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寒武紀的寒冷
-
22 # 趙燕雲
明代內閣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廢黜傳統的丞相制後逐漸形成的。古代君權與相權某些時候幾乎並行,而且當皇帝幼小時,丞相一般代理國政。甚至漢時流行的儒學公羊學派就提出過“天子一爵”的理論,意思是天子也是爵位的一種。
所以丞相統率百官,如果皇帝不強勢,丞相的權力是很大的。
朱元璋廢黜丞相後,“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以尚書任天下事”。即廢黜丞相制後以各部首長負責具體政務。
永樂時,內閣初設。但內閣對於朝政國事並無獨立裁決權,只是奉詔辦事,其職責被明定為“掌獻替可否,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平允庶政”,可以理解為只是皇帝的秘書和顧問班子。
可見明初內閣並非是法定的最高行政機構,閣臣也不是後世所謂的宰相,更不是最高行政長官。
但由於內閣“地居近密”,常侍天子左右,出謀劃策,皇帝禮遇,雖無宰相之名,“然綸言批答,裁決機宜,悉由票擬”。
隨著時局變化,閣權逐漸積累,慢慢突破了原先的規範,又沿著宰相化的道路發展。
很快,到了仁宣時期,大學士“累加至三孤”,又多兼領尚書,內閣許可權迅速提高。嘉靖時期又上升到新的高度:“至嘉靖間始委政內閣,而居首揆者,責任尤專,凡一時政治得失皆視其人為輕重。”,而且內閣“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至世宗中葉,夏言、嚴嵩迭用事,遂赫然為宰相,壓制六卿矣。”
其時,內閣權壓六卿,而諸司奏事亦相關白,內閣對於軍國大事無所不掌,刑名錢穀無所不問,至此,內閣無疑是握有一部分宰相之權,而非最初的皇帝“秘書”性質。
但明代的內閣大學士無宰相之名。按照明朝制度規定:“六部分蒞天下事,內閣不得侵”。六部尚書直接向皇帝負責,而絕不是內閣的屬官。內閣與六部沒有任何的隸屬關係,內閣大學士兼尚書只是虛銜,不許實際掌管六部的事務。
正如清人紀昀所說:“漢以來,六曹皆宰相之統屬也。然自明革中書省,析其事權歸之六部,始得專達於天子,而內閣惟司票擬之職,與古制迥異也。”
可見內閣並無對部臣發號施令之權,更無直接任免官吏的許可權。朱元璋規定以部院“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這成了部院行政獨立的法寶。然而,隨著內閣權勢的不斷擴張,內閣對部院之權不斷侵奪。
內閣權力登峰當在張居正當國之時,當時萬曆帝幼小,在內官馮保和太后支援下張居正以首輔之名行攝政之實。“閣臣與部臣為平交,至嚴嵩始陰撓部權,迨張居正時,部權盡歸內閣。”
-
23 # 霍體清
明朝的內閣制度是怎樣形成的?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把所有的權力都及皇帝於一身,利用胡惟庸的專權錯誤,撤銷了幾千年的丞相行政制度。開始朱元璋精力旺盛,自己日理萬機,能應付。到了朱允炆時,幾個大臣鼎力支援,沒有顯現出皇帝有多累。朱棣靖難成功以後,當了皇帝,能力,精力也能達到,再有太子朱高熾的協助,國家大事也能處理。但以後的皇帝,能力遠不如朱元璋,就找了幾個大臣組成臨時班子,幫助皇帝處理政務,這個班子,就是內閣,沒有級別,但權力極大。隨著時間發展,皇帝也發現內閣權利過大,影響皇權,就利用太監,權衡利益,結果造成明朝的宦官權利極大,比較有名的有王振,劉錦,魏忠賢等。
明朝的內閣制度,對清朝也有很大影響,並且出現了一大批名留青史的名臣,如楊廷和,徐階,張居正,等,也出現了嚴嵩這樣鼎鼎有名的奸臣。
回覆列表
明代“內閣”的初始狀態
成祖以藩王取皇位,用正統觀念看,無異於篡奪。為了應付複雜而動盪的政局,在使用高壓手段鎮壓反側的同時,迅速組成一個可靠而得力的參贊機務的班子就顯得尤為迫切了。這實際上是明太祖廢中書省後一直遺留下來的老問題。
當時,成祖的“從龍”功臣多出戎伍,不諳文事,以方孝孺為代表的一些有聲望的建文朝大臣又拒不合作,新政權在人才方面的匱乏是顯而易見的。恰恰在這時,年輕的翰林官解縉、胡廣等在成祖進南京時“率先”迎附,表明其政治態度;楊榮更直叩馬首,提醒成祖當先謁太祖之陵、後即皇帝之位,以正名分、收人心,表現出不同尋常的政治眼光。基於這些情況,也為了表示用人不分彼此,成祖即位不到兩個月,就先後命解縉、黃淮、胡廣、楊榮、楊士奇、胡儼、金幼孜等七人直文淵閣,參預機務。內閣作為一種建制,開始出現。黃佐《翰林記》對這一情況作了較為詳細的記載:
太宗即位,首詔吏部及本部舉文學行誼才識之士授職。始聞待詔解縉名,稍親近之。召對,喜其豪傑敢言,益見信用。建文四年(1402)七月,侍書黃淮改中書舍人,入見。上與語,大奇之。凡侍朝,命與縉立於御榻之左,以備顧問。上以萬幾叢勝,日御奉天門左室,每夕召語至夜分。上或就寢,賜坐榻前,議論機密,同列不得與聞。是時,吳府審理副楊士奇在翰林充史官,亦有譽望,親擢為編修。已而改給事中金幼孜、桐城縣知縣胡儼為檢付。尋升縉為侍讀,修撰胡靖(即胡廣)為侍講,編修楊子榮為修撰,而改子榮為榮。繼又升淮為編修。九月,遂開內閣於東角門內,召七人者諭以委任腹心之意,俾入處其中,專典密務,雖學士王景輩不得與焉。根據這段記載,內閣的組成是從人員的選拔開始的。最早得到重用的是解縉和黃淮,然後是二楊、二胡及金幼孜。而七人作為一個群體出現,則在成祖即位後的不到三個月(見下文),可見其緊迫性。永樂五年(1407),成祖命吏部:“(胡)廣等侍朕日久,繼今考滿,勿改外任。”當時解縉已經得罪,胡儼出任國子監祭酒,仍在內閣的是胡廣及黃淮、楊榮、楊士奇和金幼孜五人。“勿改外任”的意義,既表明內閣為一整體,又保證其成員的相對穩定,同時也意味著內閣開始由臨時性建制向永久性機構過渡。
如《明史·職官志》所言,永樂時參預機務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署,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且終永樂之世,品秩未過五品,均掛銜翰林而無公開身份。“內閣”的名稱也並不真正具備,成祖每有言及,或稱“翰林”,或直呼“解縉等”、“胡廣等”。從其性質來說,近於皇帝的顧問和機要秘書。但是,內閣的實際作用卻遠遠超出它的公開地位。永樂初,“凡制詔命令誡敕之文日夥,而禮典庶政之議及事之關機密者鹹屬焉”;“時幾務孔殷,常旦及午,百官奏事退,內閣之臣造前進呈文字,商機密,承顧問,率漏下十數刻始退”。內閣的這些作用對於成祖穩定時局、鞏固統治起了重要作用。永樂七年(1409)以後,成祖長期離開南京,經營北京,同時親自指揮對元朝殘餘勢力的戰爭,楊榮、胡廣、金幼孜扈從北上,參與帷幄。 成祖“軍務悉委(楊)榮,晝夜見無時”;“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楊)榮奏乃發”。楊士奇、黃淮輔皇太子監國,亦為仁宗倚為心膂。成祖在說到內閣作用時認為:“代言之司,機密所繫,俾益不在尚書下也。”“天下事鹹朕與若等同計,非若六卿之分理也。”
洪熙、宣德年間“閣權日重”永樂時內閣公開地位與實際作用的差異,反映了政治統治的迫切需要和中樞權力結構嚴重缺陷的矛盾。正是這一矛盾,促使洪熙、宣德以後內閣地位的迅速提高和內閣制度的逐步形成。
洪熙時,以楊士奇、楊榮為核心的閣臣不僅以顧問的身份與仁宗“同計天下事”,而且在仁宗的授意和指令下開始直接干預六部和都察院事務。宣德時,“宣宗內柄無大小,悉下大學士楊士奇等參可否,雖吏部蹇義、戶部夏原吉時召見,得預各部事,然希闊不及士奇等親。自是閣權日重,即一二吏兵之長與執持是非,輒以敗”。這不僅是因為二楊具有豐富的政治鬥爭經驗和治理才幹,更主要的是與皇帝關係近密,往往是秉承“上意”來左右朝議。關於安南和戰問題的一場爭議,尤其能說明這一點。
洪熙元年(1425)十一月,宣宗召楊士奇和楊榮,告以欲棄安南之意,並戒之曰:“卿二人但識朕意,勿言。三二年內,朕必行之。”五個月後,宣宗召二楊及吏部尚書蹇義、戶部尚書夏原吉共議安南事。當宣宗表示準備放棄安南時,蹇、夏立即反對:“太宗皇帝平定此方,用費多矣。今小丑作孽,何患不克。若以二十年之勤力,一旦棄之,豈不上損威望。願更思之。”宣宗隨即徵求二楊的意見。二楊早已心領神會,並準備好了歷史依據:“陛下此心,固天與祖宗之心。交趾於唐虞三代,皆在荒服之外。當時不有其地,而堯舜禹湯文武不失為聖君。太宗初欲立陳氏,所以為聖。漢唐以來,交趾雖嘗為郡縣,然叛服不常,喪師費財,不可殫記,果嘗得其一錢一兵之用乎?陛下天下之父母,何與豺豕輩較得失耶?”可見,宣宗是透過二楊來說自己不便說的話,二楊則是秉承宣宗的意旨來左右朝議,蹇、夏毫無思想準備,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宣德五年(1430),夏原吉病死,蹇義雖然在公開地位上高於三楊,“然遇事多疑而少斷,常持兩端,且短於才”,完全不是二楊的對手,閣權開始凌駕於部權之上。正統初,英宗九歲即位,三楊以四朝元老持政柄,舉凡任官、選舉、漕運、清軍、邊務諸大政,皆楊士奇等主議,內閣地位空前提高,內閣制度也初步形成,主要表現在:內閣名稱的公開化、殿閣大學士成為閣臣的專稱、文淵閣成為內閣的官署,內閣權力的基本行使方式——票擬也開始出現。
參考文獻:
1.《明史》
2. 黃佐:《翰林記》
3. 楊士奇:《御書閣頌有序》、《三朝聖諭錄序》
4.《明宣宗實錄》
5.《明英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