三路都部署擊敗之,斬偏將,獲其輜重。”

    遼軍攻到北平砦、威虜軍,被宋軍擊敗,遼軍奉行打不過就繞道繼續走的宗旨,繼續向南進發,到了保州再次被楊延昭、田敏等宋將擊敗。定州常年駐紮了十萬宋軍,於是遼軍同樣佔不到一絲便宜,只得繼續繞道向南。

    遼軍到了瀛洲,遇到勁敵李延渥,這次遼軍是用盡全力打了一仗,但仍沒有取勝,反而被宋軍殺傷十餘萬人,遼軍實力大減。蕭太后的意圖很明顯,他想以最快速度直取宋朝心臟開封,但她也很清楚,隨著戰爭繼續,局勢對遼軍越來越不利,目標已經無法實現,想要全身而退都很難。

    到了澶州城下,宋軍集結重兵,並用床子弩殺掉了遼軍主將蕭撻凜,而且宋真宗趙恆已然親臨戰陣,宋軍士氣大振。此時的遼軍不但沒了之前的銳氣,反而被宋軍四面包圍,成了孤軍深入之勢。

    雖然宋軍作為守方,但如果此時趙恆下令進攻,那麼遼軍很有可能全軍覆沒,如果抓住蕭太后和遼聖宗,那麼離著收復燕雲十六州更近了。但真宗趙恆太渴望和平了,面對蕭太后的和談請求,趙恆立馬就答應了,等合約簽訂之後,便放走了遼軍。

    這可能是終兩宋三百多年收復燕雲的最好機會,然而趙恆卻錯過了。遼國求和的時候,宰相寇準是堅決反對的,當時情況宋軍佔據絕對優勢,況且就算議和也應是宋廷開條件,而最後趙恆卻一口答應了遼國的條件。所以很大程度上,澶淵之盟的最大受益者是遼國,不僅收了錢,還能全身而退。但宋朝卻喪失了一次收復燕雲的最好機會。

    宋太祖開創趙宋霸業自不必說,太宗雖然屢戰屢敗,但對待異族的態度極為強硬絕不妥協,而到了真宗朝,宋廷的妥協開始暴露,或許這就是宋朝“積貧積弱”的開始。

    不論如何,澶淵之盟對於宋朝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的,宋朝經濟的進步和歷久彌新的文化底蘊,都依賴於長久的和平時光,所以真宗簽署的這個盟約還是很有價值的。

  • 16 # 莫言19750715

    潭淵之盟帶來了遼宋幾十年的和平,雙方可以休養生息,造福的是普天下的蒼生,應該稱讚。

    國與國之間有戰爭,面對強敵,是不惜一切代價拼個你死我活,還是以小的代價,如犧牲錢財,取得喘息時機,需要有智慧。

    硬拼會被異族亡國,示弱能保全社稷和天下子民,但會揹負後人千古罵名,這並不好選,示弱也是需要勇氣的。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是戰爭法則。對方只是謀財,不想害命時,要想想什麼策略最划算。

  • 17 # 夷人青毓

    北宋在趙光義繼位之後開始收復燕雲的計劃,先後進行了三次征討遼朝的戰爭。但是,這三次戰爭都以失敗而告終。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戰爭準備不充分,趙光義在軍事才能上不如趙匡胤等等。有一次甚至連趙光義都身負重傷,騎不了馬,只能坐驢車逃回來。趙光義的北伐,開啟了宋、遼雙方長達25年的戰爭狀態,一直到“澶淵之盟”才結束。這個過程其實就充分暴露了北宋在政策上的衝突。就是一方面要收復“燕雲十六州”,另一方面又因為軍事羸弱,而無法達成目標。國力就在這種衝突中被虛耗,而最終結果就是在無奈之下,被迫承認遼朝佔有“十六州”的合法性。

    澶淵之盟以後,雖然“燕雲”問題被暫時擱置了。但是北宋皇帝一直對此耿耿於懷。比如,宋神宗支援王安石變法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收復“燕雲十六州”。表面上看,“澶淵之盟”是雙方的和平協定,宋、遼之間是平等關係。但實際上這種平等之下,暗含兩個不平等的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北宋在事實上承認遼朝對“燕雲”佔有的合法性。所以後來,當金朝崛起時,宋與金的結盟,歷來被視為是宋朝對遼朝的背盟行為。當然,這個因素更多的是名義上的損失。

    第二個因素是從此之後,宋朝每年給遼30萬兩的歲幣。這個因素的影響就很大了。很多人認為,對於宋朝來說,30萬隻不過是一兩個縣的財政收入,用來換取和平很划算。但這個問題不能只從成本上來評價,而是需要進行全方位的考量。30萬歲幣雖然不多,但這等於對外承認,北宋不但有錢,而且可以接受用金錢來換取和平的這種方式。這個口子一開,就引發了一連串的事件。我們可以看到,從此以後,遼、金、西夏對宋的戰爭目的,基本都是想要透過戰爭逼迫北宋修改條約,提高歲幣。比如,澶淵之盟幾十年後,遼朝趁著北宋和西夏交戰的機會趁火打劫,將歲幣從30萬增加到50萬。也就是說,在當時的外交環境中。宋朝將自己塑造成了一個“冤大頭”角色,在各國關係中疲於應付。

  • 18 # 滌塵索金讀歷史

    我是歷史愛好者滌塵索金,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純屬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多指教,期待與大家更多的交流。

    宋遼之間的澶淵之盟是宋國在遼國的壓迫下籤訂的城下之盟,就當時雙方的對陣態勢而言,能夠以澶淵之盟作為收場是對宋遼雙方都有好處。但是從長遠的角度而言,澶淵之盟使得宋遼兩國的領導層失去進取之心,沉迷於歌舞昇平之中,最終被金國乘虛而入,導致兩國生靈塗炭,但是實際上這和澶淵之盟本身關係並不大。

    澶淵之盟的由來

    宋朝一統中原地區後,就極力想收復被遼國佔據的燕雲十六州,雙方圍繞此處不斷爆發戰爭,雙方各有勝負,都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1004年,遼國蕭太后和遼聖宗耶律隆緒領軍20萬大軍討伐宋國,因遼軍以騎兵為主,不善於攻城,所以選擇長驅直入,直奔宋國首都汴梁。

    宋國皇帝宋真宗趙恆則在主戰派宰相寇準的力薦下,心驚膽戰的御駕親征,在澶州城與遼軍形成對峙局面。

    對峙雙方從表面上看是遼軍人數上佔優,但是實際上遼軍孤軍深入宋國境內,補給完全依靠就近掠奪,軍隊後方還有宋國的定州軍8萬人虎視眈眈,主帥蕭撻凜被宋軍射殺,士氣陷入低谷。

    迫於形勢,遼國主動提出和議請求,於是宋國派出使臣前往遼國軍營交涉,雙方最終達成澶淵之盟,協議內容是:

    1、宋遼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此論。

    2、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遼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雙方撤兵;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3、宋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4、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澶淵之盟的好處

    澶淵之盟雖然是城下之盟,但是單純就協議內容而言,對於協議的雙方而言還是比較公平的,因為只有公平的協議才有生命力,才有利於雙方長期的和諧共處。

    解決了困擾多年的邊界問題,雙方持續了二十多年的戰爭歸根結底就是為了想要按照本國的願望劃分國界,而多年的征戰也說明依靠武力根本無法解決問題,只會增加國力的耗損。雙方開始由戰爭轉入和平共處,透過邊境地區的榷場進一步增進雙方的經濟和文化交流,有利於進一步推動民族融合與發展。雙方邊境的百姓終於可以擺脫連年征戰的痛苦,獲得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快快樂樂的過上自己想要得生活。澶淵之盟的危害

    澶淵之盟本身是非常成功的,它成功之處就在於簽訂協議的兩國都是信守諾言的君子之國,雙方從此以後都按照此協議進入了長期的和平共處,雖然遼國趁著宋國與西夏交戰之際要求上漲歲幣,但是雙方依然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最後還是宋國單方面撕毀協議,聯合金國對遼國發動戰爭。

    中國有句古話“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和平來之不易,宋遼兩國的君主顯得格外珍惜,從此過上了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各自發展各自興趣愛好的美好生活,全然沒有想過利用這段時光整肅軍備,加強國防,最終兩大老牌強國被新興崛起的金國打的滿地找牙。

    結語

    很多人質疑宋國為什麼不趁著佔盡優勢時一舉消滅遼國的入侵軍團,畢竟遼國的太后和皇帝都在軍中,完全可以藉助此戰的一雪前恥。

    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宋軍的優勢是步兵,善於防守卻不能突擊;遼國則以騎兵為主,機動性強,原本戰力就超過宋軍,一旦將其逼入絕境,必然拼死一搏,最終輸贏尚未可知。而居於遼軍後方的定州軍完全不聽中央號令,隨時可能在宋遼兩軍魚死網破之際坐收漁人之利。

    還有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宋國的皇帝宋真宗趙恆原本就不想御駕親征,只是迫於丞相寇準等主戰派的逼迫才不得不來到前線,能夠及時的停戰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

  • 19 # 碧泓翡翠小玲說—原創

    若無太平,人民又如何安居樂業,國家又何以休養生息?一場打25年的仗能停下並換來百年平安於百姓而言未免不是好事。

  • 20 # 超然臺上

    澶淵之盟是北宋與遼在多年征戰互相不能取勝的情況下,簽訂的和平條約。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維持了宋遼之間長期的和平,對老百姓來講,是絕大的福音,他使邊區的人名能夠逐步恢復生產,享受和平,也使國家能夠致力於內部建設,而不用揹負戰爭的負擔。

    2、北宋向遼每年交納歲幣,看似屈辱,但是歲幣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費用百分之一、二,這對於北宋的經濟規模而言並不算沉重,相反遼國拿了歲幣的目的還是要向北宋購買商品,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貿易和經濟的發展和民族的融合。

    3、盟約的簽訂使北宋收回煙雲十六州的夢想徹底化為泡影,這是一個絕大的隱患,北宋的北部邊防依然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這為北宋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4、盟約簽訂後北宋享受了長期和平,使北宋上下放鬆了軍事鬥爭準備,導致武備廢弛,這也是北宋滅亡的重要原因。

    總的來說,澶淵之盟利大於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你影響最大的一部日本動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