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鄭說豫見
-
22 # 農民工歪說古今
晚清為什麼不培植八旗,使武裝力量掌握在自己手裡?別說是八旗兵了,晚清時期綠營兵都已經爛成渣渣了!不是晚清的統治者不想扶持自家的八旗兵,而是根本做不到。
八旗的體制八旗制度是清王朝特有的制度,八旗不僅僅是軍事組織,而是軍民兼顧的一種特殊編制。簡單說就是“上馬為軍、下馬為民”,理論上八旗的所有成年男丁都屬於“軍戶”,都有為國征戰的職責。早期也的確如此,滿洲的人口與明王朝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滿洲人憑什麼“老鼠吃大象”?靠的就是全民皆兵!
清王朝入關之後,八旗兵大小不等、幾乎都是立有軍功的!加之清王朝對八旗子弟的“富養”政策,入關沒多少年八旗兵便都成了“闊大爺”,即便什麼也不幹,也可以月月領糧米,誰還願意去賣命打仗?這還不包括有軍功爵位在身者,清朝的軍功爵是世襲的。換言之,這些有軍功爵在身者的後代名義上雖然還是八旗兵,卻成了如假包換的“貴族子弟”,誰還真去當兵?到最後八旗兵甚至出現了奴才頂替主子服役、點卯的現象,連當兵服役都讓人代替,這樣的軍隊還有什麼戰鬥力可言?
八旗、綠營的淪陷——世兵制有人要說了,八旗不行了不是還有綠營嘛。別逗了,從清朝中期開始,綠營兵就開始步八旗兵的後塵了……或許又有人要說了,既然這些人不好好幹,換人呀!徵兵還不容易?可問題是,清王朝的八旗兵和綠營兵實行的不是不是徵兵制、也不是募兵制,而是世兵制!
什麼意思?清王朝八旗兵和綠營兵的編制是世襲的。老子死了,兒子接著幹!這種兵役制的優勢是穩定,但生來就有一份“編制內”的穩定工作,誰還去努力奮鬥?久而久之,八旗、綠營都成了混飯吃的去處,根本沒有誰是真心為了國防事業的。加之不少人還有世襲的軍功爵,都回家享福去了,按時領軍餉就成,八旗兵和綠營兵哪裡還有什麼戰鬥力可言。武備鬆弛、兵員就更加不要指望滿編滿員了,能讓家奴來點個卯、領下軍餉就已經非常給面子了……
八旗兵的作用雖然八旗兵已經不能上馬作戰了,但他們對於清王朝的統治者而言,還是有用的。滿洲人口相對稀少,不可能滲透到帝國的方方面面,旗人更加不可能去綠營聽差。由漢人組成的這支近百萬的綠營兵一旦譁變,後果不堪設想!八旗兵雖然打仗不行了,看看場子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於是,各軍事重鎮的八旗兵成了監視綠營的最佳選擇!同時也保證了八旗兵有事可幹,無須被裁撤,只要綠營兵存在,八旗兵就有存在的意義。
晚清時期“發亂爆發”,八旗兵和綠營兵虛弱的戰鬥力完全被曬到了日光之下!堂堂清王朝的國防軍,在與農民武裝交鋒時竟不堪一擊……為了穩定局面、也為了坐穩江山,清王朝的統治者已經別無選擇,只能同意各地漢人官僚招募鄉勇、平定發亂,晚清的三大漢臣政治力量湘軍、楚軍、淮軍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發展起來的。不是清王朝統治者不想重用自家八旗兵,而是他們已經不堪一擊了,就算另起爐灶也已經來不及了,沒有人啊!那些個提籠架鷹的八旗子弟有幾個可以上戰場?不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這些人,清王朝恐怕早就還姓洪楊了……
清末,滿洲統治階層也曾經做過最後的努力,建立了一支以旗人、尤其是滿洲人為骨幹的禁衛軍,但已然是杯水車薪,無法挽回清王朝的頹勢了。武昌起義爆發後,袁世凱復出,連清王朝這支禁衛軍不久之後也被袁世凱的“頭馬”馮國璋給接管了……自此,清王朝滅亡已成定局,隆裕皇太后和攝政王載灃再也無力迴天。
-
23 # 任微言卿
晚清不培植八旗嗎?恰恰相反,晚清雖然開始建立新式軍隊,但是一直在培植八旗。
八旗在清朝的政權結構當中起著支柱性作用,是事實上的“中央軍”、“御林軍”,受到滿族統治階層特別的關懷,視為鞏固江山的核心力量。只要大清存在一天,八旗就會被重視,會被培植。
當然了,會被重視,會被培植,並不代表一定會培植成功。到了清末,八旗已經是爛泥扶不上牆。
實際上,在晚清八旗與新式軍隊是同步開始近代化的一般人的固有印象裡,晚清的軍事變革,只是洋務派按照湘軍、淮軍模式,以洋槍火炮編練新軍的一個過程。
八旗軍進行改革,提升戰鬥力,事關清朝政權生死存亡,受到了滿清高層的高度重視。八旗軍是帶清朝政府“編制”的,而新軍大部分則是“合同工”。只不過在漢族洋務派大臣唱主角的環境裡,八旗軍隊革新,相較於漢族官僚所領導的軍事變革運動顯得默默無聞,低調沉悶。
晚清對八旗有過兩次近代化改造:
一次是在“同光年間”,抗擊英法聯軍入侵、剿滅天平天國和捻軍過程失利後,組建了八旗新軍種,但這一階段只偏重兵器的升級,對腐朽的軍事體制沒有進行變革,因此成效甚微,經過了八國聯軍之役後,很快崩潰了。
一次是在辛丑條約簽訂以後,任命親貴大臣組建新軍第一鎮,但隨著武昌起義、清帝遜位,沒等這支八旗新軍發揮作用,大清已經不在了。
八旗軍積重難返,短時間內無法扭轉頹勢從現有史料分析來看,清末時期的八旗軍,作戰並非主要任務,值班守城,緝捕盜匪佔去了大部分內容,八旗軍更像是後世的警察,而不是一支國防軍。由於清朝財政不濟,八旗軍還存在於“冷兵器”時代,弓箭刀矛仍是主戰裝備,火器水平低下,無法對抗普遍使用“熱兵器”的近代軍隊。八旗官兵更像是上班工作,拿津貼過日子,社會生活氣息尤為濃厚,官兵操練時間不夠,很少舞刀弄槍,提籠架鳥成了日常業務。八旗制度規定旗人只能當兵,並有名額限制,旗人們拖家帶口,更要操心柴米油鹽,也無心提高戰鬥力軍官們更是顢頇無知,戰術僵化死板,兼之鼠目寸光,膽小怕死,每每一觸即潰,潰逃時形成連鎖效應,一潰則俱潰。這樣的軍隊已經爛到根子裡了,衰亡既非一日之過,革新也不是三天兩頭就能成功。
清朝曾下大力氣整頓八旗軍,做出近代化變革努力培植八旗軍與新軍革新幾乎同時進行,可以看做是朝廷與地方各自為戰,滿漢兩條戰線上同時進行的軍事革新。
首先,組建八旗新軍種。1862年,清廷組建八旗“神機營”,這是第一支以抬槍、排槍、火炮等兵器為主的八旗部隊,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兄弟親自掌管,前後共有約一萬人的規模。
其次,培養了一批八旗軍事貴胄。1903年,清朝任慶親王奕劻總理練兵事務,在全國推行編練新軍計劃,滿洲鑲白旗親貴鐵良會同袁世凱為會辦練兵大臣,實際上起到監視作用。在預備立憲後,任命光緒皇帝的弟弟載洵為海軍大臣,滿洲正白旗蔭昌為陸軍大臣。在任命旗人掌控軍權時,還選派宗室良弼等日本留學軍事。再次,組建新軍第一鎮。1904年,清政府下令組建新軍,計劃編練全國新軍36鎮(師),由京城八旗兵組建第1鎮。從番號上就可以看出清廷對第1鎮是寄予了多麼大的厚望。可以說,自始至終,清朝始終對改革八旗、重塑八旗、振興八旗給予了厚望,並在組織編制、人事任命上給予全方位支援。
但八旗軍從根本上已適應了二百年不變的運轉方式,慣性太大,積習深重,在新鮮事物面前不知所措。
八旗軍只是學習了西洋樣式操練,對於新軍事知識的學習,沒有深究內裡,以致外強中乾,停留在簡單模仿階段,沒有形成穩定的戰鬥力。清朝始終沒有為改善八旗軍,建立專門的兵工廠,八旗軍的裝備改善虎頭蛇尾,難以延續。八旗後繼乏人,優秀軍事人才斷檔,僅有的軍事才俊良弼被刺殺,臨死前發出悲鳴“我死大清遂亡”。
留給清朝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八旗軍不堪重負,沒能止住下滑趨勢,最終消失匿跡於清朝無可救藥的衰亡。
-
24 # 李二郎的街邊歷史
一直重點培植,但扶不起。生活條件太好了。
八旗兵服
這種制度兼顧經濟生產與軍事武裝,適合人口較少但又需常年征戰的建州女真,是滿清之所以能崛起的重要制度。但這種制度只適合創業期執行。
居危之時往往能置死地而後生,奮發圖強。但富貴榮華之時能做到居安思危的就很少了。滿清入關以後,因中國地勢遼闊,單靠八旗子弟已經不太現實。必須用漢人,於是參照明朝舊制,組建漢人軍隊是為綠營兵,但其實軍官主要還是滿蒙武將。
綠營兵
清朝雖不像蒙古大元那樣歧視漢人,但也一樣重用本族人,所以錢穆先生說滿清是一族專治。中央也好,地方也罷,在鎮壓太平天國中崛起的曾、李、左、張之前,重要部門和地方的主官基本上是滿蒙人,所以說不是不培植,而是一直都在重點培植。
八旗子弟待遇優渥打拼十幾年或幾十年的人一旦安穩下來其墮落速度比常人更快。特別是在康熙朝之後,八旗子弟基本上都是關內成長起來的,從小生活安逸,基本上與漢人無異了,雖還騎馬射箭,但娛樂與健身屬性更強,戰鬥力肯定漸漸的就不行了。在平定三藩之亂時早已顯現疲態。
到了晚清,八旗子弟,紈絝子弟,身上早已經沒有遊牧民族的血性(好多都不會騎馬了),常年與鳥籠為伴,吃喝嫖賭才是主業,生活有保障,參軍混個經歷,再靠祖上陰德和家族關係混個一官半職的,這樣誰還用命去拼啊?鴉片戰爭後,不管是對內對外,八旗兵早已潰不成軍,但滿清還是努力在培植本族子弟的,比如在編練新軍中,八旗子弟兵所佔還是不少的,待遇好,武器精良。但因上述原因,已經無法成氣候了。
一個制度之所以能出現,肯定說明其曾經是有用的,但一時之制度必須結合當時之具體情況而定。再者如果選人用人範圍窄,沒有公平競爭選拔,而靠關係血統的話,那不管什麼制度,終將僵硬而亡。大清亡了,至今已108年!
回覆列表
其實直到清朝滅亡,從來都沒有忘記掌握槍桿子,尤其是掌握在滿族人自己手裡面。
拿袁世凱所練北洋六鎮新軍而言,第一鎮也是旗人組成,其餘五鎮由漢人組成,另外清廷又編練一鎮禁衛軍,全部由旗人組成。第一鎮統領為旗人鳳山,禁衛軍統領為攝政王載灃的弟弟載濤。北方的主要軍力,北洋六鎮加上禁衛軍,一共七鎮,每鎮12000人,共計84000人,其中旗人24000人,跟早期八旗和綠營的比例差不多,應該來說還是能夠控制局勢的。
想法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旗人當兵只是想作為職業,並不想真正衝鋒陷陣,平時練兵時,旗人就缺少統兵人才,反而由漢人充當中下級軍官。遇到戰事,清政府也是首先想起滿人統領打仗的,只不過表現得太不爭氣。
1911年武昌起義,清政府派有留德背景的旗人陸軍大臣陸軍大臣蔭昌馳往剿辦,蔭昌被迫坐著火車上路了,帶了輛車廂罐頭洋酒。然而剿辦大臣走到河南信陽,就不肯再走了。不但不走,連車都不下,把司令部設在火車上,兩頭都裝上火車頭,可前可後,可進可退。
一天凌晨,衛兵突然來報,有三四百個革命黨朝著火車奔來,蔭昌趕緊命令火車向北逃去。後來才發現,來者並非革命黨,而只是百十號採棉花的農民。蔭昌也根本指揮不動北洋軍,清政府無奈才把袁世凱請出山,最後連禁衛軍統領也交給袁世凱的親信馮國璋擔任了。
陸軍大臣蔭昌
有意思的是,清帝遜位後,蔭昌又當了袁世凱的總統府侍從武官長,開開心心的給袁世凱看家護院了,可見清朝滅亡不滅亡,對於蔭昌來說是無所謂的,雖然他是旗人。
在湖北的新軍中,同樣有旗人,來自駐防地荊州,比例大概佔到十分之一,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但旗人長期在地方駐防,早已失去了祖先的英武之氣,除了那些勳貴嫡子們活得瀟灑之外,其餘的都是活得渾渾噩噩、備受鄙視、欺壓。旗人在軍隊中既不能超群絕倫,反而在起義時成為首先捕殺的物件。
很多事情,不是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的,要不然怎麼會有扶不起的阿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