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睡前一點光

    大愛李白。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少時喜歡李白因為他的詩都很好背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等等。

    大一點能讀懂一些詩中韻味,粗識詩人所表之意。就被李白的靈氣和浪漫主義情懷所折服。《夢遊天姥吟留別》中有豪邁之詞“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也有浪漫靈性“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可能但我暮年時會更愛老杜的厚重吧,但在此時我仍最喜歡李白。

    最後這兩句李白的詩,做一點對個人的警示。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無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 2 # 平凡的世界1

    毫不猶豫的選李白,因為單論詩的成就,以及詩的氣勢,李白在古代詩的地位無人能及,古代文人騷客無不對詩仙的詩句讚美絕倫。就憑詩仙這個稱呼,就能看出李白詩的地位。一個仙字很好的描述了李白詩的味道,放蕩不羈,與世脫俗,而又磅礴大氣。當李白的詩一出場,那種自帶仙氣的範就很好的展現出來,其它的詩句就自掉身段。這就是為什麼到了現代,還有好多地方要爭搶李白的出生地,不僅是李白的影響力及文化價值,而是李白在古代詩屆的影響力,能印證民族的文明及輝煌。

  • 3 # 醉甍飛閣亭

    李白。最勵志的就是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最美的那句(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最霸氣的那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最狂的那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太多的經典。太多的遺憾。後被人們譽為“詩仙”。可惜不能與他會須一飲三百杯。比起來李白。我更喜歡叫它太白。

  • 4 # 三平子7777

    先說李白,浪漫主義詩人,大氣狂放,氣家萬千,氣蘊日月,人稱“謫仙人”。

    辛棄疾,愛國主義詞人,人稱“詞中之龍”,一生徒有報國大志,終告無門。

    陸游,也是一位滿腔熱血的愛國主義詩人,一生仕途坎坷,最令世人動容的就是他與前妻唐琬的悽美愛情。見《釵頭鳳》。

    為什麼最喜歡蘇東坡呢?四川眉山人,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政治家,還輕輕鬆鬆搞定西湖淤泥,創造西湖美景!看看,全才呀!他在以上領域裡創下的高峰,我等凡人一個都無法企及!相傳子瞻是文曲星下凡,草木精華的化身。多高的讚譽都不為過。

    蘇東坡性格豁達,為人率真,廣交友,好美食,喜品茗,亦愛遊山玩水!為官浩然正氣,對友重情重義,他自稱“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大愛無疆,博愛深廣,真乃性情中人!

    2000年,法國《世界報》選出12位“千年英雄”,蘇東坡是唯一入選的華人!

  • 5 # 光影文化劉傳贊

    簡單而論,不能就最喜歡而定論,只能是各領風騷數百年。

    在詩的領域中李白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李白的《將進酒》是本人最喜歡的,而蘇軾的《水調歌頭》極富浪漫主義色彩,辛棄疾的《破陣子》充滿壯志難酬,英雄遲暮的悲憤心情,陸游的《遊山西村》兩局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同樣膾炙人口。

  • 6 # 享受人生金山

    個人的觀點喜歡李白,李白被後人稱為詩仙。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統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於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他與杜甫並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並稱為“小李杜”)。

      李白詩中常將想象、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詩歌對後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遊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讚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徵。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強烈地表現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獨特個性,因而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他喜歡採用雄奇的形象表現自我,在詩中毫不掩飾、也不加節制地抒發感情,表現他的喜怒哀樂。對權豪勢要,他“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醉後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勞動人民艱辛勞作時,他“心摧淚如雨”。當社稷傾覆、民生塗炭時,他“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南奔書懷》),那樣慷慨激昂;與朋友開懷暢飲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又是那樣天真直率。總之,他的詩活脫脫地表現了他豪放不羈的性格和倜(俶)儻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徵。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際諸因素外,李白詩歌採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和體裁結構也是形成他豪放飄逸風格的重要原因。善於憑藉想象,以主觀現客觀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手法的重要特徵。幾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運用多種多樣的想象。現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無不成為他想象的媒介。常藉助想象,超越時空,將現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一起,再現客觀現實。他筆下的形象不是客觀現實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內心主觀世界的外化,藝術的真實。

      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藝術手法之一是把擬人與比喻巧妙地結合起來,移情於物,將物比人。

      李白詩歌的另一個浪漫主義藝術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點,在生活真實的基礎上,加以大膽的想象誇張。他的誇張不僅想象奇特,而且總是與具體事物相結合,誇張得那麼自然,不露痕跡;那麼大膽,又真實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強化感情的作用。有時他還把大膽的誇張與鮮明的對比結合起來,透過加大藝術反差,加強藝術效果。

      李白最擅長的體裁是七言歌行和絕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採用了大開大合、跳躍宕蕩的結構。詩的開頭常突兀如狂飆驟起,而詩的中間形象轉換倏忽,往往省略過渡照應,似無跡可循,詩的結尾多在感情高潮處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絕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詩歌清新明麗的風格。如《早發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靜夜思》等,妙在“隻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遠。”(《說詩晬語》上)。

      語言

    李白詩歌的語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語,有的豪放,不拘聲律,但都統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之中。這和他自覺地追求自然美有關。他繼承陳子昂的文學主張,以恢復詩騷傳統為已任,曾說“梁陳以來,豔薄斯極,沈休文又尚以聲律,將復古道,非我而誰歟?”(孟棨《本事詩·高逸》)他崇尚“清真”,諷刺“雕蟲喪天真”的醜女效顰,邯鄲學步。他的詩歌語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認真學習民歌明白通俗的特點的結果,明白如話,通俗生動。

    代表作品

    《將進酒》《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靜夜思》《望廬山瀑布》《俠客行》《春思》《子夜秋歌》等。

      李白覺得憑藉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則以平交王侯,遁則以俯視巢許”(《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對於那些靠著門第蔭封而享高官厚祿的權豪勢要,他投以強烈的鄙視,表現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視封建等級制度,不願阿諛奉迎,也不屑於與俗沉浮。現實的黑暗使他理想幻滅,封建禮教等級制度的束縛使他窒息,他渴望個性的自由和解放,於是採取狂放不羈的生活態度來掙脫桎梏、爭取自由。其表現方式或縱酒狂歌,尋仙學道,然而,酒既無法銷愁,神仙更虛無飄渺,於是他“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謠》),把美好的大自然作為理想的寄託、自由的化身來歌頌。他筆下的峨嵋、華山、廬山、泰山、黃山等,巍峨雄奇,吐納風雲,匯瀉川流;他筆下的奔騰黃河、滔滔長江,盪滌萬物,席捲一切,表現了詩人桀傲不馴的性格和沖決羈絆的強烈願望。

    這是李白對社會的憤怒抗爭,是他叛逆精神的重要體現。他反對玄宗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揭露將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白送死,由於玄宗的驕縱,宦官權勢炙手可熱……透過對政事綱的分析,併到幽燕的實地觀察,李白以詩人的敏感,洞幽燭微,在當時詩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禍亂將作。“安史之亂”爆發,他的愛國熱情因此昇華,擺脫了用藏出處的矛盾。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愛國內涵,並富於社會意義和時代特徵。《古風》其三、十五、二十四、三十九等都對社會現實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

    李白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世俗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鄉中去尋求,所以在《將進酒》《江上吟》《襄陽歌》等詩中流露出人生如夢、及時行樂、逃避現實等思想,這在封建社會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7 # o0傳奇0o

    李白、蘇軾、辛棄疾、陸游在文學上的成就都是一座又一座高峰,可以說後無來者。但從我個人喜好來看,我最喜歡李白。因為我會的第一首就是李白的《靜夜思》,是他讓我體會詩的美妙、浪漫與豪情。是他帶我走進詩的世界。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於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

    李白詩中常將想象、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詩歌對後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 8 # 葫蘆絲葫蘆娃葫蘆掛

    最喜歡李白

    很喜歡他的一首詩

    蜀道難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詩採用律體與散文間雜,文句參差,筆意縱橫,豪放灑脫。全詩感情強烈,一唱三嘆,迴環反覆,讀來令人心潮激盪

  • 9 # 阿慢哥

    李白是不帶一點人間煙火氣的仙界詩人。

    李白的詩,動不動就用仙人視角。“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是仙人沒這大的頭,更沒這三千丈的頭髮。“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他的愁跨越千年萬年。“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更是天人合一,思接三界,視通萬年!到了《夢遊天姥吟留別》的時候,都已經不是人間之人,直接和仙人交朋結友了,哪裡還看得上權貴,你還要他“摧眉折腰”,他死都不會幹!

    何況身在盛唐朝堂上,國家領導人叫他可以不上船,天子的貼身管家都要給他穿靴子。到了民間,到處有人送好酒給他喝。喝好了送首詩,說桃花潭的水都比不上你的情意,說幾句好話就好了。

    如今的超級大明星,都比不上李白的超級影響力。這沒辦法,人家天生有仙氣加持!

    李白命中註定就是那種說一句話,就可以流傳千年; 說一段話,就可以讓後人寫無數本書,不說話,後人想扒開他的墳墓問一問他想說點什麼的“謫仙”!

    蘇軾是半神半人,有時在天上吟詩,有時在人間吟詩。有時還要自己親自下廚,研究下食譜,創作點東坡肉什麼的。蘇軾是全面發展的人間極品男人。蘇軾有“大江東去,浪淘盡”的雄風大氣~人間版的,非仙版,也有“明月夜,短松岡”的兒女情長。高興的時候,出去打獵,“左牽黃。右擎蒼”,發一發少年狂,失意的時候,也感嘆(“未轉頭時皆夢”),也自嘲(“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蘇軾也羨慕人家長得帥“常羨人間琢玉郎”,別人的女朋友漂亮歌唱得好“盡道清歌傳皓齒”。據說,他還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爬灰”故事!

    總之,蘇軾是充滿人間煙火氣的,有理想,但是接近現實。蘇軾是血肉豐滿,情感真實,慾望(“食色”)正常的人間版極品詩人。

    蘇軾死了,粉絲們會給他燒香奠酒,擺上幾盤好東坡肉,豬腳什麼的給他的靈魂吃。

    李白死了,粉絲們只要折下一根柳枝,望空揮一揮就可以了。李白自己會吸收仙露,點水變佳釀!

    最關鍵的是,仙人會死嗎?不會。他只是雲遊去了!

    我還是比較喜歡東坡肉一點!

    辛棄疾和陸游不比較了,讀得更少,沒什麼感覺。

  • 10 # 山東同漁

    由於他們所處的環境不同,自身經歷各異,創作的作品自然風格自成一派,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

    如同一個美食家,硬讓他獨愛一種食物,這不是很殘忍的事情嗎?

    如果讓喜歡雲遊四方的徐霞客獨自待在風景秀麗的黃山上,並美其名曰“黃山歸來不看嶽” 豈不是能把徐霞客悶瘋?

    正是由於他們四人不同風格自成一派的優秀作品,使中華文明得到所有華人乃至世界人民的喜愛。

    如果硬讓我說最喜歡其中的哪一位,我只能說:對不起,我都喜歡!

  • 11 # 小偉看經典

    幾位都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優秀詩人,但我更喜歡辛棄疾,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騎馬定乾坤,更喜歡他那首《破陣子》

  • 12 # 葉孑傳說

    蘇軾。在詩、詞、書、畫、政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東坡粉絲也遍佈全球各地。

    一是清明賢達。一生歷經坎坷,為朝做官心繫百姓,被貶他鄉牽掛朝堂,剛阿不正的性格,不屑黨派鬥爭,不做有負道義、內心之事。

    二是有趣的靈魂,生活美學鼻祖。即使顛沛流離流離之時,從朝廷高官迭落犯官,從半農半耕的生活中,從百姓生活中,發現生活的詩意,在黃州的日子,寫下千古名篇《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赤壁賦》等,達到成熟光輝的時期。更是美食家,以苦為樂的日子裡,發明了東坡肉、東坡餅等、留下系列美食,影響至今。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當他意識到辭世之際,寫下感傷的一首詩,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一生這麼多成就,再回首時,最重要難忘的卻是被貶的地方。

  • 13 # 詩酒潤年華

    我還是比較喜歡蘇軾,概括起來:

    人生起伏,閱歷豐富

    才華橫溢,性格豪放

    一、【人生起伏,閱歷豐富】

    蘇軾的一生命運坎坷,宦海沉浮,不是被貶,就是在背貶的路上;

    蘇軾生前,曾對自已的一生作過總結: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

    黃州惠州詹州。

    是蘇軾當時一生的真實寫照,下面是蘇軾一生的軌跡履歷表,你看下就知到他有多難,放在我們當今這個交通便利的年代,你也不一定有這麼豐富的人生經歷:

    1037年生於眉州眉山,在現在的四川成都南。

    1056年,虛歲21歲,進京趕考。既東京汴梁,今天的河南開封。1057年考中進士,到1069年王安石變法,十多年間主要在京城任職於史館,當然實際上沒幹幾年,因為期間他的母親、妻子王弗、父親先後去世,服喪守孝近6年。

    1071年因上書反對變法,被革新派排擠出京城,外放任杭州通判。今江蘇杭州。

    1074年改任密州,現山東諸城。

    1076年改任徐州,現江蘇徐州。

    1079年改任湖州,現浙江湖州。被外放十餘年,本以為朝中之事與他瓜葛不大,沒想到的是到湖州不到三個月,他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禍事,因當時李定等人故意曲解詩句,以“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將蘇東坡下獄,既“烏臺詩案”,這在餘秋雨的《蘇東坡突圍》中,有詳細記述。蘇東坡坐牢103天,受盡折磨,曾經同關在一起的一名官員曾寫詩到:遙憐北戶吳興守,詬辱通宵不忍聞。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好宋太祖趙匡胤年間就定下了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東坡才免掉一死。

    1080年出獄,被貶黃州,現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相當於現在農村的民兵隊副隊長。職位相當低微,以至生計不能維持。於是他帶領家人開墾於城東的一塊坡地,“東坡居士”便是這時起的。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蘇軾寫出前、後《赤壁賦》,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定風波》。

    1084年改任汝州,今河南地界,但因路途遙遠,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蘇軾請求後改任常州,未到常州,宋神宗駕崩。王安石改革派被打壓,司馬光為相。

    1085年主管登州,今山東蓬萊。之後被召回朝。但又因上書反對司馬光全部廢除新法。又遭排擠。

    1089年再度自求外調杭州。

    1091年又改任潁州,今安徽阜陽。

    1092年改任揚州,今屬江蘇。

    1093年改調定州,今河北定縣。

    1094年被貶惠州,今廣東惠州。

    1097年再貶到儋州,在今海南。千年前的海南,那是蠻荒之地,是朝廷流放嚴重的、死不改悔的罪臣的首選場地。到了儋州,真乃天高皇帝遠,你造不了反,發點兒牢騷也沒有人聽得見。家破人亡的蘇軾做好了死在海南的心理準備,正如詩中所道:"今到海南,首當作棺,次便作墓",“九死蠻荒吾不悔,茲遊奇絕慰平生”。

    1101年遇赦,北返,途中卒於常州,葬於汝州郟縣,今河南郟縣。享年65歲。

    二、【才華橫溢,性格豪放】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建樹在是在文學、書法上,因為蘇軾的詩詞在文學史上有其很重要的地位。

    詩如:《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後雨》《和子由澠池舊》都是名篇,

    詞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念奴嬌.赤壁懷古》等

    文如:《前赤壁賦》《後赤壁賦》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作。

    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

  • 14 # 使用者宇宙洪荒

    李白和杜甫一個詩仙一個詩聖,留下的詩作千年不朽,兩個大文豪當時還都是沒考進士的窮詩人,一生都在顛沛流離,互相欣賞彼此的才華,他們的悲慘命運,令後人流淚,擱現在,兩人的作品夠吃幾輩子,可惜兩人當時窮困潦倒都死的悲慘。

  • 15 # 馮馮31223061833

    肯定是李白了,因為詩仙的名字早就印在心上。從《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開始,到《忘廬山瀑布》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再到《俠客行》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讓我們都熱血沸騰。

  • 16 # 鋤揚軒

    題主把這四位大文豪拿出來做比較、讓選擇,還要問為什麼,實在是心好毒啊!太難了!

    李白,謫仙人,來自火星,不僅才華橫溢,而且浪漫任性,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李白一生可以說窮困潦倒,一生都在為一官半職打拼,最終呢,因為政治選擇錯誤,幾乎被殺頭。好在,結局還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所以,既仰慕其才華橫溢,又對其任性使氣不以為然。李白沒什麼家國情懷,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詩人。

    辛棄疾,南宋著名愛國詩人,能文能武,多次帶兵北伐,是不可多得的社稷之臣。其文,悲沉空曠,古風濃郁,凝結著厚重的家國情懷。“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使得人們不得不愛戴之。

    陸游,也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一生為光復中原而奔走,而悲苦。“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讓人們不得不心酸,不得不欽佩,不得不尊崇。

    但我最喜歡的卻是蘇軾。如果說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豪是誰?估計很多人會首推蘇東坡。蘇軾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豔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

    蘇軾一生宦海浮沉,與王安石結下不解之緣,但人家一生曠達豪放,既能“朝登天子堂”,也能”暮為田舍郎”,於事於理敢於仗義執言,為官一任又能修築西湖蘇堤,為政有業績,為文空前絕後。可以說是,後人心目中最大的文豪吧?

    蘇東坡開宋詞豪放派先河,最著名的應該是《念奴嬌 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可謂氣勢宏遠,縱論古今,曾經被多少人引為心聲?但蘇東坡先生,寫婉約宋詞,亦絲毫不差於柳永柳三變。柳永一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寫盡了多少離人淚?然而,東坡居士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卻非少年情侶之愁,而是閱盡滄桑後更真實的人性感悟。

  • 17 # 道師

    我喜歡蘇軾蘇東坡,因為看到他的名字讓我想起一道菜,呵呵。言歸正傳,蘇軾詩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

    其代表作就是《水調歌頭》這首詩詞我想很多人都不陌生吧,尤其是最後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尤其是讀初中的時候每次上課遲到老師就會讓我罰抄《水調歌頭》五十遍,真的很酸爽,我估計應該不少人有這種經歷吧?

    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遺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當時蘇軾在密州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邊賞月一邊飲酒,直到天亮,於是做了這首《水調歌頭》。蘇軾一生,以崇高儒學、講究實務為主。但他也“齠齔好道”,中年以後,又曾表示過“歸依佛僧”,是經常處在儒釋道的糾葛當中的。每當挫折失意之際,則老莊思想上升,藉以幫助自己解釋窮通進退的困惑。

  • 18 # 伴月讀書人

    辛棄疾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 上馬定乾坤。我給大家說說我眼中的辛棄疾他是男生心中的英雄夢,沙場點兵間意氣風發,劍拔弩張下破陣殺敵,是22歲就能以50:5萬人的絕對弱勢,夜闖敵軍大營成功手擒叛徒的少年將軍;他也是女生眼裡的柔情郎,寫下“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詩句,惹人怦然心動。總結一句,就是南宋的古惑仔,生活不止詩和遠方,還有國家和姑娘,形容他最貼切不過

  • 19 # 兮緣閣原創漢服

    陸游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一句詩正反應了陸游為收度中原而殫精竭慮,南宋的江山奄奄一息,無數文人騷客都已國家興亡為己任,可難以挽救南宋江山。

    因此才有了陸游這麼臨終的思念。

  • 20 # 謝華

    最喜歡的是蘇軾原因如下:李白,正如賀知章評價一樣,謫仙。就是天上被貶謫到凡間的仙人,其詩才無人能比,不過,浪漫狂傲的個性也讓人敬而遠之,非但官場不能容,恐怕很多人也難以與之相處吧。辛棄疾,詞中之龍,其祖父因崇拜西漢的名將霍去病,所以就給他取名叫“棄疾”。21歲就聚集了兩千人,參加了由耿京領導的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並擔任掌書記。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散的訊息,便率領五十多人襲擊幾萬人的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建康。其詞慷慨激昂,也是豪放派代表。不過,在官場期間,作風過於嚴厲,也因之被人詬病。陸游,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一生鼓吹北伐。韓侂冑出兵北伐,81歲的陸游聞訊,還欣喜若狂。後韓侂冑被誅殺,北伐宣告失敗,並訂下屈辱的“嘉定和議”,陸游為此憂憤成疾。愛國情感無人能比,不過書生意氣也重。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可以說,蘇東坡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才,更可貴的是,其無怨無悔,樂天知命的精神。無論貶到哪裡,都能坦然面對,泰然接受,絕不效兒女之狀,哭哭啼啼。而且,到了哪裡,都能為當地的百姓謀取幸福。也就是說,為政一方,造福一方。這樣的人,誰不喜歡呢?用林語堂的話說就是: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假道學的憎恨者,一個瑜伽術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心腸慈悲的法官,一個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一個月夜的漫步者,一個詩人,一個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CO被央行定性為非法集資,你怎麼看?比特幣等會不會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