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荷月清風
-
22 # 小柏推文
“廟”,在古代原本是用來供奉祖先的地方,比如家廟。後來是供奉神仙,鬼神。保一方平安。
“寺”,在古代是和尚唸經拜佛的地方。只供奉各個佛祖。
-
23 # 小陳有想法
寺在古代的時候通常指的是一個行政部門,
比如大理寺,而這時的寺主要是用來對官員進行考核或者對律法進行執行的部門,後來把說法主尊供奉菩薩佛祖的地方也叫為寺。而廟卻不是供奉菩薩佛祖的地方,只是為古代有作為,德高望重的皇帝或者特別有成就的賢人死後設立的廟,在古代進行祭祀活動的地方,供奉神鬼的地方也叫做廟,比如土地廟,龍王廟,皇帝的太廟等。寺在漢朝時期就是御史大夫辦公的場所,比如御史大夫寺,太常寺等,而這些寺也是屬於中央管理機構中的一部分。
寺和廟有本質上的區別,但是經過歷史的變遷和文化的融合,寺廟就不斷被認為是佛家的供奉地,但是其實還是有區別的。
-
24 # Lao關118
寺和廟的區別
在中國寺和廟是嚴格區分的。主尊供奉佛菩薩的為寺;主尊供奉鬼神的為廟。
廟,本是奉祀祖先的處所,即祖廟。迷信的人供神的地方亦稱廟,如龍王廟、土地廟。
到了封建社會時代,所謂有德有才的人也可立廟奉祀,如關帝廟、岳廟。此外,帝王處理政事的地方叫廟堂。
寺,原意是官署,如漢代御史府,也稱御史大夫寺。寺也指中央機構,如太常寺、大理寺。
兩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此後,寺又指寺院(僧侶居住的地方)。
現在也可這麼說:”寺是外來宗教的宣講場所,廟是歷代炎黃子孫紀念國殤、忠孝等人士的場所,寺裡供的是佛,廟裡供的是神,是人的偶像化。”
-
25 # 純陽村童
廟是我國本土道教活動的場所,就是道士修行,做法事的場所。
寺是佛家和尚活動的場所!簡要說這些!
為了祈求好的願想或者是為了轉運,現在有很多朋友經常會說:“我今天去廟裡燒香了”。在這裡可以看出寺廟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有著很大影響。而在中國,寺廟的數量還是比較多的。雖然我們這樣形容“寺廟”,但是“寺”和“廟”並不相同,那麼你知道其中的區別在哪裡嗎?
“廟”,在古代原本是用來供奉祖先的地方,比如家廟。後來被用來供奉鬼神或者是追溢文人武士,比如我們平時提到的媽祖廟、孔子廟、關羽廟和灶王廟等。而“寺”這個概念,在中國古代原本是作為行政機構,比如我們常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大理寺。
在唐朝的時候,佛教在中土大興,最為著名的典故莫不過於玄奘法師西行取經,使得一些新的概念從天竺傳入中國,這時“寺”被泛指出家人修行、講經的地方。並且在古代它還有著“大學”的作用,用來向世人普及教育,因此一般的佛寺都建有藏經樓,
“寺”和“廟還有以下幾條區別:首先,供奉的人不同。“寺”中一般供奉的是菩薩、大佛等佛教人物,比如我們熟知的彌勒佛,觀音菩薩等等。而“廟”裡供奉的多是人們敬仰的鬼神和一些已故的文人武士。常見的廟有孔子廟、關公廟、土地廟等等。
其次,兩者的修行人也不同。“寺”裡面的修行人一般被稱為稱為僧人,方丈、和尚等等。他們大多都在寺裡面居住、研修佛經、傳誦佛法。比如著名的白少林寺就有很多僧人在裡面居住。而“廟”裡面一般只供奉神像,裡面是沒有人修行的。當我們去盤古廟中祭拜的時候就能發現這一點。
最後,就是兩者的規模還是相差比較大的。一般的寺院規模很大,在寺院之中也能設有廟宇,而與它相配套的設施一般是殿,比如我們常常提到的大雄寶殿等。並且在寺院的後面一般還設有大片的的廂房,供在寺院內修行的僧人居住以及來上香的香客小憩。因此它也還配備有一些小花園、練武場等生活設施。但是“廟”的規模就小很多了,它可能就只有一個供奉神靈的小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