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心理諮詢師趙迪

    其實挺矛盾的,興趣愛好又怎麼能是迫使的呢?乍一看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可是仔細想想還真的是要分情況。

    首先要看是什麼樣的“被迫”。

    情況1.家長並沒有考慮孩子的特點、徵求孩子的意見,就跟風報了這班那班。

    這樣確實會出現孩子完全沒有興趣的情況,在讓孩子嘗試後孩子還特別牴觸的話,其實可以選擇不強求。

    情況2.孩子開始挺有興趣,學了一小段後,不願意學了

    孩子在青春期前興趣愛好容易改變,“興趣班”變“興去班”十分常見,當孩子出現“三分鐘熱度”時,不建議父母因為孩子不想去而放棄上興趣班。父母應該和孩子聊聊,是什麼原因不想上了,如果僅僅是因為熱度減退了就不想上了,父母應該再堅持一下,不管多想上興趣班的孩子,都可能遇到這個熱度降低以後的瓶頸期,等過了瓶頸期,孩子可能又有興趣學了。

    其次,我們要幫助孩子建立興趣

    “愛一行幹一行”不如“幹一行愛一行”,任何事物我們要學習去找到它可愛的一面、吸引我們、讓我們享受其中的一面。我想熱愛生活也是我們特別應該交給孩子的。

    家長應該多和孩子溝通學習的過程,發現其中有意思的部分。

    我小時媽媽帶我去少年宮,回來的路上我們就一路聊今天學了什麼,課上有什麼好玩的事情,讓我覺得學習是一件很有意思而且可以分享的事情。

    家長應該少給孩子壓力,學興趣愛好的目的是豐富人生,而不是得獎,不是嗎?

    能把興趣愛好當成專業的人少之又少,我想這也不應該是我們讓孩子學興趣愛好的目的。否則這件事只能變成壓力。

  • 22 # 小公主變形計

    有句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沒有人告訴我們,如何才能有效發現孩子的興趣?

    如果孩子喜歡一件事情,就能夠堅持,那自然是家長喜聞樂見的;可作為父母,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見的是:自己的孩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做很多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在這樣的狀況下,一切都等著孩子自願,在我看來,那就相當於是害孩子,縱容孩子,形成見到困難就害怕和輕易放棄的習慣。

    作為一個七歲孩子的母親,相比於一切都等著孩子自願來培養興趣愛好,我更相信時間的力量和練習的力量。我相信,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看到了成果,從中得到了信心,嚐到了勝利的滋味,那他自然願意堅持,自然會有興趣。

    所以,我的觀點是:不要想當然,不要一切等著孩子自願,該引導的時候要引導,該鼓勵的時候要鼓勵,適當的強迫是為了讓孩子堅持,更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得到信心,而信心才是孩子堅持做一件事情,並生髮出熱愛的內在動力。

  • 23 # 青青寶貝

    當孩子對某一特長技能完全不感興趣時,父母迫使孩子努力去培養、練習此類興趣愛好,只會讓孩子與父母之間經常鬧得很不愉快,這種做法是非常不恰當的行為。

    興趣班是建立在孩子喜好上的,如果孩子從一開始就對這個不感興趣。那麼即使父母給他報了此類興趣班,他也會無心學習,更不用說後面的積極練習、不斷提升了。父母只會白白糟蹋錢買不痛快!

    那麼要想讓孩子過得充實,變得多才多藝,父母怎麼來給孩子正確選擇興趣班呢?

    首先,多嘗試多體驗,報什麼興趣班由孩子自己選

    現在興趣班在報名前都可以體驗一番。父母在給孩子報興趣班時,可以多考察幾家不同的培訓機構,多嘗試多體驗不同的興趣班內容,最終根據孩子自己的愛好由他自己選擇。

    我家大寶五歲多時,每次去小區玩都找不到同齡小朋友,因為大家都去上興趣班了,他覺得太無聊,所以決定帶著他在各種興趣班專案中溜達了一圈,最終他選擇了架子鼓與跆拳道。

    其次,給予孩子選擇的自由,他更願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興趣班除了認真聽老師講課之外,都是需要孩子課後不斷的堅持練習,要不根本學不好、學不精。

    只有孩子自己選擇的專案,他才會更有積極性去堅持練習,才會有不斷的提升。這也是教導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和選擇負責任的很好時機。

    最後,父母的督促很重要

    每個人都有惰性的一面,孩子相較與成年人,自律性沒有那麼強大,更容易偷懶、放棄。這時需要父母積極引導與嚴厲的督促。

    如果孩子學了一段時間後想放棄,父母首先要搞清楚孩子是因為什麼原因想要放棄:新鮮經過了、不想每天都練習、遇到困難等。父母可以根據孩子學習情況進行評估,根據孩子的要求,看孩子有沒有堅持學下去的必要。

    如果孩子學得實在不好,又沒有想法再堅持下去,那麼孩子要放棄就放棄吧。但大部分原因是孩子不想每天都堅持練習,所學的內容有點難,孩子有畏難情緒等,那麼針對這種情況父母可以適當逼迫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督促孩子每天堅持不斷的練習,慢慢孩子就會自行養成良好的習慣!

  • 24 # 育兒微時光

    個人覺得,家長逼迫孩子堅持學習的行為是不恰當的,這是沒有把孩子放在平等、尊重的角度上進行溝通,但是我也能理解家長希望孩子堅持學習的心,這是好的,家長的做法可能有點欠妥。

    單從逼迫這一個問題上,就可分兩種情況來回答。

    第一種是報名學習興趣班時,孩子的興趣點不在這個上面,孩子不喜歡,卻受家長的逼迫來學,家長把自己小時候的夢想和希望嫁接在孩子身上,逼著孩子去堅持。往往孩子學不了多久就換下一個興趣專案,猴子掰玉米似的一個又一個的上啊學啊,最後孩子一個也學不專。

    第二種就是孩子喜歡上某些興趣班的課,自己在上面還算有點天賦,學習了一段時間後小有成就不能堅持下去,家長捨不得曾經花出去的錢,不能正確評估教育所得,用“堅持”的藉口或態度逼迫孩子學。

    我身邊就有很多的例子,家長認為花了錢了,也學習了一段時間了,孩子也有點成就,不堅持的話對不起家長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必須要堅持,打罵孩子都得繼續學。孩子呢,覺得自己摸索的差不多了,學習的夠用了,或者覺得老師能力有限、教不了更多,或者學習太辛苦,不願練習,這時孩子和家長的壓力都變得很大,興趣就變成了興去!其實,每個孩子都會有這麼個瓶頸期,家長苦口婆心的勸說和打罵都會適得其反,引起孩子更多的厭惡。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讚賞。

    如果家長換一個方式,把乾巴巴的練習變成遊戲化的闖關專案遊戲時,直觀的KPI展示表會讓孩子更有衝勁。比如我家孩子在練習鋼琴時,老師要求練10遍,他彈不好就不願意練了,我們就一小節一小節的闖關,然後再連起來。每一次的堅持,我們都有小白板記錄下來鼓勵孩子。孩子從每天的展板資料裡看見高低的變化,家長及時故事做什麼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多多練習,多多向著心裡的榜樣去堅持,你的資料就會越來越好看,你會越來越優秀……

    再比如兩個小夥伴PK,昨天你練了10遍,那我今天就要練習11遍,要彈的比你好;家長錄下影片發給對方,互相糾錯,互相鼓勵;也可以告訴孩子,你不願意練習,後來檢查下來的事,我發了朋友圈,好多老師和朋友都給你點贊,都在下面鼓勵你,說下次聽你彈琴,你可不要讓他們失望等等……

    心理學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當家長帶著期待去讚賞孩子,孩子就會用積極的態度獲得更大的進步,孩子自己有動力堅持了,自然也不需要家長拿著鞭子在後面趕著催著了。

  • 25 # 全職二胎媽媽育兒

    我覺得這個要一分為二的看問題,不能直接回答是否妥當,也要看情況。

    一,看孩子是否真的不敢興趣,如果孩子一點都沒有興趣,比方,有些男孩喜歡武術,跆拳道。媽媽則希望他學美術。於是就逼迫他學習,孩子開始就比較抗拒,結果也是可想而知。這個時間就不要再逼迫他了。

    二,孩子感興趣,但是有時候貪玩或者太累。不想堅持。這時候我覺得父母強迫他練習下去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一位教舞蹈的老師曾說過,孩子是不是能堅持學下去,更多的是看父母能不能堅持下去。

    任何一項新技能或者興趣愛好要想學有所成,是必須要堅持下去的。孩子有時候缺乏堅持下去的動力,比方,他只是想週末自由玩而不想天天練琴。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的監督到位。甚至是強迫。電影《摔跤吧!爸爸》裡面,如果不是爸爸的堅持與強迫,可能,兩個女兒早就在訓練的第一天就放棄了。就不會有後來的成績。

    所以,有時候我覺得不能全部由著孩子來,父母也一定要有所堅持。

    可以讓孩子多嘗試各種興趣愛好,找到真正的愛好所在,一旦決定。風雨無阻都要有所堅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劇《安家》有哪些不合理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