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方絲綢1812

    首先鄭和下西洋,不是以貿易為目的動機。最重要的是,明朝的中國不具備符合貿易經濟形態的經濟支柱。也就是說,國家經濟發展勢態與海外貿易供需不匹配。

  • 2 # 吳召華937

    鄭和幾次下西洋,完全可以象西歐國家成海洋強國,可幾乎連成就都沒保住。不外乎各朝代統治者心思都用在爭權奪利搞內鬥上,削弱了力量。不僅對外無能為力,或許都沒想向外去發展,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就行了。

  • 3 # 皖北隱士

    首先要明確一點,鄭和是奉明朝皇帝的御旨出使西洋的,出使的目的是為了擴大明王朝的政治影響,提高明王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時用中國的貨物去換取海外的奇珍異寶,所以乘坐的船隻又叫作“寶船”。鄭和每到一地,就表示中國願意和各國通好,然後與他們進行貿易,約請他們派遣使臣到中國來。

    從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之間,中國傑出的Nautilus鄭和曾率領船隊七次下“西洋”,前後到達過亞非三十多個國家。

    嚴格的說來,鄭和下西洋,不能算是貿易,只是宣揚國威,萬邦來朝。當然,鄭和下西洋也不同於近代的西方殖民掠奪。西方殖民者東來後,打著貿易的幌子,行殖民掠奪之實。他們能掠奪則掠奪,不能掠奪則開展正常的貿易。一旦自身實力強大,則殖民掠奪,與海盜無異。

    歷史上,由於西方殖民者的海盜行徑,明清都實行海禁,嚴禁沿海人民出海貿易。直至乾隆時期,清政府規定,對外貿易只准在廣州進行。

    清朝統治者狂妄自大地認為,這些外國商人都是來自微不足道的蠻夷小國,而自命為高於萬邦的“天朝”,他們根本不想去認真瞭解外國,天真地認為:天朝地大物博,無所不有,無須與外夷互通有無。這顯然是封建統治者們落後愚昧。所以,明清兩朝也就不可能成為海洋貿易大國。不僅如此,落後就要捱打,正是由於清政府閉關鎖國,盲目自大,唯我獨尊,中國從近代遠遠落後於西方。

  • 4 # 北斗星3557

    謝謝平臺說兩句,說到明朝,永樂大帝,開創了歷史先河,派鄭和,七下西洋,開啟了,水上絲綢之路,和東南亞的貿易,把中國的產品,帶出去,把外國的產品,和文化帶起來,促進了交流,創下歷史先河,而在明朝,明太祖時期,和清朝政府一樣,自認為中國,地大物博,什麼物質都有,不需要外國的東西,所以說閉關鎖國,封閉自守,而鄭和下西洋,開出了先河,如果明朝政府,堅持下去,吸收外國的經驗,發展貿易,中華文明,能提前幾百年,而是鄭和下西洋以後,過了幾十年,再有沒有發展?而西方國家,特別是英國,西班牙,荷蘭等,開創了資本主義,工業革命,中國,落後西方唄!所以才有,鴉片戰爭,割地賠款,只有,發展,貿易,吸收外國的經驗,發展我們自己,使國家強大,不受外強欺辱,我們才能,屹立世界東方,鄭和下西洋,開創了文明先河,永入史冊吧!

  • 5 # 知行合一2020

    回答這個問題,先要說下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一、威服四海懷柔遠方

    威服四海懷柔遠方的使命,這大致也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的老傳統。但凡強盛的朝代,必定會有這樣的一些舉動,如漢朝時候貫通東西的絲綢之路,唐朝時眾多發展中國家及不發達國家留學生來到中國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技術。都是這一傳統的表現。實話實說,在中國強盛之時,雖然也因其勢力的擴大與外國發生過領土爭端和戰爭,如唐與阿拉伯之戰,也曾發生過對鄰近國家的戰爭,如徵高麗之戰。總體而言中國的外交政策還是比較開明的,我們慷慨的給予外來者幫助,並將中華民族的先進科學文化成就傳播到世界各地,四大發明就是最大的例證。

    綜合來看,我們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中國懷柔四方的傳統和宗旨:以德服人。現在中國又成為了一個強盛的國家,經過長期的戰後和恢復,以及幾位堪稱勞動模範的皇帝的辛勤耕耘和工作,此時的華夏大地已經成為了真正的太平盛世、人民安居樂業。國家錢糧充足,是該做點什麼的時候了。還有些什麼呢?這是每一個強盛的朝代都很感興趣的一個問題,明帝國四周的陸地區域已由漢唐盛世時的遠征英雄的探明,相比而言,帝國漫長的海岸線更容易引起人們的遐想,在寬闊大海的那一頭,有著怎樣的世界呢?

    二、尋找建文帝下落

    從建文4年靖難成功開始到永樂年間,一直困擾朱棣的一個問題就是:建文帝朱允炆是死是活?活的死的都行,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也不怕他飛上天去,但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失蹤,皇帝不見了,那可就麻煩了。號召各地大臣勤王帶兵攻打自己,到時候勝負還真是未知數。

    明查不行,這等於告訴天下人,朱允炆還活著。但是又不能不找,萬一哪天蹦出來一個建文帝,真假且不論。號召力那是肯定有的,即使平靜下來,明天后天可能會出來第2個第3個。這還讓不讓人過安心的日子了。

    於是朱棣發告示,告知天下建文帝已死。然後派人暗中查訪建文帝的下落,具體的查訪工作,有兩個人去做,這兩個人尋訪的路線也不同,分別是本土和海外。這兩個人的名字。一個叫胡濙(ying),另一個叫鄭和。

    總結:第一點原因,國家強盛才有財力懷柔海外。明朝中後期國家內憂外患,統治者殫精竭慮,無心惦記遠航!清朝採取閉關鎖國制度,並不會大規模出海遠航。第二點原因,建文帝的下落在永樂21年已經由胡濙告知朱棣(此部分史書未記載告知的內容,只能靠後人猜測。),所以就不需要再花錢讓船隊遠航了!!

  • 6 # 布衣學史

    明朝公元1405至1433年,太監鄭和先後奉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之命七下西洋。28年間,鄭和的船隊到達過亞洲和非洲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非洲的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從時間上看,鄭和下西洋要比西方的大航海早半個多世紀。但新船路的開闢,為歐洲國家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生產資料和市場,而鄭和下西洋卻沒有促進明清的海外貿易。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是兩次航海的目的是不同的。鄭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揚明朝國威,不是貿易和經商,這使得鄭和的航海國家耗費很多,必然不能長久進行。而大航海的Nautilus則明確的是為了尋找去往東方的新船路。據說,達·伽馬一次航行所得純利竟超過航行總費用的60倍以上。這極大的刺激歐洲後續的航海貿易活動。

    其次,是後續歐洲各國和明清的國策不同。明朝在鄭和七下西洋之後至清朝都施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從政策上限制了對外貿易。而歐洲各國隨著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不斷支援和鼓勵海外貿易。

    其三,中國社會屬於大河文明,在思想和文化上創新和冒險精神不夠。歐洲國家屬於海洋文明,有更為積極的創新和冒險精神。

  • 7 # 歷史是個大葫蘆

    鄭和下西洋是在明代永樂、宣德年間,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

    關於鄭和七下西洋,還留下了《鄭和航海圖》,這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為當時世界的遠洋航行留下了寶貴資料。

    但是關於為什麼鄭和下西洋並沒有使得中國成為海洋貿易強國這一點,其實理解起來非常簡單。

    蘆蘆哥可以和大家探討一下,鄭和七下西洋的目的,從而發掘出其中的原委。

    依蘆蘆哥來看,鄭和下西洋並沒有使中國的海洋貿易強大起來是必然的,或者是說,當時中國並沒有想過依靠鄭和下西洋成為海洋貿易大國。

    關於鄭和要耗費如此巨大的財力物力人才七下西洋,他的目的主要有三個,在這裡,蘆蘆哥依目的的重要性排列順序,說一下都有哪三點:

    其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鄭和下西洋,要達到自己特殊的政治目的,使大明王朝在整個東南亞全面建立起華夷政治體系,也就是要整個東南亞為大明王朝馬首是瞻。

    明成祖朱棣非常喜歡做揚中國威這樣的事情。其繼位以後,為了標榜自己的歷史功勳和宣揚大明的國力強盛,曾著手修編了歷史上著名的《永樂大典》。

    按照當今的說法,朱棣這就是臭顯擺。

    鄭和下西洋也有同樣的目的,看看史料記載的第四次下西洋時船隊的規模就知道了——統軍二萬七千餘人,駕海舶四十餘艘,船上金銀細軟無數,且當時明朝造船業發達,鄭和所率船隻巨大,這樣的船隊,對於當時的世界來說,絕對可以算得上是龐然巨物一般的存在。

    鄭和船隊也確實不負眾望,展示了大明帝國無比強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大明朝廷主導的朝貢體系的規模大為擴張,很多國家紛紛稱臣納貢,大明王朝的勢力也成功深入了東南亞地區。明成祖朱棣弘揚國威的目的也達到了,他宣揚中華為最強之國的“君主華夷”心理得到了極大滿足。

    其二,尋找建文帝朱允炆。我們知道,明成祖朱棣的皇位不是朱元璋傳位而來的,而是從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硬生生搶過來的。轟動整個大明歷史的“靖難之役”以後,朱棣並沒有找到朱允炆的屍體,那個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者下落不明,這令朱棣如鯁在喉。當時天下間又盛傳建文帝並沒有死,而是逃到了海外。

    在這種情況下,明成祖朱棣才派自己的心腹鄭和去下西洋追查建文帝的蹤跡。

    《鄭和傳》中也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其蹤。”

    有人說這應該是鄭和下西洋最主要的目的,如果只是弘揚國威的話,根本不用七下西洋。但是蘆蘆哥對這種說法保持疑問,因為這支船隊過於龐大了,這麼多人,如此興師動眾,就像是開著警燈拉著警笛抓賊,恐怕賊早就聞訊跑掉了。

    而且,只是傳說朱允炆逃亡了海外,就如此興師動眾的去做一件大海撈針的事情,這未免就有些不明智了。

    但是,鄭和下西洋依然是有極大程度是為了尋找朱允炆的,這一點應該是毋庸置疑的。

    我們再來說說其三,這才是發展海外貿易。

    鄭和下西洋為中國輸入了新的工藝產品、原料、技術,從而影響了中國國內的手工業生產。根據歷史記載估算,鄭和七次遠航帶給大明王朝的貿易輸入應該有三十萬兩黃金,千萬兩白銀。

    但是我們還是把發現海外貿易列到了第三位。

    因為再怎麼說,發展海洋貿易一直也不是鄭和下西洋的重點,不止如此,整個明王朝對於海洋貿易也一直是提不起太大精神的,這一點對於今人來說理解起來並不容易,因為具備所有成為海上貿易大國的條件,而這也會帶來無可估量的金錢財富,但是鄭和下西洋乃至於整個大明王朝,依然始終沒有將海洋貿易發展起來。

    我們現在可以看出,之所以鄭和下西洋後,明清並沒有成為海洋貿易強國,是因為發展海洋貿易,並不在鄭和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中,或者說,只是捎帶進行一下海洋貿易而已。

    說到這裡,我們一定會疑惑,這究竟是為什麼?鄭和下西洋為什麼沒有將國家發展成為海洋貿易強國,這對於當時的世界強國大明王朝來說,並不是難事。

    如果要弄清楚這件事,我們就要往深處探討一下,只有往深處發掘,才能明白明王朝為什麼沒有將鄭和下西洋作為大力發展海洋貿易的契機?

    傳統中國社會並不主動追求貿易強國的地位,但是一直以來傳統中國又是如此強大,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內部市場的擴大、技術的進步與工藝水平的提高,雖然並不主動,卻自然而然就促進了貿易的發展。

    這和西方是完全不同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這樣的國家,當時國內產業並不發達,只能依靠發展海外貿易以追求利益,但是,受生產力的限制,這些國家所交易的大多是自然產品,香料、毛皮、糧食等等,商品附加值很低。所以他們必須大力發展海洋貿易,才能彌補自身生產力匱乏的弊端。

    中國卻並不同,所出產和貿易的多是瓷器、絲綢、漆器等等,也就是說,中國所出口的產品附加值含量極高,也就是低成本高收益。中國即使不特意發展海洋貿易,依然可以獲得極高的收益。據中外各名家研究,中國在當時的對外貿易中獲得了非常巨大的利益。世界上一半甚至更多的白銀全部都流入了中國,在這樣的背景下,朝廷不會將海洋貿易作為重點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人類都是這樣,能夠坐享其成,誰還會費時費力再去亂折騰呢?

    還有,影響中國海洋貿易強國地位的,還有貨幣。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明朝初年,朝廷濫發紙幣,導致紙幣的價值大為降低。明成祖之後,朝廷深受儒家傳統的影響,封閉保守,不行貨幣改革,卻承認白銀的法定貨幣地位,以白銀作為國家的主要通貨。

    當然,以當時中國的產業體系之完整先進,來說這樣做是可以的,但是其負面影響也是深遠,導致貨幣體系不能自足,中國經濟對海外貿易及貨幣更為依賴。明末國家動盪,迫切需要貨幣補充財政虧空時,中國市場上的白銀供給不足,以至於最終明朝滅亡,與此都有極大關係。

    最後,不得不承認,還有最重要也是最深層的原因,那就是傳統中國社會之發達,使得中國在國際社會中一支獨大,沒有可以撼動中國經濟地位的對手,自然而然,中國也就缺乏維護海洋貿易強國地位的決心和動力。

    中國曆來以“天朝上國”自譽,驕傲自大,不屑與他國為伍,同時又受到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保守自封,固步不前,這些,也都是造成鄭和七下西洋,最終明清兩朝也沒有能夠發展成為海洋貿易強國的主要原因。

  • 8 # 史海扒姐

    這要結合明清時期的經濟、政治、思想、外交等方面進行分析。

    經濟上,明清時期依然是自己自足的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政治上,君主專制強化。思想上,八股取士,程朱理學佔統治地位。外交上,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統治者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中。

  • 9 # 蜀北一

    因為明清兩朝壓根就沒想過要發展海洋貿易,自朱元璋下達“寸板不許下海”的海禁政令,就開啟了明清兩朝閉關鎖國的歷史,而“海禁”主要禁止的就是商人出海開展貿易活動!按照中國古代老封建留下的“老祖宗規制不可違”這一說法,永樂帝朱棣已經是一個“不孝子”了,因為他主導的“下西洋”,已經破壞了開國皇帝朱元璋定下的海禁之令!

    “七下西洋”的本質,實際上是永樂帝為了宣揚大明王朝的國威,朱棣讓鄭和帶了不少好東西,一路上不停的四處“撒幣”,以彰顯大明王朝雄厚財力,天恩浩蕩。還有一種說法,說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帝朱允文。因為朱棣曾聽到小道訊息說建文帝曾在南洋現身。

    總之,不論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為何,他都是明朝官方組織的航海行動,與民間貿易往來無關,且七下西洋非但沒有帶來多少經濟效益,反而因為這種大肆的“厚往薄來”的賜貢政策而造成國庫巨大的經濟壓力。且在永樂帝之後,明朝國力再支撐大規模的艦隊遠航任務,官方的“下西洋”活動,也就此結束。

    於是,海禁政策繼續代替短暫的區域性開放,中國進入閉關鎖國時代。

  • 10 # 喬加貝

    鄭和七次下西洋,他載著浩浩蕩蕩的龐大船隊出去了,說是去彰顯天朝威望,不過是去招搖顯耀嘚瑟,根本沒有給當時的明朝百姓帶來任何的實際好處。

    我們在去看看葡萄牙,西班牙,甚至是英國,他們的遠航就是為了獲得財富為了貿易。

    鄭和下西洋是帶著巨大財富出去的,當船上的財富食物消耗差不多,也就回來了,不可能促進貿易的!

  • 11 # 歷史戰爭

    明朝永樂、宣德年間,鄭和七下西洋。這是一次偉大的遠征,它“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劍橋中國明代史》)

    千百年來,人們毫不吝惜對鄭和下西洋的溢美之詞,可是這其中卻存在一個弔詭之處: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打通了航路,溝通了沿海各國。可以說,鄭和已經為中國發展海洋貿易提供了十分良好的外部條件,而且這一步,比西方還要早上百年踏出。可是,明清數百年間,卻始終無法發展成為海洋貿易大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一個結果的發生,是由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明清在鄭和七下西洋的情況下,依舊沒有發展成海洋貿易大國,自然也有其內因和外因。當然,這其中內因又是主要原因。

    內因主要有三,一為鄭和下西洋本身的侷限性;二為明清兩朝的“海禁”及閉關鎖國政策;三為中國的經濟結構。

    首先來講鄭和下西洋本身的侷限性。鄭和下西洋是一件偉大的歷史事件,但這並不意味著鄭和下西洋本身是沒有侷限性的,恰恰相反,從商業的角度來看,鄭和下西洋是一次徹底的“虧本買賣”。

    《明史》載:“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馬敬則在《瀛涯勝覽序》中說:“洪惟我朝太宗文皇帝、宣宗章皇帝,鹹命太監鄭和率領豪俊,跨越海外,與諸番貨……蓋聲名施及蠻貊,使普天之下,含靈蠢動悉沾德化,莫不知有其君而尊親焉。”

    這便說明,明代永樂、宣德年間,鄭和七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尋找建文帝和宣揚明朝威德,至於“與諸番貨”,則只是順帶做的事情。事實上,鄭和下西洋中,與諸番貿易得來的也基本上都是香料和奇珍異寶,它們最終都要獻給皇室,而不是用於商業貿易。而且,為了宣揚威德,明朝付出的經濟代價往往要比諸番高得多。所以,鄭和下西洋雖然打通了航路,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明朝的海上貿易,但這隻限於安全性,至於明朝海上貿易發展艱難的本質問題,則沒有得到解決。而且,鄭和下西洋還給明朝帶來了巨大的財政負擔,以致於最後明朝不得不停掉下西洋。

    當然,從隆慶年間開放,明朝的海上貿易迅速發展來看,如果明清兩朝能夠抓住鄭和開闢航路的這個機會,大力發展海上貿易,那麼扭虧為盈輕而易舉。只可惜明清兩朝不僅沒有這樣做,反而大力推行“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

    《大明律》曾規定:“若奸豪勢要及軍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違式大船,將帶違禁貨物下海,前往番國買賣,潛通海賊,同謀結聚,及為嚮導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處斬,仍梟首示眾,全家發邊衛充軍。其打造前項海船,賣與夷人圖利者,比照將應禁軍器下海者,因而走洩軍情律,為首者處斬,為從者發邊充軍。”

    清朝也曾針對海禁頒佈法律:“嚴禁商民船隻私自出海,有將一切糧食、貨物等項與逆賊貿易者,……不論官民,俱行奏聞正法,貨物入官,本犯家產盡給告發之人。該管地方文武各官不行盤詰擒輯,皆革職,從重治罪;地方保甲通同容隱,不行舉首,皆論死。”(《清史稿》)

    不論是明朝的海禁,還是清朝的閉關鎖國,對於海上貿易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在孤立、自閉的政策下,商人們無法發展海外貿易;沿海的百姓們無路可走,只能入海為寇,侵擾中國邊境,然後朝廷又因此加緊海禁政策,以致於形成惡性迴圈。

    這種惡性迴圈的根源,還在於中國的經濟結構。其實,能夠發展海上貿易對西方國家來說是夢寐以求的事情,地理大發現的根本目的就是發展海上貿易。可是中國卻截然不同,以自然經濟、小農經濟為主的經濟結構決定中國必須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在統治者的眼中,商業能夠帶來財富,但它卻會危及統治,只有農業才是國之根本。所以統治者願意以放棄民間海上貿易為代價,封鎖沿海地區,防止倭寇侵擾,關起門來統治。

    更何況,官方也不是全然放棄了海上貿易。事實上,不能說明清兩朝的中國不是一個海上貿易國家,不論是否實行海禁,兩朝其實都沒有斷絕官方的海上貿易,畢竟自己賺錢這種事情統治者還是願意做的。只是,一個國家如果只允許官方進行海上貿易,其海上貿易的總體量和競爭力都會受到限制。當西方列國紛紛瓜分世界,發展海上貿易賺取大量錢財的時候,明清兩朝卻在自縛手腳,此消彼長之下,中國自然不可能成為海上貿易大國。

    不過,明清兩朝沒能抓住鄭和下西洋的機會發展成為海上貿易大國,也與外因有關。所謂外因,便是當時中國外部的海上貿易環境。

    鄭和下西洋打通了航路不假,但是航路上的威脅卻沒有清除。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海外有張士誠的殘餘勢力,還有倭寇的侵擾。明謝肇淛《五雜俎》記載:“元之盛時,外夷外貢者,至千餘國,可謂窮極天地,罔不賓服,惟有日本,倔強不臣。阿拉罕以師十萬從徵,得還者僅三人。至明初,日本仍不服王化,冥頑如初。”

    明朝派出使臣想和日本聯合剿滅倭寇,但是日本天皇卻將使臣殺害,並要求與中國通商。在這種情況下,明朝自然不可能答應日本的請求,只是開戰代價又太大,於是明朝乾脆實行海禁,“寸板不許下海”。

    到清朝時,東岸沿海地區又有鄭成功等反清勢力。清朝為對抗他們,也實行海禁。在這種情況下,明清兩朝一旦開海,便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從長遠的眼光來看,發展海上貿易的收益當然比開海所要付出的代價要大得多,但在將商業看作“末流”的統治者看來,實行“海禁”,是一個一勞永逸,簡單效率的方法。至於海上貿易大國,這在古代華人的觀念當中從來就不是一個偉大的“目標”。

    所以,別說鄭和沒有航行到西方,即便是他到了歐洲,只要中國的經濟結構、文化觀念不發生根本上的改變,中國就始終無法發展成為海上貿易大國。

    參考資料:

    《劍橋中國明代史》

    《明史》

    《瀛涯勝覽序》

    《清史稿》

    《五雜俎》

  • 12 # 鴻涵先生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對於世界各國的交流而言,中國從古至今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陸地上我們有過“絲綢之路”,而在海洋上,明朝成祖時期的“鄭和下西洋”更是引來“萬邦來朝”,在一定意義上,極大地促進了與亞非拉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傳播,為落後地區帶去了東方大國先進的科技和文化。

    15世紀可以說對於人類的世界而言是屬於海洋的,因為在這期間發生了三次重大的航海事件:第一件事是中國的“鄭和下西洋”;第二件事是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開拓了印度洋新航線;第三件事是哥倫布穿越大西洋抵達美洲。

    但是關於航海的這三件事除了中國的“鄭和下西洋”之外,其他兩次儘管為歐洲人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同時也給亞非拉美州的原住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從此開始了歐洲人對亞非拉美洲長達三百多年的殖民和侵略,這些行為給當地的原住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尤其是對美洲的印第安人,造成了人口的大量驟減。

    言歸正傳,回到題目,咱們一一分解,先來說說“鄭和下西洋”的歷史背景和意義所在。

    中國自古以來政權形式儘管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但是“大一統”的封建王朝還是佔據歷史的主導,在明朝朱棣時期,中國無論是科技、軍事、經濟等各種領域依然是世界第一,所以我們的大明王朝是絕對有實力進行一次遠洋的。

    明王朝在前期雖然經歷了“靖難之役”,但是整體的國家實力在成祖時期還是一步一步的在走上坡路,朱棣的奪位儘管在歷史上飽受世人詬病,但是朱棣治國的能力還是有目共睹的,在他在位時期,依然堅持著朱元璋“以民為本”的治國策略,積極發展經濟,同時加強了中央集權,使國家政權保持高度集中和穩定,在軍事上,朱棣多次親征,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完整,他重視文化,組織編纂了《永樂大典》,這部書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是可圈可點的,正因為朱棣做了這些前期工作,才能保證“鄭和下西洋”的順利進行,因為大規模的航海是需要大量的物資和人力的。

    “鄭和下西洋”的直接原因應該有兩點:

    第一,“靖難之役”朱棣登上皇位,在很多人眼中這個位置其實是“來路不正”的,朱棣派鄭和遠洋,其實也是為了給自己正名,向海外四夷宣佈自己的真正的“天下之主”。

    第二,建文帝生死不明,在進行友好交流的同時,順便進行搜尋。

    “鄭和下西洋”的根本原因在於朱棣一朝國富民強,朱棣作為“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統治著,他信奉“四海之內,唯我獨尊”的封建社會的天下主義思想,其實這種思想在中國古代非常有利於國防安全,而且這種思想的核心並非是進行戰爭,而是“和平”,所以說“鄭和下西洋”的本質就是以“天朝上國”的物質和文化去進行“和平交流”,其目的是讓天下所有國家都共享“太平盛世”,這是中國曆代封建王朝的傳統思想。

    “鄭和下西洋”意義非凡,這七次航海行動促進了中國古代的對外開放,促進了世界各地的文化經濟交流,而且大明王朝在當時的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大國,透過“下西洋”的活動以“天朝上國”的姿態去進行對外交流,不光向海外彰顯了大明的實力,更是起到了一個調和劑的作用,鄭和在出使海外之時,經常調停國與國之間的矛盾,勇於承擔了中國的“大國責任”,這種思想即便放到今天也是非常值得借鑑的。

    為什麼明清時期的中國沒有發展成海洋貿易大國?

    中國雖然有著“鄭和下西洋”的壯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但是封建王朝的侷限性使得中國古代對於海洋的探索一直都在停留在“朝貢貿易”和“海禁”的怪圈內不能自拔。

    所謂的“朝貢貿易”並不是一種平等的貿易行為,貿易的本質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礎上的,但是中國長達千年的“朝貢貿易”實際是以我方損失為主。

    而對於外來產品,中國的明清政府嚴禁民間商人進行收購,只能是政府行為,政府全額購買,然後由政府進行統一分配,所以說在大的層面上,這種貿易方式對我們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海禁”行為也是“朝貢貿易”方式的一種衍生物,由於“朝貢貿易”的一邊倒,使得中國古代很多商人無法進行等價貿易,於是有很多商人私自組織船隊進行“走私”,以謀取暴利,我們都知道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家族就是明末清初時期東亞乃至東南亞一代最大的走私集團控制者。

    由於在古代走私的行為屢禁不止,而且出於國防的安全,明清兩代一直都在執行“海禁”政策,不過“海禁”的本質還是源於防衛,中國的封建文明是農耕文明,所以從統治者本身來看,就對發展海洋經濟不重視,而且當時倭寇經常對中國沿海進行襲擾,對於明朝而言,外部的威脅除了北方遊牧民族外還有這些倭寇,所以說“海禁”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按照當時的社會環境,起到了一個保境安民的作用,但是隨著大明財政收入的入不敷出和倭寇之禍的解決,大明王朝又解除了“海禁”。

    清朝時期的“海禁”要比明朝更為嚴格,其主要目的也是為了維護統治,出於在清朝前期對鄭成功家族的防範,以及打擊海盜走私等行為,即便鄭氏家族已經投降清政府後,清朝統治著仍然堅持“海禁”,甚至不允許外國商船靠岸,僅僅留下了一個口岸。

    當歐洲人開始用大船利炮攝取大量財富的時候,我們的明清兩朝的海洋事業不光沒有前進,反而是倒退的,這是由於封建王朝統治者思想的侷限性所決定的。

    總結:

    封建時期的中央集權導致了“朝貢貿易”的存在,以國家為主導進行對外貿易實則是建立在損害底層商人和老百姓利益的基礎上的行為,儘管施行“海禁”阻擋了外來侵略者,可是同樣也封閉了自己。

    可是由於“海禁”的存在,使得一些唯利是圖的人淪為了“海盜”,在“海禁”時期的明清兩代,走私行為更加的猖獗,這些政策受傷最大的還是沿海地區的老百姓們,而且這種政策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只能是起到消極作用。

    基於這些侷限性很大的海洋政策,中國明清兩代錯失了很多能夠發展的機會,導致了沒能成為海洋貿易大國,而且最終在清朝也受到了極大損失,到了1840年,清政府的海洋大門終於被歐洲列強的大炮給撬開了。

  • 13 # 天天向上的板栗

    為什麼鄭和七下西洋後,明清沒能發展為海洋貿易大國?

    其實一個國家所走的道路與當時的統治者意志有決定性的影響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關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的說法有很多,其中主流說法有以下幾種。宣揚國威

    朱棣起兵造反當上皇帝后勵精圖治,改了以前朱元璋定下的很多不合理的規定,海外僑民得知祖國換了皇帝后也紛紛跨越重洋前來朝拜皇帝。朱棣在得知海外也有心向大明的僑民後非常高興,不過朱棣又得知這些僑民經常被陳祖義等海盜和當地土著的欺負時決定出兵滅掉這些海盜宣揚國威,給南洋各國的僑民撐腰。於是花費巨資建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強的遠洋海軍。沒用多久就滅掉了以陳祖義為首的海盜,南洋各國看到強大的明軍後十分害怕,自從再也不敢欺負大明的僑民。

    尋找建文帝

    皇太子朱標死後,包括朱棣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朱元璋會立戰功赫赫的朱棣為太子。但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朱元璋直接跳過所有兒子轉而立朱標之子朱允文為皇太孫,朱元璋死後建文帝朱允文在方孝孺等權臣的支援下大幅度削藩,逼得朱棣造反。後來朱棣打著奉天靖難的旗號打敗了朱允文,在攻破都城後大肆搜捕朱允文。

    雖然朱棣打著奉天靖難的幌子是為了清除皇帝身邊的亂臣賊子,實際上明眼人都清楚朱棣只是單純的想造反而已。朱允文活著的話對他的皇位極為不利,一心想斬草除根的朱棣聽說有人在南洋發現了朱允文,於是才派鄭和出洋尋找!

    滿足皇帝的虛榮心

    宋朝時有個很變態的現象就是宋朝給遼國大量的金錢,以此讓遼國對宋稱臣。中國古代都有這種觀點,就是感覺自己是天朝上國,其他國家都是下等國家。朱棣所統治的大明王朝的確有這種讓其他國家為之羨慕的實力,朱棣剛奪得皇位時只有很少的幾個國家前來朝拜,鄭和下西洋後,各國紛紛來到大明朝拜,厚往薄來的朝貢貿易更是讓來朝貢的各個國家賺的瓢滿缽滿。

    鄭和下西洋開銷極大以至於朱棣死後,新上任的皇帝立馬就叫停了下西洋活動!

    清朝

    滿人自北南下入關佔領了中國,成為中國新一任統治階級,值得一說的是滿人並不在乎中國的未來與發展,滿人更為在乎的是怎麼才能更好的統治漢人。

    滿人入關前火器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普及與發展,滿人入關後由於人口上處於劣勢,所以特別忌諱發展火器。有一次一個農民發明了可以連發的火器,這是最早的機槍雛形。這個農民立馬把這個研究成果給了乾隆皇帝,希望普及這種火器。乾隆看到後特別生氣,立馬把這個農民流放到了東北,這個人痛苦的在東北度過了餘生,至此再也沒有人敢談論火器!

    滿人入主中國後,其實只佔領了很少中國的土地,清朝九成以上的土地其實都是類似於吳三桂這樣的漢奸打下來的,由於滿人和漢奸是自北向南攻打的,所以就導致南方的沿海地區有很多反清志士。清廷為了防止百姓與反清人士勾結,於是實行海禁。

    總結:其實歷史上我們有很多次能走向世界性海上強國的機會,可都被統治者給浪費掉了!不過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相信中國會在不久後的將來發展壯大,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海上強國

  • 14 # 學史達人

    鄭和下西洋沒有給中國帶來經濟利益,相反,每下一次西洋,為顯國威和皇恩,向海外大量送錢;一些海外無賴也藉此時常來中國向朝廷說上幾句奉承話而騙取大量錢財。最終導致國家財力大大受損,下西洋難以為繼

  • 15 # 樾檬侃歷史

    從明永樂年間到明宣德年間共28年,在這28年間鄭和七下西洋,他的船隊到達過亞洲和非洲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的甚至到達非洲的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時至今日,人們對鄭和下西洋一事仍不乏讚美之詞。鄭和率領船隊七次下西洋,打通了航路溝通了沿海各國,可以說為中國發展海洋貿易提供了十分良好的條件。

    一、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尋找建文帝

    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明史》

    這是記載的是鄭和下西洋的第一個目的:尋找建文帝。

    這是一直困擾朱棣的一個問題,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是死是活?其實是死是活都行,但是需要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要不然朱棣這皇帝當的就不踏實,萬一哪天有人自稱朱允炆號召之下有人跟隨起兵就麻煩了。

    二、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宣揚明朝威德

    洪惟我朝太宗文皇帝、宣宗章皇帝,鹹命太監鄭和率領豪俊,跨越海外,與諸番貨……蓋聲名施及蠻貊,使普天之下,含靈蠢動悉沾德化,莫不知有其君而尊親焉。——馬敬則《瀛涯勝覽序》

    這裡所記載的是鄭和下西洋的第二個目的:宣揚明朝威德。

    至於海外貿易只是順帶做的事情罷了,而且在貿易過程中鄭和帶回來的也大部分是香料和奇珍異寶,這些東西最終都是要獻給皇室的。而且,明朝為了宣揚威德付出的經濟代價也是很大的。

    所以,鄭和下西洋雖然打通了海上貿易之路,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明朝的海上貿易,但也給明朝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到最後明朝不得不停下此項“貿易”。

    三、“閉關鎖國”政策

    在明朝有海禁,在清朝有閉關鎖國,這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其實不論是明朝的海禁,還是清朝的閉關鎖國,對海上貿易來說就像一道天埑無法逾越。

    在此自閉的政策下,海外貿易自然無法發展,更別說發展成為海洋貿易大國了。

  • 16 # 夏槐葉青青

    1動機

    鄭和下西洋的動機不是貿易,也不是開疆拓土,應該是為了宣揚國威,為朱棣政權的正當性做宣傳。

    2成本

    由於不以貿易和殖民為動機,所以下西洋還是沿用的朝貢貿易的模式,不可能有大的收益。

    3歷史習慣

    士農工商國之四維,商人在最末,朝廷不會鼓勵對外貿易的。

  • 17 # 漁先生讀史

    明代鄭和七下西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這是明朝歷史上的一次偉大航海壯舉!那麼既然有了鄭和七次下西洋的壯舉,為什麼明清兩朝未能發展為海洋貿易大國呢!

    01

    我們先來說下明朝,大明王朝自建國開始,由於東南沿海倭寇為患,因此明太祖實行“片板不得下海”的禁海政策。但明初所實行的海禁卻並非完全阻斷海外貿易,而是將海外貿易實行官方化,稱為“朝貢貿易”。

    到了永樂年間,隨著鄭和下西洋開始,明朝的朝貢貿易發展至巔峰,據不完全統計,永樂年間共有60多個國家的國王或使臣200多次訪問中國,進行朝貢貿易。

    由於朝貢貿易的高度發展,讓明代商人看到了海外貿易所帶來的鉅額利潤,民間商人為了利益屢屢犯禁出海,因此促進了明代海外私人貿易的興起。直至隆慶元年,由於東南沿海地區的倭患早已平定,再加上私人海外貿易的強烈需求,因此明朝政府迫於壓力不得不開放港口,允許民間商人進行海外貿易。

    但明朝政府開放港口是有限制的,它僅選擇了月港這個狹小的地區作為通商口岸,正是因為狹小的空間方便控制,因此明代私人海外貿易雖然有所發展,卻不能過份高估,畢竟一個小小的月港,其影響力必然是十分有限的,因此無法發展為海洋貿易大國。

    02

    反觀清朝時期,清朝的“海禁”政策,則是全面禁止海外貿易,不僅民間私人不得出海貿易,就連外國商人也不許來華貿易,其所實行的“海禁”政策時間從清初一直持續到了鴉片戰爭,此間未曾廢除過“海禁”政策,實為真正的“閉關鎖國”。

    如此禁海,又怎麼可能會有海上貿易呢!

  • 18 # 黑水布衣

    因為天朝上國不需要貿易,我們自給自足已經足夠了。

    這裡要肯定鄭和確實是中國古代的Nautilus,但其七下西洋與歐洲的大航海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

    鄭和七下西洋的目的:

    1、尋找建文帝,當時有種說法是建文帝逃跑去了海外,用現代思維來看,建文帝往海外跑是一個很不明智的選擇,但朱棣不信邪啊,即使有萬分之一的可能,他也要試試。

    2、揚威海內外,朱棣是造反起家的,為了彰顯大國風範,排除船隊去海外揚威是必不可少的。而這其中也是有貿易的,當時主要是朝貢貿易,即厚往薄來,說不好聽點是賠本賺吆喝,其政治目的更為明顯。

    3、虔誠的意志,鄭和原名馬三寶,他是典型的回族人,信仰伊斯蘭教,下西洋也有鄭和自己的意志——他想去麥加朝聖,那是每個穆斯林的終身信仰。而鄭和在第七次實現了自己的願望,而他在歸途中去世。

    而歐洲大航海的目的很簡單:錢!錢!!錢!!!

    那時的歐洲剛剛經歷中世紀的愚昧無知,當時的歐洲十分需要亞洲尤其是中國的外貿產品,但大陸通道被奧斯曼所控制,窮則變、變則通,為了生活的歐洲人開始向海洋探索。

    早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開闢了新大陸,但他們更多是為皇室掠奪財富來奢侈的生活,而後來的荷蘭和英國在掠奪的同時,為自己後來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奠定了物質基礎。而隨著自身的強大,他們打開了世界其他國家的大門,這才開啟了貿易,雖然多數是不平等的,正是那些不文明的對外貿易,才開啟了歐洲文明的大門。

    這裡要問了,明清500多年,為何一直閉關鎖國,對外貿易一直非常慎重呢?

    從政治來講:讓國民少接觸外界事物有利於控制民眾思想,也是自古以來重農抑商的思維作祟,而且帝國的執政者也不支援。

    從經濟來講:中國歷史上人口並不算多,即使到了清末也不過4億人,中國的物產絕對可以滿足國民的基本生活,不需要透過對外貿易來賺錢。

    從文化來講:我們一直以天朝上國自居,中央之國不是白叫的。當時的執政者看不起那些番邦外國,認為他們都是蠻夷,不屑於與他們貿易。乾隆時期,馬嘎爾尼訪華時,英國工業革命早已開始,正式這次出訪為後來的鴉片戰爭奠定了基礎。

    所以說,無論何時,我們都要開啟自己的眼界,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取長補短、互利互惠才能讓自己進步。

  • 19 # 與狼共舞說歷史

    明王朝永樂、宣德年間,三寶太監鄭和率船隊七下西洋,打通了中國同印度洋沿岸及紅海一帶的海上航路,被稱為是與漢朝張騫齊名的“海上絲綢之路”,也是中國古代史上規模最大、意義最為深刻的海航壯舉。

    鄭和下西洋和地理大發現的區別

    眾所周知,西方國家的崛起正是來源於公元15世紀地理大發現時期的一系列航行活動,從資本原始積累到主導世界體系,可以說一系列的航海活動居功至偉。那麼問題來了:鄭和下西洋之後,明明打通了海上絲綢之路,但中國明清數百年時間卻未能發展成海洋貿易大國,這又是什麼原因?

    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就是鄭和下西洋的根本目的不同於歐洲地理大發現時期的航行活動。鄭和下西洋是單純的外交活動,而不是商業活動,說簡單點就是揚國威、炫國力,並未想過以航海來進行商業貿易,獲得資本原始積累。

    中國古代的政治體制和國策理念

    第二個原因則是中國明清時期的政治體制和國家政策。中國自古以來奉行的是“重農抑商”政策,本就不重視商業貿易。明清時期的“閉關鎖國”和“海禁”政策更是將這一理念發揮到了極致。

    而且商業貿易的崛起,必將帶來國家政治體制的改革和蛻變,這一點更是封建統治者難以接受的一點。所以在內因和外因的雙重作用下,鄭和七下西洋成為了一次沒有實質意義和深遠影響的大型航海活動,中國也未能因此蛻變,發展為海洋貿易大國,令人惋惜!

  • 20 # 跪射俑

    從朱祁鎮開始,明朝就沒再組織鄭和下西洋那樣規模的海外貿易了,在海上採取守勢,這主要還是儒家思想在作怪,儒家不提倡發展海外貿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會閱讀的孩子,人生有什麼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