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帝國烽火

    三國是一個英雄紛爭的時代,有曹操、劉備、諸葛亮等人,這些人物有的滄海橫流,有的笑傲江湖,他們的故事廣為流傳,他們的事蹟被後人稱道。我們能從曹操身上學到聰明與機靈,從劉備身上我們能學到堅韌,從諸葛亮身上我們能看到忠貞,從司馬懿身上我們能看到隱忍等等,每一個都能讓我們學習或者反思。

    我今天就要說的這個故事是一個值得我們反思的故事。話說諸葛亮三兄弟分屬魏蜀吳三國,其中在吳國的是大哥諸葛瑾,諸葛瑾是一位實在人,也是一個厚道人,深受孫權的器重,但是也經常被孫權欺負,常拿他開玩笑。

    有一次孫權大宴群臣,為了活躍氣氛,孫權就讓首先去牽了一隻驢過來,驢上面掛了一個牌子寫到“諸葛瑾”,在場的臣子看到後都“哈哈”大笑,只有一個小青年也不做聲,拿著筆走到驢前填上了“之驢”兩個字,牌子上面的內容就成為了“諸葛瑾之驢”。

    少年寫完後不慌不忙的像孫權拜謝,感謝他孫權賞賜給他們一頭驢,原來這個少年就是諸葛瑾的兒子——諸諸葛恪。諸葛恪的行為讓孫權非常吃驚,也非常賞識,所以不僅僅將驢賞給了諸葛瑾,而且還在後來有意栽培諸葛恪。

    諸葛恪的表現給父親諸葛瑾長臉,按說諸葛瑾應該非常高興,但是諸葛瑾卻對自己兒子有獨特的看法。他在給諸葛亮的書信中說道:“諸葛恪非常聰明,又時常表露自己的才能,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並且斷言“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

    後來諸葛恪在孫權去世之後,掌握東吳大權,但是剛愎自用,最終被殺。而諸葛瑾家族也的確被夷滅三族,其外甥都鄉侯張震及常侍朱恩等都被殺。

    從諸葛瑾對兒子的判斷中,對於諸葛恪的行為我認為我們應該反思,是否存在時常炫耀自己的本來沒有多少的才能,有麼有從諸葛恪的故事中吸取教訓。

  • 22 # 蛋蛋的鄉愁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三國時期國家分崩離析,各類英雄層出不窮。其中有今天緯地之才,也有能征善戰之將。當然也有不少敗類為世人所唾棄。因此,說到三國人物,不論是正面還是反面,我們都能夠從中學到一些經驗或者汲取一些教訓。

    一、首先來看正面人物

    1、關羽

    從關羽的身上我們學到了忠義、勇武。一生正氣使人敬佩,使對手膽寒。

    2、諸葛亮

    雖然《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太過於神化。但依然崇拜神話中諸葛亮所具有的經天緯地之才。

    3、曹操

    雖然一直以來曹操在很多人心目當中的形象並不是太好。但是我始終認為三國中唯有曹操真正具有王者風範。其治世的能臣之材實屬人中龍鳳。他制定屯田制、興修水利、建立九品中正制選人用人的雛形、倡導節儉扭轉東漢末年奢靡之風等等都值得我們去細細的學習和品味。

    二、其次再看反面人物

    1、袁紹

    雖然家庭背景優越,所謂的四世三公,門生顧慮遍佈天下。但生性優柔寡斷,最終將祖輩留給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2、呂布

    一直以來呂布在我心目中,完全可以稱作是三國第一猛將。我甚至稱其為悲雄呂布。在毫無背景前提下,卻想著靠自己的雙手去打天下,這本身是值得稱讚的。然而其人品卻非常之差,被張飛稱作三姓家奴不是沒有道理的。每一次遇到恩人便認做義父,但每一次的反叛都是殺掉所謂的義父。這完全是一種奸佞小人。

    所謂前車之轍,後車之鑑。歷史的人物不管是正面還是反面,我們都應該取其長而避其短。學習他們優秀的一方面,而以他們的失誤為教訓。

  • 23 # 靈玉一休

    我們知道曹操其實算得上是出身豪門,但他卻年少時積極進取,從小酷愛讀書,對各類的經史典籍廣泛涉獵,尤其愛讀軍事著作,並且在詩歌、書法、音樂方面天賦獨具,幾可與名家媲美,武藝也十分高強。他本是可以安逸富貴的過完一生,卻比一般人刻苦努力,這種覺悟能有幾個人有呢?像我們人生在世,並不是每個人都出身豪門,沒有資本無所事事過一生,卻有很多人自甘墮落,不思進取,這不值得我們好好反思嗎?人家出身好的還在努力,你又有什麼資本不努力呢?縱覽曹操一生,我們細細品這個人物,我們應該暫時拋開書上對他的評價,從本質上看這個人。他可以奸詐,多疑。但他的成功之路少不了幾個特點,膽大、心細、努力、還有臉皮厚。

  • 24 # 曉空元道

    【子應的觀點】:天下大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正因如此亦是時勢造英雄,三國時期有繼承龐大父業集團的曹孟德,繼承父兄基業的孫權,以及空有秘方卻苦於人力、獎金都不足的劉備。算無遺策的諸葛臥龍,武功天下無雙的呂奉先等等,數十位刻畫的經典人物實在有太多的地方能夠讓我們取長補短,從而讓電影式的人生多姿多彩。

    一、喜怒形於色,不能控制情緒的人,難當大任。呂布責問王允為何將貂蟬許配給他,隨後卻又送與董卓。王允謊稱董卓是要接貂蟬與呂布完婚,這才把貂蟬送至相府。呂布聽了王允天衣無縫的解釋,馬上轉怒為喜,開懷大笑。

    看《三國演義》的人,往往會認為呂布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因此認為這種人不值得花時間去了解。其實我不太贊成這種觀點,因為放眼看去,現在像呂布這樣的人相當多。我們當然不能把呂布看作典範,但最起碼也應該當成一種代表人物來探討。

    比如,我們在飛機上突然聽到有人莫名大笑,一定會覺得很奇怪。轉身一看,原來是播放的滑稽影片使他狂笑不已。這種人跟呂布有什麼區別?說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但也要考慮到場合、物件等因素,視情況去表達。因為當一個人的情緒完全表露無遺的時候,非常容易被人利用,成為被操縱的物件。

    為人處世,應該避免成為呂布這樣喜怒形於色的人,內心的反應若是經常毫不掩飾地表現出來。甚至行事莽撞,不計後果,會容易被人煽風點火,成為棋子為人操控。所以,多些控制與忍耐,適當保留自己的情緒,才是安全妥當的做法。對自己的心思毫無保留或不懂得加以控制表達的人,根本難當大任,向這樣的人交付事務也要格外小心。

    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切莫死心,心活才有希望。

    由於陳登的叛變,呂布於一夜之間痛失徐州、蕭關、小沛三城,無奈之下唯有退守下邳。這時曹操勸呂布投降,陳宮反而用箭射曹操,呂布見狀臉都黑了。

    我們常說人是習慣的動物,呂布今天投靠這邊,明天又歸順那邊,對此已是習以為常。所以當曹操勸他投降的時候,他恨不得馬上歸順。可陳宮最怕呂布投降曹操,真要是投降了那他怎麼辦?鑑於之前與曹操發生的不愉快,若是老闆真是投靠了對面,他就真的毫無希望了。但他能直接對呂布說,投靠曹操這種人,不是瞎了眼嗎?當然不能,因為當時是在戰場上,語言根本講不清楚,所以陳宮就用動作來表示,拉弓搭箭射曹操。

    陳宮的用意,呂布其實看得很清楚,就是要阻止他投降曹操。呂布當然很不高興,心想“即使我的公司破產,失去了獎金,年終分紅,大不了你重新去投offer,斷我後路就過分了。”陳宮要走自己走,怎麼還要他最後一條生路。

    此舉也反映出了陳宮的內心種種,這也難怪,他跟隨曹操的經歷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重來,現在跟隨呂布也是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到頭來一場空,無法改變失敗的結局。所以陳宮此時覺得,世界之大卻沒有屬於自己的一百平米。哪裡是自己的去處呢?他的心已經徹底死了。

    我們有一句話叫做:哀莫大於心死。所以我們常常講,一個人絕對不要死心,心活著才有希望。當一個人心死的時候,對什麼都沒有希望了,這才是最大的悲哀。

  • 25 # 虞山麓

    很多人都認為,三國演義不僅僅是一部小說,同樣是一本兵書。相信只要認真看過這部小說的人,都會認同上述觀點。小說中的很多人物,都是值得學習的。

    有句老話,笑到最後的才是真正的贏家。司馬懿能夠耗死敵對陣營的諸葛亮,熬死自己的上司曹操,就連曹操的兒子曹丕和孫子曹叡也走在了司馬懿之前。最終,司馬懿從曹魏政權手中的一把刀,轉身自己變成了操刀之人,秋風掃落葉,把政權收入囊中。其腹黑與謀略,真是令人讚歎不已。

    聽從安排的輔政大臣

    曹操在世時,司馬懿一度作為太子曹丕的佐助,屢獻奇策,受到曹丕的信任。曹丕繼位後,非常重用司馬懿。

    曹丕英年早逝,臨終委任司馬懿為輔政大臣。曹丕的兒子曹叡繼位,依然重用司馬懿來對抗蜀漢的接連北伐。

    不知道是不是曹魏篡漢,做了壞事,導致曹魏帝國開國的兩代皇帝都是英年早逝。曹叡同樣壽命不長,把後事託付給了司馬懿。

    很多人說,既然知道司馬懿必成禍患,曹操和曹丕為何不早一點想辦法除掉他?比較公認的說法,是因為曹魏的統治者需要司馬懿這麼一把“刀”,來防禦諸葛亮的北伐。此說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除此之外,筆者觀之,還有一個原因。今天我們後世以上帝視角,看到了司馬家奪了曹家的政權,然而當時的曹操,怎麼就知道司馬懿一定是個禍害?一個行事謹慎,聽話照做,安分守己,而又辦事精幹的得力部下,為何要殺他?

    因此,筆者認為,曹操不殺司馬懿,用得著他的才能是一方面原因,司馬懿自身懂得深藏不露,也是另一個重要原因。

    迅雷不及掩耳

    魏明帝曹叡執政時期,有一次比較著名的戰例,這便是司馬懿在新城之戰中擒斬孟達。

    孟達原是蜀將,投靠曹魏後,受到曹丕信任並厚待。曹丕死後,孟達失去了信任,於是開始和蜀漢諸葛亮有了書信來往,密謀造反。

    此時司馬懿駐紮在宛城。孟達認為司馬懿如果得知造反的情報,勢必要先表奏天子,獲得詔書,然後才能起兵討伐。誰知司馬懿得到孟達即將反叛的訊息後,力排眾議,不經天子同意,率軍徑直討伐孟達,打了孟達一個措手不及。

    司馬懿的神速,孟達想不到,曹叡很驚喜,諸葛亮算不準。筆者這邊不去談孟達死得是否甘心,也不說諸葛亮是否懊悔,我想說的是,在這件事情當中,曹魏統治者更多看到了司馬懿的任用價值,而沒有因此增加警覺。

    結語

    司馬懿可以不經天子同意,擅自發兵攻打還未正式叛變的同僚,一方面確實是國之重器,幫皇帝排憂解難,另一方面,這也是一個強烈的訊號,司馬懿此人腹黑程度之高,曹魏統治者此前可曾想到?

    曾經司馬懿行事謹慎,曹魏不一定看得出他的野心,此次司馬懿不慎霸氣側漏,還是沒能引起足夠重視。可以說,曹魏真的離不開司馬懿,同時也是司馬懿自己能力強,運氣也足夠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詩歌沒落的時代,你寫過哪些驚豔的詩句?