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書野
-
22 # 費玉山
諸位前賢皆吾師,
名篇佳句在學習。
何須去選稱最愛?
伯虎點香非此時。
-
23 # 丁甲易學
李白,蘇軾,辛棄疾,陸游都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詩詞大家,文學家。也是家喻戶曉,各領風騷上千年的傑出大文豪。他們的作品,我都很喜歡。如果非要選擇最喜歡的一個,我選蘇軾。這是一位學術全才,集詩詞,文學,書畫,音律,哲學,道學於一身不世出的天才!其人樂觀豪爽,天性率真,愛憎分明,正氣凜然!他的經典作品數不勝數,如《念奴嬌•赤壁懷古》,《蝶戀花•春景》,《西江月•梅花》,《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一些膾炙人口的作品,大家耳熟能詳。其書法作品《寒食詩帖》更是名列天下第三行書,是北宋最傑出的大文豪。
-
24 # 汴梁七角八巷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北宋著名散文家、書畫家、詞人、詩人,是豪放詞派的代表。
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一生創造2700首詩詞,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都毫無掩飾地表現在其文學作品中,其中又以詩歌最為淋漓酣暢。
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
25 # 玄生道
辛棄疾。文武雙全,盡顯男兒氣概。
辛棄疾,武是一位勇冠三軍、能征善戰、熟稔軍事的民族英雄。
文,是開一代詞風的偉大詞人,既有豪放的“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氣吞山河,又有婉約的“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溫柔,還有“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的灑脫。言政文章更是鞭辟入裡,讓人讀起來酣暢淋漓。
和辛棄疾相比,李白過於孤高,東坡略輸安邦之雄風,陸游兒女之氣稍濃,俠義之氣略輸。
是男子,當如辛棄疾。
蓋世儒將,不過如斯。
回覆列表
我羨慕李白花間一壺酒的灑脫,欽佩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敬重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的熱血,卻獨愛陸游細雨騎驢入劍門的風趣。
重識陸游,是《詩詞大會》上武亦姝的一句"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瓢潑大雨的天,有綿綿的細火烤,還有軟軟的團貓繞,這人也太會過日子了吧。於是我買了本陸游的詩詞合集,伴著萬能的百度細細品讀,才發現,原來陸游還是一位富有童趣的詩人。
他不只有"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的豪情,也有"山盟雖在,錦書難託"的柔情,還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通情,更有"雨餘溪水掠堤平,閒看村童謝晚晴"的閒情。他是一個鐵血柔情的壯志少年,更是一個幽默風趣的耄耋老者,他身上的這股人情味兒,才是我最喜愛的地方。
陸游的人情味兒可以從一隻貓說起。陸游本是一個滿腔赤忱的熱血青年,從小便渴望上戰場,殺強敵,卻屢不得志,多次被貶,只得以詩詞為伴。可生活的苦寒讓他連安靜地看會兒書,安心地睡會兒覺都成了一種奢望。猖獗的老鼠咬壞他的藏書,攪亂他的好夢,一怒之下,他做了首《鼠敗書》來抨擊老鼠的罪行。
平明亟不榻,亦未暇冠幘,
檢校案上書,狼藉鼠齧跡。
也就是這個時候,他決心買一隻貓。
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
時時醉薄荷,夜夜佔氍毹。
鼠穴功方列,魚餐賞豈無。
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
陸游用鹽和小魚乾向鄰居換了一隻貓。你還別說,這隻貓捉得一手好老鼠,不管是床下的,還是牆洞裡的,都逃不過它的法眼。關鍵是它還不圖回報,特別適合清貧的陸游。這下可把陸游樂壞了,當即給這隻貓取了個小於菟(意為小老虎)的美名。從此以後,陸游的寒舍便多了一隻小可愛,風裡來,雨裡去,抓得了老鼠,解得了煩悶,還暖得了床。
陸游的貓陪他作詩,望他飲酒,伴他入眠,漸漸地成了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陸游共做了十多首專門寫貓的詩,來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此外,在他的眾多愛國詩裡,也能看到狸奴的身影。
陸游的人情味兒還體現在他的鄉村生活中,比如他的代表作《遊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這首詩是陸游去村裡的朋友家做客,歸來途中所做。整首詩感情真摯,措辭優美,將豐收季節的農家生活和清新自然的鄉村風光描繪得淋漓盡致。
農家的米酒雖然有些粗糙渾濁,但他們逢年過節為客人準備的雞鴨魚肉還是很豐盛的。沿著起伏的山間小徑悠閒地走回家,這柳條掩映,繁花盛開處看似無路可走,可當我轉過這個彎才發現,嘿!那前面還有一個村落。村裡的人們敲鑼打鼓地迎接豐收,他們雖然衣著簡樸,但仍然保留了傳統的風俗。看著這些熱情洋溢,善良美好的村民,等我哪天得空了,還要拄著柺杖來蹭吃蹭喝。多麼淳樸又幽默的老頭呀!
陸游的人情味兒得益於他苦中作樂的自嘲。陸游的為官生涯起起伏伏,坎坷不平,卻始終未得重用。在看透了人世沉浮後,陸游做了一首《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這些年來我早已對當官失去了興致,不知道又是哪個多事的人把我叫到京城來的?在這京城的小樓上聽了一夜的春雨聲,輾轉反側,無法入眠,一大早起來便聽到街頭深處的小巷中,有人在叫賣杏花。管它的呢?先拿起紙筆來寫寫字吧,等到天晴的時候,還可以到窗前來煮水沏茶,不是挺好的嘛。不要去在意京城的汙濁之氣會弄髒了我的衣衫,大概清明之時還來得及回到山陰老家。到底是多麼地失望,才會讓一個曾經如此狂熱的人,變得這般淡然?我想可以從《劍門道中遇微雨》這首詩中略窺一二。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我本來想做個上陣殺敵的將軍,卻總不能如願。合著我這輩子就只能騎著毛驢進入蜀地,做個舒適閒散的詩人嗎?雖說歷史上的文人多是騎驢入蜀,但這首詩裡的陸游總讓我想起射鵰英雄傳裡的老頑童。
陸游的自嘲終是因為太孤獨。上陣殺敵,收復失地,是他一輩子的夢想,直到死都還不忘叮囑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可是他的這份情沒人承,也沒人懂,所以註定孤獨,只得與他的狸奴為伴。
林語堂說,“孤獨”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 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鬢風。這不正是陸游的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