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零佛
-
2 # 響尾雙截龍
“道”就是規律,是自然界的規律,人生的規律.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人生的規律是可以認識的,是可掌握的,但並不是我們平常所認識的那樣.
在中,對“道”進行了詳細的解說,其中最重要的觀點是“存在”與“無為”,是對立統一的兩方面,詳解可看.
-
3 # 我獨我行
《道可道,非常道》,這是千載萬年也解不了的迷,只能真真切切實踐親身體驗而解,人類誕生以來鞏怕無人能解說清楚。道是什麼?道可以說現實可以可看可看見的人或萬物所要追求得!可道能可道嗎?決對可能,也決對不可能,可道到什麼成度,誰也說不準;非常道就是到是非常道,不到也是個非常道;達到目的是非常道,達不到目的也是個非常道!請不要怪我,我在胡扯蛋。
-
4 # 茉莉雨h
每個人一生都會面臨選擇,站在十字路口看道是道又非道,貴在適時醒悟此道是道非道。每個人不論事業愛情都有適合的道,選對了順風順水達到期待的結果,執拗的堅持錯誤的選擇就會一敗塗地,凡事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是道。
-
5 # Xc173629171
第一個"道"是名詞,是宇宙的本質和實質(即道的原理,原則,真理,規律)等。
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解說,表述意思,即"常道"。即我們要從“無"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也要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從“有"的端倪到“無"的奧妙去洞悉一切宇宙變化門徑。
常道即自然規律,自然規律無所不包,只有遵循自然規律天才清明,地才寧靜,神才靈性,人才英靈,川穀充盈,萬物生長,王才能真正成為王。
-
6 # 風鈴1777
道可道中前面這個“道”指的就是道本身,後面這個“道”當動詞用,意思是可以說的,或可以發揮“道”的作用。常是恆常的意思。常道就是恆常存在的、不變的道。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道是可以說的,可以發揮作用的,但是並沒有一個一成不變的、恆常存在的道。
老子認為這個道是虛無之道。既然是虛無之道,沒有實體,那這個道在世間發揮作用當然就是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嘍。因此就沒有一個一成不變的道。所以接下來他馬上說:“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名是指概念名稱。名可名後面那個名當動詞用,意思是概念、名稱是可以發揮作用的,或萬事萬物是可以給它命名的、賦予它概念的。但是這些名稱概念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事物的發展,這些命名概念、思辨判斷等等都是隨時變化的。接下來“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就是說:天地最開始的時候是沒有名稱的。有名的時候,萬物已經開始發育生長了。這個也很像莊子講的混沌之死。老子講無中生有。這個宇宙的本源是虛無之道。從這個虛無之道中衍生出大千世界。
有人把常道的常理解成平常。“道可道,非常道”就理解成:道是可以說的,但這個道不是平常之道。這樣的說法從字面上好像也解得通,但是長長沙馬王堆出土的《道德經》古本有力反駁了這種觀點。那個古本是這樣的:“道可道也,非恆道也。”意思就很明白了。這個“常道”的常就是恆常。
總之,老子認為這個道是虛無之道。沒有一個一成不變、戳在那不動的、實在的道。這個“道”會根據具體情況隨時演變。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大道觀,才有後面一系列與眾不同的善惡、美醜、義利觀。才有:大道無言,大音希聲,上善若水,和光同塵,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致虛極、守靜篤,福尚禍之所倚,禍尚福之所伏等一系列辯證思想。老子的思想貫穿著偉大的辯證法。真的是常讀常新,受用終生。
-
7 # 金扣
“常道”指的是“道”這個概念的動態性,“道可道”但不可能看到“和盤托出”的道,也就是不可能“全知道”。真理是相對靜止的,而“常道”是絕對運動的。常道(道的本身):1.宇宙萬物的本質及其原始創生的動力與條件;2.宇宙萬物的運動、發展規律;3.人類社會的最高法則及其精神層面上的主宰與理念。
-
8 # 海上逸龍
謝邀:老子五千言,可以說通篇內容都在解釋‘’道可道,非常道‘’這一命題,這開篇第一句,也就成了整篇的最難點與致高點。 ‘道可道,非常道’:可以描述的道,不是涵蓋萬物的道。 水平有限,僅供探討互學!
-
9 # 陳廣逵
常道,恆道,恆久不變的道。
關於“道可道,非常道”,我已經明確回答過了,請在問答中尋找。這裡解釋什麼是道,以及相關的一些概念。
《道德經》中的幾個重要概念
道
《道德經》中最主要的概念是“道”,在《道德經》中七十三見。無論是從《道德經》本身的表述,還是今天我們對它的理解,應該這樣來概括它:“道”本來是看得見的物體執行的路,也是供人行走的路,是客觀事物執行因循的軌跡;同時又是看不見形、聽不著聲、品不出味、觸不到體的抽象於物質的潛在軌跡,還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執行軌跡的大致的經驗的認知,是應該取法依據的而不應該違背和對抗的動態的行事原則。
“道”是真實存在的。《道德經》各章分別從不同側面來揭示“道”的本質,並不矛盾。試圖對某一章的“道”孤立來解釋,是行不通的。在《道德經》中,“道”常與“德”伴隨,又時而與“自然”融合,它的比喻義與本義常常交織在一起。
大道
大道在《道德經》中凡三章四見:大道廢,安有仁義?(第十八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第三十四章)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第五十三章)
什麼是大道?大道是治國安天下總體因循的思想觀念、方針政策和執行態勢——這種思想觀念、方針政策不是表面文章,不是口頭上的粉飾,不是文字上的冠冕堂皇,是治國安天下潛在的執行軌跡,是治國安天下者的主流道德標準,核心價值取向、行為規範在治國安天下上的體現,是由治國安天下者思想行為潛在導向而形成的社會主流官風、民風,即整個社會的主流風氣。
德
“德”在《道德經》中四十三見。《道德經》中的“德”指遵循道的原則行事的品質。
“德”從“道”而來,是循道之德,它建立在“修道”基礎上,透過修道來立德。《道德經》中的“德”是“純天然”的,未經後天加工改造的品質,具有“樸”的特點。“積”是“德”的修養過程。“德”是一種思想境界,處世態度。
《道德經》中的“德”依附於“道”,是遵循道的原則行事的品質。“道”是行事應遵循的原則,“德”就是按“道”行事。“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揭示了“德”的本質屬性。“德”是“持道”態度,進而體現在對待人與自然、事物的態度上。
“孔德之容,為道是從”(第二十一章)。“道”是“德”的載體,沒有道,德就無從談起。依道而行就是有德,背道而行就是無德。
在《道德經》中,“道”與“德”既是抽象的,又是具體的、動態的。“道德”一詞正是“道”與“德”結合的產物。
樸
《道德經》全篇,“樸”六章八見。
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樸。”
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第二十八章:“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樸。”
第三十七章:“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夫無名之樸亦將無慾……”
第五十七章:“我無慾而民自樸。”
“樸”本來是未經加工的原木,是棟樑之材,用來比喻像未經加工的原木那樣純粹的品質。持有這種品質就具備了美德。《道德經》中出現的“樸”是一個獨立的概念,它像是“道”的化身,又確確實實不是“道”。歸納起來,《道德經》中的“樸”是與“素”並舉的一個概念,是自然的,合於“道”的,像未經加工的原木那樣純粹的品質,是宇宙的本真,是原始的質樸,是清淨無為素樸無華的境界,它揭示了“道”的重要的本質的屬性,也比喻純樸淳厚的民風或可以擔當大任的人才。
自然
在《道德經》中,“自然”凡五見。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十七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第二十三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五十一章)
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第六十四章)
這五見“自然”全作“本身的樣子”講,與今天的“自然界”的意思不同。自然,即自身的狀態,本來的狀態,即先天存在的宇宙本真。
大象
“大象”雖然在《道德經》中只兩見(第三十五章、第四十二章),但由於學者多將它與“道”混為一談,所以需要加以強調。“大象”是恍惚存在的正面之象,是現象,是形象,是影象,是氣象,是不可感又可感的抽象,是循道而行展現出來的景象。“大象”體現了“道”的一個外在特點,是“道”之表象,是“道”釋放出來的能量。如欣欣向榮的景象,如富庶的景象,如風調雨順的景象,如幽靜安寧的景象,如和諧安定的景象等等。《道德經》中的大象應該是合“大道”之象,正面之象,所以天下趨附之。
與“大象”相對應的是“假象”和“亂象”。“假象”是虛假繁榮的現象,“亂象”是局面崩潰的現象。
“自然”是先天存在的宇宙本真,是正道依存的無盡源頭。“道”是抽象的、客觀存在的、不以人們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不可對抗的法則。“大道”是治國安天下總體因循的思想觀念、方針政策和執行態勢。“德”是循道而行的優秀品質。“樸”是道的本質屬性,是道的思想核心。“大象”是正道的外在表現。
無為
“無為”是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張,也是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德經》全文強調的主旨。“無為”雖然全篇僅十二見,但其主旨貫穿全篇。
老子讓自己主張的“無為”表現在假託的聖人身上。聖人“無為”是循道而行,“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二章)他認為,“為無為,則無不治”(第三章)。
“處無為之事”就要“致虛極,守靜篤”(第十六章),“終日行不離靜重”(第二十六章),要“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第六十三章),以“無為”的態度去做事,甘於寂寞,甘於平淡。“行不言之教”,是因為“希言自然”(第二十三章),因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第五章)。“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會“我無為而民自化”(第五十七章)。
老子的“無為”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無為而無不為”(第四十八章),因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第三十七章)。《淮南子·修務訓》駁斥了“無為者寂然無聲,漠然不動”的觀點,認為“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四肢不動,思慮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有也”。
“無為而無不為”,體現在“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而且要“慎終如始”(第六十四章)上。顯然這種“為”是不妄為,不刻意為,是順應自然去為,恰當地把握時機去為,是“為而不爭”(第八十一章)。正如《淮南子·原道訓》所說:“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就是說還沒發展到可以做某事之前,不要人為地勉強去做。不該做的不做就是“無為”,該做的還是要做,而且要認真做好,就是“無不為”。
為了達到“無為”的境界,老子主張,“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第五十二章),透過自我封閉,從而達到“無知(智)”“無慾”“無為”。
老子特別告誡統治者,“治大國若烹小鮮”,強調“治人事天莫若嗇”。“烹小鮮”就要少折騰;“嗇”就是“無為”,就是“不做”,就是遵循客觀規律,不去主觀干預。做到這些就是“早服”。“早服”到“莫知其極”的過程,也即“無為而無不為”的過程。
老子告訴我們,“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第二十九章)。然而,“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
聖人
在《道德經》全篇中“聖人”三十一見。聖人是《道德經》中的理想人物。嚴格地說,考察歷史,還真找不到這個人物,可考據的堯舜等也沒有達到這個程度。《道德經》中的“聖人”顯然是老子假託的人物,是老子為天下之人——嚴格地說是為統治者樹立的“榜樣”。因為《道德經》中的“聖人”絕不是普通百姓,他是天下的統治者,是循道而行的典範,“道”的精神從“聖人”身上折射出來。但要注意的是,《道德經》中的“聖人”與“道”是兩個概念,不可混為一談。
需要強調的是,從老子一再推崇聖人看,他肯定不會同意“絕聖棄智”。
士
在《道德經》經中,“士”出現的次數不多,只有五次。分別在第十五章、第四十一章、第六十八章。
在商周時代,士屬於貴族階層,是享有俸祿的階層,這個階層中地位較高的是卿大夫。《禮記·王制》說:“制農田百畝。百畝之分,上農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農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祿以是為差也。諸侯之下士,視上農夫,祿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有一定門第的人和透過諸侯卿大夫的推薦經過各種技藝考核優秀的人可以獲得“士”的資格。其實早期計程車,多是世襲的,王族出身的人,嫡傳以外的多可以獲得士的身份,而且可以嫡傳世襲。即使以各種技藝考核獲得“士”的人,也多是王族的非嫡傳後裔。周王朝計程車要大於各諸侯國計程車,相當於大諸侯國的大夫、小諸侯國的上卿。當時“士”是准入證,具有“士”的資格的人才可以擔任大夫。到春秋時,“士”已經成了介於貴族與平民之間的一個階層,戰國時士的階層有所擴大,連有一點特殊本領的屠夫或雞鳴狗盜之徒也列入了士,這時計程車也不用透過嚴格的考取程式,多不再享有俸祿,只是靠寄居於權貴門下生存。
實際上,《道德經》就是寫給士的,退一步說,雖然老子最希望統治者能看到它,但卻拿士說話。老子希望士像聖人一樣循道而行。因此老子在《道德經》中塑造了一個“古之善為士者”的形象。“善為士者”(第十五章、第六十八章)就是“善於循道而行的人”。老子還根據對道的理解,把士劃分成上士、中士、下士。
一
“一”在《道德經》中凡十五見,分別在第十、十一、十四、二十二、二十五、三十九、四十二、六十七章。其中第二十二章的“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中的“一”、第三十九章的七個“得一”的“一”、第四十二章的“道生一,一生二”的兩個“一”是適合於一類乃至一個具體事物的道,是道的一個方面乃至一個點;是一條基本原則,是一條基本規律;是相對具體的“道”。
-
10 # 劉怯之
要弄清楚老子"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中"常道"所指為何,首先要搞明白老子的"道"是回什麼事。
一、道究竟是什麼?
老子開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老子實沒想到,此開篇首段,竟然攪昏了天下人。各家各派,依據自己的立場,推出各種解釋,令普通讀者莫衷一是,如墮五里霧中,不敢有自己的看法。
既然找不著北,該聽誰的?我的經驗是,誰都不聽,就聽老子的。老子是作者,他要講什麼,他想講什麼,開頭看不明白,先拋開不管,接著往下看,讀完全篇再說。讀著讀著,多讀幾遍之後,就發現老子在其五千字的書中,多次在講述道,在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在講述道,並且老子還在書中明確提醒讀者:"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為什麼老子要如此直白地提醒讀者,我的思想理論非常容易理解,我的政治主張也非常容易推行,但天下人卻不想去領會,更不想去推行!那麼老子的思想理論是什麼?老子的政治主張又是什麼?這就是關鍵點了。
我們來看看《道德經》成書的時代背景及作者老子著書的目的。
先簡要說說時代背景。老子生活的年代,距今二千五百多年,那時正值中國農業文明處在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眾所周知,中國的封建時代的終結者,是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國社會中央集權制的開創者和奠定者,是促成中國政治體制早熟至為關鍵的人物。秦始皇的時代,與老子所處的時代,相距大約五百年。老子所處的時代,被後世稱為春秋時代,那個時期,雖是封建文明的鼎盛期,但也是盛極而衰的轉折期,當時的中央王朝周王朝,對各封土建國(封建)形成的諸侯國,管控能力在不斷下降,影響力日漸衰弱。而不斷坐大的諸侯國,都有擺脫中央王國控制的傾向和行動。在此背景下,老子作為周王朝圖書檔案館館長,大家要注意,這個館長,並非今天的圖書館館長,而應該類同理解為當今的國家自然科學院、國家社會科學院、國家圖書館和國家檔案館兩院兩館的最高領導人。所以老子所處的時代和老子所處的地位,這是需要搞清楚的。
我們再來談談老子著書的目的。其實老子以他身處兩院兩館的關鍵職位,一直致力於為周王朝的最高統治者、以及中央各部門高階領導幹部們宣講他的思想理論及政治主張,只是不被重視和不被接受,老子才棄職西行,在函谷關與時任關長的學生尹喜匯合,並在尹關長策劃下,搞出了以五千字真言(即《道德經》)換取出關關諜,這一舉世震驚的商業營銷案例。熟悉此段歷史的人都知道,尹喜後來也拋官去職,退隱終南山,著書《尹子》流傳於世。據說他的學生有壺子,而壺子是列子的老師,莊子之所以師承老子一系,就是深受列子的影響。所以老子著書,其目的是系統完整地留存下他的學術思想體系,以供當政者或管理者應用。然而老子內心很明白,他的思想理論和政治主張,雖然簡明易懂,但當世不被接受,後世也很難接受,因此他才在書中言明:"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瞭解完背景與目的之後,我們往簡單處讀,往明瞭處想,很容易就能明白老子的道,究竟什麼意思了。當然,這個道,不能只看開頭,要結合通篇來理解。我個人的理解是:道,既指宇宙時空世界這個本體,同時也指宇宙時空執行的規律和法則。
二、常道究竟是什麼意思
我們再重溫一遍老子開篇的首段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我在口袋書《老子略談·逼近本原》一書中,作如下大意直解:
道,其實可探究可發現,但此道非彼道。此道特指宇宙實體,也指宇宙實體執行的規律和法則,其概念與日常所講,完全不同。同樣,"無"所定義的,是宇宙創生前的特有狀態;"有",則特指宇宙現狀。
因此,本問題中的"常道",係指道這個詞的常規概念或日常通俗含義的理解,老子開篇言明,此道非彼道,希望大家注意,但更不希望大家把他以"道"為核心的思想理論玄學化,因而在書中補充強調"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希望大家往簡單明瞭處想,不要自立關卡,自設障礙,否則這書雖然只有簡簡短短五千字,若不按老子的要求去讀,讀一遍讀不懂,讀十遍百遍讀不懂,讀一輩子讀不懂,讀一百年一千年也讀不懂。現今過去了二千五百多年,一樣爭論如常、爭辯如是,不就是最現實最直觀的寫照嗎。
以上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
11 # 忠言順耳1
追 隨 老 子 悟 大 道
忠言順耳 譯著
“道,可道,非恆道”。老子精闢的論述,含蓄的寓意,深藏聖人的大智慧。 老子五千言,歷經二千五百年,燦爛輝煌,成為華夏民族恆古的經典。
然而,老子開篇用了三個道字,如三重迷霧,為成千上萬人迷戀。老子的本意到底是什麼?較為普遍的有一種說法是:道,是不可說的,能用語言說出來的道,就不是恆道。
道,是不是不可說呢?
老子用了五千言“可道”,不說道還說什麼呢?
餘苦思十多年,讀老子五千言,深感其魅力無窮。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老子的思想,深刻、含蓄、簡約、智慧,在當今社會用之,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如今結合全文,前後聯想,讓我們一同進入老子的思想寶庫,追尋老子的思路,也許心有靈犀,有幸開悟一二。
本文的重點是老子為什麼可道,可道了什麼,出發點是什麼,他的思路,各章之間的脈絡聯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文不當之處在所難免,還望同道點撥。
一 開宗明義
1,老子開篇,三個道字,開門見山,開宗明義;相互聯絡,相互區別。三層意思,三把鑰匙。
第一個,指至上至尊的天道一一神聖的天道。
第二個,指向天取道,用之於人道,即“可道”;可道,正是老子五千言的主題。
遠古,天道神秘,人人崇拜敬仰,認為道不可說,說不清楚。
但是,老子曰:道,可道。他是擲地有聲,斬釘截鐵,充滿豪情壯志。
老子是大徹大悟的真人,他洞悉天地人間,獨具慧眼,智慧獨到,感觸獨深。他通曉天道,又通曉社會,在深謀遠慮之後,發出了“道,可道”的強音。老子五千言,不是在談天說地,而是在可道,所有的比喻,全部是治國安邦之道。
第三個,指人道有別於天道。
天道,道法自然,執行天地,週而復始,迴圈往復,有如固定的軌道,恆定不變;
可道之人道,指聖人之道,治國之道,道法百姓,執行社會,錯綜複雜,形形色色,只有以道為軌,走入正道。
所以,老子寫出“可道”之後,立即強調“可道,非恆道”;可道的人道,不是恆定不變的常道。
2, “道,可道”,是老子五千言的大綱。全文從頭到尾一一展示了道行天下,治國安邦,天下太平的思想。
五千言,是不是恆定的,二千五百年的歷史已經回答。老子名揚古今中外,就在於他的可道取之天道,逼近天道,天道為根,人道為枝葉,一脈相承,所以至今恆古經典。
3,“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老子是否在承接前句,又接續後文呢?如此聯想,茅塞頓開,前後嚴謹,絲絲入扣。
名,正名,用文字稱呼事物,以正名之法,名事物之理。如日月水火,以字名其音、形、象、意。
可名,任何事物,要先“可名”,而後可呼,進而可言;名正,才言之可順,言之可理,言之成理。反之,名不正,言不順,理不成。
非恆名,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的,從古至今遠望未來,變,是不變的。故可道之人道,非恆名,非恆道。但是相對而言,可道之人道,既尊天道,又要名理,符合道理,它才有一定的“恆性”,才能道法社會。
接下來,老子順勢而為,名大道之理。
4,老子首論,道法自然。
道名,無有,這四個字,是老子道法自然名之成理的玄關。“道”是什麼?“無”是什麼?“有”是什麼?如何“名”之成理?下面,假設讓我們跟隨老子的思路,一同去感受天道的由來………
(1)太空,本空,虛無縹緲,茫茫無際;
(2)老子追蹤發現,在宇宙產生前和後大不相同,啊……,大自然這一切,原來是從無到有,無中生有;
(4)太空中,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自然形態:虛空和繁星,簡名之,無和有;
(3)太空的演化,從無到有,演化而生一二三萬,無窮無盡;
(5)變化無窮無盡,無論怎麼變,無和有同處一個太空。
老子看出了玄機,主宰太空演化的,是神秘力量,萬物順道而行,故以“道”字名之;無中生有,是道的作為,宇宙形成,是無和有構成的;宇宙無窮無盡。
字無,稱呼天地形成之前,虛空茫茫的奇妙狀態。這種虛妙,老子以無名之,為天地本始。
字有,是另一種狀態,太空中天地產生了,萬物產生了,自然界出現了。這些實有,老子以有名之,為萬物之母。
字道,至上至妙,無形無影,道法自然。
5,老子與眾不同,他把道、名、無、有聯絡在一起了。常人只見有(繁星)不見無(虛空),神奇而不解,不理解無中生有,更不明白無有之中暗藏著道的玄機。老子洞悉一切,瞭然於心,名之有理,順理成章,呈現瞭如此玄妙的宇宙觀。
太空天地,日月星辰,自然萬物,遠古之人很難理解,種種傳說,無不神奇。
但在此時,老子集遠古先賢之真見,觀天地萬物,求真務實,至深又至簡,超越前人,以無中生有,道生萬物,建立他的自然觀,天道觀。
由此聯想,二千五百年前,太空之中,老子手握畫筆,尊道,貴無,演畫一幅“道法自然”之傑作,從無到有,道在其中,日月穿梭,歲月運轉,萬物生長,以名理之法,瀟灑揮毫,演化出浩瀚的大自然。
6,老子之道,我們只能從他的文字表述中去領悟。然而他是如何證道的不得而知。但在他的文字當中,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比如: “恆無”:追根溯源,方可洞察很久很久以前的太空,虛無縹緲,看到的只有“緲”,除此之外什麼都看不到;“恆有”:追其實有,才可看到很久以前的太空,正是天地日月星辰產生之時,之後才有萬紫千紅,丯富多彩。
誰都無法知道,老子是如何追蹤的,如何觀察到了“恆無”之“緲”、“恆有”之天地顯見,他是親臨其境的?!這是很有趣的向題。老子五千言是一步一步揭開的,而此時他那幽深玄妙的道論,人們不可思議,他那出聖入神的描述,又顯而易見。
在老子的筆下,道的來龍去脈,如此簡要,清晰,大意明瞭。道名無有,玄關之內,道法自然的大道理,已然名成。
7, 追隨老子思路,我們 仰望浩瀚太空,漸漸明瞭無就是虛空,有就是遍佈虛空的繁星;無中生有,有在無中;二者同處一個太空。望著望著,那滿天繁星懸布虛空之中,不是太玄了嗎?
其實,太空寬廣無際,變化無窮無盡,大自然裡的奧妙太多,太多,太多。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對道法大自然的玄之又玄,發出了讚美之詞,他更加深刻地揭示了道法大自然的神聖的大道,那是眾妙之門。
8,浩瀚太空,無中生有,有迴歸無;有無相生,迴圈往復;無窮無盡,各順其道;各行其道,秩序井然。如此壯觀,如此玄妙,老子的思緒沒有停下來, 他深耕大道之理,壯志凌雲,心潮奔放而出,要取經天道:
“道,可道”也,人道社會的“眾妙之門”也!
道法自然生天地,道行天下,天地生人,大者生小,小則順大。天道,可道,人之社會要有生人的世道,和諧的世道。尊道,行道,順道,合道,這才是人間之正道。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一語雙關,承前啟後,在讚歎道法大自然的神秘之時,又對社會玄雜現象尋找到了眾妙之門。
老子的天道觀,人道觀,橫空出世,氣勢磅礴,讓世人大開眼界。他的“可道”,天人合一,合道而行,治國安邦,未來的世道,當是一個生人的世道。
老子五千言,是華夏文化走向文明,華夏民族走向正道的指路明燈。
道,可道;道,眾妙之門;老子開宗,明義。
天下大事,修身養性為人處事,治國安邦天下太平。接下來,老子五千言明聖人之道要。
他對聖人“可道”了什麼樣的人道呢?
-
12 # 趙文山
道可以言道,卻無法用定義鎖住,因其玄妙變化;名可以稱謂,卻不能盡顯其象,因其有無相映。無名是天地的元初(不是生來就被定義好的),有名是萬物的母體(有名方可以用命名來區分物種)。故,時常無視具象,將可領悟奧妙;時常審視具象,將可鑑定範圍。“有”與“無”同出自母體而又不同稱謂,都很玄深。玄深伴隨玄深,這就是眾物妙理之門。
-
13 # 安飛1117
本乃三字後半句,硬生生拆成二個字去理解,老聘有何感想?道可以是道,亦無是道,可道言之,亦不可道言之。非常形容有過之而不及,襯托一個道字。道乃纏繞二像性,中國哲學文化的基石。道生三生萬物,用二維腦子定悟不出。
-
14 # 古之善
第一章 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注 釋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河上公本、傅奕本、王弼本皆同。帛書本作“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常”,帛書甲、乙本均作“恆”。
2、無,名天地之始:河上公本、傅奕本、王弼本皆同。帛書本“天地”作“萬物”。
3、有,名萬物之母:河上公本、傅奕本、王弼本、帛書本皆同。
4、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河上公本、傅奕本、王弼本皆同。帛書本作“故,恆無,欲以觀其眇也;恆有, 欲以觀其所徼也”。
5、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河上公本、傅奕本、王弼本皆同。帛書本作“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6、道:是指“道之本”與“道之體”之合,或宇宙的“本與體”,即宇宙本體。
7、名:是指想要明白,通明、明白的意思。
8、無:是指宇宙“本與體”發生的精神屬性的事。
9、有:是指宇宙“本與體”發生的物質屬性的事。
10、道可道:意為“道”可以解釋為“‘道之本’生化‘道之體’”的“道”。“道可道”中的“可”是合意,認為正確、是、對、可真是、正是的意思。
11、非常道:意為人主觀認為的道,或者是人格化的神所認為的道。
12、名可名:意為想要明白是有認識方法的,或想要明白是有明白方法的。
13、非常名:意為人主觀或人格化的神所解釋的道,或僅從現象界以“形而下”的認識方法是無法認識道。
14、徼:現象界、終極的揭示。
15、此兩者:“無”和“有”此兩者。
16、玄:“無”和“有”互為共制同出的認識觀或學問。
17、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是指玄之又玄的各門類眾妙具體“有”的學問之門的學問。
語 譯
“道”是可“道”的,“道”是可以表達出“它”的行為規律的;而且,道法自然的行為規律是客觀的,非人為主觀認為的行為規律之道。要想認識“道”是有認識方法的,僅從現象界以“形而下”的認識方法是無法認識道。
注:不是後人所表述的“道不可言”,或“道”,說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恆的“道”。《老子》中已經告誡人類,“道”是天下根,“道”是天下母,道法自然,道生一,道之性(或萬物之性)內在與外在的行為存在行為原則之“德”。
“無”是“形而上”的認識觀,那麼“形而上”的認識與思辨,才能名天地之始之勢之德的精神世界;“有”是“形而下”的認識觀,那麼“形而下”的認識與思辨,才能名萬物之母之生之陰陽的物質世界。
所以,要常“無”,以“形而上”去認識道之本體的行為精神之奧妙;要常“有”,以“形而下”去把握道之本體的生化之物相。“無”和“有”此兩者雖異名,但“無”和“有”互為共制同出的認識法則,稱之為“玄”。“玄”的學問,就是“道”的學問,它是各門類眾妙具體的學問之門的學問。(當下可稱為哲學)
進而論之
《老子》的第一章,反映的是老子認識世界、解釋世界的認識論與方法論,即古哲人老子針對“認識論”的真知灼見。老子稱謂的“無”、“有”,在哲學範疇具有最為普遍性與最高的抽象性。
針對認識論而言,老子稱謂的“無”,就是“形而上”的認識方法,就是針對事物或現象的“知性範疇”的“多”→“自然共性圖景”→“悟性”本體的“一”的辯證思維與思辨。而“有”就是“形而下”的認識方法,就是針對事物或現象雜多的“感性”→“事物圖景”→“知性範疇”的“多”進行辯證思維與思辨。
所以,老子在告訴我們,在認識過程中要“無”,只有“形而上”的辯證思維與思辨,才能“名”天地之始之氣之勢,才能知道天地之德之精神。同時,老子在告訴我們,在認識過程中要“有”,只有“形而下”的辯證思維與思辨,才能“名”萬物之母之精之陰陽,才能知道萬物之體之現象。
注:中國古哲人稱謂的“氣”,在當下可理解為廣義的哲學概念,是指“精神範疇”,不是狹義的物理學概念中的空氣、氣體的“氣” 。哲學概念範疇具有普遍性絕對性,科學概念範疇具有針對性相對性,其兩者的概念範疇是不同的,不要混談或替代。
《老子》的第一章中“無”與“有”,有其如下蘊意:
一是,針對認識論而言:“無”與“有”,就是“形而上”與“形而下”的認識觀之關係。也就是,“形而下”是“形而上”的本體,“形而上”依存在“形而下”之中相統一的認識觀。
二是,針對道之本體而言:“無”,就是道中的“氣、始、勢、德、無體、形而上,及精神世界”;“有”,就是道中的“精、母、有體、實體、形而下,及物質世界”。而且,“無”與“有”的關係,在“道之本”生化“道之體”的活動中,“有”是“無”的本體,“無”依存在“有”之中而共同存在。
在哲學意義上,古哲人老子只用了三個字,“道”、“無”、“有”,就表達出宇宙之本與宇宙之體的關係,以及如何去探尋、解釋宇宙本體的認識觀及方法論。
老子云:“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又云:“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正是,老子採用最為精彩、最為智慧的語言之一,在表達“無”與“有”之間的關係。
中國古哲人老子偉大啊!他在公元前6世紀就已經在最高的山頂上坐著,心靜地等著後人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慢慢地爬到這最高之“一”的山頂。
摘自《老子的智慧之學》南京出版社,2015
-
15 # 朝夕萬年
“道”即真理。
真理對人類來說,既切近又遙遠,既質樸又玄妙,能追尋卻無法擁有,能感受到卻無法表述成語言文字。
自以為是擁有真理的人,都走向了真理的反面;妄圖書寫真理的文字,多成了束縛人們自由的枷鎖。
因此,“道可道,非常道”。
-
16 # 哈灬哈66096005
常,道,應分開來理解,道,我個人感覺,就是,天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道,統管著,萬物的,存亡,包括人類,因此,作為,道,統管萬物,它是無為而治的,有好,有壞,的,反之,萬物也有,道,也能主宰它的下線,據理,說明,作為人,可以掌控家庭,可以撐控自己的言行,可以掌控植物動物的,命運,螞蟻就不用說了,不過對於,螞蟻,來說,人就是它生命中的,大,道,左右它生命的,原兇,因此,道,無處不在,所以,就是,無常道,的,本意,我個人,認為。
-
17 # 三玄子
老子《道德經》開篇兩句眾說紛雲,是否原意皆無定論。愚見淺識認為,第一個"道”是指自然恆定之常道,第二個"道”是指說或謂,第三個"道”是指變化之道。第一個"名"是指原名,第二個"名"是動詞命名或起名,第三個"名”即變化之名。因此其斷句應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釋為自然之道可說能變化之道,原來的名可命變化之名。簡而言之道和命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皆可以變化和改變的。
-
18 # 酷視界
道可道,非常道。意即:我說的這個道,都是可以做到和理解的;並不是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所做到的、所敬畏的那個道。那麼什麼是常道呢?可以簡單理解為宇宙執行的自然法則!
-
19 # 刮帕
常道:指一般意義的道,與前"非"聯絡即指不是一般意義的道。“道可道,非常道”,在我看來,道可以說的道,不是一般意義的道。此道生於無,無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老子思想影響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緣由。
-
20 # 無之妙謂大有
“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一章第一句話,我簡單的解釋一下這句話的意思。“道可道,非常道”的語句格式應是這樣的:道,可道,非常道。“道”指的是天道,天的法則,宇宙法則。“可道"指的是人道是可以為之道,意思是可以人為的法則。比如一個國家制定的法律或一個公司制定的規章制度,是人為的法則,不是恆久不變的法則,經過一段時間是會改變的。“非常道”就是“可道″,人為之道,不是恆久不變之道。老子“道德經”講的就是″天道”和“人道”。
回覆列表
先說道可道非常道,兩種斷句法,1,為道可,道非,常道。2。為道可道,非常道。第一法的意涵為自然常道,有可說的與不可說的構成。第二法,道可以說的部分,不是自然常存的道。更進一步,用王弼法,可表述的方式,與可表達的內容,兩相分離,即得意忘言,用六祖慧能之喻,以手指月,手非月。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常道是指自然恆存的變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